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世界论坛

<- 社交登陆。【论坛使用帮助】
康龙哲:《活着真好》序言
 
Notifications
Clear all

康龙哲:《活着真好》序言

2
1 Users
0 Reactions
3,022 查看
Many
 Many
(@many)
Illustrious Member Admin Registered
已加入: 7 年 前
帖子: 11090
Topic starter  
【按】:摘自《活着真好》一书。愿修行者都能读到苟嘉陵先生的著作。
 

《活着真好》序言

 

康龙哲


黄昏,我站在高楼,望着雾蒙蒙的城市,仿佛自己就生活在烟囱口,喉咙紧紧的,有些不安,我担心自己的健康会出问题,所以想离开这座城市,到空气清新的农村生活。我似乎又见到了人类自我毁灭的迹象,为此我想做点什么,但都因能力不及而心生无奈,不知不觉的我生起了烦恼。

跟网友聊天,发现不少人也承认自己有烦恼,不过他们坚持认为,烦恼是人生的一部分,只要活着就会有烦恼,因为人活着必有所求,所求不遂必生烦恼,且求不得又是人生常态,故想要彻底解决烦恼,就是一种不可实现的梦想,除非人死了。其实这种想法我也有过,所以过去的我是比较倾向于少欲知足、无所求的人生观的,这样看起来烦恼似乎是少了,但是在接触了几本书之后,我了解到这些想法与事实有出入,并非正确。

人活着必有所求这是事实,但是所求不遂就一定会烦恼吗?一般来说,我们所求不遂就会心生苦恼,这也是事实,因为求不得也是苦恼的一个原因,只不过它是外在的原因。人的苦恼还有一种更主要的内在的原因,那就是人在心中的执著。更明确地说,一个人如果有执著,就算生活没有太多的不顺也是会有烦恼;但如果不执著了,即使求而不得也不会有烦恼。这是一个不被普遍了解的根本事实,请读者三思。

由此来看,活着就会有烦恼或者求不得就会有烦恼的说法虽是事实但不准确,主要原因是没有搞清楚烦恼与执著的因果关系,也就是“执著是因,烦恼是果”的根本事实。若能充分地了解这些,也知道“因变了果自然变”、“执著没了烦恼自然没”的道理,我们就可以肯定,彻底解决烦恼是可实现的目标,并非幻想。

解决烦恼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在化解执著之前,必先觉知到执著。所谓觉知执著,简单地说,就是觉察了解自己的盲目用力力。就拿第一段的例子来说明,因为吸入污染的空气会让我的喉咙难受,进而想到它会影响健康,故想要去无污染的环境生活,也想改变污染的城市,但此时能力与条件皆不具备,只能适当地从自我做起,有机会就宣传一下环保意识或到就近的山林透透新鲜空气。如果我清楚问题的前因后果而不被任何名色所惑,仅是单纯地在因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不会有执著,也自然没烦恼。但如果我的内心生起了不安、担心、无奈及自我中心的想法及行动,则这些想法和行为本身对解决生病与污染的问题不但没有多大帮助,反而会制造其它问题或使问题更严重,这就是盲目用力。我们通过训练可以敏锐地觉知自己的盲目用力,也就是觉知到自己的执著。

解决烦恼需要澄清的问题,比如,如何培养敏锐的觉知力和绵密的观照力?执著会以什么形式出现?在见到执著之后,我们该如何化解?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但限于篇幅,只能请读者在《做个喜悦的人》里面找到答案。下面谈谈佛法与解决烦恼的关系。

早在2500多年前,佛陀在彻底觉悟缘起的那一刻就化解了他所有的执著,佛陀因不再执著什么了,故他成了人世间没有烦恼的第一人。为了让更多的人从烦恼中解脱出来,佛陀依据缘起建立了四圣谛、八正道、四念念处等修行方法论并向其弟子开示,结果有不少人透过修行也过上了没有烦恼的自在生活。后来,佛弟子就把能有效解决烦恼的理论和方法论统称为佛法。

可能有人会问,虽说佛法能彻底解决烦恼,也曾经解决过很多人的烦恼,但是为什么现在信佛的人那么多,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的人那么少呢?他们也是很认真地修学佛法啊!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当初佛陀的言教被后人部分地误解甚至更改了。了解原始佛教的人一定知道缘起法、八正道、四念处等佛学名词,但不一定清楚缘起中道的真正含义,八正道中正念的真正含义,还有四念处里面心念处和法念处到底指什什么。(请参考《做个喜悦的人》)我发现不清楚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大多数学习原始佛教的人所能了解及依据的就是目前“流行”的一些经典,里面也有流行的说法。流行的东西不一定就必然是有问题的,问题是它究竟能不能解决烦恼?如果能,其流行正是菩萨所愿,我们皆大欢喜。但如果不能,其原因可能是自己的理解力、悟性及耐性的问题,也可能是学习资料或者老师传授的内容有问题,而误解佛的意思甚至更改了了佛法的主要内容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若果真如此,它的流行就是在加重人间的悲剧。而修行人若紧抓着“流行”不放,真的就是盲目用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了。

佛法流传因为年代久远,可能是佛弟子口口相传所导致的误传,或者编者更更多的主观诠释甚至曲解,还有名利及政治需要等因素,故使佛教文化充满了了玄学、神秘、仪式甚至道德说教。有问题的佛法流行于世,使不少信徒面对佛法如雾里看花,他们并不了解佛陀建立佛法的目的,更不知道达到目的的方法。佛法的实际作用得不到彰显,教内有佛学素养的人更是各说各话,各执其是。教外的人也只能越看越迷,许多人把佛教当成迷信,把佛法当成精神鸦片,甚至有人打着佛的旗号,混淆视听,浑水摸鱼。事实上,真正的佛法是用来解决烦恼的。而解决烦恼的关键是对佛陀所开示的缘起理理论及由此建立的四圣谛、八正道、四念处等实践方法要有正确地认知,对缘起有一定的体悟,才谈得上修行。否则,学不知学什么,悟不知悟什么,修也不知怎么修,结果就真的是盲修瞎炼了。许多人修来修去,往往是从一个牢笼移向另一个牢笼,很难体验真正佛法所带来的没有烦恼的自在与不舍众生的情怀。佛法是为了解决人生中的种种问题而存在的,里面没有半点玄学、神秘及抽象的影子,深入地体会缘起及践行四圣谛理理论,可以有效地解决人间的许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宗教纷争、领土争端、政治内斗、艾滋病、吸毒,以及不和谐的两性关系、亲子关系、同事关系等,(详见《觉的宗教》)

文章开头提到使我的人生看法发生转变,是因为接触了几本书。我很幸运地从1995年开始,陆续拜读了苟嘉陵的几部著作,是他的著作让我逐渐明白了解决烦恼的脉络。经过十几年的摸索,我已然体会到“一切及自我的缘起性”,而不再有那么多的忧怨了;也有了相当的觉察力,而能见到自己的执著,并尽早放下。故在我的内心深处我是非常感恩嘉陵居士的,假如我没有读过他的著作,可能至今还蒙在鼓里,不知道什么叫“在意识层面被处理理过了”......

苟嘉陵是美籍华人,现居住于美国纽约。在遍访名师且对佛法有了深入体悟之后,他全身心致力于佛教与修行的现代化。目前在“般若广场”(网址是:www.wisdomvoice.org 或64.33.42.174)每月发表紧跟时代的智慧文章,试图用佛教思想解决人类社会的种种问题。到目前为止他有四部作品:《做个喜悦的人》、《觉的宗教》、《活着真好》、《我们要和平》。这四部在台湾都有出版,但在大陆,因为种种因缘只出版了头两部,后两部一直没能出版。

最近在跟黄山梓路寺的如用法师的交流中,了解到法师亦得益于《做个喜悦的人》,故非常愿意协助联系出版社出版苟嘉陵的其他著作,我就提议出版《活着真好》一书。我想,如果这次成功出版的话,就是2004年在台湾出版十余年后首次在大陆出版,间隔时间长了点,但这本身就是一种缘起,故不必过多惋惜,好在有心人在做。我相信这本书在大陆出版,无疑地会对大陆的佛学爱好者和喜欢探讨人生哲学的朋友们提供理理解“了生脱死”的大好机会。

这是一部引人开悟的书,作者引用了了许多的事例及譬喻,读起来颇为耐人寻味。最主要的是通过作者自身的感悟由浅入深地阐述了佛教生死观,纠正了目前佛教中存在的一些错误思想,最终是为了使人了解生命的意义而不再空虚与疲惫,了解死亡的真相而不再恐惧与不安。

可能是我的理解能力太差的缘故,我并没有马上开悟。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的修学过程,其实就是反复地理解、思考和实践的过程。我摸索了许多年,也将会一直摸索下去。我确信在生活的当下,唯有灵敏地觉知到“这就是执著的苗头”,同时觉悟到“这就是缘起”并深入观照,才能真的接受一切,超越一切,解决烦恼。而所谓的接受和超越,不仅意味着无怨无忧及不被任何观念束缚的不执著状态,同时也蕴含着依因缘改善一切问题的行动力。

基于这样的信念与体会,我觉得跟过去比,自己少了许多烦恼,也不会感觉空虚,整个内心变得更安定、更自在了!所以我理所当然的推荐这本书。我希望与有缘人一道,发挥创造力,用自己的余生做这本书(及苟嘉陵的其他著作)的推广工作。

如果一个佛学爱好者在广学多闻的过程中没有看到这本书,或者任何人有缘遇到却束之高阁,或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细心品味,都是非常可惜的事情。所以我希望有福气读到这本书的朋友,要舍得付出时间和精力,务必把它读明白且身体力行,相信有朝一日会有大自在让我们受用不尽!

按常规,我不是佛教徒,但我愿意如宗教人一般虔诚地推荐这本书。

2015年年初 康龙哲序于吉林林省延吉 电邮:xingfu201212@sina.com

 


   
引用
Many
 Many
(@many)
Illustrious Member Admin Registered
已加入: 7 年 前
帖子: 11090
Topic starter  

   
回复引用
Share:

【声明】:禅世界论坛尊重言论自由,任何人可讨论佛学、政经、生活和科技等话题。在言论发表前请根据常识和法规自审。论坛管理员和版主有权删除任何不当内容。使用本论坛即表示接受【禅世界论坛规则】【论坛使用帮助】。 【禅世界免责声明】


【Chanworld.org】2017.06.06-2021.04.30-2023.04.1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