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应部》卷22【禅世界版】5

 I:【SN.22.1-11SN.22.12-21, SN.22.22-32SN.22.33-42, SN.22.43-52】,II:【SN.22.53-62, SN.22.63-72SN.22.73-82 SN.22.83-92SN.22.93-102】,III: 【SN.22.103-112SN.22.113-125, SN.22.126-135SN.22.136-149, 和SN.22.150-159】。


第三篇 诸蕴品

《相应部》卷22【禅世界版】5

第一章  诸蕴相应 (相应二十二)

第一部  根五十(The Root Fifty)

第五品  以自己为一个岛洲品

SN.22.43-52


SN.22.43  以自己为一个岛洲(With Yourselves as an lsland)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你们要住于以自己为一个岛洲、以自己为皈依(refuge;庇护),不以其他为皈依;以法为一个岛洲,以法为皈依,不以其他为皈依。

当你们住于以自己为一个岛洲时,以自己为皈依,不以其他为皈依;以法为一个岛洲、以法为皈依,不以其他为皈依时,应该如是研究其基础:“从什么生出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呢?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呢?

比丘们!在这里,未受教导的凡夫,他不是一个圣者们的看见者,对他们的法不娴熟和训练有素,他不是一个高级者们的看见者,对他们的法不娴熟和训练有素,他认为色(form)是我(self),或我拥有色(self as possessing form),或色在我中(form as in self),或我在色中(self as in form)。他着迷于这些观念“我是色,色是我的”而生活。他那个色变化和改变(changes and alters)。随着色的变化和改变,他便有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的生起(come to be)。

他认为受(feeling)是我(self)……他认为想(perception)是我(self) ……他认为行(volitional formations)是我(self) ……他认为识(consciousness)是我(self),或我拥有识(self as possessing consciousness),或识在我中(consciousness as in self),或我在识中(self as in consciousness)。他那个识变化和改变(changes and alters)。随着识的变化和改变,他便有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的生起(come to be)。

可是,比丘们!在这里,当一个人已了知色的无常、它的变化、消散和终止,当一个人以正慧(correct wisdom)如是看见它的本来面目:“在过去和现在所有的色是无常的,是痛苦的,屈从于变化”,于是便会舍弃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随着它们的舍弃,其人不会烦乱。不会烦乱,其人就能快乐安居。一位快乐安居的比丘就称为在那方面寂灭。

当一个人已了知受的无常……当一个人已了知想的无常……当一个人已了知诸行的无常……当一个人已了知识的无常、它的变化、消散和终止,当一个人以正慧(correct wisdom)如是看见它的本来面目:“在过去和现在所有的色是无常的,是痛苦的,屈从于变化”,于是便会舍弃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随着它们的舍弃,其人不会烦乱。不会烦乱,其人就能快乐安居。一位快乐安居的比丘就称为在那方面寂灭。”


SN.22.44  途径(道迹;The Way)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我将给你们教导导致自身集起的途径和自身终止(息灭)的途径,你们要谛听!你们要密切注意!我要说了。

那么,比丘们!什么是导致自身集起的途径? 比丘们!在这里,未受教导的凡夫,他不是一个圣者们的看见者,对他们的法不娴熟和训练有素,他不是一个高级者们的看见者,对他们的法不娴熟和训练有素,他认为色(form)是我(self),或我拥有色(self as possessing form),或色在我中(form as in self),或我在色中(self as in form)。他认为受是我……想……诸行……他认为识是我,或我拥有识,或识在我中,或我在识中。 比丘们!这就称为导致自身集起的途径。这里的意思是:导致痛苦集起的看待诸事物的一条途径(a way of regarding things that leads to the origination of suffering)。

那么,比丘们!什么是导致自身终止(息灭)的途径呢? 比丘们!在这里,已受教导的圣弟子,他是一个圣者们的看见者,对他们的法娴熟和训练有素,他是一个高级者们的看见者,对他们的法娴熟和训练有素,他不认为色(form)是我(self),或我拥有色(self as possessing form),或色在我中(form as in self),或我在色中(self as in form)。他不认为受是我……想……诸行……他不认为识是我,或我拥有识,或识在我中,或我在识中。 比丘们!这就称为导致自身终止的途径。这里的意思是:导致痛苦终止的看待诸事物的一条途径(a way of regarding things that leads to the origination of suffering)。”


SN.22.45  无常经(1)

在舍卫城。 “比丘们!色是无常的。无常的是痛苦的。痛苦的是无我的。无我的都应该以正慧如是以其本来面目来看见:“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自我。”  当一个人以正慧如是以其本来面目看见,其心就冷静离欲,通过不执取而从诸烦恼解脱(liberated from the taints by nonclinging)。受是无常的……想……诸行……识是无常的。无常的是痛苦的。痛苦的是无我的。无我的都应该以正慧如是以其本来面目来看见:“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自我。”  当一个人以正慧如是以其本来面目看见,其心就冷静离欲,通过不执取而从诸烦恼解脱(liberated from the taints by nonclinging)。

比丘们!如果一位比丘的心对色界已冷静离欲,则它通过不执取而从诸烦恼解脱(liberated from the taints by nonclinging)。对受界……对想界……对行界……比丘们!如果一位比丘的心对识界已冷静离欲,则它通过不执取而从诸烦恼解脱(liberated from the taints by nonclinging)。

以解脱而稳固;以稳固而满足;以满足而不烦乱;以不烦乱,他就自证涅槃。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历,该办已办,存在的状态不再。””


SN.22.46  无常经(2)

在舍卫城。 “比丘们!色是无常的。无常的是痛苦的。痛苦的是无我的。无我的都应该以正慧如是以其本来面目来看见:“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自我。”  当一个人以正慧如是以其本来面目看见,其心就冷静离欲,通过不执取而从诸烦恼解脱(liberated from the taints by nonclinging)。 受是无常的……想……诸行……识是无常的。无常的是痛苦的。痛苦的是无我的。无我的都应该以正慧如是以其本来面目来看见:“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自我。”

当一个人以正慧如是以其本来面目看见,便不再有关于过往生的诸见。当一个人不再有关于过往生的诸见,其人便不再有关于未来生的诸见。当一个人不再有关于未来生的诸见,其人便不再有顽固的抓取。当一个人不再有顽固的抓取,其心对色、受、想、行和识冷静离欲,通过不执取而从诸烦恼解脱(liberated from the taints by nonclinging)。

以解脱而稳固;以稳固而满足;以满足而不烦乱;以不烦乱,他就自证涅槃。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历,该办已办,存在的状态不再。””


SN.22.47  看待诸事物的诸途径(Ways of Regarding Thing)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那些通过各种途径把任何事物看作我的沙门或婆罗门,都把屈从于执取的五蕴(五取蕴)或它们当中的某个看作我。是哪五个呢?

比丘们!在这里,未受教导的凡夫,他不是一个圣者们的看见者,对他们的法不娴熟和训练有素,他不是一个高级者们的看见者,对他们的法不娴熟和训练有素,他认为色(form)是我(self),或我拥有色(self as possessing form),或色在我中(form as in self),或我在色中(self as in form)。他认为受……想……诸行……他认为识是我,或我拥有识,或识在我中,或我在识中。

象这样,这种看待诸事物的方式和”我是”的观念还没有从他身上消失。因为“我是”还没有消失,则五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的下降就会发生。比丘们!就有意(the mind),就有诸法(mental phenomena),就有无明界(the element of ignorance)。当未受教导的凡夫通过无明触所生的一个受所接触时,他就出现“我是”;他就出现“我是这个”;“我将是”、我将不是“,我将包含色(有色)”、“我将无色”,“我将有洞察力(有想)”、“我将没有洞察力(非想)”,和“我将既没有洞察力也没有没有洞察力(非想非非想)” – 他会出现这些。

比丘们!五根仍在那里存留,但是已受教导的圣弟子它们舍弃了无明而激起了明(arouses true knowledge)。随着无明的褪去和明的生起,他不出现“我是”;他不出现“我是这个”;“我将是”、我将不是“,我将包含色(有色)”、“我将无色”,“我将有洞察力(有想)”、“我将没有洞察力(非想)”,和“我将既没有洞察力也没有没有洞察力(非想非非想)” – 他不会出现这些。”


SN.22.48 诸蕴(Aggregates)经

在舍卫城。“比丘们!我将教导五蕴与屈从于执取的五蕴(五取蕴)。你们要谛听!你们要密切注意!我要说了。

那么比丘们!什么是五蕴呢?任何色,不论过去、未来或现在,内在的或外在的,粗大的或细小的,下级的或高级的,远处的或近处的,这就称为色蕴。

任何受……任何想……任何行……任何识,不论过去、未来或现在,内在的或外在的,粗大的或细小的,低级的或高级的,远处的或近处的,这就称为行识蕴。 比丘们!这些就称为五蕴。

那么,比丘们!什么是五取蕴呢?比丘们!任何色,不论过去、未来或现在,内在的或外在的,粗大的或细小的,低级的或高级的,远处的或近处的,被染污的(有烦恼的;tainted),会被执取(be clung to),这就称为色取蕴。

任何受……任何想……任何行……任何识,不论过去、未来或现在,内在的或外在的,粗大的或细小的,下级的或高级的,远处的或近处的,被染污的(有烦恼的;tainted),会被执取(be clung to),这就称为识取蕴。 比丘们!这些就称为五取蕴。”


SN.22.49  须那(Sona)经(1)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竹园栗鼠庇护所。那时,须那屋主之子去见世尊……在一旁坐好后,世尊对须那屋主之子如是说道:

“须那!当任何沙门或婆罗门,基于无常、痛苦和会改变的色,如是看待他们自己:“我是高超的”,或“我是同等的”,或“我是下劣的”时,除了不如实看见诸事物的本来面目,还能有什么呢?

当任何沙门或婆罗门,基于无常、痛苦和会改变的色的受……基于无常、痛苦和会改变的想……基于无常、痛苦和会改变的行……基于无常、痛苦和会改变的识,如是看待他们自己:“我是高超的”,或“我是同等的”,或“我是下劣的”时,除了不如实看见诸事物的本来面目,还能有什么呢?

须那!当任何沙门或婆罗门,基于无常、痛苦和会改变的色,不如是看待他们自己:“我是高超的”,或“我是同等的”,或“我是下劣的”时,除了如实看见诸事物的本来面目,还能有什么呢?当任何沙门或婆罗门,基于无常、痛苦和会改变的受……基于无常、痛苦和会改变的想……基于无常、痛苦和会改变的行……基于无常、痛苦和会改变的识,不如是看待他们自己:“我是高超的”,或“我是同等的”,或“我是下劣的”时,除了如实看见诸事物的本来面目,还能有什么呢?

须那!你怎么想呢?色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是无常的,大德!” –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 “是痛苦的,大德!” – “无常的、痛苦的和会改变的,适合如是看待:“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自我”吗?” – “不,大德!”

“受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是无常的,大德!”……“想……诸行……识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是无常的,大德!” –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 “是痛苦的,大德!” – “无常的、痛苦的和会改变的,适合如是看待:“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自我”吗?” –  “不,大德!”

“须那!因此,在这里,任何色,不论过去、未来或现在,内在的或外在的,粗大的或细小的,低级的或高级的,远处的或近处的,所有色应该以正确之慧被这样如实看待:“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自我。”

任何受……任何想…凡任何行……任何识,不论过去、未来或现在,内在的或外在的,粗大的或细小的,下级的或高级的,远处的或近处的,所有色应该以正确之慧被这样如实看待:“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自我。”

须那!当如是看见时,已受教导的圣弟子对色、受、想、行和识体验厌离。体验厌离后,他就冷静离欲。通过冷静离欲,他的心获得解脱(解放)。当它解脱时,而有“它得到解脱”之智。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历,该办已办,存在的状态不再。””


SN.22.50  须那经(2)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竹园栗鼠庇护所。那时,须那屋主之子去见世尊。抵达后,向世尊礼敬,接着在一旁坐下,世尊对须那屋主之子如是说道:

“须那!那些不了知色、不了知色集、不了知色灭,不了知导向色灭的途径的沙门或婆罗门;那些不了知受,不了知受集,不了知受灭,不了知导向受灭的途径的沙门或婆罗门;那些不了知想……;那些不了知诸行,不了知诸行集,不了知诸行灭,不了知导向行灭的途径的沙门或婆罗门;那些不了知识,不了知识集,不了知识灭,不了知导向识灭的途径的沙门或婆罗门,须那!对我来说,他们不是沙门中的沙门或婆罗门中的婆罗门,而且,这些尊者也没有亲自以证智(direct knowledge)实现它,在当生中进入并住于沙门义的目标或婆罗门义的目标(the goal of asceticism or the goal of brahminhood)。

但是,须那!那些了知色、了知色集、了知色灭,了知导向色灭的途径的沙门和婆罗门;那些了知受,了知受集,了知受灭,了知导向受灭的途径的沙门或婆罗门;那些了知想……;那些了知诸行、了知诸行集、了知诸行灭,了知导向行灭的途径的沙门或婆罗门;那些了知识、了知识集、不了知识灭,了知导向识灭的途径的沙门和婆罗门,须那!对我来说,他们是沙门中的沙门和婆罗门中的婆罗门,而且,这些尊者亲自以证智(direct knowledge)实现它,在这当生中进入并住于沙门义的目标或婆罗门义的目标(the goal of asceticism or the goal of brahminhood)。”


SN.22.51  欢喜的摧毁(Destruction of Delight)经(1)

在舍卫城。 “比丘们!一位比丘看见确实无常的色只是无常的:那是他的正见。正确地看见时,他体验厌离。随着欢喜的摧毁,而有贪欲的摧毁;随着贪欲的摧毁,而有欢喜的摧毁;随着欢喜和贪欲的摧毁(With the destruction of delight and lust),其心解脱,而且这称为“善解脱”(be well liberated)。

比丘们!一位比丘看见确实无常的受只是无常的:那是他的正见。正确地看见时,他体验厌离。随着欢喜的摧毁,而有贪欲的摧毁;随着贪欲的摧毁,而有欢喜的摧毁;随着欢喜和贪欲的摧毁,其心解脱,而且这称为“善解脱”。

比丘们!一位比丘看见确实无常的想只是无常的……比丘们!一位比丘看见确实无常的行只是无常的:那是他的正见。正确地看见时,他体验厌离。随着欢喜的摧毁,而有贪欲的摧毁。随着贪欲的摧毁,而有欢喜的摧毁。随着欢喜和贪欲的摧毁,其心解脱,而且这称为“善解脱”。比丘们!一位比丘看见确实无常的识只是无常的:那是他的正见。正确地看见时,他体验厌离。随着欢喜的摧毁,而有贪欲的摧毁;随着贪欲的摧毁,而有欢喜的摧毁;随着欢喜和贪欲的摧毁,其心解脱,而且这称为“善解脱”。 ”


SN.22.52  欢喜的摧毁(Destruction of Delight)经(2)

在舍卫城。 “比丘们!要仔细地注意色。要如其本来面目来识别色的无常。当一位比丘仔细地注意色,并如其本来面目来识别色的无常,他对色体验厌离;随着欢喜的摧毁,而有贪欲的摧毁随着贪欲的摧毁,而有欢喜的摧毁;随着欢喜和贪欲的摧毁,其心解脱,而且这称为“善解脱”。

比丘们!要仔细地注意受……要仔细地注意想……要仔细地注意行……要仔细地注意识。要如其本来面目来识别识的无常。当一位比丘仔细地注意识,并如其本来面目来识别识的无常,他对识体验厌离;随着欢喜的摧毁,而有贪欲的摧毁;随着贪欲的摧毁,而有欢喜的摧毁;随着欢喜和贪欲的摧毁,其心解脱,而且这称为“善解脱”。”

第五品以自己为一个岛洲品终。

第一部根五十终。


 I:【SN.22.1-11SN.22.12-21, SN.22.22-32SN.22.33-42, SN.22.43-52】,II:【SN.22.53-62, SN.22.63-72SN.22.73-82 SN.22.83-92SN.22.93-102】,III: 【SN.22.103-112SN.22.113-125, SN.22.126-135SN.22.136-149, 和SN.22.150-159】。


chanworld_yellow_burn_logo1

【Chanworld.org】2017.09.22-2020.11.07-1.2-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