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应部》卷56【禅世界版】3

SN.56.1-10SN.56.11-30SN.56.31-50SN.56.51-90SN.56.91-131


礼敬世尊、阿罗汉和遍正觉者

第五篇  大品

《相应部》卷56【禅世界版】3

第十二章   诸谛(真相)相应(相应五十六)

第四品 – 第五品

SN.56.31-50


第四品  申恕林(The Simsapa Grove)品
SN.56.31-40
SN.56.31  申恕林经

有一次,世尊住在拘睒弥城申恕林中。 那时,世尊拿起几片申恕树叶在手中,然后对比丘们说道:“比丘们!你们怎么想呢?在我的手中拿起的少量的申恕树叶,与那些在申恕林中的树叶相比,哪个较多呢?”

“大德!在世尊手中拿起的的申恕树叶较少,而那些在申恕林中的树叶较多。”

“同样地,比丘们!我已经证知的但还未教导给你们的事物很多,而我已经教导给你们的事物很少。那么,比丘们!为什么我还未教导那些很多事物呢?因为它们是无益的,与梵行的诸基本原理无关,并且不会导向厌离、冷静离欲、息灭、平静、证智、正觉和涅槃。因此我还未教导它们。

那么,比丘们!我已经教导了什么呢?我已经教导了:“这是痛苦”;我已经教导了:““这是痛苦的集起”;我已经教导了:“这是痛苦的息灭”;我已经教导了:“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那么,比丘们!为什么我已经教导了这个呢?因为这个是有益的,与梵行的诸基本原理有关,并且会导向厌离、冷静离欲、息灭、平静、证智、正觉和涅槃。因此我已经教导了这个。

比丘们!因此,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 ”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SN.56.32  金合欢树(Acacia)经

“比丘们!如果任何人如是说道:“还未如实地对痛苦圣谛取得突破,还未如实地对痛苦的集起圣谛取得突破,还未如实地对痛苦的息灭圣谛取得突破,还未如实地对导向痛苦息灭之道圣谛取得突破,我将完全终止痛苦” – 这是不可能的。

比丘们!正如某人如果如是说道:“已经用金合欢树树叶或松针叶或油柑子(myrobalan)树叶制作了一个篮子,我将盛着水或一个棕榈果” – 这是不可能的;同样地,如果任何人如是说道:“还未如实地对痛苦圣谛取得突破,还未如实地对痛苦的集起圣谛取得突破,还未如实地对痛苦的息灭圣谛取得突破,还未如实地对导向痛苦息灭之道圣谛取得突破,我将完全终止痛苦” – 这是不可能的。

可是,比丘们!如果任何人如是说道:“已经如实地对痛苦圣谛取得突破,已经如实地对痛苦的集起圣谛取得突破,已经如实地对痛苦的息灭圣谛取得突破,已经如实地对导向痛苦息灭之道圣谛取得突破,我将完全终止痛苦” – 这是可能的。

比丘们!正如某人如果如是说道:“已经用莲叶或吉纳紫檀(kino)叶或常春藤(maluva)叶制作了一个篮子,我将盛着水或一个棕榈果” – 这是可能的;同样地,比丘们!如果任何人如是说道:“已经如实地对痛苦圣谛取得突破,已经如实地对痛苦的集起圣谛取得突破,已经如实地对痛苦的息灭圣谛取得突破,已经如实地对导向痛苦息灭之道圣谛取得突破,我将完全终止痛苦” – 这是可能的。

比丘们!因此,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 ”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SN.56.33  棒子(Stick)经

“比丘们!正如一根被抛到空中的棒子,有时以底部落下,有时以顶部落下,同样地,那些无明所遮盖和渴爱所束缚的漫步和游行的众生,有时他们从这个世间去往另一个世间,有时他们从另一个世间来到这个世间。为了什么理由呢?因为他们还没有看见四圣谛。是哪四种呢?就是痛苦圣谛……导向痛苦息灭之道圣谛。

比丘们!因此,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 ”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SN.56.34  衣服经

“比丘们!如果一个人的衣服或头被点燃,其人应该做什么呢?”

“大德!如果一个人的衣服或头被点燃,为了熄灭燃烧的衣服或头,其人应该激发非凡的欲望,作出非凡的努力,鼓舞干劲和热情,毫不松懈,运用念和正知。”

“比丘们!一个人可能平静地旁观其燃烧的衣服或头,对它们漠不关心,可是只要一个人还未如实地对四圣谛取得突破,其人为了取得突破应该激发非凡的欲望,作出非凡的努力,鼓舞干劲和热情,毫不松懈,运用念和正知。是哪四种呢?就是痛苦圣谛……导向痛苦息灭之道圣谛。

比丘们!因此,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 ”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SN.56.35  一百只枪矛经

“比丘们!假定一个人有一百年的寿命,他能活一百年。某人会对他说道:“来吧!善男子!他们在早晨将用一百只枪矛击打你;他们在中午时将用一百只枪矛击打你;他们在夜晚将用一百只枪矛击打你。善男子!被三百只枪矛日复一日地击打,你将有一百年的寿命,将活一百年;而且在一百年过后,你将对之前你还没有突破的四圣谛取得突破。”

比丘们!对于一个有意为了其利益而接这个条件的善男子来说,这是合适的。为了什么理由呢?因为这个轮回没有可发现的开始;一个第一点是不能由诸枪矛的打击、诸剑的打击和诸斧子的打击来得到察觉认知的。并且,比丘们!即使可能是这样,我不会说对四圣谛的突破要通过痛苦或不愉快来相伴。相反,对对四圣谛的突破要通过幸福和快乐来相伴。是哪四种呢?就是痛苦圣谛……导向痛苦息灭之道圣谛。

比丘们!因此,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 ”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SN.56.36  众生物(Creatures)经

“比丘们!假定一个男子要砍掉任何在这这阎浮洲中的草、棍棒、树枝和树叶,并把它们收集成一堆。如此做完后,他会把海洋中的大的生物们钉在大筹桩上,把中等大小的生物们钉(impale)在中等大小的筹桩(stakes)上,把小的生物们钉在小的筹桩上。可是,比丘们!甚至在这阎浮洲中的草、棍棒、树枝和树叶都已经用完和和耗尽后,大海中的总生物量仍不会耗尽。在海洋中不易被钉在桩上的众小生物甚至比这还要多。为了什么理由呢?因为它们的体型的微小性。

比丘们!因此,悲惨之界(苦界)是广大的。见具足和从那悲惨之界解脱的人,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比丘们!因此,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 ”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SN.56.37  太阳经 (1)

“比丘们!这是太阳升起的先驱与前导,即黎明。同样地,比丘们!对一个比丘来说,这个是如实地对四圣谛的突破,即正见(right view)。可以预期一位具有正见的比丘将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比丘们!因此,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 ”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SN.56.38  太阳经 (2)

“比丘们!只要太阳和月亮在此世间还未升起,因为如此之久没有巨大光明和光辉的显现,于是使人盲目的黑暗,一团密集的黑暗就会盛行;因为如此之久没有看到白天和黑夜,就会看不到一个月和半个月,看不到诸季节和一年。

可是,比丘们!当太阳和月亮在此世间升起,于是有巨大光明和光辉的显现;然后就没有使人盲目的黑暗,一团密集的黑暗;于是就看到一个月与半个月,看到诸季节和一年。

同样地,比丘们!只要一位如来、一位阿罗汉和一位遍正觉者还没有在此世间生起,因为如此之久没有巨大光明和光辉的显现,如此之久没有对四圣谛的解释、教导、宣布、建立、披露、分析或阐明,于是使人盲目的黑暗,一团密集的黑暗就会盛行。

可是,比丘们!当一位如来、一位阿罗汉和一位遍正觉者在此世间生起,于是有巨大光明和光辉的显现;然后就没有人盲目的黑暗,一团密集的黑暗;于是就有对四圣谛的解释、教导、宣布、建立、披露、分析或阐明。

是哪四种呢?就是痛苦圣谛……导向痛苦息灭之道圣谛。

比丘们!因此,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 ”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SN.56.39  因陀罗柱(Indra’s Pillar)经

“比丘们!那些不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不如实地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的众沙门或众婆罗门 – 他们仰视另一个沙门或婆罗门的脸而想道:“这个有价值的人肯定是一个真正知道和看见的人。”

比丘们!正如一束棉花簇绒或木棉簇绒,轻盈,在风中飘荡,已经在一块平坦的地上安定下来。一阵东风会将其西移;一阵西风会将其东移;一阵北风会将其南移;一阵南风会将其北移。为了什么理由呢?因为簇绒的轻盈性。

同样地,比丘们!那些不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不如实地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的众沙门或众婆罗门 – 他们仰视另一个沙门或婆罗门的脸而想道:“这个有价值的人肯定是一个真正知道和看见的人。”为了什么理由呢?因为他们还没有看见四圣谛。

可是,比丘们!那些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如实地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的众沙门或众婆罗门 – 他们不会仰视另一个沙门或婆罗门的脸而想道:“这个有价值的人肯定是一个真正知道和看见的人。”

比丘们!假定有一根基础深厚、安稳树立、稳定不动和毫不动摇的的铁柱或因陀罗柱,即使一阵强风吹来 – 不管是从东面、西面、北面或南面 – 那根柱子不会动摇、震动或颤抖。为了什么理由呢?因为柱子的基础深厚和得到安稳树立。

同样地,比丘们!那些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不如实地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的众沙门或众婆罗门 – 他们不会仰视另一个沙门或婆罗门的脸而想道:“这个有价值的人肯定是一个真正知道和看见的人。”为了什么理由呢?因为他们已经清楚地看见了四圣谛。是哪四种呢?就是痛苦圣谛……导向痛苦息灭之道圣谛。

比丘们!因此,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 ”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SN.56.40  寻求一个争论(Seeking an Argument)经

“比丘们!如果任何比丘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如实地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并且那时一位沙门或婆罗门来了 – 不管是从东面、西面、北面或南面 – 寻求一个争论,寻找一个争论而想道:“我将驳斥他的论题”  他会使那位比丘动摇、震动或颤抖,这是不可能的。

比丘们!假定有一根一个十六码长的石柱:其八码长的部分沉入地下,八码长的部分在地面上。即使一阵强风吹来 – 不管是从东面、西面、北面或南面 – 那根石柱不会动摇、震动或颤抖。为了什么理由呢?因为柱子的基础深厚和得到安稳树立。

同样地,比丘们!如果任何比丘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如实地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并且那时一位沙门或婆罗门来了 – 不管是从东面、西面、北面或南面 – 寻求一个争论,寻找一个争论而想道:“我将驳斥他的论题”  他会使那位比丘动摇、震动或颤抖,这是不可能的。为了什么理由呢?因为他们已经清楚地看见了四圣谛。是哪四种呢?就是痛苦圣谛……导向痛苦息灭之道圣谛。

比丘们!因此,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 ”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第四品申恕林(The Simsapa Grove)品终。


第五品  断崖(THE PRECIPICE)品
SN.56.41-50
SN.56.41  关于此世间的反思经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竹园栗鼠庇护处。在那里,世尊对比丘们如是说道:

“比丘们!从前,某位男子从舍卫城出发,前往须摩揭陀莲花池(the Sumagadha Lotus Pond),想道:“我将反思此世间。” 于是他在须摩揭陀莲花池畔坐下,反思着此世间。比丘们!那时,那位男子在须摩揭陀莲花池畔看见一支四师的军队正进入一支莲花茎。看见这个后,他想道:“我一定是发狂了!我一定是发疯了!我看见了在此世间不存在的某个事物。” 那位男子回城后,告诉一大群人道:“先生们!我一定是发狂了!先生们!我一定是发疯了!我看见了在此世间不存在的某个事物。”

人们对他说道:“善男子!你是如何发狂的呢?你是如何如何发疯的呢?并且你看见了在此世间不存在的什么事物呢?”

“先生们!在这里,我从舍卫城出发,前往须摩揭陀莲花池……我看见一支四师的军队正进入一支莲花茎。 那就是为什么我发狂了,那就是为什么我发疯了,那就是为什么我看见了那在此世间不存在的事物。”

“善男子!你肯定是发疯了,你肯定是发狂了,你已经看见的事物在此世间不存在。”

尽管如此,比丘们,那个人所看到的事物实际上是真实的,不是不真实的。从前,诸天与阿修罗众列阵而战。在那场战斗中,诸天获胜,而阿修罗众被击败。在失败中,阿修罗众惊恐万分,并且经由莲花茎进入阿修罗城,令诸天困惑不已。

比丘们!因此,你们不要反思此世间而想道:“此世间是永恆的” 或“此世间不是永恆的”;或“此世间是有边的” 或“此世间是无限的”;或“灵魂(命)和身体是相同的” 或“灵魂是一种事物而身体是另一种事物”;或“如来死后存在”  或“如来死后不存在”;或“如来死后存在且不存在” 或“如来死后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为了什么理由呢?比丘们!这些反思是无益的,与梵行的诸基本原理无关,并且不会导向厌恶远离、冷静离欲、息灭、平静、证智、正觉和涅槃。

比丘们当你们反思时,你们应该反思:“这是痛苦”;你们应该反思:“这是痛苦的集起;”你们应该反思:“这是痛苦的息灭”;你们应该反思:“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为了什么理由呢?比丘们!这些反思是有益的,与梵行的诸基本原理是有关,并且会导向厌恶远离、冷静离欲、息灭、平静、证智、正觉和涅槃。

比丘们!因此,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 ”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SN.56.42  断崖(The Precipice)经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耆阇崛山。那时,世尊对比丘们如是说道:“来吧!比丘们!我们前往巴低邦那山顶作日中所持。”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道。于是,世尊与众多比丘一起前往巴低邦那山顶。某位比丘看见巴低邦那山顶的陡峭的断崖,于是对世尊说道:“大德!那个断崖确实很陡峭;那个断崖非常可怕。可是,大德!有其它断崖比这那个断崖更陡峭和更可怕吗?”

“比丘!有的。”

“那么,大德!比那个更陡峭和更可怕的断崖是什么呢?”

“比丘们!那些不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不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不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不如实地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的众沙门或众婆罗门 – 他们欢喜导向出生的诸行,导向衰老的诸行,导向死亡的诸行,导向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的诸行。欢喜如此的诸行,他们产生导向出生的诸行,产生导向衰老的诸行,产生导向死亡的诸行,产生导向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的诸行。产生了如此的诸行后,他们跌下出生的断崖,跌下衰老的断崖,跌下死亡的断崖,跌下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的断崖。他们没有从出生,衰老和死亡得到解脱;没有从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得到解脱;我说没有从痛苦得到解脱。

可是,比丘们!那些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如实地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的众沙门和众婆罗门 – 他们不欢喜导向出生的诸行,不欢喜导向衰老的诸行,不欢喜导向死亡的诸行,也不欢喜导向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的诸行。不欢喜如此的诸行,他们不会产生导向出生的诸行,不会产生导向衰老的诸行,不会产生导向死亡的诸行,也不会产生导向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的诸行。没有产生如此的诸行后,他们不会跌下出生的断崖,,不会跌下衰老的断崖,不会跌下死亡的断崖,也不会跌下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的断崖。他们从出生,衰老和死亡得到解脱;从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得到解脱;我说从痛苦得到解脱。

比丘们!因此,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 ”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SN.56.43  大火(The Great Conflagration)经

“比丘们!有一个叫作大火的地狱。在那里,用眼睛看到的任何色都是不可取的,永远不可取;是不可爱的,永远不可爱。

用耳朵听到的任何声音……用鼻闻到的任何气味……用舌尝到的任何味道……用身感受到的任何所触物……用意认知的任何精神现象,都是不可取的,永远不可取;是不可爱的,永远不可爱。”

当如是所说时,有一位比丘对他说道:

“大德!那个大火的确可怕。大德!那个大火的确十分可怕。可是,大德!有任何其他的大火比那个更可怕和更恐怖吗?”

“比丘!有的。”

“那么,大德!比那个更可怕和更恐怖的大火是什么呢?”

“比丘!那些不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不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不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不如实地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的众沙门或众婆罗门 – 他们欢喜导向出生的诸行,导向衰老的诸行,导向死亡的诸行,导向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的诸行。欢喜如此的诸行,他们产生导向出生的诸行,产生导向衰老的诸行,产生导向死亡的诸行,产生导向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的诸行。产生了如此的诸行后,他们被出生的大火烧毁,被衰老的大火烧毁,被死亡的大火烧毁,被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的大火烧毁。他们没有从出生,衰老和死亡得到解脱;没有从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得到解脱;我说没有从痛苦得到解脱。

比丘!那些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如实地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的众沙门和众婆罗门 – 他们不欢喜导向出生的诸行,不欢喜导向衰老的诸行,不欢喜导向死亡的诸行,不欢喜导向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的诸行。不欢喜如此的诸行,他们不产生导向出生的诸行,不产生导向衰老的诸行,不产生导向死亡的诸行,也不产生导向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的诸行。没有产生了如此的诸行后,他们没有被出生的大火烧毁,没有被衰老的大火烧毁,没有被死亡的大火烧毁,也没有被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的大火烧毁。他们从出生,衰老和死亡得到解脱;从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得到解脱;我说从痛苦得到解脱。

比丘们!因此,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 ”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SN.56.44  尖顶房子(重阁)经

“比丘们!如果有人如是说到:“还未如实地对痛苦圣谛取得突破,还未如实地对痛苦的集起圣谛取得突破,还未如实地对痛苦的息灭圣谛取得突破,还未如实地对导向痛苦息灭之道圣谛取得突破,我将完全终止痛苦” – 这是不可能的。

比丘们!正如有人如果如是说道:“还没有建造一座尖顶房子的低层,我将竖立起上层,”  这是不可能的。同样地,比丘们!如果有人如是说道:“还未如实地对痛苦圣谛取得突破,还未如实地对痛苦的集起圣谛取得突破,还未如实地对痛苦的息灭圣谛取得突破,还未如实地对导向痛苦息灭之道圣谛取得突破,我将完全终止痛苦” – 这是不可能的。

可是,比丘们!如果有人如是说道:“已经如实地对痛苦圣谛取得突破,已经如实地对痛苦的集起圣谛取得突破,已经如实地对痛苦的息灭圣谛取得突破,已经如实地对导向痛苦息灭之道圣谛取得突破,我将完全终止痛苦” – 这是可能的。

比丘们!正如有人如果如是说道:“已经建造一座尖顶房子的低层,我将竖立起上层,”  这是可能的。同样地,比丘们!如果有人如是说道:“已经如实地对痛苦圣谛取得突破,已经如实地对痛苦的集起圣谛取得突破,已经如实地对痛苦的息灭圣谛取得突破,已经如实地对导向痛苦息灭之道圣谛取得突破,我将完全终止痛苦” – 这是可能的。

比丘们!因此,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 ”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SN.56.45  头发经

有一次,世尊住在毘舍离大林重阁讲堂。那时,尊者阿难在早晨穿好衣服,拿着钵与僧袍,为了托钵乞食进入毘舍离。 尊者阿难看见众多离车族青年正在训练堂练习弓术,从远处一箭接一箭地无失误地头尾穿过非常小的钥匙孔。当他看到这个,想道:“这些离车族青年确实受过训练!这些离车族青年确实训练有素!因为他们从远处一箭接一箭地无失误地头尾穿过非常小的钥匙孔。”

那时,尊者阿难在毘舍离为了托钵乞食而行,从施食处返回后,去拜见世尊,向他礼敬,在一旁坐下,并且报告他所看到的事情。

世尊对尊者阿难说道:“阿难!你怎么想呢?从远处一箭接一箭地无失误地头尾穿过非常小的钥匙孔,与用箭头刺入头发尖分裂成七股,哪个更困难和更具挑战性呢?”

“大德!用箭头刺入头发尖分裂成七股,更困难和更具挑战性。” 、

“那么,阿难!那些如实地洞察(贯穿)“这是痛苦”……如实地洞察(贯穿)“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的人,他们贯穿更难贯穿的事物。

比丘们!因此,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 ”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SN.56.46  黑暗经

“比丘们!有很多世界间隙,空虚的和深不可测的很多盲目的黑暗和昏暗区域,在那里,如此强大的和有力的日和月的光芒,都不能抵达。”

当如是所说时,有一位比丘对他说道:

“大德!那种黑暗的确巨大;大德!那种黑暗的确非常巨大。可是,大德!有其它黑暗比那个更巨大和更可怕吗?”

“比丘!有的。”

“那么,大德!比那个更巨大和更可怕的其它黑暗是什么呢?”

“比丘!那些不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不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不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不如实地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的众沙门或众婆罗门 – 他们欢喜导向出生的诸行,导向衰老的诸行,导向死亡的诸行,导向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的诸行。欢喜如此的诸行,他们产生导向出生的诸行,产生导向衰老的诸行,产生导向死亡的诸行,产生导向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的诸行。产生了如此的诸行后,他们跌进出生的黑暗,跌进衰老的黑暗,跌进死亡的黑暗,跌进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的黑暗。他们没有从出生,衰老和死亡得到解脱;没有从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得到解脱;我说没有从痛苦得到解脱。

比丘!那些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如实地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如实地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的众沙门和众婆罗门 – 他们不欢喜导向出生的诸行,不欢喜导向衰老的诸行,不欢喜导向死亡的诸行,不欢喜导向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的诸行。不欢喜如此的诸行,他们不产生导向出生的诸行,不产生导向衰老的诸行,不产生导向死亡的诸行,也不产生导向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的诸行。没有产生了如此的诸行后,他们没有跌进出生的的黑暗,没有跌进衰老的黑暗,没有跌进死亡的黑暗,也没有跌进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的黑暗。他们从出生,衰老和死亡得到解脱;从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得到解脱;我说从痛苦得到解脱。

比丘们!因此,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 ”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SN.56.47  有一个孔的轭经 (1)

“比丘们!假定一个男子会抛出有一个单孔的轭进入巨大的海洋,并且有一只盲龟,它每一百年会浮出水面一次。比丘们!你们怎么想呢?是否那只每一百年浮出水面一次的盲龟,会将它的脖子插入那个有一个单孔的轭中呢?”

“大德!如果它会这样做的话,只有在很长时间之后才会。”

“比丘们!我说,那只每一百年浮出水面一次的盲龟,会将它的脖子插入那个有一个单孔的轭中,要比一个曾经落入下界的傻瓜会再获得人的状态较快。为了什么理由呢?比丘们!因为在这里,没有法指导的行为(法随行)、正行、善业和福德业。在这里盛行相互吞噬,对弱者的吞噬。为了什么理由呢?比丘们!因为他们还未看见四圣谛。是哪四种呢?就是痛苦圣谛……导向痛苦息灭之道圣谛。

比丘们!因此,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 ”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SN.56.48  有个孔的轭经 (2)

“比丘们!假定这大地已经变成一团水,并且一个男子会抛出有一个单孔的轭。一阵东风会把它吹向西面;一阵西风会把它吹向东面;一阵北风会把它吹向南面;一阵南风会把它吹向北面。有一只盲龟,它每一百年会浮出水面一次。比丘们!你们怎么想呢?是否那只每一百年浮出水面一次的盲龟,会将它的脖子插入那个有一个单孔的轭中呢?”

“大德!那只每一百年浮出水面一次的盲龟,会将它的脖子插入那个有一个单孔的轭中,这是偶然的。”

“同样地,比丘们!一个人得到人的状态,这是偶然的;一位如来、一位阿罗汉和一位遍正觉者在此世间生起,这是偶然的;由如来宣说的法和律在此世间照耀,这也是偶然的。

比丘们!你们已经得到人的状态;一位如来、一位阿罗汉和一位遍正觉者已经在此世间生起;由如来宣说的法和律在此世间照耀。

比丘们!因此,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 ”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SN.56.49  须弥山(Sineru)经 (1)

“比丘们!假定一个男子在须弥山山王放置七绿豆大小的小石粒。比丘们!你们怎么想呢?七绿豆大小的小石粒与须弥山山王相比,哪个较多呢?”

“大德!须弥山山王较多,而七绿豆大小的小石粒微不足道。七绿豆大小的小石粒与须弥山山王相比,无法计算,无法比较,甚至不到零头。”

“同样地,比丘们!对一位圣弟子来说,一个具足见已经取得了突破,已经彻底摧毁和消除的痛苦更多,而留下的较少。同前者相比,后者无法计算,无法比较,甚至不到零头,因为至多还有七生。他如实了知“这是痛苦”……他如实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比丘们!因此,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 ”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SN.56.50  须弥山经 (2)

“比丘们!假定除了七颗绿豆大小的小石粒外,须弥山山王被毁坏和消除。比丘们!你们怎么想呢?已经被毁坏和消除的须弥山山王部分,与残余的七颗绿豆大小的小石粒,哪个较多?”

“大德!这已经被毁坏和消除的须弥山山王部分更多,而残余的七颗绿豆大小的小石粒微不足道。残余的七颗绿豆大小的小石粒与经被毁坏和消除的须弥山山王部分相比,无法计算,无法比较,甚至不到零头。

同样地,比丘们!对一位圣弟子来说,一个具足见已经取得了突破,已经彻底摧毁和消除的痛苦更多,而留下的较少。同前者相比,后者无法计算,无法比较,甚至不到零头,因为至多还有七生。他如实了知“这是痛苦”……他如实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比丘们!因此,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 ”  应该努力来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第五品断崖(THE PRECIPICE)品终。


SN.56.1-10SN.56.11-30SN.56.31-50SN.56.51-90SN.56.91-131


chanworld_yellow_burn_logo1

【Chanworld.org】2018.03.28-2018.12.12-1.2-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