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因缘篇
《相应部》卷15【禅世界版】
第四章 无始相应(相应十五)
第一品 草木品
SN.15.1-10
SN.15.1 草木经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在那里,世尊对比丘们说道:“比丘们!” – “大德!” 那些比丘回答道。 世尊如是说道:
“比丘们!轮回(samsara)是无始的(without discoverable beginning) 。受无明覆盖和渴爱系缚的众生,漫游和徘徊,无法识别起点(the first point)。
比丘们!假设一位男子把这赡部洲中所有的草、木、枝和叶,集成一堆。然后他会放下它们,对每一个说“这是我母亲,这是我母亲的母亲”。那位男子这人把这赡部洲的草、木、枝和叶用尽和耗尽,也到不了此人的母亲们和外婆们的序列的尽头。这是什么原因呢?比丘们!因为轮回(samsara)是无始的。受无明覆盖和渴爱系缚的众生,漫游和徘徊,无法识别起点(the first point)。你们如此长久地体验过痛苦(suffering),体验过苦恼(anguish),体验过灾难(disaster),和隆起过墓地。这足以要对一切行(all formations)厌离!足以要对一切行冷静离欲!足以要从一切行中解脱!”
SN.15.2 大地经
在舍卫城。“比丘们!轮回(samsara)是无始的(without discoverable beginning) 。受无明覆盖和渴爱系缚的众生,漫游和徘徊,无法识别起点(the first point)。比丘们!假设一位男子将这大地的泥土全部制成枣核大小的土团后,他会放下它们,对每一个说“这是我父亲,这是我父亲的父亲”。那位男子把大地的泥土用尽和耗尽,也到不了此人的父亲们和祖父们的序列的尽头。这是什么原因呢?比丘们!轮回(samsara)是无始的(without discoverable beginning) 。受无明覆盖和渴爱系缚的众生,漫游和徘徊,无法识别起点(the first point)。 你们如此长久地体验过痛苦(suffering),体验过苦恼(anguish),体验过灾难(disaster),和隆起过墓地。这足以要对一切行(all formations)厌离!足以要对一切行冷静离欲!足以要从一切行中解脱!”
SN.15.3 泪水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轮回(samsara)是无始的(without discoverable beginning) 。受无明覆盖和渴爱系缚的众生,漫游和徘徊,无法识别起点(the first point)。比丘们!你们会怎么想呢?在受无明覆盖和渴爱系缚而长期漫游和徘徊中,你们曾跟不喜爱的事物在一起和跟喜爱的事物分离而哭泣、痛泣,你们抛洒的泪水与四大海的水相比,哪个较多呢?”
“大德!就我们所了知的世尊教导的法,在长期漫游和徘徊中,我们曾跟不喜爱的事物在一起和跟喜爱的事物分离而哭泣、痛泣,我们抛洒的泪水比四大海的水更多。”
“比丘们!很好!很好!比丘们!你们能如是了知我教导的法。比丘们!长久以来,你们经历过一位母亲的死亡,曾跟不喜爱的事物在一起和跟喜爱的事物分离而哭泣、痛泣,你们抛洒的泪水比四大海的水更多。比丘们!长久以来,你们经历过一位父亲的死亡……经历过一位兄弟的死亡……经历过一位姊妹的死亡……经历过一个儿子的死亡……经历过一个女儿的死亡……经历过亲戚们的失去……经历过财富的失去……由于疾病的失去;随着你们经历过这个,曾跟不喜爱的事物在一起和跟喜爱的事物分离而哭泣、痛泣,你们抛洒的泪水比四大海的水更多。那是什么原因呢?比丘们!轮回(samsara)是无始的(without discoverable beginning) 。受无明覆盖和渴爱系缚的众生,漫游和徘徊,无法识别起点(the first point)。 你们如此长久体验过痛苦(suffering),体验过苦恼(anguish),体验过灾难(disaster),和隆起过墓地。这足以要对一切行(all formations)厌离!足以要对一切行冷静离欲!足以要从一切行中解脱!”
SN.15.4 母乳经
在舍卫城。 “比丘们!轮回(samsara)是无始的(without discoverable beginning) 。受无明覆盖和渴爱系缚的众生,漫游和徘徊,无法识别起点(the first point)。比丘们!你们会怎么想呢?在受无明覆盖和渴爱系缚而长期漫游和徘徊中,你们曾饮的母乳与四大海中的水相比,哪个较多呢?”
“大德!就我们所了知世尊教导的法,在这里,在长期漫游和徘徊中,我们曾饮的母乳比四大海中的水更多。”
“比丘们!很好!很好!你们能如是了知我教导的法。比丘们!在长期漫游和徘徊中,你们曾饮的母乳比四大海中的水更多。那是什么原因呢?轮回(samsara)是无始的(without discoverable beginning) 。受无明覆盖和渴爱系缚的众生,漫游和徘徊,无法识别起点(the first point)。 你们如此长久地体验过痛苦(suffering),体验过苦恼(anguish),体验过灾难(disaster),和隆起过墓地。这足以要对一切行(all formations)厌离!足以要对一切行冷静离欲!足以要从一切行中解脱!”
SN.15.5 大山经
在舍卫城。 那时,某位比丘去拜见世尊。抵达后,向世尊礼敬,接着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那位比丘对世尊如是说道:“大德!一劫(aeon)有多久呢?”
“比丘!一劫很久,它不容易计量,说起来它是如此多年,如此多百年,如此多千年,如此多十万年。”
“那么,大德!能否用譬喻来形容它呢?”
“比丘!这是可能的。” 世尊说道。 “比丘!假设有一座无洞(holes)、无缝(crevices)、通体坚固的大岩山,长一由旬、宽一由旬和高一由旬。一位男子每过一百年会用迦尸出产的布来擦它一次。那个巨大的岩山可能因此而磨损和耗尽,而一劫还没有完。
比丘!一劫如此之长。比丘!这样长久的历劫以来,我们徘徊如此多劫,如此多百劫,如此多千劫,如此多十万劫。那是什么原因呢?比丘!轮回(samsara)是无始的(without discoverable beginning) 。受无明覆盖和渴爱系缚的众生,漫游和徘徊,无法识别起点(the first point)。 你们如此长久地体验过痛苦(suffering),体验过苦恼(anguish),体验过灾难(disaster),和隆起过墓地。这足以要对一切行(all formations)厌离!足以要对一切行冷静离欲!足以要从一切行中解脱!”
SN.15.6 芥子经
在舍卫城。 那时,某位比丘去拜见世尊。抵达后,向世尊礼敬,接着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那位比丘对世尊如是说道:“大德!一劫有多久呢?”
“比丘!一劫很久,它不容易计量,说起来它是如此很多年,如此很多百年,如此很多千年,如此很多十万年。”
“那么,大德!能否用譬喻来形容它呢?”
“比丘!这是可能的。” 世尊说道。
“比丘!假设一座有铁墙的城市,长一由旬、宽一由旬和高一由旬,当中充满紧密如头饰(topknot)状的大量芥子。一位男子每过一百年会从那里拿走一粒芥子。这一大堆芥子可能因此而殆尽(depleted)和耗尽,而一劫还没有完。
比丘!一劫如此之长。比丘!这样长久的历劫以来,我们徘徊如此很多劫,如此很多百劫,如此很多千劫,如此很多十万劫。那是什么原因呢?比丘!轮回(samsara)是无始的(without discoverable beginning) 。受无明覆盖和渴爱系缚的众生,漫游和徘徊,无法识别起点(the first point)。 你们如此长久地体验过痛苦(suffering),体验过苦恼(anguish),体验过灾难(disaster),和隆起过墓地。这足以要对一切行(all formations)厌离!足以要对一切行冷静离欲!足以要从一切行中解脱!”
SN.15.7 弟子们经
在舍卫城。那时,众多比丘去拜见世尊。……在一旁坐好后,那些比丘对世尊如是说道:“大德!有多少劫已度过、已逝去了呢?”
“比丘们!很多劫已度过、已逝去了。它们不容易计量,说来起它们是如此很多劫,如此很多百劫,如此很多千劫,如此很多十万劫。”
“那么,大德!能否用譬喻来形容它呢?”
“比丘!这是可能的。” 世尊说道。“比丘们!假设有四位各有一百年寿命、生活一百年的弟子,他们每一天都追忆十万劫。比丘们!直至一百年后四个弟子命终,还有没有追忆完的很多劫。
比丘们!它们不容易计量,说起来它们是如此很多劫,如此很多百劫,如此很多千劫,如此很多十万劫。那是什么原因呢?比丘们!轮回(samsara)是无始的(without discoverable beginning) 。受无明覆盖和渴爱系缚的众生,漫游和徘徊,无法识别起点(the first point)。 你们如此长久地体验过痛苦(suffering),体验过苦恼(anguish),体验过灾难(disaster),和隆起过墓地。这足以要对一切行(all formations)厌离!足以要对一切行冷静离欲!足以要从一切行中解脱!”
SN.15.8 恒河经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竹园栗鼠庇护所。 那时,某位婆罗门去拜见世尊。抵达后,与世尊相互致敬。致意与寒暄后,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那位婆罗门对世尊如是说道:“乔达摩先生!有多少劫已度过、已逝去了呢?”
“婆罗门!很多劫已度过、已逝去了,它们不容易计量,说来它们是如此很多劫,如此很多百劫,如此很多千劫,如此很多十万劫。”
“那么,乔达摩先生!能否用譬喻来形容它呢?”
“婆罗门!这是可能的。”世尊说道。“婆罗门!假设这恒河从源头至入海口当中的沙粒是不容易计量的,说来有如此很多沙粒,如此很多百沙粒,如此很多千沙粒,如此很多十万沙粒。婆罗门!已度过、已逝去的很多劫比那沙数还多。它们不容易计量,说来它们是如此很多劫,如此很多百劫,如此很多千劫,如此很多十万劫。那是什么原因呢?婆罗门!轮回(samsara)是无始的(without discoverable beginning) 。受无明覆盖和渴爱系缚的众生,漫游和徘徊,无法识别起点(the first point)。婆罗门!你如此长久地体验过痛苦(suffering),体验过苦恼(anguish),体验过灾难(disaster),和隆起过墓地。这足以要对一切行(all formations)厌离!足以要对一切行冷静离欲!足以要从一切行中解脱!”
当如是所说时,那位婆罗门对世尊如是说道:“太伟大了,乔达摩先生!太伟大了,乔达摩先生!乔达摩大德以种种法门来阐明正法,犹如能拨乱反正,能披露幽微,能指点迷津,或者能在黑暗中为那些有视力的人们高擎明灯以看见诸色一般。我皈依乔达摩大德、法和比丘僧团。愿乔答摩大德作记我为优婆塞,从今天起直至命终,终生皈依!”
SN.15.9 棍棒经
在舍卫城。“比丘们!轮回(samsara)是无始的(without discoverable beginning) 。受无明覆盖和渴爱系缚的众生,漫游和徘徊,无法识别起点(the first point)。
比正如向上空抛掷棍棒,它有时以底部落下,有时以侧边落下,有时以顶端落下。同样地,比丘们!受无明覆盖和渴爱系缚的众生,漫游和徘徊,他们有时从这个世界到另一世界,有时从另一世界世界来到这个世界。那是什么原因呢?比丘们!轮回(samsara)是无始的(without discoverable beginning) 。受无明覆盖和渴爱系缚的众生,漫游和徘徊,无法识别起点(the first point)。比丘们!你们如此长久地体验过痛苦(suffering),体验过苦恼(anguish),体验过灾难(disaster),和隆起过墓地。这足以要对一切行(all formations)厌离!足以要对一切行冷静离欲!足以要从一切行中解脱!”
SN.15.10 人经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耆闍崛山(鹫峰山)。在那里,世尊对比丘们说道:“比丘们!” – “大德!”那些比丘回答道。 世尊如是说道:“比丘们!轮回(samsara)是无始的(without discoverable beginning) 。受无明覆盖和渴爱系缚的众生,漫游和徘徊,无法识别起点(the first point)。一个人在一劫中受无明覆盖和渴爱系缚,漫游和徘徊,如果有人收拾而不会腐坏,他会留下一排骨骸,一堆骨骸,和大量骨骸,堆起来会犹如这座毗富罗山(Mount Vepulla)那样大。那是什么原因呢?比丘们!轮回(samsara)是无始的(without discoverable beginning) 。受无明覆盖和渴爱系缚的众生,漫游和徘徊,无法识别起点(the first point)。婆罗门!你们如此长久地体验过痛苦(suffering),体验过苦恼(anguish),体验过灾难(disaster),和隆起过墓地。这足以要对一切行(all formations)厌离!足以要对一切行冷静离欲!足以要从一切行中解脱!”
这就是世尊所说。如是所说后,善逝、大师又进一步如是说道:
“一个人在一劫中
所留下的骸骨堆积起来,
会如一座大山那般高:
大圣人如是所说。
它如高大的毘富罗山那么大,
矗立在摩揭陀的山中和耆闍崛山的北边。
-
但是当以其人以正慧看见诸圣谛,
苦、苦集,苦的克服,
以及导致苦的息灭的
八圣道。
然后其人最多七回流转漫游,
通过摧毁一切结缚,
得到苦的终结。”
第一品草木品终。
【Chanworld.org】2017.08.31-2018.08.01-1.2-MG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