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18.1-10 和 SN.18.11-22。
第二篇 因缘篇
《相应部》卷18【禅世界版】2
第七章 罗睺罗相应(相应十八)
第二品
SN.18.11-22
SN.18.11 眼经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尊者罗睺罗(Rahula)去拜见世尊。抵达后,向世尊礼敬,接着在一旁坐下,对世尊如是说道:
“大德!如果世尊简要地为我教导法,以便我听闻世尊的法后,能住于独居(dwell alone)、隐退(withdrawn)、精勤(diligent)、热忱(ardent)和坚定,那就好了!”
“罗睺罗!你怎么想呢?眼是常还是无常的呢?”
“是无常的,大德!”
“而无常的事物,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是痛苦的,大德!”
“而你会不会把无常的、痛苦的和会变化的眼,适于看作 “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自我”呢?”
“不会,大德!”
……耳……
……鼻……
……舌……
……身……
“意是常还是无常的呢?”
“是无常的,大德!”
“而无常的事物,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呢?”
“是痛苦的,大德!”
“而你会不会把无常、痛苦和会变化的意,适于看作 “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自我”呢?”
“不会,大德!”
“罗睺罗!如是看见,已受教导的圣弟子体验对眼的厌离,……对耳的厌离……对鼻的厌离……对舌的厌离……对身的厌离……对意的厌离;体验厌离时,他会冷静离欲,经由冷静离欲而其心解脱。当解脱时,会带来一种解脱智。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历,该办已办,存在的状态不再。””
SN.18.12 色经
……诸色……
……诸声音……
……诸气味……
……诸味道……
……诸可触物……
……诸精神现象(法)……
SN.18.13 识经
……眼识……
……耳识……
……鼻识……
……舌识……
……身识……
……意识……
SN.18.14 触经
……眼触……
……耳触……
……鼻触……
……舌触……
……身触……
……意触……
SN.18.15 受经
……眼触所生的受……
……耳触所生的受……
……鼻触所生的受……
……舌触所生的受……
……身触所生的受……
……意触所生的受……
SN.18.16 想经
……诸色想……
……诸声音想……
……诸气味想……
……诸味道想……
……诸可触物想……
……诸精神现象(法)想……
SN.18.17 思经
……诸色思……
……诸声音思……
……诸气味思……
……诸味道思……
……诸可触物思……
……诸精神现象(法)思……
SN.18.18 渴爱经
……诸色渴爱……
……诸声音渴爱……
……诸气味渴爱……
……诸味道渴爱……
……诸可触物渴爱……
……诸精神现象(法)渴爱……
SN.18.19 界经
……地界……
……水界……
……火界……
……风界……
……空界……
……识界……
SN.18.20 蕴经
……色……
……受……
……想……
……诸行……
……识……
SN.18.21 潜在趋势(Underlying Tendency; 性向)经
在舍卫城。 那时,尊者罗睺罗去拜见世尊。抵达后,向世尊礼敬,接着在一旁坐下,对世尊如是说道:
“大德!一个人要有什么样的知和见,才能针对这个带有识的身体及外在所有事相,如此看见,而不再有我作、我所作和我慢烦恼潜在趋势呢?”
“罗睺罗!对于各种色,不论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内部的或外部的,粗大的或细小的,低级的或高级的,远处的或近处的,都应以正慧如实如是见:“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自我。”
对于各种受……对于各种想……对于各种诸行……对于各种识,不论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内部的或外部的,粗大的或细小的,低级的或高级的,远处的或近处的,都应以正慧如实如是见:“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自我。”
罗睺罗!当如是知道和看见时,针对这个带有识的身体及外在所有事相,而不再有我作、我所作和我慢烦恼的潜在趋势。”
SN.18.22 除去(Rid Of)经
在舍卫城。 那时,尊者罗睺罗去拜见世尊。抵达后,向世尊礼敬,接着在一旁坐下,对世尊如是说道:
“大德!一个人要有什么样的知和见,才能针对这个带有识的身体及外在所有事相,如此看见,而此心除去了我作、我所作、我慢烦恼潜在趋势,超越了区别(has transcended discrimination)而寂静和善解脱呢?”
“罗睺罗!对于各种色,不论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内部的或外部的,粗大的或细小的,低级的或高级的,远处的或近处的,都应以正慧如实如是见:“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自我。” 之后,以不执取而得解脱。
对于各种受……对于各种想……对于各种诸行……对于各种识,不论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内部的或外部的,粗大的或细小的,低级的或高级的,远处的或近处的,都应以正慧如实如是见:“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自我。” 之后,以不执取而得解脱。
罗睺罗!当如是知道和看见时,针对这个带有识的身体及外在所有事相,此心去除了我作、我所作、我慢烦恼,超越了区别(has transcended discrimination)而寂静和善解脱。”
第二品终。
《罗睺罗相应》终。返回《相应部》。
SN.18.1-10 和 SN.18.11-22。
【Chanworld.org】2017.09.11-2018.12.30-1.2-MG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