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5
《維摩詰所說經》的《佛國品》里,有「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的敘述(注釋一)。這說明了許多世間事。其中包括每一個人都會經由不同的教育、環境、文化,加上自己的「所做」,而在生命里形成「識」的事實。
2022.05.15
《維摩詰所說經》的《佛國品》里,有「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的敘述(注釋一)。這說明了許多世間事。其中包括每一個人都會經由不同的教育、環境、文化,加上自己的「所做」,而在生命里形成「識」的事實。
根據組織者的意見,禪世界佛法修學研討會在新冠疫情中歷經32回,到本回告一段
落。感謝歷次主題發言人、與會法友的支持和幫助。
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禪世界的佛法修學活動將重新出發。
歡迎聯繫禪世界。
PDF 梅塔佛法修學文集
佛法修學、正念禪和佛教現代化
2022年5月5日
佛陀有說過修行人應能容忍異己嗎?容忍異己是現代佛法修行人所應具備的品質嗎?
這些至少都應被視為佛教現代化里程上的實際問題。因為這些問題牽涉到現代人類主流文化里的精神價值,即自由與民主。所以到底應如何看待「容忍異己」,恐怕會是佛法修行人無法迴避的問題。
講老實話,學佛法學了幾十年,最近才發現最讓我反感的兩個字,竟然是「正義」。
這不代表我否定世間有是非善惡,也當然明白佛法修行的基礎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但冷眼看世間愈久,我就愈明白多少世間的惡,其實是在打著正義的招牌以行之。
歡迎法友和網友積极參加,現在就在日曆上標記好。請轉發給感興趣的朋友們。謝謝。
世界各地(包括中國大陸)法友、網友用手機微軟Skype app或個人電腦瀏覽器,無需賬號直接參加禪世界佛法修學研討會: https://join.skype.com/Q7yubs14c6qc
在不同的時代,佛法的基本精神都會被人們拿出來重新檢視。比如中國禪宗六祖慧能就突然將印度佛教後期真常唯心學派的如來藏思想推到自性本自清凈的地步,一下子贏得了沉浸於中國傳統文化「不二而一」思維方式的許多佛教徒的心。
歡迎大家前來參與 印公導師紀念法會。
奉長老尼之命,在此,分享幾句佛法。
本期討論瞋心,就是兆康兄在提案中所提到的,人在面對政治迫害、種族歧視、不公待遇、侮辱人格、違反契約、不法侵害等等遭遇時,應不應該起瞋心?修行人應該如何看待瞋心?到底有沒有解決瞋心的方法呢?
中國人有句話說「除惡務盡,樹德務滋。」 有人就以此說美國在全世界「宣揚民主」的作為其實沒錯。並指出這些作為就算是「偶有瑕疵」,但因大方向正確———是在與極權政權對抗,至少也應算是瑕不掩瑜。
佛陀說,貪是苦、嗔是苦、愚痴是苦。毫無疑問,所有的嗔皆是苦,無論這個嗔因何而起,也不論嗔的大小,或是如何表現,概莫能外,都是修行人應去除的惡不善法。
用手機微軟Skype的app,無需賬號直接參加禪世界佛法修學研討會: https://join.skype.com/Q7yubs14c6qc
有人說三毒煩惱(貪、瞋、痴)里的瞋,其實不是什麼壞東西,而應被視為所有世間改革運動所須具備的元素。換句話說,他是以為人如果對世間的不平都「無感」也「無瞋」,就不可能有什麼抗議或改革了。故他以為佛教的現代化應重新界定什麼是「瞋」,而不可把其視為絕對的惡。
有人看了我批評美國的文章,就以為我雖身在美國,也享受著美國的福利,但心卻不向著美國。反而是處處反對美國的外交國策。言下之意,就是說我「身雖在美,實為美賊」。對這種心態我其實很熟悉,也早已經習慣了。因為我來自台灣。
歡迎法友和網友積极參加,現在就在日曆上標記好。請轉發給感興趣的朋友們。謝謝。
世界各地(包括中國大陸)法友、網友用手機微軟Skype app或個人電腦瀏覽器,無需賬號直接參加禪世界佛法修學研討會: https://join.skype.com/Q7yubs14c6q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