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shu

文殊殿


供奉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梵语:मञ्जुश्री,悉昙文:Mañjuśrī),又称文殊师利菩萨曼殊室利菩萨闻随师离菩萨[1],亦称妙吉祥菩萨,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代表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文殊菩萨的名字意译为“妙吉祥”、“妙乐”(英文:Gentle Glory);Mañju,音译为“文殊”或“曼殊”,意为美妙、雅致,śrī,音译为“师利”或“室利”,意为吉祥、美观、庄严。

在佛教中,文殊菩萨被视为三世古佛、七佛之母。《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云:“妙吉祥菩萨,是三世觉母。”根据佛教经典,文殊菩萨于无量阿僧祇劫前早已成佛,是空寂世界的“大身如来”、平等世界的“龙种上尊王如来”,现在世为“欢喜藏摩尼宝积如来”。在燃灯佛将成佛时,倒驾慈航为“妙光菩萨”,为燃灯佛说法,如今化现为菩萨,协助释迦牟尼佛度化众生。未来文殊师利还要在无垢世界成佛,号“普现如来”,故文殊师利菩萨是三世古佛。文殊在往昔时,曾为七佛之师;《处胎经》云:“昔为能仁师,今为佛弟子。二尊不并立,故我为菩萨。”义为古佛乘愿再来,助佛渡众。妙吉祥于古印度舍卫国诞生时,出现十种吉祥之瑞兆:一、光明满室,二、甘露盈庭,三、地涌七珍,四、神开伏藏,五、鸡生凤子,六、猪诞龙豚,七、马产麒麟,八、牛生白泽,九、仓变金粟,十、象具六牙;故称为妙吉祥。佛经曾记载文殊启发善财童子一路向南与善知识参学,又教化龙女八岁成佛,及领导阿难尊者于铁围山结集大乘经藏。

文殊的形象为驾青狮、持宝剑,骑狮表威猛,持剑表智慧。文殊在佛教中是智慧的象征,其注重一切般若,被称智慧第一。一般在造像中,文殊作为胁侍位于释迦佛的左侧,与释迦佛、普贤菩萨并称为华严三圣。

释迦牟尼佛在经中预言了文殊菩萨将住在中国五台山(清凉山),故五台山被视为文殊道场。汉明帝时,摄摩腾及竺法兰二圣僧来震旦(中国),帝问:“此土岂有圣人居化耶?”曰:“清凉山为文殊大士所居。”故建伽蓝,度僧居之。于中台有智慧灯,虔诚拜之,即现奇迹。


【慈悲修行中心 MMC】2020.11.15-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