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有偈篇
《相应部》卷10【禅世界版】
第十章 夜叉相应 (相应十)
SN.10.1-12
SN.10.1 因陀迦(Indaka)经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因陀顶山因陀迦夜叉(yakkha Indaka)的栖息地。
那时,因陀迦夜叉去拜见世尊。抵达后,以偈颂对世尊说道:
802 “因为诸佛说那种色不是命(soul),
那么这个人如何得到身体呢?
一个人的诸骸骨和肝脏从哪里来呢?
这个人如何受生(begotten)母胎呢?”
(世尊:)
803 “首先有凝滑(迦罗逻; kalala),
从凝滑而有胞(阿部昙; abbuda),
从胞生出肉片(pesi),
从肉片生出坚肉(ghana),
从坚肉生出肢体(limbs)、
头发、体毛及指甲。
804 而无论母亲吃什么食物,
她食用的饭食和饮料,
住于母胎的人,
依靠这些而养活。”
SN.10.2 释罗(Sakkanamaka)经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耆闍崛山。那时,释罗那摩迦夜叉去拜见世尊。抵达后,以偈颂对世尊说道:
805 “已经舍弃一切系缚,
当一个人完全得到释放时,
你,作为一个沙门,去指导其他人,
对你而言不是太好。”
(世尊:)
806 “啊,释罗!如果由于某种原因,
与任何人亲密结交,
有慧者不该扰动他的心,
对如此一个人有所怜悯。
–
807 但是如果他的心清晰和纯净,
他指导其他人,
他不会被
他的怜悯和同情所束缚。”
SN.10.3 针毛(Suciloma)经
有一次,世尊住在伽耶(Gaya)的登居得床(the Tankita Bed)针毛夜叉的栖息地。 当时,柯乐夜叉(yakkha Khara)与针毛夜叉在离世尊不远处路过。那时,柯乐夜叉对针毛夜叉如是说道:“这是一位沙门。”
“这不是一位沙门,这是假沙门,我将很快地知道他是沙门或是假沙门。”
那时,针毛夜叉去拜见世尊。抵达后,将身体向世尊前倾。那时,世尊把身体退回。 于是针毛夜叉对世尊如是说道:“沙门!你怕我吗?”
“朋友!我不怕你。只是你的接触是邪恶的。”
“既然这样,沙门!我要问你,如果你不回答我,我要使你的心混乱,或者我要使你的心脏破裂,或者我要抓住你的双足后,扔到恒河的彼岸。”
“朋友!在包括诸天神、众魔罗和众梵天的此世间,和在包括众沙门、众婆罗门、众天子天和众人的这一代中,我没看见任何能使我的心混乱,或能使我的心脏破裂,或能抓住我的双足后,扔到恒河的彼岸者。然而,朋友!无论你想问什么,就问吧!”
那时,针毛夜叉以偈颂对世尊说道:
808 “贪欲与瞋恚的源头是什么呢?
从哪里生起不快、喜悦和毛发悚立的恐惧呢?
又从什么生起心的种种想法,
犹如童子们向上释放双脚被长绳系缚的乌鸦来折磨乌鸦一般呢?”
(世尊:)
809 “贪欲与瞋恚的源头就在这里;
从这里生起不快、喜悦和毛发悚立的恐惧;
从这里生起心的种种想法,
犹如童子们向上释放双脚被长绳系缚的乌鸦来折磨乌鸦一般。
【注】:菩提比丘注:童子们用一根长绳将一直乌鸦的双脚绑住,将绳子的另一端系在他们的指头上,然后释放乌鸦。它飞了一段距离,又掉在他们的脚边。
–
810 犹如从榕树的枝干生起嫩枝一般,
从情感生起,从一个人自己生起,
各种各样,执取于诸感官享乐,
如一根葛藤(maluva creeper)在林中蔓延。
–
811 那些了知它们源头的人,
他们去除它们的生起 – 听吧!啊,夜叉!
他们渡过之前从未渡过的
这难以渡越的洪流,不再领受重生。”
【注】:又见《经集》第五章针毛夜叉经。
SN.10.4 吉祥宝珠(Manibhadda)经
有一次,世尊住在摩揭陀的华鬘宝珠塔庙(the Manimalaka Shrine)吉祥宝珠夜叉的栖息地。 那时,吉祥宝珠夜叉去拜见世尊,以偈颂在世尊面前说道:
812 “一个充满正念的人总是吉祥,
充满正念的人幸福兴旺,
充满正念的人每天会更好,
并且他从敌意得到解脱。”
(世尊:)
813 “一个充满正念的人总是吉祥,
充满正念的人幸福兴旺,
充满正念的人每天会更好,
但是他没有从敌意得到解脱。
–
814 一个其心在日日夜夜里
喜悦于无害(harmlessness)的人,
慈爱地对待一切众生,
因为他没有任何敌意。”
SN.10.5 沙奴(Sanu)经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当时,某位优婆夷的儿子名叫沙奴,被夜叉所附体。
那时,那位优婆夷在那时哭泣着唱诵这些偈颂:
816 “在十四或十五日里,与半月的第八日,
以及神变月(special periods),
八支圆满的(complete in eight factors),
817 那些遵守布萨(Uposatha),
行持梵行者们,
夜叉们不能去耍弄:
我从那些阿罗汉处如是听闻。
可是今天我却亲自看见,
夜叉在耍弄沙奴。”
(附体沙奴的夜叉:)
818 “在十四或十五日里,与半月的第八日,
以及神变月(special periods),
八支圆满的(complete in eight factors),
819 那些遵守布萨(Uposatha),
行持梵行者们,
夜叉们不能耍弄:
你从阿罗汉们处所听闻的确实不错。 ”
–
820 当沙奴清醒后,
希望你告诉他夜叉的这项禁令:
不要公开地或秘密地,
造作任何一个恶业。
821 如果你要造作一个恶业
或者你现在正在造作它,
尽管你飞起来逃走,
也不会从痛苦解脱。”
(沙奴:)
822 “母亲!他们为死者哭悼,
或者为无法可见的生命悲泣。
母亲!当看见我活着时,
啊,母亲!你因何为我哭泣呢?”
(沙奴的母亲:)
823 “儿子啊!他们为死者哭悼,
或者为无法可见的生命悲泣。
但是在弃绝诸感官享乐之后,
当一个人回到在家生活,
儿子啊!他们也为此人哭泣,
因为他虽生忧死。”
–
824 亲爱的!已从炽热的灰烬中出来,
你还想再落入炽热的灰烬;
亲爱的!已从地狱中出来,
你还想再落入地狱。
–
825 赶快往前跑!祝福你吉祥!
我们会对谁诉说我们的悲伤呢?
一件从烈火中抢救出的物品,
你还想它再被烧掉吗?”
SN.10.6 夜叉童子(Piyankara)经
有一次,尊者阿那律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当时,尊者阿那律在拂晓时起来,正在诵读诸法句。那时,夜叉童子的母亲女夜叉哄她的幼子如是说道:
826 “夜叉童子!不要出声,
一位比丘正在诵说诸法句。
已经了知一支法句后,
我们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修行。
–
827 我们要自我约束不去伤害有生命的东西,
我们不说存心有意的谎言,
我们应该修学戒德,
也许我们将能从恶鬼界解脱。”
【注】:奥斯卡-封兴伯(Oskar von Hinüber)在“《相应部》的〈有偈品〉研究”(苏锦坤译)中提到“经文中的比丘很可能经常诵习类似结集在《法句经》里的偈颂,这是一本类似〈有偈品〉的经典而收录了佛教的、半佛教的(semi-Buddhist)与非佛教的混合材料。所以,这两种结集具有相同的特质,它们保存了僧团集体记忆中的偈颂,极可能可以回溯到佛教口诵传统的初期年代。” 诸法句是否就是《法句经》中的法句,可存疑。
SN.10.7 富那婆薮(Punabbasu)经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当时,世尊以关于涅槃的法说开示、劝诫和鼓励比丘们,使之欢喜,而且那些比丘们全神贯注地聆听,十分注意,将所有念头导向法谈。
那时,富那婆薮的母亲女夜叉哄她的幼子如是说道:
828 “郁多罗(Uttarika)!请安静!
富那婆薮!请安静!
我想听到大师,无上佛陀的正法。
–
829 当世尊说到涅槃,
从一切系缚中的释放时,
在我心中生起了,
对正法深深的喜爱。
–
830 在此世间自己的儿子是亲爱的,
在此世间自己的丈夫是亲爱的,
但是对我来说,
对正法的探求比他们更为亲爱。
–
831 因为虽然亲爱,既不是儿子,也不是丈夫,
能把一个人从痛苦释放。
而听闻正法,
可令人解脱活着的众生的痛苦。
–
832 在痛苦中沉浸的此世间,
被衰老和死亡所束缚,
为了解脱衰老和死亡,
我愿听闻正法,
佛陀所完全地觉醒至的正法。
因此,富那婆薮!请安静!”
(富那婆薮:)
833 “亲爱的母亲!我不会说话,
郁多罗也会保持安静。
只倾耳听取正法,
由于听闻正法令人快乐。
因为我们还不了知正法,
母亲!我们已经悲惨过活。
–
834 而行持此最后身的佛陀,他已觉悟,
为愚痴的天人
带来光明,
有眼者现在教导正法。”
(富那婆薮的母亲:)
835 “这些话说得很好!我所生养的,
在我怀里躺的儿子确实变得贤智。
我的儿子喜欢无上佛陀的
没有染着的纯净白法。
–
836 富那婆薮!一定要幸福!
今天我已最终出离。
郁多罗!你也听我诉说!
我已看见诸圣谛。”
SN.10.8 须达多(Sudatta)经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寒林(the Cool Grove)。当时,屋主给孤独因一些事务抵达王舍城。屋主给孤独听说“佛陀确实出现在此世间,” 想立即去拜见世尊,但屋主给孤独如是想道:“现在不是去拜见世尊的合适时机,我将在明天早晨早些时候去拜见世尊。”
他向世尊处持念而躺下,在夜里以为天亮了,起身三次。那时,屋主给孤独走向前往墓地的门。诸非人为他打开了门。那时,当屋主给孤独出城时,光明消失而黑暗显现。他害怕、战栗和毛发悚立,因此想返回。可是无形的尸婆迦夜叉宣说道:
837 “一百千大象,
一百千马,
一百千骡拉的战车,
一百千装饰珠宝与耳环的年轻女子,
也不值向前一步的价值的十六分之一。
前行!屋主!前行!屋主!向前行进对你较好,不要退避返回。”
那时,屋主给孤独的黑暗消失而光明显现,已经生起的的害怕、战栗和毛发悚立的恐惧都平息下来。
第二次,屋主给孤独的光明消失而黑暗显现。他害怕、战栗和毛发悚立,因此想返回。
第二次,无形的尸婆迦夜叉让他听道:
838 “一百千大象,
一百千马,
一百千骡拉的战车,
一百千装饰珠宝与耳环的年轻女子,
也不值向前一步的价值的十六分之一。
前行!屋主!前行!屋主!向前行进对你较好,不要退避返回。”
那时,屋主给孤独的黑暗消失而光明显现,已经生起的的害怕、战栗和毛发悚立的恐惧都平息下来。
第三次,屋主给孤独的光明消失而黑暗显现。他害怕、战栗和毛发悚立,因此想返回。
第三次,无形的尸婆迦夜叉让他听道:
839 “一百千大象,
一百千马,
一百千骡拉的战车,
一百千装饰珠宝与耳环的年轻女子,
也不值向前一步的价值的十六分之一。
前行!屋主!前行!屋主!向前行进对你较好,不要退避返回。”
那时,屋主给孤独的黑暗消失而光明显现,已经生起的的害怕、战栗和毛发悚立的恐惧都平息下来。
那时,屋主给孤独前往寒林去拜见世尊。当时,世尊在拂晓时起来后,在屋外经行。世尊看见屋主给孤独从远处走来。看见之后,不再经行,在设置好的座位上坐下。坐下后,世尊对屋主给孤独如是说道:
“来!须达多!”
那时,屋主给孤独心想“世尊叫我的名字开始说话,” 他激动、兴奋,当即以头落在世尊的足上,然后对世尊如是说道:“大师!我希望世尊睡得安详。”
(世尊:)
840 “彻底解脱的婆罗门,
他确实总是安眠,
不依附于诸感官享乐,
内心清凉而无获取依着。
–
841 他在诸感官欲望上心不沾染。
切断了一切执着,
已经获得心的平静后,
平静者安眠。”
SN.10.9 叔迦罗(Sukka)经 (1)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竹园栗鼠庇护所。当时,叔迦罗比丘尼被大众围绕着说法。那时,对叔迦罗比丘尼极具信心的一位夜叉到舍卫城后,从一条街道到另一条街道,从一个十字路口到另一个十字路口,在那时唱诵这些偈颂:
842 “舍卫城中的人们怎么了呢?
像喝了蜜酒那样酣睡,
当她教导不死之境时,
为什么他们不关注叔迦罗比丘尼呢?
–
843 然而无法抵挡的正法的美味,
如果有慧者饮之,
芬芳,充满营养,
犹如甘霖之于干渴的旅人们。”
SN.10.10 叔迦罗经经 (2)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竹园栗鼠庇护所。当时,某位优婆塞施与叔迦罗比丘尼食物。那时,对叔迦罗比丘尼极具信心的一位夜叉到舍卫城后,从一条街道到另一条街道,从一个十字路口到另一个十字路口,在那时唱诵这些偈颂:
844 “他确实做了许多福德,
这位优婆塞确实是有慧的。
那施与叔迦罗比丘尼食物的人,
会从一切系缚得到释放。”
SN.10.11 毘罗(Vira)经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竹园栗鼠庇护所。当时,某位优婆塞施与毘罗比丘尼衣服。 那时,对毘罗比丘尼极具信心的一位夜叉到舍卫城后,从一条街道到另一条街道,从一个十字路口到另一个十字路口,在那时唱诵这些偈颂:
845 “他确实造作了许多福德,
这位优婆塞确实是有慧的。
那施与毘罗比丘尼衣服的人,
会从一切系缚得到释放。”
SN.10.12 阿罗毘经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阿罗毘的阿罗婆迦(Alavi)夜叉的栖息地。 那时,阿罗婆迦夜叉去拜见世尊。抵达后,对世尊如是说道:
“出去!沙门!”
“好!朋友!”世尊出去了。
“进来!沙门!”
“好!朋友!”世尊进来了。
第二次,阿罗婆迦夜叉对世尊如是说道:
“出去!沙门!”
“好!朋友!” 世尊出去了。
“进来!沙门!”
“好!朋友!” 世尊进来了。
第三次,阿罗婆迦夜叉对世尊如是说道:
“出去!沙门!”
“好!朋友!” 世尊出去了。
“进来!沙门!”
“好!朋友!” 世尊进来了。
第四次,阿罗婆迦夜叉对世尊如是说道:
“出去!沙门!”
“朋友!我不要出去,你要做什么就做吧!”
“既然这样,沙门!我要问你,如果你不回答我,我要使你的心混乱,或我要使你的心脏破裂,或我要抓住你的双足后,把你扔到恒河的彼岸。”
“朋友!我在包括众天神、众魔罗和众梵天的此世间,在包括众沙门、众婆罗门、众天子和众人的这一代中,我没看见任何能使我的心混乱,或者能使我的心脏破裂,或者能抓住我的双足后,把我扔到恒河的彼岸者。然而,朋友!就问你想问的吧!”
846 “在这里什么是男子的无上财富呢?
什么修行得很能好带来快乐呢?
什么确实是最殊胜的美味呢?
一个人如何过活是他们说的最好的生活呢?”
(世尊:)
847 “在这里,信念是男子的无上财富,
很好地修习的正法带来快乐,
真理确实是最殊胜的美味,
依智慧过活的人是他们说过得最好。”
(天神:)
848 “一个人如何渡过洪流呢?
一个人如何渡过汹涌的海洋呢?
一个人如何克服痛苦呢?
一个人如何得到净化呢?”
(世尊:)
849 “一个人通过信仰渡过洪流,
一个人通过精进不放逸渡过汹涌的海洋,
一个人通过活力克服痛苦,
一个人通过智慧得到净化。”
(天神:)
850 “一个人如何获得智慧呢?
一个人如何寻求财富呢?
一个人如何得到声誉呢?
一个人如何能结交朋友呢?
当从此世前行到来世,
一个人如何不会悲伤呢?”
(世尊:)
851 “信仰阿罗汉们的正法
为了涅槃的获得,
如果其人不放逸而明察,
通过修学的愿望一个人获得智慧。
–
852 做合适的事情,尽责,
一个努力的人发现财富。
通过正直一个人得到声誉,
给予,能结交朋友。
当从此世到来世,
这样做死后不悲伤。
–
853 在家生活的有信仰的寻求者,
住于这四种品质:
真理、正法、坚定和慷慨 –
他死后确实不会悲伤。
–
854 来吧!也问其他人,
很多沙门和婆罗门,
是否在这里能发现
比真理、自制、慷慨施舍和耐心更好的东西。”
(天神:)
855 “如今我为何还须问
其他沙门和婆罗门这个问题呢?
今天我已经了知
来世的利益。
–
确实,为了我的缘故,
佛陀来到阿罗毘而住。
今天我已了知
有大果报的所施之处。
–
我自己将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
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游历,
礼敬正觉者,
和正法的优越殊胜性。”
《夜叉相应》完成。返回《相应部》。
【Chanworld.org】2017.07.02-2018.05.06-1.2-MG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