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6

 释经题经序1章2-6章7-11章12-16章17-20章21-25章26-32章33-38章39-42章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6

惟觉法师

12-16章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
(一)

于自由时报90.08.23(四)刊载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瞋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这一章举出修行人所面临的二十种难以突破的障碍。

第一、贫穷布施难。一般咸认为,贫穷之人实在穷愁潦倒,何来钱财可布施?又因生活拮据,更增加内心悭吝的习气,所以欲使其布施实在很难。然而,如果明了三世因果的道理,知道今生的穷困乃是由于过去生贪心、吝啬,不知修布施、供养所招感的果报,即使今生再怎么贫穷,仍会尽力布施。

第二、豪贵学道难。凡是拥有财富、权势、名誉、才能与学识等,受到社会肯定与尊敬,即是豪贵之人。豪贵之人对于自己持有的权势与名利易生执着与贪爱,若要舍弃所拥有的一切来修行学道,确非易事。宋神宗曾召请慧林宗本禅师至宫中开示,禅师心中明白,前来听法的王公贵人,个个皆不愿依法修行。因此,当他即将出京时,便告诫前来送行的豪贵们:「岁月不可把玩,老病不与人期,唯勤修勿怠,是真相为。」人的一生不过数十寒暑,再多的财宝,再尊贵的名位,无常一来,谁也带不走。若能看破、放下,老实修行,契悟这一念真心,才是真实不坏的珍宝。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其实,难与不难仅在于有无正确的认知:无论贫穷或豪贵,皆有其三世因果。因此,贫穷者只要从现在起,努力行布施,即使没有钱财,也可以布施体力,为他人服务,赞叹别人的善行等等,将来就能获得福报;即使物质上有所匮乏,内心却能因为布施而经常充满法喜,知足常乐。而富贵者面对无常幻化的名利与财富,若能真正舍弃内心的贪着,发愿饶益一切众生,即可将稍纵即逝的财富,转化为心灵上永恒的富裕。

(二)

第三、弃命必死难。一般人不明白道是什么,要他赴汤蹈火,舍弃生命而求道,几乎不可能。但是,若能看清生命只是一期又一期苦乐交织的轮回,了达一切法不离此心,安住正念,就不会再眷顾这个色身,即使命在旦夕,亦不慌乱。譬如历史上有很多投降、变节的人,虽然保全了性命,这一生却留下令人垢病的污点,如此在人间多活几年,又有什么意义呢?相反的,历史上的忠臣孝子,为了忠孝节义而舍弃身命,表面上好象是牺牲了,然而他们的精神始终存在,流芳万古。如文天祥所说:「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这一念心始终守住崇高的理想,不为奸佞小人所贼害,视死如归,即使身处于恶劣的环境,也能够安详泰然。

修行欲与道相应,就必须有「弃命必死」的精神。隋朝普济法师,自出家后,独处林野,以读诵《华严经》为业,每两日诵读一部,业行精苦,几至废寝忘食。尔后由于过度精进,导致呕血数斗,废诵绝食。临近道友好心为他准备汤药,他却说:「世间医药虽然能治病,但是好了以后仍会复发。而佛法所治的病患,痊愈之后毕竟不再复发。」于是撑起身体,沐浴焚香,虔诚礼拜十方佛,然后高声读诵《华严经》。结果,病不药而愈,自此信心更加坚固。

修行无他,就是要精进,要舍得下。为了成就功德与道业,宁可舍下自己的一生,修大布施、大供养。《首愣严经》云:「将此深心奉尘刹。」以大悲心、大愿心及正知见为支柱,牺牲奉献,这是真正的大舍。禅宗亦言「大死一番」,为了成就道业,必须有必死的决心,以大无畏的精神,不再依靠四大假合的色身,拼命舍离身心的种种烦恼与习气,舍尽一切妄想与业障,舍之又舍。最后彻底破除对自我的贪爱与执着,即能超越一切障碍,契证人人本具,任谁都无法夺走的这一念真心,即是自己的真生命。

(三)

第四、得睹佛经难。古代由于印刷术以及交通不发达,想要见到佛经是非常困难的事。宋代法珍比丘尼为了使佛经得以广为流传,因此发心刻印大藏经。然而即使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加以外出化缘,仍旧无法筹足一部大藏经的刻印所需。于是她不惜舍身为法,毅然砍下自己的左臂,以盐水浸渍,然后拿着左臂去募化资金。当时很多人被她的悲愿所感动,因而捐金输诚、共襄盛举。直到她往生之时,刻经的志愿仍未圆满,于是弟子继承遗志,也效法其师断臂化缘,直至第三代都以同样的方法筹募资金,才得以完成整部大藏经的刻印,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见的《碛砂藏》。

佛法得以流传,实是前人以生命为代价所换得。因此,我们今日得以一睹佛经应懂得珍惜、恭敬,恭敬法宝即能产生功德。若是以为佛经唾手可得,而不以为珍贵,即是枉费前人的发心,亦难以获得佛法的利益。

第五、生值佛世难。佛陀住世乃是为了度化众生,而生值佛世须有大因缘、大福报。往昔,佛住世时,有的人亲闻佛陀说法,当下即能成道证果。后世众生虽然无法亲睹佛面,亲闻法音,但仍有佛法住世,也算是生值佛世。然而末法众生缺少善根、福德,缺少正知正见,导致内心对佛法信心不足,怀疑佛经非佛所说,对佛像不恭敬,以为佛只是一个普通人,甚至还怀疑释迦牟尼佛是否真有其人。由此而失去了正信,更产生慢心、疑心及毁谤心。以这种心态研究佛法,只有离佛越来越远,根本不可能成道。

因此,修行欲有所成就,须对佛法有绝对的信心,发大愿,广集福慧资粮:诵经、持咒、念佛、念法、修供养、礼拜佛经及佛像等。由外面的佛像、经法为方便,启发自性,见到自己本具的佛性,即是亲值自性佛世。

(四)

第六、忍色忍欲难,第七、见好不求难。一般人见到好的境界,如高官厚禄、俊男美女,奇花异草或美景当前,就百般追求,因而造业受报,成了障道的因缘。《达磨二入四行观》云:「有求皆苦,无求即乐。」忍住心中的欲爱色爱,对于好的事物不去贪求、占为己有,心就能得清净,即能与道相应。

第八、被辱不瞋难。被辱不瞋,也是一个忍字。历史上韩信曾受胯下之辱:他虽然是读书人,却喜欢配剑在身上。有一次遇到一位无赖少年故意侮辱他:「背一把宝剑有什么了不起,如果真是英雄好汉,就把我杀了,否则就从我胯下钻过去。」若是一般人,可能真的把这位少年杀了,因而铸下大错,但是韩信却能忍下这种羞辱,真的从他胯下钻过去。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也会遇到委屈、受辱之事,此时与人理论、争吵得面红耳赤都无济于事。若能忍得下来,等到真相大白,更能显出自己超然的德行。

第九、有势不临难。一般有名位之人,心高气傲,总喜欢仰仗自己的权势欺侮他人,如关说、威吓等等;即使自己没有权势,也要阿附他人的权势欺凌弱小,所以「有势不临难」。修行学佛,无论处于顺境或逆境,皆应该忍。有权势的人要能忍住贡高我慢心,学习谦卑与恭敬;更进一步,利用自己的因缘做好事利益他人,护法护僧。如此运用权势就是一种功德。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处处恃强凌弱,与人作对,非但不是修行人所应为,也非做人的本份。

总而言之,修行欲得解脱,超凡入圣,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忍」字。忍字心上一把刀,当这把刀插在心上,也要忍下来:面对欲爱、色爱要忍,见到好的境界不贪求,受人侮辱时不起瞋恨,有了权势不仗势欺人等,如是总总均应忍。忍的目的在于达到心不动,心如如不动就是德。如苏东坡所说:「八风吹不动」,面对一切瞋、讥、毁、誉、利、衰、苦、乐,总是如如不动,自然而然对于一切境界就容易看破、放下,这念心即是清凉自在。

(五)

第十、触事无心难。一般人对于所面临的事情,多少都会落于有心的情境之中,遇到境界就牵肠挂肚;做不好心中就起烦恼,做得好心中又生骄慢,所以「触事无心难」。「无心」并非指心像藁木死灰,什么都不知道,而是行一切善,不执着一切善。接触境界之时,这一念心清楚明白,人在那里,心在那里。做每件事皆全心全意,随缘尽份,事情完成之后,不居功、不诿过,心不起执着。如《金刚经》所言:「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一念心像一面镜子,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事过境迁之后,心上不留一点痕迹,如雁过寒潭不留影,做了一切善法如同没有做一样,即是「触事无心」。无心不碍有心用,有心用时亦无心,这一念心具足了般若智慧,才是真正的菩萨行者。

第十一、广学博究难。「广学」就是多方面的学习,广学之后更须穷究其理,处处通达。一般人在学习上容易落入几种毛病:一是怠于学习,二是多闻而不专精,三是专精而不博学,所以「广学博究难」。

世间人广学博究大都是为了受他人肯定,争取社会上的名利与地位,不明白广学博究的目的是为了实践于日常生活当中,为世人谋福祉,因此往往铸下大错。譬如开发核能,运用于正途则能利益大众,若是动机邪恶,将之用来作侵略武器,则会造成人类不可挽回的悲剧。菩萨深契此理,为了广泛教化一切众生,解决众生的苦恼,对治心中的烦恼与业障,因此扩大心量,多方学习各种法门,度脱一切众生。最后更将所通达的一切法门汇归于「无心」,不自满得意,亦不生执着,始终保持这一念心清净、自在、解脱,这是菩萨不同于世间学者之处,也是佛法的可贵之处。

(六)

第十二、除灭我慢难。修行人一旦有了慢心,便不容易有所成就。曾经有一位教授,到山里向禅师请教禅法。然而,这位教授始终阐述着个人的研究成果,希望获得禅师的认同,禅师只是默默地泡茶。教授喋喋不休地说,禅师倒茶的手也始终没有收回,直到茶水已经溢出杯外,教授忽然停下来:「师父!茶水已经溢出来了!」禅师说:「你就像这茶杯一样,不先空掉自己满心的见解,我怎么向你说禅呢?」修行人就如同这位教授,若不放下自己的慢心,想获得佛法的利益,终无是处。

欲除灭慢心,必须了解慢心因何而起?佛法将「慢」分析、归纳为七种:一、慢,对比自己差的人,心生优越感;对与自己同等之人,则认为:「你与我同等,有什么了不起。」二、过慢,对于与自己同等之人,偏说自己胜过对方;或是对于程度比自己好的人,却认为对方与自己差不多。三、慢过慢,对于胜过自己的人,反而自认为胜过对方。四、我慢,此乃依靠我执而起的慢,是一切慢的根本,认为我比所有的人优越,一切属于我的事物都比别人的好。五、增上慢,有的人修行得到一点定境,或对于经典中的道理也能够明白了解,便误以为自己已经成道。其实这些只是相似的境界,离成道证果还有一段距离,这种对于道行的误解即是增上慢。六、卑慢,对于程度优于自己很多的人,却认为自己只比对方差一点而已。或者,虽然承认对方胜过自己,却绝不肯向对方学习,依然故我。七、邪慢,其实自己并没有德行,却妄说自己有德。

由此可知,慢心是因「我」而起,所以,欲除灭慢心,必须经常思惟:人终究免不了一死,死期一到,一切随风而逝,有何可骄慢的?其次,在无数的轮回中,一切众生都可能是我的亲眷,因此更应该以慈悲心、谦卑心对待他们。再者,人人皆当成佛,因此不但不能鄙视他人,更应该礼敬一切众生。用这些方法来转除慢心,除灭我执,自然就能远离「慢」的障道因缘。

(七) 

第十三、不轻未学难。人与人之间经常会相互比较,譬如在公司里,资深者往往会轻视刚来上班的年轻人;学校里,高年级的学长往往也会轻视刚入学的学弟妹,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应该要恭敬自己。其实,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新的知识不断地产生,久学之人不一定就懂得比新学的人多,反而经常被认为是跟不上时代。因此,不论是谁,都应该经常保持一颗积极、谦虚的心,才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

修行亦然,学佛多年的老参往往容易看轻刚出道的新学,乃至藐视尚未发菩提心的人。古人言:「有道不在年高。」悟道是依靠每个人的根机和努力,而不在于修行的时间长短。

印度阿育王非常崇信佛法,然而,有一次他见到一位小沙弥,心中却生起了犹豫:自己贵为帝王,向一位小沙弥顶礼,实在有失体面。于是命令旁人退到看不见的地方,才向他顶礼,并告诉他:「请千万不要告诉别人,说我向你顶礼!」小沙弥为了度化阿育王,便将身体变小入于澡瓶中,又再出来,然后告诉阿育王:「请千万不要告诉人家,你曾经看见沙弥作这种神通变化哦!」此时,阿育王才知道,原来小沙弥竟是一位得道的圣者,因而对于自己的慢心感到非常惭愧,赶紧向他顶礼,忏悔自己的过失。

经云:「沙弥虽小不可轻。」因为沙弥虽小能度人。唐朝悟达国师年幼出家就已经开悟,能登台说法。诗人李商隐为他作了一首诗:「十四沙弥能讲经,似师年纪祇携瓶;沙弥说法沙门听,不在年高在性灵。」所以不能因为对方看似微不足道而轻视他。若能深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的道理,而以平等心、恭敬心、谦卑心对待一切众生,自然就不会轻视别人;也唯有如此,才能够契合于佛法的平等与慈悲。

(八)

第十四、心行平等难。外在的事物是相对的,有高官就有平民,有富人就有穷人,有人六根完具、有人残缺不全……,面对种种的差别,心若不能平等,就会产生比较、好恶,衍生许多烦恼与过失。所以,无论面对任何人,都应以慈悲心、平等心对待他们。但是,心行平等、无有差别,却是不容易做到的。

很多人不了解平等的真意,以为「平等」就是大家一律平等对待,所以老板与员工要平等,二者必须享有同等待遇;父母与子女要平等,子女就可以不用孝养父母;老师与学生也要平等,所以学生也可以不必尊师重道。其实,「平等」必须以不违背人情与伦理道德为前提。虽然人人都享有人权与自由,但是在家庭里仍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公司,员工要尊重老板,老板要照顾员工,不能压榨劳工;学校里,老师要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要恭敬师长。若脱离这些原则,社会便会失序,如此也就违背了平等的意义。

一般人对于佛法也有误解,以为佛性本具,迷与悟没有差别,所以出家与在家并无轩轾。由此又生出慢心,认为在家居士不必恭敬法师,这就是颠倒。虽然人人皆有佛性,却有迷、悟之别,觉悟之人有持戒、修道、断烦恼、证果等功德;在迷的众生却始终活在烦恼中,起贪瞋痴、造业、受轮回。一个是解脱,一个是沉沦,层次当然截然不同。其次,在家居士恭敬出家人是表示内心对于佛法的崇敬,况且,出家人舍家割爱、持守净戒,所作所为无一不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基于这些道理,所以应该恭敬出家法师,如果这个观念转不过来,就会产生过失。

佛法强调平等,是因为众生皆有佛性。若能体认此理,就应以慈悲心、平等心关怀大众,以智慧心修一切善法利益众生,发愿与众生同证佛道,同得解脱,这才是真正的心行平等。

(九)

第十五、不说是非难。社会上有些人喜欢说人是非,挖别人疮疤,藉以自我膨胀。后汉崔瑗有句名言:「勿道人之短,勿侍己之长。」即是在说明不可谈论他人的短处,也不夸大自己的长处,因为道人长短乃是非的根源。

佛陀时代,有一个人自幼全身长满恶疮,整天痛苦的号叫不停,因此人人都叫他「呻号」。呻号听说佛陀能治一切众生的病,因而虔诚地到精舍求见佛陀。佛陀告诉他:此乃业报所致。原来他在过去生与另一位长者同为波罗奈国的富翁,两人经常相互较量财富,他因此心起憎恚,于是到国王面前献上珍宝,并批评另一位长者欺压良善。国王因受其贡奉,就命人逮捕被告,将他打得遍体鳞伤,才让家人出钱赎罪放他回家。呻号闻知自己曾犯如此深重的罪过,立即在佛前求哀忏悔,一时间,身上多年的恶疮竟然不药而愈。由此可见,说人是非,经常使人陷于不义,自己也会受恶报,实在是损人不利己。

古德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足见一句话的影响作用甚大!常说是非者,人见人厌;反之,常以好言称赞别人的长处,人际关系必定很好。一个家庭里,姑嫂、妯娌或兄弟姊妹之间,彼此不和,产生嫌隙,这个家庭必定无法和乐兴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或团体与团体之间经常互相攻讦,这个社会必定乱象频仍。若是人人都能净守口业,多观察、学习别人的优点,多称赞他人的长处,这个社会就能充满和谐。

《六祖坛经》云:「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如果每个人都能自我检讨,而不去计较别人的过失,不评判别人的是非,如此,自心就是一片无诤的净土,无时无处不清凉。

(十)

第十六、会善知识难。遇大善知识是非常不容易的。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邪知邪见,譬如说:「你后面跟了几个小鬼,所以你身体不健康!」「你前世又是什么人」,教人疑神疑鬼,怎能称作善知识?所谓善知识,就是有修有证,能讲述佛法的正知见,使人明白因果乃至明心见性之人。藉由他们的教诲,能使人从黑暗到光明,从迷惑到觉悟,从愚痴到解脱,这才是真正的善知识。

第十七、见性学道难。跟随善知识学习,目的是要明心见性。古德云:「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求学的人很多,然而学有所成,成一家之言的人却很少。修行亦然,修行者多如牛毛,可是悟道的人却很少,所以「见性学道难」。「性」就是本心本性,吾人当下这一念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无形无相,但是要用就有,毫无遮障。修行首在契悟这一念心,所谓「悟后起修,方为真修。」见性之后,心能安住于理上,再来修道,就是四两拨千斤。未见性者,当然也要修道,只是这念心容易在事上琢磨,所以更要用功,持之以恒地修定、修慧、忏悔、持戒、听经闻法等等,到了相当程度之后,自然就能启发心性。

第十八、随化度人难。既能见性学道,又要随化度人,就更不简单。「随化度人」就是随顺因缘,教化、度脱众生。譬如对于喜欢闻法的人,为他们举办禅修班;对于喜欢拜忏的人,为他们举行法会;或者为喜好团体活动的人,举办梵音合唱班、素食烹饪班等等。藉由这些方便,使各种人都能接触佛法、了解佛法,一旦因缘成熟,善根、慧根现前,就能得度。

「随化度人」必须要有福德、智慧、慈悲及善巧方便等等,具足这些条件,才能做得圆满。所谓「一乘任运,万德庄严,是诸佛法界。」一乘即是这念心,修行就是要不断地学习,启发心性,运用这一念心不断地提升自己,也令众生都能获得提升,就能成就福慧庄严的诸佛法界。

(十一)

第十九、睹境不动难。面对任何境界,这一念心要如如不动是不容易的。修行要学习分别心与境、主与宾;主就是心,宾就是所对的一切境界。外面的境界瞬息万变,有顺境也有逆境,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当前这一念心。外面不安的境界,乃是根源于自己内心的贪瞋痴,因此,只要不起贪瞋痴,这念心能够作主,自然就能做到睹境不动。假若这念心迷迷煳煳、不清不楚,遇到顺境就起贪执,遇到逆境就怨天尤人,由这些烦恼牵引身心,就会随着逆境受苦受难,造业受报。

第二十、善解方便难。弘扬佛法必须善于观察众生的根器,施设种种方便普度众生。若是缺乏智慧,不了解因缘的道理,就难以善解方便,善开方便门,终究无法圆满菩萨普度众生的悲愿。譬如修建中台禅寺,举行禅七活动,设立精舍,开办佛教学院,创立普台中小学等等,这些就是随顺因缘,依众生所需而巧用方便,将佛法普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阶层。佛说八万四千法门,目的均在于通达究竟,使人人契悟本具的心性。若能「安住大乘心,善开方便门。」就能使众生明心见性,脱离生死苦海。

这一章「举难劝修」,一共举出了二十种修行人难以突破的困境。其实,难与不难,都取决于这一念心。譬如园子里长了杂草,会破坏原有平整的草皮,所以必须将杂草予以拔除。这难不难呢?可以说难,也可以说不难,端看我们是否愿意发心一一去挖掘。若是觉得拔这些草很麻烦,而不去清理,那么很快的,园子里就会长满杂草;相反的,每天花一点时间去清理它,园子里始终都会保持原有的美观与清净。本章将这些困难举出,就是让大众知道修行的障碍与困难之所在,目的是要去面对困难,突破难关,拔除心中的无明草。若是不愿发心去克服,则处处皆是烦恼;反之,若能以决心与毅力克服这二十个难点,此二十难即是修行成道的试金石,切不可望而生畏。


第十三章 问道宿命 - 如何掌握命运
(一)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

宿命,是指过去生的事情,如前生的身世、所从事的行业,乃至修行等。而过去的种种,又与今生的境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佛法言:「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说明了前世、今生与因缘果报的道理。一般世间人,不了解佛法因缘果报的真正道理,因而往往落入消极的宿命论。认为今生所有境遇,冥冥中已有定数,非人力所能改变。因此,一旦遇到人生的逆境,就认为是天注定,便无奈地承受。或者求助于算命,若所得答桉是好,则心生欢喜;答桉是坏,则忧伤悲恼,这念心始终患得患失,作不了主,乃至最后行住坐卧都不得安宁。

《首愣严经》云:「因地不真,果遭迂曲。」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想超越命运的樊篱,作命运的主人,就必须在这念心上努力,时时反省、检讨自己。起了恶念马上惭愧、忏悔,这念心时时保持善念,进而修种种善法,如此善业成就,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唐朝宰相斐度,年轻时学问渊博,可是时运不济,以致屡试不中。一日,斐度到一寺游历,于大殿内拾得一只包袱,里头竟是贵重的玉饰。斐度不但未见财起贪,反而将失物归还原主。《佛说菩萨逝经》言:「人不悭贪,身行善、口言善、心念善,续自得其福。」心不行悭贪,这念心清净,则身口意三业必是善行,以此净因,后必得福。所以,斐度因此一念不贪、慈悲之心,感得福慧增长,后再应试,即中进士。

佛法教人知因识果,目的即是使人了达命运是由自己掌握。只要这念心具足智慧、慈悲及定力,广修一切善法,则这一生无论做任何事业,都能得心应手、飞黄腾达。

(二)

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佛陀告诉弟子,修行学佛,欲证得宿命通,必须在因心上努力──无论顺、逆境,这念心都要安住不动,用禅定力除去内心的欲爱、贪求,这念心慢慢地静下来,达到心如止水、心如明镜的境界,就能与道相应。本具的智慧心现前,就能照天照地,过去的事情了然于心,就证得宿命通的果报。

《金刚经》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宿命通也是虚妄的,所以对于所看到的境界不可执着。否则,看到好的境界就心生欢喜;坏的境界则心生恐怖,始终患得患失,这念心作不了主,就会迷失本心。东汉时,安息国僧人安世高,由于宿世善根,加上今生精进不懈的努力,而证得了宿命通。藉此神通力,安世高得知自己过去多生曾为中国人,且曾杀过人,于是一世又一世,不惜千里跋涉至中国找寻前世的债主,牺牲己命以偿夙债。前世杀人,今生偿命,这是因果。但是若因前世杀人,而执着今世也必须以命偿还,如此冤冤相报,则何时能了?况且,众生无始劫来所作之业无量无边,若要一一去偿还,更是无终了之时。所以,得知了宿命,同时对所知的境界,亦能心不生执,只有当下这一念,没有第二念。如此,修行才能得解脱。

《六祖坛经》云:「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宿命通也是自性中的一法,只要这念心清净了,自然就能水清日现,不求通而通自现。得了宿命通,更要照往鉴今,不再重蹈覆辙、更造恶因,并积极在因地上勤修善法;进一步了达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执着神通及所知之境,安住正念,继续在心上用功,如此修行就能更上一层楼。修行学佛,若能建立此正知正见,则必能步步光明,迈向解脱。

(三)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这一章说明「善」与「大」的真义。能够行佛道,安住这念真心,就是最高的善;志求佛道,最后与道相契合,即是究竟的大,亦即至善。道有深浅,譬如初学佛的人,受持三皈、五戒,保持人格的完整,就不会堕入三恶道,这是行人道。若能觉悟人有生老病死苦,了知人道也不理想,更进一步希望生天,就要修十善,然而天寿也有穷尽,仍不免轮回,因尚属于世间善。若能依据四谛、十二因缘及六度之理来修行,就是声闻、缘觉及菩萨道的出世间善。最后行一切善而不执着一切善,契入中道实相,安住人人本具的菩提心,便是无上佛道,此方为本章所指的至善。

世界上什么最大?世间的「大」都是相对的,譬如个子高的人,总可以找到比自己更高的人;今年拿世界冠军的运动健将,明年可能会被超越。世界无时不在变动中,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第二名才显出第一名的存在,可见世间的相对大小都是虚妄不实的。

本章所要阐述的不是因小显大的「相对大」,而是超越一切相对,绝对的大。如观世音菩萨证到耳根圆通,悟到人人本具的菩提心:上与诸佛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能以三十二应身,随缘度众,超越时空的限制,自在无碍,便是绝对的大。明白了「善」与「大」的真义,就知道如何立定志向,并以这念真心为根本,断恶修善,则所行无非至善、至大。


第十五章 请问力明 -忍辱多力
(一)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这里,佛答复了「何者多力」和「何者最明」两个问题。而忍、智、力、明则是本章的重点。其中,忍是因,力是果;智是因,明是果。欲达到有力量和光明的境界,就必须从忍辱与智慧上着手。

何者多力?世间上的大力士、拳王、举重选手等是不是多力?不是的!虽然他们在竞赛场上展现出孔武有力的样子,可是一旦生病时,就变得手无缚鸡之力。所以,这些均非真正的有力。佛法上讲的「力」是一种不随时间、空间而改变的真力,唯有能行忍辱,方能达到多力。能忍,就不随境界烦恼而动,在不动的心性中所产生的是定力、智力,能破除瞋怒恼害,转烦恼得清凉自在,速疾成就一切功德善法,这种力量才是真正的大力。

唐朝宰相娄师德之弟被派任州牧时,临行前向娄师德辞别,娄师德问他:「如果你遭到他人的恶言毁谤,该如何以对?」弟弟说:「我只坚持一个『忍』字,即使有人涕唾到我的脸上,我也是把它擦一擦就算了!」娄师德道:「这样还是没有做好『忍』的功夫。因为擦拭口水等于违逆、不顺从对方,彼此的怨结还是不能化解。如果连别人怨恨的涕唾都能够忍下,不去擦拭它,让涕唾在自己脸上自动干掉,才能算是真正的忍。」宋朝陆游亦有诗云:「秋毫不能忍,平地寻干戈;唾面听自干,彼忿自消磨。」不能忍耐是因为计较人我,分别得失,面对境界时心中失去了寂静,被瞋恼障碍身心,以致于造成许多纠纷与仇恨。因此,「忍」的修持,是为安身立命、成就大事的准则。

忍耐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不论平时多么聪明、有才干,如果遇事不能够忍,时时心生烦恼,不但事情很难成就,生活也是障碍重重。相反的,忍耐的心含具了定力与智慧,不仅能自安、除恶,心中亦不会惦记他人的过失,便能处事圆融,为人所敬重。真正的「忍」是要安忍这念心,达到忍心不动,是为究竟。如果无法立刻达到寂静的安忍,亦不妨先藉种种方便,称念佛名、打坐、诵经等等,藉以收摄身口与心念,慢慢体悟寂然不动的心性,达到无诤、无我的境界,自然能成就殊胜的忍力。

(二)

何者最明?一般人不明白真理,以为电灯、太阳等是最光明的。然而电灯在停电时就无法放光照明,太阳在晚上也无法照耀大地,所以这些外在的光亮境界随日夜而有生灭,均非最明。真正的明超越了时间与空间,是内心中绝对的、永垂不朽的智慧,不论昼夜,无论过去、现在、未来均不变异,皆能常明常照。心垢灭尽了,心中产生智慧与定力,自然可放光动地。

我们的心就如同宝镜一般,如果清净明澈,便能产生智慧,照鉴万法。相反的,心中有了烦恼,便如同蒙上遮蔽光明的尘垢,一旦失去了清楚明白的观察力,清明的智慧不能显发,便容易做错事、感召种种苦果。所以欲使宝镜显影、心中光明常现,便须由断除烦恼习气来努力。众生由于对真理不了解、思想观念不正确,于是在种种执着中,产生烦恼与恶念,这些就是斑点与污秽。若能时时反省检讨,觉察、觉照,将执着照破,烦恼漏尽,回复本来清净、无染着的心,即是「净无瑕秽」。此时,心中清净的智慧光明显耀,便能明见事理诸相,销融无明痴暗。

欲彰显本具的智慧,必须由转化烦恼尘垢开始,透过佛法的熏习转化,确立正知见,不再迷惑颠倒,不受外境影响。这念心清楚明白,时时作主,由自性显发的光明与智慧,照彻天地,明辨诸法实相,自然对十方三世一切人、事、时、物,种种因缘变化无不洞然明白。所以生命有了智慧,就如同人生有了光明,这一生便不会迷失、走错路、做错事,令自己烦恼痛苦。

「修德有功,性德方显。」因上努力不懈,使得智慧、定力不断地增长,自己的德行、道业愈来愈有成就,最后必定能开佛慧眼,得一切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第十六章 舍爱得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本章强调爱欲是障道的根本,只要舍离爱欲,必能见道。譬如一缸澄清的水,如果用手去搅动,则沉淀在缸底的泥沙就会翻腾,水马上变成浑浊,最后连搅动者都看不清自己映现在水面上的影像。同样的,众生的心若被爱欲迷惑,则原本的清净心就会变得浑沌暗昧,无法觉照自己的心念与行为。要使水澄清,无需另外再找清水,只要停止搅动,让泥沙沉淀,水就会恢复清明,自然能照天照地。

佛陀的堂弟难陀出家后仍对妻子恋恋不舍,无法专心修行。一日,佛陀带难陀到天上去,难陀一看到美丽的天女,便觉得自己的妻子相形之下有如母猴般丑陋。在得知天女们正等他仗修行的功德生天与他享乐时,难陀便迫不及待地回到人间修行。一心只想着生天享乐的难陀,非常精进用功,一段时间后,佛陀又带他到地狱中。这次难陀看到一个热油锅,同时狱卒告诉他,因为他修行的发心不正,待他天福享尽,就会堕入地狱,这油锅便是为他准备的。此时佛陀便为难陀开示唯有断除爱欲,老实修行才能脱离轮回之苦。难陀一听,心开意解,顿舍爱欲之念,当下就契悟了正道。

从以上公桉可知,修行的目的不在求享福,而是要了脱烦恼。舍离爱欲正是悟道、了生死的关键。想要悟道,不用向外寻找,道就在自心中,这念清净心、菩提心就是道。只要时时反省检讨,不起欲爱的念头;一旦欲念生起,便马上以念佛、持咒、诵经、打坐等方法对治。待欲念止息,就将所念的佛号、所诵的经咒放下,心安住在无念、无为上,最后一定能尽除爱欲垢染,彻见本自清净的菩提心。


 释经题经序1章2-6章7-11章12-16章17-20章21-25章26-32章33-38章39-42章


【Chanworld.org收集整理】2017.09.06-2018.02.05-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