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解9

 釋經題經序1章2-6章7-11章12-16章17-20章21-25章26-32章33-38章39-42章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解9

惟覺法師

26-32章

第二十六章 天魔嬈佛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問道意;佛為解說,即得須陀洹果。」

「天神」是指欲界天的天人,仍有男女、飲食、睡眠的慾望。天神見到佛入定,想破壞、阻嬈佛的道行,因而獻上最美的天女加以引誘,卻不知佛陀早已遠離欲愛,不為所動。

天女形貌殊妙,凡夫見之則慾火燒身;但在佛的眼裡,卻只是一個塞滿白骨垢穢的臭皮囊,而予以呵斥。天神見狀,明白他是已經證道的聖者,恭敬之心油然而生,於是向佛請法。佛陀因此為他開示遠離欲愛、色愛的清凈之道,天神當下與道相應,立即證得小乘初果──須陀洹果。

《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所謂「道」,是片刻不離的。佛法講得更清楚:十法界各有其道,例如欲保人身須持五戒,欲得天人果報須修十善,修四諦即是聲聞道,六波羅密是菩薩道。然而,這些都是助道的方便。十法界皆為一心所生,所謂「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念心才是無上道;師父說法,大眾聽法的這一念心處處作主,不起慾念,不打妄想,只有當前這念心存在,如如不動,清楚明白,其餘九法界當下銷歸自性,即是佛道。

眾生由於無明煩惱的擾動,障蔽了本具的心性,其中最粗重的煩惱之一就是欲愛、色愛。因此,必須先遠離欲愛、色愛,保持正念,才能得正定;心得正定,自然不為一切外境所嬈。一般人修行不得力,大都是因為男女之欲而起煩惱,加上缺乏定力及智慧,便失去了作主的能力。憨山大師云:「痴愛便是生死根,不拔其根難解脫。」修行人如果無法將男女間欲愛的念頭轉為正念、正智,修任何法門都不容易成就,永遠只能在煩惱中輪迴受苦。


第二十七章 無着得道 -尋流萬境不染塵

(一)

「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迴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

修行要緊的是六根不隨六塵而轉,不被邪知邪見所迷惑,方能精進無為,契悟本具的清凈心。譬如水中的木頭尋流而下,若不為兩岸所阻或中途被人取走,終必流入大海。修行也是如此,明白世間一切境界皆是相對,無有定法,就不會見境生心,起執着、生無明,自然能隨順心性之流,暢然無阻。若是面對一切境界、名利得失,看不破、放不下,心中有所貪愛,便會產生垢染,遮蔽自性的光明。居處順境則沾沾自喜,遇到逆境又心生憂懼,始終通不過順逆二境的考驗,如此即是被煩惱無明的迴流所阻礙。

曾經有一位行者,經常於入定時,見到一隻大蜘蛛來干擾,因為不勝其煩,故而向師父請教解決的方法。這位師父告訴他:「先不要急着趕它走,下次大蜘蛛再出現,記得在它的肚子上畫一個圓圈做記號,出定之後,找找看到底是什麼。」這位行者果真於入定時,照着師父的話,在蜘蛛的肚子上畫了一個大圓圈,出定後立即向師父報告。沒想到師父竟然要他將上衣拉起,看看自己的肚子。一看,嚇了一跳!原來他所畫的圓圈,就在自己的肚子上!師父於是對他說:「這叫作『魔由心生』。」

魔到底在哪裡?還是不離我們這念心,面對世間種種好壞、苦樂、善惡、美醜等境界,若執境為實,無法作主,就是着了魔;相反的,若能順着覺性,時時在生活中知而不着,心行、口行、身行保持清凈,從有念歸於無念,就能以「無着」的心,超越憂喜、苦樂等相對之境,這就是「無着得道」的道理。

禪宗第二十二祖摩拿羅尊者有一首偈:「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復無憂。」以智慧觀照心念,心隨順萬境,卻不染着於萬境,即可自見清凈無礙的本心本性。

 

(二)

佛言:「學道之人,不為情慾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這一章的重點在提醒我們,修行學道,切不可隨着六塵境界而轉,亦不可被情慾、眾邪所迷惑而障蔽了修行之路,必須運用覺性,嚴守六根不向外攀緣六塵,如此切實履踐,則道業可期。

世尊有一次見到一位比丘在河邊坐立難安,尋問之下,原來這位比丘出家已經二十多年,始終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調伏煩惱,使心平靜下來。言談之間,正巧有一隻烏龜從河裡爬出來,狐狸見到獵物立即上前,準備飽餐一頓。烏龜為了保命,馬上將頭、腳及尾巴收進硬殼中,狐狸只好無奈地走掉。佛陀於是藉機告誡比丘:「藏六如龜,防意如城;慧與魔戰,勝則無患。」攀緣心在六根門頭攀緣六境,使我們流落生死,了無歸期,猶如六個賊人,時時竊取自性慧命,因此必須內照六根,守意如城,嚴防賊人損害法身慧命。

世間人每天從睜開眼的那一刻起就開始攀緣,心念隨着外境的變化而生滅、起伏。譬如眼睛貪看美女、俊男,把持不住就會鬧出婚外情;耳朵貪着他人的讚美,沒有喝采便無法忍受;鼻子貪聞香嗅;舌頭貪食美味;衣料要求觸感輕柔。一般人碰到滾燙的沸水,本能地會將手收回;遇火災會趕緊熄火;颱風天尚知道要關緊門窗。但是遇到財色名食睡時,卻不曉得緊閉六根之門,防範伺機奪人慧命的貪心大水、瞋心勐火以及痴心狂風。要知道,無常殺鬼始終守候在我們的六根門頭,必須時時保持覺性,意根不動,眼、耳、鼻、舌、身等五識自會隨之寂然,如同衛兵為了防止賊人入侵而緊守城門。

由此可知,修行應該直截根源,也就是從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門頭下手,時時在六根門頭提起覺性,不向外攀緣,如此精進用功,就能契入清凈無為的道果。


第二十八章 意馬莫縱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眾生輪轉生死,皆因意想妄分別,念念遷流所致。若能當下懸崖勒馬,收攝意根,不令身心逐境散逸,便可安然渡過險道。直至貪瞋痴慢疑邪見等六根本煩惱漏盡,證得阿羅漢,不被塵境所迷惑,才可相信自己的心意。

時下標榜自在禪,誤認為禪是:要吃就吃,要喝就喝,要玩就玩,要聽就聽,要看就看。所謂「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然而這並非自在,而是放縱自己的身口意。因為一旦無法滿足欲求時, ,便覺得身心受束縛,如此為物慾所役,何有自在可言?宋朝金碧峰禪師,大限將至時,閻王命鬼卒前往捉拿他,但因禪師禪定功夫了得,常入定中,故使鬼卒屢無所獲。鬼卒便招問福德神,如何能使禪師出定?福德神答:「禪師最愛皇帝所賜之玉缽,只需敲弄玉缽,便可使其心動而出定!」果如福德神所言,禪師聞缽聲響,心系愛缽,瞬即出定,便為鬼卒所獲。此時,禪師深感貪慾之禍患,於是決心粉碎玉缽,去除貪愛,又再斂心入定,於是無常殺鬼就遍尋不着他的蹤影了。

色,狹義指有情之欲愛,廣義則指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凡夫眾生,沒有不貪愛財富權勢、名聞利養、錦衣玉食、名車豪宅的,以為愈多愈好;殊不知若沉迷物慾,汲汲營求,乃至巧取豪奪,便將招感苦報,終致墮落。因此,凡夫未悟之人,更不可相信自己的心意,隨順自己的習氣。

六根面對外在種種境界,假使失去覺性,放縱意根,造作惡業,將愈走愈黑暗,甚至墮入三塗惡道。倘若這念心覺悟了,真正明白六道生死輪迴是苦,從此,時時覺照,不起貪瞋痴,勤修戒定慧,心中將是一片光明與坦蕩。


第二十九章 正觀敵色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這一章是提示我們,身處五濁惡世中,應如白蓮般出污泥而不染,遠離欲愛、色愛的煩惱,以正念抵禦惡念的侵襲,避惡業之禍患意。

《雜阿含經》中記載:婆磋國王優陀延那拜訪賓頭盧尊者時,詢問為何年少比丘出家未久即能安住身心?尊者回答:「見到老女人,當做母親想;見到中年婦女,當做姊妹想;見到小女孩,當做女兒想,如此即可免除慾火。」貪着女色者如此思惟;貪着男色者亦然:想其如父如兄,如弟如子。既然是我的父母、兄姊、弟妹、子女,他們對己都有恩情,所以要發孝順心、慈悲心,使他們都能夠有機會聽經聞法、歸依三寶、修戒定慧、發菩提心。此時,心當中有善法,念頭轉趣清凈,欲愛、色愛的惡念就停止了。

一個人如果起了淫慾心,生理立刻會受影響,身體發燒、面孔發熱。淫慾之火一燒,失去理智,就會造惡業,接着就要受惡報:現世受法律刑罰、輿論譴責,乃至身敗名裂,未來更難逃因果法網,後患無窮。應知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種出世因得出世果,所以要深信因果,修善斷惡,改往修來。見色慾時,如果能忍心不動,以正信、正念抵禦淫念,視一切眾生為自己的親眷,以無量的慈悲心來轉化淫心、便不會為慾火所燒。

在當前日漸開放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頻繁,異性間的接觸是無可避免的。因此在言行中,必須要準則,時時反省檢討,這念心就不會像野馬般難以駕馭。否則,美色當前,心裡就想入非非,乃至於造作不凈業,因而鑄成墮胎、未婚媽媽、婚外情等,間接就會造成家庭問題,乃至於成為社會亂象的根源。倘若人人都能深信因果,安住正念,懷着知恩、感恩、報恩的心,不僅能息滅欲愛、色愛的煩惱,亦可長養自己的善根、福德,乃至道業、事業、學業都能順利,圓滿成就。


第三十章 慾火遠離

佛言:「夫為道者,如被乾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本章在說明修道必須離欲。修道之人好象身披乾草,遇到火要立刻避開,以免引火焚身。

人有三把火,一慾火,二飢火,三瞋火,其中慾火便導至眾生輪轉生死的根本。慾火燒起來,會使人失去理智,不但道業難成,甚至還會墮落。經云:「菩薩視淫慾如避火坑。」儒家亦云:「艷女來奔,愚人以為是福,智者方知是禍。」可見無論出世或世間法,都視淫慾為禍患。

宋朝有一位陳摶仙人,宋太祖對他很崇敬、很禮遇,不但迎請他到宮中供養,並且送他許多美女。陳摶因而寫了一首詩婉拒皇帝的美意,一個人悄悄離去:「雪如肌膚玉似腮,多謝君王送得來;處士不興巫峽夢,有勞神女下陽台。」一般人看到美女如雲,總認為是齊人艷福,但是修道人卻視如大禍臨頭,避之唯恐不及。《首愣嚴經》便明白指出:「淫心不除,塵不可出。」不除淫慾心,卻冀望出塵離世,就如同煮沙欲成佳饌,終究徒勞無功。由此可知,唯有斷欲去愛,方為出塵正道。

再者,欲愛心重的人,會導致意識散亂迷煳,致使智慧低劣;如果這念心對男女的欲愛執着較輕,智慧就會增長。一般人不了解這些道理,一心一意向外追求智慧,但總是徒勞無功。其實只要將心中的慾火止息,心清涼了,智慧必能提升,身體也會健康、長壽。

無論世間的學業、事業,或出世間的道業,欲其功成業就,端賴清明的智慧;而清明的智慧實則源於寡慾乃至無欲的心。了達這個理,從寡慾、離欲上去努力,必定能使身心清涼,處處自在無礙。


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佛為說偈言: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本章在說明斷欲去愛,須從心上用功。佛陀時代,有人知道淫慾是生死的根本,障道之患禍,因此極欲除滅內心的染習,但由於欲愛的習氣太重,身心作不了主,便拿刀想要自斷男根。佛陀知道後遂開示:「欲愛的根源在心,要斷除欲愛,與其截斷男根,不如止息心念更為究竟。」

「心如功曹」,「功曹」是漢代的官名,掌軍事機要。比喻我們這念心猶如同總指揮一般,為善作惡都由其掌控。佛經云:「心生故種種法生,心滅故種種法滅。」說明:心是一切法的根本,若不從心上來轉化慾念,即使將色身毀滅,也無法除卻欲愛的習染。眾生的心如猿猴狂象,不停地攀緣外境,緣染境則起邪想,繼而淫念不止,一旦牽動身語,就要造業受報。了解這個道理,只要肯在心上下功夫,掌握這念心不攀緣外境,不隨外境而轉,面對外境時便能作主,而不致於迷惑失據。

《菜根譚》云:「風流得意之事,一過輒生悲涼;寂寞清真之境,愈久轉增意味。」男女之欲只是短暫的刺激,風流過後,頓感身心凄涼,悵然若失。若能修戒、修定、修慧,離欲去愛,安處寂靜無為,愈久則愈增意味,此中禪悅法喜,遠非世間五欲之樂可比擬。

因此,「心寂欲除」實為佛陀開出的離欲妙方。誠如禪宗祖師云:「嶺上白雲自卷舒,青山不動自如如。」任憑外境如何紛擾炫惑,這念心始終保持寂然不動,不予理會,時間一久,就能達到身心平靜、安定的境界。這時就不再需要以男女之欲愛、色愛來達到快感與滿足,欲染之習不除而自除。


第三十二章 我空怖滅

佛言:「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本章的主旨說明:舍離慾望,即能免除得失的憂怖。

一般人都有憂愁和煩惱,這是源於內心希求財色、名利的慾望而起,佛法稱為「求不得苦」。《大智度論》云:「諸欲求時苦,得之多怖畏,失時懷熱惱,一切無樂時。」求不得是苦,然而一旦獲得後,卻又擔心害怕會失去一切,仍是憂愁怖畏。憂和愛是相對的,有愛即有憂;無愛即無憂。假使沒有貪愛,憂愁和煩惱無由而生,心中即是一片光明寂靜。

佛法分析「憂」有七種:一體弱之憂,二壽命之憂,三疾病之憂,四罪惡之憂,五殃禍之憂,六別離之憂,七死亡之憂。例如,父母耽憂兒女的健康以及學業、事業是否順利,學生耽心考試不及格,戀愛中人害怕對方移情別戀,富貴人家憂心被綁票勒索,百姓畏懼國局動蕩不安、經濟不景氣,開車時怕出車禍,年老時恐懼死期的到來……。種種的憂慮,皆源於對自身乃至名利財色的堅執不舍。

明朝憨山大師曾經遭受朝廷小人誣告侵吞國家庫銀,神宗皇帝大怒,下旨予以逮捕。大師的老母親聞訊趕緊到南京,訣別之時,卻始終保持歡喜平常,而且音聲清亮,胸中沒有絲毫的窒礙。兒子問母親:「當您聽到兒死生之際,難道不會擔心憂愁嗎?」老母親說:「死生是由業力而定,我自己的死生尚且不憂,何況是你的呢!」母子倆就這樣坐談到天亮。最後,老母親囑咐:「你應善以大道自愛,不用替我擔憂,今天我也與你長別了!」老母親說完,頭也不回地上路去了。大師望着母親遠去的背影,心中感慨萬千:「天下父母若都能如此,豈不可以頓盡生死之情了嗎?」

人的愛欲有如小偷,防不勝防;又如水銀瀉地般,無孔不入。心中充滿愛欲,便會耽心得不到或者害怕失去,因此時時籠罩在憂掛恐懼的氛圍中,心即無法安定、清凈。白楊禪師警示大眾:「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時。」因此,若能迴轉貪愛的心,當下轉煩惱成菩提,了盡一切生死,何憂何怖?


 釋經題經序1章2-6章7-11章12-16章17-20章21-25章26-32章33-38章39-42章


【Chanworld.org收集整理】2017.09.06-2018.02.05-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