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14.1-10,SN.14.11-22,SN.14.23-29,和SN.14.30-39。
第二篇 因缘篇
《相应部》卷14【禅世界版】2
第三章 界相应(相应十四)
第二品 七界品
SN.14.11-22
SN.14.11 七界(Seven Elements)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有七种界。什么是七种界呢?光界(the light element)、净界(the beauty element)、空无边处界(the base of the infinity of space element)、识无边处界(the base of the infinity of consciousness element)、无所有处界(the base of nothingness element)、非想非非想处界(the base of neither-perception-nor-nonperception element)和想受灭尽界(the cessation of perception and feeling element)。比丘们,有这七种界。”
【注】:净界,又作美好界,美好元素。想(perception),与新译“感知”相同。
当如是所说时,某位比丘对世尊如是说道:“大德!依赖于什么东西,可以认识这些光界、净界、虚空无边处界、识无边处界、无所有处界、非想非非想处界、想受灭界呢?”
“比丘!依赖于黑暗可认识(discern)这光界。此界依赖于黑暗来认识。比丘!依赖于不净可认识这净界。比丘!依赖于色可认识这虚空无边处界。比丘!依赖于虚空无边处可认识这识无边处界。比丘!依赖于识无边处可认识这无所有处界。比丘!依赖于无所有处可认识这非想非非想处界。比丘!依赖于息灭可认识这想受灭界。”
“可是,大德!光界、净界、虚空无边处界、识无边处界、无所有处界、非想非非想处界、想受灭界,这些要成就(to be attained)的界如何获得呢?”
“比丘!光界、净界、虚空无边处界、识无边处界、无所有处界:这些界应该从想的获得而成就。非想非非想处界:此界应该从行的细微剩余的获得而成就。想受灭界的息灭:此界应该从息灭的获得而成就。”
SN.14.12 有来源(With a Source)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感官寻(sensual thought)有来源而非没有来源会生起;恶意寻(thought of ill will)有来源而非没有来源会生起。损害寻(thought of harming)有来源而非没有来源会生起。可是,怎么会如此呢?
【注】:感官寻,传统作“欲寻”。另作“感官思想”。
依赖于喜爱感官享乐界(sensuality element)会生起感官感知(想)(sensual perception);依赖于感官感知(想)会生起感官意向;依赖于感官意向会生起感官欲望(sensual desire);依赖于感官欲望会生起感官激情(sensual passion);依赖于感官激情会生起感官的寻求。在感官的寻求中造作时,未受教导的凡夫会随着身、口和意错误地通过三种方式自己践行。
【注】:sensuality,喜爱感官享乐,淫荡。sensual,感官的。
比丘们!依赖于恶意界会生起恶意想(perception of ill will);依赖于恶意想(perception of ill will)会生起恶意意向(intention of ill will);……会生起恶意驱动的欲望(desire driven by ill will)……会生起恶意驱动的激情(passion driven by ill will)……会生起恶意驱动的寻求。在恶意驱动的寻求中造作时,未受教导的凡夫会随着身、口和意错误地通过三种方式自己践行。
比丘们!依赖于损害界会生起损害想;依赖于损害想会生起损害的意向;……会生起损害的欲望……会生起损害的激情……会生起损害的寻求。在损害的寻求中造作时,未受教导的凡夫会随着身、口和意错误地通过三种方式自己践行。
比丘们!设想一位男子把燃烧的草火炬扔到干草丛中。如果他不立即用手和脚快速地把火熄灭,那些在草木中生活的生物会遭到不幸与灾祸。同样地,如果任何沙门或婆罗门不立即放弃(abandon)、驱除(dispel)、消灭(obliterate)和歼灭(annihilate)他所生起不正确想,那么他在当生就住于痛苦,伴随着烦恼(vexation)、绝望(despair)和狂热(fever);随着身体的崩解,他在死后可以预期去往恶趣。
比丘们!有来源而非无来源会生起离弃寻(thought of renunciation);有来源而非无来源会生起无恶意寻(thought of non-ill will);有来源而非无来源会生起不损害寻(thought of harmlessness)。可是,怎么会如此呢?
比丘们!依赖于离弃界生起离弃想;依赖于离弃想生起离弃的意向;依赖于离弃的意向生起离弃的欲望;依赖于离弃的欲望生起离弃的激情;依赖于离弃的激情生起离弃的寻求。在离弃的寻求中造作时,已受教导的圣弟子会随着身、口和意正确地通过三种方式自己践行。
比丘们!依赖于无恶意界生起无恶意想;依赖于无恶意想生起无恶意的意向;……生起无恶意的欲望……生起无恶意的激情……生起无恶意的寻求。比丘们!在无恶意的寻求中造作时,已受教导的圣弟子会随着身、口和意正确地通过三种方式自己践行。
比丘们!依赖于无损害界而生起无损害想;依赖于无损害想而生起无损害的意向;……而生起无损害的欲望……而生起无损害的激情……而生起无损害的寻求。在无损害的寻求中造作时,已受教导的圣弟子会随着身、口和意正确地通过三种方式自己践行。
比丘们!设想一位男子把燃烧的草火炬扔到干草丛中。如果他立即用手和脚快速地把火熄灭,那些在草木中生活的生物不会遭到不幸与灾祸。同样地,如果任何沙门或婆罗门立即放弃(abandons)、驱除(dispels)、消灭(obliterates)和歼灭(annihilates)他所生起不正直想,那么他在当生就住于快乐,没有烦恼(vexation)、绝望(despair)和狂热(fever);随着身体的崩解,他在死后可以预期去往善趣。
SN.14.13 砖堂(the Brick Hall)经
有一次,世尊住在那提迦(atika)的砖堂中。 在那里,世尊对比丘们说道:“比丘们!” “大德!”那些比丘回答道。 世尊如是说道:
“比丘们!依赖于界而生起想,生起见(view),生起寻(thought)。”
当如是所说时,尊者迦旃延(Kaccayana)对世尊如是说道: “大德!对于那些还没有遍正觉者,“这些是遍正觉”之见生起,依赖于什么可认识到此见呢?”
“迦旃延!此界十分有力(mighty),即无明界。 迦旃延!依赖于下界(低劣界;an inferior element)而生起下想(an inferior perception)、下见(an inferior view)、下寻(inferior thought)、下思( inferior volition)、下渴望(inferior thought)、下愿望(an inferior wish)、下人(an inferior person)和下言语(inferior speech)。他解说(explains)、教导(teaches)、宣告(proclaims)、建立(establishes)、(discloses)、解析(analyzes)、阐明(elucidates)下劣(the inferior)的。我说他的重生是下劣的。
迦旃延!依赖于中界(中等界;an middling element)而生起中想(an middling perception)、中见(an middling view)、中寻(inferior thought)、中思(middling volition)、中渴望(middling longing)、中愿望(an middling wish)、中人(an middling person)和中言语(middling speech)。他解说(explains)、教导(teaches)、宣告(proclaims)、建立(establishes)、(discloses)、解析(analyzes)、阐明(elucidates)中界(the middling )的。我说他的重生是中等的。
迦旃延!依赖于高尚界(中等界;an superior element)而生起高尚想(an superior perception)、高尚见(an superior view)、高尚寻(superior thought)、高尚思(superior volition)、高尚渴望(superior longing)、高尚愿望(an superior wish)、高尚人(an superior person)和高尚言语middling speech)。他解说(explains)、教导(teaches)、宣告(proclaims)、建立(establishes)、(discloses)、解析(analyzes)、阐明(elucidates)高尚界(the middling )的。我说他的重生是高尚的。
SN.14.14 下劣志向(Inferior Disposition)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众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那些下劣志向者与下劣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那些善志向者与善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
在过去,众生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那些下劣志向者与下劣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那些善志向者与善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在未来,众生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那些下劣志向者与下劣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那些善志向者与善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众生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那些下劣志向者与下劣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那些善志向者与善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
SN.14.15 经行(Walking Back and Forth)经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耆闍崛山(鹫峰山)。当时,尊者舍利弗与众多比丘一起在离世尊不远处经行;尊者大目犍连……尊者大迦叶……尊者阿那律……尊者富楼那满慈子……尊者优波离……尊者阿难也与众多比丘一起在离世尊不远处经行。并且提婆达多(Devadatta)也与众多比丘一起在世尊附近经行。
那时,世尊对比丘们说道: “比丘们!你们看见舍利弗与众多比丘一起正在经行吗?” – “是的,大德!”
“比丘们!所有那些比丘都有大智慧。你们看见大目犍连与众多比丘一起正在经行吗?”
“是的,大德!”
“比丘们!!所有那些比丘都有大神通力。你们看见大迦叶与众多比丘一起正在经行吗?”
“是的,大德!”
“比丘们!所有那些比丘都是头陀论者(沙门修行的倡导者(proponents of the ascetic practices)) 。你们看见阿那律与众多比丘一起正在经行吗?”
“是的,大德!”
“比丘们!所有那些比丘都拥有天眼。你们看见富楼那满慈子与众多比丘一起正在经行吗?”
“是的,大德!”
“比丘们!所有那些比丘都是法的宣说者。你们看见优波离与众多比丘一起正在经行吗?”
“是的,大德!”
“比丘们!所有那些比丘都是持律者。 你们看见阿难与众多比丘一起正在经行吗?”
“是的,大德!”
“比丘们!所有那些比丘都是博学多闻者。你们看见提婆达多与众多比丘一起正在经行吗?”
“是的,大德!”
“比丘们!所有那些比丘都有诸邪恶愿望(evil wishes)。
比丘们!众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那些下劣志向者与下劣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那些善志向者与善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
在过去,众生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那些下劣志向者与下劣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那些善志向者与善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在未来,众生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那些下劣志向者与下劣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那些善志向者与善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众生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那些下劣志向者与下劣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那些善志向者与善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
SN.14.16 有偈(withverses)经
在舍卫城。 “众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那些下劣志向者与下劣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那些善志向者与善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
在过去,众生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那些下劣志向者与下劣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那些善志向者与善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在未来,众生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那些下劣志向者与下劣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那些善志向者与善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众生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那些下劣志向者与下劣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那些善志向者与善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
正犹如粪(excrement)与粪、尿(urine)与尿、唾液(spittle)与唾液、脓(pus)与脓和血(blood)与血来聚合在一起。同样地,比丘们!众生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那些下劣志向者与下劣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 在过去世他们如此而行。在未来他们也如此而行。目前他们也如此而行。
比丘们!众生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那些善志向者与善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在过去世他们如此而行。在未来他们也如此而行。目前他们也如此而行。
正犹如乳与乳、油与油、酥油(ghee)与酥油、蜜(honey)与蜜和糖蜜(molasses)与糖蜜来聚合在一起。同样地,比丘们!众生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那些善志向者与善志向者来聚合在一起。在过去他们如此而行。在未来他们也如此而行。目前他们也如此而行。”
这就是世尊所说。说了这个后,善逝、大师进一步如是说道:
“从相联接触而生出贪欲的丛林(the woods of lust),
而以不相联接触丛林被切断。
正如其人登上小木板,
会在大海上沉没。
同样,由于结交一个懈怠者,(consorting with a lethargic person)
过着德行生活的一个人也会下沉。
–
因此其人应该避开他 –
一个懈怠和不精进的人。
而与智者们,
与坚定的禅修者们,
与远离独处的圣者们相伴,
不断地激发精进活力。”
SN.14.17 缺乏信念(Lacking Faith)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众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那些缺乏信念者与缺乏信念者、无惭者(shameless)与无惭者、无愧者(unafraid of wrongdoing)与无愧者、不学少闻(unlearned)者与不学少闻者、懈怠者与懈怠者、心意糊涂(muddle-minded)者与心意糊涂者以及不智(unwise)者与不智者来聚合在一起。 在过去他们如此而行。在未来他们也如此而行。目前他们也如此而行。
比丘们!众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那些有信念者与有信念者、有惭者与有惭者、有愧者与有愧者、博学多闻者与博学多闻者、精进者与精进者、充满正念者与充满正念者以及智者与智者来聚合在一起。 在过去他们如此而行。在未来他们也如此而行。目前他们也如此而行。”
SN.14.18 根植于那些无信念者中(Rooted in those Lacking Faith)经
(1)
在舍卫城。 “比丘们!众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那些缺乏信念者与缺乏信念者、无惭者(shameless)与无惭者以及不智(unwise)者与不智者来聚合在一起。
那些有信念者与有信念者、有惭者与有惭者以及智者与智者来聚合在一起。在过去他们如此而行。在未来他们也如此而行。目前他们也如此而行。”
(2)
比丘们!众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那些缺乏信念者与缺乏信念者、无愧者与无愧者以及不智(unwise)者与不智者来聚合在一起。那些有信念者与有信念者、有愧者与有愧者以及智者与智者来聚合在一起。在过去他们如此而行。在未来他们也如此而行。目前他们也如此而行。”
(3)
比丘们!众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那些缺乏信念者与缺乏信念者、不学少闻者与不学少闻者以及不智(unwise)者与不智者来聚合在一起。那些有信念者与有信念者、博学多闻者与博学多闻者以及智者与智者来聚合在一起。在过去他们如此而行。在未来他们也如此而行。目前他们也如此而行。”
(4)
比丘们!众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那些缺乏信念者与缺乏信念者、懈怠者与懈怠者以及不智(unwise)者与不智者来聚合在一起。那些有信念者与有信念者、精进者与精进者以及智者与智者来聚合在一起。在过去他们如此而行。在未来他们也如此而行。目前他们也如此而行。”
(5)
比丘们!众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那些缺乏信念者与缺乏信念者、心意糊涂者与心意糊涂者以及不智(unwise)者与不智者来聚合在一起。那些有信念者与有信念者、充满正念者与充满正念者以及智者与智者来聚合在一起。在过去他们如此而行。在未来他们也如此而行。目前他们也如此而行。”
SN.14.19 根植于那些无惭者中
(1)
在舍卫城。
“比丘们!众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无惭者与无惭者、无愧者与无愧者以及无智者与无智者来聚合在一起。有惭者与有惭者、有愧者与有愧者以及有智者与有智者来聚合在一起。在过去他们如此而行。在未来他们也如此而行。目前他们也如此而行。”
(2)
“比丘们!众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无惭者与无惭者、无学少闻者与无学少闻者以及无智者与无智者来聚合在一起。有惭者与有惭者、博学多闻与博学多闻者以及有智者与智者来聚合在一起。在过去他们如此而行。在未来他们也如此而行。目前他们也如此而行。”
(3)
“比丘们!众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无惭者与无惭者、懈怠者与懈怠者以及无智者与无智者来聚合在一起。有惭者与有惭者、精进者与精进者以及智者与智者来聚合在一起。在过去他们如此而行。在未来他们也如此而行。目前他们也如此而行。”
(4)
“比丘们!众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无惭者与无惭者、心意糊涂者与心意糊涂者以及无智者与无智者来聚合在一起。有惭者与有惭者、充满正念者与充满正念者以及智者与智者来聚合在一起。在过去他们如此而行。在未来他们也如此而行。目前他们也如此而行。”
SN.14.20 根植于那些无愧者中经
(1)
在舍卫城。 “比丘们!众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无愧者与无愧者、不学少闻者与不学少闻者以及无智者与无智者来聚合在一起。有愧者与有愧者、博学多闻者与博学多闻者以及智者与智者来聚合在一起。在过去他们如此而行。在未来他们也如此而行。目前他们也如此而行。”
(2)
在舍卫城。 “比丘们!众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无愧者与无愧者、懈怠者与懈怠者以及无智者与无智者来聚合在一起。有愧者与有愧者、精进者与精进者以及智者与智者来聚合在一起。在过去他们如此而行。在未来他们也如此而行。目前他们也如此而行。”
(3)
在舍卫城。 “比丘们!众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无愧者与无愧者、心意糊涂与心意糊涂者以及无智者与无智者来聚合在一起。有愧者与有愧者、充满正念者与充满正念者以及智者与智者来聚合在一起。在过去他们如此而行。在未来他们也如此而行。目前他们也如此而行。”
SN.14.21 根植于那些无学少闻者中经
(1)
在舍卫城。“比丘们!众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无学少闻者与无学少闻者、懈怠者与懈怠者以及无智者与无智者来聚合在一起。博学多闻者与博学多闻者、精进者与精进者以及智者与智者来聚合在一起。在过去他们如此而行。在未来他们也如此而行。目前他们也如此而行。”
(2)
在舍卫城。“比丘们!众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无学少闻者与无学少闻者、心意糊涂者与心意糊涂者以及无智者与无智者来聚合在一起。博学多闻者与博学多闻者、充满正念者与充满正念者以及智者与智者来聚合在一起。在过去他们如此而行。在未来他们也如此而行。目前他们也如此而行。”
SN.14.22 根植于那些懈怠者中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众生通过诸界(elements)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懈怠者与懈怠者、心意糊涂者与心意糊涂者以及无智者与无智者来聚合在一起(come together and unite)。精进者与精进、充满正念者与充满正念者以及智者与智者来聚合在一起。在过去他们如此而行。在未来他们也如此而行。目前他们也如此而行。”
第二品七界品终。
SN.14.1-10,SN.14.11-22,SN.14.23-29,和SN.14.30-39。
【Chanworld.org】2017.08.22-2018.12.20-1.2-MG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