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2.1-10、SN.2.11-20 和 SN.2.21-30。
《相应部》卷2【禅世界版】2
第二章 天子相应(相应二)
第二品 给孤独(ANATHAPINDIKA)品
SN.2.11-20
SN.2.11 坎蒂玛萨(Candimasa)经
在舍卫城。当时夜已深沉,绝美的坎蒂玛萨天子,发放殊胜妙光,照亮整个祇树园,去拜见世尊。他抵达后,向世尊礼敬,在一旁站立时,并于世尊面前唱诵此偈:
290 “那些已经成就了诸禅,
专一、谨慎和充满正念的人,
象在没有蚊子的沼泽中的鹿一样,
他们确实将获得平安。”
(世尊:)
291 “那些已经成就了诸禅,
精勤不放逸、诸缺点已经得到舍弃的人,
象罗网切断后的鱼一样,
他们确实将抵达彼岸。”
SN.2.12 毘纽(Venhu)经
在舍卫城(Savatti)。在一旁站立时,毘纽天子于世尊面前唱诵此偈:
292 “那些侍奉善逝的人,
确实快乐幸福,
他们把乔达摩的教诲应用于自身,
精勤不放逸地修学。”
(世尊:“毘纽!”)
293 “当我宣说教诫时,
那些禅修者在那里
精勤不放逸地适时修学,
他们将不会被死神所控制。”
SN.2.13 帝伽拉提经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Rajagha)竹园(Bamboo Grove)栗鼠庇护所(Squirrel Sanctuary)。当时夜已深沉,绝美的帝伽拉提(Dighalatthi)天子发放殊胜妙光,照亮整个竹园,去拜见世尊。抵达后,向世尊礼敬,在一旁站立时,于世尊面前唱诵此偈:
294 “一个比丘应该是一个禅修者,
其心得到解脱,
如果他希望心的成就,
就把那当作他的优势。
已了知此世间的兴废生灭后,
就让他心意高远和独立无着。”
SN.2.14 难陀那(Nandana)经
在一旁站立时,难陀那天子于世尊面前唱诵此偈:
295 “我请问你,智慧广大的乔达摩!
世尊的智(知识)和见(观点)是无遮盖的,
什么样的人是他们所说的持戒者呢?
什么样的人是他们所说的明智者(有慧者)呢?
什么样的人是已超越了痛苦者呢?
什么样的人是诸天敬奉者呢?”
(世尊:)
296 “一个持戒、有慧和心意纯熟的人,
专注得定、充满正念和享受禅定,
对于一切忧愁懊悔消失和舍弃的人,
烦恼沾染已尽、持有最后身者:
–
297 象这样的人是他们说的持戒者,
象这样的人是他们说的明智者(有慧者)。
象这样的人是已超越痛苦者,
象这样人的是诸天所敬奉者。”
SN.2.15 檀香经
在一旁站立时,檀香(Candana)天子于世尊面前唱诵此偈:
298 “谁渡过洪流,
日日夜夜毫不倦怠?
谁没有支撑,没有攀着,
在深处不会下沉?”
(世尊:)
299 “一个总是在戒德中圆满的人,
具备智慧,善于得定,
精进而坚定者,
渡过如此难以渡过的洪流。
–
300 一个断除感官知觉的人,
已经克服了色的羁绊,
已经摧毁了对存在的欢喜 –
他在深处不会下沉。”
SN.2.16 瓦须达多经
在一旁站立时,瓦须达多(Vasudatta)天子于世尊面前唱诵此偈:
301 “就象被一柄剑撞击,
就象他的头顶着火,
一个比丘应该充满正念地游行,
以舍弃感官贪欲。”
(世尊:)
302 “就象被一柄剑撞击,
就象他的头顶着火,
一个比丘应该充满正念地游行,
以舍弃有身见(identity view)。”
【注】:“有身见”,菩提比丘英译为“identity view”。
SN.2.17 须婆罗门经
在一旁站立时,须婆罗门(Subrahma)天子于世尊面前唱诵此偈:
303 “对于尚未生起
和已生起的苦难,
此心常担惊受怕,
此意常焦虑不安。
如果存在恐惧的释放,
如我所问,请为我宣说此义。”
(世尊:)
304 “不离开正觉与苦行,
不离开诸感知根的制约,
不离开对一切的放弃让渡,
我的确看到诸生命的平安。”
这就是世尊所言……须婆罗门天子就在那里消失。
SN.2.18 噶古他经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沙计多(Saketa)安阇那林的鹿野苑。当时夜已深沉,绝美的噶古他天子发放殊胜妙光,照亮整个安阇那林,去拜见世尊。抵达后,向世尊礼敬,在一旁站立时,噶古他天子于世尊面前说道:
“沙门!你欢喜吗?”
(世尊:)
“朋友!你得到了什么呢?”
(天子:)
“沙门!那么你忧伤吗?”
(世尊:)
“朋友!你失去了什么呢?”
(天子:)
“沙门!那么你既不欢喜也不忧伤吗?”
(世尊:)
“是的,朋友!”
(天子:)
305 “我希望你没有苦恼,比丘!
我希望在你身上找不到欢喜。
我希望当你独坐时,
不会闷闷不乐。”
(世尊:)
306 “夜叉!我的确没有苦恼,
在我身上找不到欢喜,
当我独坐时,
不会闷闷不乐。”
(天子:)
307 “你如何没有苦恼呢?比丘!
你如何身上找不到欢喜呢?
怎么可能当你独坐时,
不会闷闷不乐呢?”
(世尊:)
308 痛苦不堪的人会迎来欢喜,
充满快乐的人会迎来痛苦,
作为一个不欢喜与不苦恼的比丘:
朋友!你应该那样了解我。”
(天子:)
309 “经过很久很久,
我终于见到一位涅槃的婆罗门,
一位不欢喜与不苦恼的比丘,
他已渡过对此世间的执着。”
SN.2.19 优多罗经
在王舍城。在一旁站立时,优多罗(Uttara)天子于世尊面前唱诵此偈:
310 “生命席卷逝去而寿命如此之短,
趋向老年的人却无庇护所得;
看清死亡如此恐怖,
应积功德获得安乐。”
(世尊:)
311 “生命席卷逝去而寿命如此之短,
趋向老年的人却无庇护所得;
看清死亡如此恐怖,
应弃诱惑期待寂静。”
SN.2.20 给孤独经
在一旁站立时,给孤独(Anathapindika)天子于世尊面前唱诵这些偈颂:
312 “这里确实是那祇树园,
是圣人的群体所住之处;
法王所居之地,
此处带给我喜悦。
–
313 行动,智(知识),正直,
戒德,一种高尚的生活:
凡夫依此得到净化,
而不是依靠种姓或财富。
–
314 因此,一个贤智者,
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
应该认真检查正法,
如是他在当中得到净化。
–
315 舍利弗确实被赋予了智慧、
被赋予了戒德与内在的平静,
甚至一位到彼岸的比丘,
至多也只能与他相同。”
给孤独天子如是所说。他说了此言,礼敬世尊,然后右绕,就在那里消失。
接着,当那夜过后,世尊召唤比丘们说道:
“比丘们!昨夜,有一位绝美的天子,发放殊胜妙光,照亮整个祇树园,来见我。他抵达后,向我礼敬,在一旁站立时,并对我唱诵这些偈颂:
316 “这里确实是那祇树园,
是圣人的群体所住之处;
法王所居之地,
此处带给我喜悦。
–
317 行动,智(知识),正直,
戒德,一种高尚的生活:
凡夫依此得到净化,
而不是依靠种姓或财富。
–
318 因此,一个贤智者,
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
应该认真检查正法,
如是他在当中得到净化。
–
319 舍利弗确实被赋予了智慧、
被赋予了戒德与内在的平静,
甚至一位到彼岸的比丘,
至多也只能与他相同。”
“这就是那位天子所说。他说了此言,礼敬我,然后右绕,就在那里消失。”
当如是所说时,尊者阿难于世尊面前说道:“大德!他一定是给孤独天子。因为屋主给孤独对尊者舍利弗具有完全的信心。”
“阿难!很好!很好!通过推理你得出了正确的判断。阿难!因为那位天子确实是给孤独。”
第二品给孤独品。
SN.2.1-10、SN.2.11-20 和 SN.2.21-30。
【Chanworld.org】2017.06.30-2018.05.26-2023.09.22-2.0-MG-RM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