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佛法的立场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对不少人来说,是不成问题的。因为他们以为佛法从古至今,都是肯定有轮回。也就是以为人的生命不是只有一世,而是可以像坐火车一般一站又一站地在三界中旅行———一生又一生地轮回。
轮回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佛法的立场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对不少人来说,是不成问题的。因为他们以为佛法从古至今,都是肯定有轮回。也就是以为人的生命不是只有一世,而是可以像坐火车一般一站又一站地在三界中旅行———一生又一生地轮回。
为了推进禅世界现代汉语版上座部佛经翻译工作,禅世界翻译组全球招聘成员。欢迎佛法修学的同修,共同从事这一浩大艰巨而利己利人的佛教现代化的基础建设工作。翻译组已经完成了《相应部》和《中部》现代汉语完全版,将继续《长部》、《增支部》、《小部》和《清净道论》的现代汉语翻译。我们的目标是最终制作和出版禅世界现代汉语版电子书,同时让它在禅世界网站上得到及时修订和自由获取。
四念处是佛陀所立的修行主轴,没有它是谈不上佛法修行的。如果事实是如此,这是否代表大乘佛教里的净土法门就不是佛法了呢?这个问题恐怕是我们提倡中国佛教现代化的人所需要回答的。
过去亲耳听闻有人对印顺法师最尖锐的批评,就是他对净土的看法了。
但所批评的并不是关于净土有可能是源自印度文化里太阳崇拜的争议,而是针对法师所提出的「人间净土」理念。其人指出我们的娑婆世间,是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在过去的十年里,全球政治受到明显强大国家的严重影响,而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不受法律或宪法制衡的约束。俄罗斯和中国都认为,自由民主长期处于衰退之中,而他们那种强大的威权政府能够果断地采取行动并完成工作,而他们的民主竞争对手则在争论、犹豫不决并且未能兑现承诺。
佛法修学中的“信”,在佛陀的时代本来与宗教无关,而指的是信心(Confidence)和信念(Faith)。佛陀的圣弟子们作为学生听了佛陀这位老师的教导,修习八正道框架里的四念处禅修(即佛法意义下的正念禅修),亲自体验到对减少和消除痛苦烦恼的切实功用,因而对佛陀的教法产生不同程度的信心,对四圣谛和八正道等核心教义保持信念上的崇敬,
以至诚心点亮光明灯,福德无量,心常欢喜,资财充足,光明平安,无有病苦,长寿绵延,智慧圆满。 为自己、家人、朋友和众生点一盏灯,一盏慈悲智慧的心灯,让佛法的光明照亮前行的道路。
不少人因为学了佛法,尤其是学了四念处,就把诸如土地公的民间信仰视为怪力乱神,以为这些都是振兴佛教所必须推翻的偶像。这些人的看法我当然理解,也明白他们的用心。
世俗谛(方便教)这个词在原始教典里并未出现,而是首现于龙树菩萨所作的《中观论》(注释一)。于是不少人就以为它不是佛法,而仅是一种为了让人亲近佛法所采取的手段。
20220115早上阿闍梨为LA《一切漏经注》读经班学员留音,当晚盈如将之誊录成文,翌日阿闍梨再依据该文增删修订成以下的「勉言」。
《一切漏经注》读经班的学员们大家好,我前两天收到盈如传来的讯息,知道你们都很用功、很精进,事前事后都对这部经注下了一番功夫,这是非常难得、非常好的一个增上慧善业。
念(Mindfulness)或者说具念的概念,在当代社会里人们使用很多。这除了得力于上座部佛教禅修如内观的方兴未艾外,还要感谢现代心理认知治疗的发展,特别是所谓正念禅修、正念治疗在西方国家的广泛传播。一时间,各种打着灵修或禅修旗号的“修行”从纽约曼哈顿到中国深圳变成了十分流行的显学。
盛永立先生多年来研究三民主义,认为中山先生的思想体大而精深,实乃人类的先觉者。我最近看了他写的四句诗,深感他对三民主义的体会实属精到,而且特别适用于现代。今恭录于此和大家共享,也略陈我个人由佛教思想出发的管见。
昨天和博蕙再度来到了那个记忆里的步道。那是我最后一次和她及鸿洋一起谈天的地方。时光飞逝。转眼之间,鸿洋离开我们已经五年了。博蕙告诉了我许多关于佛教的消息,也和我一起分享交换了彼此最近的心得
佛法的修行主题是觉观,也就是四念处(身、受、心、法)的修行。如果要问现代人修习觉观的要点,我就会说是要能明白觉观不是照表操课。这不是否定佛法的修行包含了可言说与可遵循的部份,而是说觉观不是一种形式。也就是「无相」。
正知,即是完全觉知(Full Awareness)、清楚觉知(Clear Awareness)。以是否有正知,可以判断念(Mindfulness)是否为正念 ^(Right Mindfu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