苟嘉陵-答清雲法友–關於大小乘

答清雲法友–關於大小乘

苟嘉陵

2020.04.20


清雲法友,

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知道現在仍有人如此關心佛法與佛教,讓我不勝欣喜。謹在此提出一些看法給你參考。

政治是人類生命存在的一部份,所以我同意它會是影響大小乘發展與分歧的因素之一。但是不是主要因素呢?我以為應不是。

大乘之所以為大,是有其原因的。即其「法門無量誓願學」的開闊性,與同時而有的包容性,可使各種不同根性的眾生都一個程度地受到佛法的利益。換句話說,有的人不一定可直接與原始佛說的解脫道修行相契。但在大乘佛法裡仍有許多其他的「法門」,可使其至少能親近佛法,而最終有機會再領會、悟入。由這個角度來看,大乘佛法不但有其卓越性,同時也是有其「如法性」的。

這個陳述當然不是來自於任何的考據,而是我個人的修學見地。根據我的瞭解,佛法的精神也本來就是這樣。人會因不同的因緣而瞭解了佛法的「一部份」,而造成後來大小乘、南北傳乃至不同教派間的爭議。但佛法的原本精神應是包含了大乘法義,也就是本來就有「以大悲為上首」與「般若觀空」的精神。只是在佛法流布的過程與因緣裡,各教派只能對其中的一面去做發揮。但這是也很正常的現象。因為我們一般修行人和佛陀有所不同,即還沒有完全的「無上正等正覺」。修行人如果能有了這個覺知,就不會再去堅持自己的傳統是唯一或全部的佛法了。

所以禪世界與我對此問題的立場是一致的,即無需去區分宗派與傳承的「高下」,但我們鼓勵各宗派間的相互溝通與截長補短。今天的修行人事實上因種種因緣,可以有比較能超越前人的眼界,而去判斷各種傳統間的修行利弊,與哪部份是比較如法。但在大方向上,我希望佛教能走上整合的道路。中國佛教尤應率先打破輕視小乘的格局,去深度認識解脫道的必要性,及它為何必須是菩薩道的基礎。如果能這樣,我就反而會對中國佛教有更多的期待與期許。因為大乘佛法實在是具有更多柔軟與善巧的智慧,而能有利益更多眾生的潛在能量。

關於你所提到的大乘是「質變後的方便道」的說法,這可能是近來不少人的看法。我要提醒的是方便是不假,但不能因此就說大乘佛法不如法。若依我來看,大乘的方便才是它如法的地方,也正是它的「不共 」之處。只是這層佛法未曾為許多人在證量上如實見到而已。這在原始佛教裡應是關於法念處(四念處之一)的部份,但因種種原因而沒有由南傳教典裡流出。倒是北傳的大乘法義補足了這個部份。

近代中國佛教裡對小乘的種種批判態度,的確有流於憍慢與輕視的地方。但這不能代表大乘佛法本來的立場與態度,因為三十七道品一貫是大乘法義的一部份。所以近代的中國佛教在此處是應該反省與調整的。你的「政治決定論」有其道理,但正如不少同情社會主義者的「經濟決定論」一樣,我以為它們都應是因果流轉裡的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

近代印順論師所寫的『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很有參考價值,我推薦你讀讀。這本書很厚,要花不少時間才能讀完。但他的見地是卓越的,應是當得上一代大師而無愧。

順頌道安

嘉陵 合十


【禅世界编辑按】:可参见大乘佛教上座部佛教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