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塔-玄学、哲学的黄昏和佛教现代化

玄学、哲学的黄昏和佛教现代化

梅塔

2021.09.19


佛教里是否有玄学?一般人常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句话本身颇有模糊不清之状。很多熟悉中国文化的人喜欢把佛陀的觉悟之道等同于老子《道德经》里众妙之门的自然之“道”,以为佛陀也化身一位哲学家而大谈所谓存在有无的本体论。有人不了解所谓玄学的本来面目而以为是魏晋玄学流传近两千年后所遗留的中国世俗社会里算命占卜之类的表象。还有人抓住传统中国佛教里源自印度晚期大乘佛教里的极端唯心主义的心、识、自性、佛性等概念不放,象西方中世纪基督教经院哲学讨论天使有多少翅膀之类一般,极尽头上安头、驰骋想象之能事 – 孰不知那些所谓的精神建构(mental constructs)早已被印顺导师判断为极端“真常唯心”的产物,与佛陀如实和理性的面向解脱觉悟的核心教义有天壤之别。

佛陀何曾要自己扮演哲学家的角色。哲学在古希腊本意味着“智慧的学问”,那些早期的哲学家其实是数学家、逻辑学家、力学家、伦理学家、艺术家、宗教学家和工程学家等,他们所追求和探索的是自然和社会里的智慧而不仅仅是本体论中存在等概念的思辨狂想。随着西方文艺复兴的展开和启蒙运动的胜利,科学和技术摆脱神学的桎梏后,也与哲学分道扬镳。经历了德国古典哲学的解析发展后,心理学、伦理学、语言学、逻辑学、认知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东西进一步从哲学领域中脱离出来,以致当代有人在问“西方的哲学在没落吗?为什么到后现代只能研究一些语言与符号性的问题?对人生或社会引向虚无与相对主义?”的话题。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反对理性和提倡非理性、直觉、本能等主观生命力和强力意志的哲学家尼采宣布形而上学的死亡,揭开了哲学自身衰落的序幕。当哲学家们将哲学不断解构而不断缩小其疆域之后,现代哲学的主题集中于存在主义、现象学、解释学和它们的后现代阐释上,并与人类社会的科技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关系越来越远 – 没有什么事物,从全球金融市场到量子物理和量子计算的发展需要哲学去启迪与指导,相反高扬理性和实证的科学和技术的奋进,使得耽于思辨的哲学逐渐被边缘化而走向没落。哲学无法为自己开辟新的道路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甚至有人说“现在人们所谓的哲学不死,其实只是辩论不死而已,无非是用辩论给哲学续命而已”,虽然尖刻而却入木三分。

佛陀很清楚地在原始经典里对现在有些人还拼命执着的本体论或者形而上学的概念不感兴趣:

“比丘们!不要用邪恶不善的方式反思“此世间是永恆的” 或“此世间不是永恆的”;或“此世间是有边的” 或“此世间是无边的”;或“灵魂(命)和身体是相同的” 或“灵魂是一种事物而身体是另一种事物”;或“如来死后存在”  或“如来死后不存在”;或“如来死后存在且不存在” 或“如来死后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为了什么理由呢?比丘们!这些反思是无益的,是与梵行的诸基本原理无关的,并且不会导向厌恶远离、冷静离欲、息灭、平静、证智、正觉和涅槃。” (《相应部》SN.56.8)

而佛陀时代的所谓六师外道中的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学派都曾试图用物质性或精神性的概念、名相去解释此世间的一切现象,当中的极端者自然而然把宇宙、存在和自我一体化,得出超验的一切现象的统一性和无二性。印度后期大乘佛教里的这种极端唯心主义教义,与“梵我合一”的一元论有神教合流后,虽然自身缺乏宗教的竞争力而导致印度佛教的灭亡,却在作为魏晋时代思想主流的玄学养育的沃土 – 中国文化 – 中获得重生并相传至今。魏晋玄学风气随着当时所谓名士们的清谈而逐渐流行,以《老子》、《庄子》和《易经》等“三玄”为讨论经典,喜好侃谈有无、本末等玄理,论辨深具理致。这种虚妄之学的要点不就是哲学中的所谓本体论和形而上学嘛,其流弊直接影响南北朝的社会动荡,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分析、实证的阙如。

虚妄而好辩,是当代那些执着于本体论概念和思辨的全职哲学家与半吊子哲学爱好者们的极佳写照。很有趣的是,那些哲学里的玄学,如“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存在有无”等,除了满足虚妄者的自以为是的主观精神享受,没有任何现实可操作性,也没有产生如实的经得起推敲的人类知识,倒是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无法产生现代科学和技术作了鲜活的注脚 – 科学和技术从哲学和形而上学中剥离出来出来是它们的幸事和必然。中国传统佛教中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玄学,有些宗派一味精细地在各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名相和玄学中打转,让修学者误以为那些是佛陀的真正教义 – 这本是很自然发生的事情,不需要试图掩盖,让其谬误合理化,而要厘清那些对佛陀核心教义的歪曲。试图用走向没落的哲学里关于本体论和形而上学的所谓“宏大叙事”,淡化和歪曲佛陀核心教义中的如实观和八正道里的正见、正念和正精进,四处散布和夸夸其谈自己关于佛法的邪知邪见(wrong knowledge and wrong views),误导佛法修学者,不仅可笑而且对佛教和佛教现代化都是损害。

佛陀不是某些人所期望的所谓哲学家,佛法也不是走向黄昏的哲学包括玄学所宣扬的东西。对那些执着于种种名相、概念与玩弄一套套精神建构而痴迷其中的人,我们要说声“洗洗睡吧”。


声明:任何个人(包括禅世界作者、译者等)发布的内容由其作者全权负责。【免责声明】


【版权协议】【免责声明】【隐私条款】

【禅世界论坛】

【禅世界现代汉语版】《相应部》《中部》《长部》《增支部》《小部》 和 《清净道论》

【禅世界现代汉语版】经典翻译PDFs下载

《禅世界WIKI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