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現代漢語】12

序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


雜阿含經卷第十二  (SA.12)

SA.12.282-320


SA.12.282

二八二【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諸比丘,六內處、六外處、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愛身非我,若如實知六處,則能正向涅槃。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留搜國的調牛聚落里。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為你們說法,從開始、中間到後段都很殊勝,有完善的義理、美好的法味,純一圓滿清凈,是梵行清白之法。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有『六六法』。什麼是『六六法』呢?所謂六內入處、六外入處、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愛身就是了。

什麼叫做六內入處呢?就是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意入處。什麼叫做六外入處呢?就是色入處、聲入處、香入處、味入處、觸入處、法入處。什麼叫做六識身呢?就是眼識身、耳識身、鼻識身、舌識身、身識身、意識身。什麼叫做六觸身呢?就是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什麼叫做六受身呢?就是眼觸生受(感受)、耳觸生受、鼻觸生受、舌觸生受、身觸生受、意觸生受。什麼叫做六愛身呢?就是眼觸生愛、耳觸生愛、鼻觸生愛、舌觸生愛、身觸生愛、意觸生愛。

如果有人說:『眼根就是我』,這樣的說法是不對的,為什麼呢?因為眼根是生滅之法的緣故;如果說眼根就是我的話,那麼我就應該會隨受生死的變化了。所以說『眼根就是我』,這樣的說法是不對的。同樣地,這色境、或眼識、或眼觸,及眼觸所生起的感受,如果說這些就是我的話,這也是不對的。為什麼呢?因為眼觸所生起的感受是生滅之法;如果說眼觸所生的感受就是我的話,那麼我又應該要隨受生死的變化了。因此眼觸所生的感受就是我的說法是不對的,所以眼觸生起的感受並不是我。同樣地,這耳、鼻、舌、身、意觸等所生的感受也不是我。為什麼呢?因為由意觸等所生的感受是生滅之法;如果那就是我的話,我又應隨受生死的變化了,所以說由意觸等所生的感受就是我,這是不對的,因此由意觸等所生的感受並不是我。

就像這樣,比丘啊!應當要如實地認知眼根之所作、智慧之所作、寂滅之所作,開發神通,正向涅槃的境地。要怎樣如實地知見眼根之所作,……乃至正向涅槃的境地呢?就是要像這樣地觀察,比丘啊!眼根並不是我,像這色境、眼識、眼觸,以及由眼觸因緣而生的感受——內心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對這些也要觀察它們都不是我;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像這樣地說法,這就叫做如實地知見眼根之所作,……乃至正向涅槃寂靜的境地,這就叫『六六法』經。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2.283

二八三【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眾比丘,若不能如實知見眼等六根乃至不苦不樂受,則生染著,招致純大苦陰聚集;反之,則純大苦集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留搜國的調牛聚落里。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為你們說法,從開始、中段到後段都很殊勝,有完善的義理、美好的法味,純一圓滿清凈,是梵行清白之法,就是所謂的『六分別六入處經』。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

什麼是『六分別六入處經』呢?就是說對眼入處不能如實知見的話,那麼對這色境、眼識、眼觸、及眼觸因緣所生的感受——內心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也就不能如實地知見;由於不能如實知見的緣故,對眼根愛染貪著,對這色境、眼識、眼觸、及眼觸因緣所生的感受——內心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也都會生起愛染貪著。同樣地,對耳、鼻、舌、身、意諸根,像這法境、意識、意觸、及意觸因緣生起的感受——內心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都不能如實地知見;由於不能如實知見的緣故,便會對它生起愛染貪著。像這樣和愛染貪著相應,愚昧不明、顧惜愛念,就會結縛著他的心,長養著五蘊的身心,以及渴求來世永存的愛染,貪慾、喜歡也都隨之增長,因而使身心疲累敗壞,身心煩惱如火燒燃,身心侵逼如火熾燃,身心迷失狂亂,身心產生痛苦的感覺;由於身心產生痛苦感覺的緣故,那麼在未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便都會隨之增長,這就叫做純一大苦結聚五陰身心的集起。

眾比丘啊!如果對眼根能夠如實地知見,像這色境、眼識、眼觸、以及眼觸因緣生起的感受——內心覺得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都能如實地知見;能如實知見後,對眼根便不會貪著,像這色境、眼識、眼觸、及眼觸因緣所生起的感受——內心覺得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也都不會去愛染貪著。同樣地,對這耳、鼻、舌、身、意諸根,像這法境、意識、意觸、以及意觸因緣生起的感受——內心覺得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都能如實地知見;由於都能如實知見的緣故,便能對意根不貪著。像這法境、意識、意觸、及意觸因緣生起的感受——內心覺得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對這些也都不會貪著;由於不貪著的緣故,就不會與它相應,不會愚昧、不會顧念、不被它所系縛,損減這五蘊的身心,渴求未來世永存的愛染,貪慾、喜歡,以及對每一境界的愛染貪著,全部都會隨之息滅,身不疲苦,心不疲苦;身不燒,心不燒;身不熾燃,心不熾燃;身覺快樂,心覺快樂。由於身心覺得快樂的緣故,那麼在未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便都會隨之息滅,像這純粹大苦結聚的身心也就息滅。

有這樣地認知、這樣地觀察的話,就叫做正見的修習已滿足,而正志、正方便、正念、正定,以及前面說過的正語、正業、正命等清凈的修習也都已滿足的話,這就叫做修習八聖道已清凈滿足。八聖道修習滿足後,四念處也會修習滿足。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等,都會修習滿足。

如果是所應知道、應了解的法,就要都能知道、都能了解;如果是所應知道、應斷除的法,就要都能知道、都能斷除;如果是所應知道、應作證的法,就要都能自己作證;如果是所應知道、應修習的法,就都要已經修習過。到底什麼法是應該知道、應該了解,要全部知道、全部了解的呢?就是這身心合一的五蘊現象。到底是什麼法應該知道、應該斷除的呢?就是這無明及愛欲。到底是什麼法應知道、應作證的呢?就是這智慧及解脫。到底是什麼法應知道、應修習的呢?就是正觀。如果比丘對這所應知道、應了解的法,都能知道、都能了解;對這所應知道、應斷除的法,都能知道、都能斷除;對這所應知道、應作證的法,都能知道、都能作證;對這所應知道、應修習的法,都能知道、都能修習的話,這就叫比丘已斷除了愛欲的結縛,有正確的覺證,徹底地脫離了生死的苦海。眾比丘啊!這就叫做『六分別六入處經』。」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八三經注釋:

1、不相雜:即不相應。

2、名色:名為心,指受、想、行、識;色為物,指色身。故名色就有情而言即是身心合一的五蘊。

3、正觀:此處「正觀」若依〈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三之論義所陳,應作「止觀」。止觀,即止與觀。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觀是觀察一切真理。止屬於定,觀屬於慧,止觀就是定慧雙修的意思。


SA.12.284

二八四【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眾比丘,說明眼、色、眼識、受、想、思等法,名為人。此五蘊為無常、有為、思願緣生,為苦。若斷盡無餘,則為涅槃。如是知見,則為見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位比丘獨自在一僻靜之處,專心地思考,做這樣的想法:比丘要怎樣去認知、怎樣去觀察才能夠見法呢?做這樣的思考後,就從禪座中起來,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稟告佛陀說:「世尊啊!我獨自在一僻靜之處,專心地思考,做這樣的想法:比丘要怎樣去認知、怎樣去觀察才能見法呢?」

當時,世尊告訴那位比丘說:「要仔細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解說。有二種法,是那二種呢?眼根與色境就是二種法。像這樣地廣說……乃至不是他真有這樣的境界之故。為什麼呢?因為眼見色境的因緣便生起了眼識,上三事(指眼根、色境、眼識)的和合又生起了眼觸,伴隨眼觸同時又生起了感受、想像、意志行為,這受、想、行、識四無色陰,以及眼根這個色陰,這些存在現象就叫做人。就把這些現象當作是人想、眾生、那羅(人之意)、摩【少*兔】闍(人間或人趣之意)、摩那婆(即少年、孺童、人)、士夫(又作補特伽羅、人)、福伽羅(即補特伽羅、人)、耆婆(譯作壽命,為有情之代名詞)、禪頭(即指人或有情)等。

又這樣地說:『我眼見顏色,我耳聞聲音,我鼻嗅香氣,我舌嘗味道,我身覺觸境,我意識法境。』人們施設了各種法,然後又這樣的說:『這就是尊者的名字,他是這樣的出生,他是這樣的姓氏,他是這樣的謀食,他是這樣的感受苦樂,他是這樣的長壽,他是這樣的久住著,他是這樣的壽終。』比丘啊!像這些名相的施設都只是一種想像,都只是一種標誌,都只是一種言說罷了,這一切施設之法全都變化無常,是因緣造作的有為法,是由於人們的意願因緣所生起;如果是變化無常,是因緣造作的有為法,是由於人們的意願因緣生起的話,那麼那些現象就會導致苦惱;然後又再產生其它的苦惱,還是住於苦,還是苦滅了,也還是苦惱一次又一次的不斷產生,一切都是苦惱的連續。如果能夠把那些苦惱斷滅無餘,唾棄凈盡,遠離貪慾,使之滅盡息止不生,其餘的苦惱更不相續,不再產生,這就叫寂滅,這就叫勝妙。所謂把一切有餘的苦惱都捨棄,一切的愛欲都斷盡,沒有貪慾,息滅凈盡,就是涅槃的境地了。同樣地,耳、鼻、舌諸根,乃至由於身感觸境的因緣便生起了身識,上三事(指身根、觸境、身識)的和合又生起了身觸,伴隨身觸同時又生起了感受、想像、意志行為。這受、想、行、識是四無色陰,身根是屬色陰,這些存在現象就叫做人。其餘就如前面經文所說,……乃至息滅凈盡,就是涅槃境地了。或由於意根識取法境的因緣便生起了意識,上三事(指意根、法境、意識)的和合又生起了意觸,伴隨意觸同時又生起了感受、想像、意志行為,這受、想、行、識四無色陰,以及地、水、火、風四大,是我們人所依存之法;這些存在的現象,就叫做人。其餘如前面經文所廣說,……乃至息滅凈盡,就是涅槃境地了。如果有人對所說這一切法,心裡能夠隨即入住其中(意即席憶念正法),就可獲得解脫,不再退轉道心,對於那些所生起的系縛煩惱,便不再執持有一實體我存在的邪見了。比丘啊!像這樣地認知、這樣地察見,就叫做見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2.285

二八五【經旨】本經敘說內容與前經相同,唯用偈頌說明,是其異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位比丘獨自在一僻靜之處,專心思惟,做這樣的想法:要怎樣認知、怎樣察見,才叫做見法呢?這樣思考後,他從禪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稟告佛陀說:「世尊啊!我獨自在一僻靜之處,專心地思考,做這樣的想法:比丘要怎樣認知、怎樣察見才叫做見法呢?現在就請問世尊您,希望您能為我解說!」

佛陀告訴比丘說:「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解說。有二種法,如眼根與色境的因緣,而生眼識等,就如上面(即前經)所廣說過的那樣。尊者啊!如果以偈來說,就是這樣的:

由於眼根與色境二種緣,生起了心與心法(心的一切作用),

眼識與眼觸伴隨共生後,感受、想像等就有生起之因。

這些現象都不是我或我所有,也不是福伽羅,

也不是摩【少*兔】闍,也不是摩那婆。

這些都是隨緣生滅,是有苦的五蘊變易之法;

對這些現象做各種的想像,施設於眾生上,

如:那羅、摩【少*兔】闍,以及摩那婆,

還有其它眾多的想像,皆是由這有苦的五蘊所生起。

由於愛欲無明所造諸業,因而積聚成他世再生的五蘊。

其餘外道沙門,若另有二法的異說,

但那不過是一種言說而己,令人聽後,會多增疑惑;

要把貪愛之心息滅無餘,要使無明永遠消滅不起,

盡除了愛欲,一切苦患就會停息,這是無上的佛陀智慧的說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八五經注釋:

1、苦陰:陰,即蘊,指五蘊而言,是構造有情之身心者也,人身有苦,故云苦陰。


SA.12.286

二八六【經旨】本經敘說世尊告訴眾比丘,如果對色等六境貪著愛樂,則彼等無常、變易時,則生大苦。如對彼等法之集、滅、味、患、離如實知,則得安穩涅槃。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諸天神與世人經常對色境貪著愛樂,如果那色境無常、變易或滅盡了,那些天神與世人就會生起很大的痛苦;同樣地,經常對聲、香、味、觸、法等五境貪著愛樂,如果那五境變易、無常或滅盡了,那些天神與世人就會生起很大的痛苦。

如來對色境、色境的集起、色境的息滅、對色境的愛樂、色境造成的禍患、出離色境等現象都能如實知道;能如實知道後,對色境就不會再去貪著愛樂,所以那色境如果變易、無常或滅盡了,仍是保持著安樂的心理;同樣地,對聲、香、味、觸、法五境,這五境的集起、息滅、愛樂、禍患、出離等現象,也都能如實知道,能如實知道後,就不會再去貪著愛樂。所以那色等六境如果變易、無常、滅盡了,還是保持著內心的安樂。為什麼呢?因為由於眼見色境的因緣便生起了眼識,上三事的和合又生起了眼觸,再由於眼觸而生起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如果對這三種感受的集起、這感受的息滅、對這感受的愛樂、這感受造成的禍患、出離這感受等現象,都能如實知道,那麼由於那色境的因緣所生起的障礙,這障礙除盡後,就叫做無上安穩涅槃。耳、鼻、舌、身諸根,乃至由於意根識取法境因緣便生起了意識,上三事的和合又生起了意觸,再由意觸而生起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如果對那些感受的集起、感受的息滅、對感受的愛樂、感受造成的禍患、出離那感受等現象,都能如實知道,能如實知道後,那麼由於那些現象因緣所生起的障礙,障礙盡除後,就叫做無上安穩涅槃。」

當時,世尊又重誦偈言:

「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種境界,

一向心生喜悅,深深地貪著愛樂它;

諸天神及世人,都認為只有這些才是快樂,

可是當這些境界變易或滅盡時,他們就會生起大苦了,

只有那些聖賢們,見其寂滅而快樂。

世間人所感到快樂的境界,賢聖的人觀察都是怨懟;

賢聖的人所見是苦的境界,世間人卻以為是快樂境界;

世間人所感到痛苦的境界,而賢聖的人則認為是快樂。

對這甚深難解的妙法,世人都生起疑惑之心,

由於被大闇(無明)所昏沒,所以就如眼盲冥暗無所見一樣;

只有具智慧的人,才能將冥暗撥開而得大光明。

像這樣甚深含意的法句,如果不是賢聖者,誰能了知呢?

那不會再還來世間受身心果報的人,才能深達真諦而明了這道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2.287

二八七【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鹿紐尊者,貪愛不斷、不知者,名第二住;貪愛已盡、已知者,名一一住。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瞻婆城的揭伽蓮花池邊。

那時,鹿紐尊者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稟告佛陀說:「世尊啊!就如世尊您所說的,有第二住,有一一住。為什麼叫做第二住?為什麼叫做一一住呢?」

佛陀告訴鹿紐說:「問得好啊!問得真好!鹿紐啊!你能向如來請問這樣的義理。」

佛陀告訴鹿紐說:「如果眼根識取色境時,生起可愛、可樂、可念、可意的心理,不斷地長養慾望;那比丘見此色境後,就會對它喜樂、讚歎、系著住;對色境喜樂、讚歎、系著後,心裡就會對它轉生歡喜;轉生歡喜後,就會對它生起深樂;生起深樂後,就會對它貪愛;貪愛後,就會生起障礙。有這歡喜、深樂、貪愛、障礙的現象,就叫第二住(招感來世身心果報,第二自體的生起)。對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像這樣的說法。鹿紐啊!有像這樣一類的比丘,即使他也是空閑獨處,可是仍叫做第二住。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對境界的愛喜不能斷除也不能息滅之故。愛欲不能斷除、不能了知的話,諸佛如來就說他有第二住。

如果有比丘,對於可愛、可樂、可念、可意,會長養欲貪的色境;那比丘見此色境後,對它不喜樂、不讚歎、不系著住;能不喜樂、不讚歎、不系著住後,就不會對它歡喜;由於對它不歡喜,所以就不會對它生起深樂;因為對它不深樂,所以就不會去貪愛它;不貪愛它,所以就不會生起障礙。能不歡喜、深樂、貪愛、障礙的話,就叫做一一住(不招感來世身心的果報,無第二自體的生起)。對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像這樣的說法。鹿紐啊!像這一類的比丘,即使住於高樓重閣之中,仍然叫做一一住的人。為什麼呢?因為他的貪愛已盡、已了知之故;貪愛已盡、已了知的人,諸佛如來就說他是一一住。」

當時,鹿紐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二八七經注釋:

1、瞻婆:為佛陀時代六大都市之一,為鴦伽國之首都。鴦伽國在摩揭陀國之東,其地在靠近現代比哈爾的巴伽爾浦爾。

2、揭伽池:揭伽蓮花池。


SA.12.288

二八八【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鹿紐尊者,若於六入處見可愛之境而生系著,則苦集;反之,則苦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瞻婆城的揭伽蓮花池邊。

那時,鹿紐尊者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稟告佛陀說:「慈悲的世尊啊!請您為我說法,我聽法之後,將獨自在一僻靜之處,專心思考,不放逸懈怠,……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告訴鹿紐說:「真好啊!真好!鹿紐啊!你能向如來請問這樣的義理。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解說。」

佛陀告訴鹿紐說:「如果眼睛看見可愛、可樂、可意、可念,會長養貪慾的色境;見此色境之後,對它讚歎、對它系著、對它欣悅;對它讚歎、對它系著後,那麼就會有歡喜的集起;歡喜集起後,就會有痛苦的集起。對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像這樣的說法。鹿紐啊!如果有比丘,眼睛看見可愛、可樂、可念、可意,會長養貪慾的色境;見此色境之後,由於對它能不欣悅、不讚歎、不系著;所以就不會有歡喜的集起;因為沒有歡喜集起,所以痛苦也就息滅。耳、鼻、舌、身、意諸根,乃至意根識取法境的現象,也是像這樣的說法。」

這時,鹿紐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就離去。

當時。鹿紐尊者聽佛陀的說法教誡後,獨自在僻靜之處,專心思考,不放逸懈怠,……乃至證成阿羅漢果,心靈獲得完善的解脫。

  第二八八經注釋:

1、鹿紐:即鴦伽國鹿子母(彌伽羅母)的兒子。鹿子母曾向佛陀發八大布施願,結婚時,又捐舍價值九億錢之嫁衣,請求建造精舍,即為經中所稱之東園鹿子母講堂,或稱鹿母講堂。


SA.12.289

二八九【經旨】本經敘說富樓那尊者聞佛陀說法後,欲往西方輸盧那國傳法,佛聞其決心,知其為法不惜身命,即鼓勵其前往。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富樓那尊者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立一邊,稟告佛陀說:「慈悲的世尊啊!請您為我說法,我將獨自坐於僻靜之處,專心思考,不放逸懈怠,……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之中了。」

佛陀告訴富樓那說:「真好啊!真好!你能向如來請問這樣的義理。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解說。如果有比丘眼睛看見可愛、可樂、可念、可意,會長養貪慾的色境;見此色境之後,對它欣悅、讚歎、系著住;對它欣悅、讚歎、系著住後,就會對它歡喜;對它歡喜後,就會樂著於它;樂著於它後,就會貪愛它;貪愛它後,就會生起障礙。由於有歡喜、樂著、貪愛、障礙之故,所以距涅槃就很遠了。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像這樣子。

富樓那啊!如果比丘眼睛看見可愛、可樂、可念、可意,會長養貪慾的色境;可是見後,對它能不欣悅、不讚歎、不系著住;由於能不欣悅、不讚歎、不系著住,所以就不會歡喜它;由於不歡喜它,所以對它就不會生起深樂;對它不深樂,所以就不會貪愛它;不貪愛它,所以就不會生起障礙。由於對境不歡喜、不深樂、不貪愛、不障礙,所以就會逐漸趨近涅槃。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像這樣。」

佛陀告訴富樓那說:「我已簡略地解說了佛法的教義,你打算往何處去呢?」

富樓那回答佛陀說:「世尊啊!承蒙世尊您為我略說教誡,我現在打算到西方的輸盧那國人間遊行教化。」

佛陀告訴富樓那說:「西方輸盧那國的人民很兇惡、輕躁、殘暴、好罵。富樓那啊!你如果聽聞到他們兇惡、輕躁、殘暴、好罵、毀辱的言語時,你將怎麼辦呢?」

富樓那回答佛陀說:「世尊啊!如果那西方輸盧那國的人民,在我面前兇惡、訶罵、毀辱我的話,我會做這樣的想法:那西方輸盧那人賢善而有智慧,雖然他們在我面前兇惡、輕躁、殘暴、好罵、毀辱我,可是還沒有用手打我,用石頭丟擲我哩!」

佛陀告訴富樓那說:「那西方那輸盧那人只是用兇惡、輕躁、殘暴、罵辱的方式對待你,你還可能幸免於難,如果他們又用手打你,用石頭丟擲你的話,你將怎麼辦呢?」

富樓那回答佛陀說:「世尊啊!西方的輸盧那人如果用手打我、擲石加害於我的話,我將會這樣的想著:『輸盧那人是賢善而有智慧的,雖然他們用手打或石擲來加害我,然而還不是用刀杖哩!』」

佛陀告訴富樓那說:「如果那輸盧那人或者真拿著刀杖加害你的話,你又將怎麼辦呢?」

富樓那回答說:「如果那輸盧那人或者真拿著刀杖加害於我,我將會這樣的想著:那輸盧那人是賢善而有智慧的,雖然他們拿著刀杖加害於我,然而還未殺死我。」

佛陀告訴富樓那說:「假使輸盧那人或者真的殺死你的話,你將怎麼辦呢?」

富樓那回答佛陀說:「世尊啊!假使西方輸盧那人或者真的殺死我的話,我將會這樣的想著:有許多世尊的弟子,當厭患他自身時,或者拿刀自殺,或者服食毒藥,或者用繩自系(上吊),或者自投深坑;那西方輸盧那人賢善而有智慧,對我這朽敗的身體,用一點小方便,就使我得到了解脫。」

佛陀說:「真是偉大啊!富樓那比丘!你完善地修習忍辱之道,你現在有足夠的能力到輸盧那人間去居住了。你現在應該去度化那些尚未被度化的人,安樂那些未得安樂的人,對那些未得涅槃的人,使他們證得涅槃。」

當時,富樓那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禮敬後便離去。

這時,富樓那尊者過了夜晚到了早晨,穿好法衣,拿著缽盂,走進舍衛城乞食,食畢出城,安置好卧具,就拿著衣缽離開了,將到西方輸盧那國人間遊行教化。到達後,結夏安居,為五百位在家男眾弟子說法,並建立五百間僧伽藍(寺院)。那些繩床、卧褥,以及供養僧眾的器物,都全部備足。經過三個月後,就具足了阿羅漢的三種神通智慧,就在那裡進入了無餘涅槃。

  第二八九經注釋:

1、富樓那:依佛光大辭典說:富樓那為迦毘羅婆蘇(即迦毘羅衛)人,凈飯王國師之子,屬婆羅門種。容貌端正,自幼聰明,能解韋陀等諸論,長而厭俗,欲求解脫,遂於悉達太子出城之夜,與朋友三十人同時于波梨婆遮迦法中出家,入雪山,苦行精進,終得四禪五通。及佛成道,於鹿野苑轉法輪,師乃至佛所求出家受具足戒,後證得阿羅漢果。以其長於辯才,善於分別義理,後專事演法教化,因聞其說法而解脫得度者,多達九萬九千人,故被譽為「說法第一」。

2、西方輸盧那:佛光雜阿含藏注云:「為富樓那比丘之出生國。」未知何據?

3、夏安居:即結夏安居,又名坐夏,或坐臘,即在夏季的三個月中,僧徒們不得隨便外出,以便致力於坐禪和修習佛法。

4、優婆塞:即在家親近奉事三寶和受持五戒的男居士。

5、五百僧伽藍:僧伽藍,即寺院。五百僧伽藍,即五百間寺院。一說是建立容納五百僧人的大寺院。

6、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來世的事;漏盡明是以聖智斷盡一切的煩惱。以上三者,在阿羅漢叫做三明,在佛卻叫做三達。


SA.12.290

二九〇【經旨】本經敘說摩羅迦舅聞佛略說法要後,於不系著眼色等廣解其義。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摩羅迦舅比丘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稟告佛陀說:「慈悲的世尊啊!請您為我說法,我聽聞佛法後,將獨自在一僻靜之處,專心思惟,不放逸懈怠,……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之中了。」

當時,世尊告訴摩羅迦舅說:「那些年少比丘,聰明利根,雖然他們在我正法、戒律中出家未久,然而在我正法、戒律中修習尚不懈怠;何況你今日已年老根熟(指六根遲鈍),竟然還要聽聞我為你略說教戒!」

摩羅迦舅稟告佛陀說:「世尊啊!我雖然年老根熟,然而還是想要聽聞世尊您略說教戒,希望世尊您能為我略說教戒,我聽法之後,將獨自在一僻靜之處,專心思考,……乃至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之中了。」第二次與第三次,也都是這樣的向佛陀祈請說法。

佛陀都告訴摩羅迦舅說:「你現在暫停請法!」這樣的回答三次,並不為他說法。

那時,世尊告訴摩羅迦舅說:「我現在問你,你就隨自己的意見回答我吧!」

佛陀告訴摩羅迦舅說:「如果眼根未曾見過這色境的話,你將會想要見它,並對那個未曾見過的色境生起欲求、生起愛樂、生起想念、生起貪著嗎?」

摩羅迦舅答說:「不會,世尊」

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感觸、意識法等現象,也是像這樣的問說。

佛陀告訴摩羅迦舅說:「答得真好啊!答得真妙!摩羅迦舅啊!你的眼見能以所見色境為量,耳聞能以所聞聲境為量,感覺能以所覺之境為量,意識能以所識法境為量。」(言摩羅迦舅的六根能有正確的見、聞、覺、知)於是佛陀唱說偈頌:

「如果你不在他那兒,而他那兒又不在你這兒;

也不是在這兩者的中間,這就叫盡了苦際。」

摩羅迦舅告訴佛陀說:「我已經知道了,世尊!我已經知道了,善逝!」

佛陀告訴摩羅迦舅說:「你如何在我簡略的說法中廣解它的義理呢?」

這時,摩羅迦舅唱說偈頌回答佛陀說:

「『如果眼睛看見色境後,而失去了正念,

就會對所見的色境,產生執取愛念之相狀。

有執取愛樂之相狀的人,心裡就會常被系縛著,

生起了其它種種的愛念,於是就有無量的色境集聚生起。

貪慾、瞋恚、害人的心理,會使他的道心退減,

長養著眾苦,而永遠離開了涅槃。

如果見色境能不執取其相的話,他的心就會隨生正念,

不會生起染污的愛欲,也不會生起系著之念;

不會生起各種愛念,雖有無量色境的集聚生起,

然而貪慾、瞋恚、害人的心理,再不能毀壞他的善心;

雖然有小小眾苦的長養,但會漸次地趨近涅槃,

這是日種最尊者所說的教法,要遠離貪愛,才能得到般涅槃境地。

如果耳聞諸聲境,心裡就失去了正念,

而執取一切聲境的相狀,執取而不捨棄;

還有鼻聞香、舌嘗味,以及身感觸境、意識法境,

一樣忘失了正念,執取表相的情況也是像這樣子。

在心裡如果生起了愛樂,就會被堅固地系縛著,

又生起種種的愛念,於是無量的現象便集聚而生;

這貪慾、瞋恚、害人的心理,會退減敗壞他的道心,

於是不斷長養集聚眾苦,便永離於涅槃的境地。

如果不去染著諸法,依住於正智正念,

他的心靈就不會受染污,也不會去愛樂貪著,

那麼就不會生起一切的愛念,雖有無量現象的集起,

但貪慾、瞋恚、害人的心理,都不能退減他的道心;

一切痛苦也會隨之損減,逐漸地趨近於涅槃。

愛欲除盡就是般涅槃,這是世尊的說法。』

這就叫在世尊簡略的說法中,深廣地去了解它的義理。」

佛陀告訴摩羅迦舅說:「你是真能在我簡略的說法中去廣解它的義理。為什麼呢?因為就如你所說的偈頌:

『如果眼睛看見一切色境,就忘失了正念,

那麼對所見的色境,就會產生執取愛念的相狀。……。』就如前面所講所廣說的一樣。」

當時,摩羅迦舅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禮敬後離去。

那時,摩羅迦舅尊者在世尊簡略說法中廣解它的法義後,獨自在一僻靜之處,專心思考,不放逸懈怠,……乃至證成阿羅漢,心靈得到了解脫。

  第二九〇經注釋:

1、「若汝非於彼,彼亦復非此;亦非兩中間,是則為苦邊。」:此偈頌南傳大藏經作「汝不在此世、不在來世、不在兩界之中間,此為苦惱之滅盡。」說法不同,可為參考。

5、五百僧伽藍:僧伽藍,即寺院。五百僧伽藍,即五百間寺院。一說是建立容納五百僧人的大寺院。

6、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宿命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宿世的事;天眼明是明白自己或他人一切來世的事;漏盡明是以聖智斷盡一切的煩惱。以上三者,在阿羅漢叫做三明,在佛卻叫做三達。


SA.12.291

  二九一【經旨】本經敘說若於色等六境不起貪慾如實知,是名有經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一種經法,眾比丘啊!有依這種經法(因由、原理)的比丘,他不依信仰,不依愛好,不依傳聞,不依對諸法行相的思惟、推求,不依見解、審慮,便可得到正知而說:『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凈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的嗎?」

眾比丘稟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慈悲的世尊啊!希望您能為我們廣為解說,眾比丘聽聞後,當會信受奉行!」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比丘啊!就是眼見色境後,覺知色境的存在,但並不會覺得對色境有欲貪;我以前眼根識取色境會有欲貪,然而我已如實地知道現在眼根識取色境不再有欲貪。如果比丘眼見色境後,覺知色境的存在,但是對色境並不會起欲貪,也能覺知我以前的眼識有欲貪,然而他說:『我已如實地知道現在眼識對色境不再有欲貪。』的話,眾比丘啊!你們的意見怎樣?那位比丘有這樣的知見,是依於信仰,依於愛好,依於傳聞,依於對諸法行相的思惟、推求,依於見解、審慮得到的嗎?」

比丘答說:「不是,世尊!」

佛陀又問說:「運用這個經法,能夠如實地正知所知所見的現象嗎?」

比丘答說:「是的,世尊!」

佛陀又說:「耳、鼻、舌、身諸根,乃至意根識取法境時,也是這樣子。眾比丘啊!這就叫做有經法。比丘如果能夠崇向這個經法,不依信仰,不依愛好,不依傳聞,不依對諸法行相的思惟、推求,不依見解、審慮,便能得正知而說: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凈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九一經注釋:

1、「有經法。諸比丘!崇向而於經法,異信、異欲、異聞、異行思惟、異見審諦忍,正知而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此段經文頗難理解,比對南傳相對經文,元亨寺譯本作:「諸比丘!有依因由之比丘,不依信、不依愛好、不依傳聞、不依理由之論辯、不依樂著於推理玄想,證知:『生已盡、梵行已修、所作已辦,不為如是再生』如是因由對他釋答耶?可見北傳「經法」一詞即南傳之「因由」,一般譯意「方便」(pariyāya),此英譯為method(方法),元亨寺漢譯南傳大藏經譯者參考巴利本kārana譯為「因由」,此字有原因、理由、道理、原理、根據等意思。全段從後段眾比丘的回答經文來看,應與南傳一樣用問句才對。本段白話譯文是參考南傳經文翻譯而成。另北傳之「異行思惟」,即不依諸法行相之思惟。所謂行相,指心識對於事物之境時,顯現於心內之影像。「異見審諦忍」,或譯作「異見審諦思」即不依見解、審慮之意。

2、答言:「不也,世尊!」:「不也」原作「如是」。比對前段文意,及南傳經文改正。


SA.12.292

二九二【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眾比丘,若於六入處斷欲,則於未來世永不復生。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應當要斷除貪慾。斷除了眼根的貪慾後,那麼就能斷除由眼根貪慾隨生的煩惱,並且得到覺證,把它從根本斷除掉,就像砍斷多羅樹頭一樣,在未來世永不再生起;對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這樣的說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二九二經注釋:

1、「斷眼欲已,眼則已斷、已知」:參考元亨寺「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之翻譯:「諸比丘!於眼欲貪者,是即心之隨煩惱。於耳欲貪……,於鼻欲貪……,於舌欲貪……,於身欲貪……,於意欲貪者,是即心之隨煩惱。諸比丘!比丘若於此六處,斷心之隨煩惱者,則其心向出離而使圓滿出離。心堪任於現所證知、現證之諸法。」可知本經「眼則已斷、已知」應指斷除由貪慾而隨生的煩惱,並且得到覺證。


SA.12.293

二九三【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眾比丘,若於眼等生、住、轉出,則苦生、病住、老死出;反之則苦滅、病息、老死沒。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眼根生起、久住、或流轉變化,那麼隨著就有痛苦的生起、病禍的入住、老死的產生;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這樣。如果眼根寂滅、息止、不生了,那麼苦生現象就會隨著寂滅、病禍跟著息止、老死跟著沒有了;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這樣子。」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2.294

二九四【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眾比丘,眼等無常,故受逼迫苦生。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眼根生滅無常。如果眼根是有常的話,就不應受到逼迫之苦,也應當可對眼根說要使它這樣、或不使它這樣;但因為眼根生滅無常之故,所以眼根才會生起受逼迫之苦,也因此不得對眼根說要使它這樣、或不使它這樣。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這樣子。」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2.295

二九五【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眾比丘,眼等是苦,故受逼迫苦生。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眼根會令人苦惱。如果眼根是令人快樂的話,就不應受逼迫之苦,也應該可對眼根要使它這樣,不使它這樣;但因眼根是苦之故,所以才會受到逼迫的痛苦,也不得對眼根要求使它這樣、或不使它這樣。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這樣子。」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2.296

二九六【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眾比丘,眼等非我,故受逼迫苦生。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眼根不是我。如果眼根是我的話,就不應受逼迫之苦,也應該可對眼根要使它這樣,或不使它這樣;但因眼根不是我之故,所以才會受到逼迫的痛苦,也不得對眼根要求使它這樣、或不使它這樣。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這樣子。」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內六入處」三經(指二九四、二九五、二九六等三經)的經文所敘述一樣,「外六入處」三經的經文,也是同樣的說法。


SA.12.297

二九七【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生聞婆羅門,說明六根六境為一切。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位名叫生聞的婆羅門去到佛陀住處,彼此見面互相問訊,問訊完後,退坐一邊。他稟告佛陀說:「瞿曇啊!您所說的一切,到底什麼叫做一切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所說的一切,就是指十二入處——眼根與色境、耳根與聲境、鼻根與香境、舌根與味境、身根與觸境、意根與法境,這些就叫做一切。如果有人這樣說:『這些不是一切,沙門瞿曇所說的一切,我今將捨棄,另外建立其它一切說法。』的話,那個人但空有這樣的說法,經詢問後,他也不知內容,徒然增長疑惑,為什麼呢?因為並非真有這樣境界存在之故。」

當時,生聞婆羅門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SA.12.298

二九八【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生聞婆羅門,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等為一切有(一切存在現象);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位名叫生聞的婆羅門去到佛陀住處,彼此見面互相問訊,問訊完後,退坐一邊。他稟告佛陀說:「瞿曇啊!您所說一切存在的現象,到底什麼叫做一切存在的現象呢?」

佛陀告訴生聞婆羅門說:「我現在問你,你請隨意回答我。婆羅門啊!你意見怎樣?眼根是存在的嗎?」

婆羅門答說:「是存在,沙門瞿曇!」

佛陀又問:「顏色是存在的嗎?」

婆羅門答說:「是存在,沙門瞿曇!」

佛陀又問:「婆羅門啊!有色境、有眼識、有眼觸、有眼觸因緣而生的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嗎?」

婆羅門答說:「有的,沙門瞿曇!」

對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同樣的說法。就像這樣的廣為解說,……乃至非真有這樣境界存在之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生聞婆羅門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就從座席起來,告辭離去。


SA.12.299

二九九【經旨】本經經意同二九八經。內容可參考二九七、二九八兩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那時,有位名叫生聞的婆羅門去到佛陀住處,彼此見面互相問訊,問訊完後,退坐一邊,稟告佛陀說:「沙門瞿曇啊!您說的一切法,到底什麼叫一切法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像眼根及色境、眼識、眼觸、眼觸因緣所生的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還有那耳、鼻、舌、身、意諸根,乃至意根與法境、意識、意觸、意觸因緣所生的感受——或痛苦、或快樂、或不苦也不樂的感受,這些就叫做一切法。如又有人說:『這些不是一切法,沙門瞿曇所說的一切法,我現在將它捨棄,另外建立一切法。』的話,這都只是空有這樣的說法,經過數次的詢問後,他卻仍不知內容,只是徒增疑惑。為什麼呢?因為並非真有這樣境界存在的緣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生聞婆羅門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就從座席起來,告辭離去。

就如「生聞婆羅門所問」三經(指二九七、二九八、二九九等三經)的敘述一樣;此外,有「異比丘所問」三經、「尊者阿難所問」三經、「世尊法眼法根法依」三經,也跟前面經文的說法相同。


SA.12.300

三〇〇【經旨】本經敘說佛陀告訴比丘,六根是內入處、六境是外入處的意涵。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位比丘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稟告佛陀說:「世尊啊!就如世尊您所說,眼根是內入處,然而世尊您只是簡略地解說,不做詳細地說明分別。到底眼根這個內入處是怎樣的呢?」

佛陀告訴那位比丘說:「眼根是內入處,它是由地、水、火、風四大所造成的一種凈色根(指視神經或神經細胞),看不見,但具對礙的自性;耳、鼻、舌、身等內入處,也是這樣子。」

比丘又問佛陀說:「世尊啊!就如世尊您所說,意根是內入處,可是您並未詳為解說分別。到底意根這個內入處是怎樣的呢?」

佛陀告訴那位比丘說:「意根是內入處,就是指心、意、識,這些並不是物質的色陰,看不見,也沒有對礙的自性,這就叫意內入處。」

比丘又問佛陀說:「就如世尊您所說,色境是外入處,但世尊您只簡略地解說,不做詳細地說明分別。世尊啊!到底色外入處是怎樣的呢?」

佛陀告訴那位比丘說:「色是外入處,這色境是由地、水、火、風四大所造成,可看得見,而且有對礙的自性,這就叫色外入處。」

比丘又問佛陀說:「世尊您說聲境是外入處,可是您並未詳為解說分別。到底聲外入處是怎樣的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這聲境是由地、水、火、風四大所造成,不可看見,但有對礙的自性。就如對聲境的解說一樣,我對香境、味境也是這樣的說法。」

比丘又問佛陀說:「世尊您說觸境是外入處,可是您並未詳為解說分別。到底觸外入處是怎樣的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觸境是外入處,就是指由地、水、火、風四大,以及這四大所造成的色陰(物質),看不見(如柔、軟、細、滑……),但有對礙的自性。這就叫觸外入處。」

比丘又問:「世尊您說法境是外入處,但是並未詳為解說。到底法外入處是怎樣的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法境是外入處,它是其它十一入處所不攝受,看不見,也沒有對礙的自性,這就叫法外入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〇〇經注釋:

1、「眼是內入處,四大所造凈色」:入處,指六入處,有內外之分,內入處是根,外入處是境。眼內入處即指眼根而言。四大,指地、水、火、風四種元素。凈色,此指凈色根而言,又叫做「勝義根」,乃五根的實體,依之則有發識取境的作用,為四大種所成,今之所謂「神經」,彷佛似之。

2、「不可見,有對」:即「不可見有對色」,為「三種色」之一。三種色是——可見有對色:指眼睛可見之一切世間色塵。二、不可見有對色:指眼、耳、鼻、舌、身五根(五種神經)與聲、香、味、觸四塵。三、不可見無對色:即無表色,指由四大所生之法塵,是餘十一入處所不能攝受者。對者,是對礙之義。


SA.12.301

三〇一【經旨】本經敘說六內入處的內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種內入處,就是指眼內入處,以及耳、鼻、舌、身、意等內入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2.302

三〇二【經旨】本經敘說六外入處的內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種外入處,是哪六種呢?我說色是外入處,以及聲、香、味、觸、法等都是外入處,這些就叫六外入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2.303

三〇三【經旨】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識身(六種心識)。是那六種呢?就是指眼識身、耳識身、鼻識身、舌識身、身識身、意識身,這些就叫六識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〇三經注釋:

1、識身:指認識作用之種類。身,集、種類之意。(佛光大辭典)


SA.12.304

三〇四【經旨】本經敘說六觸身的內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觸身(六種覺觸)。是那六觸身呢?就是指眼觸身、耳觸身、鼻觸身、舌觸身、身觸身、意觸身,這些就叫六觸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2.305

三〇五【經旨】本經敘說六受身的內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受身(六種感受)。是那六種呢?就是眼觸所生的感受,以及耳、鼻、舌、身、意觸等所生的感受,這些就叫六受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2.306

三〇六【經旨】本經敘說六想身的內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想身(六種想像)。是那六種呢?

就是眼觸所生的想像,以及耳、鼻、舌、身、意觸等所生的想像,這些就叫六想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2.307

三〇七【經旨】本經敘說六思身的內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思身(六種意志行為)。是那六種呢?就是眼觸所生的意志行為,以及耳、鼻、舌、身、意觸等所生的意志行為,這些就叫六思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2.308

三〇八【經旨】本經敘說六愛身的內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愛身(六種喜愛)。是那六愛身呢?就是眼觸所生的喜愛,以及耳、鼻、舌、身、意觸等所生的喜愛,這些就叫六愛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2.309

三〇九【經旨】本經敘說六顧念的內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種顧念。是那六種呢?就是對色的顧念、對聲的顧念、對香的顧念、對味的顧念、對觸的顧念、對法的顧念,這些就叫六顧念。」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2.310
  三一〇【經旨】本經敘說六境有漏,是取心覆藏。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種隱覆心靈的事物,是那六種呢?就是有漏(有煩惱)的色境,會使人執取而覆藏其心;以及聲、香、味、觸、法等有漏的事物,這些都會使人執取而覆藏其心,這就叫六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2.311

三一一【經旨】本經敘說三世之六根無常,多聞聖弟子應不顧、不欣、生厭。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過去與未來的眼根都是無常,更何況是現在的眼根!多聞的聖弟子能這樣地去觀察的話,就不會顧念過去的眼根,也不欣慕未來的眼根,對現在的眼根厭嫌、遠離貪愛、向於滅盡;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這樣子。」

如本篇「無常」的經文所述,像這苦、空、非我等法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如「內入處」四經與「外入處」四經,也是這樣的說法。


SA.12.312

三一二【經旨】本經敘說業為六根之因、緣、縛,愛為業之因、緣、縛,無明為愛之因、緣、縛,不正思惟為無明之因、緣、縛,不正思惟又生於痴。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留搜國的調牛聚落里。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為你們說法,從初始、中段到後段都很殊勝,有完善的義理、美好的法味,純一圓滿清凈,是梵行清白之法。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就是這所謂有因、有緣、有縛法的經文。

有因、有緣、有縛法的經文內容是怎樣呢?就是說這眼根是有因、有緣、有系縛。什麼是眼根的因、眼根的緣、眼根的系縛呢?我說眼根是以業為因,以業為緣,被業所系縛;而業也是有因、有緣、有系縛。什麼是業的因、業的緣、業的系縛呢?我說業是以愛為因、以愛為緣,被愛所系縛;而愛也是有因、有緣、有系縛。什麼是愛的因、愛的緣、愛的系縛呢?我說愛是以無明(沒有智慧)為因、無明為緣、被無明所系縛。什麼是無明的因、無明的緣、無明的系縛呢?我說無明是以不正思惟為因、不正思惟為緣,被不正思惟所系縛;而不正思惟也是有因、有緣、有系縛。什麼是不正思惟的因、不正思惟的緣、不正思惟的系縛呢?我說就是由於眼見色境,所以才生起不正的思惟;而不正的思惟又生自愚痴。

由於眼見色境,生起不正的思惟;不正思惟又生自愚痴,那愚痴的人就是無明,痴求貪慾就叫做愛,由愛所造作的就叫做業。就這樣,比丘啊!不正思惟因而有無明,有無明因而有貪愛,有貪愛因而造業,有造業因而招感眼根的生起。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這樣子,這就叫有因、有緣、有縛法的經文。」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一二經注釋:

1、本經「佛光阿含藏」解說:「本經說明六根為業之因、緣、縛,業為愛之因、緣、縛,愛為無明之因、緣、縛,無明為不正思惟之因、緣、縛,不正思惟生於痴。」這樣的解說是錯誤的。根據「瑜伽師地論」對本經的解說:「謂彼六處以業為因;業,愛為因;愛復用彼無明為因;無明復用不如正理作意(不正思惟)為因;不正作意復用無明觸為因。」可見其因果順序應是:無明觸→不正思惟→無明→愛→業→六根。而佛光版的解說正好與此相反。

2、不正思惟因無明:無明下原有「為愛」二字,今根據「雜阿含經論會編」予以刪除。


SA.12.310

三一三【經旨】本經敘說六根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一切皆由因緣而起。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留搜國的調牛聚落里。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為你們說法,從開始、中間到後段都很殊勝,有完善的法義,美好法味,純一圓滿清凈,是梵行清白之法,即所謂第一義空經。你們要仔細地聽!好好地思考!我就要為你們解說。

什麼是第一義空經呢?眾比丘啊!就好比眼根生時它沒有來處,滅時也沒有去處。就像這樣,眼根由沒有而生,生後又滅盡,只有業報而無造作者,這由因緣積聚而成之體滅後,其它由因緣積聚而成之體又相續生起,這當中就只有俗諦的因緣果報罷了;耳、鼻、舌、身、意諸根的生滅,也是這樣,都只有俗諦的因緣果報。所謂俗諦的因緣果報,就是說由於這裡的存在,所以決定那裡的存在;由於這裡的生起,所以決定那裡的生起。比如由於愚痴無明,所以有身、口、意的妄行造作;由於身、口、意的妄行造作,所以就生起業識,……廣說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生起。又且,由於這裡的不存在,所以決定那裡的不存在;由於這裡的息滅,所以決定那裡的息滅;由於愚痴無明息滅了;所以身、口、意的妄行造作就會息滅;身、口、意的妄行造作息滅,所以業識就會息滅,……如此地廣說,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比丘啊!這就是第一義空法經。」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聞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一三經注釋:

1、第一義空經:第一義,謂事理最初緊要者;又無上甚深之妙理亦稱為第一義。所以稱為空經,蓋因本經實講六根皆由因緣起,其生滅無自性,故為空。

2、俗數法:即俗諦因果。


SA.12.314

三一四【經旨】本經敘說有六喜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種喜行。是那六種呢?比丘啊!就是這眼根看見色境時而心覺歡喜,於是就在那色境之處有所行作;耳聽聲、鼻聞香、舌嘗味、身覺觸,乃至意識法時,也是心覺歡喜,而在那法境之處有所行作。眾比丘啊!這就叫六喜行。」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2.315

三一五【經旨】本經敘說有六種憂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種憂行。是那六種呢?眾比丘啊!如果眼見色境而會生起憂慮的話,就會在那色境之處行作;像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感觸、意識法時,如果也會生起憂慮的話,那麼就會在那些法境之處而行作。眾比丘啊!這就叫六憂行。」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2.316

三一六【經旨】本經敘說有六種舍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種的舍行。是那六種呢?眾比丘啊!如果眼見色境能起不喜不憂的舍心,就在這色境之處行作;像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感觸、意識法時,也能生起不喜不憂的舍心,就在那些法境之處行作。這就叫比丘的六舍行。」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2.317

三一七【經旨】本經敘說有六種常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六種常行。是那六種呢?就是如比丘眼見色境後,能依住於不覺得苦惱、也不覺得快樂的舍心中,保有正念正智;像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感觸、意識法時,也能依住於不苦不樂的舍心中,保有正念正智,這就叫比丘的六常行。」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2.318

三一八【經旨】本經敘說有六常行,若比丘能修行成就此六常行,乃世極難得之事。內容大多與三一七經相同,譯文略。


SA.12.319

三一九【經旨】本經敘說有六常行,若比丘能修行成就此六常行,乃世間極難得之事,是世人所應承事、恭敬、供養,此是世間無上的福田。內容大多與三一七經同,譯文略。


SA.12.320

三二〇【經旨】本經敘說有六常行,而舍利弗等比丘乃成就此六常行者,乃世間極難得之事,是世人所應承事、恭敬、供養,此是世間無上的福田。內容大多與三一七經同,譯文略。


第十二卷終。


序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


【Chanworld.org收集整理】2018.06.09-2018.06.3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