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嘉陵:念处随笔——“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生随类各得解”

念处随笔——“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生随类各得解”

苟嘉陵

2022.05.15


《维摩诘所说经》的《佛国品》里,有「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的叙述(注释一)。这说明了许多世间事。其中包括每一个人都会经由不同的教育、环境、文化,加上自己的「所做」,而在生命里形成「识」的事实。

这也就等于是说:「每人都怀有一部领纳佛法时的『翻译器』,而会得到不尽相同的佛法。」因为每人都是参杂了自己的「识」来理解佛陀所说。这件事听来有些令人沮丧,因为会让人怀疑闻法开悟的可能性。但以正念禅的修行立场来看,这句经文确是讲了大实话。

但这件事和我们的修行与人生有关系吗?

我以为关系很大。下面就让我们在此觉观一下这个「翻译器」———识,到底和我们的人生与修行有何关系。

我想最现实的第一点,就是修行人毋需对「辩论」给予太多期待,以为真理会「愈辩愈明」。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识」里面的真理,也都希望能把其发扬光大。

大乘佛法发展到中期,是印顺法师在判教时所说的「虚妄唯识」时期。而「唯识」的意义,就是说每人都在精神里积聚了无数的见(view),而形成意识形态(ideology)。它们虽都是因缘所生,故虚妄如幻而无自性,但大多数人鲜少觉知自己有对「识」的执著。也就是「法执」很难被人照见,除非是有在修正念禅里的「法念处」。这就好像喝醉的人,鲜少会承认自己喝醉。在做梦的人,也不会知道自己是在做梦一样。

所以我乐于与人讨论事情,也会向人请教。但我很少会与人辩论。因为我明白人大都受限于自己的「识」,而会只爱讲自己意识形态里的东西。真正懂得聆听的人,其实是少之又少。尤其是当涉及宗教或政治时,更加如是。

第二点就是修行人切莫因别人和我们「不一样」,就把其视为异端或邪魔。这虽是存在于宗教(包括佛教)里的现象,但也是人类的一种通病。

因为人性的一面包含了不能「容忍异己」。我经常批评这种思想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冷战思维」与「阵营心态」,造成人类的对立。

民主思想虽是近代人类杰出的发明,也成为了当今人类的文化主流,但当它被应用在人类的斗争上时,民主就遇到了发展上的一个瓶颈。因为求生存的斗争意识与阵营心态(tribalism),是存于基因里的一种「识」,可以说是一种生物本能。也是人类长期所作的结果。但在众生演化的进程上,这个物种共同的「识」最后必须被超越。否则会因人类拥有的「高科技」而走上相互毁灭的道路。

而超越的方法,就是修习「法念处」,也就是正念禅的修行。去学习观察金刚经里所说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注释二)———须清楚洞见那些亘古以来积存于「识」里的扩张慾与侵略性。

佛陀所说「十二缘起」(注释三)的起头是「无明缘行,行缘识⋯」,就是在说那些「识」是缘于历劫以来人的所行,而且是夹杂著无明。但如果人能修习觉观,而照见了自己识的形成过程,就会了解别人也是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就不会再「以自为圣」,而去因意识形态的不同争斗了。

这自然是对当今人类的紧要之处。人类必须要能在这一个关卡上「鲤鱼跃龙门」,超越这个「集体的识」。

第三点是正念禅进一步的实际应用。即基于对意识形态的了解,我们可更积极地去建立更适合当代人的「良善的识」。

不少现代人的心灵几乎可说是处于后知识爆炸的价值废墟里,而很难再相信传统宗教(包括佛教)。主要原因当然就是近代科学的许多发现与传统宗教里属于「神话论述」的部份不合。但传统宗教未能及时提出现代化的论述,去因应人类知识领域的扩展,当然也是原因之一。

但事实上人类知识领域的扩展,其实并无损于各大宗教的核心教义。如基督教的「爱你的邻人,如同爱你自己」,或佛教的「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间灭」,都仍在物理学与基因科学的发展里程上站得住脚。人类因为科学而放弃先贤所教,其实是一种愚昧。

佛法所能提供的帮助,就是可帮助人了解所有的那些神话论述都是「识」,也就是过往的宗教家建立的意识形态。但其目的是帮助当时的人类通往神或涅槃。这在佛教里被称为「方便」。

有了这个了解,我们就可以确知现代人应创建属于当代的「良善的识」。这不只是佛教现代化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所有人类宗教弘扬者的共通责任。

十二缘起并没有说人只要是有所行动,就一定会造下恶业。因为人的所行如果是与智慧相应(非无明),就是造了「解脱自在之业」。会有喜悦、安宁与和平。

简而言之,就是「识」可以是「意底牢结」(ideology 的另一音译)而捆绑人类,但也可以是有建设性与超越性的意识形态。可帮助人类通往天堂,或任何其它名字的和平之境。

 

注释一:

见《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

注释二 : 见《金刚经》: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及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注释三:

十二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作者投稿禅世界mg。


【版权协议】【免责声明】【隐私条款】

【禅世界论坛】

【禅世界现代汉语版】《相应部》《中部》《长部》《增支部》《小部》 和 《清净道论》

【禅世界现代汉语版】经典翻译PDFs下载

《禅世界WIKI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