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嘉陵:念处随笔——缘起是否为绝对真理?

念处随笔——缘起是否为绝对真理?

苟嘉陵

2022.05.24


最近看到有人提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缘起法是否为绝对真理呢?

我想不少修行人都曾有过这个疑问。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但这个问题其实是个悖论(paradox)。

金刚经里有「如来无所说」(注释一)的记述。甚至说如果有人以为如来有所说,即为谤佛。但如果事情真是这样,所谓的「佛教」意义又在哪里呢?这难道不就等于是说有没有佛教都一样吗?佛法真的是如此吗?而正念禅的修行对「缘起是否为绝对?」又是如何看待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如实看待。

佛陀从来就没有说过他的所教是绝对真理。他所教的法是四圣谛(苦、集、灭、道),目的是除苦,并用了「涅槃」这个古印度文化里既有的词来代表苦灭。他最多只是说涅槃超越了一切相对的概念———包括忧喜、染净、凡圣、生灭等「二边」。也就有人把它形容为证入绝对———修行有成的体证。而伴随此体证的是喜的觉受———解脱法喜。但佛陀从没有说自己所教的,是一种绝对真理。

他所创的四念处修行的要点是如实观,也就是不离人的经验。故所谓的解脱与涅槃,都是人的经验,而不是一种离开世间的存在。故绝对真理在佛法的修行里,是「人的概念」。属于意根所对应的法尘。修行人应觉知自己是否有对其染著。如果有,就是「苦集」———令苦生出的因缘。修行人当做的,是如实觉知自己的染著,进而心离我慢。也就可逐渐离苦,而到达苦灭———涅槃。

但这不代表佛教就否定了所有宗教里的「绝对」,包括基督教与回教的上帝,及印度教的大梵天。

因为否定就是一种形式的肯定,也同样可成为一种执着。佛法的修行是让人远离对所有观念的执着。这在大乘佛法里被称为不著「有无二见」。故佛法修行人不会去论说神的有无,也不会去论说一切存在的有无。因为那是属于「二边」的观念,也离开了如实观的范围。

所以我不赞同佛法修行人去指出其它宗教的过患或缺点。这不是谦不谦虚的问题,而是一定要去否定他人所信,或指出他人所信不合佛法,都是一种执着,也就是苦因。这种执着被称为「法执」。佛陀虽曾多次表示自己所教和婆罗门教有所不同,但他最多也只是说「我法不尔」。并没有因为不同,就对其他的信仰予以全然否定或驳斥。

佛陀也充分了知自己不是「全知全能」,故曾多次说如「我所说法,如爪上泥。我未说法,如大地土。」的话。这就已经充分表明佛法是不是绝对真理了。

另外就是他也表明了许多道理他之所以没说,是因为那些道理和「离苦」无关。故佛法的范围与内容,是和人类的苦相依相待的。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故佛法到底是不是绝对真理,应是不用我再说太多的了。

佛陀当然没有否定绝对。他只是说涅槃是一种体验,但非语言文字所能充分表达。故否定或反对绝对,都没有什么意义。

此点是不少人在修法念处时比较难超越的地方。因为他们会感觉这似乎是「没有立场」。但其实完全不是。而且这才是佛法了义的修行立场,即了知一切观念的缘起性,而洞见其二边。由此立场去看六祖大师的「本来无一物」,就比较不会让人误入空寂了。

佛陀在开始时就深知自己所悟的正法,不大可能为大多数人了解与信受。故初始时他并没有说法的意愿。是因为后来有人劝请他为少数的人留下来,他才说法四十几年。所以佛法在世间,尤其是在几千年后,会被大多数的人所误解,是很正常的。以为缘起法就是绝对真理,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世间所有事物都是缘起,也是可被观察与觉知到的。但这能保证离开人的观察与觉知,就没有其他的了?

佛法修行的立场,只是不去思维与议论这些而已。

另外有一些佛教内的人担心如果其它宗教里都有绝对真理,而佛教却没有,是不是就显得佛教有点太没水准?而且我还不同意修行人去批判其他宗教所宣称的绝对真理,就更让不少人感觉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相信不少人有这样一种心思。对此我就要说几句了。

这种思想就是争竞心,又名「人我山高」,正是佛陀要修行人超越与舍弃的。菩萨道的修行包括礼敬一切善知识,称歎一切善法,不可有一丝一毫的人我争竞之心。而且就是因这种心思的存在,才使佛法被世人长期地误解,而未能现代化。

所以我要提醒所有的佛法修行人———切莫让人感觉我们以为佛法才是境界最高,最究竟的真理。

这是在毁谤佛法。佛陀也已经在金刚经里开示得很清楚了。

 

注释一:

见金刚经:“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作者投稿禅世界mg。


【版权协议】【免责声明】【隐私条款】

【禅世界论坛】

【禅世界现代汉语版】《相应部》《中部》《长部》《增支部》《小部》 和 《清净道论》

【禅世界现代汉语版】经典翻译 PDF EPUB电子书下载

《禅世界WIKI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