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应部》卷38【禅世界版】

第四篇  六处品

《相应部》卷38【禅世界版】

第四章   阎浮迦相应(相应三十八)

SN.38.1-16


SN.38.1  一个关于涅槃的问题(A Question on Nibbana)经

有一次,尊者舍利弗住在摩揭陀那罗村(in Magadha at Nalakagama)。 那时,游行者阎浮迦去拜访尊者舍利弗,与尊者舍利弗相互致意。致意和寒暄后,在一旁坐下,游行者阎浮迦对尊者舍利弗说道:

“舍利弗道友!人们说“涅槃、涅槃。”  舍利弗道友!那么,什么是涅槃呢?”

“道友!贪欲的摧毁、瞋恨的摧毁和妄想痴迷的摧毁:这就称为涅槃。”

“可是,道友!有实现这涅槃的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吗?”

“道友!有实现这涅槃的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

“那么,道友!什么是实现这涅槃的道路和途径呢?”

“道友!它就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定(right view, right intention, right speech, right action, right livelihood, right effort, right mindfulness, right concentration)。道友!这就是实现这涅槃的道路和途径。”

“道友!实现这涅槃的道路好极了,实现这涅槃的途径好极了。并且,舍利弗道友!对精进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了。”


SN.38.2  阿罗汉义(Arahantship)经

“舍利弗道友!人们说“阿罗汉义、阿罗汉义。”  舍利弗道友!什么是阿罗汉义呢?”

“道友!凡贪欲的摧毁、瞋恨的摧毁和妄想痴迷的摧毁:这就称为阿罗汉义。”

“可是,道友!有实现这阿罗汉义的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吗?”

“道友!有实现这阿罗汉义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

“那么,道友!什么是实现这阿罗汉义的道路和途径呢?”

“道友!就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定。道友!这就是实现这阿罗汉义的道路和途径。”

“道友!实现这阿罗汉义的道路好极了,实现这阿罗汉义的途径好极了。并且,舍利弗道友!对精进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了。”


SN.38.3  法的倡导者们(Proponents of Dhamma)经

“舍利弗道友!谁是在此世间法的倡导者们呢?谁在此世间善于实践呢?谁是此世间中的善逝们呢?”

“道友!那些教导舍弃贪欲、嗔恨和妄想痴迷之法者:他们是此世间法的倡导者。那些为了舍弃贪欲、嗔恨和妄想痴迷而在实践者:他们在此世间善于实践。那些其贪欲、嗔恨和妄想痴迷已经被舍弃,在根部切断,象棕榈树桩那样,消失而将来不再生起:他们是此世间的善逝们。”

“可是,道友!有舍弃贪欲、嗔恨和妄想痴迷的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吗?”

“道友!有舍弃贪欲、嗔恨和妄想痴迷的道路和途径。”

“那么,道友!什么是舍弃贪欲、嗔恨和妄想痴迷的道路和途径呢?”

“道友!它就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定。道友!这就是舍弃贪欲、嗔恨和妄想痴迷的道路和途径。”

“道友!舍弃贪欲、嗔恨和妄想痴迷的道路好极了,舍弃贪欲、嗔恨和妄想痴迷的途径好极了。并且,舍利弗道友!对精进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了。”


SN.38.4  为了什么目的(For What Purpose?)经

“舍利弗道友!为了什么目而在沙门乔达摩座下过梵行生活呢?”

“道友!为了痛苦的遍知而在沙门乔达摩座下过梵行生活。”

“可是,道友!为了痛苦的遍知,有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吗?”

“道友!为了痛苦的遍知,有道路和途径。”

“那么,道友!为了痛苦的遍知,什么是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呢?”

“道友!它就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定。道友!这就是为了痛苦的遍知的道路和途径。”

“道友!为了痛苦的遍知的道路好极了,为了痛苦的遍知的途径好极了。并且,舍利弗道友!对精进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了。”


SN.38.5  安慰(Consolation)经

“舍利弗道友!人们说“已经获得安慰者、已经获得安慰者”,道友!用什么方式,一个人能获得安慰呢?”

“道友!当一位比丘如实地了知在六触处的情形当中的集起、逝去、满足、危险过患和出离,用这种方式,他能获得安慰。”

“可是,道友!为了这种安慰的实现,有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吗?”

“道友!为了这种安慰的实现,有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

“那么,道友!为了这种安慰的实现,什么是道路和途径呢?”

“道友!它就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定。这就是这种安慰的实现的道路和途径。”

“道友!为了这种安慰的实现的道路好极了,为了这种安慰的实现的途径好极了。并且,舍利弗道友!对精进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了。”


SN.38.6  最高安慰(Supreme Consolation)经

“舍利弗道友!人们说“已经获得最高安慰者、已经获得最高安慰者”,道友!用什么方式,一个人能获得最高安慰呢?”

“道友!当一位比丘如实地了知在六触处的情形当中的集起、逝去、满足、危险过患和出离,用这种方式,他能获得最高安慰。”

“可是,道友!为了这种最高安慰的实现,有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吗?”

“道友!为了这种最高安慰的实现,有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

“那么,道友!为了这种安最高慰的实现,什么是道路和途径呢?”

“道友!它就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定。道友!这就是这种最高安慰的实现的道路和途径。”

“道友!为了这种最高安慰的实现的道路好极了,为了这种最高安慰的实现的途径好极了。并且,舍利弗道友!对精进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了。”


SN.38.7  受经

“舍利弗道友!人们说“受、受”,现在什么是受呢?”

“道友!有这三种受:乐受、苦受和不苦不乐受。这些是三种受。”

“可是,道友!为了这三种受的遍知,有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吗?”

“道友!为了这三种受的遍知,有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

“那么,道友!为了这三种受的遍知,道路和途径是什么呢?”

“道友!它就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定。道友!这就是为了这三种受的遍知的道路和途径。”

“道友!为了这三种受的遍知的道路好极了,为了这三种受的遍知的途径好极了。并且,舍利弗道友!对精进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了。”  


SN.38.8  诸烦恼经

“舍利弗道友!人们说“烦恼、烦恼”,道友!什么是一种烦恼呢?”

“道友!有这三种烦恼:感官享乐的烦恼、存在(实有)的烦恼和无明的烦恼。这些是三种烦恼。”

“可是,道友!为了舍弃这三种烦恼,有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吗?”

“道友!为了舍弃这三种烦恼,有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

“那么,道友!为了舍弃这三种烦恼,道路和途径是什么呢?”

“道友!它就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定。道友!为了舍弃这三种烦恼,这就是道路和途径。”

“道友!为了舍弃这三种烦恼的道路好极了,为了舍弃这三种烦恼的途径好极了。并且,舍利弗道友!对精进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了。”  


SN.38.9  无明经

“舍利弗道友!人们说“无明、无明”,道友!现在什么是无明呢?”

“道友!不了知痛苦,不了知痛苦的集起,不了知痛苦的息灭,不了知导向痛苦息灭之道。这就称为无明。”

“可是,道友!为了舍弃这无明,有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吗?”

“道友!为了舍弃这无明,有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

“那么,道友!为了舍弃这无明,道路和途径是什么呢?”

“道友!它就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定。道友!为了舍弃这无明,这就是道路和途径。”

“道友!为了舍弃这无明的道路好极了,为了舍弃这无明的途径好极了。并且,舍利弗道友!对精进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了。”  


SN.38.10  渴爱(Craving)经

“舍利弗道友!人们说“渴爱、渴爱”,道友!什么是渴爱呢?”

“道友!有这三种渴爱:对诸感官享乐的渴爱、对存在(实有;有)的渴爱和对毁灭(无有; extermination)的渴爱。这些是三种渴爱。”

“可是,道友!为了对这渴爱的舍弃,有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吗?”

“道友!为了对这渴爱的舍弃,有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

“那么,为了对这渴爱的舍弃,道路和途径是什么呢?”

“道友!它就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定。道友!为了对这渴爱的舍弃,这就是道路和途径。”

“道友!为了对这渴爱的舍弃的道路好极了,为了对这渴爱的舍弃的途径好极了。并且,舍利弗道友!对精进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了。”  


SN.38.11  诸洪流经

“舍利弗道友!人们说“洪流、洪流”,道友!什么是一条洪流呢?”

“道友!有这四条洪流:感官享乐的洪流、存在(有)的洪流、诸见的洪流和无明的洪流。这些是四条洪流。”

“可是,道友!为了对这四条洪流的舍弃,有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吗?”

“道友!为了对这四条洪流的舍弃,有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

“那么,为了对这四条洪流的舍弃,道路和途径是什么呢?”

“道友!它就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定。道友!为了对这四条洪流的舍弃,这就是道路和途径。”

“道友!为了对这四条洪流的舍弃的道路好极了,为了对这四条洪流的舍弃的途径好极了。并且,舍利弗道友!对精进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了。”  


SN.38.12  执取(Clinging)经

“舍利弗道友!人们说“执取、执取”,道友!那么,什么是执取呢?”

“道友!有这四种执取:对诸感官享乐的执取、对诸见的执取、对诸规则和诸誓言(诸戒律)的执取和对一种自我主义(clinging to sensual
pleasures, clinging to views, clinging to rules and vows, clinging to a doctrine of self
)。这些是四种执取。”

【注】:又译为“欲取、見取、戒取、我見取”。

“可是,道友!为了对这四种执取的舍弃,有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吗?”

“道友!为了对这四种执取的舍弃,有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

“那么,为了对这四种执取的舍弃,道路和途径是什么呢?”

“道友!它就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定。道友!为了对这四种执取的舍弃,这就是道路和途径。”

“道友!为了对这四种执取的舍弃的道路好极了,为了对这四种执取的舍弃的途径好极了。并且,舍利弗道友!对精进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了。”  


SN.38.13  存在(Existence; 有)经

“舍利弗道友!人们说“存在、存在”,道友!那么,什么是存在呢?”

“道友!有这三种存在:感官界的存在、色界的存在和无色界的存在。这些是三种存在。”

【注】:又译为“欲有、色有、无色有”。

“可是,道友!为了对这三种存在的遍知,有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吗?”

“道友!为了对这三种存在的遍知,有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

“那么,为了对这三种存在的遍知,道路和途径是什么呢?”

“道友!它就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定。道友!为了对这三种存在的遍知,这就是道路和途径。”

“道友!为了对这三种存在的遍知的道路好极了,为了对这三种存在的遍知的途径好极了。并且,舍利弗道友!对精进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了。”  


SN.38.14  痛苦(Suffering)经

“舍利弗道友!人们说“痛苦、痛苦”,道友!那么,什么是痛苦呢?”

“道友!有这三种痛苦:由于痛苦的痛苦、由于诸行的痛苦和由于变化的的痛苦。这些是三种痛苦。”

【注】:又译为“苦苦、行苦、坏苦”。

“可是,道友!为了对这三种痛苦的遍知,有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吗?”

“道友!为了对这三种痛苦的遍知,有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

“那么,为了对这三种痛苦的遍知,道路和途径是什么呢?”

“道友!它就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定。道友!为了对这三种痛苦的遍知,这就是道路和途径。”

“道友!为了对这三种痛苦的遍知的道路好极了,为了对这三种痛苦的遍知的途径好极了。并且,舍利弗道友!对精进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了。”  


SN.38.15  有身经

“舍利弗道友!人们说“有身(identity; 身份)、有身”,道友!那么,什么是有身呢?”

“道友!这些五种屈从于执取的蕴(五取蕴; five aggregates subject to clinging),已经由世尊称为有身;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和识取蕴(the form aggregate subject to clinging, the feeling aggregate subject to clinging, the perception aggregate subject to clinging, the volitional formations aggregate subject to clinging, [260] the consciousness aggregate subject to clinging)。这些五种屈从于执取的蕴,已经由世尊称为有身。”

“可是,道友!为了对这有身的遍知,有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吗?”

“道友!为了对这有身的遍知,有一条道路和一个途径。”

“那么,为了对这有身的遍知,道路和途径是什么呢?”

“道友!它就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定。道友!为了对这有身的遍知,这就是道路和途径。”

“道友!为了对这有身的遍知的道路好极了,为了对这有身的遍知的途径好极了。并且,舍利弗道友!对精进不放逸来说,它已足够了。”  


SN.38.16  难以去做(Difficult to Do)经

“舍利弗道友!什么是在这法和律当中难以去做的呢?”

“道友!出家(Going forth)是在这法和律当中难以去做的。”

“道友!什么是一个已经出家的人难以去做的呢?”

“道友!去发现高兴,是一个已经出家的难人以去做的。”

“道友,什么是一个已经发现高兴的人难以去做的呢?”

“道友!如法实践(Practi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hamma),是一个已经发现高兴的人难以去做的。”

“可是,道友!如果一位比丘在如法实践,他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成为一位阿罗汉吗?”

“道友!不要花很长的时间。”

阎浮迦相应》终。


返回《相应部》


chanworld_yellow_burn_logo1

【Chanworld.org】2017.10.22-2018.12.20-1.2-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