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寺方丈慧聪法师将于二月二十四日起四週,于週日下午在大觉寺讲学佛三要。敬请踊跃出席听法,并告诉有兴趣的法友。谢谢。
分类:开示
阐发正法,回向十方。
山海会:反娱乐是修行的误会
本期的般若广场讨论修行人到底适不适合有一些快乐。以及修行人满足自己的一些小欲望,也就是俗称的「小确幸」,到底是否如法。而在大觉寺的课后,也有同修在问既然诸法是毕竟空,又怎么会有轮回。
苟嘉陵:温柔的批评
佛教里到底是否存在着「反娱乐」的思想与心态呢?我想是肯定的。事实上佛教里不只是存在着反娱乐的思想,也存在着「反欲望」和「反情爱」的思想与心态。而这种心态,是否是佛陀所说?又是否是佛法的修行精神呢?
苟嘉陵:何为真实的佛法?
关于大乘佛法到底是不是佛陀所说的讨论与争议,在佛教里已有很久了。关于这个问题不少人以为是不可讨论的,我则不以为然。因为根据四谛法义,不可讨论的问题往往才是问题,也自然会构成佛法修行的障碍。所以我以为釐清如何才是符合佛法修行在此问题上的中道,是很重要的。否则愈来愈多的大乘学人会怀疑菩萨道的真实性,也就会失去对佛果与无上正等正觉的信心。以下是我对此问题的看法,写出来给所有的同修作参考。无论对与不对,我都维持着开放的心态而只是与大家分享心得,不是论断。
【弘法】美国佛教会大覺寺(Bronx, NY)將展開中文弘法
礼请纽约莲华学佛苑西方居的证仁法师担任2019年1月课程的讲师,主讲印顺法师《般若经讲记》。从1月6日开始,每星期天下午1:30pm 在大觉寺开讲。
梅塔:巩固直指人心的佛经
不时有人提起佛经太多和真伪参差,现代社会大多数人没有时间去阅读,更不要说去辨别真伪。佛教自释迦牟尼佛创立以来,吸纳了历代学人对佛陀教导的阐发和他们自己的创造,形成了蔚为大观的经律论三藏。其中佛经靠历史的积累和学者们的整理收藏,数量越来越多。基于佛教历史学术研究的理性的看法是,流传下来汗牛充栋的佛经可能包括佛陀的亲自教诫、历代佛教大师们的撰述和因为文献收藏之不易而窜入的其他学派的篇章。
苟嘉陵:对自己所作过三大批评的反思
般若广场本月探讨佛法修行人可否批评他人。这令我反思自己往昔所做过的一切批评。我深切诚恳地问自己:「我是在用批评他人来彰显、抬高自我吗?」想想还是先不要太快地妄下结论,还是一件件地做个反省为佳。无论如何,我都不排除自己也许犯错的可能性。如果错了,还希望诸善知识慈悲指出,让我能有机会改正。
山海会:批评合乎四谛法义吗?
我一直主张的佛法现代化,是菩萨道的修行应以解脱道为基础,也就是应以原始佛说的四谛法义为基础。这个陈述若要能在法义上站得住脚,就必须把菩萨道的修行为何与四谛法义有一体的贯通性剖析清楚。否则就仍会让修行人有怀疑与质疑的空间。本月的般若广场既然要讨论「批评」是否合乎佛法,我就想先以四谛法义出发来申论,看看原始佛教的修行到底是如何看待批评。然后再由菩萨道来讨论,就能看出为何菩萨道的修行确是需有原始佛说的四谛法义为其基础。我讲的如有不对之处,还要请十方的诸善知识们不吝赐教指正。但我的目的只是一如既往地希望用现代人的语句表达佛法的精神。这个目的的达成,则需要修行人大家的共同努力。
梅塔:要提倡佛教界的有效批评
充满贪嗔痴的凡夫俗子往往不能接受批评,这可以从娱乐明星到家庭成员对别人批评的态度轻易看到,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一言难尽的体会。其实批评一词,在汉语里早先是指批注或评论,比如金圣叹批评小说《水浒》,那些“批评”之言有助于读者欣赏小说技巧之妙;文学界有文艺批评的专业,也是对文学作品和作家的各种风格和思想施行评论和判断。
【佛学活动】美国佛教会庄严寺11月十日禅和12月精进佛七
美国佛教会庄严寺:十日禅(性空法師主持)11/17 – 11/26/2018
美国佛教会庄严寺:2018岁末精进佛七(12/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