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理性行为?佛陀关于理性的教导《卡拉玛经》:
AN.3.65 克萨普塔(Kesaputtiya)经;又名《卡拉玛经》
禅世界 译
AN.3.65 克萨普塔(Kesaputtiya)经;又名《卡拉玛经》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与大比丘僧团一起在拘萨罗人(Kosalans)中巡回游行,抵达名叫克萨普塔(Kesaputtiya)的卡拉玛人(Kalamas)市镇。克萨普塔的卡拉玛人听闻:“据说释迦人之子、从释迦族出家的沙门乔达摩已抵达克萨普塔。现在四处流传着一份关于乔达摩大师良好名声的报告:“那位世尊是一个阿罗汉(arahant)、遍正觉者(perfectly enlightened)、明与行具足者(accomplished in true knowledge and conduct)、善逝(the Fortunate One)、世间解(the Knower of the world)、无上调御者(unsurpassed leader of persons to be tamed)、天人师(teacher of devas and humans)、佛陀(the Enlightened One;觉悟者)和世尊(the Blessed One)。他亲自以证智(his own direct knowledge)证悟(realized)后,为包括众天神、众魔罗和众梵天的此世间,和包括众沙门、众婆罗门、众天子及众人的这一代宣说正法。他教导的正法在开首、中间和结尾都是美善的,涵义和言辞正确;他揭示了一种圆满和清净(perfectly complete and pure)的精神生活(梵行)。” 现在去见这样的阿罗汉们很有益处。”
于是克萨普塔的卡拉玛人去拜见世尊。一些人向世尊礼敬,在一旁坐下;一些人和世尊相互致意。致意与寒暄后,在一旁坐下;一些人向世尊合掌礼敬后,在一旁坐下;一些人在世尊面前报上自己的名字和族姓后,在一旁坐下;而一些人保持静默,在一旁坐下。克萨普塔的卡拉玛人对世尊如是说道:
“大德!有一些沙门和婆罗门来到克萨普塔,他们解释和阐明自己的诸教义(doctrines),而毁谤(disparage)、贬低(denigrate)、嘲笑(deride)和谴责(denounce)其他人的诸教义。大德!但是后来,又有一些沙门和婆罗门来到克萨普塔,他们也解释和阐明自己的诸教义,可是他们毁谤、贬低、嘲笑和谴责其他人的诸教义。大德!我们对哪些是宣说真理的沙门和哪些是宣说虚伪不实之物的沙门感到困惑和怀疑。”
“卡拉玛人!你们有困惑是应当的,你们有怀疑是应当的。面对一件令人困惑的事情,你们会生起怀疑。来吧!卡拉玛人!你们不要因循(go by)口述传统(oral tradition),不要因循教诫的传承(lineage of teaching),不要因循传闻(hearsay),不要因循经藏典籍(a collection of scriptures),不要因循逻辑推理(logic reasoning),不要因循推论性的论证(inferential reasoning),不要因循合乎逻辑的认知(reasoned cognition),不要因循沉思它后对一个见(view)的接受,不要因循宣说者的看起来的能力,或者不要因循“这位沙门是我们尊敬的上师(guru)”的想法。可是,卡拉玛人!当你们亲自了知:“这些事物是不善的;这些事物是应受谴责的(blameworthy);这些事物是明智者们所责备的(censured);这些事物,如果受持和完成,会导致损害和痛苦”时,你们应该舍弃它们。
【注】:“见”,又作“观点”。
卡拉玛人!你们怎么想呢?当一个人的内心生起贪婪时,对他来说,是福利还是损害呢?
“是损害,大德!”
“卡拉玛人!一个贪婪的人,被贪婪所战胜(overcome),其心着迷于它,杀生、偷盗、侵犯别人妻子和妄语,或教唆别人如此而为。那将会给他带来长久的损害和痛苦吗?”
“是的,大德!”
“卡拉玛人!你们怎么想呢?当一个人的内心生起嗔恨时,对他来说,是福利还是损害呢?”
“是损害,大德!”
“卡拉玛人!一个内心充满嗔恨(hatred)的人,被嗔恨战胜,其心着迷于它,杀生、偷盗、侵犯别人妻子和妄语,或教唆别人如此而为。那将会给他带来长久的损害和痛苦吗?”
“是的,大德!”
“卡拉玛人!你们怎么想呢?当一个人内心生起妄想痴迷(delusion)时,对他来说,是福利还是损害呢?”
“是损害,大德!”
“卡拉玛人!一个被蒙骗的(deluded)人(愚痴的人),被妄想痴迷战胜,其心着迷于它,杀生、偷盗、侵犯别人妻子和妄语,或教唆别人如此而为。那将会给他带来长久的损害和痛苦吗?”
“是的,大德!”
“卡拉玛人!你们怎么想呢?这些事物是善的,还是不善的呢?”
“是不善的,大德!”
“是应受谴责的,还是无咎的呢?”
“是应受谴责的,大德!”
“是明智者们所责备的,还是所称赞的呢?”
“是明智者们所责备的,大德!”
“受持和完成,会导致损害和痛苦,还是不会,或者你们怎么办呢?”
“大德!受持和完成,会导致损害和痛苦。我们这样办。”
“卡拉玛人!既然如此,当我们曾说道:“来吧!卡拉玛人!你们不要因循口述传统(oral tradition),不要因循教诫的传承(lineage of teaching),不要因循传闻(hearsay),不要因循经藏典籍(a collection of scriptures),不要因循逻辑推理(logic reasoning),不要因循推论的推理(inferential reasoning),不要因循合乎逻辑的认知(reasoned cognition),不要因循沉思它后对一个见的接受,不要因循宣说者的看起来的能力,或者不要因循“这位沙门是我们尊敬的上师(guru)”的想法。可是,卡拉玛人!当你们亲自了知:“这些事物是不善的;这些事物是应受谴责的(blameworthy);这些事物是明智者们所责备的(censured);这些事物,如果受持和完成,会导致损害和痛苦”时,你们应该舍弃它们。因为这个,如是而说。
来吧!卡拉玛人!你们不要因循口述传统(oral tradition),不要因循教诫的传承(lineage of teaching),不要因循传闻(hearsay),不要因循经藏典籍(a collection of scriptures),不要因循逻辑推理(logic reasoning),不要因循推论性的论证(inferential reasoning),不要因循合乎逻辑的认知(reasoned cognition),不要因循沉思它后对一个见(view)的接受,不要因循宣说者的看起来的能力,或者不要因循“这位沙门是我们尊敬的上师(guru)”的想法。可是,卡拉玛人!当你们亲自了知:“这些事物是善的;这些事物是无咎的;这些事物是明智者们所称赞的;这些事物,如果受持和完成,会导致福利和快乐”时,你们应该遵循它们而生活。
卡拉玛人!你们怎么想呢?当一个人的内心生起非贪婪时,对他来说,是福利还是损害呢?”
“是福利,大德!”
“卡拉玛人!一个无贪婪的人,不会被贪婪战胜(overcome),其心不会着迷于它,不会杀生,不会偷盗,不会侵犯别人妻子,和不会妄语,或不会教唆别人如此而为。那将会给他带来长久的福利和快乐吗?”
“是的,大德!”
“卡拉玛人!你们怎么想呢?当一个人的内心生起非嗔恨时,对他来说,是福利还是损害呢?”
“是福利,大德!”
“卡拉玛人!一个内心没有嗔恨(hatred)的人,不会被嗔恨战胜,其心不会着迷于它,不会杀生,不会偷盗,不会侵犯别人妻子,和不会妄语,或不会教唆别人如此而为。那将会给他带来长久的福利和快乐吗?”
“是的,大德!”
“卡拉玛人!你们怎么想呢?当一个人内心生起非妄想痴迷(delusion)时,对他来说,是福利还是损害呢?”
“是福利,大德!”
“卡拉玛人!一个不被蒙骗的(deluded)人(不愚痴的人),不会被妄想痴迷战胜,其心不会着迷于它,不会杀生,不会偷盗,不会侵犯别人妻子,和不会妄语,或不会教唆别人如此而为。那会将给他带来长久的福利和快乐吗?”
“是的,大德!”
“卡拉玛人!你们怎么想呢?这些事物是善的,还是不善的呢?”
“是善的,大德!”
“是应受谴责的,还是无咎的呢?”
“是无咎的,大德!”
“是明智者们所责备的,还是所称赞的呢?”
“是明智者们所称赞的,大德!”
“受持和完成,会导致福利和快乐,还是不会,或者你们怎么办呢?”
“大德!受持和完成,会导致福利和快乐。我们这样办。”
“卡拉玛人!既然如此,当我们曾说道:“来吧!来吧!卡拉玛人!你们不要因循口述传统(oral tradition),不要因循教诫的传承(lineage of teaching),不要因循传闻(hearsay),不要因循经藏典籍(a collection of scriptures),不要因循逻辑推理(logic reasoning),不要因循推论性的论证(inferential reasoning),不要因循合乎逻辑的认知(reasoned cognition),不要因循沉思它后对一个见的接受,不要因循宣说者的看起来的能力,或者不要因循“这位沙门是我们尊敬的上师(guru)”的想法。可是,卡拉玛人!当你们亲自了知:“这些事物是善的;这些事物是无咎的;这些事物是明智者们所称赞的;这些事物,如果受持和完成,会导致福利和快乐”时,因为这个,如是而说。
卡拉玛们!那位圣弟子,他如此缺乏渴望、缺乏恶意、不迷惑、清楚了知、保持正念,住于用慈爱(loving-kindness)充盈之心遍布第一方……用怜悯(compassion)充盈之心……用利他快乐(altruistic joy)充盈之心……用平静(equanimity)充盈之心遍布第一方,象这样遍布第二方,象这样遍布第三方,象这样遍布第四方,象这样遍布上、下、横向和各处,并对一切遍布如同对自己一样,他住于用慈爱(loving-kindness)、怜悯(compassion)、利他快乐(altruistic joy)、平静(equanimity)、广阔(vast)、高尚(exalted)、不可估量的(measureless)、无憎恨和无恶意的充盈之心遍布一切包围的此世间。
卡拉玛人!那位圣弟子,他的心通过这种方式,无憎恨、无染污和纯净,能在此当生之中得到四种保证。
这是他获得的第一种保证:“如果有另一个世间,并且如果有善和恶业的果报,那么随着身体的破裂,死后我会重生于善趣,甚至在一个天界。”
这是他获得的第二种保证:“如果没有别的世间,并且如果没有善业和恶业的果报,那么还是在这里,在当生,我在幸福中保持自己,无憎恨,无恶意,没有困扰。”
这是他获得的第三种保证:“设想邪恶会来到作恶的人。那么,当我对任何人没有邪恶的企图,因为我不作恶,我怎么会受痛苦的折磨呢!”
这是他获得的第四种保证:“设想邪恶不会来到作恶的人。那么,就在这里,我看见自己在两方面都得到净化。”
卡拉玛人!这位圣弟子,他的心通过这种方式,无憎恨、无染污和纯净,能在此当生之中得到四种保证。”
“正是这样,世尊!正是这样,善逝!大德!这位圣弟子,他的心通过这种方式,无憎恨、无染污和纯净,能在此当生之中得到四种保证。
这是他获得的第一种保证:“如果有另一个世间,并且如果有善和恶业的果报,那么随着身体的破裂,死后我会重生于善趣,甚至在一个天界。”
这是他获得的第二种保证:“如果没有别的世间,并且如果没有善业和恶业的果报,那么还是在这里,在当生,我在幸福中保持自己,无憎恨和恶意,没有困扰。”
这是他获得的第三种保证:“设想邪恶会来到作恶的人。那么,当我对任何人没有邪恶的企图,因为我不作恶,我怎么会受痛苦的折磨呢!”
这是他获得的第四种保证:“设想邪恶不会来到作恶的人。那么,就在这里,我看见自己在两方面都得到净化。”
这位圣弟子,他的心通过这种方式,无憎恨、无染污和纯净,能在此当生之中得到四种保证。
太伟大了,大德!……我们皈依世尊、皈依法和皈依比丘僧团。请世尊作记我们为众优婆塞,从今天起终生皈依。”
《卡拉玛经》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