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应部》卷24【禅世界版】

第三篇 诸蕴品

《相应部》卷24【禅世界版】

第三章  诸见相应(相应二十四)

SN.24.1-96


第一品  入流(Stream-Entry)品

SN.24.1-18

SN.24.1  诸风(Winds)经

在舍卫城。“比丘们!当什么存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会生起这样一个见:“诸风不动,诸河不流,孕妇们不生产,日月没有升落而如一根稳固直立的柱子” 呢?” – “大德!我们的教诫根植于世尊,由世尊引导,以世尊为皈依。大德!如果世尊能厘清这所宣说的义理,那就好了!听闻世尊的教导后,比丘们将会忆持。” – “既然这样,比丘们!你们要谛听!你们要密切注意!我要说了。” – “是的,大德!” 那些比丘回答道。

世尊说道:“比丘们!当有色,通过执取色,通过粘附色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诸风不动,诸河不流,孕妇们不生产,日月没有升落而如一根稳固直立的柱子。”

当有受时……当有想时……当有诸行时……当有识时,通过执取识通过粘附识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诸风不动,诸河不流,孕妇们不生产,日月没有升落而如一根稳固直立的柱子。”

比丘们!你们怎么想呢?色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是无常的,大德!”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是痛苦的,大德!”

“对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事物不执取,则会生起这样一个见:“诸风不动,诸河不流,孕妇们不生产,日月没有升落而如一根稳固直立的柱子” 吗?”

“不会,大德!”

“受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想……诸行……识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是无常的,大德!”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是痛苦的,大德!”

“对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事物不执取,则生会起这样一个见:“诸风不动,诸河不流,孕妇们不生产,日月没有升落而如一根稳固直立的柱子” 吗?”

“不会,大德!”

“那个所见(seen)、所闻(heard)、所觉(sensed;感知)、所认知(cognized)、所成就(attained;证)、所求(sought after)、心所涉及(ranged over by the mind;意行)的事物: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是无常的,大德!”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是痛苦的,大德!”

“对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事物不执取,会生起这样一个见:“诸风不动,诸河不流,孕妇们不生产,日月没有升落而如一根稳固直立的柱子” 吗?”

“不会,大德!”

“比丘们!当一位圣弟子在这些六种情形(six cases)里舍弃困惑,并进一步当他对痛苦、痛苦的集起、痛苦的息灭和导致痛苦息灭之道而舍弃困惑时,他就称为一位入流者圣弟子,不再系缚于下界,命运决定(fixed in destiny),以正觉为他的目的地(with enlightenment as his destination)。”


SN.24.2  这是我的(This Is Mine)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当什么存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自我。”呢?”

“大德!我们的教诫根植于世尊……。”

“比丘们!当有色,通过执取色,通过粘附色时,则会生起这样一个见:“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自我。” 当有受时……当有想时……当有诸行时……当有识时,通过执取识通过粘附识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自我。”

比丘们!你们怎么想呢?色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是无常的,大德!” –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 “是痛苦的,大德!” – “对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事物不执取,则会生起这样一个见:“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自我。”  吗?” – “不会,大德!” – “受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 想……诸行……识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是无常的,大德!” –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 “是痛苦的,大德!” – “对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事物不执取,则会生起这样一个见:“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自我。” 吗?” – “不会,大德!”

“那个所见(seen)、所闻(heard)、所觉(sensed;感知)、所认知(cognized)、所成就(attained;证)、所求(sought after)、心所涉及(ranged over by the mind;意行)的事物: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是无常的,大德!”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 “是痛苦的,大德!”

“对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事物不执取,则会生起这样一个见:“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自我。” 吗?” – “不会,大德!”

“比丘们!当一位圣弟子在这些六种情形(six cases)里舍弃困惑,并进一步当他对痛苦、痛苦的集起、痛苦的息灭和导致痛苦息灭之道舍弃困惑时,他就称为一位入流者圣弟子,不再系缚于下界,命运决定(fixed in destiny),以正觉为他的目的地(with enlightenment as his destination)。”


SN.24.3  我(The Self)经

在舍卫城。“比丘们!当什么存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这样一个见会生起:“我就是此世间;在逝去后,我一定会是常的、坚固的、永恒的和不屈从于变化的”  呢?” – “

大德!我们的教诫根植于世尊……。”

“比丘们!当有色,通过执取色,通过粘附色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我就是此世间;在逝去后,我一定会是常的、坚固的、永恒的和不屈从于变化的。”  

当有受时……当有想时……当有诸行时……当有识时,通过执取识通过粘附识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我就是此世间;在逝去后,我一定会是常的、坚固的、永恒的和不屈从于变化的。”

比丘们!你们怎么想呢?色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是无常的,大德!” –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 “是痛苦的,大德!”  “对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事物不执取,则会生起这样一个见:“我就是此世间;在逝去后,我一定会是常的、坚固的、永恒的和不屈从于变化的”  吗?” – “不会,大德!”  “受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想……诸行……识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是无常的,大德!” –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 “是痛苦的,大德!” – “对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事物不执取,则会生起这样一个见:“我就是此世间;在逝去后,我一定会是常的、坚固的、永恒的和不屈从于变化的” 吗?” – “不会,大德!”

“那个所见(seen)、所闻(heard)、所觉(sensed;感知)、所认知(cognized)、所成就(attained;证)、所求(sought after)、心所涉及(ranged over by the mind;意行)的事物: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是无常的,大德!”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 “是痛苦的,大德!”

“对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事物不执取,则会生起这样一个见:“我就是此世间;在逝去后,我一定会是常的、坚固的、永恒的和不屈从于变化的” 吗?” – “不会,大德!”

“比丘们!当一位圣弟子在这些六种情形(six cases)里舍弃困惑,并进一步当他对痛苦、痛苦的集起、痛苦的息灭和导致痛苦息灭之道舍弃困惑时,他就称为一位入流者圣弟子,不再系缚于下界,命运决定(fixed in destiny),以正觉为他的目的地(with enlightenment as his destination)。”


SN.24.4  它可能不是为我(It Might Not Be For Me)经

在舍卫城。“比丘们!当什么存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这样一个见会生起:“我可能不曾是(I might not be),而且它可能不曾是为我(it might not be for me);我将不会是(I will not be),它将不是为我(it will not be for me) ” 呢?” – “

大德!我们的教诫根植于世尊……。”

“比丘们!当有色,通过执取色,通过粘附色时,则会生起这样一个见:“我可能不曾是(I might not be),而且它可能不曾是为我(it might not be for me);我将不会是(I will not be),它将不是为我(it will not be for me) ”  

当有受时……当有想时……当有诸行时……当有识时,通过执取识通过粘附识时,则会生起这样一个见:“我可能不曾是(I might not be),而且它可能不曾是为我(it might not be for me);我将不会是(I will not be),它将不是为我(it will not be for me)。 ”

比丘们!你们怎么想呢?色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是无常的,大德!” –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 “是痛苦的,大德!” – “对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事物不执取,则会生起这样一个见:“我可能不曾是(I might not be),而且它可能不曾是为我(it might not be for me);我将不会是(I will not be),它将不是为我(it will not be for me) ” 吗?” – “不会,大德!” – “受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 想……诸行……识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是无常的,大德!” –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 “是痛苦的,大德!” – “对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事物不执取,则会生起这样一个见:“我可能不曾是(I might not be),而且它可能不曾是为我(it might not be for me);我将不会是(I will not be),它将不是为我(it will not be for me) ” 吗?” – “不会,大德!”

“那个所见(seen)、所闻(heard)、所觉(sensed;感知)、所认知(cognized)、所得(attained;证)、所求(sought after)、心所涉及(ranged over by the mind;意行)的事物: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是无常的,大德!”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 “是痛苦的,大德!”

“对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事物不执取,则会生起这样一个见:“我可能不曾是(I might not be),而且它可能不曾是为我(it might not be for me);我将不会是(I will not be),它将不是为我(it will not be for me) ” 吗?” – “不会,大德!”

“比丘们!当一位圣弟子在这些六种情形(six cases)里舍弃困惑,并进一步当他对痛苦、痛苦的集起、痛苦的息灭和导致痛苦息灭之道舍弃困惑时,他就称为一位入流者圣弟子,不再系缚于下界,命运决定(fixed in destiny),以正觉为他的目的地(with enlightenment as his destination)。”


SN.24.5  无有(There Is Not)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当什么存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这样一个见会生起:“没有布施(nothing given),没有供养(nothing offered),没有供物(nothing presented in charity),没有善业和恶业的果报与结果(no fruit or result of good and bad actions);没有此世,没有他世(no this world, no other world);没有母亲,没有父亲(no mother, no father);没有化生众生(no beings who are reborn spontaneously);没有在此世间中秉持的正行和正修行(faring and practicing rightly)的沙门和婆罗门,能亲自以证智(by direct knowledge)在此世间和他世间证悟后而为他人所知。此人由四大界(the four great elements)组成。当一个人死的时候,地回归并合于地体(earth returns to and merges with the earth-body),水回归并合于水体,火回归并合于火体,风回归并合于风体;诸根转入虚空。四个人抬着棺材,死去的人为第五个人。悼词一直持续到火葬场(the channel ground),骸骨灰白;烧掉的供品只留下灰烬。布施是愚人们的说教。当任何人维护有布施和相类似的说教时,它空泛,是错误的无聊(false prattle;戏论)。愚人们与贤智者们都以身体的破裂消解而断灭和腐烂;死后他们都不存在” 呢?”

【注】:布施,也作施与;供物,也作献供、赠物。这里,“无有论”(There Is Not)者的观点。

大德!我们的教诫根植于世尊……。”

“比丘们!当有色,通过执取色,通过粘附色时,则会生起这样一个见:“没有布施(nothing given)……死后他们都不存在。”

比丘们!当有色时,执取色后,对色执着,则生起这样的见:“无布施,无供养,……以身体的破裂消解而被断灭和消失;死后就不存在了。”

当有受时……当有想时……当有行时……当有识时,执取识后,对识执着,则生起这样的见:“无布施,无供养,……以身体的破裂消解而被断灭和消失;死后就不存在了。”

……

“比丘们!当一位圣弟子在这些六种情形(six cases)里舍弃困惑,并进一步当他对痛苦、痛苦的集起、痛苦的息灭和导致痛苦息灭之道舍弃困惑时,他就称为一位入流者圣弟子,不再系缚于下界,命运决定(fixed in destiny),以正觉为他的目的地(with enlightenment as his destination)。”


SN.24.6  造作(Acting)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当什么存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这样一个见会生起:“当一个人造作或使其他人造作,当一个人毁伤(mutilate)或使其他人毁伤,当一个人折磨或使其他人造成折磨,当一个人造成悲伤或使其他人造成悲伤,当一个人压迫和使其他人造成压迫,当一个人恐吓( intimidates)或使其他人造成恐吓,当一个人杀生、未予而取(takes what is not given)、打家劫舍(breaks into houses)、抢夺财富(plunders wealth),偷盗(commits burglary)、拦路抢劫(ambushes highway)、勾引人妻 (seduces another’s wife),妄言妄语(utters falsehood):其人不犯邪恶。如果一个人,带着利刃镶边的轮子,要把地上的众生切割成一大块血肉(one mass of flesh),一大堆血肉(one heap of flesh),因为这样没有邪恶和邪恶的结果。如果一个人要沿恒河的南岸行走,杀害和屠杀,毁伤(mutilate)和使其他人毁伤,折磨和使其他人造成折磨,因为这样没有邪恶和邪恶的结果。如果一个人要沿恒河的北岸行走,布施并使其他人布施,供养并使其他人供养,因为这样没有福德和福德的结果。通过布施,通过调伏自我,通过自制,通过宣说真实,因为这样没有福德和福德的结果” 呢?”

“大德!我们的教诫根植于世尊……。”

“比丘们!当有色,通过执取色,通过粘附色时,则会生起这样一个见:“当一个人造作或使其他人造作,……因为这样没有福德和福德的结果。”

当有受时……当有想时……当有行时……当有识时,执取识后,对识执着,则生起这样的见:“当一个人造作或使其他人造作,……因为这样没有福德和福德的结果。”

……

“比丘们!当一位圣弟子在这些六种情形(six cases)里舍弃困惑,并进一步当他对痛苦、痛苦的集起、痛苦的息灭和导致痛苦息灭之道舍弃困惑时,他就称为一位入流者圣弟子,不再系缚于下界,命运决定(fixed in destiny),以正觉为他的目的地(with enlightenment as his destination)。”  


SN.24.7  原因(Cause)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当什么存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这样一个见会生起:“对于众生的染污(defilement;杂染)来说,没有原因或条件(no cause or condition);众生没有原因或条件而被染污。对于众生的清净化来说,没有原因或条件;众生没有原因或条件而被清净化。没有我的造作,没有别人的造作,没有的强有力的造作。没有力量,没有活力精进,没有强有力的力量,没有强有力的忍耐力(endurance)。一切众生,一切生物,一切造物,一切生命都没有掌控(without mastery),没有力量,没有活力精进;被命运、环境(circumstance)和本性(nature)所塑造(moulded),他们在六种情形中体会快乐和痛苦” 呢?”

“大德!我们的教诫根植于世尊……。”

“比丘们!当有色,通过执取色,通过粘附色时,则会生起这样一个见:“对于众生的染污(defilement)来说……他们在六种情形中体会欢喜和痛苦。”

当有受时……当有想时……当有行时……当有识时,执取识后,对识执着,则生起这样的见:“对于众生的染污(defilement)来说…..他们在六种情形中体会欢喜和痛苦。”

……

“比丘们!当一位圣弟子在这些六种情形(six cases)里舍弃困惑,并进一步当他对痛苦、痛苦的集起、痛苦的息灭和导致痛苦息灭之道舍弃困惑时,他就称为一位入流者圣弟子,不再系缚于下界,命运决定(fixed in destiny),以正觉为他的目的地(with enlightenment as his destination)。”   


SN.24.8  大见(The Great View)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当什么存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这样一个见会生起:“有这些七种体,不由造出 (unmade)、不由创生(brought forth),不由产生,没有一位造物主,不会繁衍,稳如山峰,固如柱子。它们不移动、不变化或互不妨碍。没有什么能引起另一个的快乐或痛苦或快乐与痛苦。是哪七种呢?它们是地体、水体、火体、风体、快乐、痛苦,精神灵性(soul;命)为第七种。这些七体不由造出……因此没有杀害者,没有屠杀者,没有听见者,没有宣说者,没有认知者,没有私密者。甚至一个用一把利剑割掉另一人脑袋的人,也没有剥夺任何人的生命;剑只是通过了七种体间的空隙。有这一百四十万种产生的主要模式(principal modes of generation),和六千种,和六百种;有五百种业,五种业,三种业,和全业,和半业;有六十二种途径,六十二种亚劫(sub-aeons),六个类,人生的八个阶段,四千九百种邪命外道(Ajivakas),四千九百种游行者(wanderer),四千九百种诸龙的住处(abodes of nagas),二千种根(facultie)、三千种地狱,三十六种尘界(realms of dust),七种有想胎藏(spheres of percipient beings),七种无想胎藏(spheres of nonpercipient being),七无结胎藏(spheres of knotless ones),七种天(devas)、七种人、七种恶鬼( demons),七座大湖,七种结(knots),七百种其他节,七座悬崖,七百座其他悬崖,七种梦,七百种其他梦、八百四十万大劫(great aeon),愚者和贤智者们通过流转和漫游,经历诸重生的轮回,将得到痛苦的终结。不会有这样的:“我将以这戒德,或禁戒,或苦行,或梵行使未熟之业成熟,或者通过重复体验它来根除成熟之业。” – 不是这样!快乐与痛苦已得到赋予,轮回的界限已得到确定;不减少或增加,不超前或落后。犹如当一个线球被投出时,它就会滚走至线解开之远,同样的,愚者或贤智者们通过解开,逃离快乐与痛苦” 呢?” – “大德!我们的教诫根植于世尊……。”

“比丘们!当有色,通过执取色,通过粘附色时,则会生起这样一个见:“有这些七种体……逃离快乐与痛苦。”

当有受时……当有想时……当有行时……当有识时,执取识后,对识执着,则生起这样的见:““有这些七种体……逃离快乐与痛苦。”  

……

“比丘们!当一位圣弟子在这些六种情形(six cases)里舍弃困惑,并进一步当他对痛苦、痛苦的集起、痛苦的息灭和导致痛苦息灭之道舍弃困惑时,他就称为一位入流者圣弟子,不再系缚于下界,命运决定(fixed in destiny),以正觉为他的目的地(with enlightenment as his destination)。”   


SN.24.9  此世间是永恒的(The World Is Eternal)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当什么存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这样一个见会生起:“此世间是永恒的” 呢?”

“大德!我们的教诫根植于世尊……。”

“比丘们!当有色,通过执取色,通过粘附色时,则会生起这样一个见:“此世间是永恒的。”

当有受时……当有想时……当有行时……当有识时,执取识后,对识执着,则生起这样的见:“此世间是永恒的。”

……

“比丘们!当一位圣弟子在这些六种情形(six cases)里舍弃困惑,并进一步当他对痛苦、痛苦的集起、痛苦的息灭和导致痛苦息灭之道舍弃困惑时,他就称为一位入流者圣弟子,不再系缚于下界,命运决定(fixed in destiny),以正觉为他的目的地(with enlightenment as his destination)。”   


SN.24.10 此世间是不永恒的(The World Is Not Eternal)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当什么存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这样一个见会生起:“此世间是不永恒的”呢?”

“大德!我们的教诫根植于世尊……。”

……

“比丘们!当一位圣弟子在这些六种情形(six cases)里舍弃困惑,并进一步当他对痛苦、痛苦的集起、痛苦的息灭和导致痛苦息灭之道舍弃困惑时,他就称为一位入流者圣弟子,不再系缚于下界,命运决定(fixed in destiny),以正觉为他的目的地(with enlightenment as his destination)。”   


SN.24.11   此世间是有限的(The World is Finite)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当什么存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这样一个见会生起:“此世间是有限的” 呢?”

“大德!我们的教诫根植于世尊……。”

……

“比丘们!当一位圣弟子在这些六种情形(six cases)里舍弃困惑,并进一步当他对痛苦、痛苦的集起、痛苦的息灭和导致痛苦息灭之道舍弃困惑时,他就称为一位入流者圣弟子,不再系缚于下界,命运决定(fixed in destiny),以正觉为他的目的地(with enlightenment as his destination)。”  


SN.24.12  此世间是无限的(The World Is Infinite)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当什么存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这样一个见会生起:“此世间是无限的” 呢?”

“大德!我们的教诫根植于世尊……。”

……

“比丘们!当一位圣弟子在这些六种情形(six cases)里舍弃困惑,并进一步当他对痛苦、痛苦的集起、痛苦的息灭和导致痛苦息灭之道舍弃困惑时,他就称为一位入流者圣弟子,不再系缚于下界,命运决定(fixed in destiny),以正觉为他的目的地(with enlightenment as his destination)。”  


SN.24.13  命即是身体(Soul and Body Are the Same)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当什么存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这样一个见会生起:“命即是身体” 呢?”

“大德!我们的教诫根植于世尊……。”

……

“比丘们!当一位圣弟子在这些六种情形(six cases)里舍弃困惑,并进一步当他对痛苦、痛苦的集起、痛苦的息灭和导致痛苦息灭之道舍弃困惑时,他就称为一位入流者圣弟子,不再系缚于下界,命运决定(fixed in destiny),以正觉为他的目的地(with enlightenment as his destination)。”  


SN.24.14  命和身体是不同的(Soul and Body Are Different)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当什么存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这样一个见会生起:“命和身体是不同的” 呢?”

“大德!我们的教诫根植于世尊……。”

……

“比丘们!当一位圣弟子在这些六种情形(six cases)里舍弃困惑,并进一步当他对痛苦、痛苦的集起、痛苦的息灭和导致痛苦息灭之道舍弃困惑时,他就称为一位入流者圣弟子,不再系缚于下界,命运决定(fixed in destiny),以正觉为他的目的地(with enlightenment as his destination)。”  


SN.24.15  如来存在(The Tathrigata Exists)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当什么存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这样一个见会生起:“如来死后存在”呢?”

“大德!我们的教诫根植于世尊……。”

……

“比丘们!当一位圣弟子在这些六种情形(six cases)里舍弃困惑,并进一步当他对痛苦、痛苦的集起、痛苦的息灭和导致痛苦息灭之道舍弃困惑时,他就称为一位入流者圣弟子,不再系缚于下界,命运决定(fixed in destiny),以正觉为他的目的地(with enlightenment as his destination)。”  


SN.24.16  如来不存在(The Tathrigata Does Not Exist)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当什么存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这样一个见会生起:“如来死后不存在” 呢?”

“大德!我们的教诫根植于世尊……。”

……

“比丘们!当一位圣弟子在这些六种情形(six cases)里舍弃困惑,并进一步当他对痛苦、痛苦的集起、痛苦的息灭和导致痛苦息灭之道舍弃困惑时,他就称为一位入流者圣弟子,不再系缚于下界,命运决定(fixed in destiny),以正觉为他的目的地(with enlightenment as his destination)。”  


SN.24.17  如来存在且不存在(The Tathfigata Both Exists and Does Not Exist)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当什么存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这样一个见会生起:“如来死后存在且不存在” 呢?”

“大德!我们的教诫根植于世尊……。”

……

“比丘们!当一位圣弟子在这些六种情形(six cases)里舍弃困惑,并进一步当他对痛苦、痛苦的集起、痛苦的息灭和导致痛苦息灭之道舍弃困惑时,他就称为一位入流者圣弟子,不再系缚于下界,命运决定(fixed in destiny),以正觉为他的目的地(with enlightenment as his destination)。”  


SN.24.18  如来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The TathBgata Neither Exists Nor Does Not Exist)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当什么存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这样一个见会生起:“如来死后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呢?”

“大德!我们的教诫根植于世尊……。”

“比丘们!当有色,通过执取色,通过粘附色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如来死后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当有受时……当有想时……当有诸行时……当有识时,通过执取识,通过粘附识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如来死后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比丘们!你们怎么想呢?色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是无常的,大德!” –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 “是痛苦的,大德!” – “对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事物不执取,则会生起这样一个见:“如来死后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吗?” – “不会,大德!” – “受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 想……诸行……识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是无常的,大德!” –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是痛苦的,大德!” – “对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事物不执取,则会生起这样一个见:“如来死后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吗?” – “不会,大德!”

“那个所见(seen)、所闻(heard)、所觉(sensed;感知)、所认知(cognized)、所得(attained;证)、所求(sought after)、心所涉及(ranged over by the mind;意行)的事物: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是无常的,大德!”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 “是痛苦的,大德!”

“对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事物不执取,则会生起这样一个见:“如来死后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吗?”  “不会,大德!”

“比丘们!当一位圣弟子在这些六种情形(six cases)里舍弃困惑,并进一步当他对痛苦、痛苦的集起、痛苦的息灭和导致痛苦息灭之道舍弃困惑时,他就称为一位入流者圣弟子,不再系缚于下界,命运决定(fixed in destiny),以正觉为他的目的地(with enlightenment as his destination)。”

第一品入流品终。


第二品  第二程(The Second Trip)品

SN.24.19-44

SN.24.19  诸风(Winds)经

在舍卫城。“比丘们!当什么存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诸风不动,诸河不流,孕妇们不生产,日月没有升落而如一根稳固直立的柱子” 呢?” – “

大德!我们的教诫根植于世尊,由世尊引导,以世尊为皈依。大德!如果世尊能厘清这宣说的义理,那就好了!听闻世尊的教导后,比丘们将会忆持。” – “

既然这样,比丘们!你们要谛听!你们要密切注意!我要说了。” – “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道。 世尊说道:“比丘们!当有色,通过执取色,通过粘附色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诸风不动,诸河不流,孕妇们不生产,日月没有升落而如一根稳固直立的柱子。”

当有受时……当有想时……当有诸行时……当有识时,通过执取识,通过粘附识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诸风不动,诸河不流,孕妇们不生产,日月没有升落而如一根稳固直立的柱子。”

比丘们!你们怎么想呢?色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

是无常的,大德!” – “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 “

是痛苦的,大德!” – “

对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事物不执取,则会生起这样一个见:“诸风不动,诸河不流,孕妇们不生产,日月没有升落而如一根稳固直立的柱子” 吗?” – “

不会,大德!” – “

受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想……诸行……识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

是无常的,大德!” – “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 “

是痛苦的,大德!” – “

对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事物不执取,则生会起这样一个见吗?” – “

不会,大德!” – “

比丘们!如是,当有痛苦,通过执取痛苦,通过粘附痛苦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诸风不动,诸河不流,孕妇们不生产,日月没有升落而如一根稳固直立的柱子。”


SN.24.20-36  这是我的(This Is Mine)等经

(这些经重复了SN.24.2-18经的诸见,但是用了SN.24.19的模型。)

……

“比丘们!如是,当有痛苦,通过执取痛苦,通过粘附痛苦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如来死后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


SN.24.37  色组成的一个我(A Self Consisting of Form)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当什么是现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我由色组成,死后也无减少” 呢?”

……

“比丘们!如是,当有痛苦,通过执取痛苦,通过粘附痛苦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我由色组成,死后也无减少。” ”


SN.24.38  一个无色的我(A Formless SeIf)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当什么是现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我是无色的,死后也无减少” 呢?”

……

“比丘们!如是,当有痛苦,通过执取痛苦,通过粘附痛苦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我是无色的,死后也无减少。” ”


SN.24.39 一个有色的与无色的我(A Self Both Consisting of Form and Formless)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当什么是现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我由色和无色两者组成,死后也无减少” 呢?”

……

“比丘们!如是,当有痛苦,通过执取痛苦,通过粘附痛苦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我由色和无色两者组成,死后也无减少。” ”


SN.24.40  一个非有色与非无色的我(A Self Neither Consisting of Form nor Formless)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当什么是现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我既不由色也不由无色组成,死后也无减少” 呢?”

……

“比丘们!如是,当有痛苦,通过执取痛苦,通过粘附痛苦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我既不由色也不由无色组成,死后也无减少。” ”


SN.24.41 唯一地快乐的(Exclusively Happy)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当什么是现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我是唯一地快乐的,死后也无减少” 呢?”

……

“比丘们!如是,当有痛苦,通过执取痛苦,通过粘附痛苦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我是唯一地快乐的,死后也无减少。” ”


SN.24.42  唯一地痛苦的(Exclusively Miserable)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当什么是现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我是唯一地痛苦的,死后也无减少” 呢?”

……

“比丘们!如是,当有痛苦,通过执取痛苦,通过粘附痛苦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我是唯一地痛苦的,死后也无减少。” ”


SN.24.43  快乐的与痛苦的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当什么是现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我是快乐的与痛苦的,死后也无减少” 呢?”

……

“比丘们!如是,当有痛苦,通过执取痛苦,通过粘附痛苦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我是快乐的与痛苦的,死后也无减少。” ”


SN.24.44 既不快乐的也不痛苦的(Neither Happy nor Miserable)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当什么是现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我是既不快乐的也不痛苦的,死后也无减少” 呢?”

……

“比丘们!如是,当有痛苦,通过执取痛苦,通过粘附痛苦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我是既不快乐的也不痛苦的,死后也无减少。” ”

第二品第二程品终。


第三品  第三程(The Third Trip)品

SN.24.45-70

SN.24.45  诸风(Winds)经

在舍卫城。“比丘们!当什么存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诸风不动,诸河不流,孕妇们不生产,日月没有升落而如一根稳固直立的柱子” 呢?” – “

大德!我们的教诫根植于世尊,由世尊引导,以世尊为皈依。大德!如果世尊能厘清这宣说的义理,那就好了!听闻世尊的教导后,比丘们将会忆持。” – “

既然这样,比丘们!你们要谛听!你们要密切注意!我要说了。” – “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道。 世尊说道:“比丘们!当有色,通过执取色,通过粘附色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诸风不动,诸河不流,孕妇们不生产,日月没有升落而如一根稳固直立的柱子。”

当有受时……当有想时……当有诸行时……当有识时,通过执取识,通过粘附识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诸风不动,诸河不流,孕妇们不生产,日月没有升落而如一根稳固直立的柱子。”

比丘们!你们怎么想呢?色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

是无常的,大德!” – “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 “

是痛苦的,大德!” – “

对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事物不执取,则会生起这样一个见:“诸风不动,诸河不流,孕妇们不生产,日月没有升落而如一根稳固直立的柱子” 吗?” – “

不会,大德!” – “

受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想……诸行……识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

是无常的,大德!” – “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 “

是痛苦的,大德!” – “

对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事物不执取,则生会起这样一个见吗?” – “

不会,大德!” – “

比丘们!如是,凡无常的是痛苦的。当那是现有的,通过执取那个,则生起这样一个见:“诸风不动,诸河不流,孕妇们不生产,日月没有升落而如一根稳固直立的柱子。”


SN.24.46-70  这是我的(This Is Mine)等经

(这些经重复了第二品第二程里的诸见,但是用了SN.24.45的模型。)

……

“比丘们!如是,凡无常的是痛苦的。当那是现有的,通过执取那个,则生起这样一个见:“我是既不快乐的也不痛苦的,死后也无减少。”

第三品第三程品终。


第四品  第四程(The Fourth Trip)品

SN.24.60-95

SN.24.71  诸风(Winds)经

在舍卫城。“比丘们!当什么存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诸风不动,诸河不流,孕妇们不生产,日月没有升落而如一根稳固直立的柱子” 呢?” – “

大德!我们的教诫根植于世尊,由世尊引导,以世尊为皈依。大德!如果世尊能厘清这宣说的义理,那就好了!听闻世尊的教导后,比丘们将会忆持。” – “

既然这样,比丘们!你们要谛听!你们要密切注意!我要说了。” – “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道。 世尊说道:“比丘们!当有色,通过执取色,通过粘附色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诸风不动,诸河不流,孕妇们不生产,日月没有升落而如一根稳固直立的柱子。”

当有受时……当有想时……当有诸行时……当有识时,通过执取识,通过粘附识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诸风不动,诸河不流,孕妇们不生产,日月没有升落而如一根稳固直立的柱子。”

比丘们!你们怎么想呢?色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

是无常的,大德!” – “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 “

是痛苦的,大德!” – “

对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事物不执取,则会生起这样一个见:“诸风不动,诸河不流,孕妇们不生产,日月没有升落而如一根稳固直立的柱子” 吗?” – “

不会,大德!” – “

受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想……诸行……识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

是无常的,大德!” – “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 “

是痛苦的,大德!” – “

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事物,适合这样认为:“诸风不动,诸河不流,孕妇们不生产,日月没有升落而如一根稳固直立的柱子”吗?” – “

不,大德!” – “

因此,比丘们!无论任何色……无论任何受……无论任何想……无论任何行……无论任何识,不论过去、未来或现在,内部的或外部的,粗大的或细小的,下劣的或上等的,远处的近处的,所有色应该用正慧以其本来面目如是看见:”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自我。

当如是看见时,已受教导的圣弟子对色体验厌离,对受体验厌离,对想体验厌离,对行体验厌离,对识体验厌离。当体验厌离时,他冷静离欲,通过冷静离欲,他的心获得解脱。当解脱时,而有”它得到解脱”之智。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历,该办已办,存在的状态不再。”


SN.24.72-96  这是我的(This Is Mine)等经

(这些经重复了第二品第二程里的诸见,但是用了SN.24.71的模型。)

在舍卫城。“比丘们!当什么存在,通过执取什么,通过粘附什么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我是既不快乐的也不痛苦的,死后也无减少” 呢?” – “

大德!我们的教诫根植于世尊,由世尊引导,以世尊为皈依。大德!如果世尊能厘清这宣说的义理,那就好了!听闻世尊的教导后,比丘们将会忆持。” – “

既然这样,比丘们!你们要谛听!你们要密切注意!我要说了。” – “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道。 世尊说道:“比丘们!当有色,通过执取色,通过粘附色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我是既不快乐的也不痛苦的,死后也无减少。”

当有受时……当有想时……当有诸行时……当有识时,通过执取识,通过粘附识时,则生起这样一个见:“我是既不快乐的也不痛苦的,死后也无减少。”

比丘们!你们怎么想呢?色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

是无常的,大德!” – “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 “

是痛苦的,大德!” – “

对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事物不执取,则会生起这样一个见:“我是既不快乐的也不痛苦的,死后也无减少” 吗?” – “

不会,大德!” – “

受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想……诸行……识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

是无常的,大德!” – “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 “

是痛苦的,大德!” – “

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事物,适合这样认为:“我是既不快乐的也不痛苦的,死后也无减少”吗?” – “

不,大德!” – “

因此,比丘们!无论任何色……无论任何受……无论任何想……无论任何行……无论任何识,不论过去、未来或现在,内部的或外部的,粗大的或细小的,下劣的或上等的,远处的近处的,所有色应该用正慧以其本来面目如是看见:”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自我。

当如是看见时,已受教导的圣弟子对色体验厌离,对受体验厌离,对想体验厌离,对行体验厌离,对识体验厌离。当体验厌离时,他冷静离欲,通过冷静离欲,他的心获得解脱。当解脱时,而有”它得到解脱”之智。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历,该办已办,存在的状态不再。”

第四品第四程品终。


《诸见相应》终。返回《相应部


chanworld_yellow_burn_logo1

【Chanworld.org】2017.09.22-2017.11.28-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