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花出去的钱

山海会

看到有中国的学者也许是站在社会主义的立场,说佛陀特别亲近印度的商人阶级,并指出佛陀禁止奴隶入教,列举了《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裡的记载为证。言下之意,好似佛陀事实上并不是把一切众生视为平等,而且是特别重视有钱人。这让我意识到人类凡是有思想的,就会有立场的事实。一位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信仰者,看一切事情都会以他们所信仰的主义角度出发。这虽然很正常,也就是众生相,但用任何主义的角度来看待佛陀,是会令真正懂佛法的人莞尔的。因为佛法修行的主题就是在指出众生的思维模式,都是「以自己的立场出发」。故在金刚经裡,会有菩萨要能不着「我相、人相、众生相与寿者相」的描述。故真懂佛法的人不会把佛法当成一种「主义」来衡量任何人。佛陀到底是不是对商人青眼有加,我想学术界自然会有公论,不用我来多嘴。我倒想由此来谈谈佛教思想对商人,尤其是有钱人的看法。这牵涉到佛教的金钱观,也当然和八正道裡的「正命」相关。

据说菩提比丘(美佛会的现任会长)到现在为止,都还在严守出家人不捉持钱财宝物的戒律。有些人就批评这是矫情。因为自己如不处理自己的财务,还不是要仰赖侍者或其他人之手为之?如果金钱是邪恶的,那让别人去拿这邪恶的东西,岂不是「与他人为恶」?这种批评虽然有其道理,但凭良心说,我以为菩提比丘是极少数让我感觉几乎完全没有「本位主义」心态的人。他从不觉得佛教会或任何道场是「他的」。而他的举手投足,自然会有一种庄严与自在。这种能远离本位主义的自在,我以为当然是和他坚持的比丘戒律有关係的。

我并不觉得他以为金钱是邪恶的。相反地,他反而成立了基金会 Global Relief,而运用金钱救助了许多在飢饿边缘需要帮助的众生。虽然是经由「他人之手」,但只要达到了帮助众生的目的,这又有何不妥呢?和菩提比丘共事,你不会觉得他是在领导谁。我想他也不会感觉是在被谁领导。他很自在。一点都没有以为管理基金会来运用金钱有何不妥。但他不会被任何的「拥有」所綑绑。也就是能自在地使用金钱,却不会做金钱的奴隶。

佛教从来都不会反对财富,也从不会把商人做「地富反坏右」的归类。但佛教不会鼓励人去「累积财富」,而会以为有财富的人,应智慧地运用自己的财富去做有益众生的事。这就是为何大乘佛教会把「佈施波罗蜜多」作为菩萨道六度的修行之首。有钱并不是过失。只要能自在地把钱用出去,利益了众生,就是菩萨道的修行。美国许多的首富如比尔·盖兹及股神巴菲特等人,都是能非常自在地善用金钱以利益众生的模范。他们一点都不邪恶,反而是在美国文化裡非常为人尊敬的对象。美国人也一点都没有要把他们「打倒在地」,永世不得翻身之意。

倒是中国大概有几十年的光景,都在把有钱视为「罪恶」。这种思想,恐怕至今还存在少数学者的脑海裡。不可否认地,不少有钱人的确是非常之恶。但那不是财富的错,而是拥有财富的人没有正确的财富观念。以佛法来看,有能力的人创造财富,而为许多众生製造了就业机会,这是很值得称讚的,也就是自利利他。这是一点也没有和佛法的修行相冲突的。和佛法的修行相冲突的,是盲目地累积财富,却不知道如何运用财富而行饶益众生之事。

任何盲目的累积,都会是一种恶业。因为大量的金钱本来可以用来做有益众生的事,却因为人的盲目累积而无法展开。这也就是我曾讲过的「不作为之恶」。所以菩萨道的正命,除了要讲究如何赚钱,还要能讲究如何花钱,才算完整。否则光是会赚钱,却不会花钱,以大乘佛法看也不是「正命」。

没有花出去的金钱长时间地大量累积在那里,就会像是「一滩死水」。时间久了,恐怕难免会有生虫之弊。

Posted in 未分类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