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解4

 釋經題經序1章2-6章7-11章12-16章17-20章21-25章26-32章33-38章39-42章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解4

惟覺法師

2-6章

第二章  斷欲絕求
(一)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這一章是講頓悟法門,前面講四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屬於漸修。透過漸修,慢慢薰習,業障減輕了,然後聽頓悟法門,也能悟到當下這一念心,哪一念心?「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這一念心。

《四十二章經》有漸修法門,也有頓悟法門,這一章完全是講頓悟法門。假使不了解這個道理,就會產生疑惑:「為什麼在前面第一章是講斷見思惑、講證果,心要繫道,這裡又說『心不繫道』呢?」

「繫」,就是繫心一境。舉例來說,持戒,心就繫在戒上面;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也是一樣,把這念心安住在一個境界上面,就稱之為「繫」。那麼,為什麼這裡講「心不繫道」?是不是有些矛盾呢?其實沒有矛盾,前面屬於漸次修證位,這裡則是講「頓悟自心,直了成佛」,屬於頓悟法門。《六祖壇經》提到,不談禪定、不談解脫,只談心性。心性,就是「不繫道」,也「不歷諸位」,是一個絕對的境界,這一章的主旨就在這裡。

「佛言」,是指釋迦牟尼佛。「出家沙門者」,出家的目的是什麼?「斷欲去愛,識自心源」,「欲」是心中的五欲境界,「愛」是男女之間的欲愛、色愛。「識自心源」,要認識自己這一念菩提心。心,有肉團心、有妄想心、有真實心。真正的「心源」,不是肉團心、不是妄想心,而是本具的覺性。師父在說法、大眾在聽法,是誰在說法、誰在聽法?明白這念心了,就找到心的根本。

以參話頭來說,「話頭」就是念頭,藉由參話頭這個法門,找到沒有生滅的那個地方,這就是心源;就像水一樣,找到了源頭,水始終是用不完的。一般人天天都在用心,用的是什麼心?生滅心,所以就有生老病死。如果契悟了這念覺性、這念不生不滅的心,就是「達本」,這就是心源。這念心在哪裡?所謂「平常心是道」,師父說法、大眾聽法的這念心就是,不假絲毫造作,「當體即是,動念乖真」。

「識自心源」以後,還要保養聖胎。大家都打過禪七、修過中道實相觀,中道實相這念心,就是心源。師父說法、大眾聽法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這是一種定境;有了定,還要生心,如《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念心不要打瞌睡,不但不打瞌睡,而且還要能作主。所以,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動,當下寂照無為這個心,就是心源。要在這念心上來契悟,契悟以後,就是「達佛深理,悟無為法」。

「無為」,是指我們這個心,不起心、不動念,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寂靜無為,一念不生。古人說,有為就是方便,無為才是究竟。要想達到無為的階段,也不離有為,不執著有為就是無為,如《金剛經》云:「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修善法而不執著善法,這就是無為。

誦經、念佛都是有為法,誦完、念完以後,沒有能念之心、沒有所念之佛,這念心寂靜無為,就是無為法。明白這個道理以後,「內無所得」,我們心中得到什麼呢?沒有得到什麼,是本具的;「外無所求」,心是本具的,求什麼呢?《六祖壇經》云:「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有求皆苦,無求乃樂,道是本具的。
修道,不是修一個道出來,而是時時刻刻檢討反省,把我們的煩惱、執著化掉;化掉了煩惱、執著,一切都是現成的,所以說「內無所得」,因為有得就必有失。《愣嚴經》中,阿難尊者以為佛陀會送給他三昧,假設佛陀送給我們三昧,這是有所得,既然是從外而得,有所得必有所失,得到了以後,還是會失去。所以,道是無所得,也是無所求。

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一念心,有沒有所得?有沒有所求?這一念心是本具的。每個人一生下來,這念心都存在,餓了就知道吃、高興了就笑一笑、煩惱了就哭一哭,能夠哭、能夠笑、能知道吃的這個心,是誰給我們的?不是父母給我們的,也不是閻王給我們的,也不是菩薩給我們的,是本具的。既然是本具的,所以「內無所得,外無所求」,一切都是現成的。

(二)

「心不繫道」,「繫」,就是靠。心繫道,是一種方便。以念佛來說,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把心靠到佛號上面;靠到佛號上,就是繫道。心裡想到六波羅蜜,想要開始行布施,這就是繫道;心想到法,就是繫在法上面。

為什麼要「繫」?假使心中不是想到布施、持戒、誦經、持咒……心就跑掉了、就打妄想去了,所以誦經、持咒、持戒的目的,就是「繫」,把這個心靠到一個善的境界上。進一步,「心不繫道」,什麼都不想,為什麼?因為道是本具的,「起心即錯,動念乖真」,「內無所得,外無所求」,一切都是現成的,還想什麼?一想,起了一個念頭,就成了生滅,所以要「心不繫道」。

過去有一位梵志,拿了一束花來供養釋迦牟尼佛,佛問:「你來供佛,是求什麼?」一般眾生都是有所求,求佛菩薩給他增福慧、消業障。這位梵志說:「世尊!我什麼都不求,我是來求道的。」佛就說:「你是來求道,好,放下。」這位梵志是個清淨修行的人,就把這束花放下了。放下以後,畢恭畢敬地合掌,準備聆聽佛陀微妙的開示。

釋迦牟尼佛又告訴他:「還要放下。」梵志便把手放下來,心裡感到疑惑:「我雙手合掌,很恭敬、很虔誠地在這裡聽法,為什麼世尊要我把手放下來?這是什麼道理?」想不通,心裡還在思惟、還在想念,釋迦牟尼佛就跟他說:「還要放下。」梵志回答:「我實在什麼都沒有了,還要放下什麼?」釋迦牟尼佛說:「你能想的這個心,也要放下。」通身放下,一念不生,真正是達到「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這時就完全與道相當了,這個境界必須自己去體悟,這就是頓悟自心。

有些人很疑惑:「既然什麼都沒有了,我們的心究竟在哪裡?」這個道理也必須要了解,假使不了解,就落入頑空,產生邪見。社會上有些人提倡「自在禪」,認為什麼都不去想,要吃就吃、要喝就喝、要玩就玩,才是自在,這就是一種邪見。雖然什麼都要放下,但是了了分明、如如不動這念心要存在,這是最重要的。

「亦不結業」,不要求道,也不要造惡業,這念心寂照一如。業,有黑業、有善業、有淨業、有不動業。起了貪瞋痴,造了殺盜淫,就是黑業;造了黑業,就要受三塗惡報。所以,要做善事、修善業。出世間的善業,有三皈、五戒、十善,雖然是善業,還是業。善業是一個好夢,惡業是一個惡夢,都要受報。善業的果報是在天上、人間,惡業的果報是三塗惡道。

再進一步,誦經、持咒、念佛、念法、念僧、迴向、修善斷惡、修六波羅蜜……這還是業,是淨業;淨業也要受報,將來的果報是在淨土。修四禪八定,是不動業,但四禪八定定多慧少,如石頭壓草,只是把煩惱伏下去;定散掉了,還是要受報。所以,必須「不結業」,什麼業都不造,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不作眾生求,這就是不結業、就是頓悟自心。所以,「心不繫道,亦不結業」,一切都是現成的,這個心就是清淨法身,沒有去、沒有來。因為沒有業,哪裡有去來?有去來,就有業;有業,就有去來。

「無念無作」,我們這個心不起一個念頭,沒有任何造作,《圓覺經》裡提到「作、止、任、滅」,心當中念頭一起,就是「作」,無論是想到修空觀、修假觀、修中觀,都是「作」。頓悟自心的法門是一個念頭都不動,沒有「作」,這樣就是沒有修;沒有修,就沒有證。沒有修、沒有證,我們這個心就是絕對的;有修、有證,就是有能、有所,是屬於相對的。

舉例來說,一般修行人都想入涅槃,希望證得空、智。但是,能入這個心和所入的涅槃境界,還是相對的。羅漢有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這就是位;三賢十地,也是位。這裡所講的是「非修非證」,不經過四果羅漢,也不經過三賢十地,「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當體即是,動念乖真」,這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道,就是最高的道。

(三)

《四十二章經》前面提到的「四真道」,屬於漸次修證;這個地方是講最高的如來境界,是菩提心和涅槃性的境界,是頓悟自心的法門。悟了這念心,「非修非證,不歷諸位」,師父說法、大眾聽法的這個心,「當下即是,動念乖真」,沒有修證、沒有去來,直下承擔。這個法門,不是一般小根小器的人所能信受;能夠信受者,就是上上根器的人。但是,相信了以後,為什麼還不能得解脫?因為我們過去的習氣很重、執著很重,信心不夠,所以後面就要漸修。這一段是頓悟,頓悟了以後,要漸修;漸修了以後,要歸於「無念無作,非修非證」這一念了了分明的菩提心。

所以,漸要漸得,頓也要頓得;否則,認為頓悟的法門很高,執著這個道理,就忽略事上的修行,這是有理無事。相反地,如果只執著在事上修,而不知道心性的道理、菩提心的道理,也是不究竟。所謂:「修行不發菩提心,猶如耕田不下種」,佛經裡面提到,雖然證到阿羅漢果,佛仍稱之為焦芽敗種,什麼原因呢?就是有修有證,證到我空之後入涅槃,入了涅槃,出離三界,但沒有契悟菩提心。

這個地方講「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是指菩提心這個道。《菩薩戒經》提到,菩薩不入三界,又不離三界;不入五蘊,又不離五蘊;不入四大,又不離四大,以大慈悲心在三界當中來來往往,卻始終沒有出入──不即不離,當下這個心,「名之為道」,是最高的菩提和涅槃。

《四十二章經》的道理有大乘、有小乘,有漸修、有頓悟,非常有意義,大眾要背熟。前面的「三十七助道品」屬於漸修,是三乘所共學;從初果到四果,每一個果位所斷的見惑、思惑,也要了解。從五停心觀到別相念、總相念,再到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位,最後用八忍八智十六行觀的方法斷見思惑,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這就是一個很明顯的次第。

佛教有顯教、有密教,有些人認為密教講「即身成佛」,顯教並沒有告訴我們如何成佛,顯教不及密教高明。其實,三十七助道品就是成佛的方法。所以,修行學佛要研習經教,否則就會被邪知邪見所影響。

佛法有漸修、有頓悟。頓悟是先悟後修,先悟到我們這念心,然後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當中,使這念心站得住、站得長,時時刻刻都能作主。漸修,是漸次修證,因為我們心中的煩惱很多,必須藉由種種法門來對治我們的習氣。自己檢討反省,如果瞋心比較重,就專門修慈悲觀,慈悲觀能對治我們的瞋心,譬如有「四無量心」、「七周緣慈」,這是屬於漸修。漸修法門就如同到醫院看醫生拿藥方,我有什麼病,就服什麼葯,個別對治。什麼是頓悟?只要把這念心掌握住了,百病消除,什麼葯都不用服,只服一味葯,這一味葯能醫百病。哪一味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個心,寂然不動,行住坐卧、時時刻刻不離當念,又有定力、又有智慧,這念心定慧不二。只有這一味葯,沒有第二味,這一味葯服下去,百病消除,無始以來的生死,一下就了了。所謂「千年暗室,一燈即破」,這盞心燈要存在,這就是頓悟。

禪宗祖師說:「大悟幾十次,小悟幾百次。」出家學佛也是悟,悟什麼?悟到人生是苦,只有佛法才能斷煩惱、了生死、出苦海。相信人生有三世因果,也是悟。這些都是在事上悟。頓悟自心的法門,就是當下這念心,其他什麼都不要管。了解什麼是頓悟、什麼是漸修,就不會受邪知邪見的影響;明白頓悟怎麼悟、漸修怎麼修,這一生絕對可以達到不退位。

《四十二章經》第一章屬於漸修,第二章屬於頓悟,希望大眾把《四十二章經》讀熟、背熟,不但要背熟,而且每一字、每一句的道理,都必須去了解,了解了,落實修行,這一生道業就有所成就。


第三章  割愛去貪
(一)

「佛言:剃除鬚髮,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這一章的目的是告訴我們出家修行要割愛、知足。為什麼要割愛?愛所產生的副作用很多,由於愛不到而起煩惱,就產生了恨。所以,愛含有恨在裡面。修行必須要辭親割愛,才能得到解脫,才能契悟涅槃和菩提。淨土宗有一個偈子:「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有了愛,就沒有辦法生極樂世界、生淨土。無論任何宗派,要想達到解脫,都必須斷除愛。

以大乘佛法來說,不稱為「割愛」;不是「斷」煩惱,而是「轉」煩惱。愛是一種煩惱,愛的這一念,也是從本具心性當中所產生出來的一種執著。現在修行學佛了,不但不執著愛,還要把愛擴大,變成「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這就是「轉煩惱為菩提」。

《菩薩戒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儒家亦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樣的愛就是無條件的,這樣就是「轉」。過去的愛是有條件的,他是我的父母,我就愛他,這是有條件的;現在把心量放大,要知恩、報恩,與我父母相當的,都是我的父母,這種愛就沒有副作用,就變成慈悲心、變成平等心了。假使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先要遠離,然後懺悔、修善……慢慢地轉,這樣就稱為「割愛」。

「愛」,包括父母之愛、兄弟之愛、朋友之愛、親情之愛、夫妻之愛、男女之愛……。其中尤其是男女之愛,更是生死的根本。所謂「了生死,得解脫」,生死如何去了?必須從因上去了,檢討反省,把愛化掉,變成清淨心、慈悲心、菩提心。所以,必須「割愛」,才能得到解脫。

從無始劫以來,貪愛已經成為習慣了,如何轉?先在事上遠離,不但身要遠離,心也要遠離,時時刻刻檢討反省,聽到異性的聲音、看到異性的相貌,馬上就要覺照。假使只有身遠離,心卻沒有遠離,還是沒有用;雖然出了家,卻得不到出家的利益,與道不相應,所以要「割愛」。以在家居士來說,夫妻之間的關係,如果起了執著、起了貪愛,還是會墮落,所以,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要把它轉過來。

《佛說八大人覺經》中佛言:「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就是告訴我們要知足常樂,常念三衣瓦缽。我們晚上睡覺的地方,只有幾塊榻榻米的大小,吃飯有吃飽即可,穿衣服也是這幾件……所以,要知足,有三衣、瓦缽、法器就夠了。

三衣,表示不多不少。由於氣候的關係,例如冬天很冷,為了保暖,衣服穿不夠,便多加幾件,但是不要貪著。穿衣服要清潔整齊、能夠蔽體就好,不要特別去量身訂做,講究身段、講究好看,起了貪心,就不知足了。

飲食也要知足。過去佛陀時代出家人「日中一食」,現代人身體不健康,或是有腸胃病,乃至於精神衰弱……所以要吃二餐、三餐、四餐。吃的時候,就要發慚愧心、要知足。「日中一食」,就是知足,剛好能夠維持身體的健康、維持色身、維持生命,使我們能夠修行、弘法,這就是知足。

過去是「樹下一宿」,住山洞、住樹下,乃至於住蘭若,就表示對於住的環境也要知足。現在由於環境的關係,沒有山洞可住,也沒有樹下可坐,即使住在房子裡,如果房屋不結實,也會被風吹掀;屋子的通風不好,也會潮濕。印度是熱帶氣候,可以樹下一宿,也可以住山洞;但在其他地區,就不一定能如此,所以弘法、修行必須隨順時節因緣。

富貴莫若知足,不知足的人,雖然很富有,卻始終在苦惱當中;知足的人,時時刻刻心都能安然自在,這是真正的富貴。我們在這裡出家修行,應該要知足,衣食住行有外護、有內護;住在埔里,氣候好、水質也好、空氣也好,還有這麼廣大的空間……想到這些道理,心中就很安定、很快樂。所以,一個是要割愛,一個是要知足。

有些人心裡有疑惑:「既然要知足,為什麼還要建設道場呢?」佛法有大乘法、有小乘法,小乘法只求自己解脫,大乘法則是既能自利、又能利他。如果沒有吃的、沒有住的,身心不能安住,修行就不容易成就,也沒有辦法弘揚佛法,佛種就斷了。大乘菩薩都是住在七寶宮殿,就證明佛法是依正莊嚴、福慧具足,證明佛法是無上的、是富貴的,什麼都是最圓滿的,這是屬於菩薩行、屬於大乘。我們隨著時節因緣來弘法,住的地方不求富麗堂皇,但是要清潔、整齊、莊嚴、堅固,這樣才合乎實際。明白了大乘自利利他菩薩行的道理,就能了解為何要建道場,我們建一個很好、很莊嚴的道場,大家到了道場裡面,看到道場很莊嚴、圓滿,心中一讚歎、歡喜,無形當中就得到了很大的福報。

(二)

「佛言:剃除鬚髮,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這是過去的原始佛法,現在稱為小乘法。

出家比丘,稱為「乞士」──上乞佛法以資慧命,下乞飲食以養色身。「佛言」,釋迦牟尼佛說:「剃除鬚髮,而為沙門」,一般人認為,只要心解脫就好了,為什麼還要「剃除鬚髮」?「鬚」是鬍子,「髮」是頭髮。現在有許多人為了頭髮,到美容院洗頭、燙髮……一下就花了幾千元、幾萬元,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一般人不了解,還會為了頭髮起煩惱,假使理髮師把頭髮弄壞了,還要找他算帳。

過去,有一位軍官的太太去理髮,理髮師把她的頭髮燙壞、剪壞了,這個太太起了無明,理髮師知道她是官夫人,誰得罪了她,命都會沒有了,嚇得不得了,怎麼辦呢?這些理髮師們商量,乾脆一刀把軍官太太殺了,然後丟到海裡面去。大家看看,為了頭髮連命都丟了。

所謂「三千煩惱絲」,頭髮是煩惱的來源,所以,修行人乾脆把頭髮剃掉,一者節省金錢,二者節省時間,三者心無掛礙,四者破除執著。一般人都認為頭髮能莊嚴自己,不了解為什麼要剃除頭髮?頭髮對於修行有什麼障礙?所以現在就能了解,剃除鬚髮就是為了把我們的執著破掉、形象破掉,破相顯性,目的是在破除我執、破除法執。

鬍子也是一種煩惱、麻煩,為什麼?一般看相算命的人認為下巴是地格,假使地格不好,就要留鬍子,配配相,所以有很多人留長鬍子或八字鬍,這些都是煩惱。這就是執著,執著一個假相,不知道相是修福報得來的。所以鬍子也會使我們起煩惱。

著名書法家張大千的鬍子很長,一天,有人問他:「張先生,您的鬍子很長,晚上睡覺時是把鬍子放到被子裡,還是放到被子外面?」他自己也不知道,回去一試,結果放到被子外面也不對,放到被子裡面也不對,弄得失眠了。所以,鬚髮對我們是一種妨礙和執著,乾脆剃除鬚髮。

出家眾稱為「沙門」,但在印度不一定是出家,只要是修道的人都稱為「沙門」,是修道的一種通稱。為什麼這裡不稱為「比丘」呢?要稱得上「比丘」,是不簡單的,二百五十條戒都持清淨了,才能稱為「比丘」;假使二百五十戒無法持清淨,「比丘」二字是擔當不起的。所以,這裡就稱為「沙門」。「沙門」,表示我們是修行、修道的人。

「受道法者,去世資財」,我們既然想要修行、想得解脫、想契入無為法,就必須受持「道」與「法」。「道」,有正道、菩提道、涅槃道……要想得到解脫,聲聞有聲聞道、緣覺有緣覺道、菩薩有菩薩道,三乘都是道法。以四諦為法、以十二因緣為法,最後是證涅槃道;以六波羅蜜為法,最後是證菩薩道,所以,修行要有所成就,就要受持「道」與「法」。

「去世資財」,想要得到這些「道」和「法」,就必須放下貪執,廣修布施,否則一心只是思慮著世間的財產,心中就會產生障礙。小乘佛法把錢財比喻為毒蛇,因為假使錢財用得不好,花天酒地,就會造惡業;有了錢財,親戚朋友都來借,假使不借,就成了冤家;強盜、小偷知道你有錢財,就來偷、來搶,綁票、勒索,甚至連命都沒有了……所以,乾脆捨離錢財。這是屬於小乘境界。

資財,可分為世間與出世間的資財。出世間的資財,就是功德法財。怎麼樣才能得到出世法財?世間財是有漏的,所以,把有漏財變成無漏財、把染污財變成淨財,這樣就沒有過失。有了錢財而不知道用在正確的地方,就像小孩子無法做正確的判斷而亂花錢,因此有些家長乾脆不讓孩子帶錢。我們現在是大人了,知道用錢財來布施、供養、修建道場、弘揚佛法,世間的錢財就變成出世的功德法財了。所以錢財的使用,有這一體兩面的結果。

小乘境界事多理少,只知道事,在理上比較少;如果悟到事和理,那世間法就都是出世法,這就是大乘的境界。以小乘來講,錢是毒蛇;以大乘來講,錢不是毒蛇,為什麼?有錢財才能建設道場、才能弘揚佛法。所以錢財不是毒蛇,而是用錢的這個心才是毒蛇──假使不知如何使用錢,起了貪心,這就是毒蛇。所以,錢財沒有過失,貪瞋痴的心才有過失。假使我們不起貪瞋痴,那麼貪瞋痴就變成戒定慧了,不但沒有罪過,而且還有功德。

所以,佛法的道理有時是站在事上講、有時是站在理上講,有的是站在小乘境界來講、有的是站在大乘境界來講。這裡所說的「剃除鬚髮」,是專指比丘;菩薩就不一定要剃除鬚髮,像觀世音菩薩也有頭髮。

菩薩,有出家的菩薩,也有在家的菩薩。在家居士也可以修菩薩行,菩薩行是「即俗即真」,不剃除頭髮也可以;比丘則要「離俗即真」,把頭髮和鬍子剃掉,先從事相上表示出離,再透過修證從心中捨離煩惱,證得清涼和自在。

所謂「外現聲聞身,內密無上印,身行菩薩道,廣度諸有情」,了解這個道理以後,我們所現的是比丘身,修的是菩薩法門,我們的心「內密無上印」。既然兼具比丘、菩薩、佛的境界,要如何拿捏得很穩,就是最重要的了。

為什麼要現比丘身?釋迦牟尼佛把正法傳給迦葉尊者,而不是傳給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是什麼道理呢?因為比丘才能在我們這個世間住持正法,僧團才能住持佛法。一般人一看到比丘相,就知道是出家法師,馬上生起恭敬心。對法師生起恭敬心,就是一種功德。在家修行的居士留著頭髮,和普通人一樣,誰知道你是菩薩?如果自己標榜自己是菩薩,就生我慢心了。

我們現在「外現聲聞身」、「身行菩薩道」,身是比丘、比丘尼,又修自利利他的菩薩行,而且又修頓悟法門,這就是「內密無上印」。「無上印」,就是中道實相,是佛的境界。以漸修來說,「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圓成佛道;頓悟法門則不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因為三大阿僧祇劫也不離當下這念心,當下就能契入佛的心境。

所以,以比丘、比丘尼的身分行菩薩道,這念心又「內密無上印」,這就是萬德莊嚴,統統都在這一身當中。所以,可以漸修,也可以頓悟,也是比丘、也是菩薩。最究竟的就是「無上印」,師父說法、大眾聽法這個心就是,任何法門、任何境界,都沒有辦法超過當下這念心。

(三)

前面一章提到「不歷諸位而自崇最」,是頓悟法門,這一章完全不一樣,要「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還要「去世資財」,什麼都要捨,是屬於漸修法門。了解這個道理之後,就不會產生疑問。前面所說的是「內密無上印」,講的是佛的心印。佛的心印是不忮不求、不去不來,所以「不繫道」,什麼都不繫,佛也不想、法也不想,當下這個心就是道,心即是佛、心即是法、心即是僧,一切具足。「亦不結業」,不造惡業,也不執著善業,為什麼呢?因為這念心就是一個最高的境界。「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不歷五戒、不歷十善,不歷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不歷初地、二地……三賢十地都不歷,這是就頓悟法門來講。因為心中若還有賢與聖的分別在,就還有法執,就不是絕對的,這就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

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個心,不是凡、也不是聖,想到凡也不對、想到聖也不對──想到聖,自己還起心動念、生執著;想到凡,認為自己是個凡夫,很卑賤,也不對──住在聖上也不對、住在凡上也不對,所以「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這一章就要「繫道」,「繫」就是想念,把這個心靠在戒、定、慧上,靠到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的法門上……這就是「繫道」。前面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這裡是漸修,所以要「去世資財」,對世間上的財物不生貪著,先把它布施得乾乾淨淨的──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布施了以後,連布施的相也了不可得,要能所俱空、三輪體空。

「乞求取足」,上乞佛法以資慧命,下乞飲食以養色身,所以就要托缽化緣,這樣子就可以了,再也不留戀房地、田產、妻子、兒女……統統放下,沒有掛礙,這樣心中就能得到清淨、解脫。

「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吃多了肚子會出毛病,完全不吃,肚子挨餓,又沒有精神,所以中午吃一餐就好了,能夠保持色身不壞,有精神打坐、聽法就好了。出家比丘的目的是在求解脫、證涅槃,所以「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不需要在吃、住等方面汲汲營營。

在印度,什麼方便都不需要,「日中一食」,能夠吃飽就好了;「樹下一宿」,連茅棚都不要,在樹下打坐就好了。過去可以這樣做,現在時節因緣不一樣了,不要說樹下,就連住在濕氣很重的房子裡,身體也要出毛病,就會發腫。我們現在要修自利利他的菩薩行,所以住的地方要通風、有光線,身調好了,心才易於與道相應,才會得到解脫、清淨,這是個方便。

戒有前期、後期的講法,有的是專對比丘、比丘尼講的,有的是對菩薩講的。佛法要隨順時節因緣,台灣是海洋氣候,和印度的氣候完全不一樣,如果起了執著,硬是要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可能道業還沒有成就,身體就保不住了。出家修行,必須尊重戒律,也要了解持戒的精神,以及開遮持犯的意義。

為什麼要日中一食呢?因為諸天是早上就食,佛是中午受食,下午是畜生道的眾生就食,晚上是鬼神就食,我們既然想修行學佛,先要從日常生活上向佛學習。舉例來說,佛陀萬德莊嚴,威儀嚴整,所以我們也要學習四威儀。孔子的弟子也是如此,如顏回說:「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要向孔子學習,就要先從日常生活中學習孔子的一舉一動,孔子往前走,我也往前走;孔子快步走,我也快步走……意思是孔子做什麼,他也跟著做什麼。我們是佛的弟子,也要向佛學習,佛日中一食,我們也日中一食;佛樹下一宿,我們也樹下一宿……這是從事上來看。

佛為什麼要制定日中一食?過去在還沒有制定這條戒律以前,晚上也可以托缽、進食。一次,一位叫迦留陀夷的比丘,晚上出來托缽,站在一個居士家大門外,晚上天黑了,不方便叫門,他就耐心地等這戶人家出來,再向他化緣。等了一段時間,這戶人家的太太出來開門,迦留陀夷就對這太太笑一笑,點頭示意,但是迦留陀夷長得很高大,臉孔很黑,牙齒很白,這位太太沒有心理準備,一看以為是個鬼,當場就嚇昏了,連肚子裡的小孩也流產了。佛知道這件事之後,便制定出家比丘「不非時食」。所以,晚上最好不要去驚動施主,二方面,晚上這一餐吃得太飽,對身體也不好。

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是十二頭陀行當中的兩個法門。修十二頭陀行,住在深山裡面,完全是修寂滅行、修甚深禪定、修解脫行,所以要日中一食、樹下一宿,與外界斷絕來往。修菩薩行就不一樣了,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眾生歡喜,諸佛歡喜」,面對種種境界,心當中沒有掛礙、沒有取捨,當下就是解脫、就是淨土,因為無住心就是解脫,這是比較深一層的佛法。假使做不到,那就必須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為什麼呢?一天三餐,早上也吃、中午也吃、晚上也吃,除此之外,還有點心、宵夜,吃了一大肚子,肚子會脹壞、會出毛病。所以,乾脆規定早上、晚上、點心都不吃,就是日中一食,這條戒的精神就在這裡。

「慎勿再矣」,時時刻刻都要謹慎、要檢討反省,一食、一宿就好了,不要放縱自己的貪慾。

「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蔽」,就是蒙蔽。人只要一被蒙蔽,就會愚痴。被什麼蒙蔽?被外面的財色名食睡蒙蔽、被愛和欲蒙蔽。愛,就是男女之愛、男女的執著。欲,就是物慾、就是貪著。愛與欲,都是生死的根本,被愛和欲蒙蔽了本心,失去了智慧、失去了理智,就變成最愚痴的人,得不到解脫。「使人愚蔽者」,一個是愛、一個是欲。

看了經典的正文之後,大眾還要去看看註解、要抄抄筆記,加深印象。聽經聞法、靜坐思惟是功德,做筆記也是功德,為什麼呢?我們做的事情,都是與法相當、與道相當;假使不做這些事情,就打妄想了,不是愛就是欲。做筆記的時候,身口意三業都是清淨的,這就是功德。

所以,佛法要從根本上去認識,一個是愛、一個是欲,檢討看看自己的愛欲減少了沒有?習氣改進了沒有?執著是不是減少了?對世間財色名食睡的貪著是不是減少了?達到沒有愛也沒有欲,心當中就得清涼、得自在、得解脫,真正是了生死。


第四章  善惡並明
(一)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這一章是解釋「善」與「惡」。在佛法來講,善有俗諦善、真空善、中道實相善。俗諦的善法,又包括世間善和出世間善。俗諦善不是真正的善法,而是相對的善;既然是相對,就不是真實的。相對的善為什麼不是真實的呢?例如,由於各地的風俗習慣、傳統文化不同,在台灣是善,在大陸不一定是善;在台灣是惡,在大陸也不一定是惡;大陸認為是惡,在台灣不一定是惡……所以,哪個是善?哪個是惡?沒有絕對的標準,是相對的境界。

以佛法的角度而言,世間上的善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善惡如幻化,三界如空花」。假使不了解這些道理,認為既然善惡都是假的,為什麼佛還告訴我們要斷惡修善?做善事有什麼好處?做壞事又有什麼關係?產生了這些煩惱,就容易退失菩提心。

世間的善雖是假有,但不是沒有。譬如,做夢也是虛妄不實的,可是在夢沒有醒之前,夢中有苦有樂,它就不是虛妄的;等到夢醒了以後,才知道是虛妄。我們現在就是要覺醒,不要做夢。要從夢中醒過來,第一要斷惡向善,第二要破除執著。

一般人認為無論是基督教、道教、佛教……所有宗教的目的不外乎勸人為善,所以只要多做好事,不一定要信仰宗教。我們在勸人修行學佛時,對方可能會說:「我做善事就好了,不一定要學佛啊!你們吃齋念佛,心不善又有什麼用?還不如我心存善念、做善事,所以不一定要吃齋念佛。」表面上聽起來似乎有道理,但這種似是而非的道理,容易讓人產生邪見、退失菩提心,覺得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礙手礙腳……,假使沒有釐清這些觀念,不但對自己不肯定,遇到別人的質疑,沒有辦法答覆,還會退失菩提心。

《六祖壇經》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我們處在這個世間,就必須要隨順世間;假使不隨順世間,就不能弘揚佛法、不能為世人所接受。所以,佛法雖然講非善非惡,但還是要行善。行善,是前方便;先做到前方便假觀善,再進一步了解真空善、中道實相善,這才是最實在的。

世間法是相對的,善與惡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過去認為是善,由於時節因緣的關係,現在不一定是善。譬如,過去中國是以男性為主的傳統社會,所以講究女子三從四德。三從,就是三種服從:在家服從父親,出嫁服從丈夫,丈夫往生了,要服從兒子。女子能夠遵守三從,就為社會所尊重;相反地,就會被社會否定。

過去的社會是以男性為主,女性處於被動的地位,就好像財物一般,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丈夫賭輸或欠債時,可以把妻子賣掉抵債。丈夫認為太太不好,甚至可以寫休書把妻子休掉;但是,女性並沒有這個權力。過去的女性只能在家裡做家務事,不能在外拋頭露面。所以,在過去的社會中,女子做到三從,就是一種善法。現在時代進步了,男女平等,過去的觀念慢慢地被修正了,講求男女平權、男女平等。如此看來,從古至今對於男女地位觀念的轉變,哪個是對?哪個是錯?

過去的父母對子女教導很嚴厲,甚至打傷了也沒關係;現在如果父母把孩子打傷了,只要孩子到法院告一狀,就成了傷害罪。所以,過去認為可以做的,現在不一定可以。

傳統文化以「孝」為本,俗話說:「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二十四孝」中有「郭巨埋兒天賜金」的故事,郭巨為了孝順父母,把自己的兒子埋了,以節省糧食孝養母親。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當郭巨挖洞正準備要埋兒子的時候,由於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善神,所以在土堆裡挖出了一罈金子,上面寫了幾個字:「官不可取、民不可盜,天賜郭巨一罈金。」現在的人可能認為這是迂腐之談,所以過去認為是善,現在不一定是善;現在認為是善法,過一段時間也不一定是善法了。

再舉例來說,過去有「插棧為田」,你種植了作物,這塊地就是你的;如果是現在,就犯了侵占罪。所以,法律不是絕對的,也會隨著時節因緣而改變。

又如,信基督教的人認為出家眾是魔鬼;可是就佛弟子來說,出家眾是三寶之一,對法師不但很恭敬,還禮拜供養,因為供養僧寶就種了福田。所以,哪個是善?哪個是惡?每個宗教的觀念都不一樣。有些人不了解,認為:「只要行善,信什麼宗教都是一樣的。」這種觀念就錯誤了,為什麼?善有三種:一是世間善,一是真空善,一是中道實相善;善法其實是有層次的差別。

(二)

世間善是假有,隨著時代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宗教思想不同……善惡的標準也就不一樣,這就是假有、就是世間法,是一種假相。要在假相中找到真理,就要隨順俗諦;以佛法來講,就是要先建立俗諦。

建設道場是俗諦、講經說法也是俗諦,受三皈五戒、修十善都屬於俗諦。俗諦,就是隨順世間的因緣生活、生存。假有不是絕對的,所以不能執著,一執著就有了我執、法執,就不能見到本心本性,不能見到真空之理、實相之理。雖然知道是假的,還是要隨順世間,不能否定,也不能不要。譬如,穿衣吃飯雖然是假有,還是要穿衣吃飯;居住房子也是假有,但還是要住;天氣熱是假有,但還是要使自己得到清涼;天氣很冷,也要使自己得到溫暖……,這些都是俗諦。在俗諦中能夠圓融,就是福報、就是因果。

再舉例來說,我們的身體也是四大和合的假相,但是沒有這個身體也沒有辦法修行,所以不能不要,只是不執著而已。《金剛經》云:「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再進一步,「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金剛經》有假有、真空、中道實相的道理。

十善,是世間善法的標準,無論信什麼宗教、在哪個國家,十善都能在社會上通行。做到十善,不但能增長福報,而且家庭和諧、社會平安,所以,十善對於個人、家庭、社會,都具有正面的作用。然而,十善沒有辦法使我們明心見性,沒有辦法使我們破除我執、法執,所以,將十善作為通達真空善、中道實相善的橋樑,不執著世間的善法,就能進一步破除我執、法執,明心見性,世間法雖是假有,藉假修真,所以還是很重要。

所以十善只是第一層,屬於人天的果報;真空善才可以得解脫,可以證羅漢果;中道實相善可以證菩薩果、證佛果,成就佛的智慧。所以,佛教和其他宗教,實在是相差得很遠。假使不了解這些道理,心中還有疑惑,就得不到佛法的利益,甚至覺得佛法只是修善而已。

修行的路很長遠,修善斷惡有粗有細、有深有淺,不但要了解假有、真空、中道的道理,還要去實踐,才能相應;相應了就能超凡入聖,就能得解脫。

所以,善有世間善、真空善、中道實相善。十善,屬於世間的善法,雖然是世間上的善法,卻是通達出世的橋樑,非常地重要。如果我們沒有俗諦的智慧,就無法弘揚佛法,佛教就不能生存;不但佛教不能生存,連個人也無法在社會上生存。在佛法來講,「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結人緣就是福報,有了福報而不執著,就是真正的佛法。進一步,了解善法亦是假有,思惟哪些法屬於假有,了達假有的智慧,就是菩薩的智慧。

「佛言」,佛告訴大眾,「眾生以十事為善」,我們在這個世間上,想要有福德、有智慧,必須以「十事為善」──修十種善法,就能圓滿我們的人格。五戒屬於人道,以人為根本;十善屬於天道。五戒做到了,進一步就要修十善。相對於十善,就是十惡。十善包括五戒在內,十惡包括五逆在內。

佛經裡提到「六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就是想念、思惟。「天」,就是果報、就是光明。如何生天?就是修十善法。天人的心裡一片光明,身體也是光明。假使我們現在把十善修好了,身、心也是一片光明。

禪宗雖然講頓悟,也不妨礙漸修;就像爬樓梯一樣,目的雖然是爬到最高一層,但是必須從最下一層樓梯開始。最下一層,就是五戒、十善。想要超凡入聖,必須先建立凡位的人格,所以,五戒、十善是很重要的。

有些人好高騖遠、眼高手低,認為禪宗是頓悟法門,便忽略了十善。假使忽略了十善,身、口、意經常造惡業,如何頓超呢?即使想要安住實相,一打坐,瞌睡就來了──可能是身體不健康,或精神不佳,或業障太重,心的力量不夠,就會打瞌睡。假使善法具足,這念心有定力、有智慧,始終是光明、始終清明在躬,自然不被惡業所轉。

惡業就是黑暗,善法就是光明。做了一件善事,心生歡喜,自然而然就是一片光明。所以,自己要經常檢討反省,有沒有做到十善?現在很多社會團體推動禪法,形成了一股風氣。許多人喜歡禪坐,給身心一個休息的因緣,這是一件功德,但是,假使沒有以五戒、十善做為基礎來修禪定,就容易走錯路,乃至墮入邪魔外道;因為心不清淨,仍會造作惡業,雖然得到一點點相似的禪定,卻沒有辦法消業、轉業。所以,無論是在家或出家,希望求解脫、證涅槃、生淨土,終究要以五戒、十善為根本。

(三)

十善有哪些?「身三、口四、意三」。身有三件事情要做──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做到了,身體就清淨;身體清淨,就能夠健步如飛。如果犯了殺、盜、淫,就會招來惡業;業障就是墮落,身體就不清淨、很沉重。

十善──不殺生

殺生的過失很重,古人說:「錢財可以欠,命債不能欠。」欠了命債,就要償命。殺生之罪的構成,有以下條件:殺因、殺緣、殺法、殺業。

什麼是殺生?第一,要有殺因,具足殺心的存在。假使看到蟲子就討厭,覺得實在很可惡,馬上一腳把牠踩死、打死,這就具足殺因。

此外,要有殺緣──以什麼因緣去殺生?例如,仇殺,或是為了錢財、為了賭氣……因緣具足而去殺生。再者,殺法──用什麼方法,最後斷送對方的性命,就構成了殺業。造了業,將來就要受報,甚至很快就有現世報──受法律制裁,將來更要受因果的制裁。

眾生都受因緣果報的支配,從更微細的角度來講,有時雖然沒有起殺心,但因為不注意,把眾生殺死了,還是要受報──無心之報。

從前有一位老和尚在外行腳,看到路上有一顆石頭,恐怕路人踢到石頭會跌倒、受傷,就把這顆石頭撿起來,扔到路邊。但石頭一落地,「卡」地一聲,就打死了一隻螺螄。老和尚趕快幫牠授三皈依,念咒、念佛願牠超生善道。

這隻螺螄受了三皈依之後,經由咒力及佛號的加持,轉為人身。他從小很聰明,長大後考上進士,當了縣長。這時,老和尚還在修行,道風遠播。縣長聽說這位老和尚很有道行,就拿了銀子去供養,想要向老和尚請法。縣長抵達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老和尚正在養息。縣長恐怕打擾老和尚休息,臨走前就將銀子吊在門軸上,寫了一張紙條:「供養老和尚。」老和尚醒來之後,把門一開,上面的銀子掉了下來,正好砸到頭頂,當下就往生了。老和尚所受就是無心之報,所以,佛法講因緣果報是真實不虛的。

我們不但不殺生,還要救生、放生;不但不殺人,連動物都不殺;不但不殺動物,連植物都不要隨便傷害,這就更徹底了,慈心廣大、冤親平等。走路的時候,要看看地上有沒有蟲子,否則一不注意就把牠踩死了;有時候脖子發癢,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不小心就抓死了一隻蚊蟲。所以癢的時候要忍耐,仔細看一看,如果有蚊蟲就輕輕吹掉,這樣就會有定力、又有福報。

殺生罪中最重的,是殺害父母師長,殺害和尚阿闍黎更重,殺害羅漢又更重,若是出佛身血,馬上活生生墮入地獄!佛陀時代,提婆達多噁心出佛身血,地面馬上裂開,裡面都是火燄,他一下就掉到地獄裡,受現世報。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都要了解因緣果報。不殺生是最根本的,再進一步不吃眾生肉;如果吃了眾生肉,還是有因果業報。

過去有一位研究佛學的人,發表了一篇文章,說學佛吃不吃素都沒有關係,吃素並不是佛教的教義,而是婆羅門教。又說吃素不能離苦得樂,牛、羊、馬、大象都吃素,今生還是受苦。文章發表以後,使很多原本吃素的人都不吃素了,還讚歎他:「這個人不得了,真是大善知識!別人不敢講,他敢講;別人看不見,他看得見。」對不對呢?不對!

無論是大乘經典、小乘經典裡都提到三淨肉、五淨肉,如《愣嚴經》記載:「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菩薩戒經》亦云:「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他連這些經典都不相信,反而說吃素不是佛教所說的,這種觀念就錯誤了。吃素是基於慈悲,因為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的親眷、都是未來諸佛,所以不殺生。

佛住世時為什麼可以葷食呢?因為佛的神通不可思議,先把動物的神識、命根度走了,所以當時允許葷食;但是現在佛不住世了,沒有這麼神通廣大的人,所以還是要吃素。

素菜是水分、空氣、礦物質的組合,葷食則是精、血的組合。動物由於精血及過去的業障來受生,我們吃了牠,第一、因緣相應,跟牠結了惡緣;第二、失去慈悲心;第三、假使牠是我們過去的親眷,吃了牠的肉,業障就更重了。

唐朝寒山大士某次出來游化,看到一個村莊裡有戶人家在娶媳婦,殺豬宰羊,很熱鬧,辦了很多酒席,高朋滿座。寒山有神通,他一看就嚎啕大哭起來。村子裡的人說:「你這個瘋子,今天是辦喜事,你在這裡哭哭啼啼,真是顛倒!」寒山大士說:「你們才是顛倒。」接著說了一首詩:「六道輪迴苦,孫子娶祖母,牛羊座上客,六親鍋內煮。」其實這個新媳婦是新郎的祖母轉世,孫子娶祖母作太太,這不是顛倒?現場的親朋好友,都是過去所殺的牛羊投胎來的;而鍋內所煮的魚肉,都是過去的親眷。

殺生的果報是很重的,所以我們要堅持不殺生。不但不殺人,連動物、植物都不要隨便傷害,進一步要吃素、放生。一般人了解不殺動物的道理,卻不知道為什麼連植物都不要傷害,現在科學發達了,才知道要保護生態環境。如果這個世界沒有草木、森林,人類也不能長久地生活下去,為什麼?森林草木有很多好處,一方面能滋養我們,二方面可調節空氣。所以,不但不殺人、不殺動物,連一草一木都不傷害。

「身三」,第一是不殺生,這是最重要的,要肯定五戒當中的不殺生戒。自己要發願,從現在起絕對不殺生;不但不殺人,也不殺動物,乃至於植物都不隨便傷害,要堅持自己的心愿、堅持這種理念,這樣就會有福報。

(四)

十善──不偷盜

對於他人的物品不可不予而取,就稱為不偷盜。有些人會在山上、郊外摘野花、果實,這也屬於偷盜,因為土地屬於國家、政府的財產,地上的東西就屬於政府,所以摘了山上的花草樹木也是偷盜,除非這塊地不是私人的,也不是國家的,而是未登錄地。又如,國民有納稅的義務,假使用種種方法來逃避納稅,也算是偷盜。

此外,寺廟裡信眾供養的香花水果,如果偷去吃、偷去用,也算是偷盜。無論是偷鬼神的、偷土地公的、偷菩薩的……都是偷盜,甚至在河裡撿到東西,自以為是上游流下來、是無主的,也算是偷盜。

更進一步,六根也不犯偷盜。什麼是六根犯偷盜?偷看他人的書信,就是眼睛犯偷盜;男眾看到女眾長得很漂亮,偷看了幾眼春光,眼睛也犯偷盜;別人在講話,偷聽別人講話的內容,就是耳朵犯偷盜;鼻子偷香,嘴巴、舌頭偷味,身體貪著好的東西,也都是犯偷盜。所以要經常收攝六根,眼睛內看、耳朵內聽……依照這個道理去做,六根才能清淨,修行才能上路。六根清淨就得解脫,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住生心」。

日常生活中,吃到好吃的東西,知道好吃,但不生貪著;吃到不好吃的東西,知道就好,也不生厭惡、排斥,這樣吃東西就沒有罪過,還有無量的功德。穿衣服也是一樣,看到好的衣服不生貪著,看到不好的衣服不起煩惱,只要整齊、清潔就好;睡覺也是如此,不要貪著,一旦貪著了就要招罪過……這樣就是真正懂得穿衣、吃飯、睡覺,做到修行的本分事。

起了一念貪心、起了一念愛著,就算是偷盜。意根產生偷的念頭,心就得不到解脫。所以,偷盜不只是指外在的財物,眼、耳、鼻、舌、身、意都會犯偷盜,真正是如此的。弘一大師曾自謙:「大家都說我持戒清淨,稱我為律師,其實我連五戒都沒有持好。」所以,「不偷盜」有事、有理,有粗、有細,細微的地方可能一般人都不容易做到。

從前有一位沙門在水池邊打坐,出定後看到水池邊有很多花,聞起來很香,禁不住就多聞了幾下。這時水神出現了,對他說:「你這沙門,怎麼偷我的花香呢?」沙門覺得很奇怪:「我在這裡打坐,怎麼說我偷你的花香呢?」水神說:「這個水池的花是我的。出家沙門要保持正念,你起了貪心聞了我的花香,就是偷香。」這位比丘很慚愧連忙道歉。過沒多久,一位路人來到池邊,不僅摘花、還連根拔起,踩踏弄污蓮池才離開。比丘便對池神說:「剛才我不過聞了花香,你就罵我偷香,而這個人任意摘花,連根都拔了,你怎麼都沒阻止他?」池神說:「這個人做盡了壞事,早已是三塗惡道的果報了,有什麼好說的?但你是出家沙門,原本打坐時一身光明,現在由於貪著花香,光明都不見了。」所以,《詩經》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修行要時時刻刻觀心返照,六根所起的偷盜是很微細的。

再舉例來說,唐朝悟達國師從小就很聰明,五歲能夠通達詩文。一天,他的祖父想測驗孫子有什麼遠大抱負,就說:「前面院子裡有一棵樹開花了,你以花為題做一首詩吧!」悟達國師看到花瓣飄落了許多,樹上只剩幾朵花,不假思索隨口吟出:「花開滿樹紅,花落萬枝空;唯餘一朵在,明日定隨風。」不管樹上有多少朵花,終歸隨風飄零,體現無常的真理。他的祖父一聽,知道這孩子深諳無常的道理,將來一定會出家修行。

悟達國師七歲時,在寧夷寺聽講《涅槃經》,便發心出家。十一歲落髮,十三歲能通達經教,後來唐僖宗皇帝拜他為國師,賜號「悟達」。唐朝詩人李商隱,與悟達國師私交甚篤,曾做一首詩讚歎之:「十四沙彌解講經,似師年紀秖攜瓶;沙彌說法沙門聽,不在年高在性靈。」

「十四沙彌解講經」,十四歲的沙彌能夠登壇講說《涅槃經》,實在不簡單。「沙彌說法沙門聽」,許多修行很久的出家人都來聽他講經說法。「似師年紀秖攜瓶」,一般十四歲的沙彌只能幫師父端茶、遞水、拿水瓶,可是悟達國師卻能夠講經說法、通達事理,就證明「不在年高在性靈」。

所謂「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假使活到一百二十歲,沒有悟道也沒有用。佛法是很平等的,不論年紀的大小,而是在於有沒有明悟心性。佛陀時代有一位均提沙彌,七歲就證羅漢果。所以不要等待,現在正好修行。

悟達國師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皇帝、文武百官都來聽他講經。當時懿宗皇帝送他一個水沉師子座,座上凋龍畫鳳,實在是天下稀有。悟達國師看到這個沉香座這麼好、這麼名貴,又有好幾丈高,覺得很光榮、很殊勝,心裡起了一念貪心。這念貪心一起,就失去了光明,前世的冤家便附在他的膝蓋上,長出一個人面瘡。這個人面瘡不但有嘴巴,還會吃東西。一般人很難相信,但在《本草綱目》裡確實有人面瘡的記載。

悟達國師長了人面瘡以後,痛得不得了,行住坐卧都很困難,正感到絕望時,忽然想起過去曾經供養一位病僧,這位病僧其實是迦諾迦尊者所化現。病僧在離去前曾對他說:「將來假使你遇到困難,危急的時候可以來找我。我就住在隴山上,門前種了兩棵松樹。」悟達國師想起這段往事,立即啟程前往隴山。

當他到達隴山的時候,尊者早已在松樹下等他,並對他說:「我知道你今天會來,特別在此恭候大駕。天色已晚,先稍事休息,明日帶你至後山泉水處清洗傷口,病就會好。」

隔天,悟達國師正準備掬水清洗傷口的時候,人面瘡突然開口說話了,他說:「且慢!迦諾迦尊者賜你三昧水清洗傷口,不但能救你,也能讓我得到解脫,業障消除。不過,我們過去有一段恩怨,得先說清楚:你我同是西漢時期一朝之臣,你是袁盎,我是晁錯,那時你害死了我,所以我生生世世都在找機會向你報仇,但是你每一世都出家修行,做了十世的高僧。本來這一生也沒有機會報仇,但懿宗送了沉香座,你起了一念貪心,馬上失去了光明,所以得以進入你的膝蓋,準備要你的命。不過,因為你曾供養迦諾迦尊者,如今承蒙尊者慈悲,化解了你我的冤結,從此以後我們的恩怨一筆勾銷!」由此可知,殺生、貪心、偷盜,都是有因有果的,所以我們不殺生、不偷盜,不但不要別人的財物,連貪心都不能起,貪念一起,業障馬上就會現前。

(五)

十善──不淫慾

「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前面提到不殺生、不偷盜,這裡講「不淫慾」。

佛法告訴我們,貪瞋痴的煩惱一起,就會招來很多禍根。尤其是男女的欲愛、色愛,一般人不了解,認為好像沒什麼關係。男女之間身相和合,達到一種快感,就稱之為淫慾。佛門中,出家僧眾為求無上聖道,應斷欲絕求,所以不淫慾;若在家居士,除了夫婦關係以外的性行為,即為邪淫。凡容易引起邪淫因緣的歌舞聲色場所,都應該避免涉足。一旦造了淫慾的惡業,將來就要受惡報。

過去,淫慾只是指男女身相和合,現在的社會,不但是男女之間產生貪愛、產生性的行為,男眾和男眾之間、女眾和女眾之間的同性戀愛,一樣是淫慾之行為。除此之外,如果是自己產生性的快感,也屬於淫,因為同樣是生理、心理起了變化,產生了妄想、執著。有了淫慾,心不清淨,就得不到解脫。無論是修禪也好、淨也好、密也好、律也好,都是如此。

淨土宗念佛的目的,就是要得念佛三昧。三昧,就是心清淨、心歸一。淨土宗祖師云:「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淫慾,是生死的根本。自己可以返照看看,看到異性的時候,一動心,身體馬上就會發燒;發燒就是火,就是淫慾心產生的作用,稱為「慾火」。人若時時刻刻都在想男女之事,慾火會愈來愈旺盛,若不知道返照、煞車,慾火燒身就會失去理智,最後無法作主去造惡業時,就算告訴他會破戒、坐牢、惹上殺身之禍,甚至下地獄,他也聽不進去。因為心迷煳了,淫慾使人頭昏腦脹,一般人所說「色膽包天」,慾火愈燒愈旺,人失去理智,就造成強姦、亂倫……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

所以佛陀很慈悲,告訴我們這些道理。男女之間要有分寸、保持適當的距離,尤其在道場裡,即使有公務,彼此講話的時候,心都要保持正念,這樣子就能避免淫慾的過失。另外,男性和男性、女性和女性也會產生同性戀愛,同樣也要避免。儒家說:「男女授受不親」,佛法中的戒律也是如此,防非止惡,滅除心中的煩惱。從因上去防範,保持身心的清淨,就能夠得解脫。所以,最重要的是這念心,若表面上做到眼戒、身戒,這念心仍在打妄想,還是一樣得不到解脫,因為淫慾是生死的根本。

身不犯殺、盜、淫,身清淨了,就能得解脫;地、水、火、風四大清淨了,就會減少很多業障與毛病。一般人心中有三把火──慾火、飢火、瞋火。當這三把火起來的時候,都要忍耐,堅住正念,忍心不動,這三把火就能熄滅。

日本有些宗派認為,出家修行還是在人道,所謂「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色,性也」,既然生而為人,就有這些需求,於是隨順生理的需要,產生許多謬論、邪見。例如,日本許多寺院是父子相傳的,出家眾可以娶太太,娶了太太,還要生兒子;假使沒有兒子,沒有衣缽傳人,也不能當住持。這些都和佛陀教導的不一樣,如果不明白淫慾是生死的根本,還去學習,反而吸收了很多不好的思想。

大家要了解,能夠做到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慾,成道一定有份,否則是沒有希望的。譬如,道場為在家居士傳授八關齋戒,當中就必須持守「不淫慾戒」,一日一夜的清淨功德,將來就能感得涅槃的果報、解脫的果報,這就是因果。

禪宗祖師所說:「有一些些,還有一些些」,什麼是有一些些?就是心中若有一些些貪、瞋、痴的念頭,殺、盜、淫的念頭,就還會造作一些些業緣,帶著我們繼續流轉生死。所以,持戒就是從根本上去修行學佛,光說不練,就是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心當中只要有絲毫的愛著,就感未來的生死,如《中阿含經》所說:「若有此則有彼,若無此則無彼,若生此則生彼,若滅此則滅彼。」不論在家或出家修行,都必須三業清淨。身業有三──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慾,假使做到了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慾,修行就能打好基礎,就一定能夠得到解脫、超凡入聖。

(六)

「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口業有四種:第一是兩舌,第二是惡口,第三是妄言,第四是綺語。自己要經常檢討反省,看看口業有沒有這四種過失?假使口業不清淨,第一、講出來的話,別人就不會相信;第二、犯了兩舌、惡口、妄言、綺語的毛病,未來就要感惡報。所以,佛法告訴我們,做什麼事情都是有因有果的。

十善──不兩舌

兩舌,就是用言語慫恿他人。例如,對張三說李四不好、對李四說張三不好,這種挑撥離間的行為就是兩舌。有些人為了套交情,講兩面話,希望討別人歡喜,認為自己告訴對方這些話,表示彼此之間很親切,而不知道是在斗遘兩方、離間別人的感情;或者見到他人吵架、打架,自己在兩邊看笑話,這也是兩舌,也是一種過失。

十善──不惡口

說出來的話很難聽,或者是罵人、講粗話,讓人聽了起煩惱,就是惡口。有時天氣不好,下了好幾天雨,或是風颳得很大,或是烈日當頭,身心不好受,感到很煩惱,就開始罵風罵雨、罵天罵地;乃至於罵畜生,這都屬於惡口。不管對象是有情也好、無情也好,造了惡口之業,將來一樣要受報。

一般人不容易注意口的過失,有時候風涼話、幽默話說習慣了,境界一現前,很自然就脫口而出;講出來,壞了事,自己還不知道,所以古人說:「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喪邦。」修行就是要改變自己的習氣,生處轉熟、熟處轉生。

再舉例來說,每個地方都有其方言、俚語,平時若粗俗的話講成習慣,往往就會做不了主、衝口而出,雖然不是故意的,但是不知不覺就造了惡口之過,與人結下惡緣。所以,日常生活上要多注意,地方性的俚語有好、有壞,好的就要養成,壞的就要改過來。

過去四川地區有一種習慣性口語,往往開口就會先說一句「格老子」,好像開場白一樣;如果不先講出這句話,好像後面的話就講不出來了。曾有一個北方人到四川做生意,正在進行買賣的時候,與顧客發生議價的問題,這個顧客衝口一句:「格老子的!」北方人一聽,心想:「你當我的老子,這還得了!」於是上前就打了對方一巴掌。這個四川人還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挨打,就說:「格老子,為什麼打人?」北方人又是一巴掌打過去。這就是惡口的習氣,無意中說了,自己還不知道惱怒了別人,因而遭來橫禍。所以,修行沒有別的,就是要時時刻刻返照、反省改過。

經典裡記載,佛陀的弟子畢陵伽婆蹉尊者雖然證了羅漢果,但餘習尚存。尊者每天都要到恆河對岸去化緣,就跟恆河的水神說:「小婢,我要過河了,給我開路!」水神一聽,馬上讓恆河出現一條路讓尊者過去。因為羅漢已登聖道,為三界眾生所共敬重,所以水神馬上幫他開路。但是時間一久,水神心裡起了煩惱:「奇怪,我幫你服務、開路,你不但不感激我,還罵我是小婢,這口氣實在很難嚥下去。」於是水神就去找佛陀,對佛陀說:「世尊!您的弟子畢陵伽婆蹉尊者經常過河去化緣,我幫他開路、服務,這對我來說是修福報,但他罵我是小婢,實在令我很煩惱,請世尊評評理!」世尊知道這是不好的習氣,就對水神說:「我找畢陵伽婆蹉尊者來向你道歉、賠不是。」

畢陵伽婆蹉尊者來了以後,世尊就問他:「你每次過恆河托缽化緣的時候,水神幫你開路,你怎麼還罵他是小婢?實在是不應該,你應該向他道歉。」畢陵伽婆蹉尊者心想:「世尊說的有道理,水神幫我開路,我怎麼還罵他小婢?」馬上向水神道歉:「小婢!我向你道歉。」他向水神道歉時,還是改不了口叫人小婢,佛陀就跟水神講三世因果的道理:「尊者不是存心要罵你的。你要知道,這是你們過去生結下的因緣。過去畢陵伽婆蹉尊者是皇太子,你是他的下人、奴婢,所以今生看到你,這個習慣還是改不過來,還是叫你小婢。」雖然如此,這還是屬於惡口。由此可知,阿羅漢只是把六種根本煩惱、粗的煩惱斷除了,但是細的習氣還是存在。

所以養成了惡口的習氣很不容易改,所謂「三思而後行」、「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說錯了話,即使向人道了歉,對方還不一定接受,因為他哪裡知道你跟他道歉是真的?是假的?還是應付而已?所以心中還是不高興。所以凡事自己要注意,要經常檢討反省:講話是不是有過失。

十善──不綺語

綺語,就是專講繪淫繪盜的話,或是講黃色笑話,使人打妄想;或是喜歡取笑他人,或是戲論、自認為很幽默,這些都是造作口過。

(七)

十善──不妄言

妄言,就是欺騙他人,沒有看見卻說看見了、看見了卻說沒有看見,乃至於捏造一些不實的言論。

以前有一位居士學佛很久了,師父勸他:「你學佛這麼久了,應該受五戒才好,受持五戒能夠增長福報。」他回答:「師父,五戒中最難守的就是妄語戒。我們是生意人,不能受這條戒,因為很多事我們不能實話實說,如果都要說實話就沒辦法做生意了。」這些話聽起來好像做生意就是在騙人,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誠實、要有信用;誠實、有信用,一講話,聽的人都很歡喜、很相信,這樣做事情就容易成功。

歷史上,漢朝季布有「一諾千金」的稱譽,他對於自己沒有把握辦到的事情,絕不肯輕易答應對方;如果答應了,無論事情多麼困難,一定想辦法辦到。現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一般人好像都習於打妄語、表裡不一。過去古人結繩記事,假使雙方有約定,打個結就好了。現在行不通了,與人合作不但要寫契約,還要請律師來做證明;請了律師還不算,還要到法院公證;就算是公證了,還是會耍賴,什麼原因?因為覺得不老實沒有什麼關係。

有些修行人,為了面子、為了名利,沒有開悟,卻說自己已經開悟;沒有得到禪定,卻說自己得到禪定;沒有得到神通,卻說自己得到神通……為了得到他人的尊重,故意顯示自己很高明,不外乎執著一個我相,為名、為利。「未得謂得,未證言證」,不但是妄語,而且是「大妄語」。社會上有些人說自己已經得道、開悟、證果,甚至說自己是如來轉世、迦葉轉世、觀音轉世、濟公轉世……種種妄想執著而生的說法,自己不知道已經打了大妄語、造了惡業,將來惡業成熟,就會墮入地獄,受種種惡報。所以,修行人要注意,千萬不能說「大妄語」。

戒有戒的精神,也有開、遮、持、犯。開,就是開緣、開方便,如「隨方毗尼」。但是,方便不能亂開,要斟酌情形;假使亂開方便,一樣有罪過。

有時為了成就、圓滿一件善法、功德,不能說實話,這時就可以開個方便,稱為「方便妄語」。方便妄語,就是話講出來之後,不但別人聽了沒有損失,而且還能得到好處、功德,這個妄語就可以開。

舉例來說,過去,有一位老和尚在山上打坐,正好有一個獵人在獵兔子。兔子聽到槍聲就拚命逃跑,一下就鑽到老和尚的衣服裡面躲起來了。獵人隨後追了過來,問老和尚:「我剛才在打獵,看到兔子好像跑到這裡了。師父,您有沒有看到?」老和尚回答:「看見了,從我右邊跑過去,跑到山裡面去了。」這就是方便妄語。明明知道兔子在他衣服底下,卻說跑掉了,自己沒有損失,也保全了兔子一條性命,這種妄語就可以說,這就是善意地開方便。

此外,在世間人際互動當中,有時講實話反而得罪人、傷和氣,這時就可以開個方便。以前有兩位居士彼此很要好,有一天卻突然吵架了,其中一位居士回到家就跟女兒說:「以後如果某甲打電話來,你就說我不在!」有一天,另一位居士打電話來了,這位居士的女兒接起電話就說:「我媽媽說她不在。」這位居士聽了立刻責問女兒:「妳怎麼這樣講話?不在就不在,怎麼告訴人家,是『媽媽』講的?」女兒說:「媽媽不是經常告訴我不要打妄語嗎?你告訴我講什麼,我就講什麼嘛!」其實,學佛的人總是心量較大,本來另一位居士打這通電話,是想藉這個機會彼此和好,但是因為對方女兒講老實話,反而下不了台階,又傷了和氣。所以,有時候看因緣,就可以說個方便妄語。佛法的精神是慈悲的、智慧的,不是死板板的;如果不了解戒律的根本精神,反而惹出很多是非。

(八)

真正做到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就能感得語言三昧,稱之為「梵音聲」。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所說的話,任何人都能夠了解、能夠契悟,不但台灣人聽得懂,日本人、美國人都聽得懂;不但人類聽得懂,連地獄、畜生、餓鬼道的眾生都聽得懂,這就是梵音聲的功德。

為什麼佛有梵音聲?因為佛從來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如果能遠離這四種口過,也能產生功德果報──念佛,佛也靈;持咒,咒也靈;發願也很有感應……由於口業清淨,自然就有良善的功德效應。

再者,假使有人三世不打妄語,舌頭一伸就能碰到鼻尖。佛陀三大阿僧祇劫勤修六波羅蜜,從不打妄語,所以佛的舌頭一伸可以到達額頭,稱為「廣長舌相」。廣長舌相,有事、也有理。事相上,佛的舌頭真正可以到達額頭;理上來說,廣長舌就是指這念心無有邊際、廣大無礙,所以如來的音聲也是無遠弗屆。

過去,神通第一的目連尊者,想要知道釋迦牟尼佛的梵音聲能夠傳到多遠,便施展神足通來測試。結果一口氣飛了九十九江河沙等諸佛國土,仍然聽得到佛的梵音聲。想想看,這功德多大!佛的梵音聲是一種清淨的果報,要想得到梵音聲、語言三昧的果報,就要從因上去努力。現代人迷於功利主義,凡事都講求快速,希望菩薩為自己一摩頂就能得神通,疾病就能痊癒,這是在果報上祈求,祈求只是一種方便法。修行必須要從因上去修,要想得到梵音聲,不是從果上去求,而是要從口業上去修,必須口業清淨,也就是不要犯四種口過。

想要了解梵音聲的目連尊者,飛了九十九江河沙等諸佛國土後,還是聽到佛的聲音。他飛得疲倦極了,中途停下來休息,四下一看,已經不知身在何方?只見這個世界的人都很高大,自己就像一隻小蟲子。此世界的如來稱為光明王佛,正在對弟子們說法,而他們所用的食缽就好像一座山那麼高大。這個世界的菩薩一看:「奇怪!哪裡飛來一隻蟲,身著法服停在缽沿上?」便向如來請示。光明王佛說:「不要輕慢,他不是蟲子,他是釋迦牟尼佛神通第一的弟子目連尊者,他為了測驗釋迦牟尼佛的梵音聲能夠到達多遠的距離,迷失了方向,飛到我們這個世界暫時休息。」

目連尊者聽到了,便以神通現高大身,頂禮光明王佛,請如來慈悲指示回去的方向。如來告訴他:「你只要稱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就可以回到娑婆世界了。」目連尊者依照如來所說,稱念本師名號,馬上就找到方向,很快就飛回去了。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就是如此的。

惡口有很多的壞處;相反的,如果口業清淨,就有無量的功德。有一回山上舉辦禪七,師父講了一些口業清淨的道理,當中有位居士一聽,哭了起來。他說:「剛才師父講,如果三世不打妄語,舌頭就能抵到鼻尖。我的舌頭一伸,真正能夠達到鼻尖上,就證明我過去修持得很好,可是,我最近卻起了煩惱、退失道心,實在很愚痴,從現在起應該要繼續好好用功。」修行如何保持精進不退呢?第一就是要守戒,五戒、十善是根本,如果我們連根本都做不到,又如何能超凡入聖呢?是不容易的。

(九)

「意三者,嫉、恚、痴。」意,就是起心動念。意有三種過失──嫉妒、瞋恚、愚痴,簡單來說就是貪、瞋、痴。

修行沒有別的,就是經常檢討反省,要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不能有貪心、瞋心、痴心。起了善念,自己要知道;起了惡念,自己也要知道。知道起了善念,就繼續保持;起了惡念,馬上要返照、改過,這就是覺,要時時刻刻保持自己的覺性。

每個人都有佛性、都有本具的覺性,但是假使沒有聽聞佛法、沒有覺悟,雖然是本具,始終還是一個眾生。現在大眾都聽聞佛法了,知道每個人不但有本具的覺性,還知道要受三皈、五戒、精進用功,這就是始覺。如果還知道要了生死,就更進一步了。有了始覺,就知道要斷惡、修善,如三十七助道品的「四正勤」所說:「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經常用「四正勤」做為檢視自己的標準。看看自己有沒有貪財、貪色、貪名、貪食、貪睡、貪利的心?只要這些心念一起,馬上就要知道,好的繼續保留,壞的馬上覺照。

十善──不貪

修行一個是覺察,一個是覺照,一個是覺悟。先要有覺──警覺心,然後才能夠檢討,這就是屬於覺察。察,就是察看自己心中有什麼念頭,有沒有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如果有,馬上起覺照,就像警察發現小偷一樣。

我們心中的小偷很多,貪就是小偷──貪財是小偷、貪色也是小偷、貪名又是一個小偷……剛剛一念貪心起,自己馬上就知道,這就是覺察。知道以後不是就了了,還要照破這念貪心,就稱為覺照。舉例來說,現在師父正在講經說法,你忽然打了妄想,想到要做某件事,這個念頭一起馬上就知道:「我現在正在聽經,為什麼打這個妄想?」趕快叫自己不要再打妄想,這就是覺照的功夫。

假使不打妄想了,這念心在哪裡?安住在正念──這就是覺悟。每個人都有覺性,是本具的。有了始覺才有覺察,有了覺察才有覺照,然後才能覺悟。把這念心安住在正念,就是覺悟;覺悟,就能了生死,就有定力、有智慧。

很多人不了解,以為自己的起心動念,神不知、鬼不覺,誰都不知道,有什麼關係?其實,人只要動一個念,不管是好的、壞的,佛菩薩、天人、鬼神聽到了,就像打雷那麼大聲。假使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真正會感到很慚愧,因為雖然還沒做,但是一動念,別人就已經知道了。俗話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是屬於道德、良心的層面。

起了一個惡念,不知道悔改,將來就感一世的果報;起兩個惡念,不知道悔改,就感兩世的果報;起三個惡念,不知道悔改,就感三世的果報……譬如,我現在看到前面有一盤點心、一盤佳餚,想吃又吃不到,貪心一起,心理的反應馬上就轉化成生理的改變,口水就流出來了!為什麼會流口水?就是起了一念貪吃的心。不但會流口水,我們的相貌也會改變,馬上就現出一副餓鬼相,當下就已經墮入餓鬼道了。

如果有一點功夫,念頭一起就能夠覺察:「為什麼我起了貪吃的心?」趕快把貪吃這念心照破,當下就不貪了;如果照不破,就馬上轉個念頭:「我應該要修六波羅蜜,修布施、持戒、忍辱……。」或是誦持《心經》、念佛號……這就是轉念。轉念,就能夠離開餓鬼道。

如果不知道覺照,起一個念頭就變一世的餓鬼,起兩個念頭就變兩世的餓鬼,起三個念頭就變三世的餓鬼……這不是危言聳聽,真正是如此的。假使白天起的貪心太多,晚上就會做夢,夢到有人送食物來,心做不了主,馬上就去吃,這不是餓鬼是什麼?一個念頭、一個念頭的結集,就形成一個法界。所以,人到臨終時,假使做不了主,整個法界統統是餓鬼道,遍地都是餓鬼,逃也逃不了。

一個念頭,就得一個果報,善念是善的果報,惡念是惡的果報。所以,如何離開貪瞋痴?就是在這念心上經常返照。真正想修行,就要在這個地方用功,這樣就能找到一條出路。

(十)

眾生心中有慾火、飢火、瞋火,如何熄滅這三把火?就是要覺察、覺照。以貪色為例,男眾看到女眾就打妄想、女眾看到男眾也打妄想,當下這念心照不住,繼續想這個事情,就是迷;迷了以後,還是不知道,久而久之,犯了過失,就造了惡業;現在造了惡業,將來就要受報。

報紙上經常有亂倫、強姦的社會新聞,為什麼?就是慾火焚身,讓人失去智慧,心意識失去理性。犯了淫慾罪,將來就是墮入畜生道,投生為鴛鴦、雞……。佛經上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打了妄想,晚上就會做夢;夢做多了,就逐漸落入畜生道的法界了。一落入畜生道,就很難回頭了。

有些人貪睡,迷迷煳煳、做不了主,將來的果報就是投生為豬。一個貪睡的念頭就變一世的豬、兩個念頭變兩世的豬、三個念頭變成三世的豬……起心動念,這念心的影響是很大的。

佛法提到:「有此則有彼,無此則無彼;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此生」,念頭一動,「有此則有彼」,馬上果報就現前。「無此則無彼」,想要離開畜生、地獄、餓鬼,想要離開三界,就必須不打妄想,安住正念、安住實相,這也是「有此則有彼」。「有此」,是指有正念;有了正念,將來就會得解脫、就會超凡入聖、就會生淨土。

第二個是飢火。什麼是飢火?肚子餓了就會叫、會響,為什麼?火燒起來的關係。肚子餓了又沒有錢,忍耐不住,就會去偷、去搶,這一世就要受法律的制裁,將來還要墮入惡道。所以,佛法告訴我們,無論是天災或人禍,無論是寒、暖、飢、渴,都要堅忍,忍心不動。

忍,第一是「伏忍」,勉強把它忍下來。伏忍之後是「信忍」,信忍之後是「順忍」,順忍之後是「無生忍」。無生忍,就是忍的功夫已經到達一種程度,再餓也能夠忍得住,如如不動、了了常知。達到這個境界,就能離開飢渴的法界。所以,一切都要忍耐。假使忍耐不住,有了錢就會去吃喝嫖賭、花天酒地;假使沒有錢,就會去偷、去搶,就造惡業了。

儒家也明白這個道理,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富貴不能淫」,在順境修行也要忍。假使現在當權了,握有生殺大權,不知道忍,任意假公濟私、公報私仇,就造了惡業。所謂「飽暖思淫慾,飢寒起盜心」,在一切都很如意的時候,就容易打這種妄想,所以要忍,忍心不動。

什麼是「貧賤不能移」?在沒有得吃、沒有得穿的情況下,飢渴當前,要忍心不動,這樣就能保全自己的法身慧命。什麼是「威武不能屈」?韓信受胯下之辱,就是一個「忍」字。自己可以測驗看看,別人罵我們時,忍不忍得住?忍得住,就天下太平。

(十一)

十善──不瞋

心理和生理是一體的,起瞋心的時候,馬上就會改變我們的生理,面孔有時候青、有時候紅、有時候白,這就是瞋心的影響。起了一念瞋心,就會現出修羅相。瞋心也是一把火,所謂「火燒功德林」,動了怒,就把我們的善法功德燒光了。心當中有慾火、瞋火,燒得我們昏頭轉向,輪轉六道,始終無法出離。

所以,意有貪、瞋、痴三毒,這不是形容詞,真正是心念之毒,馬上就會讓我們身體的細胞產生一種惡性的轉變。舉例來說,如果懷胎的婦女不知道貪、瞋、痴三毒會直接影響胎兒,或是生丈夫的氣、或是生婆婆的氣……心裡不能保持平靜。嬰兒也是屬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由於大人的貪、瞋、痴三毒太重,自身的細胞中毒,胎兒也會中毒,對胎兒產生不好的影響。所以,心理和生理有連帶的關係。

了解這個道理以後,我們才好修行。佛法是智慧的,不是煳塗的、愚痴的。儒家說「心廣體胖」,心情保持開朗,身體就會舒泰。相反地,假使心當中時時刻刻都是三毒惡業,面孔、生理很快就會受影響。

每個人心當中都有貪心、瞋心,所以要覺察、覺照、覺悟。假使沒有辦法覺察、覺照,把這念心靠在佛號上、經文上、善法上……就不會打妄想。假使這念心不知道修善斷惡,又不知道誦經、持咒、念佛,又沒有覺察、覺照的功夫,就沒有辦法達到覺悟。

十善──不痴

痴,就是愚痴。一般世間人認為不學無術就是痴,但是即使得到博士學位,仍然不了解三世因果的道理、不了解心性的道理、沒有做人做事的準則,這還是痴,因為心當中充滿了無明,起心動念都是惡念。例如,有些人外表看起來衣冠楚楚,但是心當中都是貪、瞋、痴,時時刻刻都在算計他人,所謂「衣冠禽獸」,這也是愚痴。相反地,假使了解因緣果報、緣起性空的道理,知道人人都有佛性,有了正確的知見才會有智慧,就能遠離愚痴。

想要達到不痴,就要聽經聞法、檢討反省。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知道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無論是生淨土、得解脫、超凡入聖,希望達到這些果報,就要從現在開始在因地上努力,種因一定能得果。知道人人都有佛性,就能尊重他人,也對自己有信心。有了這些觀念、知見,就是不痴。

「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善與惡,都在我們當下這念心,把十惡轉過來,就是十善。佛法告訴我們:「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知道心當中有十惡,從現在開始,不造十惡,就是十善;修了十善,又不執著,當下就契入佛心。

佛法一個是漸修,一個是頓悟。假使頓悟不了,就必須要漸修,先從十善開始用功。把身三、口四、意三等十惡轉過來,就是十善。做到了十善,心當中馬上就有光明,甚至晚上做夢也是一片光明,將來就生到欲界天;若做不到,晚上做夢就是黑暗,未來就是三塗惡道。修行的目標雖然在得解脫,也要以十善做為基礎;基礎穩固了,修行才容易上路。


第五章 轉重令輕
(一)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這一章是「轉重令輕」,告訴我們要悔過滅罪。「悔」,就是悔改;「過」,就是過失。如果知道悔改,罪就會消滅。「悔」,就是懺悔,在佛經中又稱為「懺磨」。懺悔能產生無量的功德,因為懺悔之後,心清淨,就能產生光明。

人難免有過失,過失有輕、有重,有蓄意的、有無心的。蓄意之過與無心之過,二者起心動念不同,受罪的輕重差別及所受的果報也不同。

什麼是無心之過?應該注意而未加註意,就屬於過失犯,如無心偷盜、無心殺生,在犯罪前並沒有預謀,只是應該注意卻忽略了,在偶然的因緣下,便犯了過失、造了罪業。過失犯雖然是無心之過,仍然有罪,只是罪業較輕。相反地,以殺生為例,假使預謀在先,無論是情殺、仇殺或謀殺,就不是過失犯,而是蓄意犯罪,罪就很重了。無論是過失或蓄意犯罪,自己知道錯了,這念心能夠慚愧懺悔,從今以後絕不再犯,這樣才能滅罪,這就是真正的懺悔。

懺悔,一是事懺,一是理懺。什麼是事懺?在佛菩薩前、在三寶前發露。發露,就是把自己所犯的過失說出來,例如:「弟子某某,在何時何地,因不注意或是打妄想,以致犯了某種過失。這種過失將來會墮入三塗惡道,現在覺悟了,起懺悔之心,今後絕不再犯!」

〈普賢十大願王〉第四「懺悔業障」,經中提到:「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一方面是要知道慚愧懺悔,一方面是要發如此廣大的願心──不是懺悔就了了,還要「念念相續」,時時刻刻都要慚愧懺悔,無有間斷,直到一切眾生的罪障都懺悔清淨。一方面是懺悔自己的罪業,二方面是代眾生懺悔,心遍法界,因為眾生無有窮盡,所以懺悔的願力也無有窮盡。由於不斷地精進努力,懺悔功深,就能獲得十方三寶的慈光加被,罪業便能消滅。因此,懺悔能夠悔過滅罪,亦能生功德。

前一章講止惡行善,無論身、口、意都不造惡,不做壞事、不講壞話、不起惡念。進一步,不但止惡,心當中還要起善念。止惡,是屬於消極地行善,僅能自利;起善念,能產生功德與光明、能夠利他,屬於積極地行善,是真正的菩薩行。

止惡行善的第一步是不起惡念;假使起了惡念,馬上要知道慚愧懺悔。此外,更要起善念、行善法,修五戒十善。以不殺生為例,不僅不殺生,還要救生、放生、吃素,這就是積極地行善。起了善念之後,恐怕又落入一邊,執著功德,產生我慢,所以,最後要把行善的心放下,達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的境界,這念心回歸實相,這就是出家修行、成道、證果的一種過程。佛法中,法法皆可成道,懺悔、修善,也是成道證果的法門。

禪宗所謂「返照自心」,就是要我們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知道起的是善念或是惡念,一有過失,馬上就知道慚愧懺悔;假使不知道返照自心,起了善念也不知道、起了惡念也不清楚,人就活得迷迷煳煳了。

儒家跟佛法一樣,也講心念的道理,只是深淺程度不一樣。《孟子》云:「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幾希」,就是指人與禽獸的差別非常微細,就在這一念心當中。佛法告訴我們,一個念頭就感一世的果報──起善念、受三皈五戒,就感得人的果報;起貪心,無論是貪財、貪吃、貪色……就落入畜生的法界;起一念瞋心,立刻變現出修羅的形相,就落入修羅的法界。所以,必須時時刻刻返照這念心,否則已經墮入三塗惡道的法界還不自知。

佛法講持戒,一是身戒,一是心戒。身戒,就是制身不犯,身不犯殺盜淫;制口不犯,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什麼是心戒?就是制心不犯,不起惡念、貪心、瞋心、痴心、疑心、慢心。凡夫眾生的習氣很重,心中起貪、瞋、痴等惡念,口說兩舌、惡口、綺語、虛妄不實的言語,身造殺、盜、淫等惡行,所以要悔改、懺悔過去所犯的過失,將來絕對不再犯,從此改過向善,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滅罪的目的。

(二)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佛」,指釋迦牟尼佛。「眾過」,人有很多過失,身口意三業都會犯錯。佛法中提到,人有八萬四千種煩惱、有如恆河沙般的過失。檢討自己的心念一定有貪瞋痴等過失,亦曾犯口過──兩舌、惡口、妄言、綺語,乃至於身體犯了種種惡行,這就是「眾過」。而歸納起來,「眾過」不外乎是由貪瞋痴三種煩惱心所引起的。

許多人不了解,認為出家修行與在家修行都一樣,所以不一定要出家。這樣的觀念其實有所誤解。在社會上、在家庭中,容易產生很多煩惱,與父母、兄弟、姊妹等親眷,與朋友往來,所言所行,常與名利財色、是非得失、情愛恩怨有關,因此犯過失的機會也多。佛法並不是要逃避現實,也不一定是要在深山裡才能修行,而是因為初初修行習氣很重,假使能夠暫時離開煩惱、染污的環境,就避開了犯過失的因緣。

凡夫眾生的心總是打妄想,時時刻刻向外攀緣。有些人看到人家有錢,就想去借,借不到就想偷、想搶……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始終想東想西,還自以為聰明,其實念念都是罪過,如《地藏經》云:「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什麼原因?第一,不知道悔改;第二,不能頓息其心。佛法告訴我們,一個念頭就是一個罪過,將來就感得一個業報身。所以,要「頓息其心」──悔改之後,這念心就要止息不動。

如何頓息其心?《愣嚴經》云:「狂心自歇,歇即菩提。」俗話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舉例來說,知道抽煙不好,馬上就不抽煙;無論是貪財、貪色、貪名、貪利……知道貪心不好,立刻就不起貪心,當下就轉過來,這就是頓息其心。

一般人不了解,以為人生在世就是為了追求財色名利,所以心念始終在這上面活動。「罪來赴身」,當惡業果熟,惡念便招感、牽引惡業赴身。相反地,假使時時刻刻都起善念,就能招感功德。譬如交了好的朋友,菩薩也會來護持;交了壞的朋友,邪神、邪鬼便會靠近。一切都是從心所造就出來的,無論是善或惡、光明或黑暗,都是由這念心所生。佛法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明白這個道理了,絕對不敢隨便起心動念。

「如水歸海,漸成深廣」,惡念接續不斷,就像流水彙集到大海一般。平常起一個小小的惡念,並不覺得怎麼樣,就像細小流水一樣;但假使不知道檢討反省,時時刻刻起貪瞋痴、造殺盜淫,罪惡之水、染污之水就愈積愈多,「漸成深廣」,慢慢地習氣愈來愈重,惡業愈來愈深,就如同大海之水般,將來的罪報也愈來愈大。

古人曾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不要以為犯了小過失沒有關係,今天造一個小過、明天造一個小過……日積月累,小過就集成大過。相對地,也不要認為善事、功德很小而不屑去做。建道場是一件大功德,但單靠一個人很難建成,既然如此,平時就應該從微小的善事上慢慢累積──雖然沒有錢,但可以出力;假使不能出力,亦可勸人來發心;如果沒有因緣勸人發心,還有隨喜讚歎的功德。

經常起善念、說好話、心生歡喜讚歎,當下就是光明,立刻就能獲得功德利益。善念是好的種子,假使能時時起善念,便時時都在光明當中。相反地,沒有覺察、覺照,任由無明煩惱生起,心起惡念、口出惡言、身犯惡行,心中的光明就消失了,罪業如水歸海,漸成深廣;當惡業現前時,就為時已晚、無法挽救了。一切惡報都是由過去微細的惡念、惡行所聚集而來,受報時才心生後悔,就已經來不及了。

古德言:「修善如春日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行惡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減,日有所損。」這一念心非常微妙,無論是修善或造惡,當下並不容易感受得到,然而「修善如春日之草,未見其長,而有所增」,就如同小草一般,今天看是如此,明天看也是如此,並沒有長高,可是其實它天天都在生長,等到察覺時,遍地都是綠油油的草地了──平時修善,雖然一時半刻不容易看出成效,但立即能感受到心的寧靜。「行惡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減,而有所損」,起惡念、做壞事,就好像是磨刀的石頭,雖然沒有看到它被銷磨,但實際上它天天都在損耗。所以,修行人必須清楚明白自己起的是善念還是惡念。

儒家云:「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造了惡業,卻不知道要趕緊將心念停止下來,還繼續打妄想、繼續造惡,就如水歸海,罪業愈積愈多,等到彙集成大海般的果報現前時,想逃也無處可逃。臨命終時,八識田中看到遍地都是地獄、畜生、餓鬼,要往哪裡逃?這是定業,任何人都無法改變。

相反地,「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若人有過」,假使有人犯了口過、心過、身過,乃至於殺盜淫等過失,「自解知非」,「自解」,明白因緣果報之理,自己覺悟、解悟了;「知非」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在造惡業,如果繼續造惡,將來必定要受惡果報應,成為受苦之人。所謂「覺今是而昨非」,由於不想要成為惡人,希望成為好人,再進一步想要成為賢人、聖人,從今以後就要「改惡行善」,口無善不言,不散心雜話,只講好話;身非善事不行,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乃至於發大願。漸漸地,念念都是善念,就能把八識田中的種子,由惡轉成善。這樣一來,「罪自消滅」,罪業自然就滅除了。

(三)

佛法云:「三點似星相,橫勾似月斜,披毛從此出,作佛亦由它。」罪由心生,善法亦然。佛經中說,十法界當中是一個「心」字。十法界分為四聖六凡:佛、菩薩、緣覺、聲聞,為四種聖人果位;天、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為六凡。造了五逆十惡,依所造惡業之輕重,最重的墮入地獄,其次是餓鬼,再其次是畜生。

相反地,受持五戒,將來就是人道。假使善惡業夾雜,有善業,亦有瞋恚、我慢,就屬於修羅道。修十善屬於天道,修四禪八定也屬於天道。假使覺悟到這一切都是世間法,有生有滅,將來不過是人天富貴,富貴享盡了,仍會墮落,因此繼續提升,修戒定慧、依四諦修三十七助道品;修成就了,心得解脫,就證得羅漢果位。修十二因緣成就了,即是緣覺果位。再發廣大道心,修六波羅蜜,便入菩薩位。精進再精進,契悟了中道實相,便由凡夫菩薩提升為賢位菩薩,再由賢位菩薩到登地菩薩,最後究竟成佛。

所謂三界唯心,修善是這念心,造惡仍是這念心,成佛了,仍不離這念心。佛法云:「三點似星相,橫勾似月斜,披毛從此出,作佛亦由它。」超凡入聖是這念心,墮三塗惡道也是這念心,自己是導演,也是演員、觀眾,一切都掌握在這念心。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便要從心中確實悔改。

檢討看看自己現在屬於哪一個法界?假使堅持五戒,必生人道。修十善,這念心當下就在天道,就感得六欲天的境界。覺得天界不究竟,進一步發大願、修大行,行六波羅蜜,馬上就入菩薩位。菩薩行得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圓滿,進一步就修頓悟法門──頓悟自心,直了成佛。

「自解知非」,「自解」就是了解自己的起心動念。如果過去發的是小乘心,現在要發大乘心。「知非」,知道貪瞋痴是非、戒定慧是正。起了貪瞋痴,要立刻察覺,勤修戒定慧。假使不了解這些道理,就沒有辦法生起真正的願行。佛法是真理,也是實踐的方法,有願、有行。要清楚自己的願行,不要發錯願、行錯誤的行持。

什麼是發錯願?過去曾有人說:「一般人都想生東方、生兜率天、生淨土,我哪裡都不生,只想生到普陀山觀音洞裡。」然而即便生到普陀山,都還是在三界中,這就是發錯了願。所以,要「自解知非」,修行學佛最低限度要了解善就是「是」、惡就是「非」。

知道「善」是正確的,「惡」是不對的,就要改過向善。檢討反省,這即是滅罪的方法。時時刻刻檢討反省自己是否造了口業、犯了惡行?儒家言:「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修行不僅針對這三件事,凡事都必須檢討反省。反省之後,絕不再犯同樣的過失。時時刻刻都起善念,絕不起惡念,罪業自然慢慢消滅,因為罪由心生。

由於我們過去的習氣太重,所以要持之以恆,發大願、行大行,才能成辦。舉例來說,修行人想學習祖師,到大寮發心,修善積福;但真正到大寮之後,卻心生退悔。為什麼呢?因為善心不能持續。假使這樣進進退退、善善惡惡,罪就不容易消滅。

佛法言,善是功德天,罪過是黑暗天。有功德天,就有黑暗天,所以成就一件功德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些人不了解這個道理,起了善念、做了善事,還遭人毀謗,就心灰意冷,不想再行善。其實,善法是不容易成就的,所有逆境都是一種考驗。

要想成就善法功德,必定要有願行。首先,必須了解是非對錯,是對的,拚了命也要做,不拚命絕對無法成功。為什麼呢?因為過去的惡念已經成了種子,存在八識田中,當惡業果熟就要受報。現在要把惡的種子轉過來,是非常不容易的事;雖然不容易,難行能行,還是要拚命去做,所以要發大願、要有大行──以地藏菩薩的大願、普賢菩薩的大行,絕對可以轉化惡業。

罪由心生,功德亦由心生,所以,把惡業轉化過來,就能產生功德,罪業也自然消滅。過去造了種種惡業,現在覺悟了,想修善法以脫離三塗惡道的果報,但過去的惡業就像一塊大石頭一樣,障礙著我們,這時就必須以大禪定、大智慧,才能轉化惡業。假使惡業已經現前,要忍得住,才能轉業;假使忍不住,就會被惡業牽著走。

有些人妄想太多,心靜不下來,做不了主,自己犯了錯,還以為是被鬼附身,所謂「疑心生暗鬼」,最後就墮落了。由於過去做的壞事太多,所以心中的惡念已經根深柢固,成結、成垢,甚至成熟了。因緣成熟,就是要受報。實際上,造惡受報的境界,還是離不開這一念心、還是自己的意識在作用,而不是外來的鬼怪。假使了解「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當體即空,觀罪性空寂,了不可得;造罪之身為四大假合,無有實性;妄心念念變異遷流,虛妄不實。當下這念心安住實相,一念不生。經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這念心契入不可思、不可議的實相境界,千年暗室,一燈即破,則無始劫的罪障,剎那滅卻。這樣就更進一步了,這是真正的懺悔。

過去所造的惡業,就像一間沒有燈光的房間,一片黑暗;假使惡業不斷,就愈來愈黑暗,見不到一絲光明。一般人晚上容易做惡夢,在夢境當中,見不到光明,為什麼?心是黑暗的,哪裡會見到光明?見到太陽?相對地,修善積福、懺悔有功,晚上做夢都是光明;不但如此,平時打坐時,心當中也一樣是光明朗照。

(四)

眾生不知道修善,甚至認為行善的人是迷信、是傻瓜,自己時時刻刻都在造惡業,心當中一片漆黑。佛法告訴我們,心就是法界,心黑暗,整個法界都黑暗。善與惡都在這念心,只要念頭一轉、心燈一照,過去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的黑暗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善念能夠消滅惡念,所以必須靠善法來改變自己。

善有層次上的差別,有假觀善、真空善、中道第一義諦善。以光明為喻,假觀善是光明,真空善亦是光明,中道第一義諦善更是光明。然而,光明也有深淺差別,中道第一義諦善如佛菩薩的光明,是最大的光明──完全證到中道實相,是佛的光明,就像千日放光一般;還沒有完全證到中道實相,是菩薩的光明。假觀善,是賢位菩薩的光明;真空善則是聲聞緣覺的光明。

「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是什麼意思?舉例來說,過去大陸鄉村有一種感冒偏方,在紫蘇裡加一點草藥,再放點生薑、辣椒,溷著麵吃,吃了以後,馬上去睡覺,讓身體出汗,感冒就好了。因為身上的毛孔蔽塞,身體就不舒服,吃藥發汗後,馬上就會感到一身輕鬆。

修善、誦經、懺悔,就是吃藥。懺悔六根,即得六根清淨。由於懺悔,心得清涼自在,就能消滅惡業,感覺身心輕安,病也就好了。許多人生了病,不知道慚愧懺悔,也不知道精進用功,只靠藥物治療,是不容易痊癒的。「痊」就是病好了,「損」就是過去的惡業去除了。

懺悔也是一種專註法門,專註就是禪定,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所以,懺悔確確實實可以治病。最後,善也不執著,了達一切性空,達到最究竟的懺悔,就是「無生懺」。所以,懺悔不但具有改過向善的功德,還能成道,就是這個道理。

佛陀時代,提婆達多自說自己是新佛,而釋迦牟尼佛是老佛,聯合阿闍世王,違反佛教,毀謗僧團,甚至出佛身血。後來,阿闍世王病了,長了一身惡瘤。當時的神醫耆婆是他的御醫,耆婆說:「大王!我是天下的神醫,能治好所有的病,就是治不了大王的病」,「大王,您這是業障病,我雖是神醫,也束手無策,唯一的方法,就是向佛陀懺悔。」阿闍世王已經病得動不了了,就找了幾個人把他抬到釋迦牟尼佛前懺悔。懺悔之後,惡瘤就消除了。

所以,懺悔一方面可以治身病,二方面也可以治業障病,這是就事相上來講;就理上來講,就更進一步了。

《華嚴經》云:「菩薩知諸業不從東方來,不從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來,而共積集,止住於心;但從顛倒生,無有住處。」就理上來懺悔,病不可得,業障也不可得,因為業障不從東方來,不從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來,不是菩薩給的,不是閻王小鬼給的,也不是父母給的,那到底是怎麼來的?「但從顛倒生,無有住處」,業障是這念心顛倒所生。

報紙上刊登過一則新聞,有一對夫婦,太太殺害丈夫,讓丈夫遇橫禍而死。這對夫妻,兩人因戀愛而結婚,婚後生活很愉快,也生了孩子。

慢慢地,太太染上賭博的惡習,把家裡的財產輸得精光;先生看在孩子和過去的情面上,就忍了下來,想利用搬家來逃避原來賭博的環境。可是賭博到處都有,不但台灣有,全世界都有,逃不勝逃。

搬家之後,太太故態復萌,又在當地賭了起來。兩人存在銀行裡的財產輸光了,還欠了一些債務,必須藉由貸款來償還。

先生覺得妻子實在太過分了,一而再、再而三地沉迷賭博,真是無藥可救,就不再理她,雙方的關係愈來愈冷澹,以前是愛,後來變質成了恨。太太懷恨在心,買通一個流氓把先生殺掉想詐領保險金,最後觸犯國法。想一想,過去的人為情而殺,現在不但是情殺,還有仇殺、財殺。就佛法的角度來看,這不就是顛倒、妄想?起初夫妻恩恩愛愛,到最後演變成冤家,這就是業。我們慢慢觀察,這一念心一動,真正是顛倒、妄想。

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凡夫起心動念都是顛倒、妄想、無常,每一個念頭都是生滅。然而,由於一切都是生滅幻化,所以覓罪亦了不可得。一切法空,無有住處;罪亦是空,無有住處。

(五)

佛經提到,善惡業都是虛妄不實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善惡如幻化,三界如空華,具足般若智慧,由事懺提升到理懺,就是最高的懺悔。什麼原因?既然知道善惡如幻化,三界如空華,罪業從妄想顛倒生,無處可住,心也是如此,不住東南西北方,不住有、亦不住無,當下這念心如如不動、了了常知,就契入無生之理。經常保持無生,一切罪業無從生起,就稱為「無生懺」,這是菩薩的懺悔法。

既然諸法緣起、緣起性空,一切法都是虛妄的,罪不從東西南北任何一個地方來,而是顛倒所生,因此安住在空性與覺性上,「一念不生,萬法無咎」。悟到這個道理,心還要能安住得下來;不但要安住,更要念念分明、處處作主;不但要念念分明、處處作主,一個鐘頭如此、一天如此、白天晚上如此、一月一年也是如此……時時刻刻安住在無生、安住在實相上。等到功夫現前了,哪裡去找罪業呢?「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這才真正是一了百了,就是所謂的「千年暗室,一燈即破」。

有些人認為,既然如此,善是虛妄、惡也是虛妄,做錯事只要不認帳就行了;偷也好、搶也好,殺也好……罪從顛倒生,不管它,只要心自在就好了。這就是誤解佛法。所謂「無生懺」,是指這念心時時刻刻安住在無生、安住在實相般若,才能真正懺罪。實相般若,才是安身立命的所在。契悟般若實相,就能產生定力、智慧與慈悲。所以,雖然善法、惡法都是虛妄不實的,仍然要斷惡修善,不昧因果,這才是真正的菩薩行。

佛法中有兩幅對聯,一幅是「宴坐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另一幅是「降伏鏡裡魔軍,廣度無量眾生」,雖然知道善法是虛妄的,可是仍然要行善法,行了善法而不執著於善法,安住在中道實相,不住內、不住外、不住中間,這是最究竟、最安全的處所,這就是真正的懺罪。先從事相上懺,再提升到理上來懺,就是「無生懺」。

另外還有一種懺法稱做「唯心識懺」。什麼是「唯心識懺」?先在佛前上香,然後發露:「弟子某某,過去造了某種惡業,從今以後,絕對持戒清淨,以大悲、大願、大行,弘揚佛法,普度眾生。」事相上懺悔之後,接著靜坐,安禪靜慮,起觀行。從假有開始觀,以出家眾為例,既然出家了,就繫念三衣瓦缽──觀想吃飯的缽,大小、顏色、缽上所刻的字……每一個細節都要想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

觀想清楚了,第二階段,再起一個念頭:「一切法皆由心生,皆是虛妄。一切都是假相,一假一切假,十方三世一切相都是假相。既然是假相,這個缽也是如夢、如幻、如泡、如影,當體即空。一空一切空,十方三世畢竟空,天堂、地獄、佛、魔、淨土、穢土等皆是空,身心內外、六根六塵畢竟空寂……」,這是從假入空觀。

最後,既然這念心是一切假,是畢竟空,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一切法唯一心識,因此,心不住空、有兩邊,一心晏然,安住在中道實相。這樣就能契入不生不滅的實相境界,這就是「無生懺悔」。

這一種觀行懺法,仍然要先從事相上懺悔,然後再回歸到理上來懺悔,經過幾次反覆的觀照,反省檢討,才能滅罪。這種方法必須真正發起懺悔心,懺悔了以後,絕對不再造惡業,這樣懺悔才有效果。如果心存僥倖,心想:「既然有這麼好的方法,造了惡業也沒關係,犯罪後,再用這方法來懺悔就好了!」由於預謀在先,這樣懺悔就沒有效果了。

經上提到,修四念處觀的不淨觀,能夠懺悔業障,使心得到清淨。有人便認為:「這個法門這麼好,我乾脆先去犯淫慾戒,之後再來修不淨觀。」假使有這種偏邪的想法,修觀是不可能成就的,也無法懺除業障。

(六)

過去無論犯了什麼惡業,心生懺悔,觀想罪業不從東方、南西北方來,不從上下四方來,而是顛倒而生,無有住處。這樣一觀想,心就安定不動了,繼續保持安定、清楚、明白、不動的這念心。前面所說的偏重理懺,後面則由事懺而歸於實相。

每個人都有過失,假使知道反省、慚愧懺悔,一樣可以獲得清淨,這是佛的大慈悲。

佛法講慈悲、智慧、定力、善行。但很多人誤解佛法,以為一切法都是緣起、都是空性,所以罪也是空的,既然是空的,就可以隨意造惡,這就是不了解佛法,假使沒有功夫,還是會被緣起法所轉,造了惡,依然要受報。

懺悔以後還是要修善,修善而不執著善,善亦如夢、如幻、如泡、如影。所以,《金剛經》的法門包含了俗諦、真諦、中道第一義諦,依照這個法門修行,將來就能感得實報莊嚴土。真諦是真空,俗諦為假有。在俗諦當中,修福德、修智慧,依正莊嚴。進一步,不得少為足,了達一切法緣起性空,心就離開了假有而住在真空當中。體達真空亦非究竟真理,不住假有、不住真空,這念心安住中道第一義諦,寂照一如,就能破除無始無明。契悟這個道理,依之而行,才是最究竟的懺悔。

社會上流行一種口頭禪,認為緣起性空,心要自在,於是邊造業邊說空,等到報應現前時,才知道惡業難逃。所以,雖然知道道理,自己不一定做得到。身體病了,要它不痛,做不做得到?主張「吃而無吃」,那麼反過來說,三天不吃飯,不吃即是吃,做不做得到?只有達到中道實相或三昧境界,一念萬年、萬年一念,三大阿僧祇劫只在一剎那間,自然了達罪「從顛倒生,無有住處」的道理。假使還沒有悟到這個道理,就要先從事相上懺悔。佛法的道理有深有淺,懺悔的第一個層次,先要起善念、不起惡念,這是每個人現在就可以做得到的。

高峰妙祖師說,修行有兩大原則──動中修與靜中修。什麼是靜中修?禪坐時一念不生,保持無念、無住,就能超越時間、空間,這才是自己安身立命之處。禪宗祖師說要「站得住、站得長」,達到時時刻刻站得住、站得長,就不會被生老病死、順逆等境界所轉。「站得住」就是悟到一念不生,自己在悟境中找到一個落腳處,不管在順境或逆境,都能保持這種心境;要「站得長」,就必須經常薰修,繼續安住在無生的境界,這才是功夫。

只有這一念,沒有第二念,是自受用。在靜中養成這種功夫之後,還要在動中磨鍊。如何磨鍊?所謂「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圓彰」,要堅住正念,心無善念不起,口無善言不說,身無善事不行,靜也靜得、動也動得,修善而不執著善,回歸無念。相信這個道理,具足信心,這一生修行絕對不會退轉!

有些人錯解佛法,認為心不犯就好──嘴巴罵人,心不動就好了;偷人家的東西,心不動就好了……這樣的想法,已經產生了邪見,還自以為是真正的大乘佛法,這都是似是而非的歪理,是一種顛倒。假使這念心真正達到不動的境界,還會去偷、去罵人嗎?真正的菩薩行者,心安住於實相,所作所為都是利益眾生。即使故意惡言,也是為了普度眾生,因為心安於正念,所以沒有過失。

例如韋馱菩薩、伽藍菩薩、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手中拿著金剛杵、刀、槍和劍,也拿著經書和淨水瓶,代表什麼意義?菩薩了悟無生,心真正達到實相、如如不動的境界,依體起用,便能從慈悲心中變現出各種形相來普度眾生、利益眾生。一般凡夫以為有了神通,就可以去偷、去搶、去嫖,享受世間五欲之樂,這是錯誤的觀念。神通,不是用來顯現威風權勢的。釋迦牟尼佛具足無量的神通,也從來沒有用神通示現做不對的行為。

佛法中,菩薩低眉,是無量的慈悲;金剛怒目,也是無量的慈悲。為什麼拿著金剛杵、刀、槍和劍,也是無量的慈悲?因為眾生的惡習太重,必須用非常手段才能讓眾生遠離惡行,不再繼續毀謗正法、破壞佛法,所以要用金剛力士的方法來降伏眾生。表面上看來,這樣的作為好像不慈悲,其實真正是無量的慈悲,因為菩薩的心安住實相、安住不動,無恨、無仇、無取、無捨,真正達到了「做而無做」的境界。

凡夫眾生即使契悟了這念心,但站不長,只能保持幾分鐘、幾個鐘頭,這樣是不夠的。真正的菩薩行,要時時刻刻安住在實相理體上,依體起用;用了之後,還能捨用歸體,了達體用不二。實相,是大乘佛法最高的境界。假使沒有實在的功夫,只是知道道理,是沒有用的。所以,修行要腳踏實地,時時刻刻起觀照,時時刻刻安住實相,才能得到真實受用。

(七)

大陸南京有一個雨花台,上面有雨花石。雨花石是透明的,裡面有花,乃至種種形相。雨花台原名石子崗,梁朝雲光法師曾在那裡講演大乘佛法,感得天人來散花、來護法。天人所散的花像雨一樣,落到地上就變成了石頭,這是一種瑞相。石頭裡面有花,後人就稱為雨花石,自此以後,石子崗也改稱為雨花台。

雲光法師佛法的道理講得很好,可是他愛吃牛肉,邊吃牛肉邊說:「吃而無吃,諸法緣起性空,畢竟空寂。」認為這樣起觀照就是佛法。雖然所說的是佛法,但自己心中已經起貪念並造業,其實並沒有觀照功夫,如何能安住在「吃而無吃」的實相境界?

假使心常在定慧當中,能夠站得長,行住坐卧保持一念不生,又做得了主,看到閻王小鬼來,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看到佛菩薩來,也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看到牛肉現前,也不起一念貪心;看到糞便現前,也不起一念瞋心,始終安住在實相上,這才是真功夫。

吃了牛肉是業,業障一來,就得受報。雲光法師死了以後,業障現前,投胎變成一頭牛。由於他修行還算有一些功夫,投生為牛之後,還知道自己前世是一位法師,現在卻變成一頭牛,心裡很苦。有一天,正巧遇到梁武帝的師父志公禪師路過,這牛就跪下來,求志公禪師救牠。志公禪師入定觀察,知道牛的前世是雲光法師,雖然口說「吃而無吃」,可是沒有真正的功夫,造了惡業卻沒有轉業的能力。志公禪師就開示:「你以前愛吃牛肉,邊吃邊說:『吃而無吃』,現在變為牛身,也用同樣的方法,『做而無做』就好了。」什麼道理呢?做牛也是個假相、也是一個虛妄不實的境界,心中安住實相,身雖是牛,心不住牛身,而是住在如來的境界,就是『做而無做』。」牠聽了這番開示,心馬上就安定下來,安住實相,立刻就得到解脫。

佛法講緣起、空性、實相,雖然知道道理,還要有功夫;假使沒有功夫,就要持戒清淨。修行離不開戒定慧,離不開止惡向善;假使離開了戒定慧、離開了止惡向善,就會產生偏差。口說妄言、綺語,身造殺盜淫,卻說只要心清淨就好了,這就是偏差。既然心清淨,說出來的話、做出來的事,應該也是清淨的。由於心不清淨,所以看不清楚方向,身口意才會犯錯、造作惡業。

明白這些道理了,時時刻刻心都要正、要淨,只起善念,不起惡念。《詩經》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做人就要達到這種程度、養成這種習慣。所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起心動念、所作所為,一切天地、神明、菩薩都瞭若指掌。了解這個道理,就知道不能隨便起心動念。

不起心動念,心清楚明白,不但打坐的時候不打瞌睡,看到好的境界、壞的境界,知道是虛妄不實的,一切無所著,心始終安住在實相上,如如不動;動當中,知善知惡,這念心也能時時保持清楚明白、如如不動。依照這個方法修行、打坐絕對會有成就,這一生絕對可以得解脫。

知善知惡,就是良知良能。知道是善事,就要積極去做;知道是惡事,絕對不去做,這就是清楚。在這當中還要知恩、感恩、報恩,了解今生能夠親近佛法,有這麼好的地方成就我們的學業、道業,是沾佛祖、師長及所有護法的慈悲、光明,所以要更精進努力。知恩,就是心存感恩;報恩,就是完成自己的學業和道業,行自利利他的菩薩道。假使連這個觀念都模模煳煳,還自以為清楚明白,就是自欺欺人。

不但要知恩、感恩,更進一步,做了善事而不執著,回歸實相。什麼是不執著?如果沒有道場、沒有佛法、沒有眾生、沒有大眾的因緣和合,善事就無從做起,所以要將功德歸三寶,好事歸大眾,壞事自己檢討反省。佛法是最實在的真理,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得十分。

(八)

總結這一章的意義,就是告訴我們:第一,要止惡向善。每個人都免不了有過失;有了過失,就要知道懺悔。很多人不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認為沒有因果,拚命地做壞事,惡業成熟,受了苦果,不但不知道懺悔,還怨天尤人,這就是在迷的眾生。

第二,知過能改。修行學佛以後,知道自己的習氣很重,從早到晚都是妄想、執著、情愛,明明知道要懺悔,偏偏做不到,覺得自己這一生的修行可能沒有希望了,甚至消極悲觀的想:「現在的食衣住行都是大眾的供養,自己心當中感覺很慚愧,起了一些不好的想法,認為不配做一個出家眾,乾脆還俗,當在家居士來護法就好了。」這樣就退失菩提心了。大家要知道,每個人難免有過失,知過能改,就是真正的菩薩。

《佛說八大人覺經》云:「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懺悔,就是給我們一個改過向善的機會,知道有過,馬上要改。要能返照自心,起了惡念,馬上照它一下,照破自己的惡念,從今以後,只起善念、不起惡念,知道慚愧懺悔,就是解脫之道。

發現自己有過失,並不是壞事,表示自己修行有進步了。一般人不知道自己有過失,只看到人家的過失,始終是貢高我慢,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古德云:「凡夫無過,聖人過多。」眾生不知道自己始終在過失、無明當中,也不知道貪瞋痴是一種過失,有些人會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用這些話來自圓其說、安慰自己,而不知道貪心一起,心中就失去了光明。

舉例來說,貪吃的人,一起貪心,心意識馬上就墮入餓鬼道;貪色的心一起,立刻就墮入畜生道。凡夫眾生不了解除了貪瞋痴、除了名利以外,還有功德、還有精神的存在。由於不了解,所以不知道自己的行為經常都在過失當中。相反地,聖人經常反省檢討自己的每一個心念,了解一個念頭就是一個過失,所以說「聖人過多」。能夠返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惡念就像小偷一樣,一個一個來,就一個一個地感化,到最後強盜、土匪都能轉成羅漢、菩薩。因此,能夠知過、改過,修行就會有所成就。

這一章分為兩個段落,第一段告訴我們,不知道改過,「如水歸海」,將來過失愈來愈多,業障現前,就無處可逃。所以,要避免未來的惡果,就要知道因緣果報的道理,知道是善,就積極去做;知道是非,就要馬上改過。了解這個道理了,不憂愁煩惱、不患得患失,不起惡念,心當中一片光明,身體就會健康。無論是在家或出家,只要依據這個道理返照用功,道業一定有所成就。

第二個段落告訴我們,要腳踏實地去力行,有了過失,就要改過。造了惡業,要當機立斷,改過遷善,就是真正的懺悔。佛法與儒家,都講止惡行善,只是深淺不同。儒家說:「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每個人都有無始無明,都不是賢人、聖人,最重要的是要改過遷善,心就能夠清涼自在。佛法講得更清楚:「佛說有二種健兒,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已能悔。」世界上有兩種人最偉大,第一種人從來不造惡業,是先知先覺的聖者;第二種則是後知後覺的菩薩;不知不覺的眾生只知道名利財色,將來就會墮入惡道。

什麼是後知後覺的菩薩?知過改過、改惡向善,就是後知後覺的菩薩。後知後覺的菩薩,知道建功立德,觀心返照,修善而不執著善,所以能夠消災免難、遇難呈祥,最後得到究竟解脫。


第六章 忍惡無瞋
(一)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撓亂者,汝自禁息,當無瞋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
這一章最主要的就是「忍」字,尤其是「忍惡」,假使面對外界帶給我們的一切惡業煩惱時,心還能靜得下來,就是「忍惡」。心靜得下來,就沒有瞋恚。佛法稱貪瞋痴為「三毒」,所謂「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無明火一來,就亂了方寸。

為什麼瞋是毒?人一發脾氣,馬上臉上一陣紅、一陣白,這是因為瞋恚之火會影響體內的細胞,使細胞產生分裂、變化,所以臉色就變青、變紅。有些人一生氣,身心作不了主,就休克了。瞋恚會讓身心在各方面受到很大的影響,身體中了瞋毒、心裡得不到寧靜,所以必須要忍。

「忍惡無瞋」的目的是要除去我們的瞋恚。「忍惡」,「忍」字上面是一把刀,這把刀放在心上,動也不動一下,這就是忍。「惡」就是不如意的事情、壞的事情。外在的環境,無論是順境、逆境,都要忍;一切眾生加諸我們的惡劣行為,一樣要忍。惡事加之於身,生理、心理忍耐不住,就會產生瞋火。要想達到「無瞋」的境界,就必須忍耐,這就是「忍惡無瞋」的道理。

惡劣的環境,有自然的、有人為的。自然的惡劣環境,如天災地變、鬧飢荒。天氣冷,肚子又餓,這樣的環境要忍下來;眾生惡劣的行為,給我們帶來煩惱,也要忍。忍得下來,就沒有瞋恚,心就能安定,所以《佛遺教經》云:「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一般人認為持戒很有功德、苦行能消除罪過,而不知道「忍」才是最重要的。什麼原因呢?戒,是持身不犯,只是身體不犯,但沒有辦法止息妄想;苦行也是如此,只是苦其身,而無法苦其心志。佛法告訴我們,修行不要像老牛推磨。老牛拚命推磨,推得汗流浹背,不但身體很疲累,心裡也很煩惱。而這裡所說的「忍」,就是要達到忍心不動。

「惡」,有心惡、口惡、身惡。心惡,指心裡面起著種種惡念,想要不利於他人。口惡,就是在眾人之間挑撥,乃至於妄言、綺語、兩舌、惡口。身惡,就是透過身行做出種種惡劣的行為,使他人產生一種逼迫性的煩惱……諸如此類的惡事,都能忍下來,心就安定了。「定」,是修行學佛的目的之一。所以,「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是很有道理的。釋迦牟尼佛過去修忍辱成功了,稱為忍辱仙人。忍辱,不但這念心不動,進一步忍相也不可得,這就是「寂滅忍」。

(二)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撓亂者。』」這裡所說的不是外界環境帶來的不安,而是有惡人、壞人故意來擾亂。在佛法中,善與惡各有其標準,不了解因緣果報,乃至於為非作歹、作惡多端的人,這種人就是「惡人」。以儒家來說,就是不知道倫理道德,沒有「五常──仁、義、禮、智、信」的觀念。
惡人,就是小人;善人,就是君子。一般人認為,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因為君子是大人有大量,不計較小人過;至於惡人,則是專門計較人我、是非、得失,如果讓他有一點點不如意,就會懷恨在心,時時想找機會報復。所以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第一是「敬」,要恭敬、慎重;第二是要「遠」離。什麼原因呢?度不了這種惡人,就要趕快遠離,否則就像和毒蛇、邪神、邪鬼在一起,自己也會受害。這就稱之為「惡」。

這種惡人心中沒有善法,只知道為自己,不知道為他人著想。所以「惡人聞善」,惡人遇到了善事,不但不贊成,而且還要反對;聽到他人做善事,就好像刀子刺到心裡一樣。為什麼?因為他平時都在作惡,別人行善,就像是在反對他一樣,顯得他很愚痴、愚昧。由於你是個好人,他就變成了壞人;你是光明,他就顯得黑暗、墮落;你愈來愈光明,他就愈來愈黑暗;你愈來愈高貴,他就愈來愈低賤……,所以,這些惡人聽到善事,就會起煩惱,甚至從中阻撓。相反地,好人聽到他人行善,就會來讚歎、隨喜。

天上的魔王看到有人出家修行,將來能夠得到解脫,就會加以擾亂、阻止,為什麼?因為他的魔子魔孫、眷屬就減少了。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正覺前,就有天魔外道前來擾亂,所以,有功德天就有黑暗天,要想修行成道,是不簡單的。

假使只有擾而沒有亂,還不至於使人失去正念;如果又擾又亂,就使人亂了方寸,甚至退失信心──認為自己做了這麼多善事,難道沒有功德?為什麼佛菩薩沒有加被、為什麼善神不來護持?乃至於覺得未受三皈五戒之前,本來沒有什麼事,受了三皈五戒之後,親戚朋友反而批評、遠離,認為是迷信、走火入魔……自己的心亂掉了、信心退失了,認為還不如做壞事好。這念心一亂,就失去了正念。由於他人的擾亂,自己作不了主,迷失了方向,做事也迷煳了。遇到這種境界,怎麼辦呢?

「汝自禁息,當無瞋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遇到這些境界,自己要「禁息」,要臨危不亂,他動我不動、他亂我不亂、他罵我不罵……要有這種定力。「息」,就是息滅心頭之火,身、口、意都要止息不動,也就是要修忍辱,絕對不要和對方一般見識,不要去擾亂、毀謗對方,否則就是自己沒有靜、沒有定。

止息不動,就是靜止。靜止,才能息滅心頭之火。身不動、口不動、心也不動,這就是一種定。有了定,就能息滅這些煩惱。三國時代孔明三氣周瑜,假使周瑜了解這個道理,孔明也氣不了他。大家要了解,外界的擾亂可能是來敗壞自己的道業、使自己退失菩提心,所以一定要「禁息」。

「當無瞋責」,「瞋」,禁息了之後,也不可起瞋心。「責」,就是責備、責罵對方為什麼對我無理?為什麼來擾亂我?始終要跟他講道理,理出一個是非,這樣就不是忍。你和人家談判、論是非,就是談條件,就變成凡夫俗子,沒有功德了。所以,「當無瞋責」,要逆來順受,自己反省檢討:「他這樣擾亂我,我的業障就消了。為什麼?這是業,可能我過去對他也有這種行為,所以今生他也以這種行為對待我,要甘心甘受,不再指責他;如果責備對方,就不是忍。」瞋心是很厲害的,只要瞋心一起,瞋火就來了。

假使真正能夠忍得下來,「彼來惡者而自惡之」,「彼來惡者」,別人來擾亂、毀謗、辱罵、加害我,我不理他,一念不生,如如不動;「而自惡之」,最後他自己會得到惡果,反而自己害自己。因為我們的心不動,而他的心始終在動,他的惡念一生,馬上會反應回去,使他自己受報。所以,不要理他,這念心保持如如不動、了了常知,我們的心當中就有無量的光明、智慧。有定力、有智慧,就能發生感通。

現在社會上的年輕人,你看他一眼、瞄他一眼,你認為沒有關係,但是他心中就會不高興,為什麼呢?作賊心虛,馬上就會侮辱、攻擊你。所以,我們不但心不動,眼睛也不要隨便亂看,這樣自然就能產生定。相反地,如果彼此繼續爭論,他罵我一句,我也回罵一句;他打我一個耳光,我也還他一拳,這樣雙方都有罪過。反之,聽到人家罵我,裝作沒有聽見,這念心如如不動、了了常知,時時刻刻都在禪定當中,就有無量的功德。

所以,壞人聽到好的事情,就會感到不高興,心中起了煩惱,就會來阻擾我們所做的善事。這時就要剋制我們的心念,不要和對方一般見識,也不要責怪他,這念心保持不動。不動,就是無瞋。身、口、意都不動,三業就清淨了。心一動就是妄念,口一動就造了惡業,身一動惡業更大,所以對於任何境界都要忍,能忍自安。

舉例來說,在學校裡考了前三名,有時會有同學因為心量狹小,故意來擾亂,說一些風涼話,甚至不跟我們往來;假使我們忍耐不住,就會出事。在團體裡,人與人相處原本也沒什麼事,有些人卻會多想:「奇怪!我對他這麼好,他卻不理我。」對方不理他,他就起了煩惱,隨之而來就會有許多困擾,甚至造了惡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容易,但是要有一個原則,就是一個「忍」字,要忍心不動,這是最重要的。

(三)

修行就是一個「忍」字,要忍心不動,這是最重要的。惡人來擾亂,會發生很多逆境。有時候,可能是過去的冤家對頭,忍得下來,最後受報的還是對方自己。佛法是最真實的道理,世間上一般人不了解,有了委屈、瓜葛,就要評評道理,這不是佛法、也不是修行。「忍人所不能忍」,才是佛法,即使受了委屈,雖然是我有道理,我也不申訴,一段時間之後,水落石出,人家就知道你的修行,這就是一種功德。我們不是需要別人讚歎,而是自然而然就有這種好的名聲和功德。

唐朝的宰相婁師德,很有學問也很有道德,他的弟弟也是如此。當他弟弟被派任州牧的時候,他去向婁師德告辭,婁師德說:「我現在當宰相,朝廷裡面有很多人嫉妒,你現在去當州牧,或許也會有人嫉妒、毀謗,如果遭到惡言毀謗,你要怎麼辦呢?用什麼方法來保全自己?」弟弟回答:「請兄長放心,我就是一個『忍』字,這個『忍』字就能保全我的性命。」

婁師德又問:「如果有人當面毀謗你、辱罵你,你會有什麼反應?」他說:「我不理他,笑一笑就好了。」他說:「假使你這一笑,對方更生氣,馬上向你吐一把口水,你要怎麼處理呢?」他弟弟說:「很簡單,我不跟他計較,把這一把口水擦掉就好了。」婁師德說:「你這麼做,我就更不放心了。」弟弟說:「為什麼我擦掉口水,不跟他計較,你還不放心呢?」婁師德說:「人家已經氣到極點,吐你一口口水,你又擦掉,人家更氣;你最好接受這口水,不要擦掉,讓口水自己乾了就好了。」這就是歷史上「唾面自乾」的公桉,就是一個「忍」字。

以佛法來說,忍有伏忍、順忍、無生法忍,最後達到寂滅忍。所以,一個「忍」字就能成道、就能成佛。過去,富樓那尊者要到輸盧那國去弘揚佛法,那個國家很落後,人民很野蠻,佛對尊者說:「那個地方的人非常野蠻,最好不要去。」富樓那尊者說:「我一定要去度那些人,那個地方沒有佛法,人民生活很苦,所以我要把佛法帶去那裡。」

釋迦牟尼佛說:「假使你去了,那個地方的人罵你、毀謗你,你怎麼辦?」「世尊!如果他們毀謗我、罵我,我要感謝他們,因為他們只是罵我,並沒有打我,表示他們本性善良,可以接受教化。」世尊再問:「如果人家罵你、毀謗你,更進一步要打你,你怎麼辦呢?」「世尊!還好他們只是打我,並不是拿刀刺我。」「如果他們用刀刺你呢?」「他們並沒有把我殺死,表示他們還有人性,我還是很感謝他們。」釋迦牟尼佛再進一步問他:「如果把你殺死了,怎麼辦呢?」「世尊!這個色身最終都會壞滅,我已證得阿羅漢的果位,如果他們毀壞我的色身,同時也就讓我入於清淨無為的涅槃境界了。」

所以,佛法沒有別的,就是一個「忍」字,不只是壞的環境要忍耐,好的環境也要忍耐。惡劣的環境要忍耐,或許還比較容易做得到,什麼原因?因為這種境界很明顯,一看就是個壞人、一看就是氣候不好。

如果是順境中要忍心不動,就不容易了。吃得好、住得好,一切稱心如意,都要能忍心不動。看到好吃的東西,要忍一忍,不要貪吃;環境實在太好了,也要忍下來,不要起貪愛;這個人對我太好了,不可以對他起執著……這些都是順境,能夠忍心不動,就能超凡入聖。所以,經云:「忍色忍欲難」,看到外面好的顏色、好的境界,我們會起貪心,容易懈怠、墮落。每個人心當中都有欲愛,如果能夠返照,忍得下來,心就能得清涼、就能得解脫。所以,「忍」對修行而言,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四)

有些人看到別人做錯了一點點小事,或是看到別人做不好,自己忍不下來,馬上就受到影響,心灰意冷,覺得這個團體不好,甚至覺得佛法沒有希望。其實佛法是最殊勝的道理,做不到是個人的事情,而不是佛法不好;修行不容易,道心不退更是不容易,人家不好更要提醒、警惕自己、要更努力精進,修行就是要從這個角度來看事情。

俗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就是告訴我們,如果要看清自己的衣冠,帽子端不端正?儀容好不好?就要照一照鏡子。過去的鏡子都是用銅做的,所以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如同佛法所說,一日三摩頭,時時返觀自心。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過去的歷史為借鏡,可以知道因果。歷史為什麼改朝換代?因為國家有存有亡、有興有衰;一個人事業的成就,也是有成有敗、有興有衰,一切都是有因有果。了解這些道理,自己就應該警惕。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別人是我的榜樣,好的,要向他學習;壞的,就如一面鏡子,讓自己改進,不犯同樣的過失。這樣就能忍心不動,否則自己的心不定,處處受到外境的影響,就會退失菩提心。

所以,這一章告訴我們要「忍惡無瞋」,真正達到無瞋的境界,我們的心就會平靜下來,這才是佛法的真實目的。


 釋經題經序1章2-6章7-11章12-16章17-20章21-25章26-32章33-38章39-42章


【Chanworld.org收集整理】2017.09.06-2017.12.24-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