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應部》內容簡介

返回《相應部》


《相應部》內容簡介 

材料源自郭良鋆的《巴利語三藏提要》


第一篇《有偈品》(Sagāthā vagga)

(1)《諸天相應》(Devatā samyutta ),含八十一經。

記述諸天神前來問法,佛陀一一予以解答,如怎樣滅除對欲樂的貪戀、再生、邪見以及由無知產生的慾望,怎樣摒棄貪慾和五蘊,擺脫邪惡、執著、不幸和煩惱。

(2)《天子相應》(Devaputta samyutta),含三十經。

記述諸天子向佛陀問法。佛陀教導他們應該摒棄忿怒,與善人交往,生活才會愉快。

(3)《拘薩羅相應》(Kosala Samyutta),含二十五經。

記述拘薩羅國波斯匿王 (Pasenadi) 與佛陀的二十五則對話。波斯匿王原先是印度教徒,婆羅門巴婆利是他的導師。他曾準備舉行大祭,後來成為佛陀的熱情支持者。波斯匿王和摩揭陀王阿闍世 (Ajāasattu) 為爭奪迦屍城而打仗。波斯匿王初戰失利,後反敗為勝,並俘虜阿闍世。最後,波斯匿王把自己的女兒婆吉拉 (Vajirā) 嫁給阿闍世,並把迦屍城賜給阿闍世。

(4)《魔相應》(Māra samyutta),含二十五經。

記述摩羅如何誘惑和破壞佛陀或佛弟子修行。摩羅或幻化成公牛,企圖搗碎比丘們的托缽;或幻化成大象或蟒蛇,恐嚇佛陀;或站在山頂,推下巨石,威脅佛陀;或唆使缽遮沙羅的家主不要向佛陀施食。摩羅還派自己的三個女兒貪、嗔、痴誘惑佛陀。但不管摩羅怎樣施計破壞,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5)《比丘尼相應》(Bhikkhuṇi samyutta),含十經。

記述摩羅誘惑比丘尼脫離修行之道,但比丘尼都能識破他的詭計,挫敗他的陰謀。例如,比丘尼基薩喬達彌化緣回來,坐在樹下,摩羅前來擾亂她的思想。她回答摩羅道,「失子之痛,已成過去;一切男子,皆不屬我;沒有悲傷,毋庸掉淚;那怕是你,我亦無懼;世俗之樂,早已拋卻;無知黑暗,一刀兩斷;擊敗死神,憩息於此;泰然自若,一塵不染。」

(6)《梵天相應》(Brahma samyutta) 含十五經。

記述大梵天(Sahampati) 勸請佛陀說法。佛陀降魔得道後,並不准備宣法,因為他擔心世人未必能理解此中真諦。大梵天憐憫眾生,勸請佛陀說法,以便世人擺脫煩惱和痛苦。最後,佛陀經過認真考慮,接受大梵天的請求,在鹿野苑初轉法輪。

(7)《婆羅門相應》(Brāhmaṇa samyutta),含二十二經。

記述婆羅門婆羅豆婆遮 (Bhāradvāja) 的妻子達南闍尼 (Dhānañjāni) 虔信佛陀,經常讚頌佛法僧。婆羅豆婆遮感到膩煩,去見佛陀。但他聽了佛陀說法,深受感動,決定皈依佛陀。後來,他的家族中其他一些婆羅門也效仿他皈依佛陀。

(8)《婆耆舍相應》(Vaṅgisa samyutta),含十二經。

記述婆耆沙長老摒棄情慾的事迹。婆耆沙剛出家時,在寺廟裡見到一些衣著華麗的女子來訪。他心族動搖,困惑不安。但他自己認識到錯誤,擺脫了淫慾之心。

(9)《林相應》(Vana samyutta),含十四經。

記述一些林中之神指導比丘遵行正道。例如,有位比丘住在林中,但他迷戀世俗的謬論和邪見。於是,林中之神心懷憐憫,前來勸他拋棄錯誤,遵行正道。

(10)《夜叉相應》(Yakkha samyutta ) 含十二經。

記述夜叉與佛陀或佛弟子的對話。例如,有位夜叉對佛陀說:「我想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不回答,我就會攪混你的思想,或撕裂你的心,或拎起你的腳,把你扔進恆河。」佛陀說:「在這世上,無論是摩羅或梵天,神或人,婆羅門或沙門,都不可能對我做到這樣。儘管如此,你還是提問吧?」於是,夜叉問道:「什麼是人最寶貴的財富?遵行什麼會帶來幸福?什麼是最甜蜜的味?什麼是最好的生活?」佛陀回答說:「信仰是人的最寶貴財富;遵行正法會帶來幸福;真理是最甜蜜的味;智慧的生活是最好的生活。」

(11)《帝釋相應》(Sakka samyutta),含二十五經。

記述帝釋天如何憑藉功德而成為三十三天眾神之主。例如,諸神與阿修羅交戰,擊敗阿修羅,俘虜阿修羅王吠波質底 (Vepacitti),把他帶到帝釋天面前。吠波質底辱罵帝釋天,而帝釋天靜默對之。車夫摩多利困惑不解,帝釋天便向他宣講忍辱法。又如,面貌醜陋的夜叉占坐了帝釋天的寶座,他也不發怒,而是整衣合掌,連說三聲:「我是眾神之王帝釋天」。夜叉自慚形穢,隱而不現。帝釋天還經常雙手合十,禮拜佛陀。


第二篇 《因緣品》(Niddāna vagga)

(12)《因緣相應》(Nidāna samyutta),含九十三經。

佛陀向眾比丘講述緣起說,一切煩惱和痛苦皆產生於無明。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十二因緣和苦、集、滅、道四諦是佛教的核心教義。

(13)《現觀相應》(Abbisarnaya Samyutta),含十一經。

佛陀講述聖弟子如果認為自己已經完全滅除從前的苦,剩下的苦已不多,這是更大的苦。聖弟子應該不斷努力,滅除剩下不多的苦。否則,他不能說已經獲得智慧,通達現觀。只有達到現觀,具備法眼,才能獲得大利。、

(14)《界相應》(Dhātu samyutta),含三十九經。

佛陀講述各種界,如眼、色和眼識,耳、聲和耳識,鼻、香和鼻識,舌、味和舌識,身、觸和身識,意、法和意識,等等。佛陀還講述由界生起觸,由觸生起受,由受生起愛。

(15)《無始相應》(Anamatagga samyutta),含二十經。

佛陀講述輪迴的起始不可知。人受無知蒙蔽,受貪慾束縛,在無數次轉生中受苦受難。如果將一個人無數次轉生中的白骨堆積起來,比山還高。

(16)《迦葉相應》(Kassapa Samyutta),含十三經。

佛陀稱讚迦葉對任何衣、食、住和葯,都知足滿意。他進入人家家裡,猶如溫柔的月光,思想和行為謙恭。佛陀勸導眾比丘以迦葉為楷模。

(17)《利養榮譽相應》(Lābha sakkāra samyutta),含四十三經。

佛陀講述如果比丘追求世俗的名聞和利養,猶如魚兒吞食魚鉤,必然招致不幸。

(18)《羅睺羅相應》(Rāhula samyutta),含二十二經。佛陀向羅睺羅講述五根、五境、五識、觸、受、想、愛、界、蘊、苦和無我。諸法無常,不要誤認為這是「我」、「我的」或「我的我」。如果能理解這一切,就能達到真正的平靜。

(19)《勒叉那相應》(Lakkhaṇa samyutta),含二十一經。

記述一些本生故事。勒叉那與迦葉一起乞食,路過某處,迦葉發笑。勒叉那問他為何發笑?由此引出本生故事。例如,迦葉講他憑天眼通看到一些老鷹、烏鴉和禿鷲追逐,撕咬一具正在空中行走的骷髏,感到很奇怪。於是,佛陀解說:那個人前生是個屠夫,由於業報,他要受這種懲罰幾百幾千年。

(20)《譬喻相應》(Opamma samyutta),含十二經。

佛陀講述一切罪惡產生於無明。佛陀也教導眾比丘要精進努力,否則會被摩羅打敗。

(21)《比丘相應》(Bikkhu samyutta),含十二經。

目犍連講述進入第二禪時享受的「聖默」。佛陀教誨難陀和帝沙等比丘要嚴格遵循戒律修行。


第三篇  《諸蘊品》(Khandha vagga)

(22)《諸蘊相應》(Khandha Samyutta),含一百五十八經。

佛陀講述五蘊:色、受、想、行、識。它們都是瞬息即逝的。不懂得這個真諦的人,總是執著五蘊,認為色是我的,受是我的,想是我的,行是我的,識是我的。一旦五蘊發生變化,他們就煩惱傷心。而理解五蘊無常無我的人,便不會這樣。

(23)《羅陀相應》(Rādha Samyutta),含四十六經。

佛陀向羅陀講述色(身)即摩羅,哪裡有色,哪裡就有摩羅,就有毀滅;有情 (satta)即貪慾,與色、受、想、行和識糾纏;五蘊無常。

(24)《諸見相應》(Ditthi Samyutta),含九十六經。

佛陀講述執著五蘊,產生種種邪見:「這是我」,「這是我的」,「這是我之我」;沒有善惡業報,沒有今生來世;世界有限或無限,命與身同一或不同一。只有認識五蘊無常,懂得苦集滅道,才能擺脫痛苦煩惱,獲得無上菩提。

(25)《入相應》(Okkantika samyutta),含十經。

佛陀講述確信眼、耳、鼻、舌、身和意無常的人,稱作「入正位」。

(26)《生起相應》(Uppāda samyutta),含十經。

佛陀講述諸法無常,苦、病、老、死緣眼、耳、鼻、舌、身和意而起。

(27)《污染相應》(Kilesa Samyutta) 含十經。

佛陀講述六根、六境和六識產生慾望,帶來心的煩惱。

(28)《舍利弗相應》(Sāriputta samyutta),含十經。

舍利弗回答阿難的問題,講述自己的修禪體驗。舍利弗講述自己擺脫慾望,內心平靜,充滿喜樂,漸次進入更高的禪定境界。

(29)《龍相應》(Nāga Samyutta),含五十經。

佛陀以龍 (nāga, 蛇)為例,講述四種生:卵生、胎生、濕生和無父母生(即化生)。

(30)《金翅鳥相應》(Supanna samyutta ),含四十六經。

佛陀以金翅鳥為例,講述四種生:卵生、胎生、濕生和無父母生(即化生)。

(31)《乾達婆相應》(Gandhabbakāya samyutta),含一百十二經。

佛陀講述乾闥婆住在樹根、樹心、樹枝、樹汁、樹葉和花朵的芳香中,並說明他們的受生因緣。

(32)《雲相應》(Valāha samyutta),含五十七經。

佛陀講述各種雲神,他們化身為冷雲、熱雲、雷雲、風雲和雨雲,由此產生風、雨、雷、冷和熱各種自然現象。

(33)《婆蹉氏相應》(Vacchagotta samyutta),含五十五經。

遊方僧婆差種詢問佛陀各種問題,諸如世界是否永恆,世界是否無限,命與身是否同一。佛陀回答說,那是出於對五蘊的無知,才產生這些異學邪見。

(34)《禪定相應》(Jhāna 或 Samādhi samyutta),含五十五經。

佛陀講述有四種修禪者:一、善於三昧 (samāhi),不善於等至 (samāpatti);二、善於等至,不善於三昧,三、既不善於三昧,也不善於等至;四、既善於三昧,又善於等至。其中,第四種修禪者最為優秀。


第四篇  《六處品》(Saḷādyatana vagga)

(35)《六處相應》(Saḷādyatana samyutta),含二百零七經。

佛陀講述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境(色、聲、香、味、觸、法)都是無常、苦和無我。將六根和六境視為「我」、「我的」或「我之我」,是虛妄之見。認識到六根和六境無常,認識到它們是束縛,是煩惱,就能擺脫無知,根除煩惱,獲得智慧。

(36)《受相應》(Vedanā Samyutta),含二十九經。

佛陀講述受有三種:苦、樂、非苦非樂。應該依樂受而摒棄染欲隨眠,依苦受而摒棄嗔恚隨眠,依非苦非樂而摒棄無明隨眠。應該視樂受為疾病,視苦受為倒鉤,視非苦非樂為無常。受產生於觸,觸滅即受滅。受滅之道即八正道。

(37)《女人相應》(Mātugāma samyutta),含三十四經。佛陀講述女人的品行和來世的命運。一個女人如果有五種優點:貌美、有財、有德、勤勞、能生育,便能獲得男人喜歡。每個女人都要經歷五種痛苦:嫁夫、離別親屬、懷孕、分娩、侍奉丈夫。一個女人如果早上有慳貪之心,中午有嫉妒之心,傍晚有染欲之心,死後必定墮入地獄。一個女人如果沒有信仰、不知羞恥、肆無忌憚、忿恨恚嗔、愚昧無知,死後也會墮入地獄。反之,則能升入天國。

(38)《閻浮迦相應》(Jambukhādaka samyutta),含十六經。

遊方僧閻浮車向舍利弗詢問涅槃、阿羅漢等十六事,舍利弗一一解答。舍利弗講述只有遵行八正道,剷除貪嗔痴,才能成為阿羅漢,達到涅槃。正是為了理解苦諦,才追隨佛陀修行。受有三種:苦、樂、不苦不樂;漏有三種:欲漏、有漏、無明漏。只有遵行八正道,才能認識三受,斷滅三漏。

(39)《娑曼陀迦相應》(Sāmandaka samyutta),含十六經。

遊行者娑曼陀迦向尊者舍利弗詢問涅槃、阿羅漢等十六事,舍利弗一一解答。內容與前經相同。

(40)《目犍連相應》(Moggallāna samyutta),含十五經。

目犍連向比丘講述修禪的經驗:有尋、無尋、樂、舍、虛空、識、無所有、非想非非想。又向眾天神講述皈依佛法僧三寶的功德。

(41)《質多相應》(Citta samyutta),含十經。

質多居士向眾比丘解釋六根和六境互相併不構成束縛。只有當六根與六境接觸,產生慾望和貪慾,六根和六境才構成束縛。他還與比丘伊犀達多、摩訶迦、迦摩浮、戈達多互相問答。他還批駁尼乾陀若提子和裸形迦葉的邪見。質多居士臨死前,眾天神勸他轉生為國王,他予以拒絕,因為他已摒棄一切無常之物。

(42)《聚落主相應》(Gāmaṇi samyutta),含十三經。

佛陀講述人或粗暴或溫和,在於是否摒除貪嗔痴。佛陀否認歌舞伎、戰死的兵士、象師和馬師死後能升天;否認沙門可以接受金銀;反對縱慾和苦行兩個極端。

(43)《無為相應》(Asaṅkhata samyutta),含四十四經。

佛陀講述涅槃就是滅除貪嗔痴。止觀、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和八正道是通向涅槃之道。

(44)《無記相應》(Avyākata samyutta),含十一經。

波斯匿王詢問比丘尼識摩,如來死後存在與否?識摩回答說,佛陀本人沒有解答過這個問題。實際上,也不可能界定如來,因為如來像大海一樣深廣,不可測量。阿那律、舍利弗和目犍連等佛弟子也對這個問題作出同樣的回答。


第五篇  《大品》(Mahā vagga)

(45)《道相應》(Magga samyutta),含一百八十經。

佛陀講述八聖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46)《覺支相應》(Bojjhaṅga samyutta),含一百七十五經。

佛陀講述七覺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舍覺支。

(47)《念處相應》(Satipatthāna Samyutta),含一百零二經。

佛陀講述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48)《根相應》(Indriya samyutta),含一百八一五經。

佛陀講述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49)《正勤相應》(Sammappadhāna samyutta),含五十四經。

佛陀講述四正勤:努力使未生之惡不生,努力使已生之惡斷除,努力使未生

之善能生,努力使已生之善增長。

(50)《力相應》(Bala samyutta),含一百一十經。

佛陀講述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51)《神通相應》(Iddhipāda samyutta),含八十六經。

佛陀講述四神足: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觀神足。

(52)《阿那律相應》(Anuruddha samyutta) 含二十四經。

阿那律講述通過四念處,獲得神通。

(53)《禪相應》(Jhāna samyutta),含五十四經。

佛陀講述四禪定: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

(54)《入出息相應》(Ānāpāna samyutta),含二十經。

佛陀講述怎樣調節入出息(吸氣和呼氣)才有成效。

(55)《預流相應》(sotāpatti amyutta),含七十四經。

佛陀講述聖弟子虔信佛法僧,奉守戒律,儘管乞食為生,衣衫襤褸,卻能擺脫地獄和再生的苦難。

(56)《諦相應》(Sacca samyutta),含一百三十一經。

佛陀講述四聖諦:苦、集、滅、道。


返回《相應部》


【Chanworld.org收集整理】2018.03.07-2018.03.07-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