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教导》第七章 禅修或精神培养

《佛陀的教导》

第七章 禅修或精神培养 Meditation or Mental Culture: Bhavana

卷一前言、作者序言、佛陀、第一章 佛教的心态、第二章 四圣谛之第一圣谛:苦、第三章 第二圣谛:集、第四章 第三圣谛:灭

卷二第五章 第四圣谛:道、第六章 无灵魂的教义

卷三第七章 禅修或精神培养、第八章 佛陀的教导和当今世界

卷四精选经典文本、缩写、精选参考书目、词汇表、索引


第七章 禅修或精神培养 Meditation or Mental Culture: Bhavana

佛陀说道:“比丘们啊!有两种疾病。是哪两种呢?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似乎有些人即使一两年也没有身体疾病……甚至一百年或更长时间也没有身体疾病。但是,比丘们啊!除了那些没有烦恼染污的人(即阿罗汉除外)之外,在这个世界上,即使只有片刻不受精神疾病困扰的人是很罕见的。” (注1)

佛陀的教诲,特别是他的“禅修”方式,旨在产生一种完美的心理健康、平衡(equilibrium)和安宁(tranquility)的状态。不幸的是,佛陀教义的任何其他部分都没有象“禅修”这个东西被佛教徒和非佛教徒如此误解。一提到“禅修”这个词,人们就会想到逃离日常生活;采取某种特定的姿势,象在某个与社会隔绝的偏远地方的某个石窟或寺院小室中一座塑像那样;沉思或沉迷于某种神秘或神秘思想或恍惚状态。真正的佛教“禅修”根本不是这种逃避。佛陀在这个问题上的教义大大被误解或很少被理解,以至于后来“禅修”的方式恶化变质,并堕落成为一种仪式或几乎技术性的例行仪轨。(注2)

【禅世界注】:Meditation的现在通常译作禅修。传统上译作静虑、冥想等。

大多数人对禅修或瑜伽(yoga)感兴趣,以获得一些精神或神秘力量,例如旁人所无的“第三只眼”。前段时间,印度有一位佛教尼师,她在尝试开发一种通过耳朵看东西的力量,而她已经拥有完美视力的“力量”!这种想法无异于‘精神倒错’。这始终是一个欲望的问题,即对权力的“渴求”。

“禅修(meditation)”这个词对于原始术语“巴瓦那(bhavana)”来说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替代品,巴瓦那(bhavana)的意思是“培养(culture)”或“发展(development)”,即精神培养或精神发展。佛教的巴瓦那(bhavana),准确地说,是完整意义上的精神培养。它的目的是净化内心的诸不净和诸干扰,如诸贪欲、嗔恨、恶意、懒惰、忧虑、掉举不安、怀疑(lustful desires, hatred, ill-will, indolence, worries and restlessness, skeptical doubts),并培养定、觉知、智慧、意志、活力精进、分析能力、信心、喜悦、宁静(concentration, awareness, intelligence, will, energy, the analytical faculty, confidence, joy, tranquility)等品质,最终导致如实地看见诸事物本质的最高智慧成就,并证悟实现终极真理(the Ultimate Truth) – 涅槃。

禅修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经典文本中规定的各种方法培养精神集中(奢摩他(samatha) 或三摩地(止; samadhi))、心的专一性(一境性; cittekaggata; 梵文cittaikagrata),从而达到最高的诸神秘状态,例如“无所有处” 、“非想非非想处”。根据佛陀的说法,所有这些神秘状态都是心所创造的、心所产生的、有条件的(有为的; samkhata)。(注2) 它们与实相(Reality)、真理(Truth)、涅槃(Nirvana)无关。这种禅修形式在佛陀之前就已存在。因此,它不纯粹是佛教的,但也不排除在佛教禅修的范围之外。然而,这对于证悟实现涅槃来说并不是必要的。佛陀本人在正觉(Enlightenment)之前,曾在不同的老师门下学习这些瑜伽修行(yogic practices),并成就至最高的诸神秘境状态(境界)。但他对它们并不满意,因为它们没有给予他彻底解脱,它们没有给予他对终极实相(insight into the Ultimate Reality)的洞察。他认为这些神秘状态只是“在这个存在中快乐地生活”(ditthadhammasukhavihara),或“平和安详生活”(santavihara),仅此而已。(注3)

因此,他发现了另一种形式的“禅修”,称为毗婆舍那(观)(梵文vipasjana或vidarsana),“洞察(Insight)”诸事物的本质,导致心的完全解放,导致终极真理的证悟实现,涅槃。这本质上才是佛教的“禅修”,佛教的精神培养。它是基于正念、觉知、警觉、观察(mindfulness, awareness, vigilance, observation)的一种分析方法

要在短短几页纸内全面阐述如此庞大的主题是不可能的。然而,在这里我试图以一种实用的方式,对真正的佛教“禅修”、精神培养或精神发展给出一个非常简短和粗略的概念。

佛陀关于精神发展(“禅修”)的最重要的开示被称为《念处经》(Satipatthana sutta) “正念的设置” (《长部》第22经 DN.22,或《中部》第10经 MN.1.10)。这一开示在传统上极受尊崇,不仅在佛教寺院中经常被诵读,而且在佛教家庭中也是如此,家人围坐在一起虔诚地聆听。比丘们常常在临终者的床边念诵这部经,以净化他最后的诸念头。

此经中所讲的 “禅修”之道,既不脱离生活,也不回避生活;相反,它们都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日常活动、我们的悲伤和欢乐、我们的言语和观念、我们的道德和理性活动有关。

这部经分为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涉及我们的身体(body; kaya),第二部分涉及我们的诸感受和感觉(feelings and sensations; vedana),第三部分涉及心(citta),而第四部分涉及各种道德和理性主题(法; dhamma)。应该清楚地记住,无论“禅修”的形式是什么,最重要的东西是正念或觉知(sati)、注意或观察(anupassana)。

与身体相关最广为人知、最流行和最实用的“禅修”例子之一,称为“入出息念”(安般念; anapanasati)。正是为了这种“禅修”,经典文本中才规定了一种特定且明确的姿势。对于该经中给出的其他形式的“禅修”,你可以随意地坐着、站立、行走或躺下。但是,为了培养入出息念,根据经文,我们应该“结跏趺坐,保持身体端直和念(mindfulness)的警觉”。但盘腿坐对于各国人,特别是西方人来说,并不现实和容易去做。因此,那些对盘腿而坐有困难的人,可以坐在椅子上,“保持身体端直和念的警觉”。禅修者必须坐直,但不要僵硬;他的双手舒适地放在腿上 – 这对练习很必要。这样坐好后,你可以闭上眼睛,也可以凝视鼻尖,这对你来说可能比较方便。

你日夜不停地吸气、呼气,但你从未注意到它,你从未有一秒钟将你的心集中在它上面。现在你要做的就是这个。象往常一样吸气和呼气,无需任何努力或紧张。现在,将你的心集中在吸气和呼气上;让你的心观看并观察你的呼吸;让你的心觉知到并警觉你的呼吸。当你呼吸时,有时会深呼吸,有时则不深呼吸。这根本不重要。正常、自然地呼吸。唯一的事情是,当你深呼吸时,你应该觉知到它们是深呼吸,等等。换句话说,你的注意力应该完全集中在你的呼吸上,以至于你能够觉知到它的种种运动和变化。忘记所有其他的事情,你的周围,你的环境;不要抬起眼睛看任何东西。尝试这样做五到十分钟。

一开始,你会发现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思维竟然跑掉了。它不会留下来。你开始思考各种事情。你听到外面有声音。你的心受到干扰和分散。你可能会感到沮丧和失望。但是,如果你继续每天早晚练习两次,每次大约五到十分钟,你就会逐渐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经过一段时间后,你将会经历那一瞬间,那时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你的呼吸上,那时你甚至听不到附近的声音,那时任何外部世界对你来说不存在。这个微小的时刻对你来说是如此一次巨大的体验,充满欢乐、幸福和宁静,以至于你会想继续下去。但你仍然不能。然而,如果你继续定期练习,你可能会在越来越长的时间内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这种体验。那是你完全沉浸在呼吸正念中的时刻。只要你意识到你自己,你就永远无法专注于任何事情。

这种呼吸正念练习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一种,旨在培养专注力(concentration; 定),从而达到非常高的神秘成就(禅定; 禅那; dhyana)。此外,定力(the power of concentration)对于任何一种对诸事物的本质的深刻理解、洞彻、洞察,包括涅槃的证悟,都是必不可少的。

除此之外,这种呼吸练习可以给你立竿见影的效果。它有益于你的身体健康、放松、良好的睡眠以及日常工作的效率。它让你平静而安宁。即使在你紧张或兴奋的时候,如果你练习几分钟,你会亲眼看到你立即变得安静和平和。你感觉自己好象在好好休息后醒来了一样。

另一种非常重要、实际且有用的“禅修”(精神发展)形式是:在日常个人、公共或专业的生活中觉知并经心注意自己所做的一切,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言语上的。无论你走动、站立、坐着、躺下、入睡,你四肢伸展还是弯曲,你是否环顾四周,你是否穿衣,你说话还是保持沉默,你是否吃喝,甚至你是否上厕所——在这些和其他活动中,你应该充分觉知并经心注意你此刻的所作所为。也就是说,你应该活在当下,活在当下的行动中。这并不意味着你根本不应该考虑过去或未来。相反,你会根据当前时刻、当前行动以及其相关的时间和地点来思考它们。

人们一般不会活在他们当下的行动中。他们生活在过去或未来。虽然他们似乎在此时此地正在做某事,但他们生活在他们思想中的其他地方,生活在他们想象的问题和担忧中,通常生活在对过去的记忆或者在对未来的欲望和推测中。因此,他们并不生活在当下所做的事情中,也不享受当下所做的事情。因此,他们对当下、对手头的工作感到不快和不满,自然而然,他们无法全身心投入到他们象是在做的事情中。

有时你会看到有人在餐馆里一边吃饭一边阅读 – 一种很常见的景象。他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非常忙碌的人,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你不知道他是否吃饭或读书。有人可能会说他两者都做。但事实上,他两者都没做,也不喜欢。他的内心紧张、不安,他没有享受当下所做的事情没有活在当下,而是无意识地、愚蠢地试图逃避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进食午餐或晚餐时不应该与朋友交谈。)

无论你如何尝试,你都无法逃避生活。只要你还活着,无论是在一个城镇还是在一个山洞里,你都必须面对它而生活。真正的生活,就是当下 – 不是已经消逝的过去的记忆,也不是尚未诞生的未来的梦想。活在当下的人,过着真正的生活,他是最幸福的。

有人问佛陀,为什么他的弟子们每天只吃一餐,过着简单安静的生活时,却如此容光焕发。佛陀回答说道:“他们不忏悔过去,也不沉思未来。” 他们活在当下,因此容光焕发。通过沉思未来和忏悔过去,愚人们会象在阳光下被砍伐的绿色芦苇一样枯萎。(注4)

正念或觉知并不意味着你应该思考并意识到“我正在做这个”或“我正在做那个”。不应该这样。恰恰相反。在你想到“我正在做这件事”的那一刻,你就意识自我(self-conscious),于是你就不再生活在行动中,而是生活在“我是(我存在)”的观念中,结果你的工作也被糟蹋了。你应该完全忘记自己,完全沉浸在你所做的事情中。一位演讲者意识到自我并认为“我正在向听众演讲”的那一刻,他的演讲就会受到干扰,他的思绪就会被打破。但是当他在演讲中、在主题中忘记他自己时,他就处于最佳状态,他演说得精彩,解释得清楚。所有伟大的作品 – 艺术的、诗意的、智力的或精神的 – 都是在其创作者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行动中、完全忘我、摆脱自我意识的那些时刻产生的。

佛陀教导我们,对我们的活动的正念或觉知,就是活在当下、活在当下的行动中。(这也是主要基于此教导的禅宗之道(the Zen way)。) 在这种形式的禅修中,你不必执行任何特定的动作来培养正念,但你只需充满正念并觉知你可能做的任何事情。你不必在这个特殊的“禅修”上花一秒钟的宝贵时间:你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活动中,日以继夜地培养正念和觉知。上面讨论的这两种禅修形式都与我们的身体有关。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针对我们所有的感觉或感受,无论是快乐、不快乐还是中性,来练习精神发展(“禅修”)。我们只举一个例子。你会体验到一种不快乐、悲伤的感觉。在这种状态下,你的心(mind)是浑浊、朦胧、不清、令人沮丧的。在某些情况下,你甚至看不清为什么会有那种不快乐的感觉。首先,你应该学会不因自己的诸多不愉快的感受而不快乐,不因自己的诸多忧虑而担心。试着审视它如何生起,它的因,它如何消失,它的息灭。试着象从外部观察它一样检查它,不要有任何主观反应,就象一位科学家观察某个对象一样。在这里,你也不应该主观地把它看作“我的感受”或“我的感觉”,而只能客观地把它看作“一种感受”或“一种感觉”。你应该再次忘记“我(I)”的错误观念。当你看到它的本质,它如何生起和消失时,你的心就会对那种感觉变得冷静离欲(dispassionate),变得超然放下和自由(detached and free)。这对于所有的感觉或感受来说都是一样的。

现在让我们讨论一下我们的心的“禅修”形式。每当你的心充满激情或超然放下时,每当你的心被嗔恨、恶意、嫉妒所压倒,或充满爱、慈悲时,每当你的心被迷惑或有一种正知(clear and right understanding)等等情况之时,你都应该充分觉知这个事实。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常常害怕或羞于审视自己的内心。所以我们宁愿避免它。一个人应该大胆而真诚,象照镜子一样审视自己的内心。(注5)

在这里没有批评或审判的态度,也没有辨别是非、好坏的态度。它只是观察、观看、检查。你不是一位审判者而是一个科学家。当你观察你的心,并清楚地看到它的真实本质时,你就会对其情绪、情感和状态变得冷静离欲。这样你就会超然放下和自由,以致于你可能如实看见种种事物。

举一个例子吧。假设你真的很生气,被愤怒、恶意、仇恨所压倒。奇怪且矛盾的是,愤怒的人并没有真正觉知到,也没有经心注意到自己在生气。在他觉知到并经心注意到自己的这种心的状态那一刻,在他看到自己的愤怒那一刻,它就变得好象是害羞和羞愧,并开始平息。你应该观察它的本质,它如何生起,如何消失。在这里应该再次记住,你不应该想到“我很生气”或“我的愤怒”。你应该只觉知并经心注意一颗愤怒之心的状态。你只是客观地观察和审视一颗愤怒之心。这应该是对待一切情感、情绪和心的状态的态度。

然后是一种关于道德、精神和理性主题的“禅修”形式。我们所有关于这些主题的研究、阅读、讨论、对话和审议都包含在这个“禅修”中。阅读这本书并深入思考其中讨论的诸多主题就是一种禅修形式。我们之前已经看到,羇摩迦(Khemaka)和那群僧侣之间的对话是一种禅修形式,它导致了涅槃的证悟实现。

因此,根据这种禅修想形式,你可以研究、思考并商讨五盖(the Five Hindrances; Nivarana),即:

  1. 贪欲(lustful desires; kamacchanda),
  2. 恶意、嗔恨或愤怒(嗔恚; ill-will, hatred or anger)vjapada),
  3. 麻木和倦怠(睡眠和昏沉; torpor and languor; thina-middha),
  4. 掉举和忧虑(掉悔; restlessness and worry; uddhacca-kukkucca),
  5. 怀疑(skeptical doubts; vicikiccha)。

这五盖是针对任何形式的清晰理解的障碍,事实上也是针对任何形式的进步的障碍。当一个人被它们压倒时,当一个人不知道如何摆脱它们时,就无法了解是非或者善恶。

一个人也可以在七觉支(Bojjhanga)上“禅修”。它们是:

  1. 【念觉支】正念(Mindfulness; sati),即在身体和精神上的所有活动和动作中保持觉知和精心注意(to be aware and mindful),正如我们上面所讨论的。
  2. 【择法觉支】对法义的各种问题(dhamma-vicaya)进行调查和研究。这里包括我们所有的宗教、伦理和哲学研究、阅读、调查、讨论、对话,甚至参加与这些教义主题相关的讲座。
  3. 【精进觉支】活力精力(Energy; viriya),决心工作到底。
  4. 【喜觉支】喜悦(Joy; piti),与悲观、阴沉或忧郁的心态相反的品质。
  5. 【轻安觉支】身心放松(Relaxation; passaddhi)。一个人的身体或精神不应该僵硬。
  6. 【定觉支】专注(Concentration; samadhi),如上所述。
  7. 【舍觉支】平静(Equanimity; upekkha),即能够以平静的心态、安详的心态、不受干扰的态度在其一切变故里面对人生。

要培养这些品质,最重要的是真诚的愿望、意愿或志向。经典文本中描述了许多其他有利于每种品质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人们也可以在诸如五蕴之类的主题上“禅修”,研究“什么是一位众生?” 或 “什么叫做我(I)?”的问题 ,或正如我们上面所讨论的在四圣谛上禅修。对那些主题的研究和调查构成了禅修的这第四种形式,它导致最终真理的证悟实现(the realization of Ultimate Truth)。

除了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禅修主题,传统上有四十种,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四种崇高境界(四无量心; Brahma-vihara):(1) 【慈心无量】扩展无限的和普遍的爱和善(善意)(metta)给一切活着的众生而无任何区别,“就象母亲爱她唯一的孩子一样”;(2) 【悲心无量】对一切在烦恼和折磨里的痛苦众生的慈悲心(karuna);(3) 【喜心无量】对他人的成功、福利和幸福的同情喜悦(muditd);(4) 【舍心无量】在一切人生变故里平静安详(upekkha)。


卷一前言、作者序言、佛陀、第一章 佛教的心态、第二章 四圣谛之第一圣谛:苦、第三章 第二圣谛:集、第四章 第三圣谛:灭

卷二第五章 第四圣谛:道、第六章 无灵魂的教义

卷三第七章 禅修或精神培养、第八章 佛陀的教导和当今世界

卷四精选经典文本、缩写、精选参考书目、词汇表、索引


【免责声明】【版权协议】【隐私条款】

【禅世界论坛】

【禅世界现代汉语版】《相应部》《中部》《长部》《增支部》《小部》 和 《清净道论》

【禅世界现代汉语版】经典翻译 PDF EPUB电子书下载

《禅世界WIKI辞典》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