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嘉陵-涅槃寂静是无诤

涅槃寂静是无诤

苟嘉陵

2021.06.09


佛法里既然有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也就是三个可以用来检验是否符合佛法的准绳(criteria),修行人是否就可以用这个作标准(standard)来衡量与批判其他宗教呢?我想许多佛法修行人虽没有如是说,但心里确是这样想的。但我以为佛法的修行不应是如此。这是近几年我对佛法修行新的所见与体会。愿藉此次探讨不妄语的机会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十方诸善知识。

有友人以为我是在反对自由论辩,而提醒我佛法的修行应是「自依止」———不应在思想与心灵上依赖任何威权。他以为一个人若有所见,就应不受拘束地直抒胸臆,无须顾及其他宗教徒的感受。他把这种态度视为维摩诘所说经里的「直心是道场」,也就为自己对其他宗教的批判「正名」了。

这当然也就是以为我的看法「不够直」———因为我没有让心灵自由驰骋于思想的原野,是自己綑绑了自己。他以为只要没有在「身体的行为」上伤害他人,就没有违反五戒。在精神与思想上就可以完全不受拘束———就连批评佛陀都可以,更遑论对其他「未解三法印」宗教的批判了。但我以为这种看法是对佛法修行的误解。有没有构成妄语,我不想多说。读者诸君可自行判断。我只希望由缘起法的立场略陈己见,并提醒人的行为除了身体,还包括言语与精神。也就是身、语、意。

缘起法最主要的立场,是世间实不存在具有终极意义的绝对真理。而且就连这个「缘起真理」,也同样不具任何终极性的绝对意义。这在中国佛教里被称为「空空」。即就算「诸法从缘起」的空,也是空的。无自性,亦无他性。皆为因缘所生。故三法印是用来给修行人检验自己所了解的佛法的,而不是一种放诸四海皆准,而可用来检验世间一切教说的绝对真理。

对这个「缘起非绝对」的了解,就是八正道里的正见,也是解脱道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了解作基础,佛法的修行就容易会走偏了。

部份佛教徒会以为这种看法简直是自贬佛教的身价。但事实上这才是佛法在今日世间最大的价值所在。

因为人类发展演化到今天所面临最大的困境与挑战,就是意识形态(ideology)的执著与对立。其中包含民主阵营与共产阵营的对立,基督教世界与回教世界的对立,表现在中东地区的以巴冲突,及台海两岸的僵局上。这些都是今日世界似乎无解的僵局。

但在佛陀所教的修行方法里,是有解的。

因为它可帮助人类了解与认识自己,而超越意识形态的执著与对立。佛陀所教在今日世界所应发挥的最大功能,就是它可以帮助人类学习如何放下意识形态的对立。

修行人如果希望能做到这样,佛教本身就应先行放下宗派与传承间的对立,也不可再有那种拿著法印的尚方宝剑,就自以为可以批遍天下的「言语行为」。佛教虽允许思想的自由,佛陀也常与人论辩,但执著于任何的绝对真理,在佛法里永远都是「法执」,是不可取的。

佛法修行的目标,是三法印中「涅槃寂静」所表现的无诤。它应该帮助人类走出意识形态的对立,而不是进入。

 

作者投稿禅世界。【免责声明】


【版权协议】【免责声明】【隐私条款】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