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论、第一说戒品、第二说头陀支品、第三说取业处品、第四说地遍品、第五说余遍品、第六说不净业处品、第七说六随念品、第八说随念业处品、第九说梵住品、第十说无色品、第十一说定品、第十二说神变品、第十三说神通品、第十四说蕴品、第十五说处界品、第十六说根谛品、第十七说慧地品、第十八说见清净品、第十九说度疑清净品、第二十说道非道智见清净品、第二十一说行道智见清净品、第二十二说智见清净品 和 第二十三说修慧功德品。
南無世尊、阿罗汉和遍正觉者
《清净道论》^
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VISUDDHIMAGGA)
觉音 著
禅世界 译
(翻译中…… 欢迎加入禅世界翻译组)
《清净道论》【禅世界现代汉语版】,参考中华电子佛典协会的元亨寺据日文版的古代汉语版、叶均据巴利文的现代汉语版、尊者Bhikkhu Nyanamoli据巴利文的英译版和其他各种英译版,由禅世界翻译组成文。禅世界版的宗旨:在忠实于巴利文句和含义的前提下,用流畅的现代汉语为同修提供一个便于阅读和理解的当代版本,让更多的人获益于《清净道论》的研究和修习使用。最终将出版电子书,并由禅世界不断修订完善,在禅世界网站上供自由获取。欢迎批评和建议。
按照尊者Bhikkhu Nyanamoli英译版的目次,《清净道论》分为“三大部”(戒(Virtue)、定(Concentration)和慧(Wisdom; or Understanding,了知)),每一部下有若干篇,每一篇下有若干章。按照以前的中译版本目次,分为序论和二十三品。
禅世界版根据尊者Bhikkhu Nyanamoli所编目次,每个译文段落格式为VM.m.n.o.p (m为“部”号,1-3;n为“篇”号,1-7;o为“章”号;p为“节”号;VM为Visuddhimagga的缩写)。同时根据中译版目次,列出禅世界诸网页。
【完成】:序论
【版本】:1.0版(翻译中): 2019.05.25-RM。
简介
清净道论(巴利文:Visuddhimagga),共三卷,五世纪锡兰僧人觉音(梵 Buddhaghosa)所著,为上座部佛教中分别说部赤铜鍱系大寺派的重要论著,在南传佛教有崇高的地位,有“修行者的百科全书”之誉,其地位等同于说一切有部的《大毗婆沙论》。本书对修行的前期准备工作、修习技巧及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阐释(见七清净、十六观智),对修行者来说,可以说是很实用的“地图”。这本书的体裁与无畏山派的《解脱道论》相近,但对它的见解多所评破。
版本
- 清净道论原文为巴利文。巴利圣典协会版本普遍为学术界引用。
中译本
-
- 《清净道论》 【禅世界现代汉语版】。 2019年-目前。
- 《清净道论》 叶均译。 华宇出版社。 1986年。
- 《清净道论》叶均译。 中华佛敎百科文献基金会。 1991年。
- 《清净道论》《南传大藏经第67-69册》。悟醒法师译。高雄: 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8年。
- 《清净道论》叶均译。 高雄: 正觉学会。 2002。
- 《清净道论》叶均译;果儒法师修订。 桃园: 中平精舍。 2010年。
【注】:以上内容参考维基百科的《清净道论》页面。
序论、第一说戒品、第二说头陀支品、第三说取业处品、第四说地遍品、第五说余遍品、第六说不净业处品、第七说六随念品、第八说随念业处品、第九说梵住品、第十说无色品、第十一说定品、第十二说神变品、第十三说神通品、第十四说蕴品、第十五说处界品、第十六说根谛品、第十七说慧地品、第十八说见清净品、第十九说度疑清净品、第二十说道非道智见清净品、第二十一说行道智见清净品、第二十二说智见清净品 和 第二十三说修慧功德品。
【禅世界出品】;【Chanworld.org】;【禅世界译】;2019.05.11-2021.04.02-RM-MG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