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2.1-10、SN.2.11-20 和 SN.2.21-30。
《相应部》卷2【禅世界版】3
第二章 天子相应(相应二)
第三品 种种外道(VARIOUS SECTARIANS)品
SN.2.21-30
SN.2.21 湿婆经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当时夜已深沉,绝美的湿婆(Siva)天子发放殊胜妙光,照亮整个祇树园,去见世尊。抵达后,他向世尊礼敬,站立一旁,对世尊唱诵这些偈颂:
320 “应该只与善人们相交,
一个人应该培养与善人们的亲密感。
已经学习了善人们的正法,
一个人就变得更好而永远不会更糟。”
–
321 “应该只与善人们相交,
一个人应该培养与善人们的亲密感。
已经学习了善人们的正法,
就获得智慧,而不是从另一人那里获取。”
–
322 “应该只与善人们相交,
一个人应该培养与善人们的亲密感。
已经学习了善人们的正法,
一个人就不在忧愁中忧愁。”
–
323 “应该只与善人们相交,
应该与善人们作亲密交往。
已了知善人们的正法,
一个人就在亲族中闪耀光辉。”
–
324 “应该只与善人们相交,
一个人应该培养与善人们的亲密感。
已经学习了善人们的正法,
众生就向着一个善的目的地(善趣)行进。”
–
325 “应该只与善人们相交,
一个人应该培养与善人们的亲密感。
已经学习了善人们的正法,
众生就会舒适地受持。”
接着,世尊用偈诵回答湿婆天子:
326 “应该只与善人们相交,
一个人应该培养与善人们的亲密感。
已经学习了善人们的正法,
一个人就从一切痛苦得到释放。”
SN.2.22 差摩经
在一旁站立时,差摩(Khema)天子对世尊唱诵这些偈颂:
327 “缺乏智慧的愚人们,
对待自己如同仇寇。
他们去造作诸恶业,
而诸恶业只会结出苦果。
–
328 那个行为表现不佳,
已经造作后,就接着会懊悔。
一个人体验它的果报,
泪流满面地哭泣。
-
329 可是那个行为表现很好,
已经造作它后,就不用懊悔。
一个人体验它的果报,
以一颗快乐的心而欢欣。”
【注】:凡夫表现很好就高兴,而表现不佳就懊悔。
(世尊:)
330 “一个人应该迅速地去做
他知道对自己有福利的事情。
思想家,慧者不应该
以车夫的反思前行。”
–
331 当离开路面平整的
大道的车夫,
进入一条崎岖的小路,
而因一个断裂的车轴悲哀地沉思 –
–
332 因此已经离开正法的愚者,
跟随一条非法的道路(a way opposed to Dhamma),
当他堕入死神的口中时,
象有一个断裂车轴的车夫一样沉思。”
SN.2.23 悉梨经
在一旁站立时,悉梨(Seri)天子对世尊唱诵这些偈颂:
333 “诸天与众人两者,
他们总是欢喜食物。
那么,会有什么样的夜叉,
确实不欢喜食物呢?”
(世尊:)
334 “当他们由一颗充满信心的心,
出于信念来布施时,
在此世间和来世两者中,
食物会集聚给布施者自己。
–
335 “因此,已经除去悭贪吝啬后,
污点的征服者应该布施。
当他们在另一个世间中生起时,
诸福德是有过活的众生的的供养。”
(悉梨:)
“精彩极了,大德!不可思议啊,大德!世尊宣说得好极了:
336 “当他们由一颗充满信心的心,
出于信念来布施时,
在此世间和来世两者中,
食物会集聚给布施者自己。
–
337 “因此,已经除去悭贪吝啬后,
污点的征服者应该布施。
当他们在另一个世间中生起时,
诸福德是有过活的众生的的供养。””
大德!从前,我名叫悉梨,是一个国王、施主、慈善家,一个称赞布施的人。我在四个城门给沙门、婆罗门、穷人、旅人、托钵者和乞丐施予布施。 大德!那时,后宫诸妇来见我,说道:“陛下施予布施,但我们没有施予布施。如果我们也能在陛下的协助下施予布施,做具有福德的善事,就好了!” 我心想:“我是施主、慈善家、称赞布施者。因此当她们说:“我们要施予布施”时,我要对她们说什么呢? ” 大德!因此我把那第一个城门给了后宫诸妇,她们在那里施予布施,我的布施则返还给我。
大德!接着我的刹帝利封臣们来见我,说道:“陛下、后宫诸妇们施予布施,但我们没有施予布施。如果我们也能在陛下的协助下施予布施,做具有福德的善事,就好了!” 大德!我心想:“我是施主、慈善家、称赞布施者。因此当他们说:“我们要施予布施”时,我要对他们说什么呢?” 大德!因此我把那第二个城门给了刹帝利封臣们,他们在那里施予布施,我的布施则返还给我。
大德!接着我的军人们来见我,说道:“陛下、后宫诸妇、刹帝利封臣们施予布施,但我们没有施予布施。如果我们也能在陛下的协助下施予布施,做具有福德的善事,就好了!” 大德!我心想:“我是施主、慈善家、称赞布施者。因此当他们说:“我们要施予布施”时,我要对他们说什么呢?” 大德!因此我把那第三个城门给了军人们,他们在那里施予布施,我的布施则返还给我。
大德!接着婆罗门和屋主们来见我,说道:“陛下、后宫诸妇、刹帝利封臣们、军人们施予布施,但我们没有施予布施。如果我们也能在陛下的协助下施予布施,做具有福德的善事,就好了!” 大德!我心想:“我是施主、慈善家、称赞布施者。因此当他们说:“我们要施予布施”时,我要对他们说什么呢?” 大德!因此我把那第四个城门给了众婆罗门和屋主们,他们在那里施予布施,我的布施则返还给我。
大德!接着我的人来见我,说道:“陛下目前在任何地方都没有施予布施了。” 他们如是所说,我告诉他们:“好吧,我说,把那些边缘省份的一半岁入从那里送到王宫来。另一半就在那里作为布施施予沙门、婆罗门、穷人、旅人、托钵者和乞丐。”
大德!我无止境地长时间做具有福德、具有善法的善事,以致我可以说:“功德如此之大”,或者“功德果如此之大”,或者“我会在天界居住如此之长的时间。” 精彩极了,大德!不可思议极了,大德!世尊宣说得好极了:
338 “当他们由一颗充满信心的心,
出于信念来布施时,
在此世间和来世两者中,
食物会集聚给布施者自己。
–
339 “因此,已经除去悭贪吝啬后,
污点的征服者应该布施。
当他们在另一个时间中生起时,
诸福德是有过活的众生的的供养。””
SN.2.24 噶底卡拉经
在一旁站立时,噶底卡拉(Ghatikara)天子对世尊唱诵这些偈颂:
340 “七位比丘已经完全得到解脱,
往生于无烦天(Aviha)。
随着贪欲和嗔恨的彻底摧毁,
他们已超越了对此世间的依恋附着。”
(世尊:)
341 “而谁是那些穿越了沼泽,
和极难超越死神的领域的人呢?
谁已经离开了人身,
超越了天轭系缚呢?”
(噶底卡拉:)
342 “优波迦(Upaka)、波罗揵荼(Palaganda)、佛库娑梨(Pukkusati)这三位,
拔提亚(Bhaddiya)、揵陀提婆(Bhaddadeva)、婆侯罗提(Bahudantı)、僧提雅等(Pingiya),
这些人,已经离开了人身,
已经超越了天轭系缚。”
(世尊:)
343 “你说他们的言语良善,
他们已经舍弃了诸魔罗之网(Mara’s snares)。
他们了知的是谁的法,
从而切断了“存在(有)”的束缚呢?”
(噶底卡拉:)
344 “没有与世尊分离,
没有离开你的教导!
通过已经了知了你的法,
他们从而切断了“存在(有)”的束缚。
–
345 在名色无余
终止之处:
在这里,通过了知那种法,
他们切断了“存在(有)”的束缚。”
(世尊:)
346 “你说出的话语很深入,
难于了知,极难把握,
你已经了知了谁的法,
才说出这样的话语默呢?”
(噶底卡拉:)
347 “过去我是陶匠,
住在毘迦林加(Ghatikara in Vehalinga)。
那时我侍奉父母双亲,
是迦叶佛的一位优婆塞弟子。
–
348 我戒除淫欲,
独身而无诸肉欲系缚。
我曾是你的同乡,
是你过去的朋友。
–
349 我是知道
这七个已解脱的比丘的人,
他们随着贪欲和嗔恨的彻底摧毁
已经跨越了对此世间的依恋附着。”
(世尊:)
350 “那时如你所说,正是这样,薄加瓦!
过去你是陶匠,
住在毘迦林加。
那时你奉养父母双亲,
是迦叶佛的优婆塞。
–
351 你戒除淫欲,
独身而无肉欲系缚。
你曾是我的同乡,
是过去我的朋友。
–
352 正是这样,
过去的朋友重逢相会,
两人现在都得到了内在的修行,
是自己最后身体的持有者。”
【注】:“天轭”,天界之束缚,《别译杂阿含经》作“天界、天境界”。南传注解书说“天轭”指“五上分结”。
SN.2.25 姜睹经
如是我闻。有一次,众多比丘住在拘萨罗国喜马拉雅山麓的森林小屋。他们焦躁不安、喧哗、自负、说话粗野、喋喋不休、稀里糊涂、不具正知、心神散乱、浮躁和诸根懈怠。
那时,姜睹(Jantu)天子在那十五布萨日去见那些比丘们,以偈颂对他们说道:
353 “过去乔达摩的比丘弟子们,
幸福快乐地生活。
他们没有诸愿望地寻求施舍,
没有诸愿望地使用他们的住所。
已经知道了此世间的无常性,
他们终止了痛苦。
–
354 但是现在,象在一个村里的头人们,
他们使自己难以供养。
他们吃了又吃,然后躺倒,
在别人的家里迷醉。
–
355 已经合掌致礼僧团,
在这里我只说一些人:
他们象死人们一般,
没有保护者而被抛弃。
–
356 我所说的涉及
那些住于疏忽懈怠的人。
而对于那些住于精勤不放逸的人,
我谦卑地向他们礼敬。”
SN.2.26 赤马经
在舍卫城。站立一旁,赤马 (Rohitassa)天子对世尊说道:
“大德!能通过旅行而知道、看见或抵达此世界的终点,在那里一个人没有出生,不会衰老,不会死亡,不会逝去,并且没有重生吗?”
(世尊:)
“朋友!说到此世界的终点,在那里一个人没有出生,不会衰老,不会死亡,不会逝去,并且没有重生 – 我说,那是不能通过旅行而知道、看见或抵达的。”
(天子:)
“精彩极了,大德!不可思议啊,大德!世尊宣说得好极了:“朋友!说到此世界的终点,在那里一个人没有出生,不会衰老,不会死亡,不会逝去,并且没有重生 – 我说,那是不能通过旅行而知道、看见或抵达的。”
大德!从前我是名为赤马的仙人,伯奢(Bhojia)的儿子,拥有神通,能在空中飞行(空行)。大德!我如此神速:我移动起来,正如一位训练有素、灵巧娴熟和经验丰富的硬弓手 – 能以一支轻箭毫不费力射过棕榈树影;大德!我的步幅如此之大:正如从东海跨到西海。大德!我生起这样的愿望:“我将通过旅行抵达此世间的终点。”
具备那样的神速和与步幅,有一百年的寿命,活了一百年,我除了吃、喝、用正餐和小点、大小便、睡觉、排除疲劳外,毫不停歇地旅行了一百年后,在还没有抵达此世间的终点前,就死于途中。
精彩极了,大德!不可思议啊,大德!世尊宣说得好极了:“朋友!说到此世界的终点,在那里一个人没有出生,不会衰老,不会死亡,不会逝去,并且没有重生 – 我说,那是不能通过旅行而知道、看见或抵达的。”
(世尊:)
“可是,朋友!我也说不抵达世界的终点则不会获得痛苦的结束。朋友!就在凡人一寻(fathom-high)之长的赋予了感知(想)和心的躯体里,我为人展示(make known)此世间,此世间的起点(集),此世间的息灭,和导向此世间息灭之道。
357 “通过在此世间旅行,
永远不会抵达此世间的终点,
但是不抵达此世间的终点
则不会获得痛苦的解脱。
–
358 因此,确实这样,此世间的了知者,明智者,
到达此世间的终点,梵行的实现者,
已知道此世间的终点,平静安祥,
就会不渴望此世间或另一个世间。”
SN.2.27 难陀经
在舍卫城。站立一旁时,难陀 (Nanda)天子对唱诵此偈:
359 “时光流逝,夜夜飞度,
人生各种阶段渐次离弃我们而去;
看清在死亡中的这个危险,
一个人应该实施带来快乐的诸行为。”
(世尊:)
360 “时光流逝,夜夜飞度,
人生各种阶段渐次离弃我们而去;
看清在死亡中的这个危险,
一个寻求平静的人应该扔掉此世间的诱饵。”
SN.2.28 难提毘舍罗经
站立一旁,难提毘舍罗(Nandivisala)天子以偈颂对世尊说道:
361 “拥有四个轮子与九道门,
被贪婪充满与系缚,
从泥沼中所生,啊,大英雄!
一个人要如何从它出离呢?”
(世尊:)
362 “已经切断皮带与皮绳,
已经切除邪恶的欲望和贪婪,
已经根除了渴爱,
一个人就这样从它出离。”
SN.2.29 须尸摩(Susıma)经
在舍卫城。那时,尊者阿难去见世尊,向世尊礼敬,然后在一旁坐下。世尊对尊者阿难说道:“阿难!你也赞同舍利弗吗?”
(阿难:)
“大德!确实,除非一个人愚蠢、充满怨恨、受蛊惑或精神错乱,谁不赞同尊者舍利弗呢?
大德!尊者舍利弗是智者,有大慧、广慧、乐慧、捷慧、敏慧和洞察慧。大德!尊者舍利弗欲求很少;他知足、独处、远离、精进。大德!尊者舍利弗是告诫他人者、接受告诫者、严责者、呵斥恶者!大德!确实,除非一个人愚蠢、充满怨恨、受蛊惑或精神错乱,谁不赞同尊者舍利弗呢? ”
(世尊:)
“正是如此,阿难!正是如此,阿难!确实,除非一个人愚蠢、充满怨恨、受蛊惑或精神错乱,谁不赞同尊者舍利弗呢?
阿难!尊者舍利弗是智者,有大慧、广慧、乐慧、捷慧、敏慧和洞察慧。阿难!尊者舍利弗欲求很少;他知足、独处、远离、精进。阿难!尊者舍利弗是告诫他人者、接受告诫者、严责者、呵斥恶者!阿难!确实,除非一个人愚蠢、充满怨恨、受蛊惑或精神错乱,谁不赞同尊者舍利弗呢? ”
当说到对尊者舍利弗的称赞时,须尸摩天子由一大群天子陪伴,去见世尊。抵达后,他向世尊礼敬,在一旁站立,对世尊说道:
“正是如此,世尊!正是如此,善逝!大德!确实,除非一个人愚蠢、充满怨恨、受蛊惑或精神错乱,谁不赞同尊者舍利弗呢?
大德!尊者舍利弗是智者,有大慧、广慧、乐慧、捷慧、敏慧和洞察慧。大德!尊者舍利弗欲求很少;他知足、独处、远离、精进。大德!尊者舍利弗是告诫他人者、接受告诫者、严责者、呵斥恶者!大德!确实,除非一个人愚蠢、充满怨恨、受蛊惑或精神错乱,谁不赞同尊者舍利弗呢?
我的情形也是如此。大德!不论我到哪个天子众中,我经常听到同样的说法:“尊者舍利弗是智者,有大慧、广慧、乐慧、捷慧、敏慧和洞察慧。尊者舍利弗欲求很少;他知足、独处、远离、精进。尊者舍利弗是告诫他人者、接受告诫者、严责者、呵斥恶者!确实,除非一个人愚蠢、充满怨恨、受蛊惑或精神错乱,谁不赞同尊者舍利弗呢? ””
那时,当说到对尊者舍利弗的称赞时,兴高采烈的、喜悦的、充满狂喜的的须尸摩天子众的天子们展现出各种光辉的容色。
正如美丽的、品质优异的、八个切割面的、做工精细的绿玉,当放在织锦缎上时,闪亮、照耀和放射光芒。同样地,当说到对尊者舍利弗的称赞时,兴高采烈的、喜悦的、充满狂喜的须尸摩天子众之天子们展现出各种光辉的容色。
正如娴熟的金匠在冶炼炉里精巧打造的最纯的金饰,当放在织锦缎上时,闪亮、照耀和放射光芒。同样地,当说到对尊者舍利弗的称赞时,兴高采烈的、喜悦的、充满狂喜的的须尸摩天子众之天子们展现出各种光辉的容色。
正如在夜色渐退之时,晨星闪亮、照耀、放射光芒。同样地,当说到对尊者舍利弗的称赞时,兴高采烈的、喜悦的、充满狂喜的的须尸摩天子众之天子们展现出各种光辉的容色。
正如在秋季,当天空晴朗无云时,上升到空中的太阳,闪亮、照耀和放射光芒,从空中击破一切黑暗。同样地,当说到对尊者舍利弗的称赞时,兴高采烈的、喜悦的、充满狂喜的的须尸摩天子众之天子们展现出各种光辉的容色。
那时,须尸摩天子在世尊面前唱诵关于尊者舍利弗的偈颂:
363 “他是一位广为人知的著名贤智者,
舍利弗,没有愤怒,
愿望很少,温和,已得到调御,
是被大师的称赞所装饰的仙人。”
接着,就尊者舍利弗,世尊用此偈回答须尸摩天子:
364 “他是一位广为人知的著名贤智者,
舍利弗,没有愤怒,
愿望很少,温和,已得到调御,
已经得到修习,已经很好地得到调御,他在等待时间的到来。”
SN.2.30 各种外道(Various Sectarians)经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Rajagha)竹林园(Bamboo Grove) 栗鼠庇护所(Squirrel Sanctuary)。
当时夜已深沉,众多绝美的各种外道弟子的天子们, 阿舍摩(Asama)、舍波利(Sahali)、任迦(Ninka)、阿考吒迦(Akotaka)、吠坦婆利(Vetambari)、摩纳婆伽弥耶(Manavagamiya),发放殊胜妙光,照亮整个竹林园,去见世尊。抵达后,他们向世尊礼敬,在一旁站立。
接着,站立一旁,阿舍摩天子就富兰那迦叶(Purana Kassapa)对世尊唱诵此偈:
365 “在这里的伤害和杀伐中,
在鞭笞和强夺中,
迦叶没有识别邪恶,
也没有看见自己的福德。
他确实教导了值得信赖的东西:
那位大师值得尊敬。”
接着,站立一旁,舍波利天子就末伽梨瞿舍罗(Makkhali Gosala)对世尊唱诵此偈:
366 “凭借苦行与谨慎,
他获得了完全的自制。
他舍弃与人们的诤论,
他克制谎言,说出真话,
确实象他这样的一个人不会作恶。”
接着,站立一旁,任迦天子关于尼乾陀若提子(Nigantha Nataputta)对世尊唱诵此偈:
367 “他是一位谨慎而眼光敏锐的比丘,
善于通过四禁戒来制约,
他解说所见所闻,
他确实不可能是一个有罪之人。”
接着,站立一旁,阿考吒迦天子就各种外道之师对世尊唱诵此偈:
368 “陀迦旃延(Pakudhaka Katiyana)和尼乾陀(Nigantha),
又有末迦梨(Makkhali)和富兰那(Puruna),
这些众人的大师们,已获得沙门果,
他们确实距离高级的人们(善人)不远。”
接着,吠坦婆利天子用此偈回答阿考吒迦天子:
369 “即使通过一起嚎叫,卑微的豺,
仍然还是绝不同于狮子的肮脏野兽。
因此尽管他是一群人的大师,
这位裸体苦行者、不实妄语者,
他的行止引起怀疑,
与高级的人们(善人)绝不相同。”
接着魔王波旬(Mara the Evil)附着了吠坦婆利天子,在世尊面前唱诵此偈:
370 “那些参与苦行和保持谨慎的人,
那些保护他们自己离群索居的人,
那些在色上驻留的人,
在诸天界里欢喜:
这些凡夫们
对于另一个世间正确地指导。”
那时,世尊已经了知,“这是魔王波旬”,就用此偈回答魔王波旬:
371 “无论任何此处或他处的色,
和那些在天空中闪耀的俊美者,
的确这一切你所赞美的,恶魔(Namuci)!
如同为了捕鱼而投掷的诱饵。”
接着,摩纳婆伽弥耶天子对世尊唱诵这些偈颂:
372 “在王舍城诸山中,
毘富罗山(Vipula)被称为是最殊胜的,
在白雪覆盖的诸山之中白山(Seta)则为最佳,
太阳,则在天空的旅行者中最为胜妙。”
–
373 “海洋在水界中最好,
月亮在夜空的星辰中最亮,
可是在与它的诸天一起的世间中,
世尊被称为无上第一。”
第三品种种外道品。
《天子相应》终。返回《相应部》。
SN.2.1-10、SN.2.11-20 和 SN.2.21-30。
【Chanworld.org】2017.06.30-2018.05.26-12023.09.22-2.0-MG-RM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