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盖

禅世界WIKI辞典

五盖


盖(巴利语:nīvaraṇāni,梵语:nivāraṇa),佛教术语,是烦恼的异名之一。主要分为五个种类,即五盖(巴利语:pañca nīvaraṇāni,梵语:pañca nivāraṇa),即一贪欲,二瞋恚,三睡眠,四掉悔,五怀疑共五者,又被称为五障、和五退法。

盖是烦恼 ^的一种,因为能够使心里烦恼,障碍智慧,让禅定 ^无法发起,无法得到解脱涅槃 ^,因此得名。

通常分为五类,即贪欲、嗔恨、懒惰和迟钝、掉举和后悔、怀疑五者。修行四念处 ^七觉支 ^,可以除灭五盖。

所谓五盖,即是指:

  1. 贪欲盖,执著五欲的境界,因而遮盖心性。
  2. 瞋恚盖,于违逆的境界而忿怒,因而遮盖心性。
  3. 睡眠盖,心志昏暗、色身沉重,不堪正常的使用,因而遮盖心性。
  4. 掉悔盖,又译掉戏盖,“掉”意谓心念躁动;“悔”意谓于所作的事而心生忧恼,因而遮盖心性。
  5. 怀疑盖,于所习之法犹豫而不能决断,因而遮盖心性。

五盖的出现,意味着心缺少喜、乐、定、寻与伺。这五个善心所是初禅的五支(五禅支)。

佛教鼓励以五种修行方法来对治五盖:

  1. 不净观对治贪欲。
  2. 慈心观对治瞋恚(嗔恨)。
  3. 精进观对治睡眠(懒惰和迟钝)。
  4. 数息观对治掉悔(掉举和后悔)。
  5. 信心对治怀疑(doubt)。

禅世界WIKI辞典


【Chanworld.org】2020.03.24-2021.03.02-CB-RM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