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处随笔——无苦集灭道?
苟嘉陵
2022.07.24
般若心经里最难让修学原始教典的人接受的一句,就是「无苦集灭道」。不少人甚至认为这是对佛法的毁谤与诬衊,因为否定了佛陀所教的解脱道法四圣谛。不少人也自然就会以为所谓的「大乘佛法」实是轻视阿罗汉果。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因为般若心经在一开始就有观自在菩萨所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法义铺陈。而「诸法空相」属于原始教典里法念处的修行范围,是符合缘起法义的正观。法念处是四念处的一部份,而四念处就是正念,也是八正道之一。所以问题根本就不是空义到底符不符合四圣谛,而是空的意义就是缘起,也就是四谛所依。要说般若心经是毁谤佛法,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但为何心经里要说「无苦集灭道」呢?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
这就是因为语言文字的有限了。也可以说是翻译的用词太简。因为这个「无」不是不存在的意思,而是指「非实有」,或没有自性。也就是因缘所生义。
四谛明明是佛陀所说,故当然不是没有。但它也如其他万法一样,皆是因缘所生。也就是如金刚经里所说的「法如筏」(注释一)。是应在离苦之后被学人舍弃与放下的。不应成为另外一个苦因。是因为修行人常常会有「法执」,而把苦集灭道当成绝对真理,以为它有自性,心经里才会有这种「如实提醒」。如果又有人把「无苦集灭道」当成另一个绝对真理,而抱持著一种「大乘优越论」的心思,恐怕就是连观自在菩萨也「救不了」了。
这并不是我硬要如此说,而是龙树菩萨早在《中观论》里就说过的:「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不化的意思,不就是救不了吗?把「无苦集灭道」当成绝不会错的真理,也就是一种「空执」。佛陀及观自在菩萨都救不了。这就是缘起法的了义。佛法也是本来就是这样。心经只是把这个道理讲得比较详细而已。
没有绝对真理的话听起来是有些刺耳,但确是缘起法的了义。它的意思也不复杂,就是说无论再好,再正确的真理,都不会在一切时空与条件下都绝对如此。
如佛陀讲「不净观」,目的是帮助修行人超越「常见」,不再畏惧生死。也就能体会解脱道的法喜。但也有极少数的修行人会因此而生出执著,到最后竟连活都不想活了。这难道不就是把「不净」当成了绝对真理?
再如共产主义,主张人在经济生活上也应平等。这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何错之有?但当人类的品德与实际的经济环境还没有到达一种水平,硬要把共产主义当成绝对真理去施行,是会酿成灾祸的。今天的人类,对此也是有普遍共识的。
所以金刚经里「法如筏」的法义,也可以说就是对当今人类的一种提醒。即在警醒人类:「切勿再把任何的『法』或主义当成绝对,而自以为站在真理的一边,可以『替天行道』。」因为那会酿成苦海无边的灾难。
由这个角度去看「无苦集灭道」,就非常简单明瞭了。
修行人不可忘了苦集灭道只是一个观念的蓝图———是在告诉我们任何的苦都是「可灭」的,而且也都有方法。我们如果把它当成了一种绝对的天堂,而以为人人都应到那里去,当然就是一种误解了。因为事实确是如心经所讲的———无苦集灭道。它也只是一个蓝图而已。
注释一:
《金刚经》:“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作者投稿禅世界。
【禅世界现代汉语版】《相应部》、《中部》、《长部》、《增支部》、《小部》 和 《清净道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