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嘉陵:厌离心并非解脱道的修行

厌离心并非解脱道的修行

苟嘉陵

2019.12.16


不只一次听到修学南传佛法的朋友表示:「修学佛法最重要的是要有厌离心。」而且他们也把对这一点的认知,视为去缅甸地区学法的最大收获。我相信这一个相同的心路历程,对许多曾去亲近南传佛教的人来说都不陌生。但厌离心真的是修学佛法解脱道所必须的吗?如果没有厌离心,真地就不可能有解脱法喜吗?这个问题有需要被修行人认真讨论与厘清。

印顺论师对此问题就曾提出过看法,指出修学菩萨道者不可厌离心太深,否则就容易落在「二乘之中」。他并且指出对「性空」的认知才是菩萨道的修行所依,而不是如不少声闻乘学人是因对无常的「厌」,所以才兴起要出三界的「离」。这显示出声闻乘与菩萨乘的入道因缘,很可能确有不同之处。但如果是这样,般若广场所提倡的菩萨道应以解脱道为基础是否仍然能成立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需要大家和笔者一起去深观四谛法义。

笔者的看法是尽管厌离心的确是原始佛教时期不少修行人的入道因缘,但并不代表它就是佛陀所教修习解脱道的必要条件。因为解脱道的主题是除苦,目的则是「苦灭」,并没有教人要厌或离。不少人虽因无常的苦迫而「厌患生死」,佛陀也随顺这个因缘而说了解脱道,开启了他们的法眼,但如因此就以为厌离心是修行解脱道的必要条件,是对解脱道的误会。因最终解脱了苦的大阿罗汉们是心无所厌,亦无所离。就算一开始是因厌离而入道,但修学解脱道的过程是觉知自己的厌离心,并了解与超越自己的厌离心,而不是要去「加强」厌离。修行人若以为修行佛法就必须厌离,已经是偏离了四谛法义。

「觉知苦」虽的确是修行解脱道的必要条件,也是四圣谛(苦、集、灭、道)的基础,但它绝不意味着厌离。修行人若犹未觉知生命是不断变迁的过程,是未见无常而未「知苦」,当然也就谈不上断集、证灭与修道。但知苦只是觉知无常的事实,并不代表知了以后就应「厌恶生死」或「离开三界」。修行人若还没有无常的觉知,用儒家的话来讲就是麻木。而有无常觉知的人虽不麻木,但如未闻缘起法,会有想要「免于无常」的念头也是正常的人性。

故厌患生死与无常并没有错,也可以是入道因缘,但不能说人觉知到了无常就应「厌」或逃离。因佛法里讲的无常和「无我」与「性空」一样,都只是缘起法义的一个面向,而不是要人因无常就恐惧、厌患或逃离。人会想要「逃离无常」是事实,但不能因此就说佛法教人逃离。相反地,佛陀反而是教人如何「看见自己」而停止逃离。也就是教人如何了解自己,进而克服对无常的忧惧。而佛陀所教帮助大家看见自己与了解自己的方法,就是四念处如实观的修行。

修行人一旦娴熟于四念处,就会当忧惧发生时,马上觉知到忧惧,并能进一步地去深观忧惧的原因。也只有当修行人充分看清了忧惧的原因,才会明白自己为何会有厌离心,而想要逃离。因无常一向只是生命的事实。想要逃离它,其实正是苦因。

故厌离心虽可助人入道,但不是解脱道的修行,也当然不是必要条件。修行人须在正见上有这个了知,否则厌离心反而会成为修行的障碍。而一个人成功修习解脱道后的自然结果,会是如实了知无常实是毋须厌患,也无可逃离。

一个人如果能知苦,断集,证灭与修道,就不会再逃离无常,也就意味着其人已为自己的生命做了成功的「内部整合」,而会是喜悦与自在的人。而有了喜悦与自在生命品质的人,自然也就比较有能力去帮助他人克服无常的忧惧。是因为这个原因,般若广场所提倡的「菩萨道应以解脱道为基础」当然是站得住脚。而且佛陀本人也是一位阿罗汉。他的一生,就是解脱道和菩萨道实无冲突的明证了。

中国佛教里「回小向大」的思想是以解脱道为不究竟,故存有一个程度上大与小的对立性。但这种看法是对佛法的误解,也容易落入「高下之见」,实不符合大乘法义。而一个人如解脱了苦与烦恼,也无所谓究不究竟。


首发于般若广场。

 

大乘菩萨道有其殊胜的内容与位置,也确实是当今人类的实际需要。但中国佛教如不能在法义上超越「回小向大」的心态,会无法在当今世界的佛教论坛上展现菩萨道恢宏开阔的大乘法义。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