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嘉陵-无明缘行 — 不知道如何去爱

无明缘行 — 不知道如何去爱

苟嘉陵

202.02.23


这世界上有到底有没有一种爱,是绝不会有苦的呢?我看虽然是有,但绝对是很少的。除非是如那些无国界医生们在叙利亚对难民们的帮助,或是如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或是如佛菩萨们的「无缘大慈」,我想绝大多数人的爱是有杂染,也就是苦乐参半的。有杂染是因为当我们爱的时候,也会夹杂着自我,与由「我之所见」所生的各种染着。要一个普通人能完全无条件也没有杂染地爱,当然会是很难的。

绝大多数人的男女之爱,就是最普遍的明证。因为人在情爱上的佔有欲是非常强烈的。很少人能受得了自己的伴侣有其他的情感关系,也就是出轨或噼腿。但除此以外,是不是就都很平和而没有问题了呢?恐怕还是有数不清的吃醋、忧心与嫉妒罢?这就说明了一般人的爱因为夹杂着「我相」,就会有执着,也就会有苦。人类所发展出来的法律与道德等「文化」,其实也都是在处理人类的「我相执持」。即当两个男人都爱着一个女人,或两个群体都坚持某样东西是「我的」的时候,到底要如何处理与对待呢?

当人执于我相,会很难看到自己是在以自我为中心,也就自然会对自己的诸端野蛮与粗鲁不知不觉。所以我们一般人的「爱」,其实大都只是一种「我」的延伸,而美其名曰爱而已。

当男女两人因爱而结合,也因「不再爱」而要离婚时,就比较能看清自己原先的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人原先大都以为自己的爱是无私、崇高,而且是有包容性的。但当离婚官司打到要用一切手段去争财产或子女抚养权时,人就会发现原来自己的爱其实是平凡而且绝对自私的了。有的人甚至会感觉自己从来都没有爱过对方。因为在身心俱疲以后竟然察觉对方原来是如此的面目可憎,只是自己过去不知为何会「失察」。这很可能也就是不少现代人一生里唯一的一次机会,能「如实觉观」自己的爱到底是什么了。

笔者清楚记得在原始佛典里,曾有一对夫妻在佛前简短对话的记载。他们对佛陀说自己真正最爱的其实只是自己,而不是对方。一般人可能会以为这对夫妻实在是太不懂得浪漫,或根本猜想他们是因结婚太久而有了七年之痒。但事实上他们仍深爱着对方,一点都没有婚姻问题。反而是能更喜悦和谐地共处。因为他们有智慧,而能真正看到自己的「我相执持」,而不会再一切都以自己为中心。笔者以为当一对爱侣能不再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时,那种感情才会是真爱。而这则原始教典里的记载,就是佛教并不以为有爱就一定有苦的明证了。因为有爱并不一定就有执着。而人是因为有执着,才会有苦的。

对这一点的釐清与认知,笔者以为亟需说明与澄清。否则不少的在家修行人还是会误以为自己之所以修行半生却「没有成就」是因为仍然有爱,也就是没有彻底断尽一切的「爱染」。但这种想法其实是似是而非,也不合佛法。我们可以就直接用佛陀所开示的「十二缘起」(附录一)来说明。

「爱缘取」的意义,只是说人的执着(取)一定会为爱所制约与界定,而不是说一旦有了爱,就一定会有执着。正如佛菩萨是对众生有「无缘大慈」,但不对众生有染着是一样的意思。任何人也都可以没有目的地去行给予(布施波罗蜜多),也就是有爱,但没有取。而「受缘爱」也同样只是说人的爱并没有离开人的感官而单独存在,而是被人的感受所制约。这同样也不是说人一旦有了感受,就一定会起贪爱。由此可见无论是爱还是取,都不是有自性而绝对如此,而是受到条件所制约的。同时也正因并非绝对如此,所谓的「解脱成就」才得以成立。

而成立的因缘,佛陀也已经在解脱道里说得很清楚了,就是要有觉知而能不再无明。也就是要能在所有人生的爱恨情仇里修四念处,做个有知有觉的明白人,与不在每个念头上追求一己「利益最大化」的喜悦的人。若能这样,就是能转贪爱为无私无着的爱,也就是如证严法师所说的有「大爱」了。

至于男女之爱到底是不是就一定是绝对的佔有与自私,而是「有自性」的呢?笔者建议大家不妨去看看当代的科学家们如何说。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人类一对一的男女关系其实是农业社会发达以后的产物。也就是在人类演化的大部分时间里,男女间的情感其实并不是一对一的「绝对拥有」。换句话说,人类后来的两性情感模式(一对一或一对多)不是本来如此,而是有了固定财产(可耕地与房舍)以后才发展出来的。这不代表笔者以为人类应回到渔猎社会时的男女杂交与关系共享,而是主张人类应有智慧,进而能了解无论是私有财产还是两性之爱,其实都不是本然如是。了解、看清了以后,人类才可能超越「一切为我」的思想模式,而把贪爱提昇为慈悲与大爱。

这话听来也许是有些刺耳,笔者也知道不会很快为大多数人所同意。但也必须指出人类如果还一直在「受缘爱,爱缘取」的「我的」与「拥有」观念里轮迴,就不会有大同世界与共产主义天堂实现的一天。因为自私的爱必然有苦,也就是「取缘有」(拥有)。而当人类坚定不移地执持于自己的「所有物」时,当然也就会「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了!

现代人每每在讨论资本主义的利弊。也有经济学家以为它是一种「必要之恶」。笔者就要在此处提醒大家根据佛陀的教诲,孔子与孙文所说「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问题不能靠武装革命来解决。因为人类真正的问题,是「无明缘行」。也就是为我自私,而不知道如何去爱而已!

附录一:佛说十二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首发于般若广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