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王瑞芸:如法的修行-对自己懈怠的反省

如法的修行—对自己懈怠的反省

王瑞芸 (加州千橡市)

2020.09.14


我是一个文化工作者,做历史研究,在美国学佛已经有20年以上了,然而学佛修行却不是一个时间长短的问题,而是要如法的问题。可说来惭愧,自己在很长时间中并不知道什么是如法的修行。

开始我亲近佛教只是喜欢其教义,找了很多书来看,书看多了,道理多少也会明白一些。只是读得多了就想,反反复复去看这些道理,究竟又能如何呢?怎么才能把这些道理和自己的生命发生关系呢?这么想也是因为自己隐约感到,学佛好像不是仅明白道理的事,世间有的是道理,就比如说佛教讲慈悲,但即使不通过学佛,也能从很多地方了解行善助人的道理啊,那么学佛究竟意味着什么不同呢?

再有就是,对我这种喜欢读书的人来说,一直以来了解世界、接触世界、行事做人,基本都是用读书弄懂道理来搞定的。一路读书可以上大学,可以来美国留学,毕业之后则可以用读书写文章来获得一个社会身份。而我所做的文化历史研究,有任何问题也总是用书来解决。但是这是第一次,我感觉掌握一堆道理并无多大作用 。 后来经朋友带领,在自己居住的洛杉矶附近找到道场,就开始去参加共修,也学到一点下手处,比如听师傅说法,自己去打坐,知道了要断念,知道了要观心。如此十几年下来,好像并没没有多少进步,但对此我也并不追究,只告诉自己,学佛这个事情不能着急,更不能急功近利,不是都说学佛成道很难的,一辈子修不成,可以用几辈子去修,反正自己已经是走在学佛的路上了,就蛮好。每个月去道场,也基本天天打坐,打完坐心里就很安慰地想,今天我打过坐了。整个事情对我好像是,集体的课(共修),个人的课(打坐)都有在做,要说精进,我起码不能算太马虎了吧。

一直到2018年,一个偶然的机缘,我在安徽黄山的梓路寺遇到如用法师,他赠送我一本苟嘉陵居士《做一个喜悦的人- 念处今论》(原书名为《念处今论》),读了之后极受触动,让我心中既感到大欢喜也感到“大不安”,因为他在书中集中阐述了原始佛教的精义“四念处”,几乎是让我第一次了解:“原来修行的要点是在这里!”

他在书中是这样说的,“中国佛教最为欠缺的,就是佛陀所立的四念处……四念处是一套佛发明的方法体系”——佛在《念处经》一开始就说:“比丘们!如修行人欲洁净众生,超越忧悲苦恼,行正道而证涅槃,这是唯一的途径,也就是四念处。”跟着他对“四念处”更详细的解释是:“四念处是修行中观察觉照的四个对象,它们分别是身体、感受、心的一般状态,心中的思想观念。佛要修行人在这四个地方(身,受,心,法)均能对现象的起落观照清楚而不染着,这就是四念处的修行。……四念处修行方法最大的特色,就是它要修行人时时直视自己的生命,看清自己真的是在做什么。使人类真的‘见到’自己在做什么,我觉得这是解决人类问题所迫切需要的。……我可以肯定的说,佛在世时,佛及佛的诸大弟子,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修行内容就是四念处。在当时‘修行’和‘四念处’几乎可以说是同义词。像这样一个重要的修行体现如被佛法修行人所忽略,无疑地佛法的原始精神就逐渐凋敝了。”

对中国佛教的全局我从未下功夫去了解过,但我由此看清楚的是,自己在修行中最为欠缺的,正是“四念处”。说来也是奇怪,我这些年去道场,四念处,阿那般那呼吸法,四圣谛,八正道……都有听师父讲过的,但这些全都散成一片,这次觉得这句话对,下次觉得那句话也很受用,自己却从没有真正用心去琢磨过,佛教的精意究竟是什么,到底从哪里下手才是重点。结果一直以来只对佛教知道个模糊的大轮廓,了解些碎片状的知识,自己只满足于有去听经及打坐,就认定那是在修行了。现在依靠了苟嘉陵善知识之力,看出了这些年来自己根本就是做了个表面,若以八正道的“正精进”来衡量,这样的不求甚解,自己糊弄自己,恰好就是大懈怠!

就因为有大懈怠,所以功夫全做在表面,压根儿没有抓住修行的核心部位去做功,怪不得十几年改变极微,自己还是继续留在过去的习性中,根本没有被“修正”过来。这个习性就是,对我这种事事运用理性之人,非常习惯于学习就是获取,比如读书是为获得知识,做研究出成果也是为获得认可,进入学佛修行,也一样是为求自己能获得某种精神提升,也就是说,一切都是用“抓”的方式。即使去道场,师父一再说修行不是用想的,而是要把想放下的。可对于我,即使是对待“放下”,也是在用一个已经成为习性的“抓”,认为打坐时该进入一个“放下”的状态,那就会获得解脱……如此走下去,纵然日日打坐也是枉然,因为自己没有“见到” ——没有照了四念处一层层深入去观看到一个真实的自己,成天究竟在想什么做什么。但凡没有“见到”,即使放进更多的年头,也绝不会离佛法更近。

现在我开始以四念处为指导去修行,感觉到了这是个真正的下手处,这是和世俗中的所谓“上进”完全不同的方式,它既不是“得”也不是“失”,它只是“观”。然而,只这一个字,就非常了得,它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对待自己、对待他人、以及对待整个世界的方式。只要照这个方式持续做下去,它可以把过去那个我和世界连接的方式换掉,当旧的方式真的被换掉之时,我才是真的“修”了自己的“行”。 对此我也许不一定说得很到位,但是已经开始感觉到修“四念处”就对了,哪怕我现在的层次还很浅,还只在“身”或“受”的层面,但不要紧,一步步去做,这应该是如法的开始。

我很庆幸有福报能遇到苟嘉陵居士这样的善知识,他的《做个喜悦的人》,对于我真是一件珍贵的大善缘。现在又有幸与苟嘉陵居士联络上了,他把我的电邮也放在这个修行团体中,让我更可以从中沐浴到众人的法慧,感恩感恩。

说来,本期征稿该谈的是“觉知无我”,但我却要在这里先谈“觉知我的懈怠”,即使无法对本期主题有任何贡献,但我还是愿意面对大家自省忏悔,并把自己的懈怠展示出来,期待获得各位同修的指点和修正,日后慢慢跟上大家的觉性。

与佛同在!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