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世界论坛

<- 社交登陆。【论坛使用帮助】
BBC:李克强逝世:中国经济政策的务实...
 
Notifications
Clear all

BBC:李克强逝世:中国经济政策的务实主义者 官方评价为“卓越领导人”

2
1 Users
0 Reactions
609 查看
Many
 Many
(@many)
Illustrious Member Admin Registered
已加入: 7 年 前
帖子: 11070
Topic starter  

 

li1

李克强在卸任总理七个月后病逝。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逝世,终年68岁。

官方新华社与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李克强星期四(10月26日)晚在上海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星期五(27日)北京时间00:10(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6日16:10)逝世。报道称,他病逝前正在上海休息。

中共中央与中国政府至星期五傍晚发表正式讣告,称呼李克强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今年3月中国两会期间,李克强发表任内最後一次《政府工作报告》,其“告别演说”只用了一小时。此后,其总理职务由李强接任,后者被认为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亲信。

新华社与央视的最初报道非常简短,且与过去好些前领导人逝世的报道一样,并未交代李克强送医抢救的经过,也没有提及夫人程虹等家属是否在场。

据此前报道,李克强与程虹育有一名女儿。

官方讣告说:“李克强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一生。他的逝世,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

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驻华使团透过社交媒体表示哀悼。

受掣肘的温和改革派

李克强被视为作风务实的经济自由主义者,上任初期外界期待他改革中国经济结构。但随着习近平不断巩固权力,其总理生涯后期被边缘化,权力被架空,甚至有“最弱势总理”之称。

他3月卸任前曾在向国务院办公厅人员告别讲话,提到“人在干,天在看,苍天有眼”。该影片一度引发广泛讨论,猜测他是否意有所指。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卡耐基中国项目研究员庄嘉颖对BBC中文分析指,李克强是中共党内权威性的温和改革派声音,他的逝世,让改革路线人士看不到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

“这意味着,中共内部牵制权力的一股势力削弱了,领导核心习近平就更不需要顾虑党内的其他声音了。”

庄嘉颖补充指,以往中国总理过世都会引发一些集体事件,这次民众如何纪念他,值得外界观察。

li2习近平(左)与李克强(右)在全国两会会议上(4/3/2023)图像来源,EPA

观察人士形容属“太子党”的习近平与来自“团派”的李克强关系并不密切。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则认为,现今中国青年缺乏1980年代的理想主义情怀,因此不会出现好像1989年纪念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那样的大规模活动,“可能会有一些零星的纪念,但我不相信会重复1989年的民主风潮”。

李克强的去世显得颇为突然,中国网络上很多民众表示“不敢相信”,甚至引发各种揣测和解读。消息公布不到两小时,微博已开始过滤有关评论,目前搜索“李克强”只能看到官方媒体的报道。

熟悉中国时政的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对BBC中文表示,中共领导人即使退下来,医疗保健的条件也是相当优越的,非一般老百姓可比拟,“所以消息当然非常突然,但是只能够按现有的消息作跟进,不可能有任何的判断”。

去年中共二十大,当时年龄还没到“七上八下”的李克强无法进入第二十届中央政治局,与同样是出身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共青团)系统的汪洋一起退出常委行列,震惊外界。新华社其后发稿称,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表示退下来”。

据二十大闭幕会场现场画面,代表“团派”的中共前总书记胡锦涛在会议中途突然被两名工作人员搀扶离场,离场时跟习近平打了个招呼,也轻拍了一下李克强左肩。

此文包含Google YouTube提供的内容。由于这些内容会使用曲奇或小甜饼等科技,我们在加载任何内容前会寻求您的认可。 您可能在给与许可前愿意阅读Google YouTube小甜饼政策和隐私政策。 希望阅读上述内容,请点击“接受并继续”。

拥有经济学博士的李克强此前在党内平步青云,从“最年轻省长”、“最年轻省委书记”晋升到“最年轻副总理”,一度有望成为最高领导人。刘锐绍指出,李克强的上升过程“体现了专家治国”。

他担任总理初期,经济界就有“克强指数”的提法,指通过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等三个指标,衡量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长水平。英美投行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又提出了“克强经济学”(Liconomics)的说法,他提倡简政放权,支持民营企业。

但他上任后很多政策推出时都遇上阻滞,刘锐绍说:“比如他曾主张用2万亿‘暴力救市’,但后来大家发觉,在没有政治体制配合之下,靠行政手段来暴力救市是效果不佳 ,结果2万亿当中有1万亿不见了……后来证监会的负责人出事,但究竟背后是谁主责,是完全不知道的。”

“李克强到后来的一些经济主张,如‘地摊经济’——他一说,又马上被批评,结果又要变成‘地摊入铺’。种种情况令人感觉李克强是受到掣肘的。”

li3

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全国人大会议上李克强(左)与李强(右)握手(11/3/2023)图像来源,AFP

李克强刚在今年3月将总理席位移交李强。

2020年6月疫情期间,李克强考察山东时高度赞扬“地摊经济”能创造就业岗位,是“人间的烟火,中国的生机”,引发社会热烈讨论,但《北京日报》很快就评论指“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

在习近平全面左转的路线下,李克强仍多次强调经济改革。他在去年8月视察深圳时发表两场演讲,敦促“稳经济、稳就业”,并重申“改革开放不会停顿,长江黄河不会倒流”。

2020年的中国两会,李克强在闭幕记者会上表示,中国还有6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月入仅1000元人民币。这番话被指揭露了中国经济的真实面貌,与习近平定下的“全面脱贫”目标有巨大差距。

中国政府在疫情时实施严厉的封控措施,但李克强到地方视察全程不戴口罩,曾引发外界热议他是否不认同习近平的铁腕“清零”路线。

英语流利的经济学博士

李克强1955年7月生于安徽一个普通家庭,是一名地方官员的儿子,十几岁时见证了文化大革命的动荡,在“上山下乡”运动中作为“下乡知青”在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农业公社工作了几年。

1977年文革后恢复高考,李克强是第一批考进北京大学法律系的学生,先后获授法学学士、经济学博士学位。

他能说流利英语,曾协助将多部重要法律作品从英语翻译成中文,包括英国已故法官丹宁勋爵(Tom Denning, Lord Denning)的《法律的正当程序》(The Due Process of Law)。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期间,他关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论文赢得孙冶方经济学奖,这是经济界的最高奖项。

李克强在北大学习期间认识后来的妻子程虹。外界本来对程虹一无所知,直到2014年5月程虹准备陪同李克强出访非洲四国之际,新华社首次发布她的照片与背景,当中介绍她是一位文学教授。

li4

李克强(左)与夫人程虹(右)抵达新西兰奥克兰访问(27/3/2017)图像来源,AFP

李克强在北大结识夫人程虹,两人育有一女。

李克强是在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其政治生涯最初几年是在参与共青团中度过,是後来当上中国国家主席的胡锦涛之下属,後者在1983年获选为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十年后,李成为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的第一书记,进一步夯实其团派背景。

1989年的北京天安门学生运动中,李克强以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全国青联副主席的身份,敦促示威学生返回校园。

1998年,42岁的李克强出任河南省代省长,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省长,也是首位博士省长,他一年后扶正,2002年升任省委书记。在河南的六年里,李克强让当地经济有显着增长,但其政绩也因河南卖血村、艾滋村事件蒙上阴影。

2000年圣诞节,河南洛阳一处舞厅发生大火,造成300人死亡,当时曾盛传李克强向北京引咎辞职,但无法得到证实。

li5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中)抵达大平煤矿事故现场视察(21/10/2004)图像来源,AFP

2004年10月,河南大平煤矿发生严重矿难,148人死亡。时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到事故现场视察。

2004年李克强出任辽宁省委书记,主导该地区旧工业基地的复兴,并建立了沿海经济带,以促进与邻国的贸易。

2007年中共十七大,李克强首次晋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2008年,李克强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分管经济、食品安全、医疗等,成为接替温家宝的热门人选。2013年,李克强正式接替温家宝成为总理。

他的经济政策是推动结构性改革和减债,旨在减少中国对以债务驱动增长的依赖,并引导经济朝着自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但在2013年11月,当习近平自任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后,李克强的经济领导地位被削弱。

2015年8月,天津滨海大爆炸发生,173人死亡,中国政府的信息发放广受质疑,李克强也是在事发后第五天才来到现场视察。当时他主动接受了一家香港媒体采访,说殉职消防员都是英雄,“英雄没有编外”,又许诺彻查事件。

到2016年,官方中共《人民日报》上的文章已经放弃了“李克强经济学”,转而支持习近平的经济思想,该思想强调微观经济改革,并提倡供给侧变革。

2018年3月,李克强获选继续担任总理,开始了第二个五年任期,但经济管理的任务被交给了新任副总理,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刘鹤。

2020年8月,习近平主席召集了一场研讨会,为中国的“十四五”规划做准备,该研讨会由经济专家和中共高层领导人参加,而李克强却明显缺席。

尽管李克强的权力后期被架空,但他凭借经济政策上的务实主义,成为一位受欢迎的领导人。

今年3月他发表完最后一份《政府工作报告》,现场响起约20秒的掌声,是全场报告中历时最久的掌声,直到他回到座位就坐後才停下。

来源:BBC 中文 2023.10.27.


   
引用
Many
 Many
(@many)
Illustrious Member Admin Registered
已加入: 7 年 前
帖子: 11070
Topic starter  

“平民总理”李克强戳破“吹大牛”陋习 中国民间慎言气氛压抑

 
前总理李克强过世的消息来得太突然,让不少观察人士都心有戚戚焉。有分析人士对他盖棺论定,说他是中国少数靠实力上位、“心中有人民的总理”,还有他的“李克强经济学”标榜的透明度之高,戳破中国官媒、统计数据单位“吹大牛”的陋习,不过,他早年在河南省委书记任内封锁血祸导致爱滋病传染的消息,仍被要求问责。随着他的离世,李克强时代过去了,但是他的功与过是否就此也划下句点?中国人会如何向这位曾经的政坛第二把手告别呢?

习近平与李克强的治理反差

位于香港的中国社科院马列研究所前研究员丁学良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李克强近年至少有三大事迹造成“广泛又深刻”的影响。

其次,丁学良说,李克强对中国经济的形势和政策屡屡发出“清醒的、理性的、合乎事实”的判断,受到中国社会极高的评价,也戳破官媒和统计数据单位“吹大牛”的陋习。

丁学良说:“他讲了很多话,但有两个要点特别受到拥戴,一个就是中国的经济没有像宣传上面讲的那么样地一片玫瑰色(亮眼),中国经济是(有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不改革,那么中国经济的整个走势就不会很好。”

丁学良还说:“中国大陆的官方媒体经常讲一些没有根据的、吹大牛的话,那个时候是他(李克强)本人亲自出来讲,中国还有六亿人口,他们的月收入还没有超过多少钱(1000元人民币),这个等于是正面戳穿了官方媒体的吹大牛。这句话打动了无数的人,因为他作为国务院总理,他看到的经济数据是全面的,不是一个局部地区,而且是很多年累积下来的。

 

活用草根经验 李克强鼓吹“地摊经济”

也是香港科技大学荣休教授的丁学良说,防疫期间,李克强鼓吹“地摊经济”更说明他的草根经验,让他可以一针见血地帮基层和中低收入民众找出经济活路,透过成本低、具价格优势的小本生意求生,而且在当时官方的高压治理下,地摊经济也能弥补过度防疫所带来的低迷、压抑和悲观的社会氛围。

李克强1955年出生于安徽定远。丁学良也是安徽人,他说他70年代曾赴定远县研究,那是一个他到过的最贫困的乡村,村民家徒四壁,门是稻草编的,家中的桌、凳、床都是土批的,就连一口生铁锅也用稻草编的锅盖。李克强即便上位后,许多作风和言谈都仍不脱草根,更不忘本。

丁学良说,李克强好学,特别看重学习西方主流的经济学理论和外语,还曾翻译过英语的学术著作,受到不少大学教授的肯定,尤其他的李克强经济学受到海内外专家、经济分析人员和企业家的推崇和信任。

据维基解密的美国外交机密文件显示,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于2007年3月对当时的美国驻北京大使雷德(Clark Randt Jr)直言,他在衡量辽宁省经济状况时,主要依据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贷款这三大数据,因为这些数据可以准确地推测经济增长速度,至于其他统计数据,尤其是国民生产值(GDP),只能作为参考数据,因为那些数字是“人造的”。

美国人:李克强头脑清楚、诚实和透明

丁学良说,这场会晤因此让美国人对李克强这位中国经济大总管的明日之星有了“头脑清楚、可靠且非常诚实和透明”的评价。

李克强虽是经济能手,但却未受到习近平的重用,尤其在他的第二任期内,受到许多掣肘,也因与“习近平经济学”的国进民退理念不对盘,而惨被习近平边缘化。尤其定于一尊的习近平打破中共领导体制的惯例,从管军队、政治和意识型态,到连国务院执掌的经济事务,习近平都通盘抓,更限缩李克强的施展空间。

丁学良说,中国历任总理在第二任期时,对其权力和利益集团层层设障碍的施政现实有更清醒的认识,这是一个李克强也难逃的规律,更何况李克强的权力被严重限缩,就连他在水灾期间卷起裤管、打伞走在泥水里视察工作,虽广得人心,但却因为功高盖主,而遭官媒封锁消息。

丁学良说:“李克强在他的第二任期间就已经对中国经济的宏观问题能不能解决?基本上已经丧失了大部分信心,但是他是一个负责的干部。”

李克强的功与过

丁学良认为,李克强生前可能有三大遗憾,也是他施政上的三大不足。一是,李克强希望限缩中国官僚体系对普通经济和公民生活严重制约,让中国人办件事,少盖章、少跑衙门、提高便利性,但他没办到,因为他受到中共体制的强大制约,无力改革。

其次,因为李克强的自由经济理念未受到领导班子的重视,因此,他原本希望能大刀阔斧,松绑政府对民营企业的监管、打击、甚至难以预测的干扰,但最终也毫无作为。

最后,是包含李克强在内的历任总理都有的遗憾,那就是中国政治改革裹足不前,因为开明如他们都认为,中国政治未改革前,经济问题也难解套。

另外,李克强远赴北京上位前,于1990年代担任河南省省委书记时,也因“河南血祸”争议而备受批评。当年事件起因于一项政府支持的捐血计划,因未设血液检验机制,使得艾滋病原透过输血传染给数万人,让河南省因此沦为艾滋重灾区。但李克强主导的地方政府不仅选择封锁消息,还铁腕镇压受害者和维权人士。

对此,丁学良说,李克强应被问责,但他后来在内地听到的内线消息是,最早在河南把卖血变成赚钱产业的单位是军方医院,因此,在任何政坛人物都不敢跟军方发生矛盾的前提下,李克强也恐力有未逮。

北京学界寒蝉 避谈李克强

关于李克强之死,美国之音致电北京境内的两位经济学者和一位外交学者,但他们都以“中央讣告还没出来前”或过于敏感为由“不敢受访谈”。

不过,网上流传的一篇题为《我们该如何告别》的文章,学者说,或可代表中国人对李克强的缅怀。

这篇由名为“择隅录”部落客撰写的悼文称,李克强是“插队知青”、“北大博士”、“团干部”和“第一位博士省长”。该文还称赞李克强在河南将解决艾滋病问题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遏制了艾滋病蔓延势头”,甚至还说他是外媒眼中能“破解复杂难题的能手”,文中对李克强的描述誉多于贬。


   
回复引用
Share:

【声明】:禅世界论坛尊重言论自由,任何人可讨论佛学、政经、生活和科技等话题。在言论发表前请根据常识和法规自审。论坛管理员和版主有权删除任何不当内容。使用本论坛即表示接受【禅世界论坛规则】【论坛使用帮助】。 【禅世界免责声明】


【Chanworld.org】2017.06.06-2021.04.30-2023.04.1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