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嘉陵-关于无分别智

关于无分别智

苟嘉陵

2021.08.04


最近群组里有人在讨论“无分别智”,觉得我对无分别智的看法可能有问题而提出了质疑。我就到网路上去看看大家怎么说,结果竟发现教导佛法的老师们(包括出家人与在家居士)对无分别智有完全南辕北辙的看法。这让我十分讶异。这说明在中国佛教的大乘传统里,对无分别智的了解其实是一块灰色地带。大家对所谓的“无分别”有各自不同的解读,并没有统一的看法。这对佛法的现代化当然是很不利的。

有位法师说无分别应区分内与外,即修行人在自己内部的思维世界里应是“有分别”而不可含混不清,但对外就应无分别了。理由是因为外面的世界“有其因缘”,不是我人所能控制的。所以对外应无分别,也就是随顺因缘,没有意见。他把无分别的定义说成“无我”,以为一旦有意见就是有了我,也就“有分别”了。

另外有人也说无分别智应区分内与外。但其人主张无分别是人的“内自证”。若是拿到外面世间来用,就会是“无分别愚”了。这种看法就和前面那位法师所讲的刚好相反了。

这就是我一直以来主张“中国佛教应超越佛法的玄学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修行人对“无分别”的错误解读,自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因为无分别并非指一切没有差别,而是指修行人不应为诸法差别相所转,而生出“高下之见”。这就是四念处里法念处(法觉知处)的修行原则,即修行人应对任何的相与观念清楚明白有所觉知,但同时也应觉知到自己是否有因这些相与观念而升起任何执著与法慢。如果有,就应“觉知其有”,而远离执著与法慢。

例如佛法讲的是如何解脱烦恼,而基督教讲的是怎样蒙神恩典能上天堂。它们的教说当然是很不一样的。“无分别心”的意思不是硬要把它们说成一样,或用任何的理由把它们想成一样,而是不应有因不一样,就生出佛教比较优越或比较正确的心思。这就是高下之见了。

故佛法的修行并不是要去否定一切法的“差别相”,也充分明白世间众生会因各种因缘而有“智愚贤不肖”的现象。但佛法的修行是了解:“充分明白并非法慢”。如果有人以为明白就是法慢,就是一种“有我”的执著,那就是对佛法修行的误解,也就会形成修行四念处的障碍了。

人一旦有这种对佛法修行的误解,影响会是很大的。因从此就会走入玄学的领域了。佛法不是玄学,而是实事求是的如实观———如实观察与了解诸法实相,包括所有的差别相。菩提长老就曾说过不二论的玄思传统(一切“平等”均无差别)会造成一种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也在本质上和佛法的修行精神相互违逆。(注释一)

这不代表我反对大乘佛法,而只是感觉有需要去匡正修行人对大乘法义的误会。中国文字特殊的“文学性”常会造成许多法义上的“想象空间”,也就容易使人望文生义。在此点上,我十分肯定禅世界的主张———应该用现代人所熟悉的语言去精准表达佛陀所说的话。这样才能避免可能的“误会空间”。这个贡献当然是很大的。

大乘佛法里虽然有用“平等性智”来形容佛陀的智慧,但综上所述,大家应已能明白那不是指一切法均无差别。

而且除了平等性智,大乘传统里也用“大圆镜智”、“妙观察智”与“成所作智”来形容佛陀的智慧。这些都体现了佛法的修行绝非任何形式的含混不清。

佛法完全没有“反知识论”的倾向。它和科学的实验精神也没有任何冲突。

佛法修行的基础是如实观察事实,也接受事实。这是一点也不玄的!

 

注释一:

见菩提比丘于1998年所写的 《佛法与不二论》一文。(Dhamma and Non-duality, by Bhikkhu Bodhi  © 1998)

 

作者投稿禅世界。


【版权协议】【免责声明】【隐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