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P.1.1(1)-6.14(89)、DhP.7.1(90)-13.12(178)、DhP.14.1(179)-19.17(272) 和 DhP.20.1(273)-26.41(423)。
南传《法句经》(现代汉语)卷三
第十四 佛陀品 – 第十九 法住品
DhP.14.1(179)-19.17(272)
第十四 佛陀品
DhP.14.1(179) 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消他的胜利,在此世间已被征服的诸烦恼不会再追寻他。佛陀之境无边无界而又无迹可循,你能以什么方式引导他呢?
DhP.14.2(180) 在他当中不再存在那种延续变异迁流(perpetuates becoming)的如罗网般纠缠的渴爱。佛陀之境无边无界而又无迹可循,你能以什么方式引导他呢?
DhP.14.3(181) 这些明智者们热衷于禅修,欢喜于放弃之寂静(the calm of renunciation)(即涅槃),如此充满正念着们,无上的佛陀们,甚至诸天神都爱慕他们。
【注】:这里,禅修意味着止与观两者。
DhP.14.4(182) 生而为人甚是难得。凡夫们的生命至为艰辛。听闻正法很难,而诸佛出现则难之又难。
DhP.14.5(183) 不造作任何恶业,培育所有的善行,净化一个人自己的心 – 这是诸佛的教导。
DhP.14.6(184) 忍辱是最高的沙门实践。诸佛皆说涅槃无上。伤害另一个人者肯定不是一个沙门。压迫其他人者,也不是一个沙门。
DhP.14.7(185) 没有辱骂,没有伤害,依戒律克制,饮食节制适度,住于隐退远离,精勤禅修 – 这是诸佛的教导。
DhP.14.8(186) 甚至金币如雨落都不能满足诸感官享乐。诸感官享乐带来极少的快乐却是极为痛苦。已经了知这一点时,
DhP.14.9(187) 明智者甚至连天界的诸享乐也不欢喜。遍正觉者的弟子欢喜于对渴爱的摧毁。
DhP.14.10(188) 被恐惧驱使的人们去往许多地方寻求庇护:群山、山林、园苑、树木与塔庙。
DhP.14.11(189) 此非平安庇护处;此非无上庇护处。诉诸如此一种庇护处,一个人无法从一切痛苦得到解脱。
【注】:皈依,获得庇护。
DhP.14.12(190) 一个已经皈依归依佛、法、僧的人,能以先验的智慧(transcendental wisdom)洞彻四圣谛:
DhP.14.13(191) 痛苦、痛苦的集起、痛苦的息灭与导向痛苦息灭的八圣道。
DhP.14.14(192) 这是平安庇护处。这是无上庇护处。已经得到如此庇护,一个人就能从一切痛苦得到解脱。
DhP.14.15(193) 发现一个出身尊贵的人很难:他不是随处而生的。在如此一个明智者出生的地方,那个家庭幸福昌盛。
DhP.14.16(194) 诸佛的出生是幸福快乐。正法的教导是幸福快乐。僧伽的和合是幸福快乐。和合僧伽的戒律是幸福快乐。
DhP.14.17(195) 他礼敬那些值得礼敬的人们,无论是诸佛或是他们的弟子们,他已经超越虚妄道障、已克服了悲哀和忧伤,
DhP.14.18(196) 那些向这样平静和无畏者们顶礼的人,没有人能衡量他的无量功德。
佛陀品第十四终。
第十五 欢乐品
DhP.15.1(197) 我们的确很欢乐地生活,在充满怨恨的众人之中没有怨恨;在充满怨恨的众人中,我们无怨无恨地安住。
DhP.15.2(198) 我们的确很欢乐地生活,在生病的众人之中保持健康;在生病的众人之中,我们健康地安住。
DhP.15.3(199) 我们的确很欢乐地生活,在贪婪的众人之中却无贪欲;在贪婪的众人之中,我们毫无贪欲地安住。
DhP.15.4(200) 我们的确很欢乐地生活,我们没有(拥有)任何(事物)。我们将以喜悦为食,就象光音天的天神们。
DhP.15.5(201) 胜利会招致怨恨。战败者住于痛苦。舍弃了胜败之后,寂静者快乐地安住。
DhP.15.6(202) 没有火焰能与贪欲等同。没有邪恶能与瞋恨等同。没有痛苦能与(五)蕴等同。没有快乐能超过寂静。
【注】:寂静,指涅槃。
DhP.15.7(203) 渴望是最大的疾病。依缘起的事物(或有为诸行)则是最大的痛苦。在如实了知它之后,涅槃是无上的快乐。
DhP.15.8(204) 健康是最大的收获。知足是无上的财富。可信赖的人们是最好的眷属。涅槃是无上的快乐。
DhP.15.9(205) 已饮用了独处的甘露和寂静的甘露,一个人饮用法喜的甘露,就没有恐惧和邪恶。
DhP.15.10(206) 能得见圣者们美妙无比,和他们相交总是赏心悦目。能不见愚人们,一个人就能总是欢乐。
DhP.15.11(207) 与愚人们一起同住的人,他会长期地痛苦。与愚人相处总是痛苦,犹如与仇敌相伴。与一个明智者同住却是赏心悦目,犹如与眷属相处。
DhP.15.12(208) 因此:你们应与聪明者、明智者、博学多闻者、具戒(德)者、虔诚者和圣者相交,同这样的聪慧妙智的人相交,犹如月亮随众星的踪迹而行。
欢乐品第十五终。
第十六 喜爱品
DhP.16.1(209) 致力于不该做的,却没有致力于该做的;放弃修行、攫取欲乐者,将会羡慕致力于心意净化的人。
DhP.16.2(210) 不要与亲爱者相交,永远不与令人厌恶者相交。不见亲爱者令人痛苦,看见令人厌恶者也是痛苦。
DhP.16.3(211) 因此不应保持任何喜爱的染着;与喜爱的分离(爱别离)是苦。对于那些没有亲爱的或令人厌恶的人来说,他们没有诸束缚。
DhP.16.4(212) 由喜爱而生忧愁,由喜爱而生恐惧。已解脱喜爱的人,既无忧愁何来恐惧?
DhP.16.5(213) 由亲爱而生忧愁,由亲爱而生恐惧。已解脱亲爱的人,既无忧愁何来恐惧?
DhP.16.6(214) 由染着而生忧愁,由染着而生恐惧。已解脱染着的人,既无忧愁何来恐惧?
DhP.16.7(215) 由欲乐而生忧愁,由欲乐而生恐惧。已解脱欲乐的人,既无忧愁何来恐惧?
DhP.16.8(216) 由渴爱而生忧愁,由渴爱而生恐惧。对于解脱渴爱者,既无忧愁何来恐惧?
DhP.16.9(217) 具足戒德与正见、安住于法、了知真理(真谛)、做所该做的人受到人们的喜爱。
【注】:住法,指四果向、四果及涅槃等九种殊胜法;真理(真谛),指四圣谛;做所该做,指戒、定、慧。
DhP.16.10(218) 超越生起的贪欲,其心充满了(三果),心不受欲乐束缚的人,被称为上流人。
【注】:上流人,指近于涅槃的不还果。
DhP.16.11(219) 长久在遥远他乡的人,眷属、同伴和朋友对他从远方平安归来十分快乐。
DhP.16.12(220) 诸福德业也如是迎接从此世间去来世的善于造作福德的人,就象眷属迎接亲人回来一样。
喜爱品第十六终。
第十七 愤怒品
DhP.17.1(221) 舍弃愤怒,舍弃我慢。克服所有的束缚。 对心、身不执着、一无所有的人,不会由痛苦跟随。
DhP.17.2(222) 能抑制生起的如疾行战车般的愤怒的人,我称其为战车御者。其他人仅仅手握缰绳而已。
DhP.17.3(223) 用不愤怒征服愤怒;以善战胜不善。用布施战胜吝啬;用真实战胜说谎者。
DhP.17.4(224) 说真话;不愤怒;甚至拥有很少,也给予乞求者以布施。通过这三种方式,他将上生天界。
DhP.17.5(225) 明智者们(牟尼)不伤害他人,常守护自己的行为,他们去往永恒之地(涅槃),在那里他们没有忧伤。
DhP.17.6(226) 那些永远警醒、夜以继日地修学、坚定地要抵达涅槃的人,他们的诸漏已尽。
DhP.17.7(227) 阿多罗(Atula)!此事自古如此,不是今日才会这样。他们责备坐着不语的人;他们毁谤话多之人。他们也责怪说话适度之人。此世间无人不被毁谤。
【注】:“阿多罗,是一个在家佛教徒的名字。”
DhP.17.8(228) 过去、未来,甚至现在都找不到一个只被毁谤,或只受赞扬的人。
DhP.17.9(229) 日复一日地完全考验之后,明智者们会称赞举止无过、贤明、具足智慧和戒德的人,
DhP.17.10(230) 犹如纯金的指环,谁还会去毁谤他呢?甚至诸天都称赞他;他也受梵天称赞。
DhP.17.11(231) 保护自己不做受谴责的事情;妥善地守护自己的身。已舍弃恶身行,实践正确的善身行。
DhP.17.12(232) 保护自己不说受谴责的话语;妥善地守护自己的语。已舍弃恶语行,实践正确的善语行。
DhP.17.13(233) 保护自己不行受谴责的心思惟;妥善地守护自己的心。已舍弃恶心行,实践正确的善心行。
【注】:心,意,mind。
DhP.17.14(234) 明智者们调御身、调御语和调御意,他们的确善于圆满地自制。
愤怒品第十七终。
第十八 污垢品
DhP.18.1(235) 如今你就像干枯的树叶,死亡的使者们已在等候你。你就站在死亡的口中。而且你什么都不能带走。
DhP.18.2(236) 成为你自己的岛洲!努力精进!要有智慧!除去染着而清净,你会去往圣者们的天界。
DhP.18.3(237) 如今你已到生命的终点。你就要去见死神。在去那里的途中,你没有休息的地方。而且你什么都不能带走。
DhP.18.4(238) 成为你自己的岛洲!努力精进!要有智慧!除去染着而清净,你将永远不会来出生与衰老。
DhP.18.5(239) 一个智者逐渐地、一点一点地、一刻接着一刻地清除自己的污垢,就像匠人清除银中的杂质一样。
DhP.18.6(240) 犹如铁锈自铁而生而反噬其铁一样,一个(违背正法的)放逸过犯者,会被其自己的行为带到恶趣。
DhP.18.7(241) 不修学是圣典的污垢。忽视而不维护是屋子的污垢。懈怠是美貌的污垢。放逸是一个守护者的污垢。
DhP.18.8(242) 邪行是一个女人的污垢。吝啬是一个施予者的污垢;邪恶的事物不纯净 – (它们是)此世间及另一个世间里(的污垢)。
DhP.18.9(243) 无明是终极污垢,比这些污垢中的任何一个都巨大,诸比丘!已放弃此污垢,就能清净纯洁。
DhP.18.10(244) 无耻、不负责任、好斗、吹嘘、粗心大意、不纯净的人,其生活很容易。
DhP.18.11(245) 但是知耻、常求清净、真诚、慎重、生活高洁和洞察真理的人,其生活不易。
DhP.18.10(246) 杀生、妄语、攫取世间不与之物、勾引别人的妻子,
DhP.18.11(247) 和沉湎于饮酒的人,这样的人在此世间把自己的(善)根挖掉。
DhP.18.12(248) 善男子们!你应如是了知:邪恶的事物不易受到约束。不要贪婪,非法不公正会给你们带来长久的痛苦。
DhP.18.13(249) 人们根据他们的信念与喜好施予布施。如果一个人对他人的饮食心怀不满,他将在白天或黑夜永远都不能得定(concentration)。
DhP.18.14(250) 而如果一个人能切断、去除和根除以上心怀不满的想法,无论白天或黑夜,他都将得定。
DhP.18.15(251) 没有火焰能和贪欲等同;没有抓取捉能和瞋恨等同;没有罗网能和痴迷等同;没有河流能和渴爱等同。
DhP.18.16(252) 容易看见别人的过失;一个人自己的过失却很难看见。一个人对于他人的过失,会如象牙般多多暴露。而对自己的过失,他则如作弊的玩家碰到骰子运气不好的一掷那样,千方百计地遮掩。
DhP.18.17(253) 发现他人的过失并且过度敏感易怒之人,他自己的诸漏只会增长。他离漏尽(污垢的消解)极其遥远。
【注】:漏,烦恼,污流,内流。
DhP.18.18(254) 在虚空中没有道迹。在此(正法的)教诫外没有真正的沙门。众生在妄想痴迷中喜悦。诸佛断除了妄想痴迷。
DhP.18.19(255) 在虚空中没有道迹。在此(正法的)教诫外没有真正的沙门。没有依缘起的永恒事物。在诸佛里没有动摇。
污垢品第十八终。
第十九 公正如法品
DhP.19.1(256) 匆忙断判何者为善,一个人不能称之为公正如法。而明智者彻底探究了正确和错误两者。
DhP.19.2(257) 不匆忙断判他人,公正、公平地,如此而为的一个明智者,戒律的守护者,被称为“公正如法”者。
DhP.19.3(258) 一个人不会只因为讲话很多就被称之为一个智者。而一个人宁静安祥,没有怨恨、毫不畏惧,才能被称之为一个智者。
DhP.19.4(259) 一个人不会只因为讲话很多,他就了知正法。而一个人听闻甚至很少后直接见法,并且对正法不放逸,如此之人才真正了知正法。
DhP.19.5(260) 一个人不会只因为头发花白就被称之为一个长老。如此之人只是年岁成熟,会被称之为“白活到老”。
DhP.19.6(261) 他具足真谛、律法 、非暴力、有约束和自我调御,已去除诸垢的明智者,会被称之为一个长老。
DhP.19.7(262) 如果一个人嫉妒、自私和虚伪,那么不会只因一个人说话优雅或容色漂亮,就会受到尊敬。
DhP.19.8(263) 他已切断、除去、根除该恶法,已去除嗔恨的明智者,会被称为一个“可敬之人”。
DhP.19.9(264) 如果一个人邪恶、说谎,他不会只因为剃除头发就被称之为一个沙门。一个充满渴望和贪婪的人,怎么能称之为一个沙门呢?
DhP.19.10(265) 彻底征服一切或大或小邪恶的人,因为他自己已经征服了所有邪恶,而称之为沙门。
DhP.19.11(266) 不会只是因为一个人向别人乞食就被称之为沙门。如果一个人奉行居家生活方式,他因此不是一个沙门。
DhP.19.12(267) 当一个人在此已舍弃善恶而建立梵行,了知此世间而穿行其中时,此人可称之为一个沙门。
DhP.19.13(268) 如果一个人虚妄痴迷和愚昧无知,他不会因保持了沉默之约就是圣者牟尼。犹如持秤衡量一般,一个人只接受最好的,他就是一个明智者。
DhP.19.14(269) 避免了所有邪恶的圣者牟尼因此被称为圣者牟尼。了知两种世间的圣者牟尼因此被称为圣者牟尼。
DhP.19.15(270) 如果一个人伤害有生命的众生,他不能被称为成圣人。当一个人对一切有生命的众生非暴力时,他被称为成圣人。
DhP.19.16(271) 不是由于仅有戒律、威仪,也不是由于博学多闻,也不是由于得定,也不是由于独处,
DhP.19.17(272) 也不是由于认为“我正在享受凡夫无法实践的出离放弃之乐”,就会感到满足。沙门!假如你还没有达到灭尽诸漏时,(就致力于灭尽诸漏)去做吧。
公正如法品第十九终。
卷三终。
DhP.1.1(1)-6.14(89)、DhP.7.1(90)-13.12(178)、DhP.14.1(179)-19.17(272) 和 DhP.20.1(273)-26.41(423)。
【Chanworld.org】2017.4.24-2021.02.23-2023.03.20-MG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