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我”与轮回、业力】一文中初步解释了什么是轮回和业力,由于需要这篇内容做铺垫,并没有完全说明白文章一开始提出的问题,要说清楚这些问题,从认知上解决“无我”与“轮回”看似相悖的矛盾,我们先要认识世俗谛与究竟谛,才能明白问者与答者的立场,才能明白佛法
分类: 研讨
行者阿一:“无我”与轮回、业力-转
在【认识“我”与“无我”】一文中解释了佛法的无我观,知道五蕴“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可问题来了:
“既然五蕴无我,那是谁在轮回?”
“如果是五蕴在轮回,那跟我有什么关系?”
“都说业力是推动轮回,那业力是如何将每一期生命一一对应?”
“业力是自做自受,还是他做他受?抑或我做他受,他做我受?”
行者阿一:认识我与无我-转
不管你有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古往今来,这些关于“我”的问题都是人们安放自我意识自然而然产生的问题,也是宗教和哲学无法回避的问题。
【预告】2021-01-15佛法修学研讨会:涅槃和觉悟
涅槃是什么?修行是为了涅槃吗?涅槃与觉悟是什么关系?境界、现象、涅槃、轮回与佛教现代化的关系?
第14回禅世界佛法修学研讨会:执取、依着和执着 PDF 幻灯片
第14回禅世界佛法修学研讨会:执取、依着和执着
世界青年佛教会 (WYMBA)
禅世界 (Chanworld.org)
2020-12-18
山海會-淨土行者亦可修四念處
有法友以為目前的中國佛教之所以無法發揮出佛法「覺的修行」的精神與能量,是因為淨土法門盛行之故。他們以為淨土是佛教後來衍生出來的「天堂」,而使佛法變成了一種封建迷信。也使得修行人一天到晚滿腦子的「出世思想」,不關心當下與人生。這種看法我以為並不正確。本期的般若廣場既然探討勝義諦與世俗諦,就讓我針對淨土法門略陳己見罷!
苟嘉陵-諸佛依二諦 為眾生說法
修學佛法為何應知道有二諦呢?這難道不正是在把簡單的事愈搞愈複雜,反而使一般的學人望而卻步嗎?的確,一般宗教並沒有這個說法。故二諦———勝義諦與世俗諦———是佛教的特色。但這其中是有其實際原因的。
因佛法在本質上並不是宗教。所以不能只靠信仰而得解脫,而是需要人自己去努力。但傳佈佛法的人所面對的實際問題,常常是人不肯學。也正是因為人不肯學,佛法裡就有二諦了。
樂觀派對-言論自由是民主社會的基石
台灣發生了中天新聞台換照風波事件,引起了島內的反對聲浪與海內外不少華人的關注。此事件簡而言之就是台灣有一新聞控管單位,叫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每六年負責審查各電視台的執照是否可延續。這次NCC的七名委員一致投票通過,決定不再發給中天電視台營運執照,也就是要其關門。而中天電視台在台灣的媒體光譜裡,是被一般人視為「親中」或不與執政黨同調的。事件發生後,蔡英文發表了聲明,說NCC的決定可受社會公評,也顯現民主的台灣不是只有一種聲音。既然如此,就讓我直抒己見罷。
12月18日研讨会-佛法修行中的执取、依着与精进
禅世界佛法修学研讨会
主办:世界佛教青年会(WYMBA)和禅世界(Chanworld.org)
佛法修行中的执取、依着与精进
Scrutinizing Clings, Attachments, and Energies in Buddhist Practicing
禅世界修学组
美国东部时间 2020年12月18日 周五 晚8:00-10:00pm ET
(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9日 周六早晨 9:00-11:00am)
【关键词】:现代修行、执取、依着、精进、痛苦(sufferings)、烦恼(taints)
梅塔-现代修行人解决烦恼的七种途径
人类从文明之初到当代跨越了几千年,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进步越来越神速,人们的幸福感也似乎越来越强。可是与此同时,人们对极大丰富的感官享乐的渴爱(craving)和疆域越来越广的无明所产生的烦恼,是否减少了呢?至少现代修行人的感受并非如此。
禅世界慈悲修行中心
禅世界慈悲修行中心
METTA MEDITATION CENTER
慈悲修行中心由禅世界之友建立。修行中心参照传统中国大乘佛教寺庙的典型布局。
《小部》之《经集》【禅世界版】第一、第二和第四品完成
《经集》是最接近原始佛教的早期佛教的经文汇编,属于巴利语三藏《小部》,列在经藏《小尼柯耶》的第五部。它汇集了部分早期佛教经文,其中多数经文的产生年代相当古老,有的甚至是最古老的。《经集》分为五品,七十二章,共1149偈诵。《经集》禅世界版参考了郭良鋆的现代汉语版、Thanissaro Bhikkhu和菩提比丘(2017)等的英译版本。中华电子佛典协会的元亨寺古汉语版本,未作参考。
章号:KN.5.m.n – m: 品号 (1-5); n: 在该品中的章号。
经句号:Snp.m.o – m: 品号 (1-5); o: 该经句在《经集》中的序号 (1-1149)。
【翻译进展】KN.5.1、KN.5.2和KN.5.4完成;KN.5.3和KN.5.5翻译中。
第11回研讨会-个人的觉悟与关怀-大选之前PDF幻灯片
第11回研讨会-个人的觉悟与关怀-大选之前PDF幻灯片
主题发言:苟嘉陵、王瑞芸、梁兆康、谌飚、宗航
2020-09-25
【转载】梁兆康:入世与出世
幾天前我曾在Facebook貼上美国著名心靈導師拉坶、達斯(Ram Dass)的一段話。他說:”我们的旅程是去更深地進入生命中,但同时又減輕對生命的執著“。
這其实与我们在八月廿八日的佛法討論很有关。當天晚上我曾將南傳佛教与中国的大乘佛教對比。关于南傳佛教的内涵,我在九零年代曾与嘉陵兄一同研究。當時我讀的書籍包括羅候羅比丘寫的”佛陀的啟示“,日本學者水野弘元寫的“原始佛教“,和佛使比丘所寫的多部著作。
第10回研讨会-佛学的无我和人类的焦虑PDF幻灯片
第10回禅世界佛法修学研讨会:佛学的无我和人类的焦虑
主题发言:梁兆康、苟嘉陵、岳强和宗航
20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