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35.1-12,SN.35.13-22,SN.35.23-42,SN.35.43-62,SN.35.63-73,SN.35.74-83,SN.35.84-93,SN.35.94-103,SN.35.104-113,SN.35.114-123,SN.35.124-133,SN.35.134-145,SN.35.146-155,SN.35.156-227,和SN.35.228-248。
第四篇 六处品
《相应部》卷35【禅世界版】3
六处相应(相应三十五)
SN.35.23-42
第三品 一切品
SN.35.23-32
SN.35.23 一切(The All)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我将给你们教导一切。你们要谛听!你们要密切注意!我要说了。
那么,比丘们!什么是一切呢?
眼和诸色,耳和诸声音,鼻和诸气味,舌和诸味道,身和诸所触物,以及意和诸精神现象(法),这就称为一切。
比丘们!如果任何人会如是说道:“拒绝了这个一切后,我要让另一个一切得到了知” – 那只会是其人的虚妄自夸。如果他被问起,他会没有能力回答,并且进一步,他会遇到困惑。是由于什么理由呢?比丘们!因为那不在他的领域(his domain)之中。”
SN.35.24 舍弃经(1)
“比丘们!我将给你们教导舍弃一切的法(the Dhamma)。你们要谛听!你们要密切注意!我要说了。
那么,比丘们!什么是舍弃一切的法呢?
比丘们!眼应该被舍弃,诸色应该被舍弃,眼识应该被舍弃,眼触应该被舍弃,还有所有以眼触而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 – 那都应该被舍弃。
耳 / 诸声音 / 耳识 / 耳触 / 还有所有以耳触而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 – 那都应该被舍弃。
鼻 / 诸气味 / 鼻识 / 鼻触 / 还有所有以鼻触而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 – 那都应该被舍弃。
舌 / 诸味道 / 舌识 / 舌触 / 还有所有以舌触而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 – 那都应该被舍弃。
身 / 诸所触物 / 身识 / 身触 / 还有所有以身触而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 – 那都应该被舍弃。
意 / 诸精神现象(法) / 意识 / 意触 / 还有所有以意触而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 – 那都应该被舍弃。
比丘们!这就是舍弃一切的法。”
SN.35.25 舍弃经(2)
“比丘们!我将给你们教导通过证智(direct knowledge)与遍知(full understanding)舍弃一切的法。你们要谛听!你们要密切注意!我要说了。
那么,比丘们!什么是通过证智与遍知舍弃一切的法呢? 比丘们!眼应该通过证智与遍知被舍弃,诸色应该如此被舍弃,眼识应该如此被舍弃,眼触应该如此被舍弃,还有所有以眼触而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 – 那都应该如此被舍弃。
耳 / 诸声音 / 耳识 / 耳触 / 还有所有以耳触而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 – 那都应该如此被舍弃。
鼻 / 诸气味 / 鼻识 / 鼻触 / 还有所有以鼻触而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 – 那都应该如此被舍弃。
舌 / 诸味道 / 舌识 / 舌触 / 还有所有以舌触而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 – 那都应该如此被舍弃。
身 / 诸所触物 / 身识 / 身触 / 还有所有以身触而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 – 那都应该如此被舍弃。
意 / 诸精神现象(法) / 意识 / 意触 / 还有所有以意触而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 – 那都应该被舍弃。 比丘们!这就是经通过证智与遍知舍弃一切的法。”
SN.35.26 遍知经(1)
“比丘们!没有智证(directly knowing)和遍知(fully understanding)一切,没有针对它开发冷静离欲和舍弃,一个人没有能力摧毁痛苦。
那么,比丘们!什么是没有智证(directly knowing)和遍知(fully understanding)的,没有针对其开发冷静离欲和去舍弃的,一个人没有能力去摧毁痛苦的一切呢?
没有智证和遍知眼,没有针对其开发冷静离欲和舍弃它,一个人没有能力去摧毁痛苦。 没有智证和遍知诸色 / 眼识 / 眼触 / 还有所有以眼触而生起的受,没有针对其开发冷静离欲和舍弃它,一个人没有能力去摧毁痛苦。
没有智证和遍知耳 / 诸声音 / 耳识 / 耳触 / 还有所有以耳触而生起的受,没有针对其开发冷静离欲和舍弃它,一个人没有能力去摧毁痛苦。
没有智证和遍知鼻 / 诸气味 / 鼻识 / 鼻触 / 还有所有以鼻触而生起的受,没有针对其开发冷静离欲和舍弃它,一个人没有能力去摧毁痛苦。
没有智证和遍知舌 / 诸味道 / 舌识 / 舌触 / 还有所有以舌触而生起的受,没有针对其开发冷静离欲和舍弃它,一个人没有能力去摧毁痛苦。
没有智证和遍知身 / 诸所触物 / 身识 / 身触 / 还有所有以身触而生起的受,没有针对其开发冷静离欲和舍弃它,一个人没有能力去摧毁痛苦。
没有智证和遍知意 / 诸精神现象(法) / 意识 / 意触 / 还有所有以意触而生起的受,没有针对其开发冷静离欲和舍弃它,一个人没有能力去摧毁痛苦。
可是,比丘们!通过智证(directly knowing)和遍知(fully understanding)一切,通过针对其开发修习冷静离欲和去舍弃,一个人有能力去摧毁痛苦。
那么,比丘们!什么是通过智证(directly knowing)和遍知(fully understanding)的,通过针对其开发修习冷静离欲和去舍弃,一个人有能力去摧毁痛苦的一切呢?
通过智证和遍知眼,通过针对其开发冷静离欲和舍弃,一个人有能力去摧毁痛苦。 通过智证和遍知诸色 / 眼识 / 眼触 / 还有所有以眼触而生起的受,通过针对其开发冷静离欲和舍弃,一个人有能力去摧毁痛苦。
通过智证和遍知耳 / 诸声音 / 耳识 / 耳触 / 还有所有以耳触而生起的受,通过针对其开发冷静离欲和舍弃,一个人有能力去摧毁痛苦。
通过智证和遍知鼻 / 诸气味 / 鼻识 / 鼻触 / 还有所有以鼻触而生起的受,通过有针对其开发冷静离欲和舍弃,一个人有能力去摧毁痛苦。
通过智证和遍知舌 / 诸味道 / 舌识 / 舌触 / 还有所有以舌触而生起的受,通过针对其开发冷静离欲和舍弃,一个人有能力去摧毁痛苦。
通过智证和遍知身 / 诸所触物 / 身识 / 身触 / 还有所有以身触而生起的受,通过针对其开发冷静离欲和舍弃,一个人有能力去摧毁痛苦。
通过智证和遍知意 / 诸精神现象(法) / 意识 / 意触 / 还有所有以意触而生起的受,通过针对其开发修习冷静离欲和舍弃,一个人有能力去摧毁痛苦。
比丘们!这就是通过智证(directly knowing)和遍知(fully understanding)的,通过针对其开发冷静离欲和舍弃的,一个人有能力去摧毁痛苦的一切。”
SN.35.27 遍知经(2)
“比丘们!没有智证(directly knowing)和遍知(fully understanding)一切,没有对它开发修习冷静离欲和去舍弃,一个人没有能力摧毁痛苦。
那么,比丘们!什么是没有智证(directly knowing)和遍知(fully understanding)的,没有针对其开发冷静离欲和去舍弃的,一个人没有能力去摧毁痛苦的一切呢?
眼 / 诸色 / 眼识和由眼识所认知的诸事物。耳 / 诸声音 / 耳识和由耳识所认知的诸事物。鼻 / 诸气味 / 鼻识和由鼻识所认知的诸事物。舌 / 诸味道 / 舌识和由舌识所认知的诸事物。身 / 诸所触物 / 身识和由身识所认知的诸事物。意 / 诸精神现象(法) / 意识和由意识所认知的诸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没有智证(directly knowing)和遍知(fully understanding)的,没有针对其开发冷静离欲和去舍弃的,一个人没有能力去摧毁痛苦的一切。
可是,比丘们!通过智证和遍知一切,通过针对其开发冷静离欲和去舍弃,一个人有能力去摧毁痛苦。
那么,比丘们!什么是通过智证(directly knowing)和遍知(fully understanding)的,通过针对其开发冷静离欲和去舍弃,一个人有能力去摧毁痛苦的一切呢?
眼 / 诸色 / 眼识和由眼识所认知的诸事物。耳 / 诸声音 / 耳识和由耳识所认知的诸事物。鼻 / 诸气味 / 鼻识和由鼻识所认知的诸事物。舌 / 诸味道 / 舌识和由舌识所认知的诸事物。身 / 诸所触物 / 身识和由身识所认知的诸事物。意 / 诸精神现象(法) / 意识和由意识所认知的诸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通过智证(directly knowing)和遍知(fully understanding)的,通过针对其开发冷静离欲和舍弃的,一个人有能力去摧毁痛苦的一切。”
SN.35.28 燃烧(Burning)经
有一次,世尊与一千位比丘一起住在伽耶的伽耶山顶。
在那里,世尊对比丘们如是说道:
“比丘们!一切都在燃烧。 那么,比丘们!什么是在燃烧的一切呢? 眼在燃烧,诸色在燃烧,眼识在燃烧,眼触在燃烧,和所有以眼触为条件所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也都在燃烧。在燃烧什么呢?我说贪欲之火在燃烧,瞋恨之火在燃烧,妄想痴迷之火在燃烧,出生(birth)、衰老(aging)、死亡(death)、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在燃烧。
耳在燃烧,……意在燃烧,诸精神现象(法)在燃烧,意识在燃烧,意触在燃烧,和所有以意触为条件所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也都在燃烧。在燃烧什么呢?我说贪欲之火在燃烧,瞋恨之火在燃烧,妄想痴迷之火在燃烧,出生(birth)、衰老(aging)、死亡(death)、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在燃烧。
比丘们!当如是看见时,已受教导的圣弟子对眼,对诸色,对眼识,对眼触,对所有以眼触为条件所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也都体验厌离。对耳……对意,对诸精神现象(法),对意识,对意触厌离,对所有以意触为条件所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也都体验厌离。当体验厌离时,他冷静离欲,通过冷静离欲,他的心获得解脱。当解脱时,而有”它解脱”之智。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历,该办已办,存在的状态不再。”
这就是世尊所说。那些兴高采烈的比丘对世尊所说十分欢喜。 而且当这个讲述被说出(discourse was being spoke)时,这一千位比丘的心通过不执取而从诸烦恼染污中解脱。
SN.35.29 被压垮(Weighed Down)经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竹园栗鼠庇护所。在那里,世尊对比丘们如是说道:
“比丘们!一切都被压垮。那么,比丘们!什么是被压垮的一切呢?眼被压垮,诸色被压垮,眼识被压垮,眼触被压垮,和所有以眼触为条件所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也都被压垮。被什么压垮呢?我说被贪欲压垮,被瞋恨压垮,被妄想痴迷压垮,被出生(birth)、衰老(aging)、死亡(death)、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压垮”。
【注】:有译者(蘇錦坤)认为 “被压垮” ,可作 “被包围” ,有一定的道理。 “被压垮” 力度较强。
耳被压垮……意被压垮,诸精神现象(法)被压垮,意识被压垮,意触被压垮,和所有以意触为条件所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也都被压垮。被什么压垮呢?我说被贪欲压垮,被瞋恨压垮,被妄想痴迷压垮,被出生(birth)、衰老(aging)、死亡(death)、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压垮。
比丘们!当如是看见时,已受教导的圣弟子对眼,对诸色,对眼识,对眼触,对所有以眼触为条件所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也都体验厌离。对耳……对意,对诸精神现象(法),对意识,对意触厌离,对所有以意触为条件所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也都体验厌离。当体验厌离时,他冷静离欲,通过冷静离欲,他的心获得解脱。当解脱时,而有”它解脱”之智。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历,该办已办,存在的状态不再。”
SN.35.30 适于根除(Appropriate for Uprooting)经
“比丘们!我将给你们教导适于根除一切构想(conceiving; 构想)的途径。你们要谛听!你们要密切注意!我要说了。
那么,比丘们!什么是适于根除一切构想的途径呢?比丘们!在这里,一位比丘不构想眼,不在眼中构想,不从眼构想,不构想“眼是我的”。不构想诸色,不在诸色中构想,不从诸色构想,不构想“诸色是我的”。不构想眼识,不在眼识中构想,不从眼识构想,不构想“眼识是我的”。不构想眼触,不在眼触中构想,不从眼触构想,不构想“眼触是我的”。对所有以眼触为条件所生起的受,不构想它,不在它中构想,不从它构想,不构想“那是我的。”
他不构想,……他不构想意,不在诸精神现象(法)中构想,不从诸精神现象(法)构想,不构想“诸精神现象(法)是我的”。不构想意识,不在意识中构想,不从意识构想,不构想“意识是我的”。不构想意触,不在意触中构想,不从意触构想,不构想“意触是我的”。对所有以意触为条件所生起的受,不构想它,不在它中构想,不从它构想,不构想“那是我的。”
他不构想一切,不在一切中构想,不从一切构想,不构想“一切是我的”。当不执取时,他不会焦虑不安。当不会焦虑不安时,他自己成就涅槃。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历,该办已办,存在的状态不再。”
比丘们!这就是适于根除一切构想(conceiving; 构想)的途径。”
SN.35.31 适于根除的(Suitable for Uprooting) (1)
“比丘们!我将给你们教导适于根除一切构想(conceiving; 构想)的途径。你们要谛听!你们要密切注意!我要说了。
那么,比丘们!什么是适于根除一切构想的途径呢?比丘们!在这里,一位比丘不构想眼,不在眼中构想,不从眼构想,不构想“眼是我的”。不构想诸色,不在诸色中构想,不从诸色构想,不构想“诸色是我的”。不构想眼识,不在眼识中构想,不从眼识构想,不构想“眼识是我的”。不构想眼触,不在眼触中构想,不从眼触构想,不构想“眼触是我的”。对所有以眼触为条件所生起的受,不构想它,不在它中构想,不从它构想,不构想“那是我的”。
他不构想耳,……他不构想意,不在诸精神现象(法)中构想,不从诸精神现象(法)构想,不构想“诸精神现象(法)是我的”。不构想意识,不在意识中构想,不从意识构想,不构想“意识是我的”。不构想意触,不在意触中构想,不从意触构想,不构想“意触是我的”。对所有以意触为条件所生起的受,不构想它,不在它中构想,不从它构想,不构想“那是我的”。比丘们!因为不论一个人构想什么,不论在什么中构想,不论从什么构想,不论构想什么“那是我的”,那是本来的。此世间,本来变异,依着于变异,只在变异中需求欢喜。
比丘们!无论诸蕴、诸界、诸感知处的程度范围,他不构想那东西,他不在那东西中构想,不从那东西构想,不构想“那东西是我的”。
因为他不如此构想任何东西,所以他在此世间不执取任何东西。当不执取时,他不会焦虑不安。当不会焦虑不安时,他个人成就涅槃。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历,该办已办,存在的状态不再。”
他不构想一切,不在一切中构想,不从一切构想,不构想“一切是我的”。当不执取时,他不焦虑不安。当不焦虑不安时,他自己成就涅槃。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历,该办已办,存在的状态不再。”
比丘们!这就是适于根除一切构想(conceiving; 构想)的途径。”
SN.35.32 适当于根绝除的(Suitable for Uprooting经) (2)
“比丘们!我将给你们教导适于根除一切构想(conceiving; 构想)的途径。你们要谛听!你们要密切注意!我要说了。
那么,比丘们!什么是适于根除一切构想的途径呢?比丘们!你们怎么想呢?眼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是无常的,大德!” “ 无常的是痛苦还是快乐?” “是痛苦,大德! ” “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适合如是认为:“”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真我”吗?” “不,大德!”
“比丘们!当如是看见时,已受教导的圣弟子对眼,对诸色,对眼识,对眼触,对所有以眼触为条件所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也都体验厌离。对耳……对意,对诸精神现象(法),对意识,对意触厌离,对所有以意触为条件所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也都体验厌离。当体验厌离时,他冷静离欲,通过冷静离欲,他的心获得解脱。当解脱时,而有”它解脱”之智。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历,该办已办,存在的状态不再。”
比丘们!这就是适于根除一切构想(conceiving; 构想)的途径。”
第三品一切品终。
第四品 屈从于出生品
SN.35.33-42
SN.35.33 屈从于出生(Subject to Birth)经
在舍卫城。“比丘们!一切都是屈从于出生的。那么,比丘们!什么是屈从于出生的一切呢?眼屈从于出生,诸色屈从于出生,眼识屈从于出生,眼触屈从于出生,所有以眼触为条件所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也都屈从于出生。耳……意屈从于出生,诸精神现象(法)屈从于出生,意识屈从于出生,意触屈从于出生,所有以意触为条件所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也都屈从于出生。
比丘们!当如是看见时,已受教导的圣弟子对眼,对诸色,对眼识,对眼触,对所有以眼触为条件所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也都体验厌离。对耳……对意,对诸精神现象(法),对意识,对意触厌离,对所有以意触为条件所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也都体验厌离。当体验厌离时,他冷静离欲,通过冷静离欲,他的心获得解脱。当解脱时,而有”它解脱”之智。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历,该办已办,存在的状态不再。””
SN.35.34-42 屈从(Subject to Aging)衰老等经
在舍卫城。“比丘们!一切都屈从于衰老。那么,比丘们!什么是屈从于衰老的一切呢?眼屈从于衰老,诸色屈从于衰老,眼识屈从于衰老,眼触屈从于衰老,所有以眼触为条件所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也都屈从于出生。耳……意屈从于衰老,诸精神现象(法)屈从于衰老,意识屈从于衰老,意触屈从于衰老,所有以意触为条件所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也都屈从于衰老。
比丘们!当如是看见时,已受教导的圣弟子对眼,对诸色,对眼识,对眼触,对所有以眼触为条件所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也都体验厌离。对耳……对意,对诸精神现象(法),对意识,对意触厌离,对所有以意触为条件所生起的受,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乐的也不是痛苦的,也都体验厌离。当体验厌离时,他冷静离欲,通过冷静离欲,他的心获得解脱。当解脱时,而有”它解脱”之智。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历,该办已办,存在的状态不再。””
“比丘们!一切屈从于疾病……存在的状态不再。””
“比丘们!一切屈从于死亡……存在的状态不再。””
“比丘们!一切屈从于悲伤(sorrow)……存在的状态不再。””
“比丘们!一切屈从于染污(defilement)、……存在的状态不再。””
“比丘们!一切屈从于破坏(destruction)……存在的状态不再。””
“比丘们!一切屈从于消失(vanishing)……存在的状态不再。””
“比丘们!一切屈从于集起(origination)……存在的状态不再。””
“比丘们!一切屈从于息灭(cessation)……存在的状态不再。””
第四品屈从于出生品终。
SN.35.1-12,SN.35.13-22,SN.35.23-42,SN.35.43-62,SN.35.63-73,SN.35.74-83,SN.35.84-93,SN.35.94-103,SN.35.104-113,SN.35.114-123,SN.35.124-133,SN.35.134-145,SN.35.146-155,SN.35.156-227,和SN.35.228-248。
【Chanworld.org】2017.11.22-2020.12.16-1.2-MG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