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世界論壇

<- 社交登陸。【論壇使用幫助】
為什麼在中國要關心政治:因為政治籠罩一...
 
Notifications
Clear all

為什麼在中國要關心政治:因為政治籠罩一切

1
1 Users
0 Likes
342 查看
forum
(@forum)
會員
已加入: 3 年 前
帖子: 669
Topic starter  

為什麼在中國要關心政治:因為政治籠罩一切

文章來源: 默存格物  2021-11-22 20:47:0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1300 次)
 
2000年時,我在北大歷史繫上一門課,叫做「中國古代社會生活史」。我在講前言的時候,會講到政治對社會生活的影響。我說,因為我們個體生命是如此短暫,因此政治上的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影響我們的生命。

的確,當你把歷史的視角調轉去看個體生命、看日常生活的時候,你也會發現政治的影響不容忽視,非常具有決定性。

當時有一個可能是伯克利來北大的訪問學生就站起來說,老師,你們中國人什麼都要談政治,政治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我當時就在想,對我們來說政治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在中國,政治在事實上確實是籠罩一切的。

如果說我們一定要問這種情況什麼時候開始形成?我想原因之一可能是因為中國沒有宗教,是政治管理一切,籠罩一切。所以,在塑造和形塑中國人生活和中國社會生活的力量中,政治毫無疑問是說一不二的。

政治籠罩一切,可能還跟中國比較早實現了統一有很大關係。我們很早就建立了非常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儘管學者們今天會從技術的角度去質疑集權在多大程度上能實現;但是,集權是真實存在的。

比如說,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簡上顯示,來自咸陽的法令制度,在說一不二地規定著當地的生活。秦代實現了統一,漢代又把統一這個概念給根深蒂固地「種」下去了,這是中國歷史最大的特點和輪廓,跟世界上其他地方都不一樣。

強大的國家一直在實際上控制著一切,掌控著一切,形塑著一切。

儒家對政治的態度是積極配合、努力改造的;老莊主張無為,為心靈別開生面;佛教進入中國之後被政治「歸化」……舍政治之外的空間可能只存在於邊緣地帶,但是不多。中國文化確實是一個被政治籠罩、被政治形塑的文化。

就制度而言,朝代與朝代之間,永遠是「繼承」大於「斷裂」,制度本身自有其慣性。

隱藏在制度的延續性下面的,是各個朝代所面臨的一些共性問題,比如官僚的選任,開國之初通常會「急於人才」;四十年之後則難免「員多缺少」、一位難求;再和平發展四十年,家族背景在官員升遷中的權重必定會大大提高。

比如皇帝周邊勢力(后妃、外戚、宦官等)的處置問題,士大夫與皇帝的關係問題,官員管理中的效率與公平問題,中央對地方的有效治理問題,兵權的收放與邊防的關係問題,等等。

這些共性問題才是帝國治理的真正難題,也是「理亂興衰」的底層原因。

所謂的「歷史周期律」,或者朝代初期的輕徭薄賦,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開始出現國富民強的盛世,但同時各種矛盾也開始尖銳,由於這個矛盾不能夠被及時緩解,所以越積越大。

因為這些矛盾非常複雜,有上層的,有上層和下層之間的,還有下層的,還有中國和外部之間的,一旦哪一個處理不好,就會出現崩潰。然後,一個新朝代又出現了。其實,這是中國歷史的大輪廓,是「一眼看上去就在」的「治亂興衰」。

就制度而言,後一個朝代和前一個朝代之間,繼承因素要遠遠大於變革因素——前面朝代經歷了什麼,實際上都會給後邊的朝代開局造成巨大影響。

不能說我們從歷史當中什麼也沒學到,但我們從歷史當中得到的記憶很短暫,後邊的朝代是受前邊的朝代塑造。

當然,如果時間足夠長,它們所面臨的最重要的,其實是同一個問題,這就是怎樣實現帝制的長治久安。

帝制國家怎樣才能實現長治久安?不同的朝代給出了不同的答案。當然,不同的朝代面臨著不同的挑戰,我們來分析這些答案的類型,分析他們的不同挑戰。

為什麼這些朝代都不能長久?就是因為矛盾不能得到解決,然後激化,就崩掉了。

一個王朝的崩潰,往往是上層出現了分裂,上層的力量跟下層的力量結合才能崩,全靠底下很難崩,比如隋末。實際上,明末是一個內外矛盾的結合。

各種崩法都是因為包括皇帝在內整個統治集團沒有能力去應對挑戰,沒有能力去解決問題,所以政息人亡。

「如果皇帝要做昏君,誰也攔不住」

一定程度上,在帝制時期人與制度的關係中,最核心的還是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皇帝與制度的關係:無論北宋趙匡胤之後的幾代皇帝,還是唐太宗李世民、漢文帝劉恆等人,如果能審慎地行使權力,壓抑自己私心並保持寬容,制度就能良好地運行;反之,如果皇帝自身格局太小或見識有限,或者有嚴重的性格缺點卻剛愎自用,就可能破壞運行良好的制度,讓士大夫群體的努力付諸東流。

問題的關鍵在於,皇帝不受制度和法律的約束。

對於皇帝,特別是對皇帝和宰相關係的理解,都來自我在北大所受的教育,特別是我的導師祝總斌先生。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在大多數時候,歷史學者們在描述帝制時期所發生的事件和關係時,習慣把皇帝作為一個時間標誌,秦始皇、隋煬帝等少數個案除外。比如說王安石變法,就是「在宋神宗熙寧年間,由參知政事王安石所主導的一場改革」。

這種敘述方式,我以為,有意無意地掩蓋了或者說抹煞了皇帝的作用,從而歪曲了事實。在整個帝制時期,皇帝制度是最大的、具有籠罩性的制度背景。

皇帝制度的最大特點是什麼?皇帝的權力至高無上,無遠弗界,沒有任何權力可以對皇權進行合法的強制性約束;用句大白話說,如果皇帝要做昏君,誰也攔不住。

如果去看具體制度的發展,你會看到有很多對皇權進行約束的制度,包括宰相制度、台諫官制度、封駁制度等——這些細部的制度上有很多可以對皇權形成約束。但是,如果皇帝要做昏君,誰也攔不住——這是皇帝制度最大的特點。

怎樣才能克服這個特點?如果在皇帝制度不改變的情況下,一種可能是皇帝對那些軟性的約束有聽納能力。也就是說,他的思想意識、道德建設必須達到一定水平,他得知道皇權不是他自己個人的,不是「以天下奉一人」,而是「以一人治天下」;他有巨大的責任,所以他要約束自己,「狠斗私字一閃念」。

皇帝制度還有一種毛病,就是脆弱,即很容易受到個人因素的干擾。比如,我在書裡面提到,宋仁宗和宋英宗這對非親父子,收養過程曲折,父子關係擰巴,這種擰巴必然要投射到政治上。

皇帝要做昏君,誰也攔不住,單靠皇帝的自覺很難。那麼,從純理性的角度看,怎樣才能讓皇權穩定運行,讓「具體皇帝」的行為符合「抽象皇帝」的要求?我想,如果能夠在理論和法度上論證並確定皇權的邊界,情況可能會不一樣。

我以前學歷史,一直很看重那些實在的東西,因為我們所受的教育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但到今天,我認為思想觀念很重要,甚至具有最後的決定性。

不吃飯,人會死,這沒問題。可是,在同樣的條件之下,事情會朝著哪個方向發展,它其實是取決於人頭腦中的思想。如果帝制時期的士大夫能夠論證皇帝權力的邊界,並且「夥同」皇帝一起實現對於皇權邊界的劃分,那麼,中國歷史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

在我看來,從五代到北宋,其實存在過這種可能。宋仁宗以前,思想領域出現過「劃界」的企圖。比如,五代時期的馮道,歷仕四朝,事奉過十個皇帝,甚至還做過契丹皇帝的臣子,他的人生選擇是「從道不從君」的,他的忠誠所針對的不是一家一姓的皇帝,而是心中的是非。一直到宋真宗朝,馮道都還是官僚們崇拜、學習的對象。

但到了仁宗晚年,當馮道的曾孫拿著馮道的告身(任命狀)來向朝廷討封賞時,就遭到了仁宗的嚴詞拒絕,仁宗說:「道相四朝,而偷生苟祿,無可旌之節!」

一個曾經事奉了四個朝代的人,不就是為了個人的榮華富貴嗎?有什麼可以表彰的地方?!這一席話說明宋仁宗的儒學修養太深了,他深刻理解有關馮道評價的本質。

在仁宗金口玉言否定馮道之前,包括王安石在內的很多人對馮道是讚賞的,他們同意馮道可以「不從君」而「從道」,也就是說,「道」不必與「君」同在,士大夫可以忠於「道」而不必忠於某一個特定的「君」。

假設傳統觀念是一個有邊界的圈,那麼這種想法其實已經到了邊上,就快出去了。仁宗正是發現了這個危險,才予以當頭棒喝。「二程」也發現了這個危險,他們從理論上把那些意圖出圈的想法給按下去、拉回來了。

如果當時的思想家在往回拉的時候能夠順便把皇權的邊界捋清楚,用文字表達出來,然後趁著哪個皇帝(比如仁宗)比較溫和時明確提出,達成共識,那麼,帝制中國很可能會有不同的走向。

趙冬梅:生於1971年,籍貫河北省唐山市,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修宋史,為中國宋史研究會理事 。

北京大學歷史學教授趙冬梅


   
引用
Share:

【聲明】:禪世界論壇尊重言論自由,任何人可討論佛學、政經、生活和科技等話題。在言論發表前請根據常識和法規自審。論壇管理員和版主有權刪除任何不當內容。使用本論壇即表示接受【禪世界論壇規則】【論壇使用幫助】。 【禪世界免責聲明】


【Chanworld.org】2017.06.06-2021.04.30-2023.04.1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