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

禅世界WIKI辞典

五蕴


蕴(巴利语:khandha;梵语:स्कन्ध罗马化:skandha;孟加拉语:স্কন্ধ罗马化:skandha),又译为阴或聚,有积增聚合的意思,佛教术语,意指人类存在的基本要素。佛教将蕴分析成五种基本元素,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五者,又称五蕴(梵语:पञ्च स्कन्ध罗马化:pañca-skandha;巴利语:pañcakkhandhā),旧译五阴、五聚、五众或五受阴;其中,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四者称为四蕴。

五蕴,不执取时,只是五蕴;如果执取它们,它们就成为五取蕴 ^,因之的果报就是诸痛苦和烦恼。在名相上区分“五蕴”和“五取蕴”,便于分析痛苦和烦恼的来源,是有意义的。


《中部》第一百十二经:

MN.3.112.5 说着“很好”时, 一个人可能对那位比丘所说欢喜和喜悦。已经这样做了,可以如是提一个更深入的问题:

“学友!有那位知道和看见并已经证悟和遍正觉的世尊所正确宣告的这五取蕴。是哪五种呢?它们是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和识取蕴。学友!这些是那位知道和看见并已经证悟和遍正觉的世尊所正确宣告的五取蕴。那位尊者对于这五取蕴如何知道,如何看见,使得通过没有执取,他的心离诸烦恼获得解脱呢?”

MN.3.112.6 比丘们!当一位烦恼已尽,梵行已历,该办已办,负担已卸,已达成真正的目标,已经毁坏有(存在; being)的诸束缚,并且通过究竟智而获得完全解脱的比丘 – 这是他的回答的本质:“学友们!已经知道物质性色会是微弱的、褪去的和不安的,随着对物质性色的吸引力和执取的摧毁、褪去、息灭、舍弃和放弃让渡,随着对于物质性色的诸精神性立场(mental standpoints)、诸系缚(adherences)和诸潜在趋势的吸引力和执取的摧毁、褪去、息灭、舍弃和放弃让渡,我已经了知我的心获得解脱。

学友们!已经知道受……感知(想)……诸行……识会是微弱的、褪去的和不安的,随着对识的吸引力和执取的摧毁、褪去、息灭、舍弃和放弃让渡,随着对于识的诸精神性立场(mental standpoints)、诸系缚(adherences)和诸潜在趋势的吸引力和执取的摧毁、褪去、息灭、舍弃和放弃让渡,我已经了知我的心获得解脱。

对于这五取蕴如是知道,如是看见,通过没有执取,我的心离诸烦恼获得解脱。”

禅世界WIKI辞典


【Chanworld.org】2020.03.24-2021.03.02-CB-RM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