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世界论坛

<- 社交登陆。【论坛使用帮助】
金刚剑:体验非语言、文字、思维可知
 
Notifications
Clear all

金刚剑:体验非语言、文字、思维可知

1
1 Users
0 Likes
1,421 查看
Many
 Many
(@many)
Illustrious Member Admin Registered
已加入: 7 年 前
帖子: 11016
Topic starter  

体验非语言、文字、思维可知

金刚剑
2018.08.15


记得般若广场有过关于“台湾慈济”的专题讨论,当时我为了参与其中,在网路上搜索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证严法师地感叹:“佛教徒大都说理者多,实际服务社会者少。”这句话即使在现在看来,我以为仍然是准确的。“说理”说的是什么?我以为大都是重复和解释佛菩萨地言教以及经典吧?也就是俗称“说法”。说法当然有价值,说法也是一种“做”,但如果佛法修行人只是说而没有实际按经典和佛菩萨地言教去做(修行),则不但对听者起不到身教的作用,说者本人也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为什么?嘉陵兄说得明白:“佛陀的智慧不是由理性思维中生,而是由修行,也就是由解脱道与菩萨道的实践中生。”所以不能只用理性思维去推测。也就是说,经典以及佛菩萨的言教,是基于他们的修行体验,而体验是不能光靠理性思维就能了解的。道理很简单,比如一个先天的盲人,无论如何详细的向他描述太阳,他都不能有真正的了解,因为他没有看。一个先天的聋者,无论如何详细的向他描述音乐,他都不能有真正的了解,因为他没有听。我们不能只依靠书本就学会游泳,因为没有触。我们从小就开始说话和看书,语言和文字被我们等同于现象本身,但事实是语言和文字只是观念,它只是我们用于对现象的描述,而任何现象,都是不能用语言和文字进行全然描述的,因为所有的现象都是因缘所生,因缘又复由因缘生,无穷无尽。我们之所以能通过语言和文字来了解现象,是因为我们之前有过类似的体验。比如下面这句话:“炊烟起了,我在门口等你。”这句话唤起了一幅图像以及某种感觉,如果我们之前有过类似的体验,就能了解这句话所描述的现象,但如果没有,就不能真正了解这句话所描述的现象了。

最近看艾利克·佛洛姆的《心理分析与禪佛》,文章很精彩,作者基于心理分析的许多观点都有可以借鉴之处,佛洛姆谈到人为何会“无意识”的问题,他认为有一个“过滤器”在过滤我们的经验,这个“过滤器”有三个层面,即语言、逻辑和社会禁忌,这个经验必须能够用语言描述、符合逻辑并不为社会所禁忌才能通过“过滤器”而为我们意识到,否则则不被我们意识到。因为“过滤器”的存在,佛洛姆认为一般人的意识内容大部分是虚构和幻象以及偏曲的,不能呈现事实的本象。绝大部分的人都不会认同自己意识的内容大部分是虚构和幻象以及偏曲的吧?但事实也许真是如此,以佛法的观点来看,佛洛姆的“过滤器”不如称之为“人的执着”,人因为各种各样的执着,对许多事物的见解都存在偏曲,虽然嘴里念叨着如实观,但即使是对我们的父母妻子儿女、对身边的人和事,都仍存在着诸多偏曲的见解,但我们也无需感到无奈和悲伤,修行能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偏曲,一旦看到自己对某事物的偏曲见解,就会获得对该事物的如实观,这也就是放下执着。佛菩萨的智慧再深不可测,说白了也就是如实观。

那么佛菩萨这种由解脱道与菩萨道的实践中生的如实观智慧,该如何去了解呢?我想当然是闻思之外,还要修行了,闻思修、修闻思、思修闻,翻来覆去,时间长了大概就能逐渐了解吧?修行当然是要包括八正道全体,四念处则因能贯彻始终,能用于生活,并且可随时随地进行,而被许多佛法修行人作为修行的主要方法。


般若广场首发。

 


   
引用
Share:

【声明】:禅世界论坛尊重言论自由,任何人可讨论佛学、政经、生活和科技等话题。在言论发表前请根据常识和法规自审。论坛管理员和版主有权删除任何不当内容。使用本论坛即表示接受【禅世界论坛规则】【论坛使用帮助】。 【禅世界免责声明】


【Chanworld.org】2017.06.06-2021.04.30-2023.04.1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