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入道”和“以理入道”
梅塔
2020.04.29
我读了佛陀大多向圣弟子们开示的原始经典后,也能体会佛陀作为一位宣扬自己教义的老师的苦心:一方面他看到了传统婆罗门教和六师外道的教义的种种非理性、迷信和宗教徒的贪嗔痴,因此他提出了一个基于理性的核心教义(真实道)。另一方面,他不得不借助当时人们所熟悉的宗教、文化的概念、传说和表达方式来推广他的教义(方便道)。方便道必须基于真实道,可是后世佛教迎合了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无明,使得方便道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真实道,有很多新起教义歪曲了佛陀的核心教义和本怀。
佛教现代化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改造传统佛教是极为困难的,我想我们的任务是建立真实道的现代阐释和产生现代人能接受的方便道,并保持方便道和真实道的合理平衡。
说到“以信入道”和“以理入道”,我以为佛陀所说的“信”更多指一个弟子对老师和老师所教导的东西的信心,是信念和信心(faith and confidence)的意思,其实与信仰(religion and religion based faith)是有很大差别的。况且信和理在修学过程中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我个人的经验是,钻研了理,对佛陀的教导有了信心,也就能不怕困难,不会退失,能更坚定地学习理和进行修习实践。至于此世间一般人,从不宣扬迷信而通过增强他们的信心入手,也是正当的方便。到目前为止,我们都说了自己修学的感受,我们的感受可能不是其他人的感受,允许佛法修学方式的多样化,正是为了因应学人个性气质的多样性。因此我不反对别人有与我不同的修学方式,也鼓励人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符合三法印的修学方式。这不是不讲原则的极端实用主义的做法,因为佛陀本身就是基于了知和慈悲而对众生因时、因地和因人施教的。我想佛教现代化仍然需要“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让大家在一个充满自由、民主、理性、公开的环境里好好修学,获得喜悦,关心自己和他人。
参考:
禅世界佛法修学研讨会信息:
- 禅世界佛法修学研讨会@Skype (介绍)
- 研讨会的原则和立场 (原则和立场)
- 研讨会SKYPE使用帮助 (如何使用)
- 禅世界佛法修学研讨会论坛 (最新消息、讨论、以往研讨会PDF / PPT / 音频 / 视频等电子资料)
- 研讨会投稿、提议和意见 (欢迎法师、专家、同修和网友提供主题和发言)
- 禅世界活动日历 (研讨会和其他活动日历)
- 【禅世界主页】 【联系禅世界】 【禅世界帮助】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