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应部》卷9【禅世界版】

第一篇 有偈篇

《相应部》卷9【禅世界版】

第九章 林相应(相应九)

SN.9.1-14

SN.9.1 远离经

如是我闻。某位比丘住在某处丛林的拘萨罗国人(Kosalans)中。当时,那位比丘进入午休状态,但是持续思考与在家生活相应的一些邪恶和不健康的念头。那时,住在那处丛林中的天神对比丘心生怜悯,祈望比丘得益,想激起比丘修学的紧迫感而去见那位比丘。抵达后,以偈颂对那位比丘说道:

758  “你期望远离而进入树林,

而你的心却向外喷涌,

人啊!请除去对人们的期望,

然后你将离弃贪欲而快乐。

759  你要放弃不满,充满正念 – 

我们要提醒你那个善行之道。

尘垢的深渊确实难以渡越

不要让感官尘垢把你拖累。

760  犹如被尘垢覆盖的一只鸟,

一个抖动震落了染尘一般,

因此一个比丘勤奋而充满正念,

一个抖动拂落沾身的尘垢。”

那时,那位比丘被天神激起修学的紧迫感。


SN.9.2  唤起经

有一次,某位比丘住在拘萨罗国某处丛林中。 当时,那位比丘进入午休而睡着了。 那时,住在那处丛林中的天神对比丘心生怜悯,祈望比丘得益,想激起比丘修学的紧迫感而去见那位比丘。抵达后,以偈颂对那位比丘说道:

761  “起来吧!比丘!你为何躺下呢?

睡眠对你有何利益呢?

对受折磨的、

患重病的和中箭的人来说,

会有睡眠吗?

762  在你自己心中培植那个

因它你把在家生活留在身后,

从出家进入非家的信念:

不要来受怠惰的控制。”

(比丘:)

763  “诸感官享乐是无常的,且不稳固,

尽管愚钝者对它们如醉如痴。

当他获得解脱,在那些束缚中不再执着时,

为何会烦扰一个出家之人呢?

764  当通过欲望和渴望的去除,

和对无明的超越,

那个知识(智)已经得到净化时,

为何会烦扰一个出家之人呢?

765  当通过明破裂无明,

和通过对污垢的的摧毁,

他已经没有忧伤,超越了绝望时,

为何会烦扰一个出家之人呢?

766 当他充满活力且坚定果决,

总是坚固努力,

期待获得涅槃时,

为何会烦扰一个出家之人呢?”


SN9.3  迦叶(Passapagotta)经

有一次,尊者迦叶住在拘萨罗国某处丛林中。 当时,尊者迦叶进入午休状态,教诫某位猎人。 那时,住在那处丛林中的天神,想激起尊者迦叶的修学紧迫感,去拜访尊者迦叶。抵达后,以偈颂对尊者迦叶说道:

767  “这位比丘在不宜之时教诫一个猎人,

就象一个呆子让我惊讶。

猎人在崎岖的群山中游荡,

没有智慧,缺乏理智。

768  他听而不闻,

他视而不见,

尽管正法已得到阐明,

可是愚者没有掌握其意。

769  迦叶!即使你带来十盏灯

到他的面前,

他也无法看见诸形色,

因为他没有能看见的眼睛。”

那时,尊者迦叶被那位天神激起紧迫感,获得了紧迫感。


SN.9.4  众多经

有一次,众多比丘住在拘萨罗国某处丛林中。那时,经过三个月,雨季已过,那些比丘出发游行。那时,住在那处丛林中的天神没有看见那些比丘,悲叹不已,当时唱诵此偈:

770  “今天我有些不快,

当看见这里许多空的座位时。

那些多闻博学和善巧言说者们,

乔达摩的弟子们到哪里去了呢?”

当如是所说时,另一位天神以偈颂回答道:

771  “他们去往摩揭陀,去往拘萨罗,

并且有一些在跋耆区域。

犹如鹿脱离束缚而漫游一般,

比丘们自在地居无定所。”


SN.9.5  阿难经

有一次,尊者阿难住在拘萨罗国某处丛林中。 当时,尊者阿难过于热心地教导众在家者。那时,住在那处丛林中的天神,想激起尊者阿难的修学紧迫感,去拜访尊者阿难。抵达后,以偈颂对尊者阿难说道:

772  “已经进入丛林到了一棵树下,

已经在心中放入了涅槃,

乔达摩!修禅!不要放逸!

吵吵闹闹对你会有什么用处呢?”

那时,尊者阿难被那位天神激起紧迫感,获得了紧迫感。

【注】:庄春江大德注:“本经依南传《显扬真义》的解说,背景时间是佛入灭后,第一次结集之前,尊者大迦叶责成尊者阿难必须证得阿罗汉果,才能参加雨季(结夏安居)的结集会议,尊者阿难因此入此丛林专修,但在家众还是持续地来找他,悲叹着佛陀的入灭,这样,尊者阿难必须经常教导他们无常法,而耽误了自修,天神为此来提醒尊者阿难,只有证得阿罗汉果才能参加结集会议。南传的这个经与北传差异极大,就经文内容来看应该不能算对等的经文,但就经文安排的次第来看,又极可能是,因此,随顺过去学者大德的意见,列为对等的经。”


SN.9.6 阿那律

有一次,尊者阿那律住在拘萨罗国某处丛林中。 那时,某位三十三天众的天神,名叫阇利仁,是尊者阿那律过去世的配偶,去拜访尊者阿那律。抵达后,以偈颂对尊者阿那律说:

773  “请你将心志导向那里

在你过去所住之处,

在三十三天众中,

对他们来说,一切欲望都能满足。

你将受到尊崇而光辉照耀,

被众多的天女团团围绕。”

(阿那律:)

774  “天女们十分悲惨,

建立于有身之中,

那些天众也十分悲惨,

执着而系缚于天女们。”

(阇利仁:)

775  “没有见过欢喜园者,

他们不知何谓极乐。

属于三十三天主的欢喜园,

是荣耀的男神们的住处。”

(阿那律:)

776  “愚痴的你不了知,

阿罗汉们的座右铭吗?

一切诸行是无常的,

它们的本质是生起和散尽,

已经生起后,它们息灭:

它们的平息才是极乐。

777  阇利仁!现在,

我将永远不再住于天神主之中!

在出生中的游荡得到终止:

现在,再也没有重生。”


SN.9.7  那伽达多(Nagadatta)经

有一次,尊者那伽达多住在拘萨罗国某处丛林中。 当时,尊者那伽达多过早进入村落,午后太晚才回来。那时,住在那处丛林中的天神对尊者那伽达多心生怜悯,祈望尊者那伽达多得益,想激起尊者那伽达多修学的紧迫感而去拜访尊者那伽达多。抵达后,以偈颂对尊者那伽达多说道:

778  “过早进入村落,

今日很晚才回来,

那伽达多与在家人的接触太过紧密,

分享他们的幸福和痛苦。

779  我担心那伽达多

如此傲慢,受到各个家庭的系缚。

不要来受死神的控制,

被力量巨大的死神之王所俘获。”

那时,尊者那伽达多被天神激起紧迫感,获得了紧迫感。


SN.9.8  家妇经

有一次,某位比丘住在拘萨罗国某处丛林的拘萨罗国人中。 当时,那位比丘和某个家庭交往过于亲密。那时,住在那处丛林中的天神对比丘心生怜悯,祈望比丘得益,想激起比丘修学的紧迫感,化作那个家庭家妇的容貌后,去见那位比丘。抵达后,以偈颂对那位比丘说:

780  “在河岸边和在休息屋中,

在会堂里与道路两旁,

人们相遇并谣传:

你和我之间正在发生什么?”

(比丘:)

781  “有许多令人不愉快的的声音,

一个沙门必须耐心地忍受。

一个人不应该因此而气馁,

因为他不会以此而被染污。

782  如果一个人对嘈杂之声,

如住于林中的一只羚羊一般,

他们称他为“变化无常心者”,

他的修行不会成功。”


SN.9.9  跋耆王子(或毘舍离)经

有一次,某位跋耆王子比丘住在毘舍离某处丛林中。 当时,在毘舍离正在举行整夜庆典。那时,那位比丘听到从毘舍离传来的乐器、锣鼓和音乐的喧闹声后,悲叹着,在那时说此偈颂:

783  “我们独自住在山林里,

犹如在山林中被抛弃的一根圆木,

在一个如此美妙的夜晚,

有谁比我们更糟呢?”

那时,住在那处丛林中天神,想激起比丘的修学紧迫感,去见比丘。抵达后,以偈颂对比丘说道:

784  “在你独自住在山林里时,

犹如在山林中被抛弃的一根圆木,

那些羡慕你的人很多,

如同地狱众生羡慕那些生往天界者一般。”

那时,那位比丘被天神激起紧迫感,获得了紧迫感。


SN.9.10  唱诵经

有一次,某位比丘住在拘萨罗国某处丛林中。当时,那位比丘以前过于专注诵读,但是过了些时候,他安逸过活,默不作声,来打发时间。

那时,住在那处丛林中的天神不再听到那位比丘唱诵正法,而去见那位比丘。抵达后,以偈颂对那位比丘说道:

785  “比丘!你与比丘们同住,

为何不唱诵法句呢?

听闻正法后,一个人得到信心;

并且唱诵者在此当生得到赞扬。”

(比丘:)

786  “只要我还没有达到离贪之境,

以前我喜爱唱诵法句。

但是自我冷静离欲之后,

我住于善人们所说的“通过究竟智

放下任何所看见、所听闻或所感知的事物”的境界。”


SN.9.11 不善诸想法经

有一次,某位比丘住在拘萨罗国某处丛林的拘萨罗国人中。 当时,在那位比丘去作一日中所持时,他不停地思考诸邪恶不善想法,即:邪欲的诸想法、恶意的诸想法和损害的诸想法。

那时,住在那处丛林中的天神,想激起比丘的修学紧迫感,去见比丘。抵达后,以偈颂对比丘说道:

787  “因为粗心疏忽地注意(作意),

先生,你会被你的诸想法所吞噬。

已经放弃让渡粗心疏忽的方式,

你应该仔细地反思。

788  通过将你的诸想法依止于大师、

法、僧团和自己的诸戒德后,

你将成就至欣悦、狂喜,还有快乐之境,

此后,当你充满欢喜时,

你将结束痛苦。”

那时,那位比丘被那位天神激起紧迫感,获得了紧迫感。


SN.9.12  正午经

有一次,某位比丘住在拘萨罗国某处丛林拘萨罗国人中。那时,住在那处丛林中的天神去见那位比丘。抵达后,在那位比丘面前唱诵此偈:

789  “正午时分,

鸟儿们已经安顿下来。

广大的山林低声自语,

那在我看来极为恐怖。”

(比丘:)

790  “正午时分,

鸟儿们已经安顿下来。

广大的山林低声自语,

那在我看来极为欢喜。”

【注】:SN.1.15有相同的句子。


SN.9.13  诸感知根懈怠经

有一次,众多比丘住在拘萨罗国某处丛林拘萨罗国人中,他们焦躁不安(掉举)、喧哗、自负、说话粗野、喋喋不休、稀里糊涂、没有正知、心神散乱、浮躁和诸感知根懈怠。

那时,住在那处丛林中的天神对比丘们心生怜悯,祈望比丘们得益,想激起比丘们修学的紧迫感,去见他们。抵达后,以偈颂对他们说:

791  “过去乔达摩的比丘弟子们,

幸福快乐地生活。

他们没有诸愿望地寻求施舍,

没有诸愿望地使用他们的住所。

已经知道了此世间的无常性,

他们终止了痛苦。

792  但是现在,象在一个村里的头人们,

他们使自己难以供养。

他们吃了又吃,然后躺倒,

在别人的家里迷醉。

793  已经合掌致礼僧团

在这里我只说一些人:

他们象死人们一般,

没有保护者而被抛弃。

794  我所说的涉及

那些住于疏忽懈怠的人。

而对于那些住于精勤不放逸的人,

我谦卑地向他们礼敬。”

那时,那些比丘被那位天神激起紧迫感,获得了紧迫感。

【注】:SN.2.25有相同的句子。


SN.9.14  红莲(白莲)/盗香者经

有一次,某位比丘住在拘萨罗国某处丛林拘萨罗国人中。 当时,那位比丘食毕,从施食处返回,进入莲花池后,嗅闻红莲之香。

那时,住在那处丛林中的天神对比丘心生怜悯,祈望比丘得益,想激起比丘修学的紧迫感,去见那位比丘。抵达后,以偈颂对那位比丘说:

795  “当你嗅闻这未给予的莲花时,

是偷盗行为的一部分。

亲爱的先生!

你是一位盗香者。”

(比丘:)

796  “我没有拿走也没有折花,

我离开花朵而嗅闻花香,

那么有什么理由,

我被称为一位盗香者呢?

797  一个挖掘出莲藕的人,

一个破坏莲花们的人,

一个行为如此残暴的人,

为何你不把他们称为盗香者呢?”

(天神:)

798  “当一个人行为残暴

如奴婢下人的脏衣一样,

我不会对他说话;

但你却值得我去言说。

799  对于一个无秽的

经常寻求清净的人,

甚至一个毫端大小的恶,

却看起来硕大如云。”

(比丘:)

800  “夜叉!你确实了知我,

而且你怜悯于我,

啊,夜叉!希望每当看见象这样的一个情形时,

你会对我再次言说。”

(天神:)

801  “我们既不仰赖你的供养生活,

也不是你雇佣的仆人。

比丘!你应该为你自己了知

去往善趣之道。”

那时,那位比丘被那位天神激起紧迫感,获得了紧迫感。


《林相应》完成。返回《相应部》


chanworld_yellow_burn_logo1

【Chanworld.org】2017.7.2-2018.05.05-1.2-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