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戒蕴品】:DN.1,DN.2,DN.3,DN.4,DN.5,DN.6,DN.7,DN.8,DN.9,DN.10,DN.11,DN.12,和 DN.13;
【第二大品】:DN.14,DN.15,DN.16,DN.17,DN.18,DN.19,DN.20,DN.21,DN.22,和 DN.23;
【第三波梨品】:DN.24,DN.25,DN.26,DN.27,DN.28,DN.29,DN.30,DN.31,DN.32,DN.33,和 DN.34。
《大般涅槃经》:第一品,第二品,第三品,第四品,第五品,和第六品
《大般涅槃经》(DN.16) 4
第四诵品
4.1
那时,世尊在早晨穿好衣服,拿着钵与僧袍,为了托钵乞食进入毘舍离。在毘舍离为了托钵乞食而行和从施食处返回后,食毕,以龙象之视(Elephant-look)回望毘舍离,对尊者阿难说道:
“阿难!这将是如来最后一次看见毘舍离。来吧!阿难!我们前往犍荼村(货物村; Bhandagama)。 ” – “是的,大德! ” 尊者阿难回答道。那时,世尊与大比丘僧团一起抵达犍荼村。在那里,世尊住在犍荼村中。
4.2
在那里,世尊对比丘们说道:“比丘们!因为对四种事物不能领悟与通达,因此我与你们长久以来,流转于生死长期的轮回。是哪四种呢?比丘们!因为对圣戒不能领悟与通达,因此我与你们长久以来,流转于生死长期的轮回;因为对圣定不能领悟与通达,因此我与你们长久以来,流转于生死长期的轮回;因为对圣慧不能领悟与通达,因此我与你们长久以来,流转于生死长期的轮回;因为对圣解脱不能领悟与通达,因此我与你们长久以来,流转于生死长期的轮回。
比丘们!这圣戒已经领悟与通达,圣定已经领悟与通达,圣慧已经领悟与通达,圣解脱已经领悟与通达,对有的渴爱已被切断,对存在(有)之管道已息灭,现在没有重生。 ”
4.3
世尊如是所说。善逝、大师又进一步如是说道:
“戒、定与慧,以及无上解脱,
声名远扬的乔达摩证悟了这些法。
佛陀如是证知后为比丘们宣说正法,
大师、痛苦的终结者、有眼者将成就般涅槃。 ”
4.4
那时,世尊住在犍荼村,宣说种种法要:“此为戒;此为定;此为慧。当已遍修习戒时,则定有大果报和大利益;当已遍修习定时,则慧有大果报和大利益;当已遍修习慧时,则心就完全地解脱烦恼(诸漏),即:感官欲望的烦恼(欲漏)、存在(有)的烦恼(有漏)、无明的烦恼(无明漏)。 ”
【注】:佛陀在这里说到戒定慧的关系。
4.5
那时,世尊随顺其意住在犍荼村后,对尊者阿难说道:“来吧!阿难!我们前往跋提村(象村)、前往菴罗村(芒果树村)、前往阎浮村和去往负弥城(财富城)。 ”
4.6
“是的,大德! ” 尊者阿难回答道。那时,世尊与大比丘僧团一起抵达负弥城(财富城)。
4.7
那时,世尊住在负弥城(Bhoganagara)的阿难塔庙。在那里,世尊对比丘们说道:
“比丘们!我将教导你们这四大教法。你们要注意,仔细谛听思惟。我要说了。”
“是的,大德! ” 那些比丘回答道。世尊如是说道:
4.8
“比丘们!在这里,有位比丘可能如是说道: “学友们!我亲自在世尊面前听闻和领受:“此为法;此为律;此为大师的教导。 ” 比丘们!对那位比丘所说既不应该赞叹认可,也不应该排斥不认可。不赞叹和不排斥,而善于理解其辞句,与经和律相比较和相对照。如果它们与经和律相比较和相对照而不合乎经和律时,你们应该得到如是结论: “这些确实不是那位世尊、阿罗汉和遍正觉者的教导,而是这位比丘的错误把握。 ” 比丘们!象这样,你们应该舍弃它。比丘们!在这里,有位比丘可能如是说道: “学友们!我亲自在世尊面前听闻和领受:“此为法;此为律;此为大师的教导。 ” 比丘们!对那位比丘所说既不应该赞叹认可,也不应该排斥不认可。不赞叹和不排斥,而善于理解其辞句,与经和律相比较和相对照。如果它们与经和律相比较和相对照而的确合乎经和律时,你们应该得到如是结论:“这些确实是那位世尊、阿罗汉和遍正觉者的教导。这位比丘正确把握了它们。 ” 比丘们!你们应该忆持这第一大教法。
4.9
再者,比丘们!在这里,有位比丘可能如是说道: “在这样一个地方住着僧伽长老及博学多闻的和合僧团之耆旧高德。我亲自在僧伽长老面前听闻和领受:“此为法;此为律;此为大师的教导。 ”” 比丘们!对那位比丘所说既不应该赞叹认可,也不应该排斥不认可。不赞叹和不排斥,而善于理解其辞句,与经和律相比较和相对照。如果它们与经和律相比较和相对照而不合乎经和律时,你们应该得到如是结论: “这些确实不是那位世尊、阿罗汉和遍正觉者的教导,而是那个僧团的错误把握。 ” 比丘们!象这样,你们应该舍弃它。比丘们!在这里,有位比丘可能如是说道: “在这样一个地方住着僧伽长老及博学多闻的和合僧团之耆旧高德。我亲自在僧伽长老面前听闻和领受:“此为法;此为律;此为大师的教导。 ”” 比丘们!对那位比丘所说既不应该赞叹认可,也不应该排斥不认可。不赞叹和不排斥,而善于理解其辞句,与经和律相比较和相对照。如果它们与经和律相比较和相对照而的确合乎经和律时,你们应该得到如是结论: “这些确实是那位世尊、阿罗汉和遍正觉者的教导。那个僧团正确把握了它们。 ” 比丘们!你们应该忆持这第二大教法。
4.10
再者,比丘们!在这里,有位比丘可能如是说道: “在这样一个地方住着众多博学多闻、通晓阿含、持法、持律、持论母的上座比丘们。我亲自在那些上座们面前听闻和领受:“此为法;此为律;此为大师的教导。 ”” 比丘们!对那位比丘所说既不应该赞叹认可,也不应该排斥不认可。不赞叹和不排斥,而善于理解其辞句,与经和律相比较和相对照。如果它们与经和律相比较和相对照而不合乎经和律时,你们应该得到如是结论:“这些确实不是那位世尊、阿罗汉和遍正觉者的教导,而是那些上座们的错误把握。 ” 比丘们!象这样,你们应该舍弃它。比丘们!在这里,有位比丘可能如是说道:“在这样一个地方住着众多博学多闻、通晓阿含、持法、持律、持论母的上座比丘们。我亲自在那些上座们面前听闻和领受:“此为法;此为律;此为大师的教导。 ”” 比丘们!对那位比丘所说既不应该赞叹认可,也不应该排斥不认可。不赞叹和不排斥,而善于理解其辞句,与经和律相比较和相对照。如果它们与经和律相比较和相对照而的确合乎经和律时,你们应该得到如是结论:“这些确实是那位世尊、阿罗汉和遍正觉者的教导。那些上座们正确把握了它们。 ” 比丘们!你们应该忆持这第三大教法。
【注】:庄春江大德注:“「持母者(MA)」,南传作「持论母者」(mātikādhar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概要专家」(experts on the outlines, AN),智髻比丘长老英译为「维护规则者」(who maintain the Codes, MN)。按:「论母」(mātikā),另译为「本母;智母;律母;本典要目」,音译为「摩得勒迦;摩夷」,为经典与律典列举先列纲目再加解说的一种圣典格式,出现于「阿毘达摩(阿毘昙)」之前,参看印顺法师着《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第五章 摩得勒伽与犍度〉。” “「通晓阿含」(āgatāgam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传承的继承人」(heirs to the heritage)。按:「阿含」(āgama)为译音,意译为「传来;传承」,指「师承传来的圣教」。”
4.11
再者,比丘们!在这里,有位比丘可能如是说道: “在这样一个地方住着某位博学多闻、通晓阿含、持法、持律、持论母的上座比丘。我亲自在那位比丘面前听闻和领受:“此为法;此为律;此为大师的教导。 ”” 比丘们!对那位上座比丘所说既不应该赞叹认可,也不应该排斥不认可。不赞叹和不排斥,而善于理解其辞句,与经和律相比较和相对照。如果它们与经和律相比较和相对照而不合乎经和律时,你们应该得到如是结论:“这些确实不是那位世尊、阿罗汉和遍正觉者的教导,而是那位上座比丘的错误把握。 ”比丘们!象这样,你们应该舍弃它。比丘们!在这里,有位比丘可能如是说道:“在这样一个地方住着某位博学多闻、通晓阿含、持法、持律、持论母的上座比丘。我亲自在那位上座面前听闻和领受:“此为法;此为律;此为大师的教导。 ”” 比丘们!对那位比丘所说既不应该赞叹认可,也不应该排斥不认可。不赞叹和不排斥,而善于理解其辞句,与经和律相比较和相对照。如果它们与经和律相比较和相对照而的确合乎经和律时,你们应该得到如是结论:“这些确实是那位世尊、阿罗汉和遍正觉者的教导。那位上座比丘正确把握了它们。 ” 比丘们!你们应该忆持这第四大教法。
比丘们!应该忆持这些四大教法”。
4.12
那时,世尊住在负弥城的阿难塔庙,宣说种种法要:“此为戒;此为定;此为慧。当已遍修习戒时,则定有大果报和大利益;当已遍修习定时,则慧有大果报和大利益;当已遍修习慧时,则心就完全地解脱烦恼(诸漏),即:感官欲望的烦恼(欲漏)、存在(有)的烦恼(有漏)、无明的烦恼(无明漏)。 ”
4.13
那时,世尊随顺其意住在财富城后,对尊者阿难:“来吧!阿难!我们去往波婆城。” – “是的,大德! ” 尊者阿难回答道。
那时,世尊与大比丘僧团一起抵达波婆城。在那里,世尊住在波婆城铁匠之子纯陀的芒果园中。
4.14
铁匠之子纯陀听说: “世尊已抵达波婆城,住在我的芒果园中。 ” 那时,铁匠之子纯陀去拜见世尊。抵达后,向世尊礼敬,接着坐在一旁。在一旁坐好后,世尊以法要教导、劝诫和鼓励铁匠之子纯陀,使之欢喜。
4.15
他对世尊如是说道:“大德!请世尊与比丘僧团同意明天一起纳受我的食事供养。” 世尊以沉默同意。
4.16
那时,铁匠之子纯陀知道世尊同意后,起座向世尊礼敬,然后右绕离去。
4.17
那时,晚上铁匠之子纯陀在自己的住处准备美味的的硬食与软食,以及很多栴檀树菌茸后,去通知世尊:“大德!食事供养已经准备妥当,请随宜尊便。”
4.18
那时,世尊在早晨穿好衣服后,拿着钵与僧袍,和比丘僧团一起去往铁匠之子纯陀的住处。抵达后,与比丘僧团一起在设置好的座位上坐下。坐好后,世尊对铁匠之子纯陀说道:
“纯陀!你把所准备栴檀树菌茸都供奉给我,而将其他硬食与软食都供奉给比丘僧团。 ”
“是的,大德! ” 铁匠之子纯陀回答世尊后,把所准备栴檀树菌茸供奉给世尊,而将其他硬食与软食供奉给比丘僧团。
4.19
那时,世尊对铁匠之子纯陀说道: “纯陀!把所有这些剩余的菌茸全部埋入坑里。纯陀!我在包括众天神、众魔罗、众梵天的此世间,和包含众沙门、众婆罗门、众天子和众人的这一代中,除了如来以外,我看不见任何吃了这些菌茸而能消化的人。 ”
“是的,大德! ” 铁匠之子纯陀回答世尊后,将剩余的菌茸全部埋入坑里,然后去拜见世尊。抵达后,向世尊礼敬,接着坐在一旁。在一旁坐好后,世尊以法要教导、劝诫和鼓励铁匠之子纯陀,使之欢喜。
4.20
那时,世尊吃了铁匠之子纯陀的供养的食物后生重病,患血痢病,感受激烈的、濒临死亡的痛苦。世尊具备正念和正知地忍受了它,没有痛苦不堪。那时,世尊对尊者阿难说道:
“来吧!阿难!我们前往拘尸那罗。 ” – “是的,大德! ” 尊者阿难回答道。
“我如是听闻:
吃了铁匠之子纯陀的供养食物后,
坚定者生了重病,感受激烈的、濒临死亡的痛苦。
因为食用了旃檀树菌茸,
大师重病发作。
世尊得了痢疾之后,
说道:“我们去拘尸那罗城。 ””
4.21
那时,世尊离开道路,走到一棵树下。抵达后,对尊者阿难说道:“来吧!阿难!请你为我将上衣摺成四叠,阿难!我极为疲倦,我需要稍作休息。 ” – “是的,大德! ” 尊者阿难回答世尊后,将上衣摺成四叠。
4.22
世尊在铺设好的座位上坐下。坐好后,世尊对尊者阿难说道:“来吧!阿难!请你为我取一些水,阿难!我很渴,我要喝水。 ”
当如是所说时,尊者阿难对世尊如是说道:“大德!现在有五百多辆的车乘在渡河,河水被车轮搅动而浑浊地流动。大德!脚俱多河离此不远,河水清凉澄洁,河岸赏心悦目,在那里世尊可以饮水,并可清凉肢体。 ”
4.23
第二次,世尊对尊者阿难说道:“来吧!阿难!请你为我取一些水,阿难!我很渴,我要喝水。 ”
第二次,尊者阿难对世尊如是说道:“大德!现在有五百多辆的车乘在渡河,河水被车轮搅动而浑浊地流动,大德!脚俱多河离此不远,河水清凉澄洁,河岸赏心悦目,在那里世尊可以饮水,并可清凉肢体。 ”
4.24
第三次,世尊对尊者阿难说道:“来吧!阿难!请你为我取一些水,阿难!我很渴,我要喝水。 ”
第三次,尊者阿难对世尊如是说道: “是的,大德! ” 尊者阿难回答世尊后,持钵前往那条河。那时,河水被车轮搅动而浑浊地流动。当尊者阿难抵达时,河水却清澈、洁净而不再浑浊地流动。
4.25
那时,尊者阿难如是想道:“实在不可思议啊,先生!实在非同寻常啊,先生!如来的大神通力和大威力。之前这条河的河水被车轮搅动而混浊地流动。当我抵达时,河水却清澈、洁净而不浑浊地流动。 ” 他以钵取水后,去拜见世尊。抵达后,对世尊如是说道:“实在不可思议啊,大德!实在非同寻常啊,大德!如来的大神通力、大威力。大德!之前这条河的河水被车轮搅动而混浊地流动。当我抵达时,河水却清澈、洁净而不再浑浊地流动。世尊!请喝水。善逝!请喝水。 ”
那时,世尊饮了一些水。
4.26
当时,阿罗罗迦罗摩的弟子福贵走在从拘尸那罗到波婆城的旅途中。末罗子福贵看见世尊坐在一棵树下。看见后,去拜见世尊。抵达后,向世尊礼敬,接着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末罗子福贵对世尊如是说道:“实在不可思议啊,大德!实在非同寻常啊,大德!大德!出家者们以平静心境而安住,确实不可思议。
4.27
从前,阿罗罗迦罗摩走在旅途中,他离开道路,坐在不远处的一棵树下中午休息。大德!那时,有五百多辆车乘在附近近驶。大德!那时走在那些商队车乘后面的某位男子去见阿罗罗迦罗摩。抵达后,对阿罗罗迦罗摩如是说道: “大德!你是否看见五百多辆车乘驶过? ” – “没有,朋友!我没有看见。 ” – “大德!可是你听见了什么声音吗? ” – “没有,朋友!我没听见声音。 ” – “大德!可是你在睡觉吗? ” – “没有,朋友!我没睡觉。 ” – “大德!可是你有意识吗? ” – “是的,朋友! ” – “大德!你有意识,正清醒着,有五百多辆车乘在附近驶过,而你既没看见,也没听到声音。大德!你的上衣是否有灰尘散布呢? ” – “是的,朋友! ”大德!那时,那位男子如是想道: “实在不可思议啊,先生!实在非同寻常啊,先生!出家者们确实以平静心境而安住,确实因为他有意识,正清醒着,有五百多辆车乘在附近驶过而既没看见,也没听到声音。 ” 他对阿罗罗迦罗摩表示巨大的信心后离开。 ”
4.28
“福贵!你如何思惟:“有意识,正清醒着,有五百多辆车乘在附近驶过而既没看见,也没听到声音” 与 “有意识,正清醒着,在天降豪雨,天雷鸣吼,电光闪闪,雷电震裂时,既没看见,也没听到声音”,哪个较难做到,较难克服呢? ”
4.29
“大德!与以五百辆车乘或六百辆车乘或七百辆车乘或八百辆车乘或九百辆车乘或一万辆车乘相比,“有意识,正清醒着,在天降豪雨,天雷鸣吼,电光闪闪,雷电震裂时,既没看见,也没听到声音”,这较难做到,较难克服。 ”
4.30
“福贵!有一次,我住在阿头菩沙迦罗家中,当时,天降豪雨,天雷鸣吼,电光闪闪,雷电震裂时,在菩沙迦罗不远处有两个农夫兄弟和四头牛被雷电击杀。福贵!那时,阿都玛的大群众都出来,去看被击杀的两个农夫兄弟与四头牛。
4.31
福贵!当时,我从菩沙迦罗出来,在菩沙迦罗不远处的屋外经行。福贵!一位男子从大群众中来见我。抵达后,向我礼敬,接着在一旁站立。在一旁站好后,福贵!我对那位男子如是说道: “朋友!现在为何有这一大群人的集会呢? ”
4.32
“大德!现在,在天降豪雨,天雷鸣吼,电光闪闪,雷电震裂时,有两个农夫兄弟与四头牛被击杀,因此大群众在这里集会。但是,大德!你当时在哪里呢? ” – “朋友!我就在这里。 ” – “那么,大德!你看见什么吗? ” – “没有,朋友!我没看见什么。 ” – “那,大德!你听见了什么声音吗? ” – “没有,朋友!我没听见声音。 ” – “那,大德!你在睡觉吗? ” – “没有,朋友!我没睡觉。 ” – “那,大德!你有意识吗? ” – “是的,朋友! ” – “大德!你有意识,正清醒着,在天降豪雨,天雷鸣吼,电光闪闪,雷电震裂时,既没看见,也没听到声音吗? ” – “是的,朋友! ”
4.33
福贵!那时,那位男子如是想道: “实在不可思议啊,先生!实在非同寻常啊,先生!出家者们确实以平静心境而安住,确实因为他有意识,正清醒着,在天降豪雨,天雷鸣吼,电光闪闪,雷电震裂时,既没看见,也没听到声音,实在不可思议啊!” 他对我所说的表示巨大的信心,向我礼敬,然后右绕离去。 ”
4.34
当如是所说时,末罗子福贵对世尊如是说道:
“大德!我对阿罗罗迦罗摩的信仰,让它在大风中吹去,或在湍急的水流中冲走吧。大德!太伟大了。大德!太殊胜了。大德!犹如能拨乱反正,能披露幽微,能指点迷津,能在黑暗中高擎明灯使有眼力的人能看见诸色一般,同样的,世尊以种种方法次第宣说阐明诸法。大德!我皈依世尊、法和比丘僧团。请世尊作记我为一位优婆塞,从今天开始终生皈依。 ”
4.35
那时,末罗子福贵对其随从者说道:“来吧!你为我拿来一对光亮的金色衣服。 ”
“是的,大德! ” 那位男子回答末罗子福贵后,拿来了一对光亮的金色衣服。那时,末罗子福贵将那一对光亮的金色衣服亲手供奉给世尊,说道: “大德!这是一对光亮的金色衣服,请世尊怜悯我而纳受。 ”
“既然这样,福贵!让我穿一件,另一件给予阿难。 ” – “是的,大德! ” 末罗子福贵回答世尊后,为世尊披上一件衣服,另一件也为阿难披上。
4.36
那时,世尊以法要教导、劝诫和鼓励末罗子福贵,使之欢喜。末罗子福贵欢喜世尊所教示和教诫的法语,接着起座,向世尊礼敬,右绕离去。
4.37
那时,在末罗子福贵离开不久,尊者阿难将那一对光亮的金色衣服亲手为世尊披上。当世尊的身体被那一对光亮的金色衣服披上时,衣服显得黯然失色。那时,尊者阿难对世尊如是说道:“实在不可思议啊,大德!实在非同寻常啊,大德!所有如来的肤色都是如此清净和皎洁。大德!当世尊的身体被这一对光亮的金色衣服披上时,衣服显得黯然失色。 ”
“正是这样,阿难!正是这样,阿难!如来身体的肤色在两种时候极为清净和皎洁。是哪两种时候呢?如来成就无上遍正觉之夜,和如来成就般涅槃于无余涅槃界之夜。阿难!在这两种时候,如来身体的肤色极为清净和皎洁。
4.38
阿难!在今夜后半夜,在末罗拘尸那罗附近的沙罗树林的双沙罗树间,如来将成就般涅槃。来吧!阿难!我们前往脚俱多河。 ” – “是的,大德! ” 尊者阿难回答道。
“一对金色的衣服,
福贵令人拿来。
衣服披于大师身上,
它们却黯然失色。 ”
4.39
那时,世尊与大比丘僧团前往脚俱多河。抵达后,在脚俱多河沐浴,饮水后,接着前往芒果园。抵达后,对尊者纯陀说道:“来吧!纯陀!请你为我将上衣摺成四叠,纯陀!我很疲倦,我想躺下。 ” – “是的,大德! ” 尊者纯陀回答世尊后,将上衣摺成四叠。
4.40
那时,世尊以右侧作狮子卧,将一条腿叠放在另一条腿上,具足正念、正知,收摄其心住于禅定。而在那里,尊者纯陀就坐在世尊面前。
4.41
“佛陀前往脚俱多河,
河水清澈、令人愉快而明净。
非常疲倦的大师进入此河,
如来在此世间无与伦比。
大师沐浴与饮水后,
比丘众紧随其后,
大师前往芒果园。
大师宣说法要,
对名叫纯陀的比丘说道:
把我的上衣摺成四叠。
纯陀被世尊督促,
把上衣摺成四叠铺在地上。
大师非常疲倦的,
作狮子卧叠腿躺下,
在那里纯陀坐在佛陀前。 ”
4.42
那时,世尊对尊者阿难说道:
“阿难!有人可能会使铁匠子纯陀引发追悔和遗憾:“纯陀学友!因为如来食用你的最后施食供养后而成就般涅槃,那是你的损失,那是你的邪恶所得。 ” 阿难!铁匠之子纯陀的追悔和遗憾应该如是被排除:“纯陀学友!我在世尊面前曾亲自听到和领受:那是你的获得,那是你的好获得,因为你供养如来最后的施食后,如来成就般涅槃。纯陀学友!我亲自在世尊面前听到和领受: “这两种供养完全有相同的正果报,比起其它施食,更为殊胜,有更大利益和更大果报。是哪两种呢?如来食用施食后成就无上遍正觉,和如来食用施食后成就般涅槃于无余涅槃界。这两种供养完全有相同的正果报,比起其它施食,更为殊胜,有更大利益和更大果报。尊者铁匠子纯陀,累积善业,导致长寿;尊者铁匠子纯陀,累积善业,导致高贵的出生;尊者铁匠子纯陀,累积善业,导致美貌;尊者铁匠子纯陀,累积善业,导致安乐;尊者铁匠子纯陀,累积善业,导致良善名声;尊者铁匠子纯陀,累积善业,导致生往天界;尊者铁匠子纯陀,累积善业,导致得到主宰权。 ” 阿难!铁匠子纯陀的追悔和遗憾应该如是被排除。”
4.43
那时,世尊忆念和了知这个义理后,自说优陀那:
“施与者增大福德,
自我约束者不累积怨恨。
良善者舍弃诸恶,
以贪瞋痴的息灭,
他确定证悟涅槃。 ”
第四诵品终。
《大般涅槃经》:第一品,第二品,第三品,第四品,第五品,和第六品
【第一戒蕴品】:DN.1,DN.2,DN.3,DN.4,DN.5,DN.6,DN.7,DN.8,DN.9,DN.10,DN.11,DN.12,和 DN.13;
【第二大品】:DN.14,DN.15,DN.16,DN.17,DN.18,DN.19,DN.20,DN.21,DN.22,和 DN.23;
【第三波梨品】:DN.24,DN.25,DN.26,DN.27,DN.28,DN.29,DN.30,DN.31,DN.32,DN.33,和 DN.34。
【Chanworld.org】2017.07.20-2019.02.22-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