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zhidulun2

1-1011-2021-3031-4041-5051-6061-7071-8081-9091-100


《大智度論》2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 詔譯

(共100 卷 紙本來源: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 編 / 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 Popular Edition in 1988)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舍利弗因緣第十六(卷第十一)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奉 詔譯

[0136a07] 【經】

[0136a07] 佛告舍利弗。

[0136a07] 【論】

[0136a07] 問曰:

[0136a07] 般若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法,佛何以故告舍利弗而不告菩薩?

[0136a09] 答曰:

[0136a09] 舍利弗於一切弟子中,智慧最第一,如佛偈說:

「一切眾生智,唯除佛世尊;
欲比舍利弗,智慧及多聞,
於十六分中,猶尚不及一。」

[0136a14] 複次,舍利弗智慧多聞,有大功德。年始八歲,誦十八部經,通解一切經書義理。是時,摩伽陀國有龍王兄弟:一名姞利,二名阿伽羅。降雨以時,國無荒年,人民感之,常以仲春之月,一切大集至龍住處,為設大會,作樂談義,終此一日。自古及今,斯集未替,遂以龍名以名此會。此日常法,敷四高座:一為國王,二為太子,三為大臣,四為論士。

[0136a22] 爾時,舍利弗以八歲之身,問眾人言:「此四高座,為誰敷之?」眾人答言:「為國王、太子、大臣、論士。」是時,舍利弗觀察時人婆羅門等,神情瞻向,無勝己者,便昇論床,結跏趺坐。眾人疑怪,或謂愚小無知,或謂智量過人。雖復嘉其神異,而猶各懷自矜,恥其年小,不自與語,皆遣年少弟子傳言問之。其答酬旨趣,辭理超絕!時諸論師嘆未曾有,愚智大小一切皆伏。王大歡喜,即命有司封一聚落,常以給之。王乘象輿,振鈴告告宣示一切,十六大國,六大城中無不慶悅。

[0136b03] 是時,告占師子,名拘律陀,姓大目揵連,舍利弗友而親之。舍利弗才明見重,目揵連豪爽最貴。此二人者,才智相比,德行互同;行則俱游,住則同止;少長繾綣,結要終始。後俱厭世,出家學道,作梵志弟子。情求道門,久而無徵,以問於師。師名刪闍耶,而答之言:「自我求道,彌歷年歲,不知為有道果無耶?我非其人耶?而亦不得!」

[0136b11] 他日其師寢疾,舍利弗在頭邊立,大目連在足邊立,喘喘然其命將終,乃愍爾而笑。二人同心,俱問笑意。師答之言:「世俗無眼,為恩愛所侵。我見金地國王死,其大夫人自投火[卄/積],求同一處,而此二人行報各異,生處殊絕。」是時二人筆受師語,欲以驗其虛實。後有金地商人,遠來摩伽陀國,二人以疏驗之,果如師語,乃憮然嘆曰:「我等非其人耶?為是師隱我耶?」二人相與誓曰:「若先得甘露,要畢同味。」

[0136b20] 是時,佛度迦葉兄弟千人,次游諸國,到王舍城,頓止竹園。二梵志師聞佛出世,俱入王舍城,欲知消息。爾時,有一比丘,名阿說示(五人之一),著衣持鉢,入城乞食。舍利弗見其儀服異容,諸根靜默,就而問言:「汝誰弟子?師是何人?」答言:「釋種太子厭老、病、死苦,出家學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我師也。」舍利弗言:「汝師教授為我說之!」即答偈曰:

「我年既幼稚,學日又初淺,
豈能宣至真,廣說如來義!」

[0136c02] 舍利弗言:「略說其要!」爾時,阿說示比丘說此偈言:

「諸法因緣生,是法說因緣,
是法因緣盡,大師如是說。」

[0136c06] 舍利弗聞此偈已,即得初道,還報目連。目連見其顏色和悅,迎謂之言:「汝得甘露味耶?為我說之!」舍利弗即為其說向所聞偈。目連言:「更為重說!」即復為說,亦得初道。

[0136c09] 二師與二百五十弟子,俱到佛所。佛遙見二人與弟子俱來,告諸比丘:「汝等見此二人,在諸梵志前者不?」諸比丘言:「已見!」佛言:「是二人者,是我弟子中,智慧第一、神足第一弟子。」大眾俱來,以漸近佛,既到稽首,在一面立,俱白佛言:「世尊!我等於佛法中欲出家受戒!」佛言:「善來比丘!」即時鬚髮自落,法服著身,衣鉢具足,受成就戒。過半月後,佛為長爪梵志說法時,舍利弗得阿羅漢道。所以半月後得道者,是人當作逐佛轉法輪師,應在學地,現前自入諸法,種種具知,是故半月後得阿羅漢道。如是等種種功德甚多,是故舍利弗雖是阿羅漢,佛以是般若波羅蜜甚深法,為舍利弗說。

[0136c23] 問曰:

[0136c23] 若爾者,何以初少為舍利弗說,後多為須菩提說?若以智慧第一故應為多說,復何以為須菩提說?

[0136c26] 答曰:

[0136c26] 舍利弗佛弟子中智慧第一;須菩提於弟子中,得無諍三昧最第一。無諍三昧相,常觀眾生不令心惱,多行憐愍。諸菩薩者,弘大誓願以度眾生,憐愍相同,是故命說。

[0137a01] 複次,是須菩提好行空三昧,如佛在忉利天,夏安居受歲已,還下閻浮提。爾時,須菩提於石窟中住,自思惟:「佛從忉利天來下,我當至佛所耶?不至佛所耶?」又念言:「佛常說:若人以智慧眼觀佛法身,則為見佛中最。」是時,以佛從忉利天下故,閻浮提中四部眾集,諸天見人,人亦見天。座中有佛,及轉輪聖王、諸天大眾,眾會莊嚴,先未曾有!須菩提心念:「今此大眾,雖復殊特,勢不久停,磨滅之法,皆歸無常。」因此無常觀之初門,悉知諸法空無有實;作是觀時,即得道證。

[0137a12] 爾時,一切眾人皆欲求先見佛,禮敬供養。有華色比丘尼,欲除女名之惡,便化為轉輪聖王及七寶千子,眾人見之,皆避坐起去。化王到佛所已,還複本身,為比丘尼最初禮佛。是時,佛告比丘尼:「非汝初禮,須菩提最初禮我。所以者何?須菩提觀諸法空,是為見佛法身,得真供養,供養中最,非以致敬生身為供養也。」以是故言須菩提常行空三昧,與般若波羅蜜空相相應。以是故佛命令說般若波羅蜜。

[0137a22] 複次,佛以眾生信敬阿羅漢諸漏已盡,命之為說,眾得凈信故。諸菩薩漏未盡,若以為證,諸人不信。以是故,與舍利弗、須菩提,共說般若波羅蜜。

[0137a25] 問曰:

[0137a25] 何以名舍利弗?為是父母所作字?為是依行功德立名?

[0137a26] 答曰:

[0137a27] 是父母所作名字。

[0137a27] 於閻浮提中第一安樂,有摩伽陀國,是中有大城名王舍,王名頻婆娑羅,有婆羅門論議師,名摩陀羅,王以其人善能論故,賜封一邑,去城不遠。是摩陀羅遂有居家,婦生一女,眼似舍利鳥眼,即名此女為舍利。次生一男,膝骨麁大,名拘郗羅。拘郗羅(秦言大膝也)是婆羅門,既有居家,畜養男女,所學經書,皆已廢忘,又不業新。

[0137b06] 是時,南天竺有一婆羅門大論議師,字提舍,於十八種大經,皆悉通利。是人入王舍城,頭上戴火,以銅鍱腹。人問其故,便言:「我所學經書甚多,恐腹破裂,是故鍱之。」又問:「頭上何以戴火?」答言:「以大闇故。」眾人言:「日出照明,何以言闇?」答言:「闇有二種:一者、日光不照,二者、愚痴闇蔽。今雖有日明,而愚痴猶黑。」眾人言:「汝但未見婆羅門摩陀羅,汝若見者,腹當縮,明當闇。」是婆羅門逕至鼓邊,打論議鼓。

[0137b15] 國王聞之,問是何人?眾臣答言:「南天竺有一婆羅門,名提舍,大論議師,欲求論處,故打論鼓。」王大歡喜,即集眾人而告之曰:「有能難者,與之論議!」

[0137b18] 摩陀羅聞之自疑,「我以廢忘,又不業新,不知我今能與論不?」僶俛而來。於道中見二特牛,方相觝觸,心中作想:「此牛是我,彼牛是彼,以此為占,知誰得勝?」此牛不如,便大愁憂而自念言:「如此相者,我將不如。」欲入眾時,見有母人,挾一瓶水,正在其前,躄地破瓶。復作是念:「是亦不吉。」甚大不樂。既入眾中,見彼論師,顏貌意色,勝相具足,自知不如。事不獲已,與共論議。論議既交,便墮負處。

[0137b28] 王大歡喜:「大智明人,遠入我國!」復欲為之封一聚落。諸臣議言:「一聰明人來,便封一邑,功臣不賞,但寵語論,恐非安國全家之道!今摩陀羅論議不如,應奪其封以與勝者;若更有勝人,復以與之。」王用其言,即奪與後人。

[0137c04] 是時摩陀羅語提舍言:「汝是聰明人,我以女妻汝,男兒相累;今欲遠出他國,以求本志。」提舍納其女為婦。

[0137c06] 其婦懷妊,夢見一人,身被甲冑,手執金剛,摧破諸山,而在大山邊立。覺已白其夫言,我夢如是。提舍言:「汝當生男,摧伏一切諸論議師,唯不勝一人,當與作弟子。」

[0137c10] 舍利懷妊,以其子故,母亦聰明,大能論議。其弟拘郗羅,與姊談論,每屈不如;知所懷子,必大智慧,未生如是,何況出生!即舍家學問,至南天竺,不剪指爪,讀十八種經書,皆令通利,是故時人號為長爪梵志。

[0137c15] 姊子既生,七日之後,裹以白迭,以示其父。其父思惟:「我名提舍,逐我名字,字為憂波提舍。」(憂波,秦言逐;提舍,星名)是為父母作字。

[0137c18] 眾人以其舍利所生,皆共名之為舍利弗(弗秦言子)。

[0137c19] 複次,舍利弗世世本願,於釋迦文尼佛所作智慧第一弟子,字舍利弗。是為本願因緣名字,以是故名舍利弗。

[0137c22] 問曰:

[0137c22] 若爾者,何以不言「憂波提舍」,而但言「舍利弗」?

[0137c23] 答曰:

[0137c23] 時人貴重其母,於眾女人中聰明第一,以是因緣故稱舍利弗。

[0137c26] 【經】

[0137c26] 「菩薩摩訶薩欲以一切種知一切法,當習行般若波羅蜜。」

[0137c27] 【論】

[0137c27] 菩薩摩訶薩義,如先〈贊菩薩品〉中說。

[0137c28] 問曰:

[0137c28] 云何名「一切種」?云何名「一切法」?

[0137c29] 答曰:

[0137c29] 智慧門名為「種」。有人以一智慧門觀,有以二、三、十、百、千、萬乃至恆河沙等阿僧祇智慧門觀諸法。今以一切智慧門入一切種,觀一切法,是名「一切種」。

[0138a03] 如凡夫人三種觀,欲求離欲、離色故:觀欲、色界麁惡、誑惑、濁重。

[0138a05] 佛弟子八種觀:無常、苦、空、無我、如病、如癰、如箭入體、惱患。

[0138a06] 是八種觀,入四聖諦中,為十六行之四。

[0138a07] 十六者,觀苦四種:無常、苦、空、無我;觀苦因四種:集、因、緣、生;觀苦盡四種:盡、滅、妙、出;觀道四種:道、正、行、跡。

[0138a10] 出入息中復有十六行:一、觀入息,二、觀出息,三、觀息長息短,四、觀息遍身,五、除諸身行,六、受喜,七、受樂,八者、受諸心行,九、無作喜,十、心作攝,十一、心作解脫,十二、觀無常,十三、觀散壞,十四、觀離欲,十五、觀滅,十六、觀棄捨。

[0138a15] 復有六種念:念佛者,佛是多陀阿伽陀、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如是等十號。五念如後說。

[0138a17] 世智、出世智,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智,如是等智慧知諸法,名為「一切種」。

[0138a19] 「一切法」者,識所緣法,是一切法。所謂眼識緣色,耳識緣聲,鼻識緣香,舌識緣味,身識緣觸,意識緣法——緣眼、緣色、緣眼識,耳聲、鼻香、舌味、身觸亦如是,乃至緣意、緣法、緣意識。是名「一切法」,是為識所緣法。

[0138a23] 複次,智所緣法,是一切法。所謂苦智知苦,集智知集,盡智知盡,道智知道,世智知苦、集、盡、道及虛空、非數緣滅,是為智所緣法。

[0138a26] 複次,二法攝一切法:色法、無色法,可見法、不可見法,有對法、無對法,有漏、無漏,有為、無為,心相應、心不相應,業相應、業不相應(丹注云:心法中除思,與盡相應,業即是思,故除),近法、遠法等。如是種種二法,攝一切法(丹注云:現在及無為是名近法,未來、過去是名遠法)。

[0138b02] 複次,三種法攝一切法:善、不善、無記;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見諦斷、思惟斷、不斷。復有三種法:五眾、十二入、十八界。持如是等種種三法,盡攝一切法。

[0138b05] 復有四種法:過去、未來、現在法、非過去未來現在法;欲界繫法、色界繫法、無色界繫法、不繫法;因善法、因不善法、因無記法、非因善不善無記法;緣緣法、緣不緣法、緣緣不緣緣法、亦非緣緣非不緣緣法。如是等四種法,攝一切法。

[0138b10] 有五種法:色、心、心相應、心不相應、無為法。如是等種種五法,攝一切法。

[0138b12] 有六種法:見苦斷法、見習、盡、道斷法、思惟斷法、不斷法。如是等種種六法。乃至無量法攝一切法。是為一切法。

[0138b15] 問曰:

[0138b15] 諸法甚深微妙不可思議,若一切眾生尚不能得知,何況一人慾盡知一切法?譬如有人慾量大地,及數大海水渧,欲稱須彌山,欲知虛空邊際,如是等事皆不可知,云何欲以一切種知一切法?

[0138b19] 答曰:

[0138b20] 愚痴闇蔽甚大苦,智慧光明最為樂!一切眾生皆不用苦,但欲求樂。是故菩薩求一切第一大智慧,一切種觀,欲知一切法。是菩薩發大心,普為一切眾生求大智慧,是故欲以一切種知一切法。如醫為一人、二人,用一種、二種葯則足;若欲治一切眾生病者,當須一切種葯。菩薩亦如是,欲度一切眾生故,欲知一切種一切法。如諸法甚深微妙無量,菩薩智慧亦甚深微妙無量。先答破一切智人中已廣說,如函大蓋亦大。

[0138b29] 複次,若不以理求一切法,則不可得;若以理求之,則無不得。譬如鑽火以木,則火可得;析薪求火,火不可得。如大地有邊際,自非一切智人,無大神力,則不能知;若神通力大,則知此三千大千世界地邊際。今此大地在金剛上,三千大千世界四邊則虛空,是為知地邊際。欲稱須彌山,亦如是。欲量虛空,非不能量,虛空無法,故不可量。

[0138c09] 【經】

[0138c09]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云何欲以一切種知一切法,當習行般若波羅蜜?」

[0138c11] 【論】

[0138c11] 問曰:

[0138c11] 佛欲說般若波羅蜜故,種種現神變,現已即應便說,何以故令舍利弗問而後說?

[0138c13] 答曰:

[0138c13] 問而後說,佛法應爾。

[0138c13] 複次,舍利弗知般若波羅蜜甚深,微妙無相之法,難解難知。自以智力種種思惟:「若觀諸法無常,是般若波羅蜜耶?不是耶?」不能自了,以是故問。

[0138c17] 複次,舍利弗非一切智,於佛智慧中譬如小兒。

[0138c18] 如說《阿婆檀那經》中:

[0138c18] 佛在祇洹住,晡時經行,舍利弗從佛經行。是時有鷹逐鴿,鴿飛來佛邊住,佛經行過之,影覆鴿上,鴿身安隱,怖畏即除,不復作聲。後舍利弗影到,鴿便作聲,戰怖如初。

[0138c22] 舍利弗白佛言:「佛及我身,俱無三毒,以何因緣佛影覆鴿,鴿便無聲,不復恐怖?我影覆上,鴿便作聲,戰慄如故?」

[0138c25] 佛言:「汝三毒習氣未盡,以是故,汝影覆時恐怖不除。汝觀此鴿宿世因緣,幾世作鴿?」

[0138c27] 舍利弗即時入宿命智三昧,觀見此鴿從鴿中來,如是一、二、三世,乃至八萬大劫,常作鴿身;過是已往,不能復見。

[0139a01] 舍利弗從三昧起,白佛言:「是鴿八萬大劫中,常作鴿身;過是已前,不能復知。」

[0139a02] 佛言:「汝若不能盡知過去世,試觀未來世,此鴿何時當脫?」

[0139a04] 舍利弗即入願智三昧,觀見此鴿,一、二、三世,乃至八萬大劫,未脫鴿身;過是已往,亦不能知。從三昧起,白佛言:「我見此鴿從一世、二世、乃至八萬大劫,未免鴿身;過此已往,不復能知!我不知過去、未來齊限,不審此鴿何時當脫?」

[0139a09] 佛告舍利弗:「此鴿除諸聲聞、辟支佛所知齊限,復於恆河沙等大劫中常作鴿身,罪訖得出。輪轉五道中,後得為人,經五百世中,乃得利根。是時有佛,度無量阿僧祇眾生,然後入無餘涅槃。遺法在世,是人作五戒優婆塞,從比丘聞贊佛功德,於是初發心,願欲作佛。然後於三阿僧祇劫,行六波羅蜜,十地具足,得作佛,度無量眾生已而入無餘涅槃。」

[0139a17] 是時,舍利弗向佛懺悔,白佛言:「我於一鳥尚不能知其本末,何況諸法!我若知佛智慧如是者,為佛智慧故,寧入阿鼻地獄受無量劫苦,不以為難。」

[0139a21] 如是等,於諸法中不了故問。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檀波羅蜜義第十七

[0139a24] 【經】

[0139a24]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以無所舍法具足檀波羅蜜,施者、受者及財物不可得故。」

[0139a26] 【論】

[0139a26] 問曰:

[0139a26] 「般若波羅蜜」是何等法?

[0139a27] 答曰:

[0139a27] 有人言:無漏慧根是般若波羅蜜相。何以故?一切慧中第一慧是名般若波羅蜜;無漏慧根是第一,以是故,無漏慧根名般若波羅蜜。

[0139b01] 問曰:

[0139b01] 若菩薩未斷結,云何得行無漏慧?

[0139b02] 答曰:

[0139b02] 菩薩雖未斷結,行相似無漏般若波羅蜜,是故得名行無漏般若波羅蜜。譬如聲聞人行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先行相似無漏法,後易得生苦法智忍。

[0139b06] 復有人言:菩薩有二種:有斷結使清凈,有未斷結使不清凈。斷結使清凈菩薩,能行無漏般若波羅蜜。

[0139b08] 問曰:

[0139b09] 若菩薩斷結清凈,復何以行般若波羅蜜?

[0139b09] 答曰:

[0139b10] 雖斷結使,十地未滿,未莊嚴佛土,未教化眾生,是故行般若波羅蜜。

[0139b11] 複次,斷結有二種:一者、斷三毒心,不著人天中五欲;二者、雖不著人天中五欲,於菩薩功德果報五欲未能舍離——如是菩薩,應行般若波羅蜜。

[0139b15] 譬如長老阿泥盧豆,在林中坐禪時,凈愛天女等,以凈妙之身來試阿泥盧豆。阿泥盧豆言:「諸姊作青色來,不用雜色。」欲觀不凈,不能得觀;黃、赤、白色,亦復如是。時阿泥盧豆閉目不視,語言:「諸姊遠去!」是時天女即滅不現。天福報形,猶尚如是,何況菩薩無量功德果報五欲?

[0139b21] 又如甄陀羅王與八萬四千甄陀羅來到佛所,彈琴歌頌,以供養佛。爾時,須彌山王及諸山樹木、人民、禽獸一切皆舞。佛邊大眾,乃至大迦葉,皆於座上不能自安。是時,天須菩薩問長老大迦葉:「耆年舊宿,行十二頭陀法之第一,何以在座不能自安?」大迦葉言:「三界五欲不能動我;是菩薩神通功德果報力故,令我如是,非我有心不能自安也。譬如須彌山,四邊風起,不能令動;至大劫盡時,毘藍風起,如吹爛草。」

[0139c02] 以是事故,知二種結中一種未斷;如是菩薩等,應行般若波羅蜜。

[0139c03] 是阿毘曇中如是說,復有人言:般若波羅蜜是有漏慧。何以故?菩薩至道樹下乃斷結;先雖有大智慧,有無量功德,而諸煩惱未斷。是故言菩薩般若波羅蜜是有漏智慧。

[0139c07] 復有人言:從初發意乃至道樹下,於其中間所有智慧,是名般若波羅蜜。成佛時,是般若波羅蜜轉名薩婆若。

[0139c10] 復有人言:菩薩有漏、無漏智慧,總名般若波羅蜜。何以故?菩薩觀涅槃,行佛道,以是事故,菩薩智慧應是無漏;以未斷結使,事未成辦故,應名有漏。

[0139c13] 復有人言:菩薩般若波羅蜜,無漏無為,不可見無對。

[0139c15] 復有人言:是般若波羅蜜,不可得相,若有若無,若常若無常,若空若實。是般若波羅蜜,非陰界入所攝,非有為、非無為,非法、非非法,無取無舍,不生不滅,出有無四句,適無所著。譬如火焰,四邊不可觸,以燒手故;般若波羅蜜相,亦如是不可觸,以邪見火燒故。

[0139c21] 問曰:

[0139c21] 上種種人說般若波羅蜜,何者為實?

[0139c22] 答曰:

[0139c22] 有人言:各各有理,皆是實。如經說:五百比丘各各說二邊及中道義,佛言皆有道理。

[0139c24] 有人言:末後答者為實。所以者何?不可破、不可壞故。若有法如毫氂許有者,皆有過失可破,若言無亦可破。此般若中,有亦無,無亦無,非有非無亦無,如是言說亦無,是名寂滅、無量、無戲論法。是故不可破、不可壞,是名真實般若波羅蜜,最勝無過者。如轉輪聖王降伏諸敵而不自高;般若波羅蜜亦如是,能破一切語言戲論,亦不有所破。

[0140a03] 複次,從此已後,品品中種種義門,說般若波羅蜜,皆是實相。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能具足六波羅蜜。

[0140a05] 問曰:

[0140a06] 云何名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能具足六波羅蜜?

[0140a07] 答曰:

[0140a07] 如是菩薩觀一切法,非常非無常,非苦非樂,非空非實,非我非無我,非生滅非不生滅。如是住甚深般若波羅蜜中,於般若波羅蜜相亦不取,是名不住法住;若取般若波羅蜜相,是為住法住。

[0140a13] 問曰:

[0140a13] 若不取般若波羅蜜相,心無所著,如佛所言:「一切諸法,欲為其本。」若不取者,云何得具足六波羅蜜?

[0140a15] 答曰:

[0140a15] 菩薩憐愍眾生故,先立誓願,我必當度脫一切眾生。以精進波羅蜜力故,雖知諸法不生不滅如涅槃相,復行諸功德,具足六波羅蜜。所以者何?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故。

[0140a19] 是名「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贊檀波羅蜜義第十八

[0140a23] 問曰:

[0140a23] 檀有何等利益故,菩薩住般若波羅蜜中,檀波羅蜜具足滿?

[0140a24] 答曰:

[0140a24] 檀有種種利益:

[0140a25] 檀為寶藏,常隨逐人;檀為破苦,能與人樂;檀為善御,開示天道;檀為善府,攝諸善人(施攝善人,與為因緣,故言「攝」);檀為安隱,臨命終時心不怖畏;檀為慈相,能濟一切;檀為集樂,能破苦賊;檀為大將,能伏慳敵;檀為妙果,天人所愛;檀為凈道,賢聖所游;檀為積善福德之門;檀為立事聚眾之緣;檀為善行愛果之種;檀為福業善人之相;檀破貧窮、斷三惡道;檀能全護福樂之果;檀為涅槃之初緣;入善人聚中之要法;稱譽讚歎之淵府;入眾無難之功德;心不悔恨之窟宅;善法道行之根本;種種歡樂之林藪;富貴安隱之福田;得道涅槃之津梁;聖人大士智者之所行;與人儉德寡識之所效。

[0140b09] 複次,譬如失火之家,黠慧之人,明識形勢,及火未至,急出財物;舍雖燒盡,財物悉在,更修室宅。好施之人,亦復如是,知身危脆,財物無常,修福及時,如火中出物;後世受樂,亦如彼人更修宅業,福慶自慰。愚惑之人,但知惜屋,怱怱營救,狂愚失智,不量火勢,勐風絕焰,土石為焦,翕響之間,蕩然夷滅。屋既不救,財物亦盡,飢寒凍餓,憂苦畢世。慳惜之人,亦復如是,不知身命無常,須臾叵保,而更聚歛守護愛惜,死至無期,忽焉逝沒,形與土木同流,財與委物俱棄,亦如愚人憂苦失計。

[0140b21] 複次,大慧之人,有心之士,乃能覺悟,知身如幻,財不可保,萬物無常,唯福可恃,將人出苦,津通大道。

[0140b23] 複次,大人大心,能大布施,能自利己;小人小心,不能益他,亦不自厚。

[0140b24] 複次,譬如勇士見敵,必期吞滅;智人慧心,深得悟理,慳賊雖強,亦能挫之,必令如意。遇良福田,值好時節(時:應施之時也。遇而不施是名失時),覺事應心,能大布施。

[0140b28] 複次,好施之人,為人所敬,如月初出,無不愛者;好名善譽,周聞天下,人所歸仰,一切皆信。好施之人,貴人所念,賤人所敬;命欲終時,其心不怖。如是果報,今世所得,譬如樹華。大果無量,後世福也。生死輪轉,往來五道,無親可恃,唯有布施若生天上、人中,得清凈果,皆由布施;象、馬畜生得好櫪養,亦是布施之所得也。

[0140c06] 布施之德,富貴歡樂;持戒之人,得生天上;禪智心凈,無所染著,得涅槃道。布施之福,是涅槃道之資糧也;念施故歡喜,歡喜故一心,一心觀生滅無常,觀生滅無常故得道。

[0140c10] 如人求蔭故種樹,或求華,或求果故種樹;布施求報亦復如是,今世、後世樂如求蔭,聲聞、辟支佛道如華,成佛如果。

[0140c13] 是為檀種種功德。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檀相義第十九

[0140c16] 問曰:

[0140c16] 云何名檀?

[0140c16] 答曰:

[0140c16] 檀名布施。心相應善思,是名為檀。

[0140c17] 有人言:從善思起身、口業,亦名為檀。

[0140c18] 有人言:有信、有福田、有財物,三事和合時,心生舍法,能破慳貪,是名為檀。譬如慈法,觀眾生樂而心生慈;布施心數法,亦復如是,三事和合,心生舍法,能破慳貪。

[0140c21] 檀有三種:或欲界繫,或色界繫,或不繫。(丹本注云:聖人行施故名不繫)心相應法,隨心行,共心生,非色法,能作緣。非業,業相應,隨業行,共業生,非先世業報生。二種修:行修、得修。二種證:身證、慧證。若思惟斷,若不斷,二見斷:欲界、色界盡見斷。有覺有觀法;凡夫、聖人共行。如是等,阿毘曇中廣分別說。

[0140c28] 複次,施有二種:有凈,有不凈。

[0140c29] 不凈施者,直施無所為。或有為求財故施,或愧人故施,或為嫌責故施,或畏懼故施,或欲取他意故施,或畏死故施,或狂人令喜故施,或自以富貴故應施,或諍勝故施,或妬瞋故施,或憍慢自高故施,或為名譽故施,或為呪願故施,或解除衰求吉故施,或為聚眾故施,或輕賤不敬施。如是等種種,名為不凈施。

[0141a07] 凈施者,與上相違,名為凈施。

[0141a08] 複次,為道故施,清凈心生,無諸結使,不求今世後世報,恭敬憐愍故,是為凈施。凈施是趣涅槃道之資糧,是故言為道故施。若未得涅槃時施,是人天報樂之因。凈施者,如華瓔珞,初成未壞,香潔鮮明;為涅槃凈施,得果報香,亦復如是。

[0141a13] 如佛說:「世有二人為難得:一者出家中非時解脫比丘,二者在家白衣能清凈布施。」是凈施相,乃至無量世,世世不失,譬如券要,終無失時。是布施果,因緣和合時便有。譬如樹得時節會,便有華葉果實;若時節未至,有因而無果。

[0141a19] 是布施法,若以求道,能與人道。何以故?結使滅名涅槃。當布施時,諸煩惱薄故,能助涅槃。於所施物中不惜故除慳,敬念受者故除嫉妬,直心布施故除諂曲,一心布施故除調,深思惟施故除悔,觀受者功德故除不恭敬,自攝心故除不慚,知人好功德故除不愧,不著財物故除愛,慈愍受者故除瞋,恭敬受者故除憍慢,知行善法故除無明,信有果報故除邪見,知決定有報故除疑。如是等種種不善諸煩惱,布施時悉皆薄,種種善法悉皆得。布施時六根清凈,善欲心生,善欲心生故內心清凈;觀果報功德故信心生,身心柔軟故喜樂生,喜樂生故得一心,得一心故實智慧生。如是等諸善法悉皆得。

[0141b04] 複次,布施時心生相似八正道:信布施果故得正見,正見中思惟不亂故得正思惟,清凈說故得正語,凈身行故得正業,不求報故得正命,懃心施故得正方便,念施不廢故得正念,心住不散故得正定。如是等相似三十七品善法,心中生。

[0141b10] 複次,有人言:布施是得三十二相因緣。所以者何?

[0141b11] 施時與心堅固,得足下安立相;布施時五事圍繞,受者是眷屬業因緣故,得足下輪相;大勇勐力施故,得足跟廣平相;施攝人故,得手足縵網相;美味飲食施故,得手足柔軟、七處滿相;施以益命故,得長指、身不曲、大直相;施時言我當相與,施心轉增故、得足趺高、毛上向相;施時受者求之,一心好聽,慇懃約勅,令必疾得故,得伊泥延[蹲-酋+(十/田/ㄙ)]相;不瞋不輕求者故,得臂長過膝相;如求者意施,不待言故,得陰藏相;好衣服、卧具、金銀、珍寶施故,得金色身相、薄皮相;布施令受者獨得自在用故,得一一孔一毛生、眉間白毫相;求者求之,即言當與,以是業故得上身如師子、肩圓相;病者施藥,飢渴者與飲食故,得兩腋下滿、最上味相;施時勸人行施而安慰之,開布施道故,得肉髻相、身圓如尼拘盧相;有乞求者,意欲與時,柔軟實語,必與不虛故,得廣長舌相、梵音聲相、如迦陵毘伽鳥聲相;施時如實語,利益語故,得師子頰相;施時恭敬受者,心清凈故,得牙白、齒齊相;施時實語、和合語故,得齒密相、四十齒相;施時不瞋不著,等心視彼故,得青眼相、眼睫如牛王相。

[0141c05] 是為種三十二相因緣。

[0141c05] 複次,以七寶、人民、車乘、金銀、燈燭、房舍、香華布施故,得作轉輪王,七寶具足。

[0141c07] 複次,施得時故,報亦增多。如佛說:「施遠行人,遠來人,病人,看病人,風寒眾難時施,是為時施。」

[0141c09] 複次,布施時隨土地所須施故,得報增多。

[0141c10] 複次,曠路中施故,得福增多;常施不廢故,得報增多;如求者所欲施故,得福增多;施物重故,得福增多,如以精舍、園林、浴池等;若施善人故,得報增多;若施僧故,得報增多;若施者、受者俱有德故(丹注云:如菩薩及佛慈心布施,是為施者;若施佛及菩薩、阿羅漢、辟支佛是為受者故),得報增多;種種將迎恭敬受者故,得福增多;難得物施故,得福增多;隨所有物盡能布施故,得福增多。

[0141c18] 譬如大月氏弗迦羅城中,有一畫師,名千那。到東方多剎陀羅國,客畫十二年,得三十兩金,持還本國。於弗迦羅城中,聞打鼓作大會聲,往見眾僧,信心清凈,即問維那:「此眾中幾許物得作一日食?」維那答曰:「三十兩金足得一日食。」即以所有三十兩金付維那,「為我作一日食,我明日當來。」空手而歸,其婦問曰:「十二年作得何等物?」答言:「我得三十兩金。」即問:「三十兩金今在何所?」答言:「已在福田中種。」婦言:「何等福田?」答言:「施與眾僧。」婦便縛其夫送官治罪,斷事大官問:「以何事故?」婦言:「我夫狂痴,十二年客作得三十兩金,不憐愍婦兒,盡以與他人;依如官制,輒縛送來。」大官問其夫:「汝何以不供給婦兒,乃以與他?」答言:「我先世不行功德,今世貧窮,受諸辛苦;今世遭遇福田,若不種福,後世復貧,貧貧相續,無得脫時。我今欲頓舍貧窮,以是故,盡以金施眾僧。」大官是優婆塞,信佛清凈,聞是語已,贊言:「是為甚難!懃苦得此少物,盡以施僧,汝是善人!」即脫身瓔珞及所乘馬,並一聚落,以施貧人,而語之言:「汝始施眾僧,眾僧未食,是為穀子未種,牙已得生,大果方在後身!」以是故言「難得之物盡用布施其福最多」。

[0142a13] 複次,有世間檀,有出世間檀;有聖人所稱譽檀,有聖人所不稱譽檀;有佛菩薩檀,有聲聞檀。

[0142a15] 何等世間檀?

[0142a15] 凡夫人布施,亦聖人作有漏心布施,是名世間檀。

[0142a17] 複次,有人言:凡夫人布施,是為世間檀。聖人雖有漏心布施,以結使斷故,名出世間檀。何以故?是聖人得無作三昧故。

[0142a19] 複次,世間檀者不凈,出世間檀者清凈。二種結使:一種屬愛,一種屬見。為二種結使所使,是為世間檀。無此二種結使,是為出世間檀。

[0142a23] 若三礙繫心,是為世間檀。何以故?因緣諸法實無吾我,而言我與彼取,是故名世間檀。

[0142a25] 複次,我無定處。我以為我,彼以為非;彼以為我,我以為非。以是不定故,無實我也。所施財者,從因緣和合有,無有一法獨可得者。如絹、如布,眾緣合故成,除絲除縷,則無絹、布;諸法亦如是,一相無相,相常自空。人作想念,計以為有,顛倒不實,是為世間檀。

[0142b02] 心無三礙,實知法相,心不顛倒,是為出世間檀。

[0142b03] 出世間檀為聖人所稱譽,世間檀聖人所不稱譽。

[0142b04] 複次,清凈檀,不雜結垢,如諸法實相,是聖人所稱譽;不清凈,雜結使,顛倒心著,是聖人所不稱譽。

[0142b06] 複次,實相智慧和合布施,是聖人所稱譽;若不爾者,聖人所不稱譽。

[0142b08] 複次,不為眾生,亦不為知諸法實相故施,但求脫生、老、病、死,是為聲聞檀;為一切眾生故施,亦為知諸法實相故施,是為諸佛菩薩檀。

[0142b11] 於諸功德不能具足,但欲得少許分,是為聲聞檀;一切諸功德欲具足滿,是為諸佛菩薩檀。

[0142b13] 畏老、病、死故施,是為聲聞檀;為助佛道,為化眾生,不畏老、病、死,是為諸佛菩薩檀。

[0142b15] 是中應說菩薩本生經,如說《阿婆陀那經》中:昔閻浮提中有王,名婆薩婆。爾時有婆羅門菩薩,名韋羅摩,是國王師,教王作轉輪聖王法。韋羅摩財富無量,珍寶具足,作是思惟:「人謂我為貴人,財富無量,饒益眾生,今正是時,應當大施。富貴雖樂,一切無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輕泆不定,譬如獼猴不能暫住;人命逝速,疾於電滅,人身無常,眾苦之藪。以是之故,應行布施。」

[0142b24] 如是思惟已,自作手疏,普告閻浮提諸婆羅門及一切出家人:「願各屈德,來集我舍,欲設大施。」滿十二歲,飯汁行船,以酪為池,米麵為山,蘇油為渠,衣服、飲食、卧具、湯藥,皆令極妙。過十二歲,欲以布施八萬四千白象,犀甲金飾,珞以名寶,建大金幢,四寶莊嚴;八萬四千馬,亦以犀甲金飾,四寶交絡;八萬四千車,皆以金、銀、琉璃、頗梨、寶飾,覆以師子、虎豹之皮,若白劍婆羅寶[車*憲]雜飾,以為莊嚴;八萬四千四寶床,雜色綩綖種種茵蓐,柔軟細滑,以為挍飾;丹枕錦被,置床兩頭,妙衣盛服,皆亦備有;八萬四千金鉢盛滿銀粟,銀鉢盛金粟,琉璃鉢盛頗梨粟,頗梨鉢盛琉璃粟;八萬四千乳牛,牛出乳一斛,金飾其[跳-兆+甲]角,衣以白迭;八萬四千美女,端正福德,皆以白珠名寶瓔珞其身。略舉其要,如是種種,不可勝記。爾時,婆羅婆王及八萬四千諸小國王,並諸臣民豪傑長者,各以十萬舊金錢,贈遺勸助,設此法祠。具足施已,釋提婆那民來語韋羅摩菩薩,說此偈言:

「天地難得物,能喜悅一切;
汝今皆以得,為佛道布施!」

[0142c18] 爾時,凈居諸天現身而贊,說此偈言:

「開門大布施,汝所為者是;
憐愍眾生故,為之求佛道!」

[0142c21] 是時,諸天作是思惟:「我當閉其金瓶,令水不下。所以者何?有施者,無福田故。」

[0142c22] 是時,魔王語凈居天:「此諸婆羅門皆出家持戒,清凈入道,何以故乃言無有福田?」凈居天言:「是菩薩為佛道故布施,今此諸人皆是邪見,是故我言無有福田。」魔王語天言:「云何知是人為佛道故布施?」

[0142c27] 是時,凈居天化作婆羅門身,持金瓶,執金杖,至韋羅摩菩薩所,語言:「汝大布施,難捨能舍,欲求何等?欲作轉輪聖王,七寶、千子、王四天下耶?」菩薩答言:「不求此事!」「汝求釋提婆那民,為八千那由他天女主耶?」答言:「不!」「汝求六欲天主耶?」答言:「不!」「汝求梵天王,主三千大千世界,為眾生祖父耶?」答言:「不!」「汝欲何所求?」是時,菩薩說此偈言:

「我求無欲處,離生老病死,
欲度諸眾生,求如是佛道!」

[0143a09] 化婆羅門言:「布施主!佛道難得,當大辛苦;汝心軟串樂,必不能求成辦此道。如我先語轉輪聖王、釋提婆那民、六欲天王、梵天王,是易可得,不如求此!」

[0143a12] 菩薩答言:「汝聽我一心誓:

「『假令熱鐵輪,在我頭上轉,
一心求佛道,終不懷悔恨!
若使三惡道,人中無量苦,
一心求佛道,終不為此轉!』」

[0143a18] 化婆羅門言:「布施主!善哉!善哉!求佛如是。」便贊偈言:

「汝精進力大,慈愍於一切,
智慧無罣礙,成佛在不久!」

[0143a22] 是時,天雨眾華,供養菩薩。諸凈居天閉瓶水者,即隱不現。

[0143a23] 菩薩是時至婆羅門上座前,以金瓶行水,水閉不下。眾人疑怪:「此種種大施,一切具足,布施主人功德亦大,今何以故瓶水不下?」菩薩自念:「此非他事,將無我心不清凈耶?得無施物不具足乎?何以致此?」自觀祠經十六種書,清凈無瑕。是時,諸天語菩薩言:「汝莫疑悔!汝無不辦!是諸婆羅門惡邪不凈故也。」即說偈言:

「是人邪見網,煩惱破正智,
離諸清凈戒,唐苦墮異道!」

[0143b04] 以是故,水閉不下。如是語已,忽然不現。爾時,六欲天放種種光明,照諸眾會,語菩薩而說偈言:

「邪惡海中行,不順汝正道;
諸受施人中,無有如汝者!」

[0143b09] 說是語已,忽然不現。是時,菩薩聞說此偈,自念:「會中實自無有餘我等者,水閉不下,其將為此乎?」即說偈言:

「若有十方天地中,諸有好人清凈者,
我今歸命稽首禮!右手執瓶灌左手,
而自立願我一人,應受如是大布施!」

[0143b15] 是時,瓶水踴在虛空,從上來下而灌其左手。是時,婆薩婆王見是感應,心生恭敬而說偈言:

「大婆羅門主,清琉璃色水,
從上流注下,來墮汝手中!」

[0143b20] 是時,大婆羅門眾恭敬心生,合手作禮,歸命菩薩。菩薩是時說此偈言:

「今我所布施,不求三界福;
為諸眾生故,以用求佛道!」

[0143b24] 說此偈已,一切大地、山川、樹木,皆六返震動。韋羅摩本謂此眾應受供養故與,既知此眾無堪受者,今以憐愍故,以所受物施之。

[0143b27] 如是種種檀本生因緣,是中應廣說。是為外布施。

[0143b28] 云何名內布施?不惜身命,施諸眾生。

[0143b29] 如本生因緣說:釋迦文佛本為菩薩,為大國王時,世無佛、無法、無比丘僧,是王四齣求索佛法,了不能得。時有一婆羅門言:「我知佛偈,供養我者,當以與汝。」王即問言:「索何等供養?」答言:「汝能就汝身上,破肉為燈炷供養我者,當以與汝。」王心念言:「今我此身危脆不凈,世世受苦,不可複數,未曾為法,今始得用,甚不惜也!」如是念已,喚旃陀羅,遍割身上以作燈炷,而以白迭纏肉,酥油灌之,一時遍燒,舉身火燃,乃與一偈。

[0143c10] 又復,釋迦文佛本作一鴿,在雪山中。時大雨雪,有一人失道,窮厄辛苦,飢寒並至,命在須臾。鴿見此人,即飛求火,為其聚薪然之;又復以身投火,施此飢人。

[0143c14] 如是等頭、目、髓、腦給施眾生,種種本生因緣經,此中應廣說。如是等種種,是名內布施。

[0143c16] 如是內、外布施無量,是名檀相。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檀波羅蜜法施義第二十

[0143c19] 問曰:

[0143c19] 云何名法布施?

[0143c19] 答曰:

[0143c19] 有人言:常以好語,有所利益,是為法施。

[0143c20] 複次,有人言:以諸佛語妙善之法,為人演說,是為法施。

[0143c21] 複次,有人言:以三種法教人:一、修妬路,二、毘尼,三、阿毘曇,是為法施。

[0143c23] 複次,有人言:以四種法藏教人:一、修妬路藏,二、毘尼藏,三、阿毘曇藏,四、雜藏,是為法施。

[0143c25] 複次,有人言:略說以二種法教人:一、聲聞法,二、摩訶衍法,是為法施。

[0143c27] 問曰:

[0143c27] 如提婆達、呵多等,亦以三藏、四藏、聲聞法、摩訶衍法教人,而身入地獄,是事云何?

[0143c29] 答曰:

[0143c29] 提婆達邪見罪多,呵多妄語罪多,非是為道清凈法施,但求名利恭敬供養。噁心罪故,提婆達生入地獄,呵多死墮惡道。

[0144a03] 複次,非但言說名為法施,常以凈心善思以教一切,是名法施。譬如財施,不以善心,不名福德;法施亦爾,不以凈心善思,則非法施。

[0144a06] 複次,說法者,能以凈心善思,讚歎三寶,開罪福門,示四真諦,教化眾生,令入佛道,是為真凈法施。

[0144a08] 複次,略說法有二種:一者、不惱眾生,善心慈愍,是為佛道因緣;二者、觀知諸法真空,是為涅槃道因緣。在大眾中興愍哀心,說此二法,不為名聞利養恭敬,是為清凈佛道法施。

[0144a12] 如說:阿輸伽王一日作八萬佛圖,雖未見道,於佛法中少有信樂,日日請諸比丘入宮供養,日日次第留法師說法。

[0144a15] 有一三藏年少法師,聰明端正,次應說法。在王邊坐,口有異香;王甚疑怪,謂為不端,欲以香氣動王宮人,語比丘言:「口中何等?開口看之!」即為開口,了無所有;與水令漱,香氣如故。王問:「大德!新有此香?舊有之耶?」比丘答言:「如此久有,非適今也。」又問:「有此久如?」比丘以偈答言:

「迦葉佛時,集此香法,如是久久,
常若新出。」

[0144a25] 王言:「大德!略說未解,為我廣演!」答言:「王當一心,善聽我說:我昔於迦葉佛法中,作說法比丘,常在大眾之中,歡喜演說迦葉世尊無量功德、諸法實相、無量法門,慇懃讚歎,教誨一切。自是以來,常有妙香從口中出,世世不絕,恆如今日。」而說此偈:

「草木諸華香,此香氣超絕,
能悅一切心,世世常不滅。」

[0144b04] 於時國王愧喜交集,白比丘言:「未曾有也!說法功德,大果乃爾!」比丘言:「此名為華,未是果也。」王言:「其果云何?願為演說!」答言:「果,略說有十,王諦聽之!」即為說偈言:

「大名聞端政,得樂及恭敬,
威光如日月,為一切所愛,
辯才有大智,能盡一切結,
苦滅得涅槃,如是名為十。」

[0144b12] 王言:「大德!贊佛功德,云何而得如是果報?」爾時,比丘以偈答曰:

「贊佛諸功德,令一切普聞,
以此果報故,而得大名譽。
贊佛實功德,令一切歡喜,
以此功德故,世世常端正。
為人說罪福,令得安樂所,
以此之功德,受樂常歡豫。
贊佛功德力,令一切心伏,
以此功德故,常獲恭敬報。
顯現說法燈,照悟諸眾生,
以此之功德,威光如日曜。
種種贊佛德,能悅於一切,
以此功德故,常為人所愛。
巧言贊佛德,無量無窮已,
以此功德故,辯才不可盡。
贊佛諸妙法,一切無過者,
以此功德故,大智慧清凈。
贊佛功德時,令人煩惱薄,
以此功德故,結盡諸垢滅。
二種結盡故,涅槃身已證,
譬如澍大雨,火盡無餘熱。」

[0144c05] 重告王言:「若有未悟,今是問時,當以智箭破汝疑軍。」王白法師:「我心悅悟,無所疑也。大德福人,善能贊佛。」

[0144c07] 如是等種種因緣,說法度人,名為法施。

[0144c08] 問曰:

[0144c08] 財施、法施,何者為勝?

[0144c09] 答曰:

[0144c09] 如佛所言:「二施之中,法施為勝。」所以者何?

[0144c10] 財施果報,在欲界中;法施果報,或在三界,或出三界。複次,口說清凈,深得理中,心亦得之,故出三界。

[0144c12] 複次,財施有量,法施無量。財施有盡,法施無盡;譬如以薪益火,其明轉多。

[0144c14] 複次,財施之報,凈少垢多;法施之報,垢少凈多。

[0144c15] 複次,若作大施,必待眾力;法施出心,不待他也。

[0144c16] 複次,財施能令四大諸根增長;法施能令無漏根、力、覺、道具足。

[0144c17] 複次,財施之法,有佛無佛,世間常有;如法施者,唯有佛世乃當有耳。

[0144c19] 是故當知法施甚難!云何為難?乃至有相辟支佛不能說法,直行乞食,飛騰變化而以度人。

[0144c21] 複次,從法施中能出生財施,及諸聲聞、辟支佛、菩薩及佛。

[0144c23] 複次,法施能分別諸法:有漏、無漏法,色法、無色法,有為、無為法,善、不善、無記法,常法、無常法,有法、無法。一切諸法實相清凈,不可破不可壞。如是等法,略說則八萬四千法藏,廣說則無量。如是等種種,皆從法施分別了知。以是故,法施為勝。

[0144c28] 是二施和合,名之為檀行。

[0144c29] 是二施願求作佛,則能令人得至佛道,何況其與!

[0145a01] 問曰:

[0145a01] 四種舍,名為檀。所謂財舍、法舍、無畏舍、煩惱舍。此中何以不說二種舍?

[0145a03] 答曰:

[0145a03] 無畏舍,與屍羅無別,故不說。有般若故,不說煩惱舍。若不說六波羅蜜,則應具說四舍。

大智度論卷第十一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檀波羅蜜法施之與(卷第十二)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奉 詔譯

[0145a15] [0145a15] 問曰:

[0145a15] 云何名檀波羅蜜滿?

[0145a15] 答曰:

[0145a15] 「檀」義,如上說。

[0145a16] 「波羅(秦言彼岸)蜜(秦言到)」,是名渡布施河得到彼岸。

[0145a17] 問曰:

[0145a17] 云何名不到彼岸?

[0145a17] 答曰:

[0145a17] 譬如渡河未到而還,名為不到彼岸。

[0145a18] 如舍利弗於六十劫中行菩薩道,欲渡布施河。時有乞人來乞其眼,舍利弗言:「眼無所任,何以索之?若須我身及財物者,當以相與!」答言:「不須汝身及以財物,唯欲得眼。若汝實行檀者,以眼見與!」爾時,舍利弗出一眼與之。乞者得眼,於舍利弗前嗅之嫌臭,唾而棄地,又以腳蹋。舍利弗思惟言:「如此弊人等,難可度也!眼實無用而強索之,既得而棄,又以腳蹋,何弊之甚!如此人輩,不可度也。不如自調,早脫生死。」思惟是已,於菩薩道退,迴向小乘,是名不到彼岸。若能直進不退,成辦佛道,名到彼岸。

[0145b01] 複次,於事成辦,亦名到彼岸(天竺俗法,凡造事成辦皆言到彼岸)。

[0145b02] 複次,此岸名慳貪,檀名河中,彼岸名佛道。

[0145b03] 複次,有無見名此岸,破有無見智慧名彼岸,懃修布施是名河中。

[0145b05] 複次,檀有二種:一者魔檀,二者佛檀。若為結使賊所奪,憂惱怖畏,是為魔檀,名曰此岸。若有清凈布施,無結使賊,無所怖畏,得至佛道,是為佛檀,名曰到彼岸,是為波羅蜜。

[0145b09] 如《佛說毒蛇喻經》中:有人得罪於王,王令掌護一篋,篋中有四毒蛇。王勅罪人,令看視養育。此人思惟:「四蛇難近,近則害人,一猶叵養,而況於四?」便棄篋而走,王令五人拔刀追之。復有一人,口言附順,心欲中傷,而語之言:「養之以理,此亦無苦!」其人覺之,馳走逃命,至一空聚。有一善人,方便語之:「此聚雖空,是賊所止處,汝今住此,必為賊害,慎勿住也!」於是復去,至一大河,河之彼岸,即是異國。其國安樂,坦然清凈,無諸患難。於是集眾草木,縛以為栰,進以手足,竭力求渡,既到彼岸,安樂無患。

[0145b21] 王者,魔王;篋者,人身;四毒蛇者,四大;五拔刀賊者,五眾;一人口善心惡者,是染著;空聚是六情;賊是六塵;一人愍而語之是為善師;大河是愛;栰是八正道;手足懃渡是精進;此岸是世間;彼岸是涅槃;度者漏盡阿羅漢。

[0145b26] 菩薩法中亦如是,若施有三礙:我與、彼受、所施者財,是為墮魔境界,未離眾難。如菩薩布施,三種清凈,無此三礙,得到彼岸,為諸佛所贊,是名檀波羅蜜。以是故名到彼岸。

[0145c01] 此六波羅蜜,能令人渡慳貪等煩惱染著大海,到於彼岸,以是故名波羅蜜。

[0145c03] 問曰:

[0145c03] 阿羅漢、辟支佛亦能到彼岸,何以不名波羅蜜?

[0145c04] 答曰:

[0145c04] 阿羅漢、辟支佛渡彼岸,與佛渡彼岸,名同而實異。彼以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而不能渡檀之彼岸。所以者何?

[0145c07] 不能以一切物、一切時、一切種布施;設能布施,亦無大心;或以無記心、或有漏善心、或無漏心施;無大悲心;不能為一切眾生施。

[0145c10] 菩薩施者,知布施不生不滅,無漏無為,如涅槃相,為一切眾生故施,是名檀波羅蜜。

[0145c12] 複次,有人言:一切物、一切種內外物,盡以布施,不求果報;如是布施,名檀波羅蜜。

[0145c14] 複次,不可盡故,名檀波羅蜜。所以者何?

[0145c15] 知所施物畢竟空,如涅槃相;以是心施眾生,是故施報不可盡,名檀波羅蜜。如五通仙人,以好寶物,藏著石中;欲護此寶,磨金剛塗之,令不可破。菩薩布施亦復如是,以涅槃實相智慧磨塗之布施,令不可盡。

[0145c20] 複次,菩薩為一切眾生故布施,眾生數不可盡故,布施亦不可盡。

[0145c21] 複次,菩薩為佛法布施,佛法無量無邊,布施亦無量無邊。

[0145c23] 以是故,阿羅漢、辟支佛,雖到彼岸,不名波羅蜜。

[0145c24] 問曰:

[0145c24] 云何名「具足滿」?

[0145c24] 答曰:

[0145c25] 如先說,菩薩能一切布施,內外大小,多少麁細,著不著,用不用,如是等種種物,一切能舍,心無所惜,等與一切眾生,不作是觀:「大人應與,小人不應與;出家人應與,不出家人不應與;人應與,禽獸不應與。」於一切眾生平等心施,施不求報,又得施實相,是名具足滿。

[0146a02] 亦不觀時,無晝無夜,無冬無夏,無吉無衰,一切時常等施,心無悔惜,乃至頭目髓腦,施而無悋,是為具足滿。

[0146a05] 複次,有人言:菩薩從初發心,乃至菩提樹下三十四心,於是中間,名為布施具足滿。

[0146a06] 複次,七住菩薩得一切諸法實相智慧,是時,莊嚴佛土,教化眾生,供養諸佛,得大神通,能分一身作無數身,一一身皆雨七寶、華香、幡蓋,化作大燈如須彌山,供養十方佛及菩薩僧;復以妙音讚頌佛德,禮拜供養,恭敬將迎。

[0146a12] 複次,是菩薩於一切十方無量餓鬼國中,雨種種飲食、衣被,令其充滿;得滿足已,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0146a14] 復至畜生道中,令其自善,無相害意,除其畏怖,隨其所須,各令充足;得滿足已,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0146a17] 於地獄無量苦中,能令地獄火滅湯冷,罪息心善,除其飢渴,得生天上、人中;以此因緣故,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0146a20] 若十方人,貧窮者給之以財,富貴者施以異味異色,令其歡喜;以此因緣故,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0146a22] 若至欲天中,令其除卻天上欲樂,施以妙寶法樂,令其歡喜;以此因緣故,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0146a25] 若至色天中,除其樂著,以菩薩禪法而娛樂之;以此因緣故,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0146a27] 如是乃至十住,是名檀波羅蜜具足滿。

[0146a28] 複次,菩薩有二種身:一者結業生身,二者法身。是二種身中,檀波羅蜜滿,是名具足檀波羅蜜。

[0146b01] 問曰:

[0146b01] 云何名結業生身檀波羅蜜滿?

[0146b02] 答曰:

[0146b02] 未得法身,結使未盡,能以一切寶物、頭、目、髓、腦、國、財、妻、子,內、外所有,盡以布施,心不動轉。

[0146b04] 如須提拏太子(秦言好愛)以其二子布施婆羅門,次以妻施,其心不轉。

[0146b06] 又如薩婆達王(秦言一切施)為敵國所滅,身竄窮林。見有遠國婆羅門來,欲從己乞。自以國破家亡,一身藏竄,愍其辛苦,故從遠來而無所得,語婆羅門言:「我是薩婆達王,新王募人,求我甚重。」即時自縛以身施之,送與新王,大得財物。

[0146b11] 亦如月光太子,出行游觀。癩人見之要車,白言:「我身重病,辛苦懊惱,太子嬉遊,獨自歡耶?大慈愍念,願見救療!」太子聞之,以問諸醫。醫言:「當須從生長大無瞋之人血髓,塗而飲之,如是可愈。」太子念言:「設有此人,貪生惜壽,何可得耶?自除我身,無可得處。」即命旃陀羅,令除身肉,破骨出髓以塗病人,以血飲之。

[0146b19] 如是等種種,身及妻子,施而無悋,如棄草木。觀所施物,知從緣有,推求其實,都無所得,一切清凈,如涅槃相,乃至得無生法忍,是為結業生身行檀波羅蜜滿。

[0146b22] 云何法身菩薩行檀波羅蜜滿?

[0146b23] 菩薩末後肉身得無生法忍,舍肉身得法身。於十方六道中,變身應適以化眾生,種種珍寶、衣服、飲食,給施一切。又以頭、目、髓、腦、國、財、妻、子,內、外所有,盡以布施。

[0146b27] 譬如釋迦文佛曾為六牙白象,獵者伺便,以毒箭射之。諸象競至,欲來蹈殺獵者。白象以身捍之,擁護其人,愍之如子,諭遣群象。徐問獵人:「何故射我?」答曰:「我須汝牙!」即時以六牙內石孔中,血肉俱出,以鼻舉牙,授與獵者。

[0146c03] 雖曰象身,用心如是,當知此象非畜生行報。阿羅漢法中,都無此心,當知此為法身菩薩。

[0146c05] 有時閻浮提人,不知禮敬。耆舊有德,以言化之,未可得度。是時,菩薩自變其身,作迦頻闍羅鳥。是鳥有二親友:一者大象,二者獼猴,共在必鉢羅樹下住。自相問言:「我等不知誰應為長?」象言:「我昔見此樹在我腹下,今大如是。以此推之,我應為長!」獼猴言:「我曾蹲地,手挽樹頭。以是推之,我應為長!」鳥言:「我於必鉢羅林中,食此樹果,子隨糞出,此樹得生。以是推之,我應最長!」鳥復說言:「先生宿舊,禮應供養!」即時大象背負獼猴,鳥在猴上,周遊而行。一切禽獸見而問之:「何以如此?」答曰:「以此恭敬供養長老!」禽獸受化,皆行禮敬,不侵民田,不害物命。眾人疑怪,一切禽獸不復為害。獵者入林,見象負獼猴,獼猴戴鳥,行敬化物,物皆修善。傳告國人,人各慶曰:「時將太平,鳥獸而仁!」人亦效之,皆行禮敬。自古及今,化流萬世。當知是為法身菩薩。

[0146c23] 複次,法身菩薩,一時之頃,化作無央數身,供養十方諸佛;一時能化無量財寶,給足眾生;能隨一切上中下聲,一時之頃,普為說法;乃至坐佛樹下。

[0146c26] 如是等種種,名為法身菩薩行檀波羅蜜滿。

[0146c27] 複次,檀有三種:一者、物施,二者、供養恭敬施,三者、法施。

[0146c29] 云何物施?珍寶、衣、食、頭、目、髓、腦——如是等一切內、外所有,盡以布施,是名物施。

[0147a01] 恭敬施者,信心清凈,恭敬禮拜,將送迎逆,贊遶供養——如是等種種,名為恭敬施。

[0147a03] 法施者,為道德故,語言論議,誦讀講說,除疑問答,授人五戒——如是等種種,為佛道故施,是名法施。

[0147a05] 是三種施滿,是名檀波羅蜜滿。

[0147a06] 複次,三事因緣生檀:一者、信心清凈,二者、財物,三者、福田。

[0147a07] 心有三種:若憐愍,若恭敬,若憐愍恭敬。

[0147a08] 施貧窮下賤及諸畜生,是為憐愍施;施佛及諸法身菩薩等,是為恭敬施;若施諸老病貧乏阿羅漢、辟支佛,是為恭敬憐愍施。

[0147a11] 施物清凈,非盜非劫,以時而施,不求名譽,不求利養。

[0147a13] 或時從心大得福德,或從福田大得功德,或從妙物大得功德。

[0147a14] 第一從心,如四等心、念佛三昧、以身施虎,如是名為從心大得功德。

[0147a16] 福田有二種:一者、憐愍福田,二者、恭敬福田。

[0147a17] 憐愍福田,能生憐愍心;恭敬福田,能生恭敬心。如阿輸伽(秦言無憂)王以土上佛。

[0147a19] 複次,物施中,如一女人,酒醉沒心,誤以七寶瓔珞布施迦葉佛塔,以福德故,生三十三天。如是種種,名為物施。

[0147a21] 問曰:

[0147a21] 檀名舍財,何以言「具足無所舍法」?

[0147a22] 答曰:

[0147a22] 檀有二種:一者、出世間,二者、不出世間。今說出世間檀無相,無相故無所舍,是故言「具足無所舍法」。

[0147a25] 複次,財物不可得故,名為無所舍。是物未來、過去空,現在分別,無一定法,以是故言無所舍。

[0147a27] 複次,以行者舍財時,心念此施大有功德,倚是而生憍慢、愛結等;以是故言無所舍。以無所舍故無憍慢,無憍慢故愛結等不生。

[0147b01] 複次,施者有二種:一者、世間人,二者、出世間人。世間人能舍財,不能舍施;出世間人能舍財,能舍施。何以故?以財物、施心俱不可得故。以是故言具足無所舍法。

[0147b04] 複次,檀波羅蜜中,言:「財、施、受者,三事不可得。」

[0147b05] 問曰:

[0147b06] 三事和合,故名為檀;今言三事不可得,云何名「檀波羅蜜具足滿」?今有財、有施、有受者,云何三事不可得?

[0147b08] 如所施迭實有。何以故?

[0147b09] 迭有名,則有迭法,若無迭法,亦無迭名;以有名故,應實有迭。

[0147b10] 複次,迭有長、有短,麁、細、白、黑、黃、赤,有因有緣,有作有破,有果報,隨法生心。十尺為長,五尺為短;縷大為麁,縷小為細;隨染有色;有縷為因,織具為緣,是因緣和合故為迭。人功為作,人毀為破;禦寒暑,弊身體,名果報。人得之大喜,失之大憂。以之施故,得福助道;若盜若劫,戮之都市,死入地獄。如是等種種因緣,故知有此迭,是名迭法,云何言施物不可得?

[0147b19] 答曰:

[0147b19] 汝言有名故有,是事不然。何以知之?

[0147b20] 名有二種:有實、有不實。

[0147b21] 不實名,如有一草名朱利(朱利秦言賊也),草亦不盜不劫,實非賊而名為賊。又如兔角、龜毛,亦但有名而無實。

[0147b23] 迭雖不如兔角、龜毛無,然因緣會故有,因緣散故無。如林、如軍,是皆有名而無實。譬如木人,雖有人名,不應求其人法。迭中雖有名,亦不應求迭真實。

[0147b27] 迭能生人心念因緣,得之便喜,失之便憂,是為念因緣。心生有二因緣:有從實而生,有從不實而生。如夢中所見,如水中月,如夜見杌樹謂為人,如是名從不實中能令心生。是緣不定,不應言心生有故便是有。若心生因緣故有,更不應求實有。如眼見水中月,心生謂是月,若從心生便是月者,則無復真月。

[0147c05] 複次,「有」,有三種:一者、相待有,二者、假名有,三者、法有。

[0147c06] 相待者,如長短、彼此等,實無長短,亦無彼此,以相待故有名。長因短有,短亦因長;彼亦因此,此亦因彼;若在物東,則以為西,在西則以為東;一物未異而有東、西之別,此皆有名而無實也。如是等,名為相待有,是中無實法,不如色、香、味、觸等。

[0147c12] 假名有者,如酪有色、香、味、觸,四事因緣合故,假名為酪。雖有,不同因緣法有;雖無,亦不如兔角、龜毛無;但以因緣合故,假名有酪。迭亦如是。

[0147c15] 複次,有極微色、香、味、觸,故有毛分,毛分因緣故有毛,毛因緣故有毳,毳因緣故有縷,縷因緣故有迭,迭因緣故有衣。

[0147c18] 若無極微色、香、味、觸因緣,亦無毛分,毛分無故亦無毛,毛無故亦無毳,毳無故亦無縷,縷無故亦無迭,迭無故亦無衣。

[0147c21] 問曰:

[0147c21] 亦不必一切物皆從因緣和合故有,如微塵至細故無分,無分故無和合。迭麁故可破,微塵中無分,云何可破?

[0147c24] 答曰:

[0147c24] 至微無實,強為之名。何以故?麁細相待,因麁故有細,是細復應有細。

[0147c26] 複次,若有極微色,則有十方分;若有十方分,是不名為極微;若無十方分,則不名為色。

[0147c28] 複次,若有極微,則應有虛空分齊;若有分者,則不名極微。

[0147c29] 複次,若有極微,是中有色、香、味、觸作分,色、香、味、觸作分,是不名極微。

[0148a02] 以是推求,微塵則不可得。如經言:「色若麁若細,若內若外,總而觀之,無常無我。」不言有微塵。是名分破空。

[0148a04] 復有觀空:是迭隨心有。如坐禪人觀迭或作地、或作水、或作火、或作風,或青、或黃、或白、或赤,或都空,如十一切入觀。

[0148a07] 如佛在耆闍崛山中,與比丘僧俱,入王舍城。道中見大水,佛於水上敷尼師壇坐,告諸比丘:「若比丘入禪,心得自在,能令大水作地,即成實地。何以故?是水中有地分故。如是水、火、風、金、銀種種寶物即皆成實。何以故?是水中皆有其分。」

[0148a13] 複次,如一美色,婬人見之以為凈妙,心生染著;不凈觀人視之,種種惡露,無一凈處;等婦見之,妬瞋憎惡,目不欲見,以為不凈;婬人觀之為樂;妬人觀之為苦;行人觀之得道;無豫之人觀之,無所適莫,如見土木。若此美色實凈,四種人觀,皆應見凈;若實不凈,四種人觀,皆應不凈。以是故,知好醜在心,外無定也。觀空亦如是。

[0148a20] 複次,是迭中有十八空相故,觀之便空,空故不可得。

[0148a22] 如是種種因緣財物空,決定不可得。

[0148a23] 云何施人不可得?

[0148a23] 如迭因緣和合故有,分分推之,迭不可得。施者亦如是,四大圍虛空,名為身,是身識動作來往坐起,假名為人。分分求之,亦不可得。

[0148a26] 複次,一切眾、界、入中,我不可得,我不可得故,施人不可得。何以故?我,有種種名字:人、天,男、女,施人、受人,受苦人、受樂人,畜生等;是但有名,而實法不可得。

[0148a29] 問曰:

[0148b01] 若施者不可得,云何有菩薩行檀波羅蜜?

[0148b02] 答曰:

[0148b02] 因緣和合故有名字,如屋、如車,實法不可得。

[0148b03] 問曰:

[0148b03] 云何我不可得?

[0148b03] 答曰:

[0148b03] 如上「我聞一時」中已說,今當更說。佛說六識:眼識及眼識相應法,共緣色,不緣屋舍、城郭種種諸名。耳、鼻、舌、身識,亦如是。意識及意識相應法,知眼、知色、知眼識,乃至知意、知法、知意識。是識所緣法,皆空無我,生滅故,不自在故。

[0148b09] 無為法中亦不計我,苦樂不受故。是中若強有我法,應當有第七識識我;而今不爾,以是故知無我。

[0148b11] 問曰:

[0148b11] 何以識無我?

[0148b11] 一切人各於自身中生計我,不於他身中生我;若自身中無我,而妄見為我者,他身中無我,亦應於他身而妄見為我。

[0148b14] 複次,若內無我,色、識念念生滅,云何分別知是色青、黃、赤、白?

[0148b16] 複次,若無我,今現在人識,漸漸生滅,身命斷時亦盡,諸行罪福,誰隨誰受?誰受苦樂?誰解脫者?

[0148b18] 如是種種因緣故知有我。

[0148b19] 答曰:

[0148b19] 此俱有難!

[0148b19] 若於他身生計我者,復當言「何以不自身中生計我」?

[0148b20] 複次,五眾因緣生故空無我,從無明因緣生二十身見,是我見自於五陰相續生。以從此五眾緣生故,即計此五眾為我,不在他身,以其習故。

[0148b24] 複次,若有神者,可有彼我。汝神有無未了,而問彼我!其猶人問兔角,答似馬角。馬角若實有,可以證兔角;馬角猶尚未了,而欲以證兔角。

[0148b27] 複次,自於身生我故,便自謂有神。汝言「神遍」,亦應計他身為我。以是故,不應言「自身中生計我心,於他身不生,故知有神」。

[0148c01] 複次,有人於他物中我心生,如外道坐禪人,用地一切入觀時,見地則是我,我則是地,水、火、風、空,亦如是。顛倒故,於他身中亦計我。

[0148c04] 複次,有時於他身生我,如有一人,受使遠行,獨宿空舍。夜中有鬼擔一死人來著其前,復有一鬼逐來,瞋罵前鬼:「是死人是我物,汝何以擔來?」先鬼言:「是我物,我自持來。」後鬼言:「是死人實我擔來!」二鬼各捉一手爭之。前鬼言:「此有人可問。」後鬼即問:「是死人誰擔來?」是人思惟:「此二鬼力大,若實語亦當死,若妄語亦當死,俱不免死,何為妄語?」語言:「前鬼擔來。」

[0148c12] 後鬼大瞋,捉人手拔出著地,前鬼取死人一臂拊之即著。如是兩臂、兩腳、頭、脇,舉身皆易。於是二鬼共食所易人身,拭口而去。

[0148c15] 其人思惟:「我人母生身,眼見二鬼食盡,今我此身儘是他肉。我今定有身耶?為無身耶?若以為有,儘是他身;若以為無,今現有身。」如是思惟,其心迷悶,譬如狂人。

[0148c19] 明朝尋路而去,到前國土,見有佛塔眾僧,不論與事,但問己身為有為無?諸比丘問:「汝是何人?」答言:「我亦不自知是人、非人?」即為眾僧廣說上事。諸比丘言:「此人自知無我,易可得度。」而語之言:「汝身從本已來,恆自無我,非適今也。但以四大和合故,計為我身,如汝本身,與今無異。」諸比丘度之為道,斷諸煩惱,即得阿羅漢。

[0148c27] 是為有時他身亦計為我。不可以有彼此故謂有我。

[0148c28] 複次,是我實性,決定不可得。若常相、非常相,自在相、不自在相,作相、不作相,色相、非色相,如是等種種皆不可得。若有相則有法,無相則無法,我今無相,則知無我。

[0149a03] 若我是常,不應有殺罪。

[0149a03] 何以故?身可殺,非常故;我不可殺,常故。

[0149a04] 問曰:

[0149a04] 我雖常故不可殺,但殺身則有殺罪。

[0149a05] 答曰:

[0149a05] 若殺身有殺罪者,《毘尼》中言:「自殺無殺罪。」罪福從惱他益他生,非自供養身、自殺身故有罪有福。以是故《毘尼》中言:「自殺身無殺罪,有愚痴、貪慾、瞋恚之咎。」

[0149a09] 若神常者,不應死,不應生。何以故?汝等法神常,一切遍滿五道中,云何有死生?死名此處失,生名彼處出。以是故,不得言神常。

[0149a12] 若神常者,亦應不受苦樂。何以故?苦來則憂,樂至則喜,若為憂喜所變者,則非常也。

[0149a14] 若常,應如虛空,雨不能濕,熱不能乾,亦無今世、後世。

[0149a16] 若神常者,亦不應有後世生、今世死。

[0149a16] 若神常者,則常有我見,不應得涅槃。

[0149a17] 若神常者,則無起無滅,不應有忘失;以其無神,識無常故,有忘有失,是故神非常也!

[0149a19] 如是等種種因緣,可知神非常相。

[0149a20] 若神無常相者,亦無罪無福。若身無常,神亦無常,二事俱滅,則墮斷滅邊。墮斷滅,則無到後世受罪福者。若斷滅,則得涅槃不須斷結,亦不用後世罪福因緣。如是等種種因緣,可知神非無常。

[0149a25] 若神自在相、作相者,則應隨所欲得皆得;今所欲更不得,非所欲更得。若神自在,亦不應有作惡行,墮畜生惡道中。

[0149a27] 複次,一切眾生皆不樂苦,誰當好樂而更得苦?以是故,知神不自在,亦不作。

[0149a29] 又如人畏罪故,自強行善,若自在者,何以畏罪而自強修福?

[0149b02] 又諸眾生不得如意,常為煩惱愛縛所牽。

[0149b03] 如是等種種因緣,知神不自在、不自作。

[0149b04] 若神不自在、不自作者,是為無神相,言我者,即是六識,更無異事。

[0149b05] 複次,若不作者,云何閻羅王問罪人:「誰使汝作此罪者?」罪人答言:「是我自作。」以是故,知非不自作。

[0149b07] 若神色相者,是事不然。何以故?一切色無常故。

[0149b08] 問曰:

[0149b09] 人云何言「色是我相」?

[0149b09] 答曰:

[0149b09] 有人言:「神在心中,微細如芥子,清凈名為凈色身。」更有人言「如麥」,有言「如豆」,有言「半寸」,有言「一寸」。初受身時,最在前受,譬如像骨;及其成身,如像已庄。有言:「大小隨人身,死壞時,此亦前出。」

[0149b14] 如此事,皆不爾也!何以故?一切色,四大所造,因緣生故無常。若神是色,色無常,神亦無常。若無常者,如上所說。

[0149b16] 問曰:

[0149b16] 身有二種:麁身及細身。麁身無常,細身是神,世世常去入五道中。

[0149b18] 答曰:

[0149b18] 此細身不可得。若有細身,應有處所可得,如五藏、四體一一處中求,皆不可得。

[0149b20] 問曰:

[0149b20] 此細身微細,初死時已去,若活時則不可求得,汝云何能見?又此細身,非五情能見能知,唯有神通聖人乃能得見。

[0149b23] 答曰:

[0149b23] 若爾者,與無無異。如人死時,舍此生陰,入中陰中。是時,今世身滅,受中陰身,此無前後,滅時即生。譬如蠟印印泥,泥中受印,印即時壞,成壞一時,亦無前後。是時,受中陰中有,舍此中陰,受生陰有。汝言細身,即此中陰,中陰身無出無入。譬如然燈,生滅相續,不常不斷。

[0149b29] 佛言:「一切色眾,若過去、未來、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皆悉無常。」汝神微細色者,亦應無常斷滅。

[0149c02] 如是等種種因緣,可知非色相。

[0149c03] 神非無色相,無色者,四眾及無為。四眾無常故,不自在故,屬因緣故,不應是神。三無為中,不計有神,無所受故。如是等種種因緣,知神非無色相。

[0149c07] 如是天地間,若內若外,三世、十方,求我不可得。但十二入和合生六識,三事和合名觸,觸生受、想、思等心數法。是法中,無明力故身見生,身見生故謂有神。是身見,見苦諦,苦法智及苦比智則斷,斷時則不見有神。

[0149c11] 汝先言:「若內無神,色識念念生滅,云何分別知色青、黃、赤、白?」

[0149c13] 汝若有神,亦不能獨知,要依眼識故能知。若爾者,神無用也。眼識知色,色生滅,相似生,相似滅,然後心中有法生,名為念。是念相有為法,雖滅過去,是念能知。如聖人智慧力,能知未來世事;念念亦如是,能知過去法。若前眼識滅,生後眼識,後眼識轉利有力。色雖暫有不住,以念力利故能知。以是事故,雖念念生滅無常,能分別知色。

[0149c21] 又汝言:「今現在人識新新生滅,身命斷時亦盡,諸行罪福,誰隨誰受?誰受苦樂?誰解脫者?」

[0149c23] 今當答汝:

[0149c23] 今未得實道,是人諸煩惱覆心,作生因緣業,死時從此五陰相續生五陰。譬如一燈,更然一燈。又如穀生,有三因緣:地、水、種子。後世身生,亦如是。有身,有有漏業,有結使,三事故後身生。是中身、業因緣,不可斷、不可破,但諸結使可斷。結使斷時,雖有殘身、殘業,可得解脫。如有穀子、有地,無水故不生。如是雖有身、有業,無愛結水潤則不生。是名雖無神,亦名得解脫。無明故縛,智慧故解,則我無所用。

[0150a04] 複次,是名色和合,假名為人。是人為諸結所繫,得無漏智慧爪,解此諸結,是時,名人得解脫。如繩結、繩解,繩即是結,結無異法,世界中說結繩、解繩。名色亦如是,名色二法和合,假名為人。是結使與名色不異,但名為名色結、名色解。受罪福亦如是,雖無一法為人實,名色故受罪福果,而人得名。譬如車載物,一一推之,竟無車實,然車受載物之名。人受罪福亦如是,名色受罪福,而人受其名。受苦樂亦如是。

[0150a13] 如是種種因緣,神不可得。

[0150a14] 神即是施者,受者亦如是。汝以神為人,以是故,施人不可得,受人不可得亦如是。

[0150a16] 如是種種因緣,是名財物、施人、受人不可得。

[0150a17] 問曰:

[0150a17] 若施於諸法,是如實相無所破、無所滅、無所生、無所作,何以故言「三事破析不可得」?

[0150a19] 答曰:

[0150a19] 如凡夫人見施者、見受者、見財物,是為顛倒妄見,生世間受樂,福盡轉還。是故佛欲令菩薩行實道,得實果報,實果報則是佛道。佛為破妄見故,言三事不可得,實無所破。何以故?諸法從本已來畢竟空故。

[0150a24] 如是等種種無量因緣,不可得故,名為檀波羅蜜具足滿。

[0150a25] 複次,若菩薩行檀波羅蜜,能生六波羅蜜,是時,名為檀波羅蜜具足滿。

[0150a27] 云何布施生檀波羅蜜?

[0150a28] 檀有下、中、上:從下生中,從中生上。若以飲食麁物,軟心布施,是名為下;習施轉增,能以衣服寶物布施,是為從下生中;施心轉增,無所愛惜,能以頭、目、血、肉、國、財、妻、子盡用布施,是為從中生上。

[0150b03] 如釋迦牟尼佛初發心時,作大國王,名曰光明,求索佛道,少多布施。轉受後身作陶師,能以澡浴之具及石蜜漿,布施異釋迦牟尼佛及比丘僧。其後轉身作大長者女,以燈供養憍陳若佛。如是等種種,名為菩薩下布施。

[0150b08] 如釋迦文尼佛本身作長者子,以衣布施大音聲佛;佛滅度後,起九十塔。後更轉身作大國王,以七寶蓋供養師子佛。後復受身作大長者,供養妙目佛上好房舍及七寶妙華。如是等種種,名為菩薩中布施。

[0150b13] 如釋迦牟尼佛本身作仙人,見憍陳若佛端政殊妙,便從高山上自投佛前,其身安隱,在一面立。又如眾生喜見菩薩,以身為燈,供養日月光德佛。如是等種種,不惜身命,供養諸佛,是為菩薩上布施。

[0150b18] 是名菩薩三種布施。

[0150b18] 若有初發佛心,布施眾生,亦復如是。初以飲食布施,施心轉增,能以身肉與之。先以種種好漿布施,後心轉增,能以身血與之。先以紙墨經書布施,及以衣服、飲食四種供養,供養法師;後得法身,為無量眾生說種種法,而為法施。

[0150b24] 如是等種種,從檀波羅蜜中生檀波羅蜜。

[0150b25] 云何菩薩布施生屍羅波羅蜜?

[0150b26] 菩薩思惟:「眾生不布施故,後世貧窮;以貧窮故,劫盜心生;以劫盜故而有殺害;以貧窮故,不足於色;色不足故而行邪婬。又以貧窮故,為人下賤;下賤畏怖而生妄語——如是等貧窮因緣故,行十不善道。若行布施,生有財物,有財物故,不為非法。何以故?五塵充足,無所乏短故。」

[0150c03] 如提婆達本生曾為一蛇,與一蝦蟇、一龜,在一池中,共結親友。其後池水竭盡,飢窮睏乏,無所控告。時蛇遣龜以呼蝦蟇,蝦蟇說偈以遣龜言:

「若遭貧窮失本心,不惟本義食為先;
汝持我聲以語蛇,蝦蟇終不到汝邊!」

[0150c10] 若修布施,後生有福,無所短乏,則能持戒,無此眾惡,是為布施能生屍羅波羅蜜。

[0150c11] 複次,布施時,能令破戒諸結使薄,益持戒心,令得堅固;是為布施因緣增益於戒。

[0150c13] 複次,菩薩布施,常於受者生慈悲心,不著於財,自物不惜,何況劫盜?慈悲受者,何有殺意?如是等能遮破戒,是為施生戒。若能布施以破慳心,然後持戒、忍辱等,易可得行。

[0150c17] 如文殊師利,在昔過去久遠劫時曾為比丘,入城乞食,得滿鉢百味歡喜丸。城中一小兒,追而從乞。不即與之,乃至佛圖,手捉二丸而要之言:「汝若能自食一丸,以一丸施僧者,當以施汝!」即相然可,以一歡喜丸布施眾僧,然後於文殊師利許受戒,發心作佛。如是布施,能令受戒發心作佛,是為布施生屍羅波羅蜜。

[0150c25] 複次,布施之報,得四事供養,好國善師,無所乏少,故能持戒。

[0150c26] 又布施之報,其心調柔;心調柔故,能生持戒;能生持戒故,從不善法中能自制心。

[0150c28] 如是種種因緣,從布施生屍羅波羅蜜。

[0150c29] 云何布施生羼提波羅蜜?

[0151a01] 菩薩布施時,受者逆罵,若大求索,若不時索,或不應索而索。是時,菩薩自思惟言:「我今布施,欲求佛道,亦無有人使我布施。我自為故,云何生瞋?」如是思惟已,而行忍辱,是名布施生羼提波羅蜜。

[0151a05] 複次,菩薩布施時,若受者瞋惱,便自思惟:「我今布施內外財物,難捨能舍,何況空聲而不能忍?若我不忍,所可布施則為不凈。譬如白象,入池澡浴,出已還復以土坌身;布施不忍,亦復如是。」如是思惟已,行於忍辱。

[0151a10] 如是等種種布施因緣,生羼提波羅蜜。

[0151a11] 云何布施生毘梨耶波羅蜜?

[0151a12] 菩薩布施時,常行精進。何以故?菩薩初發心時,功德未大,爾時,欲行二施,充滿一切眾生之願。以物不足故,懃求財、法,以給足之。

[0151a15] 如釋迦文尼佛本身,作大醫王,療一切病,不求名利,為憐愍眾生故。病者甚多,力不周救,憂念一切而不從心,懊惱而死,即生忉利天上。自思惟言:「我今生天,但食福報,無所長益。」即自方便,自取滅身,舍此天壽。生婆迦陀龍王宮中為龍太子。其身長大,父母愛重,欲自取死,就金翅鳥王,鳥即取此龍子於舍摩利樹上吞之。父母嘷咷,啼哭懊惱。

[0151a23] 龍子既死,生閻浮提中為大國王太子,名曰能施。生而能言,問諸左右:今此國中有何等物,盡皆持來以用布施!眾人怪畏,皆舍之走。其母憐愛,獨自守之。語其母言:「我非羅剎,眾人何以故走?我本宿命常好布施,我為一切人之檀越。」母聞其言,以語眾人,眾人即還。母好養育,及年長大,自身所有,盡以施盡;至父王所,索物布施,父與其分,復以施盡。見閻浮提人貧窮辛苦,思欲給施而財物不足,便自啼泣,問諸人言:「作何方便,當令一切滿足於財?」諸宿人言:「我等曾聞有如意寶珠,若得此珠,則能隨心所索,無不必得。」菩薩聞是語已,白其父母:「欲入大海求龍王頭上如意寶珠。」父母報言:「我唯有汝一兒耳,若入大海,眾難難度。一旦失汝,我等亦當何用活為?不須去也!我今藏中猶亦有物,當以給汝!」兒言:「藏中有限,我意無量。我欲以財充滿一切,令無乏短,願見聽許,得遂本心,使閻浮提人一切充足!」父母知其志大,不敢制之,遂放令去。

[0151b14] 是時,五百賈客,以其福德大人,皆樂隨從;知其行日,集海道口。菩薩先聞婆伽陀龍王頭上有如意寶珠,問眾人言:「誰知水道,至彼龍宮?」有一盲人名陀舍,曾以七反入大海中,具知海道。菩薩即命共行。答曰:「我年既老,兩目失明,曾雖數入,今不能去!」菩薩語言:「我今此行,不自為身,普為一切求如意寶珠,欲給足眾生令身無乏,次以道法因緣而教化之。汝是智人,何得辭耶?我願得成,豈非汝力!」陀舍聞其要言,欣然同懷,語菩薩言:「我今共汝俱入大海,我必不全,汝當安我屍骸,著大海之中金沙洲上。」

[0151b26] 行事都集,斷第七繩,船去如馳,到眾寶渚。眾賈競取七寶,各各已足。語菩薩言:「何以不取?」菩薩報言:「我所求者,如意寶珠,此有盡物,我不須也。汝等各當知足知量,無令船重,不自免也!」是時,眾賈白菩薩言:「大德!為我呪願,令得安隱!」於是辭去。陀舍是時語菩薩言:「別留艇舟,當隨是別道而去。待風七日,博海南岸,至一險處,當有絕崖,棗林枝皆覆水。大風吹船,船當摧覆!汝當仰板棗枝,可以自濟。我身無目,於此當死。過此隘岸,當有金沙洲,可以我身置此沙中;金沙清凈,是我願也!」

[0151c09] 即如其言,風至而去。既到絕崖,如陀舍語。菩薩仰板棗枝,得以自免。置陀舍屍,安厝金地,於是獨去。如其先教,深水中浮七日,至壘咽水中行七日,壘腰水中行七日,壘膝水中行七日,泥中行七日。見好蓮華,鮮潔柔軟,自思惟言:「此華軟脆,當入虛空三昧,自輕其身。」行蓮華上七日,見諸毒蛇,念言:「含毒之蟲,甚可畏也!」即入慈心三昧,行毒蛇頭上七日,蛇皆擎頭授與菩薩,令蹈上而過。過此難已,見有七重寶城,有七重塹,塹中皆滿毒蛇,有三大龍守門。龍見菩薩形容端政,相好嚴儀,能度眾難,得來至此,念言:「此非凡夫,必是菩薩大功德人!」即聽令前,逕得入宮。

[0151c23] 龍王夫婦喪兒未久,猶故哀泣;見菩薩來,龍王婦有神通,知是其子,兩乳汁流出。命之令坐,而問之言:「汝是我子,舍我命終,生在何處?」菩薩亦自識宿命,知是父母,而答母言:「我生閻浮提上,為大國王太子。憐愍貧人,飢寒勤苦,不得自在,故來至此,欲求如意寶珠!」母言:「汝父頭上有此寶珠,以為首飾,難可得也!必當將汝入諸寶藏,隨汝所欲,必欲與汝。汝當報言:『其與雜寶,我不須也,唯欲大王頭上寶珠;若見憐愍,願以與我。』如此可得。」

[0152a04] 即往見父。父大悲喜,歡慶無量;愍念其子,遠涉艱難,乃來至此,指示妙寶,隨意與汝,須者取之。菩薩言:「我從遠來,願見大王,求王頭上如意寶珠;若見憐愍,當以與我,若不見與,不須與物!」龍王報言:「我唯有此一珠,常為首飾,閻浮提人薄福下賤,不應見也!」菩薩白言:「我以此故,遠涉艱難,冒死遠來,為閻浮提人薄福貧賤,欲以如意寶珠濟其所願,然後以佛道因緣而教化之!」龍王與珠而要之言:「今以此珠與汝,汝既去世,當以還我!」答曰:「敬如王言!」

[0152a15] 菩薩得珠,飛騰虛空,如屈伸臂頃,到閻浮提。人王父母見兒吉還,歡悅踴躍,抱而問言:「汝得何物?」答言:「得如意寶珠。」問言:「今在何許?」白言:「在此衣角里中。」父母言:「何其泰小?」白言:「在其神德,不在大也。」白父母言:「當勅城中內外,掃灑燒香,懸繒幡蓋,持齋受戒。」明日清旦,以長木為表,以珠著上。菩薩是時自立誓願:「若我當成佛道、度脫一切者,珠當如我意願,出一切寶物,隨人所須,盡皆備有!」是時,陰雲普遍,雨種種寶物,衣服、飲食、卧具、湯藥,人之所須,一切具足。至其命盡,常爾不絕。

[0152a26] 如是等,名為菩薩布施生精進波羅蜜。

[0152a27] 云何菩薩布施生禪波羅蜜?

[0152a28] 菩薩布施時,能除慳貪。除慳貪已,因此布施而行一心,漸除五蓋;能除五蓋,是名為禪。

[0152b01] 複次,心依布施,入於初禪,乃至滅定禪。云何為依?若施行禪人時,心自念言:「我以此人行禪定故,凈心供養,我今何為自替於禪?」即自歛心,思惟行禪。若施貧人,念此宿命作諸不善,不求一心,不修福業,今世貧窮。以是自勉修善,一心以入禪定。

[0152b07] 如說喜見轉輪聖王,八萬四千小王來朝,皆持七寶妙物來獻。王言:「我不須也,汝等各可自以修福!」諸王自念:「大王雖不肯取,我等亦復不宜自用。」即共造工,立七寶殿,殖七寶行樹,作七寶浴池。於大殿中造八萬四千七寶樓,樓中皆有七寶床座,雜色被枕,置床兩頭,懸繒幡蓋,香熏塗地。

[0152b14] 眾事備已,白大王言:「願受法殿、寶樹、浴池!」王默然受之,而自念言:「我今不應先處新殿以自娛樂,當求善人、諸沙門、婆羅門等先入供養,然後我當處之!」即集善人,先入寶殿,種種供養,微妙具足。

[0152b18] 諸人出已,王入寶殿,登金樓,坐銀床,念布施,除五蓋,攝六情,卻六塵,受喜樂,入初禪。次登銀樓,坐金床,入二禪。次登毘琉璃樓,坐頗梨寶床,入三禪。次登頗梨寶樓,坐毘琉璃床,入四禪。獨坐思惟,終竟三月。

[0152b23] 玉女寶後,與八萬四千諸侍女俱,皆以白珠名寶瓔珞其身,來白大王:「久違親覲,敢來問訊!」王告諸妹:「汝等各當端心,當為知識,勿為我怨!」玉女寶後垂淚而言:「大王!何為謂我為妹?必有異心,願聞其意,云何見勅『當為知識,勿為我怨』?」王告之言:「汝若以我為世因緣,共行欲事以為歡樂,是為我怨;若能覺悟非常,知身如幻,修福行善,絕去欲情,是為知識。」諸玉女言:「敬如王勅!」說此語已,各遣令還。

[0152c04] 諸女出已,王登金樓,坐銀床,行慈三昧;登銀樓,坐金床,行悲三昧;登毘琉璃樓,坐頗梨床,行喜三昧;登頗梨寶樓,坐毘琉璃床,行舍三昧。

[0152c07] 是為菩薩布施生禪波羅蜜。

[0152c08] 云何菩薩布施生般若波羅蜜?

[0152c09] 菩薩布施時,知此布施必有果報而不疑惑,能破邪見無明,是為布施生般若波羅蜜。

[0152c11] 複次,菩薩布施時,能分別知:

[0152c11] 不持戒人,若鞭打拷掠閉繫,枉法得財而作布施,生象、馬、牛中,雖受畜生形,負重鞭策,羇靽乘騎,而常得好屋好食,為人所重,以人供給。

[0152c14] 又知惡人多懷瞋恚,心曲不端而行布施,當墮龍中,得七寶宮殿,妙食好色。

[0152c16] 又知憍人多慢、瞋心布施,墮金翅鳥中,常得自在。有如意寶珠以為瓔珞,種種所須,皆得自恣,無不如意,變化萬端,無事不辦。

[0152c19] 又知宰官之人,枉濫人民,不順治法而取財物,以用布施,墮鬼神中,作鳩槃茶鬼,能種種變化,五塵自娛。

[0152c22] 又知多瞋佷戾、嗜好酒肉之人而行布施,墮地夜叉鬼中,常得種種歡樂、音樂、飲食。

[0152c24] 又知有人剛愎強梁而能布施,車馬代步,墮虛空夜叉中而有大力,所至如風。

[0152c26] 又知有人妬心好諍,而能以好房舍、卧具、衣服、飲食布施,故生宮觀飛行夜叉中,有種種娛樂便身之物。

[0152c28] 如是種種,當布施時能分別知,是為菩薩布施生般若。

[0153a01] 複次,布施飲食得力、色、命、樂、瞻。若布施衣服,得生知慚愧,威德端正,身心安樂;若施房舍,則得種種七寶宮觀,自然而有,五欲自娛;若施井池泉水種種好漿,所生則得無飢、無渴,五欲備有;若施橋船及諸履屣,生有種種車馬具足;若施園林,則得豪尊,為一切依止,受身端政,心樂無憂。如是等種種人中,因緣布施所得。

[0153a08] 若人布施修作福德,不好有為作業生活,則得生四天王處;若人布施,加以供養父母,及諸伯叔兄弟姊妹,無瞋無恨,不好諍訟,又不喜見諍訟之人,得生忉利天上、焰摩、兜術、化自在、他化自在。如是種種分別布施,是為菩薩布施生般若。

[0153a14] 若人布施,心不染著,厭患世間,求涅槃樂,是為阿羅漢、辟支佛布施;若人布施為佛道,為眾生故,是為菩薩布施。如是等種種布施中分別知,是為布施生般若波羅蜜。

[0153a18] 複次,菩薩布施時,思惟三事實相,如上說。如是能知,是為布施生般若波羅蜜。

[0153a20] 複次,一切智慧功德因緣,皆由布施。如千佛始發意時,種種財物布施諸佛,或以華香、或以衣服、或以楊枝布施而以發意。

[0153a22] 如是等種種布施,是為菩薩布施生般若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第十二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屍羅波羅蜜義第二十一(卷第十三)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奉 詔譯

[0153b08] 【經】

[0153b08] 「罪、不罪不可得故,應具足屍羅波羅蜜。」

[0153b09] 【論】

[0153b09] 屍羅(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屍羅。

[0153b10] 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屍羅。

[0153b11] 屍羅者,略說身、口律儀有八種:不惱害、不劫盜、不邪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飲酒,及凈命,是名戒相。

[0153b13] 若不護、放舍,是名破戒。破此戒者,墮三惡道中。

[0153b14] 若下持戒生人中,中持戒生六欲天中,上持戒又行四禪、四空定,生色、無色界清凈天中。

[0153b16] 上持戒有三種:下清凈持戒得阿羅漢,中清凈持戒得辟支佛,上清凈持戒得佛道。

[0153b18] 不著、不猗,不破、不缺,聖所贊愛,如是名為上清凈持戒。

[0153b19] 若慈愍眾生故,為度眾生故,亦知戒實相故,心不猗著;如此持戒,將來令人至佛道,如是名為得無上佛道戒。

[0153b22] 若人求大善利,當堅持戒,如惜重寶,如護身命。何以故?譬如大地,一切萬物有形之類,皆依地而住;戒亦如是,戒為一切善法住處。

[0153b25] 複次,譬如無足欲行,無翅欲飛,無船欲渡,是不可得;若無戒欲得好果,亦復如是。

[0153b27] 若人棄捨此戒,雖山居苦行,食果服藥,與禽獸無異。

[0153b29] 或有人但服水為戒,或服乳,或服氣;或剃髮,或長髮,或頂上留少許髮;或著袈裟,或著白衣,或著草衣,或木皮衣;或冬入水,或夏火炙;若自墜高岩,若於恆河中洗;若日三浴,再供養火;種種祠祀,種種呪願,受行苦行。以無此戒,空無所得。

[0153c05] 若有人雖處高堂大殿,好衣美食,而能行此戒者,得生好處及得道果。

[0153c07] 若貴若賤、若小若大,能行此凈戒,皆得大利。

[0153c08] 若破此戒,無貴無賤、無大無小,皆不得隨意生善處。

[0153c09] 複次,破戒之人,譬如清涼池而有毒蛇,不中澡浴;亦如好華果樹,而多逆刺。

[0153c11] 若人雖在貴家生,身體端政,廣學多聞,而不樂持戒,無慈愍心,亦復如是。如偈說:

「貴而無智則為衰,智而憍慢亦為衰,
持戒之人而毀戒,今世後世一切衰!」

[0153c16] 人雖貧賤而能持戒,勝於富貴而破戒者。

[0153c17] 華香、木香不能遠聞;持戒之香,周遍十方。

[0153c18] 持戒之人,具足安樂,名聲遠聞,天、人敬愛,現世常得種種快樂。

[0153c19] 若欲天上、人中、富貴、長壽,取之不難;持戒清凈,所願皆得。

[0153c20] 複次,持戒之人,見破戒人刑獄考掠,種種苦惱,自知永離此事,以為欣慶。

[0153c22] 若持戒之人,見善人得譽,名聞快樂,心自念言:如彼得譽,我亦有分。

[0153c24] 持戒之人,壽終之時,刀風解身,筋脈斷絕,自知持戒清凈,心不怖畏。

[0153c25] 如偈說:

「大惡病中,戒為良藥;大恐怖中,
戒為守護;死闇冥中,戒為明燈;
於惡道中,戒為橋樑;死海水中,
戒為大船。」

[0154a01] 複次,持戒之人,常得今世人所敬養,心樂不悔,衣食無乏,死得生天,後得佛道。

[0154a02] 持戒之人,無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0154a03] 譬如有人常供養天,其人貧窮,一心供養,滿十二歲,求索富貴。

[0154a05] 天愍此人,自現其身而問之曰:「汝求何等?」

[0154a06] 答言:「我求富貴,欲令心之所願,一切皆得!」

[0154a07] 天與一器,名曰德瓶,而語之言:「所須之物,從此瓶出。」其人得已,應意所欲,無所不得。得如意已,具作好舍,象馬、車乘、七寶具足,供給賓客,事事無乏。

[0154a11] 客問之言:「汝先貧窮,今日所由得如此富?」

[0154a12] 答言:「我得天瓶,瓶能出此種種眾物,故富如是。」

[0154a13] 客言:「出瓶見示,並所出物!」

[0154a14] 即為出瓶,瓶中引出種種眾物。其人憍泆,立瓶上舞,瓶即破壞,一切眾物亦一時滅。

[0154a16] 持戒之人,亦復如是,種種妙樂,無願不得;若人破戒,憍泆自恣,亦如彼人破瓶失物。

[0154a18] 複次,持戒之人,名稱之香,今世、後世周滿天上及在人中。

[0154a19] 複次,持戒之人,人所樂施,不惜財物,不修世利而無所乏;得生天上、十方佛前,入三乘道而得解脫。唯種種邪見持戒,後無所得。

[0154a22] 複次,若人雖不出家,但能修行戒法,亦得生天。

[0154a23] 若人持戒清凈,行禪、智慧,欲求度脫老、病、死苦,此願必得。

[0154a24] 持戒之人,雖無兵仗,眾惡不加;持戒之財,無能奪者;持戒親親,雖死不離;持戒莊嚴,勝於七寶。以是之故,當護於戒,如護身命,如愛寶物。

[0154a28] 破戒之人,受苦萬端,如向貧人破瓶失物,以是之故應持凈戒。

[0154a29] 複次,持戒之人,觀破戒人罪,應自勉勵,一心持戒。

[0154b02] 云何名為破戒人罪?

[0154b02] 破戒之人,人所不敬,其家如塚,人所不到。

[0154b03] 破戒之人,失諸功德,譬如枯樹,人不愛樂。

[0154b04] 破戒之人,如霜蓮花,人不喜見。

[0154b05] 破戒之人,噁心可畏,譬如羅剎。

[0154b06] 破戒之人,人不歸向,譬如渴人,不向枯井。

[0154b07] 破戒之人,心常疑悔,譬如犯事之人,常畏罪至。

[0154b08] 破戒之人,如田被雹,不可依仰。

[0154b08] 破戒之人,譬如苦苽,雖形似甘種而不可食。

[0154b09] 破戒之人,如賊聚落,不可依止。

[0154b10] 破戒之人,譬如大病,人不欲近。

[0154b11] 破戒之人,不得免苦,譬如惡道難可得過。

[0154b12] 破戒之人,不可共止,譬如惡賊難可親近。

[0154b13] 破戒之人,譬如大坑,行者避之。

[0154b14] 破戒之人,難可共住,譬如毒蛇。

[0154b14] 破戒之人,不可近觸,譬如大火。

[0154b15] 破戒之人,譬如破船,不可乘渡。

[0154b16] 破戒之人,譬如吐食,不可更噉。

[0154b17] 破戒之人,在好眾中,譬如惡馬在善馬群。

[0154b18] 破戒之人,與善人異,如驢在牛群。

[0154b19] 破戒之人,在精進眾,譬如儜兒在健人中。

[0154b20] 破戒之人,雖似比丘,譬如死屍在眠人中。

[0154b21] 破戒之人,譬如偽珠在真珠中。

[0154b21] 破戒之人,譬如伊蘭在栴檀林。

[0154b22] 破戒之人,雖形似善人,內無善法;雖復剃頭、染衣、次第捉籌,名為比丘,實非比丘。

[0154b24] 破戒之人,若著法衣,則是熱銅鐵鍱以纏其身;若持鉢盂,則是盛洋銅器;若所噉食,則是吞燒鐵丸,飲熱洋銅;若受人供養供給,則是地獄獄鬼守之;若入精舍,則是入大地獄;若坐眾僧床榻,是為坐熱鐵床上。

[0154b29] 複次,破戒之人,常懷怖懅,如重病人,常畏死至。亦如五逆罪人,心常自念「我為佛賊」,藏覆避隈;如賊畏人,歲月日過,常不安隱。

[0154c03] 破戒之人,雖得供養利樂,是樂不凈;譬如愚人,供養莊嚴死屍,智者聞之,惡不欲見。

[0154c05] 如是種種無量破戒之罪,不可稱說,行者應當一心持戒。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戒相義第二十二之一

[0154c08] 問曰:

[0154c08] 已知如是種種功德果報,云何名為「戒相」?

[0154c09] 答曰:

[0154c09] 惡止不更作,若心生、若口言、若從他受,息身、口惡,是為戒相。

[0154c10] 云何名為「惡」?若實是眾生,知是眾生,發心欲殺而奪其命,生身業有作色,是名殺生罪。其與繫閉、鞭打等,是助殺法。

[0154c13] 複次,殺他得殺罪,非自殺身。心知眾生而殺是名殺罪,不如夜中見人謂為杌樹而殺者。故殺生得殺罪,非不故也。快心殺生得殺罪,非狂痴。命根斷,是殺罪,非作瘡。身業是殺罪,非但口教勅。口教是殺罪,非但心生。如是等,名殺罪;不作是罪,名為戒。

[0154c19] 若人受戒,心生、口言:「我從今日不復殺生!」若身不動,口不言,而獨心生自誓:「我從今日不復殺生!」是名不殺生戒。

[0154c22] 有人言:「是不殺生戒,或善或無記。」

[0154c23] 問曰:

[0154c23] 如阿毘曇中說「一切戒律儀皆善」,今何以言無記?

[0154c24] 答曰:

[0154c24] 如《迦栴延子阿毘曇》中言一切善,如與《阿毘曇》中言不殺戒,或善、或無記。何以故?若不殺戒常善者,持此戒人,應如得道人,常不墮惡道。以是故,或時應無記;無記無果報故,不生天上、人中。

[0154c28] 問曰:

[0154c28] 不以戒無記故墮地獄,更有噁心生故墮地獄!

[0155a01] 答曰:

[0155a01] 不殺生,得無量善法,作、無作,福常日夜生故;若作少罪,有限、有量。何以故隨有量而不隨無量?以是故,知不殺戒中,或有無記。

[0155a04] 複次,有人不從師受戒,而但心生自誓:「我從今日不復殺生!」如是不殺,或時無記。

[0155a06] 問曰:

[0155a06] 是不殺戒何界繫?

[0155a06] 答曰:

[0155a06] 如《迦栴延子阿毘曇》中言:「一切受戒律儀,皆欲界繫。」與《阿毘曇》中言:「或欲界繫,或不繫。」以實言之,應有三種:「或欲界繫,或色界繫,或無漏。」殺生法雖欲界,不殺戒,應隨殺在欲界;但色界不殺、無漏不殺,遠遮故,是真不殺戒。

[0155a11] 複次,有人不受戒,而從生已來,不好殺生,或善或無記,是名無記。

[0155a13] 是不殺生法,非心,非心數法,亦非心相應;或共心生,或不共心生。

[0155a14] 《迦栴延子阿毘曇》中言:「不殺生是身、口業,或作色、或無作色,或時隨心行、或不隨心行(丹注云:隨心行:定共戒;不隨心意:五戒),非先世業報。二種修應修,二種證應證(丹注云:身證、慧證)。思惟斷,一切欲界最後得;見斷、時斷,凡夫、聖人所得。是色法,或可見、或不可見法,或有對法、或無對法,有報法,有果法,有漏法,有為法,有上法(丹注云:非極故有上),非相應因。如是等分別,是名不殺戒。」

[0155a22] 問曰:

[0155a22] 八直道中戒,亦不殺生,何以獨言「不殺生戒有報、有漏」?

[0155a23] 答曰:

[0155a24] 此中但說受戒律儀法,不說無漏戒律儀。

[0155a25] 複次,與《阿毘曇》中言:「不殺法常不逐心行,非身口業,不隨心業行;或有報,或無報;非心相應法,或有漏,或無漏。」是為異法,與者皆同。

[0155a28] 復有言:「諸佛賢聖不戲論諸法(丹注云:種種異說名為『戲』也),現前眾生各各惜命,是故佛言莫奪他命;奪他命,世世受諸苦痛。」眾生有、無,後當說。

[0155b02] 問曰:

[0155b02] 人能以力勝人,並國、殺怨,或田獵皮肉,所濟處大;令不殺生,得何等利?

[0155b04] 答曰:

[0155b04] 得無所畏,安樂無怖。我以無害於彼故,彼亦無害於我,以是故,無怖、無畏。好殺之人,雖複位極人王,亦不自安;如持戒之人,單行獨游,無所畏難。

[0155b07] 複次,好殺之人,有命之屬皆不喜見;若不好殺,一切眾生皆樂依附。

[0155b09] 複次,持戒之人,命欲終時其心安樂,無疑、無悔;若生天上、若在人中,常得長壽;是為得道因緣,乃至得佛,住壽無量。

[0155b12] 複次,殺生之人,今世、後世受種種身、心苦痛;不殺之人,無此眾難,是為大利。

[0155b13] 複次,行者思惟:「我自惜命、愛身,彼亦如是,與我何異?」以是之故,不應殺生。

[0155b15] 複次,若人殺生者,為善人所訶、怨家所嫉;負他命故,常有怖畏,為彼所憎;死時心悔,當墮地獄,若畜生中;若出為人,常當短命。

[0155b18] 複次,假令後世無罪,不為善人所訶、怨家所嫉,尚不應故奪他命。何以故?善相之人所不應行,何況兩世有罪,弊惡果報!

[0155b21] 複次,殺為罪中之重。何以故?人有死急,不惜重寶,但以活命為先。譬如賈客入海採寶,垂出大海,其船卒壞,珍寶失盡,而自喜慶,舉手而言:「幾失大寶!」眾人怪言:「汝失財物,裸形得脫,云何喜言幾失大寶?」答言:「一切寶中,人命第一;人為命故求財,不為財故求命。」以是故,佛說十不善道中,殺罪最在初;五戒中亦最在初。若人種種修諸福德,而無不殺生戒,則無所益。何以故?雖在富貴處生,勢力豪強而無壽命,誰受此樂?以是故,知諸與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世間中惜命為第一。何以知之?一切世人,甘受刑罰刑殘考掠以護壽命。

[0155c05] 複次,若有人受戒,心生:「從今日不殺一切眾生。」是於無量眾生中,已以所愛重物施與,所得功德亦復無量。如佛說:「有五大施,何等五?一者、不殺生,是為最大施;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亦復如是。」

[0155c10] 複次,行慈三昧,其福無量,水、火不害,刀、兵不傷,一切惡毒所不能中;以五大施故,所得如是。

[0155c12] 複次,三世十方中尊,佛為第一。如佛語難提迦優婆塞:「殺生有十罪,何等為十?一者、心常懷毒,世世不絕;二者、眾生憎惡,眼不喜見;三者、常懷惡念,思惟惡事;四者、眾生畏之,如見蛇虎;五者、睡時心怖,覺亦不安;六者、常有惡夢;七者、命終之時,狂怖惡死;八者、種短命業因緣;九者、身壞命終,墮泥梨中;十者、若出為人,常當短命。」

[0155c19] 複次,行者心念:「一切有命,乃至昆蟲,皆自惜身;云何以衣服、飲食自為身故而殺眾生?」

[0155c21] 複次,行者當學大人法,一切大人中,佛為最大。何以故?一切智慧成就,十力具足,能度眾生,常行慈愍,持不殺戒,自致得佛,亦教弟子行此慈愍。行者欲學大人行故,亦當不殺。

[0155c26] 問曰:

[0155c26] 不侵我者,殺心可息;若為侵害、強奪、逼迫,是當云何?

[0155c27] 答曰:

[0155c27] 應當量其輕重。若人殺己,先自思惟:「全戒利重?全身為重?破戒為失?喪身為失?」如是思惟已,知持戒為重,全身為輕。若苟免全身,身何所得?是身名為老、病、死藪,必當壞敗!若為持戒失身,其利甚重。

[0156a03] 又復思惟:「我前後失身,世世無數,或作惡賊、禽獸之身,但為財利諸不善事;今乃得為持凈戒故,不惜此身,捨命持戒,勝於毀禁全身百千萬倍,不可為喻。如是定心,應當捨身以護凈戒。」

[0156a07] 如一須陀洹人,生屠殺家;年向成人,應當修其家業而不肯殺生。父母與刀並一口羊,閉著屋中而語之言:「若不殺羊,不令汝出、得見日月、生活飲食!」兒自思惟言:「我若殺此一羊,便當終為此業,豈以身故為此大罪?」便以刀自殺。父母開戶,見羊在一面立,兒已命絕。當自殺時,即生天上。

[0156a14] 若如此者,是為不惜壽命,全護凈戒。

[0156a15] 如是等義,是名不殺生戒。

[0156a16] 不與取者,知他物,生盜心,取物去離本處,物屬我,是名盜。若不作,是名不盜。

[0156a18] 其與方便計挍,乃至手捉未離地者,名助盜法。

[0156a19] 財物有二種:有屬他,有不屬他。取屬他物,是為盜罪。屬他物亦有二種:一者、聚落中,二者、空地。此二處物,盜心取,得盜罪。若物在空地,當撿挍知是物近誰國?是物應當有屬,不應取。

[0156a23] 如毘尼中說種種不盜,是名不盜相。

[0156a24] 問曰:

[0156a24] 不盜有何等利?

[0156a25] 答曰:

[0156a25] 人命有二種:一者、內,二者、外。

[0156a25] 若奪財物,是為奪外命。何以故?命依飲食、衣被等故活,若劫若奪,是名奪外命。如偈說:

「一切諸眾生,衣食以自活;
若奪若劫取,是名劫奪命。」

[0156b01] 以是事故,有智之人不應劫奪。

[0156b01] 複次,當自思惟:「劫奪得物,以自供養,雖身充足,會亦當死;死入地獄,家室親屬,雖共受樂,獨自受罪,亦不能救。」已得此觀,應當不盜。

[0156b04] 複次,是不與取有二種:一者、偷,二者、劫。此二共名不與取。於不與取中,盜為最重。何以故?一切人以財自活,而或穿踰盜取,是最不凈。何以故?無力勝人,畏死盜取故。

[0156b08] 劫奪之中,盜為罪重,如偈說:

「飢餓身羸瘦,受罪大苦劇;
他物不可觸,譬如大火聚。
若盜取他物,其主泣懊惱,
假使天王等,猶亦以為苦。」

[0156b14] 殺生人罪雖重,然於所殺者是賊,偷盜人於一切有物人中賊。若犯與戒,於異國中有不以為罪者;若偷盜人,一切諸國無不治罪。

[0156b17] 問曰:

[0156b17] 劫奪之人,今世有人讚美其健,於此劫奪,何以不作?

[0156b18] 答曰:

[0156b18] 不與而盜,是不善相;劫盜之中,雖有差降,俱為不善。譬如美食雜毒,惡食雜毒,美惡雖殊,雜毒不異。亦如明闇蹈火,晝夜雖異,燒足一也。今世愚人,不識罪、福二世果報,無仁慈心,見人能以力相侵,強奪他財,贊以為強。諸佛賢聖,慈愍一切,了達三世殃禍不朽,所不稱譽。以是故,知劫盜之罪,俱為不善,善人行者之所不為。

[0156b26] 如佛說:「不與取有十罪,何等為十?一者、物主常瞋;二者、重疑(丹注云:重罪人疑);三者、非行時,不籌量;四者、朋黨惡人,遠離賢善;五者、破善相;六者、得罪於官;七者、財物沒入;八者、種貧窮業因緣;九者、死入地獄;十者、若出為人,勤苦求財,五家所共:若王、若賊、若火、若水、若不愛子用,乃至藏埋亦失。」

[0156c04] 邪婬者,若女人為父母、兄弟、姊妹、夫主、兒子、世間法、王法守護,若犯者,是名邪婬。若有雖不守護,以法為守;云何法守?一切出家女人,在家受一日戒,是名法守。若以力,若以財,若誑誘;若自有妻受戒、有娠、乳兒、非道,如是犯者,名為邪婬。如是種種乃至以華鬘與婬女為要,如是犯者,名為邪婬。如是種種不作,名為不邪婬。

[0156c11] 問曰:

[0156c11] 人守人瞋,法守破法,應名邪婬;人自有妻,何以為邪?

[0156c13] 答曰:

[0156c13] 既聽受一日戒,墮於法中;本雖是婦,今不自在;過受戒時,則非法守。有娠婦人,以其身重,厭本所習,又為傷娠。乳兒時婬其母,乳則竭;又以心著婬欲,不復護兒。非道之處,則非女根,女心不樂,強以非理,故名邪婬。是事不作,名為不邪婬。

[0156c18] 問曰:

[0156c19] 若夫主不知、不見、不惱,他有何罪?

[0156c19] 答曰:

[0156c19] 以其邪故;既名為邪,是為不正,是故有罪。

[0156c20] 複次,此有種種罪過,夫妻之情,異身同體,奪他所愛,破其本心,是名為賊。復有重罪,惡名醜聲,為人所憎;少樂多畏,或畏刑戮,又畏夫主傍人所知;多懷妄語,聖人所呵,罪中之罪(丹注云:婬罪,邪婬破戒故,名罪中之罪)。

[0156c25] 複次,婬妷之人,當自思惟:「我婦他妻,同為女人,骨肉情態,彼此無異,而我何為橫生惑心,隨逐邪意?邪婬之人,破失今世、後世之樂(好名善譽、身心安樂,今世得也;生天、得道、涅槃之利,後世得也)。」

[0156c29] 複次,回己易處,以自制心:「若彼侵我妻,我則忿恚;我若侵彼,彼亦何異?」恕己自製,故應不作。

[0157a02] 複次,如佛所說:「邪婬之人,後墮劍樹地獄,眾苦備受;得出為人,家道不穆,常值婬婦、邪僻殘賊。邪婬為患,譬如蝮蛇,亦如大火,不急避之,禍害將及!」如佛所說:「邪婬有十罪:一者、常為所婬夫主欲危害之;二者、夫婦不穆,常共鬪諍;三者、諸不善法日日增長,於諸善法日日損減;四者、不守護身,妻子孤寡;五者、財產日耗;六者、有諸惡事,常為人所疑;七者、親屬、知識所不愛憙;八者、種怨家業因緣;九者、身壞命終,死入地獄;十者、若出為女人,多人共夫;若為男子,婦不貞潔。」

[0157a13] 如是等種種因緣不作,是名不邪婬。

[0157a14] 妄語者,不凈心,欲誑他,覆隱實,出異語,生口業,是名妄語。妄語之罪,從言聲相解生;若不相解,雖不實語,無妄語罪。是妄語,知言不知,不知言知;見言不見,不見言見;聞言不聞,不聞言聞——是名妄語。若不作,是名不妄語。

[0157a19] 問曰:

[0157a19] 妄語有何等罪?

[0157a20] 答曰:

[0157a20] 妄語之人,先自誑身,然後誑人;以實為虛,以虛為實,虛實顛倒,不受善法。譬如覆瓶,水不得入。妄語之人,心無慚愧,閉塞天道、涅槃之門。觀知此罪,是故不作。

[0157a23] 複次,觀知實語,其利甚廣,實語之利,自從己出,甚為易得,是為一切出家人力。如是功德,居家、出家人,共有此利,善人之相。

[0157a26] 複次,實語之人,其心端直;其心端直,易得免苦。譬如稠林曳木,直者易出。

[0157a28] 問曰:

[0157a28] 若妄語有如是罪,人何以故妄語?

[0157a29] 答曰:

[0157a29] 有人愚痴少智,遭事苦厄,妄語求脫;不知事發今世得罪,不知後世有大罪報。

[0157b02] 復有人雖知妄語罪,慳貪、瞋恚、愚痴多故,而作妄語。

[0157b03] 復有人雖不貪恚,而妄證人罪,心謂實爾,死墮地獄。

[0157b05] 如提婆達多弟子俱伽離,常求舍利弗、目揵連過失。是時,二人夏安居竟,遊行諸國,值天大雨,到陶作家,宿盛陶器舍。此舍中先有一女人在闇中宿,二人不知。此女人其夜夢失不凈,晨朝趣水澡洗。是時,俱伽離偶行見之。俱伽離能相,知人交會情狀,而不知夢與不夢。

[0157b11] 是時,俱伽離顧語弟子:「此女人昨夜與人情通。」即問女人:「汝在何處卧?」

[0157b13] 答言:「我在陶師屋中寄宿。」

[0157b13] 又問:「共誰?」

[0157b13] 答言:「二比丘。」

[0157b14] 是時,二人從屋中出,俱伽離見已,又以相驗之,意謂二人必為不凈。先懷嫉妬,既見此事,遍諸城邑聚落告之;次到祇洹唱此惡聲。於是中間,梵天王來欲見佛。佛入靜室,寂然三昧;諸比丘眾,亦各閉房三昧,皆不可覺。

[0157b19] 即自思惟:「我故來見佛,佛入三昧,且欲還去。」

[0157b20] 即復念言:「佛從定起,亦將不久,於是小住。」到俱伽離房前,扣其戶而言:「俱伽離!俱伽離!舍利弗、目揵連心凈柔軟,汝莫謗之而長夜受苦!」

[0157b23] 俱伽離問言:「汝是何人?」

[0157b24] 答言:「我是梵天王。」

[0157b24] 問言:「佛說汝得阿那含道,汝何以故來?」

[0157b25] 梵王心念而說偈言:

「無量法欲量,不應以相取;
無量法欲量,是野人覆沒!」

[0157b29] 說此偈已,到佛所,具說其事。

[0157b29] 佛言:「善哉!善哉!快說此偈!」爾時,世尊復說此偈:

「無量法欲量,不應以相取;
無量法欲量,是野人覆沒!」

[0157c04] 梵天王聽佛說已,忽然不現,即還天上。爾時,俱迦離到佛所,頭面禮佛足,卻住一面。

[0157c06] 佛告俱伽離:「舍利弗、目揵連心凈柔軟,汝莫謗之而長夜受苦!」

[0157c07] 俱伽離白佛言:「我於佛語不敢不信,但自目見了了,定知二人實行不凈。」佛如是三呵,俱伽離亦三不受,即從坐起而去。還其房中,舉身生瘡,始如芥子,漸大如豆、如棗、如[木*奈],轉大如苽,翕然爛壞,如大火燒,叫喚嘷哭,其夜即死,入大蓮華地獄。

[0157c13] 有一梵天夜來白佛:「俱伽離已死。」

[0157c14] 復有一梵天言:「墮大蓮華地獄。」

[0157c14] 其夜過已,佛命僧集而告之言:「汝等欲知俱伽離所墮地獄壽命長短不?」

[0157c16] 諸比丘言:「願樂欲聞!」

[0157c17] 佛言:「有六十斛胡麻,有人過百歲取一胡麻,如是至盡,阿浮陀地獄中壽故未盡。二十阿浮陀地獄中壽,為一尼羅浮陀地獄中壽;如二十尼羅浮陀地獄中壽,為一阿羅邏地獄中壽;二十阿羅邏地獄中壽,為一阿婆婆地獄中壽;二十阿婆婆地獄中壽,為一休休地獄中壽;二十休休地獄中壽,為一漚波羅地獄中壽;二十漚波羅地獄中壽,為一分陀梨迦地獄中壽;二十分陀梨迦地獄中壽,為一摩呵波頭摩地獄中壽。俱伽離墮是摩呵波頭摩地獄中,出其大舌,以百釘釘之,五百具犁耕之。」

[0157c28] 爾時,世尊說此偈言:

「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斬身,
由其惡言。應呵而贊,應贊而呵;
口集諸惡,終不見樂!
心、口業生惡,墮尼羅浮獄;
具滿百千世,受諸毒苦痛。
若生阿浮陀,具滿三十六;
別更有五世,皆受諸苦毒。
心依邪見,破賢聖語;如竹生實,
自毀其形。」

[0158a10] 如是等心生疑謗,遂至決定,亦是妄語。妄語人,乃至佛語而不信受,受罪如是!

[0158a11] 以是故,不應妄語。

[0158a12] 複次,如佛子羅睺羅,其年幼稚,未知慎口。人來問之:「世尊在不?」詭言:「不在。」若不在時,人問羅睺羅:「世尊在不?」詭言:「佛在。」有人語佛;佛語羅睺羅:「澡槃取水,與吾洗足!」洗足已,語羅睺羅:「覆此澡槃!」如勅即覆。佛言:「以水注之!」注已,問言:「水入中不?」答言:「不入!」佛告羅睺羅:「無慚愧人,妄語覆心,道法不入,亦復如是!」

[0158a19] 如佛說:「妄語有十罪,何等為十?一者、口氣臭;二者、善神遠之,非人得便;三者、雖有實語,人不信受;四者、智人語議,常不參豫;五者、常被誹謗,醜惡之聲,周聞天下;六者、人所不敬,雖有教勅,人不承用;七者、常多憂愁;八者、種誹謗業因緣;九者、身壞命終,當墮地獄;十者、若出為人,常被誹謗。」

[0158a26] 如是種種不作,是為不妄語,名口善律儀。

[0158a27] 不飲酒者,酒有三種:一者、穀酒,二者、果酒,三者、藥草酒。果酒者,蒱桃、阿梨吒樹果,如是等種種,名為果酒。藥草酒者,種種藥草,合和米麴、甘蔗汁中,能變成酒;同蹄畜乳酒,一切乳熱者,可中作酒。略說若乾、若濕,若清、若濁,如是等能令人心動放逸,是名為酒。一切不應飲,是名不飲酒。

[0158b05] 問曰:

[0158b05] 酒能破冷益身,令心歡喜,何以不飲?

[0158b06] 答曰:

[0158b06] 益身甚少,所損甚多,是故不應飲。譬如美飲,其中雜毒,是何等毒?

[0158b07] 如佛語難提迦優婆塞:「酒有三十五失。何等三十五?一者、現世財物虛竭,何以故?人飲酒醉,心無節限,用費無度故;二者、眾病之門;三者、鬪諍之本;四者、裸露無恥;五者、醜名惡聲,人所不敬;六者、覆沒智慧;七者、應所得物而不得,已所得物而散失;八者、伏匿之事,盡向人說;九者、種種事業,廢不成辦;十者、醉為愁本,何以故?醉中多失,醒已慚愧、憂愁;十一者、身力轉少;十二者、身色壞;十三者、不知敬父;十四者、不知敬母;十五者、不敬沙門;十六者、不敬婆羅門;十七者、不敬伯、叔及尊長,何以故?醉悶怳惚無所別故;十八者、不尊敬佛;十九者、不敬法;二十者、不敬僧;二十一者、朋黨惡人;二十二者、踈遠賢善;二十三者、作破戒人;二十四者、無慚、無愧;二十五者、不守六情;二十六者、縱色放逸;二十七者、人所憎惡,不喜見之;二十八者、貴重親屬及諸知識所共擯棄;二十九者、行不善法;三十者、棄捨善法;三十一者、明人、智士所不信用,何以故?酒放逸故;三十二者、遠離涅槃;三十三者、種狂痴因緣;三十四者、身壞命終,墮惡道泥梨中;三十五者、若得為人,所生之處,常當狂騃。」如是等種種過失,是故不飲。

[0158c02] 如偈說:

「酒失覺知相,身色濁而惡,
智心動而亂,慚愧已被劫。
失念增瞋心,失歡毀宗族;
如是雖名飲,實為飲死毒。
不應瞋而瞋,不應笑而笑,
不應哭而哭,不應打而打,
不應語而語,與狂人無異;
奪諸善功德,知愧者不飲。」

[0158c11] 如是四罪不作,是身善律儀;妄語不作是口善律儀;名為優婆塞五戒律儀。

[0158c12] 問曰:

[0158c12] 若八種律儀及凈命,是名為戒;何以故優婆塞於口律儀中無三律儀及凈命?

[0158c14] 答曰:

[0158c14] 白衣居家,受世間樂,兼修福德,不能盡行戒法,是故佛令持五戒。

[0158c16] 複次,四種口業中,妄語最重。

[0158c17] 複次,妄語心生故作;與者或故作,或不故作。

[0158c18] 複次,但說妄語,已攝三事。

[0158c18] 複次,諸善法中,實為最大;若說實語,四種正語皆已攝得。

[0158c20] 複次,白衣處世,當官理務,家業作使,是故難持不惡口法。

[0158c21] 妄語故作,事重故不應作。

[0158c22] 是五戒有五種受,名五種優婆塞:一者、一分行優婆塞,二者、少分行優婆塞,三者、多分行優婆塞,四者、滿行優婆塞,五者,斷婬優婆塞。

[0158c25] 一分行者,於五戒中受一戒,不能受持四戒;少分行者,若受二戒、若受三戒;多分行者,受四戒;滿行者,盡持五戒;斷婬者,受五戒已,師前更作自誓言:我於自婦不復行婬。

[0158c29] 是名五戒。如佛偈說:

「不殺亦不盜,亦不有邪婬,
實語不飲酒,正命以凈心。
若能行此者,二世憂畏除,
戒福恆隨身,常與天人俱。
世間六時華,榮曜色相發,
以此一歲華,天上一日具。
天樹自然生,花鬘及瓔珞,
丹葩如燈照,眾色相間錯。
天衣無央數,其色若干種,
鮮白映天日,輕密無間壟;
金色映綉文,斐亹如雲氣,
如是上妙服,悉從天樹出。
明珠天耳璫,寶璩曜手足,
隨心所好愛,亦從天樹出。
金華琉璃莖,金剛為華鬚,
柔軟香芬熏,悉從寶池出。
琴瑟箏箜篌,七寶為挍飾,
器妙故音清,皆亦從樹出。
波[(匕/示)*(入/米)]質妬樹,天上樹中王,
在彼歡喜園,一切無有比。
持戒為耕田,天樹從中出,
天廚甘露味,飲食除飢渴。
天女無監礙,亦無妊身難,
嬉怡縱逸樂,食無便利患。
持戒常攝心,得生自恣地,
無事亦無難,常得肆樂志。
諸天得自在,憂苦不復生,
所欲應念至,身光照幽冥。
如是種種樂,皆由施與戒,
若欲得此報,當勤自勉勵!」

[0159b02] 問曰:

[0159b02] 今說屍羅波羅蜜,當以成佛,何以故乃贊天福?

[0159b03] 答曰:

[0159b03] 佛言三事必得報果不虛:布施得大富,持戒生好處,修定得解脫。若單行屍羅,得生好處;若修定、智慧、慈悲和合,得三乘道。今但贊持戒現世功德,名聞、安樂後世得報,如偈所贊。譬如小兒,蜜塗苦藥,然後能服;今先贊戒福,然後人能持戒。能持戒已,立大誓願,得至佛道——是為屍羅生屍羅波羅蜜。

[0159b10] 又以一切人皆著樂,世間之樂天上為最。若聞天上種種快樂,便能受行屍羅;後聞天上無常,厭患心生,能求解脫;更聞佛無量功德,若慈悲心生,依屍羅波羅蜜得至佛道。

[0159b14] 以是故,雖說屍羅報無咎。

[0159b15] 問曰:

[0159b15] 白衣居家,唯此五戒,更有餘法耶?

[0159b16] 答曰:

[0159b16] 有一日戒,六齋日持,功德無量;若十二月一日至十五日,受持此戒,其福甚多。

[0159b17] 問曰:

[0159b18] 云何受一日戒?

[0159b18] 答曰:

[0159b18] 受一日戒法,長跪合掌,應如是言:「我某甲今一日一夜,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如是二、如是三歸依。

[0159b20] 「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如是二、如是三歸依竟。

[0159b22] 「我某甲若身業不善,若口業不善,若意業不善,貪慾、瞋恚、愚痴故。若今世,若過世,有如是罪,今日誠心懺悔。身清凈,口清凈,心清凈,受行八戒,是則布薩,秦言共住。

[0159b26] 「如諸佛盡壽不殺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殺生亦如是;如諸佛盡壽不盜,我某甲一日一夜不盜亦如是;如諸佛盡壽不婬,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婬亦如是;如諸佛盡壽不妄語,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妄語亦如是;如諸佛盡壽不飲酒,我某甲一日一夜不飲酒亦如是;如諸佛盡壽不坐高大床上,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坐高大床上亦如是;如諸佛盡壽不著花瓔珞、不香塗身、不著香熏衣,我某甲一日一夜不著花瓔珞、不香塗身、不著香熏衣亦如是;如諸佛盡壽不自歌舞作樂、亦不往觀聽,我某甲一日一夜不自歌舞作樂、不往觀聽亦如是。已受八戒,如諸佛盡壽不過中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過中食亦如是。

[0159c12] 「我某甲受行八戒,隨學諸佛法,名為布薩。願持是布薩福報,願生生不墮三惡八難。我亦不求轉輪聖王、梵、釋天王世界之樂;願諸煩惱盡,逮得薩婆若,成就佛道。」

[0159c16] 問曰:

[0159c16] 云何受五戒?

[0159c16] 答曰:

[0159c16] 受五戒法,長跪合掌言:「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如是二、如是三。

[0159c18] 「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如是二、如是三。

[0159c19] 「我是釋迦牟尼佛優婆塞,證知我、我某甲,從今日盡壽歸依。」

[0159c21] 戒師應言:「汝優婆塞聽!是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知人見人,為優婆塞說五戒如是,是汝盡壽持!

[0159c23] 「何等五?

[0159c23] 「盡壽不殺生,是優婆塞戒,是中盡壽不應故殺生;是事若能,當言諾。

[0159c25] 「盡壽不盜,是優婆塞戒,是中盡壽不應盜;是事若能,當言諾。

[0159c27] 「盡壽不邪婬,是優婆塞戒,是中盡壽不應邪婬;是事若能,當言諾。

[0159c28] 「盡壽不妄語,是優婆塞戒,是中盡壽不應妄語;是事若能,當言諾。

[0160a01] 「盡壽不飲酒,是優婆塞戒,是中盡壽不應飲酒;是事若能,當言諾。

[0160a02] 「是優婆塞五戒,盡壽受持。當供養三寶:佛寶、法寶、比丘僧寶,勤修福業,以求佛道!」

[0160a04] 問曰:

[0160a04] 何以故六齋日受八戒、修福德?

[0160a05] 答曰:

[0160a05] 是日惡鬼逐人,欲奪人命,疾病、凶衰,令人不吉。是故劫初聖人教人持齋,修善、作福,以避凶衰。是時,齋法不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為齋。

[0160a08] 後佛出世,教語之言:「汝當一日一夜,如諸佛持八戒,過中不食,是功德將人至涅槃。」

[0160a10] 如《四天王經》中佛說:月六齋日,使者太子及四天王,自下觀察眾生,布施、持戒、孝順父母少者,便上忉利,以啟帝釋;帝釋、諸天心皆不悅,言:「阿修羅種多,諸天種少。」若布施、持戒、孝順父母多者,諸天、帝釋心皆歡喜,說言:「增益天眾,減損阿修羅。」是時,釋提婆那民見諸天歡喜。說此偈言:

「六日神足月,受持清凈戒;
是人壽終後,功德必如我!」

[0160a20] 佛告諸比丘:「釋提桓因不應說如是偈。所以者何?釋提桓因三衰、三毒未除,云何妄言持一日戒,功德福報必得如我?若受持此戒,必應如佛,是則實說。」諸大尊天歡喜因緣故,得福增多。

[0160a24] 複次,此六齋日,惡鬼害人,惱亂一切,若所在丘聚,郡縣、國邑,有持齋受戒行善人者,以此因緣,惡鬼遠去,住處安隱。

[0160a27] 以是故,六日持齋受戒,得福增多。

[0160a28] 問曰:

[0160a28] 何以故諸惡鬼神輩,以此六日惱害於人?

[0160a29] 答曰:

[0160a29] 《天地本起經》說:劫初成時,有異梵天王子諸鬼神父,修梵志苦行,滿天上十二歲,於此六日,割肉、出血以著火中。以是故,諸惡鬼神於此六日輒有勢力。

[0160b03] 問曰:

[0160b03] 諸鬼神父,何以於此六日割身肉、血以著火中?

[0160b05] 答曰:

[0160b05] 諸神中摩醯首羅神最大第一,諸神皆有日分。摩醯首羅一月有四日分:八日、二十三日、十四日、二十九日。與神一月有二日分:月一日、十六日,月二日、十七日。其十五日、三十日,屬一切神。摩醯首羅為諸神主,又得日多故,數其四日為齋;二日是一切諸神日,亦數以為齋。是故諸鬼神於此六日,輒有力勢。

[0160b13] 複次,諸鬼神父,於此六日割肉、出血以著火中;過十二歲已,天王來下,語其子言:「汝求何願?」答言:「我求有子!」天王言:「仙人供養法,以燒香、甘果諸清凈事;汝云何以肉、血著火中,如罪惡法?汝破善法,樂為惡事,令汝生惡子,噉肉、飲血。」當說是時,火中有八大鬼出,身黑如墨,髮黃、眼赤,有大光明。一切鬼神,皆從此八鬼生。以是故,於此六日,割身肉、血以著火中而得勢力。

[0160b21] 如佛法中,日無好、惡,隨世惡日因緣故,教持齋受八戒。

[0160b23] 問曰:

[0160b23] 五戒、一日戒,何者為勝?

[0160b23] 答曰:

[0160b24] 有因緣故,二戒俱等;但五戒終身持,八戒一日持。又,五戒常持,時多而戒少;一日戒,時少而戒多。

[0160b26] 複次,若無大心,雖復終身持戒,不如有大心人一日持戒也。譬如軟夫為將,雖復將兵終身,智勇不足,卒無功名;若如英雄奮發,禍亂立定,一日之勳,功蓋天下。

[0160c01] 是二種戒,名居家優婆塞法。

[0160c01] 居家持戒,凡有四種:有下、中、上,有上上。

[0160c02] 下人持戒,為今世樂故;或為怖畏,稱譽、名聞故;或為家法,曲隨他意故;或避苦役,求離危難故——如是種種,是下人持戒。

[0160c05] 中人持戒,為人中富貴,歡娛適意;或期後世福樂,剋己自勉,為苦日少,所得甚多——如是思惟,堅固持戒。譬如商人,遠出深入,得利必多;持戒之福,令人受後世福樂,亦復如是。

[0160c09] 上人持戒,為涅槃故,知諸法一切無常故,欲求離苦、常樂無為故。

[0160c11] 複次,持戒之人,其心不悔,心不悔故得喜樂,得喜樂故得一心,得一心故得實智,得實智故得厭心,得厭心故得離欲,得離欲故得解脫,得解脫故得涅槃——如是持戒為諸善法根本。

[0160c15] 複次,持戒為八正道初門,入道初門,必至涅槃。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贊屍羅波羅蜜義第二十三

[0160c19] 問曰:

[0160c19] 如八正道,正語、正業在中,正見、正行在初,今何以言「戒為八正道初門」?

[0160c20] 答曰:

[0160c20] 以數言之,大者為始;正見最大,是故在初。

[0160c21] 複次,行道故,以見為先;諸法次第,故戒在前。譬如作屋,棟樑雖大,以地為先。

[0160c23] 上上人持戒,憐愍眾生,為佛道故;以知諸法,求實相故,不畏惡道,不求樂故——如是種種,是上上人持戒。

[0160c26] 是四總名優婆塞戒。

[0160c26] 出家戒亦有四種:一者、沙彌、沙彌尼戒,二者、式叉摩那戒,三者、比丘尼戒,四者、比丘僧戒。

[0160c28] 問曰:

[0160c28] 若居家戒得生天上,得菩薩道,亦得至涅槃,復何用出家戒?

[0161a01] 答曰:

[0161a01] 雖俱得度,然有難易。居家生業種種事務,若欲專心道法,家業則廢;若欲專修家業,道事則廢;不取不舍,乃應行法,是名為難。若出家離俗,絕諸紛亂,一向專心,行道為易。

[0161a06] 複次,居家憒閙,多事多務,結使之根,眾惡之府,是為甚難。若出家者,譬如有人,出在空野無人之處而一其心,無思、無慮,內想既除,外事亦去。如偈說:

「閑坐林樹間,寂然滅眾惡;
恬澹得一心,斯樂非天樂。
人求富貴利,名衣好床褥;
斯樂非安隱,求利無厭足。
納衣行乞食,動止心常一;
自以智慧眼,觀知諸法實。
種種法門中,皆以等觀入;
解慧心寂然,三界無能及!」

[0161a18] 以是故,知出家修戒,行道為易。

[0161a18] 複次,出家修戒,得無量善律儀,一切具足滿。以是故,白衣等應當出家受具足戒。

[0161a20] 複次,佛法中,出家法第一難修。如閻浮呿提梵志問舍利弗:「於佛法中何者最難?」舍利弗答曰:「出家為難!」又問:「出家有何等難?」答曰:「出家樂法為難。」「既得樂法,復何者為難?」「修諸善法難。」以是故,應出家。

[0161a25] 複次,若人出家時,魔王驚愁言:「此人諸結使欲薄,必得涅槃,墮僧寶數中。」

[0161a27] 複次,佛法中出家人,雖破戒墮罪,罪畢得解脫。

[0161a28] 如《優鉢羅華比丘尼本生經》中說:「佛在世時,此比丘尼得六神通阿羅漢。入貴人舍,常贊出家法,語諸貴人婦女言:『姊妹可出家!』諸貴婦女言:『我等少壯,容色盛美,持戒為難,或當破戒!』比丘尼言:『但出家,破戒便破。』問言:『破戒當墮地獄,云何可破?』答言:『墮地獄便墮!』諸貴婦女笑之言:『地獄受罪,云何可墮?』比丘尼言:『我自憶念本宿命時作戲女,著種種衣服而說舊語,或時著比丘尼衣以為戲笑。以是因緣故,迦葉佛時作比丘尼,自恃貴姓端政,心生憍慢而破禁戒;破戒罪故,墮地獄受種種罪。受罪畢竟,值釋迦牟尼佛出家,得六神通阿羅漢道。以是故,知出家受戒,雖復破戒,以戒因緣故得阿羅漢道;若但作惡,無戒因緣,不得道也。我乃昔時世世墮地獄,地獄出為惡人,惡人死還入地獄,都無所得。今以此證知出家受戒,雖復破戒,以是因緣,可得道果。』」

[0161b17] 複次,如佛在祇洹,有一醉婆羅門來到佛所,求作比丘。佛勅阿難與剃頭,著法衣。醉酒既醒,驚怪己身忽為比丘,即便走去。諸比丘問佛:「何以聽此醉婆羅門作比丘?」佛言:「此婆羅門無量劫中初無出家心,今因醉故暫發微心,以是因緣故,後當出家得道。」

[0161b23] 如是種種因緣,出家之利,功德無量。以是故,白衣雖有五戒,不如出家。

[0161b24] 是出家律儀有四種: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比丘尼、比丘。

[0161b26] 云何沙彌、沙彌尼出家受戒法?白衣來欲求出家,應求二師:一和上,一阿闍梨。和上如父,阿闍梨如母;以棄本生父母,當求出家父母。著袈裟,剃除鬚髮,應兩手捉和上兩足。何以捉足?天竺法以捉足為第一恭敬供養。阿闍梨應教十戒,如受戒法。

[0161c03] 沙彌尼亦如是,唯以比丘尼為和上。

[0161c03] 式叉摩那受六法二歲。

[0161c04] 問曰:

[0161c04] 沙彌十戒,便受具足戒;比丘尼法中,何以有式叉摩那,然後得受具足戒?

[0161c06] 答曰:

[0161c06] 佛在世時,有一長者婦,不覺懷妊,出家受具足戒;其後身大轉現,諸長者譏嫌比丘。因此制有二歲學戒,受六法,然後受具足戒。

[0161c09] 問曰:

[0161c09] 若為譏嫌,式叉摩那豈不致譏?

[0161c10] 答曰:

[0161c10] 式叉摩那未受具足戒,譬如小兒、亦如給使,雖有罪穢,人不譏嫌。

[0161c12] 是名式叉摩那受六法。

[0161c12] 是式叉摩那有二種:一者、十八歲童女受六法;二者、夫家十歲得受六法。

[0161c14] 若欲受具足戒,應二部僧中,用五衣、鉢盂,比丘尼為和上及教師,比丘為戒師,與如受戒法。

[0161c16] 略說則五百戒,廣說則八萬戒。第三羯磨訖,即得無量律儀,成就比丘尼。

[0161c18] 比丘則有三衣、鉢盂,三師十僧,如受戒法。略說二百五十,廣說則八萬。第三羯磨訖,即得無量律儀法。

[0161c21] 是總名為戒,是為屍羅。

大智度論卷第十三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屍羅波羅蜜義之與(卷第十四)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奉 詔譯

[0162a08] 問曰:

[0162a08] 已知屍羅相,云何為屍羅波羅蜜?

[0162a08] 答曰:

[0162a09] 有人言:菩薩持戒,寧自失身,不毀小戒,是為屍羅波羅蜜。

[0162a10] 如上《蘇陀蘇摩王經》中說,不惜身命以全禁戒。如菩薩本身,曾作大力毒龍。若眾生在前,身力弱者,眼視便死;身力強者,氣往而死。是龍受一日戒,出家求靜,入林樹間思惟;坐久,疲懈而睡。龍法,睡時形狀如蛇,身有文章,七寶雜色。

[0162a15] 獵者見之驚喜,言曰:「以此希有難得之皮,獻上國王以為服飾,不亦宜乎?」便以杖按其頭,以刀剝其皮。

[0162a18] 龍自念言:「我力如意,傾覆此國,其如反掌;此人小物,豈能困我?我今以持戒故,不計此身,當從佛語!」於是自忍,眠目不視,閉氣不息;憐愍此人,為持戒故,一心受剝,不生悔意。既以失皮,赤肉在地,時日大熱,宛轉土中;欲趣大水,見諸小蟲來食其身,為持戒故,不復敢動。

[0162a24] 自思惟言:「今我此身以施諸蟲,為佛道故,今以肉施,以充其身;後成佛時,當以法施,以益其心。」如是誓已,身乾命絕,即生第二忉利天上。

[0162a28] 爾時毒龍,釋迦文佛是;是時獵者,提婆達等六師是也;諸小蟲輩,釋迦文佛初轉法輪,八萬諸天得道者是。

[0162b01] 菩薩護戒,不惜身命,決定不悔,其事如是,是名屍羅波羅蜜。

[0162b03] 複次,菩薩持戒,為佛道故,作大要誓,必度眾生!不求今世、後世之樂,不為名聞虛譽法故,亦不自為早求涅槃,但為眾生沒在長流,恩愛所欺,愚惑所誤,我當度之令到彼岸。一心持戒,為生善處,生善處故見善人,見善人故生智慧,生智慧故得行六波羅蜜,得行六波羅蜜故得佛道。如是持戒名為屍羅波羅蜜。

[0162b10] 複次,菩薩持戒,心樂善清凈,不為畏惡道,亦不為生天,但求善凈;以戒熏心,令心樂善,是為屍羅波羅蜜。

[0162b13] 複次,菩薩以大悲心持戒,得至佛道,是名屍羅波羅蜜。

[0162b14] 複次,菩薩持戒,能生六波羅蜜,是則名為屍羅波羅蜜。

[0162b15] 云何持戒能生戒?因五戒得沙彌戒,因沙彌戒得律儀戒,因律儀戒得禪定戒,因禪定戒得無漏戒,是為戒生戒。

[0162b18] 云何持戒能生於檀?

[0162b19] 檀有三種:一者、財施,二者、法施,三者、無畏施。持戒自撿,不侵一切眾生財物,是名財施。眾生見者,慕其所行,又為說法,令其開悟。又自思惟:我當堅持凈戒,與一切眾生作供養福田,令諸眾生得無量福。如是種種,名為法施。一切眾生皆畏於死,持戒不害,是則無畏施。

[0162b25] 複次,菩薩自念:「我當持戒,以此戒報,為諸眾生作轉輪聖王、或作閻浮提王、若作天王,令諸眾生滿足於財,無所乏短;然後坐佛樹下,降伏魔王,破諸魔軍,成無上道,為諸眾生說清凈法,令無量眾生度老、病、死海。」

[0162c01] 是為持戒因緣生檀波羅蜜。

[0162c02] 云何持戒生忍辱?

[0162c02] 持戒之人心自念言:「我今持戒為持心故。若持戒無忍,當墮地獄;雖不破戒,以無忍故,不免惡道;何可縱忿不自製心?但以心故入三惡趣。是故應當好自勉強,懃修忍辱。」

[0162c06] 複次,行者欲令戒德堅強,當修忍辱。所以者何?忍為大力,能牢固戒,令不動搖。復自思惟:「我今出家,形與俗別,豈可縱心如世人法?宜自勉勵,以忍調心。以身、口忍,心亦得忍;若心不忍,身、口亦爾。」是故行者當令身、口、心忍,絕諸忿恨。

[0162c12] 複次,是戒略說則有八萬,廣說則無量,我當云何能具持此無量戒法?唯當忍辱,眾戒自得。譬如有人得罪於王,王以罪人載之刀車,六邊利刃,間不容間,奔逸馳走,行不擇路;若能持身,不為刀傷,是則殺而不死。持戒之人,亦復如是,戒為利刀,忍為持身,若忍心不固,戒亦傷人。又復譬如老人夜行,無杖則蹶;忍為戒杖,扶人至道,福樂因緣,不能動搖。

[0162c20] 如是種種,名為持戒生羼提波羅蜜。

[0162c21] 云何持戒而生精進?

[0162c21] 持戒之人除去放逸,自力懃修,習無上法,舍世間樂,入於善道,志求涅槃,以度一切,大心不懈,以求佛為本,是為持戒能生精進。

[0162c24] 複次,持戒之人,疲厭世苦老、病、死患,心生精進,必求自脫,亦以度人。譬如野干在林樹間,依隨師子及諸虎豹,求其殘肉以自存活。有時空乏,夜半踰城,深入人舍,求肉不得,屏處睡息,不覺夜竟;惶怖無計,走則慮不自免,住則懼畏死痛;便自定心,詐死在地。眾人來見,有一人言:「我須野干耳。」即便截取。野干自念:「截耳雖痛,但令身在。」次有一人言:「我須野干尾。」便復截去。野干復念:「截尾雖痛猶是小事。」次有一人言:「我須野干牙。」野干心念:「取者轉多,儻取我頭,則無活路。」即從地起奮其智力,絕踴間關,徑得自濟。行者之心,求脫苦難,亦復如是:若老至時,猶故自寬,不能慇懃決斷精進;病亦如是,以有差期,未能決計;死欲至時,自知無冀,便能自勉,果敢慇懃,大修精進,從死地中畢至涅槃。

[0163a12] 複次,持戒之法,譬如人射,先得平地,地平然後心安,心安然後挽滿,挽滿然後陷深。戒為平地,定意為弓,挽滿為精進,箭為智慧,賊是無明。若能如是展力精進,必至大道,以度眾生。

[0163a16] 複次,持戒之人,能以精進自製五情,不受五欲;若心已去,能攝令還;是為持戒能護諸根。護諸根則生禪定,生禪定則生智慧,生智慧得至佛道。是為持戒生毘梨耶波羅蜜。

[0163a20] 云何持戒生禪?

[0163a21] 人有三業作諸善,若身、口業善,意業自然入善;譬如曲草生於麻中,不扶自直。持戒之力,能羸諸結使。云何能羸?若不持戒,瞋恚事來,殺心即生;若欲事至,婬心即成。若持戒者,雖有微瞋,不生殺心;雖有婬念,婬事不成,是為持戒能令諸結使羸。諸結使羸,禪定易得。譬如老病失力,死事易得;結使羸故,禪定易得。

[0163a28] 複次,人心未息,常求逸樂;行者持戒,棄捨世福,心不放逸,是故易得禪定。

[0163b01] 複次,持戒之人,得生人中,次生六欲天上,次至色界,若破色相生無色界;持戒清凈,斷諸結使,得阿羅漢道;大心持戒,愍念眾生,是為菩薩。

[0163b04] 複次,戒為撿麁,禪為攝細。

[0163b05] 複次,戒攝身、口,禪止亂心;如人上屋,非梯不昇,不得戒梯,禪亦不立。

[0163b07] 複次,破戒之人,結使風強,散亂其心;其心散亂,則禪不可得。持戒之人,煩惱風軟,心不大散,禪定易得。

[0163b09] 如是等種種因緣,是為持戒生禪波羅蜜。

[0163b10] 云何持戒能生智慧?

[0163b11] 持戒之人,觀此戒相從何而有,知從眾罪而生;若無眾罪,則亦無戒。戒相如是,從因緣有,何故生著?譬如蓮華出自污泥,色雖鮮好,出處不凈;以是悟心,不令生著,是為持戒生般若波羅蜜。

[0163b15] 複次,持戒之人,心自思惟:若我以持戒貴而可取,破戒賤而可舍者,若有此心不應般若。以智慧籌量,心不著戒,無取、無舍,是為持戒生般若波羅蜜。

[0163b19] 複次,不持戒人,雖有利智,以營世務,種種欲求生業之事,慧根漸鈍;譬如利刀以割泥土,遂成鈍器。若出家持戒,不營世業,常觀諸法實相無相;先雖鈍根,以漸轉利。

[0163b23] 如是等種種因緣,名為持戒生般若波羅蜜。

[0163b24] 如是名為屍羅波羅蜜生六波羅蜜。

[0163b25] 複次,菩薩持戒不以畏故,亦非愚痴,非疑、非惑,亦不自為涅槃故持戒;但為一切眾生故,為得佛道故,為得一切佛法故。如是相名為屍羅波羅蜜。

[0163b28] 複次,若菩薩於罪、不罪不可得故,是時,名為屍羅波羅蜜。

[0163c01] 問曰:

[0163c01] 若舍惡行善,是為持戒,云何言「罪、不罪不可得」?

[0163c02] 答曰:

[0163c02] 非謂邪見、麁心言「不可得」也;若深入諸法相,行空三昧,慧眼觀故,罪不可得;罪無故,不罪亦不可得。

[0163c05] 複次,眾生不可得故,殺罪亦不可得;罪不可得故,戒亦不可得。何以故?以有殺罪故,則有戒;若無殺罪,則亦無戒。

[0163c07] 問曰:

[0163c07] 今眾生現有,云何言「眾生不可得」?

[0163c08] 答曰:

[0163c08] 肉眼所見,是為非見;若以慧眼觀,則不得眾生。如上檀中說無施者、無受者、無財物,此亦如是。

[0163c11] 複次,若有眾生,是五眾耶?離五眾耶?

[0163c11] 若是五眾,五眾有五,眾生為一;如是者,五可為一,一可為五。譬如市易物直五匹,以一匹取之,則不可得。何以故?一不得作五故。以是故,知五眾不得作一眾生。

[0163c15] 複次,五眾生滅無常相;眾生法,從先世來、至後世,受罪、福於三界。若五眾是眾生,譬如草木自生自滅,如是則無罪縛,亦無解脫。以是故,知非五眾是眾生。

[0163c19] 若離五眾有眾生,如先說神常遍中已破。

[0163c20] 複次,離五眾則我見心不生,若離五眾有眾生,是為墮常;若墮常者,是則無生、無死。何以故?生名先無今有,死名已生便滅。若眾生常者,應遍滿五道中,先已常有,云何今復來生?若不有生,則無有死。

[0163c25] 問曰:

[0163c25] 定有眾生,何以故言無?五眾因緣,有眾生法;譬如五指因緣,拳法生。

[0163c26] 答曰:

[0163c27] 此言非也!若五眾因緣有眾生法者,除五眾,則別有眾生法,然不可得;眼自見色,耳自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觸,意知法,空無我法;離此六事,更無眾生。諸外道輩倒見故,言眼能見色,是為眾生;乃至意能知法,是為眾生;又能憶念,能受苦樂,是為眾生;但作是見,不知眾生實。譬如一長老大德比丘,人謂是阿羅漢,多致供養。其後病死,諸弟子懼失供養故,夜盜出之;於其卧處安施被枕,令如師在,其狀如卧。人來問疾:「師在何許?」諸弟子言:「汝不見床上被枕耶?」愚者不審察之,謂師病卧,大送供養而去,如是非一。復有智人來而問之,諸弟子亦如是答。智人言:「我不問被枕、床褥,我自求人。」發被求之,竟無人可得。除六事相,更無我人;知者、見者,亦復如是。

[0164a13] 複次,若眾生於五眾因緣有者,五眾無常,眾生亦應無常。何以故?因果相似故;若眾生無常,則不至後世。

[0164a16] 複次,若如汝言「眾生從本已來常有」,若爾者,眾生應生五眾,五眾不應生眾生;今五眾因緣生眾生名字,無智之人逐名求實。以是故,眾生實無;若無眾生,亦無殺罪;無殺罪故,亦無持戒。

[0164a20] 複次,是五眾深入觀之,分別知空,如夢所見,如鏡中像;若殺夢中所見及鏡中像,無有殺罪。殺五陰空相眾生,亦復如是。

[0164a23] 複次,若人不樂罪、貪著無罪,是人見破戒罪人則輕慢,見持戒善人則愛敬;如是持戒,則是起罪因緣。

[0164a26] 以是故言「於罪、不罪不可得故,應具足屍羅波羅蜜」。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義第二十四

[0164b01] 【經】

[0164b01] 「心不動故,應具足羼提波羅蜜。」

[0164b01] 【論】

[0164b01] 問曰:

[0164b02] 云何名羼提?

[0164b02] 答曰:

[0164b02] 羼提,秦言「忍辱」。

[0164b02] 忍辱有二種:生忍、法忍。菩薩行生忍,得無量福德;行法忍,得無量智慧。福德、智慧二事具足故,得如所願;譬如人有目、有足,隨意能到。菩薩若遇惡口罵詈,若刀杖所加,思惟知罪、福業因緣諸法,內、外畢竟空,無我、無我所,以三法印印諸法故,力雖能報,不生噁心,不起惡口業;爾時,心數法生,名為忍。得是忍法故,忍智牢固;譬如畫彩,得膠則堅著。

[0164b10] 有人言:「善心有二種:有麁,有細;麁名忍辱,細名禪定。未得禪定心樂,能遮眾惡,是名忍辱;心得禪定樂,不為眾惡,是名禪定。」

[0164b13] 是忍,是心數法,與心相應,隨心行。非業,非業報,隨業行。

[0164b15] 有人言:「二界繫。」

[0164b15] 有人言:「但欲界繫,或不繫。色界無外惡可忍故。」

[0164b16] 亦有漏、亦無漏,凡夫、聖人俱得故。

[0164b17] 障「己心、他心不善法」,故名為善。

[0164b18] 善故,或思惟斷,或不斷。

[0164b18] 如是等種種,阿毘曇廣分別。

[0164b19] 問曰:

[0164b19] 云何名生忍?

[0164b19] 答曰:

[0164b19] 有二種眾生來向菩薩:一者、恭敬供養,二者、瞋罵打害。爾時,菩薩其心能忍,不愛敬養眾生,不瞋加惡眾生。是名生忍。

[0164b22] 問曰:

[0164b22] 云何恭敬、供養名之為忍?

[0164b23] 答曰:

[0164b23] 有二種結使:一者、屬愛結使,二者、屬恚結使。恭敬、供養雖不生恚,令心愛著,是名軟賊。是故於此應當自忍,不著不愛。

[0164b26] 云何能忍?

[0164b26] 觀其無常,是結使生處。如佛所說:「利養瘡深,譬如斷皮至肉,斷肉至骨,斷骨至髓。人著利養,則破持戒皮,斷禪定肉,破智慧骨,失微妙善心髓。」

[0164c01] 如佛初游迦毘羅婆國,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悉是梵志之身。供養火故,形容憔悴;絕食苦行故,膚體瘦黑。凈飯王心念言:「我子侍從,雖復心凈清潔,竝無容貌,我當擇取累重多子孫者,家出一人,為佛弟子。」如是思惟已,勅下國中:簡擇諸釋貴戚子弟,應書之身,皆令出家。是時,斛飯王子提婆達多,出家學道,誦六萬法聚,精進修行,滿十二年。

[0164c09] 其後為供養利故,來至佛所,求學神通。佛告憍曇:「汝觀五陰無常,可以得道,亦得神通。」而不為說取通之法。出求舍利弗、目揵連,乃至五百阿羅漢,皆不為說;言:「汝當觀五陰無常,可以得道,可以得通。」不得所求,涕泣不樂;到阿難所,求學神通;是時阿難未得他心智,敬其兄故,如佛所言以授。提婆達多受學通法,入山不久,便得五神通。

[0164c17] 得五神通已,自念:「誰當與我作檀越者?」如王子阿闍世,有大王相。欲與為親厚,到天上取天食;還到欝旦羅越,取自然粳米;至閻浮林中,取閻浮果,與王子阿闍世。或時自變其身,作象寶、馬寶,以惑其心;或作嬰孩坐其膝上,王子抱之,嗚唼與唾;時時自說己名,令太子知之,種種變態以動其心。

[0164c24] 王子意惑,於奈園中大立精舍,四種供養,並種種雜供,無物不備,以給提婆達多;日日率諸大臣,自為送五百釜羹飯。

[0164c27] 提婆達多大得供養,而徒眾尠少,自念:「我有三十相,減佛未幾,直以弟子未集;若大眾圍繞,與佛何異?」如是思惟已,生心破僧,得五百弟子;舍利弗、目犍連說法教化,僧還和合。

[0165a02] 爾時,提婆達多便生噁心,推山壓佛,金剛力士以金剛杵而遙擲之,碎石迸來,傷佛足指。

[0165a04] 華色比丘尼呵之,復以拳打尼,尼即時眼出而死,作三逆罪。

[0165a06] 與惡邪師富蘭那外道等為親厚,斷諸善根,心無愧悔。

[0165a07] 復以惡毒著指爪中,欲因禮佛以中傷佛;欲去未到王舍城中,地自然破裂,火車來迎,生入地獄。

[0165a09] 提婆達多身有三十相,而不能忍伏其心,為供養利故,而作大罪,生入地獄。

[0165a11] 以是故言利養瘡深,破皮至髓,應當除卻愛供養人心。

[0165a12] 是為菩薩忍,心不愛著供養、恭敬人。

[0165a13] 複次,供養有三種:一者、先世因緣福德故;二者、今世功德,修戒、禪定、智慧故,為人敬養;三者、虛妄欺惑,內無實德,外如清白,以誑時人而得供養。於此三種供養中,心自思惟:「若先世因緣懃修福德,今得供養,是為懃身作之而自得耳,何為於此而生貢高?譬如春種秋穫,自以力得,何足自憍?」如是思惟已,忍伏其心,不著、不憍。

[0165a21] 若今世功德故而得供養,當自思惟:「我以智慧,若知諸法實相,若能斷結,以此功德故,是人供養,於我無事。」如是思惟已,自伏其心,不自憍高;此實愛樂功德,不愛我也。譬如罽賓三藏比丘,行阿蘭若法,至一王寺,寺設大會,守門人見其衣服麁弊,遮門不前。如是數數,以衣服弊故,每不得前,便作方便,假借好衣而來,門家見之,聽前不禁;既至會坐,得種種好食,先以與衣。眾人問言:「何以爾也?」答言:「我比數來,每不得入,今以衣故得在此坐,得種種好食,實是衣故得之,故以與衣。」行者以修行功德,持戒智慧故而得供養,自念:「此為功德,非為我也。」如是思惟,能自伏心,是名為忍。

[0165b06] 若虛妄欺偽而得供養,是為自害,不可近也!當自思惟:「若我以此虛妄而得供養,與惡賊劫盜得食無異,是為墮欺妄罪。」

[0165b09] 如是於三種供養人中,心不愛著,亦不自高,是名生忍。

[0165b10] 問曰:

[0165b10] 人未得道,衣食為急,云何方便能得忍,心不著、不愛給施之人?

[0165b12] 答曰:

[0165b12] 以智慧力,觀無常相、苦相、無我相,心常厭患。譬如罪人臨當受戮,雖復美味在前,家室勸喻,以憂死故,雖飲食餚膳,不覺滋味;行者亦爾,常觀無常相、苦相,雖得供養,心亦不著。又如麞鹿為虎搏逐,追之不舍,雖得好草、美水飲食,心無染著;行者亦爾,常為無常虎逐不舍須臾,思惟厭患,雖得美味,亦不染著。是故行者於供養人中,心得自忍。

[0165b20] 複次,若有女人來欲娛樂,誑惑菩薩,菩薩是時當自伏心,忍不令起。

[0165b22] 如釋迦文尼佛在菩提樹下,魔王憂愁,遣三玉女:一名樂見,二名悅彼,三名渴愛;來現其身,作種種姿態,欲壞菩薩。菩薩是時心不傾動,目不暫視。三女念言:「人心不同,好愛各異;或有好少,或愛中年,或好長好短,好黑好白,如是眾好,各有所愛。」是時三女,各各化作五百美女,一一化女作無量變態,從林中出。譬如黑雲,電光暫現,或揚眉頓睫,嫈嫇細視,作眾伎樂,種種姿媚,來近菩薩,欲以態身觸逼菩薩。爾時,密跡金剛力士瞋目叱之:「此是何人?而汝妖媚敢來觸嬈!」爾時,密跡說偈呵之:

「汝不知天命,失好而黃髯;
大海水清美,今日盡苦醎。
汝不知日減,婆藪諸天墮;
火本為天口,而今一切噉。」

[0165c09] 「汝不知此事,敢輕此聖人!」

[0165c09] 是時,眾女逡巡小退,語菩薩言:「今此眾女端嚴無比,可自娛意,端坐何為?」

[0165c11] 菩薩言:「汝等不凈,臭穢可惡。去!勿妄談!」菩薩是時,即說偈言:

「是身為穢藪,不凈物腐積,
是實為行廁,何足以樂意!」

[0165c15] 女聞此偈,自念:「此人不知我等清凈天身而說此偈。」即自變身,還複本形,光曜昱爍,照林樹間,作天伎樂,語菩薩言:「我身如是,有何可呵?」

[0165c18] 菩薩答言:「時至自知!」

[0165c18] 問曰:「此言何謂?」

[0165c19] 以偈答言:

「諸天園林中,七寶蓮華池,
天人相娛樂,失時汝自知!
是時見無常,天人樂皆苦,
汝當厭欲樂,愛樂正真道!」

[0165c24] 女聞偈已,心念:「此人大智無量,天樂清凈,猶知其惡,不可當也!」即時滅去。菩薩如是觀婬欲樂,能自制心,忍不傾動。

[0165c26] 複次,菩薩觀欲,種種不凈,於諸衰中,女衰最重。刀火、雷電、霹靂、怨家、毒蛇之屬,猶可暫近;女人慳妬、瞋諂、妖穢、鬪諍、貪嫉,不可親近。何以故?女子小人,心淺智薄,唯欲是視,不觀富貴、智德、名聞,專行欲惡,破人善根。桎梏、枷鎖,閉繫、囹圄,雖曰難解,是猶易開;女鎖繫人,染固根深,無智沒之,難可得脫。眾病之中,女病最重。如佛偈言:

「寧以赤鐵,宛轉眼中;不以散心,
邪視女色。含笑作姿,憍慢羞恥;
回面攝眼,美言妬瞋。行步妖穢,
以惑於人;婬羅彌網,人皆沒身。
坐卧行立,回眄巧媚;薄智愚人,
為之心醉。執劍向敵,是猶可勝;
女賊害人,是不可禁。蚖蛇含毒,
猶可手捉;女情惑人,是不可觸。
有智之人,所應不視;若欲觀之,
當如母姊。諦視觀之,不凈填積;
婬火不除,為之燒滅!」

[0166a17] 複次,女人相者,若得敬待,則令夫心高;若敬待情舍,則令夫心怖。女人如是,恆以煩惱、憂怖與人,云何可近?親好乖離,女人之罪;巧察人要,女人之智。大火燒人,是猶可近;清風無形,是亦可捉;蚖蛇含毒,猶亦可觸;女人之心,不可得實。何以故?女人之相:不觀富貴、端政、名聞,智德、族姓,技藝、辯言,親厚、愛重,都不在心,唯欲是視;譬如蛟龍,不擇好醜,唯欲殺人。又復女人不瞻視,憂苦憔悴;給養敬待,憍奢叵制。

[0166a26] 複次,若在善人之中,則自畜心高;無智人中,視之如怨;富貴人中,追之敬愛;貧賤人中,視之如狗。常隨欲心,不隨功德。

[0166a29] 如說:

[0166a29] 國王有女,名曰拘牟頭。有捕魚師,名述婆伽,隨道而行,遙見王女在高樓上。窓中見面,想像染著,心不暫舍,彌曆日月,不能飲食。

[0166b03] 母問其故,以情答母:「我見王女,心不能忘!」

[0166b04] 母諭兒言:「汝是小人,王女尊貴,不可得也!」

[0166b05] 兒言:「我心愿樂,不能暫忘;若不如意,不能活也!」

[0166b07] 母為子故,入王宮中,常送肥魚美肉,以遺王女而不取價。

[0166b08] 王女怪而問之:「欲求何願?」

[0166b09] 母白王女:「願卻左右,當以情告。我唯有一子,敬慕王女,情結成病,命不雲遠;願垂愍念,賜其生命!」

[0166b11] 王女言:「汝去!月十五日,於某甲天祠中,住天像後。」母還語子:「汝願已得!」告之如上。沐浴新衣,在天像後住。

[0166b13] 王女至時,白其父王:「我有不吉,須至天祠以求吉福。」

[0166b15] 王言:「大善!」

[0166b15] 即嚴車五百乘,出至天祠;既到,勅諸從者齊門而止,獨入天祠。

[0166b16] 天神思惟:「此不應爾!王為世主,不可令此小人毀辱王女!」即厭此人,令睡不覺。王女既入,見其睡重,推之不悟,即以瓔珞直十萬兩金,遺之而去。去後,此人得覺,見有瓔珞,又問眾人,知王女來;情願不遂,憂恨懊惱,婬火內發,自燒而死。以是證故,知女人之心不擇貴賤,唯欲是從。

[0166b23] 複次,昔有國王女,逐旃陀羅,共為不凈。又有仙人女,隨逐師子。如是等種種,女人之心無所選擇。

[0166b25] 以是種種因緣,於女人中除去情慾,忍不愛著。

[0166b27] 云何瞋惱人中而得忍辱?

[0166b27] 當自思惟:「一切眾生有罪因緣,更相侵害。我今受惱,亦本行因緣,雖非今世所作,是我先世惡報,我今償之,應當甘受,何可逆也!譬如負債,債主索之,應當歡喜償債,不可瞋也。」

[0166c02] 複次,行者常行慈心,雖有惱亂逼身,必能忍受。

[0166c03] 譬如羼提仙人在大林中修忍行慈。時,迦利王將諸婇女,入林遊戲;飲食既訖,王小睡息。諸婇女輩游花林間,見此仙人,加敬禮拜,在一面立。仙人爾時為諸婇女贊說慈忍,其言美妙,聽者無厭,久而不去。迦利王覺,不見婇女,拔劍追蹤;見在仙人前立,憍妬隆盛,瞋目奮劍而問仙人:「汝作何物?」

[0166c11] 仙人答言:「我今在此修忍、行慈。」

[0166c11] 王言:「我今試汝,當以利劍截汝耳鼻,斬汝手足,若不瞋者,知汝修忍!」

[0166c13] 仙人言:「任意!」

[0166c13] 王即拔劍截其耳鼻,斬其手足,而問之言:「汝心動不?」

[0166c15] 答言:「我修慈忍,心不動也。」

[0166c15] 王言:「汝一身在此,無有勢力,雖口言不動,誰當信者?」

[0166c16] 是時仙人即作誓言:「若我實修慈忍,血當為乳!」即時血變為乳。

[0166c18] 王大驚喜,將諸婇女而去。

[0166c19] 是時林中龍神,為此仙人雷電、霹靂,王被毒害,沒不還宮。

[0166c20] 以是故言「於惱亂中能行忍辱」。

[0166c21] 複次,菩薩修行悲心,一切眾生常有眾苦:處胎迫隘,受諸苦痛;生時迫迮,骨肉如破,冷風觸身,甚於劍戟。是故佛言:「一切苦中,生苦最重。」如是老、病、死苦,種種困厄,云何行人復加其苦?是為瘡中復加刀破!

[0166c26] 複次,菩薩自念:「我不應如諸與人常隨生死水流,我當逆流以求盡源,入泥洹道。一切凡人,侵至則瞋,益至則喜,怖處則畏。我為菩薩,不可如彼,雖未斷結,當自抑制,修行忍辱,惱害不瞋,敬養不喜,眾苦艱難不應怖畏;當為眾生興大悲心!」

[0167a02] 複次,菩薩若見眾生來為惱亂,當自念言:「是為我之親厚,亦是我師,益加親愛,敬心待之。何以故?彼若不加眾惱惱我,則我不成忍辱;以是故言是我親厚,亦是我師。」

[0167a06] 複次,菩薩心知:「如佛所說:『眾生無始,世界無際,往來五道,輪轉無量。』我亦曾為眾生父母、兄弟,眾生亦皆曾為我父母、兄弟;當來亦爾。」以是推之,不應噁心而懷瞋害。

[0167a10] 複次,思惟:「眾生之中,佛種甚多,若我瞋意向之,則為瞋佛;若我瞋佛,則為已了!如說鴿鳥當得作佛,今雖是鳥,不可輕也。」

[0167a13] 複次,諸煩惱中,瞋為最重,不善報中,瞋報最大;與結無此重罪。

[0167a15] 如釋提婆那民問佛偈言:

「何物殺安隱?何物殺不悔?
何物毒之根,吞滅一切善?
何物殺而贊?何物殺無憂?」

[0167a19] 佛答偈言:

「殺瞋心安隱,殺瞋心不悔;
瞋為毒之根,瞋滅一切善;
殺瞋諸佛贊,殺瞋則無憂!」

[0167a23] 菩薩思惟:「我今行悲,欲令眾生得樂。瞋為吞滅諸善,毒害一切,我當云何行此重罪?若有瞋恚,自失樂利,云何能令眾生得樂?」

[0167a26] 複次,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本,從悲而出;瞋為滅悲之毒,特不相宜。若壞悲本,何名菩薩?菩薩從何而出?以是之故,應修忍辱。若眾生加諸瞋惱,當念其功德;今此眾生雖有一罪,更自別有諸妙功德;以其功德故,不應瞋。

[0167b02] 複次,此人若罵若打,是為治我;譬如金師煉金,垢隨火去,真金獨在;此亦如是。若我有罪,是從先世因緣,今當償之,不應瞋也,當修忍辱!

[0167b05] 複次,菩薩慈念眾生,猶如赤子。閻浮提人多諸憂愁,少有歡日;若來罵詈,或加讒賊,心得歡樂。此樂難得,恣汝罵之!何以故?我本發心,欲令眾生得歡喜故。

[0167b09] 複次,世間眾生,常為眾病所惱,又為死賊常隨伺之,譬如怨家恆伺人便;云何善人而不慈愍復欲加苦?苦未及彼,先自受害。如是思惟,不應瞋彼,當修忍辱。

[0167b13] 複次,當觀瞋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無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為最堅;諸心病中,第一難治。瞋恚之人,不知善,不知非善;不觀罪福,不知利害;不自憶念,當墮惡道!善言忘失,不惜名稱;不知他惱,亦不自計身心疲惱;瞋覆慧眼,專行惱他。如一五通仙人,以瞋恚故,雖修凈行,殺害一國,如旃陀羅。

[0167b20] 複次,瞋恚之人,譬如虎狼,難可共止;又如惡瘡,易發、易壞。瞋恚之人,譬如毒蛇,人不憙見。積瞋之人,噁心漸大,至不可至,殺父、殺君,惡意向佛。

[0167b23] 如拘睒彌國比丘,以小因緣,瞋心轉大,分為二部。若欲斷當,終竟三月,猶不可了。佛來在眾,舉相輪手,遮而告言:

「汝諸比丘,勿起鬪諍!噁心相續,
苦報甚重!
汝求涅槃,棄捨世利,在善法中,
云何瞋諍?世人忿諍,是猶可恕,
出家之人,何可諍鬪?出家心中,
懷毒自害;如冷雲中,火出燒身!」

[0167c04] 諸比丘白佛言:「佛為法王,願小默然!是輩侵我,不可不答!」佛念是人不可度也,於眾僧中凌虛而去,入林樹間寂然三昧。

[0167c06] 瞋罪如是,乃至不受佛語。以是之故,應當除瞋,修行忍辱。

[0167c08] 複次,能修忍辱,慈悲易得;得慈悲者,則至佛道。

[0167c09] 問曰:

[0167c09] 忍辱法皆好,而有一事不可:小人輕慢,謂為怖畏;以是之故,不應皆忍。

[0167c11] 答曰:

[0167c11] 若以小人輕慢,謂為怖畏而欲不忍,不忍之罪甚於此也!

[0167c12] 何以故?不忍之人,賢聖善人之所輕賤;忍辱之人,為小人所慢;二輕之中,寧為無智所慢,不為賢聖所賤。何以故?無智之人,輕所不輕;賢聖之人,賤所可賤。以是之故,當修忍辱。

[0167c17] 複次,忍辱之人,雖不行布施、禪定,而常得微妙功德,生天上、人中,後得佛道。何以故?心柔軟故。

[0167c19] 複次,菩薩思惟:「若人今世惱我,毀辱、奪利,輕罵、繫縛,且當含忍。若我不忍,當墮地獄鐵垣熱地,受無量苦,燒炙燔煮,不可具說!」以是故,知小人無智,雖輕而貴;不忍用威,雖快而賤。是故菩薩應當忍辱。

[0167c24] 複次,菩薩思惟:「我初發心,誓為眾生治其心病。今此眾生為瞋恚結使所病,我當治之,云何而復以之自病?應當忍辱!」譬如藥師療治眾病,若鬼狂病,拔刀罵詈,不識好醜,醫知鬼病,但為治之而不瞋恚;菩薩若為眾生瞋惱罵詈,知其為瞋恚者煩惱所病,狂心所使,方便治之,無所嫌責,亦復如是。

[0168a02] 複次,菩薩育養一切,愛之如子;若眾生瞋惱菩薩,菩薩愍之,不瞋、不責。譬如慈父撫育子孫,子孫幼稚未有所識,或時罵詈、打擲,不敬、不畏,其父愍其愚小,愛之愈至,雖有過罪,不瞋、不恚;菩薩忍辱,亦復如是。

[0168a07] 複次,菩薩思惟:「若眾生瞋惱加我,我當忍辱。若我不忍,今世心悔,後入地獄,受苦無量;若在畜生,作毒龍、惡蛇、師子、虎、狼;若為餓鬼,火從口出。譬如人被火燒,燒時痛輕,後痛轉重。」

[0168a11] 複次,菩薩思惟:「我為菩薩,欲為眾生益利;若我不能忍辱,不名菩薩,名為惡人。」

[0168a13] 複次,菩薩思惟:「世有二種:一者、眾生數,二者、非眾生數。我初發心,誓為一切眾生。若有非眾生數:山石、樹木、風寒、冷熱、水雨侵害,但求[沖-重+素]之,初不瞋恚。今此眾生是我所為,加惡於我,我當受之,云何而瞋?」

[0168a18] 複次,菩薩知從久遠已來,因緣和合,假名為人,無實人法,誰可瞋者?是中但有骨血、皮肉,譬如累墼;又如木人,機關動作,有去有來。知其如此,不應有瞋!若我瞋者,是則愚痴,自受罪苦。以是之故,應修忍辱。

[0168a22] 複次,菩薩思惟:「過去無量恆河沙等諸佛,本行菩薩道時,皆先行生忍,然後修行法忍。我今求學佛道,當如諸佛法;不應起瞋恚,如魔界法。」

[0168a26] 以是故,應當忍辱。

[0168a26] 如是等種種無量因緣故能忍,是名生忍。

大智度論卷第十四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法忍義第二十五(卷第十五)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奉 詔譯

[0168b08] 云何名法忍?

[0168b08] 忍諸恭敬、供養眾生及諸瞋惱、婬欲之人,是名生忍。忍其供養、恭敬法及瞋惱、婬欲法,是為法忍。

[0168b10] 複次,法忍者,於內六情不著,於外六塵不受,能於此二不作分別。何以故?內相如外,外相如內,二相俱不可得故;一相故,因緣合故,其實空故,一切法相常清凈故,如、真際、法性相故,不二入故,雖無二亦不一。如是觀諸法,心信不轉,是名法忍。如《毘摩羅鞊經》中,法住菩薩說:「生、滅為二,不生、不滅是不二入法門。」乃至文殊尸利說:「無聞、無見,一切心滅,無說、無語,是不二入法門。」毘摩羅鞊默然無言,諸菩薩贊言:「善哉!善哉!是真不二入法門。」

[0168b20] 複次,一切法有二種:一者、眾生,二者、諸法。菩薩於眾生中忍,如先說;今說法中忍。法有二種:心法,非心法。非心法中有內、有外:外有寒熱、風雨等,內有飢渴、老病死等。如是等種種,名為非心法。心法中有二種:一者、瞋恚、憂愁、疑等,二者、婬欲、憍慢等。是二名為心法。菩薩於此二法,能忍不動,是名法忍。

[0168b27] 問曰:

[0168b28] 於眾生中若瞋惱害命得罪,憐愍得福;寒熱、風雨,無有增損,云何而忍?

[0168b29] 答曰:

[0168b29] 雖無增損而自生惱亂憂苦,害菩薩道,以是故,應當忍。

[0168c02] 複次,非但殺惱眾生故得罪,為噁心作因緣故有罪。所以者何?雖殺眾生而無記心,是便無罪;慈念眾生,雖無所與而大得福。以是故,寒熱、風雨,雖無增損,然以能生惡意故得罪。以是故,應當忍。

[0168c06] 複次,菩薩自知宿罪因緣:「生此苦處,此我自作,我應自受。」如是思惟,是故能忍。

[0168c08] 複次,菩薩思惟:「國土有二種:有凈,有不凈。菩薩若生不凈國中,受此辛苦、飢寒眾惱,自發凈願:『我成佛時,國中無此眾苦。』此雖不凈,乃是我利。」

[0168c12] 複次,菩薩思惟:「世間八法,賢聖所不能免,何況於我!」以是故,應當忍。

[0168c13] 複次,菩薩思惟:「知此人身無牢無強,為老、病、死所逐;雖復天身清凈,無老、無病,耽著天樂,譬如醉人,不得修行道福、出家離欲。」以是故,於此人身自忍修福,利益眾生。

[0168c17] 複次,菩薩思惟:「我受此四大、五眾身,應有種種苦分,無有受身而不苦者;富貴、貧賤,出家、在家,愚智、明闇,無得免者。何以故?富貴之人,常有畏怖,守護財物,譬如肥羊,早就屠機,如烏銜肉,眾烏逐之;貧賤之人,有飢、寒之苦。出家之人,今世雖苦,後世受福得道;在家之人,今世雖樂,後世受苦。愚人先求今世樂,無常對至,後則受苦;智人思惟無常苦,後則受樂得道。如是等受身之人,無不有苦。」是故菩薩應當行忍。

[0168c27] 複次,菩薩思惟:「一切世間皆苦,我當云何於中而欲求樂?」

[0168c29] 複次,菩薩思惟:「我於無量劫中常受眾苦,無所利益,未曾為法;今日為眾生求佛道,雖受此苦,當得大利。是故外、內諸苦,悉當忍受。」

[0169a03] 複次,菩薩大心誓願:「若阿鼻泥犁苦,我當忍之,何況小苦而不能忍?若小不忍,何能忍大?」

[0169a05] 如是種種外法中忍,名曰法忍。

[0169a06] 問曰:

[0169a06] 云何內心法中能忍?

[0169a06] 答曰:

[0169a06] 菩薩思惟:「我雖未得道,諸結未斷,若當不忍,與凡人不異,非為菩薩。」復自思惟:「若我得道,斷諸結使,則無法可忍。」

[0169a09] 複次,「飢渴、寒熱,是外魔軍;結使、煩惱,是內魔賊。我當破此二軍以成佛道;若不爾者,佛道不成。」

[0169a11] 如說佛苦行六年,魔王來言:「剎利貴人,汝千分生中正有一分活耳!速起還國,布施修福,可得今世後世、人中天上之樂;道不可得,汝唐勤苦。汝若不受軟言,守迷不起,我當將大軍眾來擊破汝!」

[0169a16] 菩薩言:「我今當破汝大力內軍,何況外軍?」

[0169a17] 魔言:「何等是我內軍?」

[0169a17] 答曰:

「欲是汝初軍,憂愁為第二,
飢渴第三軍,渴愛為第四,
睡眠第五軍,怖畏為第六,
疑悔第七軍,瞋恚為第八,
利養虛稱九,自高蔑人十。
如是等軍眾,厭沒出家人;
我以禪智力,破汝此諸軍,
得成佛道已,度脫一切人。」

[0169a26] 菩薩於此諸軍雖未能破,著忍辱鎧,捉智慧劍,執禪定楯,遮諸煩惱箭,是名內忍。

[0169a28] 複次,菩薩於諸煩惱中,應當修忍,不應斷結。何以故?若斷結者,所失甚多,墮阿羅漢道中,與根敗無異。是故遮而不斷,以修忍辱,不隨結使。

[0169b02] 問曰:

[0169b02] 云何結使未斷而能不隨?

[0169b03] 答曰:

[0169b03] 正思惟故,雖有煩惱而能不隨。

[0169b04] 複次,思惟觀空、無常相故,雖有妙好五欲,不生諸結。譬如國王有一大臣,自覆藏罪,人所不知。王言:「取無脂肥羊來,汝若不得者,當與汝罪。」大臣有智,繫一大羊,以草穀好養;日三以狼而畏怖之,羊雖得養,肥而無脂。牽羊與王,王遣人殺之,肥而無脂。王問:「云何得爾?」答以上事。菩薩亦如是,見無常、苦、空狼,令諸結使脂消,諸功德肉肥。

[0169b12] 複次,菩薩功德福報無量故,其心柔軟,諸結使薄,易修忍辱。譬如師子王,在林中吼,有人見之,叩頭求哀,則放令去;虎豹小物,不能爾也。何以故?師子王貴獸,有智分別故;虎豹賤蟲,不知分別故。又如壞軍,得值大將則活,值遇小兵則死。

[0169b17] 複次,菩薩智慧力,觀瞋恚有種種諸惡,觀忍辱有種種功德,是故能忍結使。

[0169b19] 複次,菩薩心有智力,能斷結使,為眾生故久住世間;知結使是賊,是故忍而不隨。菩薩繫此結賊,不令縱逸而行功德;譬如有賊,以因緣故不殺,堅閉一處而自修事業。

[0169b23] 複次,菩薩實知諸法相故,不以諸結使為惡,不以功德為妙;是故於結不瞋,功德不愛。以此智力故,能修忍辱。如偈說:

「菩薩斷除諸不善,乃至極微滅無餘;
大功德福無有量,所造事業無不辦。
菩薩大智慧力故,於諸結使不能惱;
是故能知諸法相,生死涅槃一無二。」

[0169c02] 如是種種因緣,雖未得道,於諸煩惱法中能忍,是名法忍。

[0169c03] 複次,菩薩於一切法,知一相無二。一切法可識相,故言一。眼識識色,乃至意識識法,是可識相法,故言一。

[0169c05] 複次,一切法可知相,故言一。苦法智、苦比智,知苦諦;集法智、集比智,知集諦;滅法智、滅比智,知滅諦;道法智、道比智,知道諦。及善世智,亦知苦、集、滅、道、虛空、非智緣滅,是可知相法,故言一。

[0169c10] 複次,一切法可緣相,故言一。眼識及眼識相應法緣色;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亦如是;意識及意識相應法,亦緣眼、亦緣色、亦緣眼識,乃至緣意、緣法、緣意識。一切法可緣相,故言一。

[0169c14] 複次,有人言:一切法各皆一,一復有一名為二,三一名為三,如是乃至千萬,皆是一而假名為千萬。

[0169c16] 複次,一切法中有相,故言一;一相故,名為一。一切物名為法,法相故名為一。如是等無量一門,破異相,不著一,是名法忍。

[0169c20] 複次,菩薩觀一切為二。何等二?二名內、外相。內、外相故,內非外相,外非內相。

[0169c21] 複次,一切法有、無相故為二。空、不空,常、非常,我、非我,色、非色,可見、不可見,有對、非有對,有漏、無漏,有為、無為,心法、非心法,心數法、非心數法,心相應法、非心相應法。

[0169c25] 如是無量二門,破一不著二,是名為法忍。

[0169c26] 複次,菩薩或觀一切法為三。何等為三?下、中、上,善、不善、無記,有、無、非有非無,見諦斷、思惟斷、無斷,學、無學、非學非無學,報、有報、非報非有報。如是無量三門,破一不著異,是名為法忍。

[0170a01] 複次,菩薩雖未得無漏道,結使未斷,能信無漏聖法及三種法印:一者、一切有為生法無常等印,二者、一切法無我印,三者、涅槃實法印。得道賢聖人,自得自知;菩薩雖未得道,能信能受,是名法忍。

[0170a06] 複次,於十四難不答法中有常、無常等,觀察無礙,不失中道,是法能忍,是為法忍。

[0170a08] 如一比丘於此十四難思惟觀察,不能通達,心不能忍;持衣鉢至佛所,白佛言:「佛能為我解此十四難,使我意了者,當作弟子;若不能解,我當更求與道!」

[0170a11] 佛告:「痴人!汝本共我要誓『若答十四難,汝作我弟子』耶?」

[0170a13] 比丘言:「不也!」

[0170a13] 佛言:「汝痴人今何以言『若不答我,不作弟子』?我為老、病、死人說法濟度;此十四難是鬪諍法,於法無益,但是戲論,何用問為?若為汝答,汝心不了,至死不解,不能得脫生、老、病、死。譬如有人身被毒箭,親屬呼醫,欲為出箭塗藥,便言:『未可出箭,我先當知汝姓字、親里,父、母年歲;次欲知箭出在何山,何木、何羽,作箭鏃者為是何人,是何等鐵;復欲知弓何山木,何蟲角;復欲知葯是何處生,是何種名。如是等事,盡了了知之,然後聽汝出箭塗藥。』」

[0170a23] 佛問比丘:「此人可得知此眾事,然後出箭不?」

[0170a24] 比丘言:「不可得知!若待盡知,此則已死。」

[0170a25] 佛言:「汝亦如是!為邪見箭愛毒塗,已入汝心,欲拔此箭,作我弟子;而不欲出箭,方欲求盡世間常、無常,邊、無邊等,求之未得,則失慧命,與畜生同死,自投黑闇!」

[0170a29] 比丘慚愧,深識佛語,即得阿羅漢道。

[0170b01] 複次,菩薩欲作一切智人,應推求一切法,知其實相;於十四難中不滯、不礙,知其是心重病,能出、能忍,是名法忍。

[0170b04] 複次,佛法甚深,清凈微妙,演暢種種無量法門,能一心信受,不疑、不悔,是名法忍。

[0170b06] 如佛所言:「諸法雖空,亦不斷,亦不滅;諸法因緣相續生,亦非常;諸法雖無神,亦不失罪福。」一心念頃,身諸法、諸根、諸慧,轉滅不停,不至後念;新新生滅,亦不失無量世中因緣業。諸眾、界、入中皆空無神,而眾生輪轉五道中受生死。

[0170b11] 如是等種種甚深微妙法,雖未得佛道,能信能受不疑、不悔,是為法忍。

[0170b13] 複次,阿羅漢、辟支佛畏惡生死,早求入涅槃;菩薩未得成佛,而欲求一切智,欲憐愍眾生,欲了了分別知諸法實相,是中能忍,是名法忍。

[0170b16] 問曰:

[0170b16] 云何觀諸法實相?

[0170b17] 答曰:

[0170b17] 觀知諸法無有瑕隟,不可破、不可壞,是為實相。

[0170b18] 問曰:

[0170b18] 一切語,皆可答、可破、可壞,云何言「不可破壞,是為實相」?

[0170b19] 答曰:

[0170b20] 以諸法不可破故,佛法中一切言語道過,心行處滅,常不生不滅,如涅槃相。何以故?若諸法相實有,不應無;若諸法先有今無,則是斷滅。

[0170b23] 複次,諸法不應是常。何以故?若常則無罪、無福,無所傷殺,亦無施命,亦無修行利益,亦無縛、無解,世間則是涅槃。如是等因緣故,諸法不應常。

[0170b26] 若諸法無常,則是斷滅,亦無罪、無福,亦無增損功德業,因緣果報亦失。如是等因緣故,諸法不應無常。

[0170b29] 問曰:

[0170b29] 汝言「佛法中常亦不實,無常亦不實」,是事不然!何以故?佛法中常亦實,無常亦實。常者,數緣盡、非數緣盡、虛空,不生、不住、不滅故,是常相;無常者,五眾生、住、滅故,無常相。汝何以言:「常、無常皆不實」?

[0170c04] 答曰:

[0170c04] 聖人有二種語:一者、方便語,二者、直語。方便語者,為人、為因緣故。為人者,為眾生說是常、是無常,如對治悉檀中說。若說無常,欲拔眾生三界著樂;佛思惟:「以何令眾生得離欲?」是故說無常法。如偈說:

「若觀無生法,於生法得離;
若觀無為法,於有為得離。」

[0170c12] 云何生?生名因緣和合,無常,不自在,屬因緣,有老病死相、欺誑相、破壞相,是名生;生則是有為法。如對治悉檀說。常無常,非實相,二俱過故。若諸法非有常非無常,是為愚痴論。所以者何?若非有則破無,若非無則破有;若破此二事,更有何法可說?

[0170c17] 問曰:

[0170c18] 佛法常空相中,非有、非無;空以除有,空空遮無,是為非有、非無,何以言愚痴論?

[0170c19] 答曰:

[0170c20] 佛法實相,不受、不著。汝非有、非無受著故,是為痴論。若言非有、非無,是則可說、可破,是心生處,是鬪諍處。佛法則不然,雖因緣故說非有、非無,不生著;不生著則不可壞、不可破。

[0170c24] 諸法若有邊,若無邊,若有無邊,若非有無邊;若死後有去,若死後無去,若死後有去無去,若死後非有去非無去;是身是神,身異神異,亦如是,皆不實。於六十二見中觀諸法,亦皆不實。

[0170c28] 如是一切除卻,信佛法清凈不壞相,心不悔、不轉,是名法忍。

[0170c29] 複次,有、無二邊,觀諸法生時、住時,則為有見相;觀諸法老時、壞時,則為無見相;三界眾生,多著此二見相。是二種法,虛誑不實。若實有相則不應無。何以故?今無先有,則墮斷中;若斷,是則不然。

[0171a05] 複次,一切諸法,名字和合故,謂之為有;以是故,名字和合所生法不可得。

[0171a07] 問曰:

[0171a07] 名字所生法,雖不可得,則有名字和合!

[0171a08] 答曰:

[0171a08] 若無法,名字為誰而和合?是則無名字。

[0171a09] 複次,若諸法實有,不應以心識故知有;若以心識故知有,是則非有。如地堅相,以身根、身識知故有,若無身根、身識知,則無堅相。

[0171a12] 問曰:

[0171a12] 身根,身識,若知、若不知,而地常是堅相!

[0171a13] 答曰:

[0171a13] 若先自知有堅相,若從他聞則知有堅相;若先不知、不聞,則無堅相。

[0171a15] 複次,地若常是堅相,不應舍其相,如凝酥、蠟蜜、樹膠,融則舍其堅相,墮濕相中;金、銀、銅、鐵等亦爾。如水為濕相,寒則轉為堅相。如是等種種,悉皆舍相。

[0171a18] 複次,諸論議師輩有能令無、無能令有;諸賢聖人、坐禪人能令地作水、水作地。如是等諸法皆可轉,如十一切入中說。

[0171a21] 複次,是有見,為貪慾、瞋恚、愚痴、結縛、鬪諍故生;若有生此欲、恚等處,是非佛法。何以故?佛法相善凈故,以是故非實。

[0171a24] 複次,一切法有二種:色法、無色法。色法分析乃至微塵,散滅無餘,如〈檀波羅蜜品〉破施物中說。無色法五情所不知故,意情生、住、滅時觀故,知心有分,有分故無常,無常故空,空故非有。彈指頃有六十時,一一時中,心有生、滅;相續生故,知是貪心、是瞋心、是痴心,是信心、清凈智慧禪定心。行者觀心生、滅,如流水、燈焰,此名入空智門。何以故?若一時生,與時中滅者,此心應常。何以故?此極少時中無滅故;若一時中無滅者,應終始無滅。

[0171b05] 複次,佛說有為法,皆有三相。若極少時中生而無滅者,是為非有為法。若極少時中心生、住、滅者,何以但先生而後滅,不先滅而後生?

[0171b08] 複次,若先有心後有生,則心不待生。何以故?先已有心故。若先有生,則生無所生。又生、滅性相違,生則不應有滅,滅時不應有生。以是故,一時不可得,異亦不可得,是即無生;若無生,則無住、滅;若無生、住、滅,則無心數法;無心數法,則無心不相應諸行。

[0171b14] 色、無色法無故,無為法亦無。何以故?因有為故有無為,若無有為則亦無無為。

[0171b15] 複次,見作法無常故,知不作法常。若然者,今見作法是有法,不作法應是無法。以是故,常法不可得。

[0171b18] 複次,外道及佛弟子,說常法有同、有異:同者,虛空、涅槃;外道有神、時、方、微塵、冥初,如是等名為異。又佛弟子說:「非數緣滅是常。」又復言:「滅因緣法常,因緣生法無常。」摩訶衍中常法:法性、如、真際,如是等種種,名為常法。虛空、涅槃,如先〈贊菩薩品〉中說。神及時、方、微塵,亦如上說。以是故,不應言諸法有。

[0171b25] 若諸法無者,有二種:一者、常無,二者、斷滅故無。

[0171b26] 若先有今無,若今有後無,是則斷滅。若然者,則無因緣;無因緣者,應一物中出一切物,亦應一切物中都無所出。

[0171b28] 後世中亦如是,若斷罪福因緣,則不應有貧富、貴賤之異,及墮惡道、畜生中。

[0171c01] 若言常無,則無苦、集、滅、道;若無四諦,則無法寶;若無法寶,則無八賢聖道;若無法寶、僧寶,則無佛寶;若如是者,則破三寶。

[0171c04] 複次,若一切法實空者,則無罪福,亦無父母,亦無世間禮法,亦無善無惡。然則善惡同門,是非一貫,一切物盡無,如夢中所見。若言實無,有如是失,此言誰當信者!

[0171c08] 若言顛倒故見有者,當見一人時,何以不見二、三?以其實無而顛倒見故。

[0171c10] 若不墮此有、無見,得中道實相。云何知實?如過去恆河沙等諸佛菩薩所知所說,未來恆河沙等諸佛菩薩所知所說,現在恆河沙等諸佛菩薩所知所說。信心大故,不疑、不悔;信力大故,能持、能受;是名法忍。

[0171c14] 複次,禪定力故,心柔軟清凈,聞諸法實相,應心與會,信著深入,無疑、無悔。所以者何?疑、悔是欲界繫法,麁惡故不入柔軟心中,是名法忍。

[0171c18] 複次,智慧力故,於一切諸法中種種觀,無有一法可得者;是法能忍、能受,不疑、不悔,是名法忍。

[0171c20] 複次,菩薩思惟:「凡夫人以無明毒故,於一切諸法中作轉相:非常作常想,苦作樂想,無我有我想,空謂有實,非有為有,有為非有。如是等種種法中作轉相,得聖實智慧,破無明毒,知諸法實相。」得無常、苦、空、無我智慧,棄捨不著,是法能忍,是名法忍。

[0171c26] 複次,觀一切諸法,從本已來常空,今世亦空,是法能信、能受,是為法忍。

[0171c27] 問曰:

[0171c28] 若從本已來常空,今世亦空,是為惡邪,云何言法忍?

[0171c29] 答曰:

[0171c29] 若觀諸法常畢竟空,取相心著,是為惡邪見;若觀空不著,不生邪見,是為法忍。如偈說:

「諸法性常空,心亦不著空;
如是法能忍,是佛道初相。」

[0172a05] 如是等種種入智慧門,觀諸法實相,心不退、不悔,不隨諸觀,亦無所憂,能得自利、利他,是名法忍。

[0172a07] 是法忍有三種行清凈:不見忍辱法,不見己身,不見罵辱人;不戲諸法,是時名清凈法忍。以是事故,說菩薩住般若波羅蜜中,能具足羼提波羅蜜,不動、不退故。

[0172a11] 云何名「不動不退」?瞋恚不生,不出惡言,身不加惡,心無所疑。菩薩知般若波羅蜜實相,不見諸法,心無所著故;若人來罵,若加楚毒、殺害,一切能忍。

[0172a14] 以是故說「住般若波羅蜜中,能具足羼提波羅蜜」。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毘梨耶波羅蜜義第二十六

[0172a18] 【經】

[0172a18] 「身心精進不懈息故,應具足毘梨耶波羅蜜。」

[0172a19] 【論】

[0172a19] 毘梨耶(秦言精進)。

[0172a19] 問曰:

[0172a19] 如精進是一切善法本,應最在初,今何以故第四?

[0172a20] 答曰:

[0172a21] 布施、持戒、忍辱,世間常有。如客主之義,法應供給,乃至畜生亦知布施;或有人種種因緣故能布施,若為今世、若為後世、若為道故布施,不須精進。

[0172a24] 如持戒者,見為惡之人,王法治罪,便自畏懼,不敢為非;或有性善,不作諸惡;有人聞今世作惡,後世受罪,而以怖畏,故能持戒;有人聞持戒因緣故,得離生、老、病、死,是中心生、口言:「我從今日,不復殺生。」如是等即是戒,豈須精進波羅蜜而能行耶?

[0172b01] 如忍辱中,若罵、若打、若殺,或畏故不報,或少力、或畏罪、或修善人法、或為求道故,默然不報,皆不必須精進波羅蜜乃能忍也。

[0172b04] 今欲得知諸法實相,行般若波羅蜜故,修行禪定;禪定是實智慧之門,是中應懃修精進,一心行禪。

[0172b06] 複次,布施、持戒、忍辱,是大福德,安隱快樂,有好名譽,所欲者得;既得知此福利之味,今欲增進,更得妙勝禪定、智慧。譬如穿井已見濕泥,轉加增進必望得水;又如鑽火,已得見煙,倍復力勵,必望得火。

[0172b11] 欲成佛道,凡有二門:一者、福德,二者、智慧。行施、戒、忍是為福德門;知一切諸法實相,摩訶般若波羅蜜,是為智慧門。菩薩入福德門,除一切罪,所願皆得;若不得願者,以罪垢遮故。入智慧門,則不厭生死、不樂涅槃,二事一故。今欲出生摩訶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要因禪定門,禪定門必須大精進力。何以故?散亂心不能得見諸法實相。譬如風中然燈,不能照物;燈在密屋,明必能照。

[0172b20] 是禪定、智慧,不可以福願求,亦非麁觀能得,要須身、心精懃,急著不懈,爾乃成辦。如佛所說:血、肉、脂、髓皆使竭盡,但令皮、骨、筋在,不舍精進。如是乃能得禪定、智慧,得是二事,則眾事皆辦。

[0172b24] 以是故,精進第四,名為禪定、實智慧之根。上三中雖有精進,少故不說。

[0172b26] 問曰:

[0172b26] 有人言:但行布施、持戒、忍辱故,得大福德;福德力故,所願皆得,禪定、智慧自然而至,復何用精進波羅蜜為?

[0172b29] 答曰:

[0172b29] 佛道甚深難得,雖有布施、持戒、忍辱力,要須精進,得甚深禪定、實智慧及無量諸佛法。若不行精進,則不生禪定;禪定不生,則不得生梵天王處,何況欲求佛道?

[0172c03] 複次,有人如民大居士等,欲得無量寶物,則應意皆得。如頂生王王四天下,天雨七寶及所須之物,釋提婆那民分座與坐;雖有是福,然不能得道。

[0172c07] 如羅頻珠比丘,雖得阿羅漢道,乞食七日不得,空鉢而還;後以禪定火自燒其身而般涅槃。

[0172c09] 以是故知,非但福德力故得道;欲成佛道,要須懃大精進。

[0172c11] 問曰:

[0172c11] 菩薩觀精進,有何利益而懃修不懈?

[0172c12] 答曰:

[0172c12] 一切今世、後世道德利益,皆由精進得。

[0172c13] 複次,若人慾自度身,尚當懃急精進,何況菩薩誓願欲度一切!如贊精進偈中說:

「有人不惜身,智慧心決定,
如法行精進,所求事無難!
如農夫懃修,所收必豐實;
亦如涉遠路,懃則必能達。
若得生天上,及得涅槃樂,
如是之因緣,皆由精進力。
非天非無因,自作故自得,
誰有智慧人,而不自勉勵?
三界火熾然,譬如大炎火,
有智決斷人,乃能得免離!
以是故佛告:阿難正精進,
如是不懈怠,直至於佛道。
勉強而懃修,穿地能通泉;
精進亦如是,無求而不得。
能如行道法,精進不懈者,
無量果必得,此報終不失!」

[0173a02] 複次,精進法是一切諸善法之根本,能出生一切諸道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況於小利!如毘尼中說:「一切諸善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從精進不放逸生。」

[0173a06] 複次,精進能動發先世福德,如雨潤種,能令必生;此亦如是,雖有先世福德因緣,若無精進則不能生;乃至今世利尚不能得,何況佛道!

[0173a09] 複次,諸大菩薩荷負眾生,受一切苦,乃至阿鼻泥犁中苦,心亦不懈,是為精進。

[0173a11] 複次,一切眾事,若無精進,則不能成。譬如下藥,以巴豆為主;若除巴豆,則無下力。如是意止、神足、根、力、覺、道,必待精進;若無精進,則眾事不辦。如戒唯在八道,不在與處;信在根、力,與處則無。如精進者,無處不有,既總眾法而別自有門。譬如無明使,遍在一切諸使中,而別有不共無明。

[0173a17] 問曰:

[0173a18] 菩薩欲得一切佛法,欲度一切眾生,欲滅一切煩惱,皆得如意,云何增益精進而能得佛?譬如小火不能燒大林,火勢增益,能燒一切。

[0173a21] 答曰:

[0173a21] 菩薩從初發心,作誓願:「當令一切眾生得歡樂,常為一切,不自惜身;若惜身者,於諸善法不能成辦。」以是故增益精進。

[0173a24] 複次,菩薩種種因緣,呵懈怠心,令樂著精進。懈怠黑雲,覆諸明慧,吞滅功德,增長不善。懈怠之人,初雖小樂,後則大苦;譬如毒食,初雖香美,久則殺人。懈怠之心,燒諸功德,譬如大火燒諸林野。懈怠之人失諸功德,譬如被賊,無復遺與。如偈說:

「應得而不得,已得而復失,
既自輕其身,眾人亦不敬。
常處大闇中,無有諸威德,
尊貴智慧法,此事永以失。
聞諸妙道法,不能以益身,
如是之過失,皆由懈怠心。
雖聞增益法,不能得上及,
如是之過罪,皆由懈怠心。
生業不修理,不入於道法,
如是之過失,皆由懈怠心。
上智所棄遠,中人時復近,
下愚為之沒,如豬樂在溷。
若為世中人,三事皆廢失:
欲樂及財利,福德亦復沒。
若為出家人,則不得二事:
生天及涅槃,名譽二俱失。
如是諸廢失,欲知其所由,
一切諸賊中,無過懈怠賊!
以是眾罪故,懶心不應作,
馬井二比丘,懈怠墜惡道;
雖見佛聞法,猶亦不自免!」

[0173b22] 如是等種種觀懈怠之罪,精進增長。

[0173b22] 複次,觀精進之益,今世、後世、佛道、涅槃之利,皆由精進。

[0173b24] 複次,菩薩知一切諸法皆空無所有,而不證涅槃;憐愍眾生,集諸善法,是精進波羅蜜力。

[0173b26] 複次,菩薩一人獨無等侶,以精進福德力故,能破魔軍及結使賊,得成佛道。既得佛道,於一切諸法,一相無相,其實皆空;而為眾生說諸法種種名字,種種方便,度脫眾生老病死苦。將滅度時,以法身與彌勒菩薩摩訶薩、迦葉、阿難等;然後入金剛三昧,自碎身骨令如芥子,以度眾生而不舍精進力。

[0173c04] 複次,如阿難為諸比丘說七覺意,至精進覺意,佛問阿難:「汝說精進覺意耶?」阿難言:「說精進覺意。」如是三問、三答。佛即從坐起,告阿難:「人能愛樂修行精進,無事不得;得至佛道,終不虛也。」

[0173c08] 如是種種因緣,觀精進利而得增益。

[0173c09] 如是精進,佛有時說為欲,或時說精進,有時說不放逸。譬如人慾遠行,初欲去時,是名為欲;發行不住,是為精進;能自勸勵,不令行事稽留,是為不放逸。以是故,知欲生精進,精進生故不放逸,不放逸故能生諸法,乃至得成佛道。

[0173c15] 複次,菩薩欲脫生、老、病、死,亦欲度脫眾生,常應精進一心不放逸。如人擎油鉢行大眾中,現前一心不放逸故,大得名利。又如偏閣嶮道,若懸繩,若乘山羊;此諸惡道,以一心不放逸故,身得安隱,今世大得名利。求道精進,亦復如是;若一心不放逸,所願皆得。

[0173c21] 複次,譬如水流,能決大石;不放逸心,亦復如是。專修方便,常行不廢,能破煩惱諸結使山。

[0173c23] 複次,菩薩有三種思惟:「若我不作,不得果報;若我不自作,不從他來;若我作者,終不失。」如是思惟,當必精進,為佛道故,懃修專精而不放逸。如一小阿蘭若,獨在林中坐禪而生懈怠。林中有神是佛弟子,入一死屍骨中,歌儛而來,說此偈言:

「林中小比丘,何以生懈廢?
晝來若不畏,夜復如是來!」

[0174a03] 是比丘驚怖起坐,內自思惟,中夜復睡。是神復現十頭,口中出火,牙爪如劍,眼赤如炎,顧語將從:「捉此懈怠比丘!此處不應懈怠,何以故爾?」是比丘大怖,即起思惟,專精念法,得阿羅漢道。是名自強精進不放逸力,能得道果。

[0174a08] 複次,是精進不自惜身而惜果報,於身四儀:坐、卧、行、住常懃精進,寧自失身,不廢道業。譬如失火,以瓶水投之,唯存滅火而不惜瓶。

[0174a11] 如仙人師教弟子說偈言:

「決定心悅豫,如獲大果報,
如願事得時,乃知此最妙!」

[0174a15] 如是種種因緣,觀精進之利,能令精進增益。

[0174a16] 複次,菩薩修諸苦行,若有人來求索頭、目、髓、腦,盡能與之,而自念言:「我有忍辱、精進、智慧、方便之力,受之尚苦,何況愚騃三塗眾生?我當為此眾生故,懃修精進,早成佛道而度脫之。」

大智度論卷第十五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毘梨耶波羅蜜義第二十七(卷第十六)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奉 詔譯

[0174a29] 問曰:

[0174a29] 云何名精進相?

[0174a29] 答曰:

[0174a29] 於事必能,起發無難,志意堅強,心無疲惓,所作究竟,以此五事為精進相。

[0174b02] 複次,如佛所說:「精進相者,身、心不息故。」譬如釋迦牟尼佛,先世曾作賈客主,將諸賈人入嶮難處;是中有羅剎鬼,以手遮之言:「汝住莫動,不聽汝去!」賈客主即以右拳擊之,拳即著鬼,挽不可離;復以左拳擊之,亦不可離;以右足蹴之,足復粘著;復以左足蹴之,亦復如是;以頭沖之,頭即復著。鬼問言:「汝今如是,欲作何等?心休息未?」答言:「雖復五事被繫,我心終不為汝息也。當以精進力與汝相擊,要不懈退!」鬼時歡喜,心念此人膽力極大,即語人言:「汝精進力大,必不休息,放汝令去!」行者如是,於善法中,初夜、中夜、後夜,誦經、坐禪,求諸法實相,不為諸結使所覆,身心不懈,是名精進相。

[0174b16] 是精進名心數法,懃行不住相;隨心行,共心生;或有覺有觀,或無覺有觀,或無覺無觀。如阿毘曇法廣說。

[0174b18] 於一切善法中懃修不懈,是名精進相。於五根中,名精進根;根增長名精進力;心能開悟,名精進覺;能到佛道涅槃城,是名正精進;四念處中,能懃繫心,是精進分;四正懃,是精進門;四如意足中,欲、精進即是精進;六波羅蜜中,名精進波羅蜜。

[0174b24] 問曰:

[0174b24] 汝先贊精進,今說精進相,是名何精進?

[0174b25] 答曰:

[0174b25] 是一切善法中精進相。

[0174b26] 問曰:

[0174b26] 今說摩訶般若波羅蜜論議中,應說精進波羅蜜,何以故說一切善法中精進?

[0174b28] 答曰:

[0174b28] 初發心菩薩,於一切善法中精進,漸漸次第得精進波羅蜜。

[0174b29] 問曰:

[0174b29] 一切善法中精進多,今說精進波羅蜜,已入一切善法精進中。

[0174c02] 答曰:

[0174c02] 為佛道精進,名為波羅蜜;諸與善法中精進,但名精進,不名波羅蜜。

[0174c03] 問曰:

[0174c04] 一切善法中懃,何以不名精進波羅蜜;而獨名菩薩精進為波羅蜜?

[0174c05] 答曰:

[0174c05] 波羅蜜名到彼岸。世間人及聲聞、辟支佛,不能具足行諸波羅蜜,是故不名為精進波羅蜜。

[0174c08] 複次,是人無大慈、大悲,棄捨眾生;不求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智,及無礙解脫、無量身、無量光明、無量音聲、無量持戒、禪定、智慧。以是故,是人精進不名波羅蜜。

[0174c11] 複次,菩薩精進,不休、不息,一心求佛道,如是行者,名為精進波羅蜜。如好施菩薩求如意珠,抒大海水,正使筋骨枯盡,終不懈廢;得如意珠,以給眾生,濟其身苦。菩薩如是難為能為,是為菩薩精進波羅蜜。

[0174c16] 複次,菩薩以精進力為首,行五波羅蜜,是時,名為菩薩精進波羅蜜。譬如眾葯和合,能治重病;菩薩精進亦如是,但行精進,不能行五波羅蜜,是不名菩薩精進波羅蜜。

[0174c20] 複次,菩薩精進,不為財利、富貴、力勢,亦不為身,不為生天、轉輪王、梵、釋、天王,亦不自為以求涅槃,但為佛道,利益眾生。如是相,名為菩薩精進波羅蜜。

[0174c24] 複次,菩薩精進,修行一切善法,大悲為首。如慈父愛子,唯有一子而得重病,一心求葯,救療其病;菩薩精進,以慈為首,亦復如是,救療一切,心無暫舍。

[0174c27] 複次,菩薩精進,以實相智慧為首,行六波羅蜜,是名菩薩精進波羅蜜。

[0174c29] 問曰:

[0174c29] 諸法實相無為無作;精進有為有作相,云何以實相為首?

[0175a01] 答曰:

[0175a02] 雖知諸法實相無為無作,以本願大悲欲度眾生故,於無作中,以精進力度脫一切。

[0175a04] 複次,若諸法實相,無為無作、如涅槃相、無一無二,汝云何言「實相與精進相異」耶?汝即不解諸法相。

[0175a06] 複次,爾時菩薩觀三界、五道眾生,各失所樂。

[0175a07] 無色界天,樂定心著,不覺命盡,墮在欲界中,受禽獸形。色界諸天,亦復如是,從清凈處墮,還受婬欲,在不凈中。欲界六天,樂著五欲,還墮地獄,受諸苦痛。

[0175a11] 見人道中,以十善福貿得人身,人身多苦少樂,壽盡多墮惡趣中。

[0175a12] 見諸畜生,受諸苦惱,鞭杖驅馳,負重涉遠,項領穿壞,熱鐵燒爍。此人宿行因緣,以繫縛眾生,鞭杖苦惱;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受象、馬、牛、羊、麞、鹿畜獸之形。

[0175a16] 婬欲情重,無明偏多,受鵝、鴨、孔雀、鴛鴦、鳩、鴿、鷄、鷖、鸚鵡,百舌之屬,受此眾鳥,種類百千。婬行罪故,身生毛羽,隔諸細滑,嘴[口(甚-其+庚)]麁[革卬],不別觸味。

[0175a19] 瞋恚偏多,受毒蛇、蝮蠍、蚑蜂、百足,含毒之蟲。

[0175a20] 愚痴多故,受蚓蛾、蜣蜋、蟻螻、鵂鷖、角鵄之屬,諸騃蟲鳥。

[0175a21] 憍慢、瞋恚多故,受師子、虎、豹諸勐獸身。

[0175a22] 邪慢緣故,受生驢、豬、駱駝之中。

[0175a23] 慳貪、嫉妬、輕躁、短促故,受獼猴、[狂-王+哥]玃、熊、羆之形。

[0175a24] 邪貪、憎嫉業因緣故,受貓、狸、土虎諸獸之身。

[0175a25] 無愧、無慚、饕餮因緣故,受烏鵲、鵄鷲諸鳥之形。

[0175a26] 輕慢善人故,受鷄、狗、野乾等身。

[0175a27] 大作布施,瞋恚、曲心,以此因緣故,受諸龍身。

[0175a28] 大修布施,心高陵瘧,苦惱眾生,受金翅鳥形。

[0175a29] 如是等種種結使業因緣故,受諸畜生禽獸之苦。

[0175b01] 菩薩得天眼,觀眾生輪轉五道,迴旋其中:天中死,人中生;人中死,天中生;天中死,生地獄中;地獄中死,生天上;天上死,生餓鬼中;餓鬼中死,還生天上;天上死,生畜生中;畜生中死,生天上;天上死,還生天上。地獄、餓鬼、畜生亦如是。

[0175b07] 欲界中死,色界中生;色界中死,欲界中生;欲界中死,無色界中生;無色界中死,欲界中生;欲界中死,欲界中生。色界、無色界亦如是。

[0175b09] 活地獄中死,黑繩地獄中生;黑繩地獄中死,活地獄中生;活地獄中死,還生活地獄中;合會地獄乃至阿鼻地獄,亦如是。炭坑地獄中死,沸屎地獄中生;沸屎地獄中死,炭坑地獄中生;炭坑地獄中死,還生炭坑地獄中。燒林地獄乃至摩訶波頭摩地獄,亦如是展轉生其中。

[0175b16] 卵生中死,胎生中生;胎生中死,卵生中生;卵生中死,還生卵生中。胎生、濕生、化生亦如是。

[0175b18] 閻浮提中死,弗婆提中生;弗婆提中死,閻浮提中生;閻浮提中死,還生閻浮提中。劬陀尼、欝怛羅越亦如是。

[0175b20] 四天處死,三十三天中生;三十三天中死,四天處生;四天處死,還生四天處。三十三天乃至他化自在天亦如是。

[0175b23] 梵眾天中死,梵輔天中生;梵輔天中死,梵眾天中生;梵眾天中死,還生梵眾天中。梵輔天,少光天、無量光、光音,少凈、無量凈、遍凈,阿那跋羅伽、得生、大果,虛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亦如是。

[0175b27] 非有想非無想天中死,阿鼻地獄中生。

[0175b28] 如是展轉生五道中。菩薩見是已,生大悲心:「我於眾生為無所益,雖與世樂,樂極則苦;當以佛道涅槃常樂益於一切。云何而益?當懃大精進,乃得實智慧;得實智慧,知諸法實相,以與波羅蜜助成,以益眾生。」是為菩薩精進波羅蜜。

[0175c04] 見餓鬼中飢渴故,兩眼陷,毛髮長,東西馳走。若欲趣水,護水諸鬼,以鐵杖逆打;設無守鬼,水自然竭;或時天雨,雨化為炭。或有餓鬼常被火燒,如劫盡時,諸山火出。或有餓鬼羸瘦狂走,毛髮蓬亂,以覆其身。或有餓鬼常食屎尿,涕唾歐吐,盪滌與汁;或時至廁溷邊立,伺求不凈汁。或有餓鬼常求產婦藏血飲之,形如燒樹,咽如針孔;若與其水,千歲不足。或有餓鬼自破其頭,以手取腦而舐。或有餓鬼形如黑山,鐵鎖鎖頸,叩頭求哀,歸命獄卒。或有餓鬼先世惡口,好以麁語加彼眾生,眾生憎惡,見之如讎,以此罪故,墮餓鬼中。如是等種種罪故,墮餓鬼趣中,受無量苦痛。

[0175c18] 見八大地獄,苦毒萬端。

[0175c19] 活大地獄中諸受罪人,各各共鬪,噁心瞋諍,手捉利刀,互相割剝,以槊相刺,鐵叉相叉,鐵棒相棒,鐵杖相捶,鐵鏟相貫,而以利刀互相切膾,又以鐵爪而相爴裂,各以身血而相塗漫。痛毒逼切,悶無所覺;宿業因緣,冷風來吹,獄卒喚之:「咄!」諸罪人還活,以是故名活地獄;即時平復,復受苦毒。

[0175c25] 此中眾生,以宿行因緣,好殺物命,牛羊禽獸;為田業、舍宅、奴婢、妻子、國土、錢財故,而相殺害。如是等種種殺業報故,受此劇罪。

[0175c28] 見黑繩大地獄中罪人,為惡羅剎、獄卒、鬼匠,常以黑熱鐵繩,拼度罪人。以獄中鐵斧,煞之斫之:長者令短,短者令長;方者使圓,圓者使方。斬截四肢,卻其耳鼻,落其手足。以大鐵鋸,解析揣截,破其肉分,臠臠稱之。

[0176a04] 此人宿行因緣,讒賊忠良,妄語、惡口、兩舌、無義語,枉殺無辜,或作姧吏,酷暴侵害。如是等種種惡口讒賊,故受此罪。

[0176a07] 見合會大地獄中,惡羅剎、獄卒作種種形:牛、馬、豬、羊、麞、鹿、狐、狗、虎、狼、師、子、六駮、大鳥、鵰鷲、鶉鳥,作此種種諸鳥獸頭而來,吞噉齩嚙,[齒*齊]掣罪人。兩山相合,大熱鐵輪轢諸罪人,令身破碎;熱鐵臼中搗之令碎,如笮蒲桃,亦如壓油;譬如蹂場,聚肉成[卄/積],積頭如山,血流成池,鵰鷲、虎狼各來諍掣。

[0176a14] 此人宿業因緣,多殺牛、馬、豬、羊、麞、鹿、狐、兔、虎、狼、師子、六駮、大鳥、眾鳥,如是等種種鳥獸多殘賊故,還為此眾鳥獸頭來害罪人;又以力勢相陵,枉壓羸弱,受兩山相合罪;慳貪、瞋恚,愚痴、怖畏故,斷事輕重,不以正理,或破正道,轉易正法,受熱鐵輪轢,熱鐵臼搗。

[0176a20] 第四、第五,名叫喚、大叫喚。此大地獄,其中罪人,羅剎、獄卒頭黃如金,眼中火出,著赤色衣,身肉堅勁,走疾如風,手足長大,口出惡聲,捉三股叉,箭墮如雨,刺射罪人。罪人狂怖,叩頭求哀,小見放舍,小見憐愍。即時將入熱鐵地獄,縱廣百由旬,驅打馳走,足皆焦然,脂髓流出,如笮蘇油。鐵棒棒頭,頭破腦出,如破酪瓶。斫剉割剝,身體糜爛。而復將入鐵閣屋間,黑煙來熏,互相推壓,更相怨毒,皆言何以壓我?纔欲求出,其門以閉;大聲嘷呼,音常不絕。

[0176b01] 此人宿行因緣,皆由斗秤欺誑,非法斷事,受寄不還,侵陵下劣,惱諸窮貧,令其號哭;破他城郭,壞人聚落,傷害劫剝,室家怨毒,舉城叫喚;有時譎詐欺誑,誘之令出而復害之。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受如此罪。

[0176b06] 大叫喚地獄中人,皆坐熏殺穴居之類,幽閉囹圄,或闇煙窟中而熏殺之;或投井中,劫奪他財。如是等種種因緣,受大叫喚地獄罪。

[0176b10] 第六、第七,熱、大熱地獄中,有二大銅鑊:一名難陀,二名跋難陀(秦言喜、大喜也)。醎沸水滿中,羅剎鬼獄卒以罪人投中,如廚士烹肉;人在鑊中,腳上頭下,譬如煮豆熟爛,骨節解散,皮肉相離;知其已爛,以叉叉出,行業因緣,冷風吹活。復投炭坑中,或著沸屎中,譬如魚出於水而著熱沙中;又以濃血而自煎熬。從炭坑中出,投之焰床,強驅令坐,眼、耳、鼻、口及諸毛孔,一切火出。

[0176b18] 此人宿世惱亂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於諸好人福田中惱令心熱;以此罪故,受熱地獄罪。或有宿世煮生繭,或生炙豬羊,或以木貫人而生炙之,或焚燒山野及諸聚落、佛圖、精舍,及天神等,或推眾生著火坑中。如是等種種因緣,生此地獄中。

[0176b24] 見阿鼻地獄,縱廣四千里,周回鐵壁,於七地獄,其處最深。獄卒羅剎以大鐵椎椎諸罪人,如鍛師打鐵,從頭剝皮,乃至其足;以五百釘釘挓其身,如挓牛皮,互相掣挽,應手破裂。熱鐵火車,以轢其身。驅入火坑,令抱炭出。熱沸屎河,驅令入中;有鐵嘴毒蟲,從鼻中入腳底出,從足下入口中出。竪劍道中,驅令馳走,足下破碎,如廚膾肉;利刀劍槊,飛入身中,譬如霜樹落葉,隨風亂墜;罪人手、足、耳、鼻、支節,皆被斫剝割截在地,流血成池。二大惡狗:一名賒摩,二名賒婆羅。鐵口勐毅,破人筋骨,力踰虎豹,勐如師子。有大刺林,驅逼罪人,強令上樹。罪人上時,刺便下向,下時刺便上向。大身毒蛇,蝮蠍惡蟲,競來齧之。大鳥長嘴,破頭噉腦。入醎河中,隨流上下;出則蹈熱鐵地,行鐵刺上;或坐鐵杙,杙從下入。以鉗開口,灌以洋銅,吞熱鐵丸,入口口焦,入咽咽爛,入腹腹然,五藏皆焦,直過墮地。但見惡色,恆聞臭氣,常觸麁澁,遭諸苦痛,迷悶委頓;或狂逸唐突,或藏竄投擲,或顛匐墮落。

[0176c16] 此人宿行,多造大惡五逆重罪,斷諸善根,法言非法,非法言法,破因破果,憎嫉善人。以是罪故,入此地獄,受罪最劇。

[0176c19] 如是等種種八大地獄。周圍其外,復有十六小地獄為眷屬:八寒氷,八炎火,其中罪毒,不可見聞。八炎火地獄者:一名炭坑,二名沸屎,三名燒林,四名劍林,五名刀道,六名鐵刺林,七名醎河,八名銅橛,是為八。八寒氷地獄者:一名頞浮陀(少多有孔),二名尼羅浮陀(無孔),三名阿羅羅(寒戰聲也),四名阿婆婆(亦患寒聲),五名睺睺(亦是患寒聲),六名漚波羅(此地獄外壁似青蓮花也),七名波頭摩(紅蓮花罪人生中受苦也),八名摩訶波頭摩,是為八。

[0177a03] 若破清凈戒出家法,令白衣輕賤佛道;或排眾生著火坑中,或眾生命未盡頃於火上炙之。如是等種種因緣,墮炭坑地獄中。大火炎炭至膝,燒罪人身。

[0177a07] 若沙門、婆羅門福田食,以不凈手觸,或先噉,或以不凈物著中;或以熱沸屎灌他身,破凈命,以邪命自活。如是等種種因緣,墮沸屎地獄中。沸屎深廣如大海水,中有蟲,以鐵為嘴,破罪人頭噉腦,破骨食髓。

[0177a12] 若焚燒草木,傷害諸蟲,或燒林大獵,為害彌廣。如是等種種因緣,墮燒林地獄中。草木火然,以燒罪人。

[0177a14] 若執持刀劍,鬪諍傷殺;若斫樹壓人,以報宿怨;若人以忠信誠告,而密相中陷。如是等種種因緣,墮劍林地獄中。此地獄罪人入中,風吹劍葉,割截手足、耳鼻,皆令墮落;是時,林中有烏鷲、惡狗,來食其肉。

[0177a19] 若以利刀刺人,若橛若槍傷人;若斷截道路,撥徹橋樑,破正法道,示以非法道,如是等種種因緣,墮利刀道地獄中。利刀道地獄者,於絕壁狹道中竪利刀,令罪人行上而過。

[0177a23] 若犯邪婬,侵他婦女,貪受樂觸,如是等種種因緣墮鐵刺林地獄中。刺樹高一由旬,上有大毒蛇,化作美女身,喚此罪人上來,共汝作樂;獄卒驅之令上,刺皆下向,貫刺罪人,身被刺害,入骨徹髓。既至林上,化女還復蛇身,破頭入腹,處處穿穴,皆悉破爛。忽復還活,身體平復;化女復在樹下喚之,獄卒以箭仰射,呼之令下,刺復仰刺;既得到地,化女身復毒蛇,破罪人身。

[0177b03] 如是久久,從熱鐵刺林出,遙見河水清涼快樂,走往趣之;入中變成熱沸醎水,罪人在中,須臾之頃,皮肉離散,骨立水中;獄卒羅剎以叉鉤出之,持著岸上。此人宿行因緣,傷殺水性魚鼈之屬,或時排人及諸眾生令沒水中,或投之沸湯,或投之氷水。如是等種種惡業因緣,故受此罪。

[0177b10] 若在銅橛地獄,獄卒羅剎問諸罪人:「汝何處來?」答言:「我苦悶不知來處,但患飢渴。」若言渴,是時,獄卒即驅逐罪人,令坐熱銅橛上,以鐵鉗開口,灌以洋銅;若言飢,坐之銅橛,吞以鐵丸。入口口焦,入咽咽爛,入腹腹然,五藏爛壞,直過墮地。

[0177b16] 此人宿行因緣,劫盜他財以自供口。諸出家人,或時詐病,多求酥油、石蜜;或無戒、無禪、無有智慧,而多受人施;或惡口傷人。如是等種種宿業因緣,墮銅橛地獄。

[0177b19] 若人墮頞浮陀地獄中,其處積氷,毒風來吹,令諸罪人皮毛裂落,筋肉斷絕,骨破髓出。即復完堅,受罪如初。

[0177b22] 此人宿業因緣,寒月剝人;或劫盜凍人薪火;或作惡龍瞋毒忿恚,放大雹雨,氷凍害人;或輕賤謗毀若佛及佛弟子持戒之人;或口四業作眾重罪。如是等種種因緣,墮頞浮陀地獄中。

[0177b26] 尼羅浮陀亦如是。頞浮陀少多有孔,時得出入;尼羅波絕無孔罅,無出入處。

[0177b28] 呵婆婆、呵羅羅、睺睺,此三地獄,寒風噤戰,口不能開,因其呼聲而以名獄。

[0177c01] 漚波羅獄中,凍氷浹渫,有似青蓮花。波頭摩,狀如此間赤蓮花。

[0177c02] 摩呵波頭摩,是中拘迦離住處。有智之人聞是驚言:「咄!以此無明恚愛法故,乃受此苦。出而復入,無窮無已!」

[0177c05] 菩薩見此,如是思惟:「此苦業因緣,皆是無明諸煩惱所作,我當精進懃修六度,集諸功德,斷除眾生五道中苦。」興發大哀,增益精進。如見父母幽閉囹圄,拷掠搒笞,憂毒萬端,方便求救,心不暫舍;菩薩見諸眾生受五道苦,念之如父,亦復如是。

[0177c10] 複次,菩薩精進,世世勤修,求諸財寶,給施眾生,心無懈廢。自有財物,能盡施與,心亦不懈。

[0177c13] 複次,精進持戒,若大、若小,一切能受、一切能持,不毀、不犯;大如毛髮,設有違失,即時發露,初不覆藏。

[0177c15] 複次,懃修忍辱,若人刀杖打害,罵詈毀辱,及恭敬供養,一切能忍,不受、不著;於深法中,其心不沒,亦不疑悔。

[0177c17] 複次,專精一心,修諸禪定,能住能守,得五神通,及四等心、勝處、背舍、十一切處,具諸功德;得四念處及諸菩薩見佛三昧。

[0177c20] 複次,菩薩精進求法,不懈身心,懃力供養法師,種種恭敬供給給使,初不違失,亦不廢退,不惜身命,以為法故。誦讀問答,初、中、後夜,思惟憶念,籌量分別,求其因緣,選擇同異,欲知實相:一切諸法自相、異相,總相、別相,一相,有相、無相,如實相,諸佛菩薩無量智慧,心不沒不退,是名菩薩精進。

[0177c27] 如是等種種因緣,能生能辦種種善法,是故名為精進波羅蜜。波羅蜜義,如先說。

[0177c29] 複次,菩薩精進,名為精進波羅蜜;與人精進,不名波羅蜜。

[0178a01] 問曰:

[0178a01] 云何為精進滿足?

[0178a02] 答曰:

[0178a02] 菩薩生身、法性身,能具功德,是為精進波羅蜜滿足。滿足義,如上說。

[0178a03] 身、心精進,不廢息故。

[0178a04] 問曰:

[0178a04] 精進是心數法,經何以名身精進?

[0178a05] 答曰:

[0178a05] 精進雖是心數法,從身力出,故名為身精進。如受是心數法,而有五識相應受,是名身受;有意識相應受,是為心受。精進亦如是,身力懃修,若手布施,口誦法言,若講說法,如是等名為身口精進。

[0178a10] 複次,行布施、持戒,是為身精進;忍辱、禪定、智慧,是名心精進。

[0178a11] 複次,外事懃修,是為身精進;內自專精,是為心精進。麁精進名為身,細精進名為心。為福德精進名為身,為智慧精進是為心。若菩薩初發心,乃至得無生忍,於是中間名身精進,生身未舍故。得無生忍,舍肉身得法性身,乃至成佛,是為心精進。

[0178a17] 複次,菩薩初發心時,功德未足故,種三福因緣:布施、持戒、善心,漸得福報以施眾生。眾生未足,更廣修福,發大悲心:「一切眾生不足於財,多作眾惡,我以少財不能滿足其意;其意不滿,不能懃受教誨;不受道教,不能得脫生、老、病、死。我當作大方便,給足於財,令其充滿。」便入大海,求諸異寶;登山履危,以求妙藥;入深石窟,求諸異物,石汁、珍寶,以給眾生。或作薩陀婆,冒涉嶮道、劫賊、師子、虎、狼、惡獸,為布施眾生故,懃求財寶,不以為難。藥草、呪術,能令銅變為金,如是種種變化,致諸財物,及四方無主物,以給眾生,是為身精進。得五神通,能自變化,作諸美味,或至天上取自然食,如是等,名為心精進。

[0178b02] 能集財寶以用布施,是為身精進;以是布施之德,得至佛道,是為心精進。

[0178b04] 生身菩薩行六波羅蜜,是為身精進;法性身菩薩行六波羅蜜,是為心精進(未得法身,心則隨身;已得法身,則心不隨身,身不累心也)。

[0178b07] 複次,一切法中,皆能成辦,不惜身命,是為身精進;求一切禪定、智慧時,心不懈惓,是為心精進。

[0178b09] 複次,身精進者,受諸懃苦,終不懈廢。

[0178b10] 如說:

[0178b10] 「波羅柰國梵摩達王,遊獵於野林中。見二鹿群,群各有主,一主有五百群鹿。一主身七寶色,是釋迦牟尼菩薩;一主是提婆達多。菩薩鹿王見人王大眾殺其部黨,起大悲心,逕到王前。王人競射,飛矢如雨;王見此鹿直進趣已,無所忌憚,勅諸從人:『攝汝弓矢,無得斷其來意!』鹿王既至,跪白人王:『君以嬉遊逸樂小事故,群鹿一時皆受死苦;若以供膳,輒當差次,日送一鹿,以供王廚。』王善其言,聽如其意。於是二鹿群主,大集差次,各當一日,送應次者。是時,提婆達多鹿群中,有一鹿懷子,來白其主:『我身今日當應送死,而我懷子,子非次也;乞垂料理,使死者得次,生者不濫!』鹿王怒之言:『誰不惜命?次來但去,何得辭也?』

[0178b25] 「鹿母思惟:『我王不仁,不以理恕,不察我辭,橫見瞋怒,不足告也!』即至菩薩王所,以情具白。

[0178b27] 「王問此鹿:『汝主何言?』

[0178b27] 「鹿曰:『我主不仁,不見料理,而見瞋怒;大王仁及一切,故來歸命。如我今日,天地雖曠,無所控告!』菩薩思惟:『此甚可愍!若我不理,抂殺其子;若非次更差,次未及之,如何可遣?唯有我當代之。』思之既定,即自送身,遣鹿母還:『我今代汝,汝勿憂也!』鹿王逕到王門,眾人見之,怪其自來,以事白王。

[0178c05] 「王亦怪之,而命令前,問言:『諸鹿盡耶?汝何以來?』

[0178c06] 「鹿王言:『大王仁及群鹿,人無犯者,但有滋茂,何有盡時!我以異部群中,有一鹿懷子,以子垂產,身當殂割,子亦併命,歸告於我,我以愍之。非分更差,是亦不可;若歸而不救,無異木石。是身不久,必不免死;慈救苦厄,功德無量。若人無慈,與虎狼無異。』王聞是言,即從坐起,而說偈言:

「我實是畜獸,名曰人頭鹿;
汝雖是鹿身,名為鹿頭人!
以理而言之,非以形為人;
若能有慈惠,雖獸實是人。
我從今日始,不食一切肉;
我以無畏施,且可安汝意!」

[0178c20] 諸鹿得安,王得仁信。

[0178c20] 複次,如愛法梵志,十二歲遍閻浮提求知聖法而不能得;時世無佛,佛法亦盡。有一婆羅門言:「我有聖法一偈,若實愛法,當以與汝!」答言:「實愛法!」婆羅門言:「若實愛法,當以汝皮為紙,以身骨為筆,以血書之,當以與汝!」即如其言,破骨、剝皮,以血寫偈:

「如法應修行,非法不應受;
今世亦後世,行法者安隱!」

[0178c29] 複次,昔野火燒林,林中有一雉,懃身自力,飛入水中,漬其毛羽,來滅大火;火大水少,往來疲乏,不以為苦。是時,天帝釋來問之言:「汝作何等?」答言:「我救此林,愍眾生故!此林蔭育處廣,清涼快樂,我諸種類,及諸宗親,並諸眾生,皆依仰此。我有身力,云何懈怠而不救之?」天帝問言:「汝乃精懃,當至幾時?」雉言:「以死為期!」天帝言:「汝心雖爾,誰證知者?」即自立誓:「我心至誠,信不虛者,火即當滅!」是時,凈居天知菩薩弘誓,即為滅火。自古及今,唯有此林,常獨蔚茂,不為火燒。

[0179a10] 如是等種種宿世所行,難為能為,不惜身命、國財、妻子、象馬、七珍、頭目骨髓,懃施不惓。如說菩薩為諸眾生,一日之中千死千生,如檀、屍、忍、禪、般若波羅蜜中所行如是。

[0179a14] 菩薩本生經中種種因緣相,是為身精進。

[0179a15] 於諸善法修行信樂,不生疑悔而不懈怠,從一切賢聖,下至凡人,求法無厭,如海吞流,是為菩薩心精進。

[0179a18] 問曰:

[0179a18] 心無厭足,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若所求事辦,所願已成,是則應足。若理不可求,事不可辦,亦應舍廢,云何恆無厭足?如人穿井求泉,用功轉多,轉無水相,則應止息;亦如行道,已到所在,不應復行,云何恆無厭足?

[0179a23] 答曰:

[0179a23] 菩薩精進,不可以世間譬喻為比,如穿井力少,則不能得水,非無水也;若此處無水,與處必有。如有所至,必求至佛,至佛無厭,誨人不惓,故言無厭。

[0179a27] 複次,菩薩精進,志願弘曠,誓度一切;而眾生無盡,是故精進亦不可盡。汝言「事辦應止」,是事不然!雖得至佛,眾生未盡,不應休息。譬如火相若不滅,終不冷;菩薩精進亦復如是,未入滅度,終不休息。以是故,十八不共法中,欲及精進,二事常修。

[0179b04] 複次,菩薩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不廢精進,是菩薩精進,非佛精進。

[0179b05] 複次,菩薩未得菩薩道,生死身以好事施眾生,眾生反更以不善事加之。或有眾生,菩薩讚美反更毀辱,菩薩恭敬而反輕慢,菩薩慈念反求其過,謀欲中傷;此眾生等,無有力勢,來惱菩薩。菩薩於此眾生,發弘誓願:「我得佛道,要當度此惡中之惡諸眾生輩!」於此惡中,其心不懈,生大悲心;譬如慈母憐其子病,憂念不舍。如是相,是為菩薩精進。

[0179b13] 複次,行布施波羅蜜時,十方種種乞兒來欲求索,不應索者皆來索之,及所愛重難捨之物,語菩薩言:「與我兩眼,與我頭腦骨髓、愛重妻子及諸貴价珍寶。」如是等難捨之物,乞者強索,其心不動,慳瞋不起,見疑心不生,一心為佛道故布施;譬如須彌山,四方風吹所不能動。

[0179b20] 如是種種相,是名精進波羅蜜。

[0179b21] 複次,菩薩精進,遍行五波羅蜜,是為精進波羅蜜。

[0179b22] 問曰:

[0179b22] 若行戒波羅蜜時,若有人來乞三衣鉢盂,若與之則毀戒。何以故?佛不聽故。若不與,則破檀波羅蜜,精進云何遍行五事?

[0179b25] 答曰:

[0179b25] 若新行菩薩,則不能一世一時遍行五波羅蜜。

[0179b26] 如菩薩行檀波羅蜜時,見餓虎飢急,欲食其子;菩薩是時興大悲心,即以身施。菩薩父母以失子故,憂愁懊惱,兩目失明;虎殺菩薩,亦應得罪。而不籌量父母憂苦、虎得殺罪;但欲滿檀,自得福德。

[0179c02] 又如持戒比丘,隨事輕重,擯諸犯法。被擯之人,愁苦懊惱。但欲持戒,不愍其苦。

[0179c04] 或時行世俗般若,息慈悲心。如釋迦牟尼菩薩,宿世為大國王太子。父王有梵志師,不食五穀,眾人敬信,以為奇特。

[0179c06] 太子思惟:「人有四體,必資五穀,而此人不食,必是曲取人心,非真法也!」父母告子:「此人精進不食五穀,是世希有,汝何愚甚而不敬之?」

[0179c10] 太子答言:「願小留意此人,不久證驗自出!」

[0179c11] 是時,太子求其住處,至林樹間,問林中牧牛人:「此人何所食噉?」

[0179c12] 牧牛者答言:「此人夜中,少多服酥以自全命。」

[0179c13] 太子知已還宮,欲出其證驗,即以種種諸下藥草,熏青蓮華。清旦梵志入宮,坐王邊,太子手執此花來供養之;拜已,授與。

[0179c16] 梵志歡喜自念:「王及夫人,內外大小,皆服事我,唯太子不見敬信;今日以好華供養,甚善無量!」得此好華,敬所來處,舉以向鼻嗅之。華中藥氣入腹,須臾腹內葯作,欲求下處。

[0179c20] 太子言:「梵志不食,何緣向廁?」急捉之。須臾便吐王邊,吐中純酥。

[0179c22] 證驗現已,王與夫人乃知其詐。

[0179c22] 太子言:「此人真賊!求名故以誑一國。」

[0179c23] 如是行世俗般若,但求滿智,寢憐愍心,不畏人瞋。

[0179c24] 或時菩薩行出世間般若,於持戒、布施心不染著。何以故?施者、受者、所施財物,於罪、不罪,於瞋、不瞋,於進、於怠,攝心、散心,不可得故。

[0179c27] 複次,菩薩行精進波羅蜜,於一切法,不生不滅,非常非無常,非苦非樂,非空非實,非我非無我,非一非異,非有非無;盡知一切諸法,因緣和合,但有名字,實相不可得。菩薩作如是觀,知一切有為,皆是虛誑,心息無為,欲滅其心,唯以寂滅為安隱。爾時,念本願憐愍眾生故,還行菩薩法,集諸功德。菩薩自念:「我雖知諸法虛誑,眾生不知是事,於五道中受諸苦痛,我今當具足行六波羅蜜。」菩薩報得神通,亦得佛道: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切智慧、大慈大悲、無礙解脫、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三達等無量諸佛法。得是法時,一切眾生皆得信凈,皆能受行愛樂佛法。能辦是事,皆是精進波羅蜜力。是為精進波羅蜜。

[0180a13] 如佛所說:「爾時,菩薩精進,不見身,不見心;身無所作,心無所念,身、心一等而無分別。所求佛道以度眾生,不見眾生為此岸、佛道為彼岸,一切身、心所作放舍;如夢所為,覺無所作。是名寂滅諸精進故,名為波羅蜜。所以者何?知一切精進皆是邪偽故。以一切作法皆是虛妄不實,如夢、如幻;諸法平等,是為真實。平等法中,不應有所求索,是故知一切精進皆是虛妄。雖知精進虛妄,而常成就不退,是名菩薩真實精進。」

[0180a23] 如佛言:「我於無量劫中,頭、目、髓、腦以施眾生,令其願滿。持戒、忍辱、禪定時,在山林中,身體乾枯;或持齋節食,或絕諸色味,或忍罵辱、刀杖之患,是故身體焦枯。又常坐禪,曝露懃苦,以求智慧;誦讀、思惟,問難、講說一切諸法;以智分別好惡、麁細、虛實、多少;供養無量諸佛,慇懃精進求此功德,欲具足五波羅蜜。我是時無所得,不得檀、屍、羼、精進、禪、智慧波羅蜜。見然燈佛,以五華散佛,布髮泥中,得無生法忍,即時六波羅蜜滿;於空中立,偈贊然燈佛,見十方無量諸佛,是時得實精進。」身精進平等故得心平等,心平等故得一切諸法平等。

[0180b06] 如是種種因緣相,名為精進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第十六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禪波羅蜜第二十八(卷第十七)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奉 詔譯

[0180b17] 【經】

[0180b17] 「不亂不味故,應具足禪波羅蜜。」

[0180b17] 【論】

[0180b17] 問曰:

[0180b18] 菩薩法以度一切眾生為事,何以故閑坐林澤,靜默山間,獨善其身,棄捨眾生?

[0180b19] 答曰:

[0180b20] 菩薩身雖遠離眾生,心常不舍,靜處求定,得實智慧以度一切。譬如服藥將身,權息家務,氣力平健,則修業如故;菩薩宴寂亦復如是,以禪定力故,服智慧葯,得神通力,還在眾生——或作父母妻子、或作師徒宗長,或天、或人,下至畜生,種種語言,方便開導。

[0180b26] 複次,菩薩行布施、持戒、忍辱,是三事名為福德門。於無量世中作天王、釋提桓因、轉輪聖王、閻浮提王,常施眾生七寶衣服,五情所欲,今世後世皆令具足。如《經》中說:「轉輪聖王以十善教民,後世皆生天上;世世利益眾生,令得快樂。此樂無常,還復受苦。」菩薩因此發大悲心,欲以常樂涅槃利益眾生。此常樂涅槃從實智慧生,實智慧從一心禪定生。譬如然燈,燈雖能照,在大風中不能為用;若置之密宇,其用乃全。散心中智慧亦如是,若無禪定靜室,雖有智慧,其用不全;得禪定則實智慧生。以是故,菩薩雖離眾生,遠在靜處,求得禪定。以禪定清凈故,智慧亦凈;譬如油炷凈故,其明亦凈。以是故,欲得凈智慧者,行此禪定。

[0180c12] 複次,若求世間近事,不能專心,則事業不成,何況甚深佛道而不用禪定!禪定名攝諸亂心。亂心輕飄,甚於鴻毛;馳散不停,駛過疾風;不可制止,劇於獼猴;暫現轉滅,甚於掣電。心相如是不可禁止,若欲制之,非禪不定。如偈說:

「禪為守智藏,功德之福田;
禪為清凈水,能洗諸欲塵;
禪為金剛鎧,能遮煩惱箭;
雖未得無餘,涅槃分已得。
得金剛三昧,摧碎結使山;
得六神通力,能度無量人。
囂塵蔽天日,大雨能淹之;
覺觀風散心,禪定能滅之。」

[0180c26] 複次,禪定難得,行者一心專求不廢,乃當得之;諸天及神仙猶尚不能得,何況凡夫懈怠心者!

[0180c28] 如佛在尼拘盧樹下坐禪,魔王三女說偈問言:

「獨坐林樹間,六根常寂默,
有若失重寶,無援愁苦毒。
容顏世無比,而常閉目坐;
我等心有疑,何求而在此?」

[0181a05]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我得涅槃味,不樂處染愛;
內外賊已除,汝父亦滅退。
我得甘露味,安樂坐林間;
恩愛之眾生,為之起慈心。」

[0181a10] 是時三女心生慚愧而自說言:「此人離欲,不可動也。」即滅去不現。

[0181a11] 問曰:

[0181a11] 行何方便,得禪波羅蜜?

[0181a12] 答曰:

[0181a12] 卻五事(五塵),除五法(五蓋),行五行。

[0181a13] 云何卻五事?當呵責五欲。哀哉眾生!常為五欲所惱,而猶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轉劇,如火炙疥。五欲無益,如狗齩骨。五欲增諍,如鳥競肉。五欲燒人,如逆風執炬。五欲害人,如踐惡蛇。五欲無實,如夢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須臾。世人愚惑,貪著五欲,至死不舍,為之後世受無量苦。譬如愚人貪著好果,上樹食之,不肯時下;人伐其樹,樹傾乃墮,身首毀壞,痛惱而死。又此五欲,得時須臾樂,失時為大苦;如蜜塗刀,舐者貪甜,不知傷舌。五欲法者與畜生共,有智者識之,能自遠離。

[0181a24] 如說:有一優婆塞,與眾估客遠出治生。是時寒雪,夜行失伴,在一石窟中住。時山神變為一女來欲試之,說此偈言:

「白雪覆山地,鳥獸皆隱藏;
我獨無所恃,惟願見愍傷!」

[0181b01] 優婆塞兩手掩耳而答偈言:

「無羞弊惡人,說此不凈言,
水漂火燒去,不欲聞汝聲!
有婦心不欲,何況造邪婬?
諸欲樂甚淺,大苦患甚深。
諸欲得無厭,失之為大苦;
未得願欲得,得之為所惱。
諸欲樂甚少,憂苦毒甚多,
為之失身命,如蛾赴燈火!」

[0181b10] 山神聞此偈已,即擎此人送至伴中。

[0181b10] 是為智者呵欲不可著。五欲者,名為妙色、聲、香、味、觸;欲求禪定,皆應棄之。

[0181b12] 云何棄色?

[0181b13] 觀色之患,若人著色,諸結使火盡皆熾然,燒害人身。如火燒金銀,煮沸熱蜜,雖有色味,燒身爛口,急應舍之。若人染著妙色、美味,亦復如是。

[0181b16] 複次,好惡在人,色無定也。何以知之?如遙見所愛之人,即生喜愛心;若遙見怨家惡人,即生怒害心;若見中人,則無怒無喜。若欲棄此喜怒,當除邪念及色,一時俱舍;譬如洋金燒身,若欲除之,不得但欲棄火而留金,要當金、火俱棄。如頻婆娑羅王,以色故身入敵國,獨在婬女阿梵婆羅房中。憂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是等種種因緣,是名呵色慾。

[0181b24] 云何呵聲?聲相不停,暫聞即滅。愚痴之人,不解聲相無常變失故,於音聲中妄生好樂;於已過之聲念而生著。

[0181b27] 如五百仙人在山中住,甄陀羅女於雪山池中浴;聞其歌聲,即失禪定,心醉狂逸,不能自持。譬如大風吹諸林樹,聞此細妙歌聲,柔軟清凈,生邪念想,是故不覺心狂;今世失諸功德,後世當墮惡道!有智之人,觀聲念念生滅,前後不俱,無相及者;作如是知,則不生染著。若斯人者,諸天音樂尚不能亂,何況人聲?

[0181c05] 如是等種種因緣,是名呵聲欲。

[0181c06] 云何呵香?人謂著香少罪,染愛於香,開結使門;雖復百歲持戒,能一時壞之。

[0181c08] 如一阿羅漢常入龍宮,食已,以鉢授與沙彌令洗;鉢中有殘飯數粒,沙彌嗅之大香,食之甚美。便作方便,入師繩床下,兩手捉繩床腳;其師至時,與繩床俱入龍宮。龍言:「此未得道,何以將來?」師言:「不覺。」沙彌得飯食之,又見龍女身體端正,香妙無比,心大染著,即作要願:「我當作福,奪此龍處,居其宮殿!」龍言:「後莫將此沙彌來!」沙彌還已,一心布施、持戒,專求所願,願早作龍。是時遶寺,足下水出,自知必得作龍。徑至師本入處大池邊,以袈裟覆頭而入,即死,變為大龍;福德大故,即殺彼龍,舉池盡赤。未爾之前,諸師及僧呵之。沙彌言:「我心已定,心相已出。」時,師將諸眾僧,就池觀之。如是因緣,由著香故。

[0181c22] 複次,有一比丘在林中蓮華池邊經行,聞蓮華香,其心悅樂,過而心愛。池神語之言:「汝何以故舍彼林下禪凈坐處而偷我香?以著香故,諸結使卧者皆起。」時,更有一人,來入池中,多取其花,掘挽根莖,狼籍而去;池神默無所言。比丘言:「此人破汝池,取汝花,汝都無言;我但池岸邊行,便見呵罵,言偷我香!」池神言:「世間惡人常在罪垢糞中,不凈沒頭,我不共語也。汝是禪行好人而著此香,破汝好事,是故呵汝!譬如白迭鮮凈而有黑物點污,眾人皆見;彼惡人者,譬如黑衣點墨,人所不見,誰問之者!」

[0182a05] 如是等種種因緣,是名呵香欲。

[0182a06] 云何呵味?當自覺悟:「我但以貪著美味故,當受眾苦,洋銅灌口,噉燒鐵丸;若不觀食法,嗜心堅著,墮不凈蟲中。」

[0182a08] 如一沙彌心常愛酪,諸檀越餉僧酪時,沙彌每得殘分,心中愛著,樂喜不離;命終之後,生此殘酪瓶中。沙彌師得阿羅漢道,僧分酪時,語言:「徐徐!莫傷此愛酪沙彌!」諸人言:「此是蟲,何以言愛酪沙彌?」答言:「此蟲本是我沙彌,但坐貪愛殘酪故,生此瓶中。」師得酪分,蟲在中來。師言:「愛酪人!汝何以來?」即以酪與之。

[0182a16] 複次,如一國,王名月分。王有太子,愛著美味,王守園者日送好菓。園中有一大樹,樹上有鳥養子,常飛至香山中,取好香果以養其子;眾子爭之,一果墮地,守園人晨朝見之,奇其非常,即送與王。王珍此果香色殊異,太子見之便索,王愛其子,即以與之。太子食果,得其氣味,染心深著,日日欲得;王即召園人,問其所由。守園人言:「此果無種,從地得之,不知所由來也。」太子啼哭不食,王催責園人,仰汝得之。園人至得果處,見有鳥巢,知鳥銜來,翳身樹上,伺欲取之;鳥母來時,即奪得果送,日日如是。鳥母怒之,於香山中取毒果,其香、味、色全似前者。園人奪得輸王,王與太子食之,未久身肉爛壞而死。著味如是,有失身之苦。

[0182b02] 如是等種種因緣,是名呵著味欲。

[0182b03] 云何呵觸?

[0182b03] 此觸是生諸結使之大因,繫縛心之根本。何以故?與四情則各當其分,此則遍滿身識;生處廣故,多生染著,此著難離。何以知之?如人著色,觀身不凈三十六種則生厭心;若於觸中生著,雖知不凈,貪其細軟,觀不凈無所益,是故難離。

[0182b09] 複次,以其難捨,故為之常作重罪。若墮地獄,地獄有二部:一名寒氷,二名焰火。此二獄中,皆以身觸受罪,苦毒萬端。此觸名為大黑闇處,危難之險道也。

[0182b12] 複次,如《羅睺羅母本生經》中說:釋迦文菩薩有二夫人,一名劬毘耶,二名耶輸陀羅。耶輸陀羅,羅睺羅母也。劬毘耶是寶女,故不孕子。耶輸陀羅以菩薩出家夜,自覺妊身。菩薩出家六年苦行,耶輸陀羅亦六年懷妊不產。諸釋詰之:「菩薩出家,何由有此?」耶輸陀羅言:「我無他罪,我所懷子,實是太子體胤。」諸釋言:「何以久而不產?」答言:「非我所知!」諸釋集議聞王欲如法治罪。劬毘耶白王:「願寬恕之!我常與耶輸陀羅共住,我為其證,知其無罪。待其子生,知似父不,治之無晚!」王即寬置。

[0182b23] 佛六年苦行既滿,初成佛時,其夜生羅睺羅。王見其似父,愛樂忘憂。語群臣言:「我兒雖去,今得其子,與兒在無異!」耶輸陀羅雖免罪黜,惡聲滿國。耶輸陀羅欲除惡名,佛成道已,還迦毘羅婆度諸釋子。時,凈飯王及耶輸陀羅,常請佛入宮食。是時耶輸陀羅,持一鉢百味歡喜丸,與羅睺羅,令持上佛。是時佛以神力變五百阿羅漢,皆如佛身,無有別異。羅睺羅以七歲身,持歡喜丸徑至佛前,奉進世尊。是時佛攝神力,諸比丘身復如故,皆空鉢而坐,唯佛鉢中盛滿歡喜丸。耶輸陀羅即白王言:「以此證驗,我無罪也!」耶輸陀羅即問佛言:「我有何因緣,懷妊六年?」

[0182c08] 佛言:「汝子羅睺羅,過去久遠世時,曾作國王。時有一五通仙人來入王國,語王言:『王法治賊,請治我罪!』王言:『汝有何罪?』答言:『我入王國,犯不與取,輒飲王水,用王楊枝!』王言:『我以相與,何罪之有?我初登王位,皆以水及楊枝施於一切!』仙人言:『王雖已施,我心疑悔,罪不除也!願今見治,無令後罪。』王言:『若必欲爾,小停,待我入還!』王入宮中,六日不出。此仙人在王園中,六日飢渴。仙人思惟:『此王正以此治我。』王過六日而出,辭謝仙人:『我便相忘,莫見咎也!』以是因緣故,受五百世三惡道罪,五百世常六年在母胎中。」以是證故,耶輸陀羅無有罪也。

[0182c20] 是時,世尊食已出去,耶輸陀羅心生悔恨:「如此好人,世所希有,我得遭遇,而今永失!」世尊坐時,諦視不眴;世尊出時,尋後觀之,遠沒乃止。心大懊恨,每一思至,躄地氣絕;傍人以水灑之,乃得蘇息。常獨思惟:「天下誰能善為呪術,能轉其心令複本意,歡樂如初?」即以七寶名珠,著金槃上,以持募人。有一梵志應之,言:「我能呪之,令其意轉;當作百味歡喜丸,以藥草和之,以呪語禁之,其心便轉,必來無疑!」耶輸陀羅受其教法,遣人請佛:「願與聖眾,俱屈威神!」佛入王宮,耶輸陀羅即遣百味歡喜丸,著佛鉢中。佛既食之,耶輸陀羅冀想如願,歡娛如初。佛食無異,心目澄靜。耶輸陀羅言:「今不動者,藥力未行故耳;葯勢發時,必如我願!」佛飯食訖,而呪願已,從座起去。耶輸陀羅冀藥力晡時日入當發,必還宮中。佛食如常,身心無異。諸比丘明日食時,著衣持鉢,入城乞食,具聞此事,增益恭敬。佛力無量,神心難測,不可思議!耶輸陀羅葯歡喜丸,其力甚大,而世尊食之,身心無異。諸比丘食已出城,以是事具白世尊。佛告諸比丘:「此耶輸陀羅,非但今世以歡喜丸惑我,乃往過去世時,亦以歡喜丸惑我!」

[0183a15] 爾時,世尊為諸比丘說本生因緣:

[0183a16] 過去久遠世時,婆羅[木*奈]國山中有仙人。以仲春之月,於澡槃中小便,見鹿麚麀合會,婬心即動,精流槃中。麀鹿飲之,即時有娠。滿月生子,形類如人,唯頭有一角,其足似鹿。鹿當產時,至仙人菴邊而產。見子是人,以付仙人而去。仙人出時,見此鹿子,自念本緣,知是己兒,取已養育。及其年大,懃教學問,通十八種大經。又學坐禪,行四無量心,即得五神通。一時上山,值大雨泥滑,其足不便躄地,破其鍕持,又傷其足;便大瞋恚,以鍕持盛水,呪令不雨。仙人福德,諸龍鬼神皆為不雨。不雨故,五穀、五果盡皆不生,人民窮乏,無復生路。

[0183a28] 婆羅[木*奈]國王憂愁懊惱,命諸大官集議雨事。明者議言:「我曾傳聞仙人山中,有一角仙人,以足不便故,上山躄地傷足,瞋呪此雨令十二年不墮」。王思惟言:「若十二年不雨,我國了矣,無復人民!」王即開募,「其有能令仙人失五通,屬我為民者,當與分國半治。」

[0183b06] 是婆羅[木*奈]國有婬女,名曰扇陀,端正無雙,來應王募,問諸人言:「此是人?非人?」眾人言:「是人耳!仙人所生。」婬女言:「若是人者,我能壞之。」作是語已,取金槃盛好寶物,語國王言:「我當騎此仙人項來!」婬女即時求五百乘車,載五百美女。五百鹿車,載種種歡喜丸,皆以眾葯和之,以眾彩畫之令似雜果;及持種種大力美酒,色味如水。服樹皮,衣草衣,行林樹間,以像仙人;於仙人菴邊,作草庵而住。

[0183b15] 一角仙人遊行見之,諸女皆出迎逆,好華好香供養仙人,仙人大喜。諸女皆以美言敬辭問訊仙人,將入房中,坐好床蓐,與好凈酒以為凈水,與歡喜丸以為果蓏。食飲飽已,語諸女言:「我從生已來,初未得如此好果、好水!」諸女言:「我以一心行善故,天與我願,得此好果、好水。」仙人問諸女:「汝何以故膚色肥盛?」答言:「我曹食此好果,飲此美水,故肥盛如此!」女白仙人言:「汝何以不在此間住?」答曰:「亦可住耳!」女言:「可共澡洗!」即亦可之。女手柔軟,觸之心動;便復與諸美女更互相洗,欲心轉生,遂成婬事,即失神通,天為大雨。七日七夜令得歡喜飲食。七日已後酒果皆盡,繼以山水木果,其味不美,更索前者。答言:「已盡!今當共行,去此不遠,有可得處。」仙人言:「隨意!」即便共出。媱女知去城不遠,女便在道中卧,言:「我極,不能復行!」仙人言:「汝不能行者,騎我項上,當項汝去!」

[0183c05] 女先遣信白王:「王可觀我智能。」王勅嚴駕,出而觀之。問言:「何由得爾?」女白王言:「我以方便力故,今已如此,無所復能。」令住城中,好供養恭敬之,足五所欲,拜為大臣。住城少日,身轉羸瘦;念禪定心樂,厭此世欲。王問仙人:「汝何不樂?身轉羸瘦?」仙人答王:「我雖得五欲,常自憶念林間閑靜,諸仙游處,不能去心。」王自思惟:「若我強違其志,違志為苦,苦極則死。本以求除旱患,今已得之,當復何緣強奪其志?」即發遣之。既還山中,精進不久,還得五通。

[0183c15] 佛告諸比丘:「一角仙人,我身是也;婬女者,耶輸陀羅是。爾時以歡喜丸惑我,我未斷結,為之所惑;今復欲以葯歡喜丸惑我,不可得也!」以是事故,知細軟觸法,能動仙人,何況愚夫?

[0183c20] 如是種種因緣,是名呵細滑欲。

[0183c20] 如是呵五欲。

[0183c21] 除五蓋者。

[0183c21] 複次,貪慾之人,去道甚遠。所以者何?欲為種種惱亂住處,若心著貪慾,無由近道。如除欲蓋偈所說:

「入道慚愧人,持鉢福眾生;
云何縱塵欲?沉沒於五情!
著鎧持刀杖,見敵而退走;
如是怯弱人,舉世所輕笑。
比丘為乞士,除髮著袈裟;
五情馬所制,取笑亦如是。
又如豪貴人,盛服以嚴身;
而行乞衣食,取笑於眾人。
比丘除飾好,毀形以攝心;
而更求欲樂,取笑亦如是!
已舍五欲樂,棄之而不顧;
如何還欲得?如愚自食吐!
如是貪慾人,不知觀本願,
亦不識好醜,狂醉於渴愛。
慚愧尊重法,一切皆已棄,
賢智所不親,愚騃所愛近。
諸欲求時苦,得之多怖畏,
失時懷熱惱,一切無樂時。
諸欲患如是,以何當舍之?
得諸禪定樂,則不為所欺。
欲樂著無厭,以何能滅除?
若得不凈觀,此心自然無。
著欲不自覺,以何悟其心?
當觀老病死,爾乃出四淵。
諸欲難放舍,何以能遠之?
若能樂善法,此欲自然息。
諸欲難可解,何以能釋之?
觀身得實相,則不為所縛。
如是諸觀法,能滅諸慾火;
譬如大澍雨,野火無在者!」

[0184a25] 如是等種種因緣,滅除欲蓋。

[0184a25] 瞋恚蓋者,失諸善法之本,墮諸惡道之因,諸樂之怨家,善心之大賊,種種惡口之府藏。如佛教瞋弟子偈言:

「汝當知思惟,受身及處胎,
穢惡之幽苦,既生之艱難!
既思得此意,而復不滅瞋,
則當知此輩,則是無心人!
若無罪報果,亦無諸呵責,
猶當應慈忍,何況苦果劇!
當觀老病死,一切無免者;
當起慈悲心,云何惡加物?
眾生相怨賊,斫刺受苦毒;
云何修善人,而復加惱害?
常當行慈悲,定心修諸善;
不當懷惡意,侵害於一切!
若勤修道法,惱害則不行,
善惡勢不竝,如水火相背。
瞋恚來覆心,不知別好醜,
亦不識利害,不知畏惡道。
不計他苦惱,不覺身心疲,
先自受苦因,然後及他人。
若欲滅瞋恚,當思惟慈心,
獨處自清閑,息事滅因緣。
當畏老病死,九種瞋惱除,
如是思惟慈,則得滅瞋毒!」

[0184b22] 如是等種種因緣,除瞋恚蓋。

[0184b22] 睡眠蓋者,能破今世三事:欲樂、利樂、福德。能破今世、後世、究竟樂,與死無異,唯有氣息。如一菩薩以偈呵眠睡弟子言:

「汝起勿抱臭身卧,種種不凈假名人!
如得重病箭入體,諸苦痛集安可眠!
一切世間死火燒,汝當求出安可眠!
如人被縛將去殺,災害垂至安可眠!
結賊不滅害未除,如共毒蛇同室宿,
亦如臨陣白刃間,爾時安可而睡眠!
眠為大闇無所見,日日侵誑奪人明,
以眠覆心無所識,如是大失安可眠!」

[0184c05] 如是等種種因緣,呵睡眠蓋。

[0184c05] 掉、悔蓋者,掉之為法,破出家心。如人攝心,猶不能住,何況掉散?掉散之人,如無鉤醉象,決鼻駱駝,不可禁制。如偈說:

「汝已剃頭著染衣,執持瓦鉢行乞食,
云何樂著戲掉法?既無法利失世樂!」

[0184c11] 悔法者,如犯大罪人,常懷畏怖,悔箭入心,堅不可拔。如偈說:

「不應作而作,應作而不作;
悔惱火所燒,後世墮惡道。
若人罪能悔,已悔則放舍,
如是心安樂,不應常念著!
若有二種悔,不作若已作,
以是悔著心,是則愚人相!
不以心悔故,不作而能作;
諸惡事已作,不能令不作。」

[0184c21] 如是等種種因緣,呵掉、悔蓋。

[0184c21] 疑蓋者,以疑覆心故,於諸法中不得定心;定心無故,於佛法中空無所得。譬如人入寶山,若無手者,無所能取。如說疑義偈言:

「如人在岐道,疑惑無所趣;
諸法實相中,疑亦復如是。
疑故不懃求,諸法之實相,
是疑從痴生,惡中之弊惡!
善不善法中,生死及涅槃,
定實真有法,於中莫生疑!
汝若生疑心,死王獄吏縛;
如師子搏鹿,不能得解脫!
在世雖有疑,當隨妙善法,
譬如觀岐道,利好者應逐!」

[0185a06] 如是等種種因緣故,應舍疑蓋。

[0185a06] 棄是五蓋,譬如負債得脫,重病得差,飢餓之地得至豐國,如從獄得出,如於惡賊中得自免濟,安隱無患;行者亦如是,除卻五蓋,其心安隱,清凈快樂。譬如日月,以五事覆曀:煙、雲、塵、霧、羅睺阿修羅手障,則不能明照;人心亦如是,為五蓋所覆,自不能利,亦不能益人。

[0185a13] 若能呵五欲,除五蓋,行五法:欲、精進、念、巧慧、一心。行此五法,得五支,成就初禪。

[0185a15] 「欲」名欲於欲界中出,欲得初禪。

[0185a16] 「精進」名離家持戒,初夜後夜,專精不懈,節食,攝心,不令馳散。

[0185a17] 「念」名念初禪樂,知欲界不凈,狂惑可賤,初禪為尊重可貴。

[0185a18] 「巧慧」名觀察籌量欲界樂、初禪樂輕重得失。

[0185a19] 「一心」名常繫心緣中,不令分散。

[0185a20] 複次,專求初禪,放舍欲樂;譬如患怨,常欲滅除,則不為怨之所害也。如佛為著欲婆羅門說:「我本觀欲:欲為怖畏、憂苦因緣,欲為少樂,其苦甚多。」欲為魔網,纏綿難出;欲為燒熱,乾竭諸樂,譬如樹林四邊火起;欲為如臨火坑,甚可怖畏;如逼毒蛇;如怨賊拔刀;如惡羅剎;如惡毒入口;如吞銷銅;如三流狂象;如臨大深坑;如師子斷道;如摩竭魚開口。諸欲亦如是,甚可怖畏!若著諸欲,令人惱苦。著欲之人,亦如獄囚,如鹿在圍,如鳥入網,如魚吞鉤,如豺搏狗,如烏在鵄群,如蛇值野豬,如鼠在貓中,如群盲人臨坑,如蠅著熱油,如[病-丙+寧]人在陣,如躄人遭火,如入沸醎河,如舐蜜塗刀,如四衢臠肉,如薄覆刀林,如華覆不凈,如蜜塗毒瓮,如毒蛇篋,如夢虛誑,如假借當歸,如幻誑小兒,如焰無實,如沒大水,如船入摩竭魚口,如雹害穀,如礔礰臨人。諸欲亦如是,虛誑無實,無牢無強,樂少苦多。欲為魔軍,破諸善功德,常為劫害眾生故出。

[0185b12] 如是等種種諸喻,呵五欲,除五蓋,行五法,得至初禪。

[0185b13] 問曰:

[0185b13] 八背舍、八勝處、十一切入、四無量心、諸定三昧,如是等種種定,不名波羅蜜,何以但言禪波羅蜜?

[0185b15] 答曰:

[0185b15] 此諸定功德,都是思惟修。禪,秦言思惟修。言禪波羅蜜,一切皆攝。

[0185b17] 複次,禪最大如王,說禪則攝一切,說與定則不攝。何以故?是四禪中智、定等而樂;未到地、中間地,智多而定少;無色界定多而智少,是處非樂。譬如車,一輪強,一輪弱,則不安隱;智、定不等,亦如是。

[0185b21] 複次,是四禪處有四等心、五神通、背舍、勝處、一切處、無諍三昧、願智、頂禪、自在定、練禪、十四變化心、般舟般、諸菩薩三昧:首愣嚴等——略說則百二十,諸佛三昧:不動等——略說則百八,及佛得道、舍壽。如是等種種功德、妙定,皆在禪中。以是故,禪名波羅蜜,與定不名波羅蜜。

[0185b27] 問曰:

[0185b27] 汝先言呵五欲,除五蓋,行五法,得初禪。修何事、依何道,能得初禪?

[0185b29] 答曰:

[0185b29] 依不凈觀、安那般那念等諸定門。

[0185c01] 如《禪經》禪義偈中說:

「離欲及惡法,有覺並有觀,
離生得喜樂,是人入初禪。
已得離婬火,則獲清涼定;
如人大熱悶,入冷池則樂。
如貧得寶藏,大喜覺動心;
分別則為觀,入初禪亦然。
知二法亂心,雖善而應離,
如大水澄靜,波盪亦無見。
譬如人大極,安隱睡卧時,
若有喚呼聲,其心大惱亂。
攝心入禪時,以覺觀為惱;
是故除覺觀,得入一識處。
內心清凈故,定生得喜樂,
得入此二禪,喜勇心大悅!
攝心第一定,寂然無所念,
患喜欲棄之,亦如舍覺觀。
由受故有喜,失喜則生憂,
離喜,樂身受,舍念及方便。
聖人得能舍,與人舍為難。
若能知樂患,見不動大安,
憂喜先已除,苦樂今亦斷。
舍念清凈心,入第四禪中。
第三禪中樂,無常動故苦,
欲界中斷憂,初二禪除喜,
是故佛世尊,第四禪中說,
先已斷憂喜,今則除苦樂。」

[0185c28] 複次,持戒清凈,閑居獨處,守攝諸根,初夜後夜,專精思惟,棄捨外樂,以禪自娛。離諸欲不善法,依未到地,得初禪。

[0186a01] 初禪,如《阿毘曇》說:「禪有四種:一、味相應,二、凈,三、無漏,四、初禪所攝報得五眾。」是中行者入凈、無漏。

[0186a03] 二禪、三禪、四禪亦如是。

[0186a04] 如佛所說:「若有比丘離諸欲及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諸欲」者,所愛著色等五欲,思惟分別;呵欲,如先說。「惡不善法」者,貪慾等五蓋。離此內外二事故,得初禪。初禪相:有覺、有觀、喜、樂、一心。「有覺、有觀」者,得初禪中未曾所得善法功德故,心大驚悟。常為慾火所燒,得初禪時如入清涼池;又如貧人卒得寶藏。行者思惟,分別欲界過罪,知初禪利益功德甚多,心大歡喜,是名「有覺、有觀」。

[0186a13] 問曰:

[0186a13] 有覺、有觀,為一法?是二法耶?

[0186a14] 答曰:

[0186a14] 二法。麁心初念,是名為覺;細心分別,是名為觀。譬如撞鐘,初聲大時名為覺,後聲微細名為觀。

[0186a16] 問曰:

[0186a16] 如《阿毘曇》說「欲界乃至初禪,一心中覺、觀相應」,今云何言「麁心初念名為覺,細心分別名為觀」?

[0186a19] 答曰:

[0186a19] 二法雖在一心,二相不俱;覺時,觀不明了;觀時,覺不明了。譬如日出,眾星不現;一切心心數法,隨時受名,亦復如是。如佛說:「若斷一法,我證汝得阿那含。一法者,所謂慳貪。」實應說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云何言「但斷一法」?以是人慳貪偏多,諸與結使皆從而生;是故慳盡,與結亦斷。覺、觀隨時受名,亦復如是。

[0186a26] 行者知是覺觀雖是善法,而嬈亂定心。心欲離故,呵是覺觀,作是念:「覺觀嬈動禪心,譬如清水,波盪則無所見;又如疲極之人,得息欲睡,傍人喚呼,種種惱亂。攝心內定,覺觀嬈動,亦復如是。」如是等種種因緣呵覺觀。「覺觀滅,內清凈,繫心一處,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二禪。」既得二禪,得二禪中未曾所得無比喜樂。「覺觀滅」者,知覺觀過罪故滅。「內清凈」者,入深禪定,信舍初禪覺觀所得利重,所失甚少,所獲大多,繫心一緣,故名內清凈。

[0186b07] 行者觀喜之過,亦如覺觀;隨所喜處,多喜多憂。所以者何?如貧人得寶,歡喜無量;一旦失之,其憂亦深,喜即轉而成憂,是故當舍。「離此喜故,行舍、念、智,受身樂。是樂聖人能得能舍,一心在樂,入第三禪。」「舍」者,舍喜心,不復悔。「念、智」者,既得三禪中樂,不令於樂生患。「受身樂」者,是三禪樂,遍身皆受。「聖人能得能舍」者,此樂世間第一,能生心著,凡夫少能舍者。以是故,佛說行慈果報,遍凈地中第一。

[0186b16] 行者觀樂之失,亦如觀喜,知心不動處,最為第一。若有動處,是則有苦;行者以第三禪樂動故,求不動處。「以斷苦樂,先滅憂喜故,不苦不樂,舍念清凈,入第四禪。」是四禪中無苦無樂,但有不動智慧。以是故,說第四禪「舍念清凈」。第三禪樂動故說苦,是故第四禪中說「斷苦樂」。

[0186b23] 如佛說:「過一切色相,不念別相,滅有對相,得入無邊虛空處。」行者作是念:「若無色,則無飢、渴、寒、熱之苦。是身色麁重弊惡,虛誑非實,先世因緣和合,報得此身,種種苦惱之所住處,云何當得免此身患?當觀此身中虛空。」常觀身空,如籠、如甑,常念不舍,則得度色,不復見身。如內身空,外色亦爾,是時能觀無量無邊空;得此觀已,無苦無樂,其心轉增。如鳥閉著瓶中,瓶破得出,是名空處定。

[0186c03] 是空無量無邊,以識緣之,緣多則散,能破於定。行者觀虛空緣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瘡、如刺,無常、苦、空、無我,欺誑和合則有,非是實也。如是念已,舍虛空緣,但緣識。云何而緣?現前識,緣過去、未來無量無邊識。是識無量無邊,如虛空無量無邊,是名識處定。

[0186c09] 是識無量無邊,以識緣之,識多則散,能破於定。行者觀是緣識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瘡、如刺,無常、苦、空、無我,欺誑和合而有,非實有也。如是觀已,則破識相。是呵識處,贊無所有處,破諸識相,繫心在無所有中,是名無所有處定。

[0186c14] 無所有處緣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瘡、如刺,無常、苦、空、無我,欺誑和合而有,非實有也。如是思惟,無想處如癰,有想處如病、如癰、如瘡、如刺;第一妙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

[0186c18] 問曰:

[0186c19] 非有想非無想處,有受、想、行、識,云何言非有想非無想?

[0186c20] 答曰:

[0186c20] 是中有想微細難覺故,謂為「非有想」;有想故「非無想」。凡夫心謂得諸法實相,是為涅槃;佛法中雖知有想,因其本名,名為「非有想非無想處」。

[0186c23] 問曰:

[0186c23] 云何是無想?

[0186c24] 答曰:

[0186c24] 無想有三種:一、無想定,二、滅受定,三、無想天。凡夫人慾滅心,入無想定;佛弟子欲滅心,入滅受定。

[0186c26] 是諸禪定有二種:若有漏,若無漏。有漏,即是凡夫所行,如上說;無漏,是十六聖行。若有漏道,依上地邊離下地欲;若無漏道,離自地欲及上地。以是故,凡夫於有頂處不得離欲,更無上地邊故。

[0187a02] 若佛弟子欲離欲界欲,欲界煩惱思惟斷九種:上、中、下——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0187a04] 斷此九種故,佛弟子若依有漏道欲得初禪,是時於未到地九無礙道、八解脫道中,現在修有漏道,未來修有漏、無漏道。第九解脫道中,於未到地現在修有漏道,未來修未到地有漏、無漏道,及初禪邊地有漏。若無漏道欲得初禪,亦如是。

[0187a09] 若依有漏道離初禪欲,於第二禪邊地九無礙道、八解脫道中,現在修二禪邊地有漏,未來修二禪邊地有漏道,亦修無漏初禪及眷屬。第九解脫道中,於第二禪邊地,現在修二禪邊地有漏道,未來修二禪邊地,初禪無漏及眷屬,二禪凈、無漏。

[0187a15] 若無漏道離初禪欲,九無礙道、八解脫道中,現在修自地無漏道,未來修初禪及眷屬有漏、無漏道。第九解脫道中,現在修自地無漏道,未來修初禪及眷屬有漏、無漏道,及修二禪凈、無漏。

[0187a19] 乃至無所有處離欲時,亦如是。

[0187a20] 非有想非無想處離欲時,九無礙道、八解脫道中,但修一切無漏道。第九解脫道中,修三界善根及無漏道;除無心定。

[0187a23] 修有二種:一、得修,二、行修。得修,名本所不得而今得;未來世修自事,亦修與事。行修,名曾得,於現前修;未來亦爾,不修與。

[0187a26] 如是等種種諸禪定中修。

[0187a26] 複次,禪定相,略說有二十三種:八味、八凈、七無漏。

[0187a28] 復有六因:相應因、共因、相似因、遍因、報因、名因。一一無漏,七無漏因是相似因;自地中增相應因、共有因。初味定初味定因,乃至後味定後味定因。

[0187b02] 凈亦如是。

[0187b02] 四緣: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

[0187b03] 因緣者,如上說。

[0187b03] 初禪無漏定,次第生六種定:一、初禪凈,二、無漏;二禪、三禪亦如是。

[0187b05] 二禪無漏定,次第生八種定:自地凈、無漏;初禪凈、無漏;三禪、四禪亦如是。

[0187b06] 三禪無漏定,次第生十種:自地二,下地四,上地四。

[0187b08] 第四禪、空處亦如是。

[0187b08] 識處無漏定,次第生九種:自地二,下地四,上地三。

[0187b09] 無所有處無漏定,次第生七種:自地二,下地四,上地一。

[0187b10] 非有想非無想處凈次第生六心:自地二,下地四。諸凈地亦如是,又皆益自地味。

[0187b12] 初禪味,次第二種:味、凈。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味,亦如是。

[0187b13] 凈、無漏禪,一切處緣。味禪緣自地中味,亦緣凈;愛無無漏緣故,不緣無漏。

[0187b15] 凈、無漏根本無色定,不緣下地有漏。

[0187b16] 名因、增上緣,通一切。

[0187b17] 四無量心、三背舍、八勝處、八一切處,皆緣欲界。

[0187b18] 五神通緣欲、色界;與各隨所緣。滅受想定無所緣。

[0187b19] 一切四禪中有練法,以無漏練有漏故,得四禪心自在。能以無漏第四禪練有漏第四禪,然後第三、第二、第一禪,皆以自地無漏練自地有漏。

[0187b22] 問曰:

[0187b22] 何以名「練禪」?

[0187b23] 答曰:

[0187b23] 諸聖人樂無漏定,不樂有漏;離欲時,凈有漏不樂而自得;今欲除其滓穢故,以無漏練之。譬如煉金去其穢,無漏練有漏亦復如是,從無漏禪起入凈禪,如是數數,是名為「煉」。

[0187b27] 複次,諸禪中有頂禪,何以故名「頂」?有二種阿羅漢:壞法、不壞法。不壞法阿羅漢,於一切深禪定得自在,能起頂禪。得是頂禪,能轉壽為富,轉富為壽。

[0187c01] 復有願智、四辯、無諍三昧。願智者,願欲知三世事,隨所願則知。此願智二處攝:欲界、第四禪。四辯者,法辯、辭辯,二處攝:欲界、初禪;與二辯,九地攝:欲界、四禪、四無色定。無諍三昧者,令他心不起諍,五處攝:欲界及四禪。

[0187c07] 問曰:

[0187c07] 得諸禪更有餘法耶?

[0187c07] 答曰:

[0187c07] 味定生亦得,退亦得。凈禪生時得,離欲時得。無漏離欲時得,退時得。

[0187c09] 九地無漏定:四禪、三無色定、未到地、禪中間,能斷結使。

[0187c10] 未到地、禪中間,舍根相應。

[0187c11] 若人成就禪,下地變化心亦成就。

[0187c11] 如初禪成就,有二種變化心:一者、初禪,二者、欲界。二禪:三種。三禪:四種。四禪:五種。

[0187c13] 若二禪、三禪、四禪中欲聞、見、觸時,皆用梵世識,識滅時則止。

[0187c15] 四無量意、五神通、八背舍、八勝處、十一切入,九次第定、九相、十想、三三昧、三解脫門、三無漏根、三十七品,如是等諸功德,皆禪波羅蜜中生,是中應廣說。

[0187c18] 問曰:

[0187c18] 應說禪波羅蜜,何以但說禪?

[0187c19] 答曰:

[0187c19] 禪是波羅蜜之本。得是禪已,憐愍眾生,內心中有種種禪定妙樂而不知求,乃在外法不凈苦中求樂。如是觀已,生大悲心,立弘誓願:「我當令眾生皆得禪定內樂,離不凈樂;依此禪樂已,次令得佛道樂。」是時禪定得名波羅蜜。

[0187c25] 複次,於此禪中不受味,不求報,不隨報生,為調心故入禪;以智慧方便,還生欲界,度脫一切眾生,是時禪名為波羅蜜。

[0187c28] 複次,菩薩入深禪定,一切天人不能知其心所依、所緣,見、聞、覺、知法中心不動。如《毘摩羅鞊經》中,為舍利弗說宴坐法:「不依身,不依心,不依三界,於三界中不得身、心,是為宴坐。」

[0188a03] 複次,若人聞禪定樂勝於人天樂,便舍欲樂求禪定,是為自求樂利,不足奇也。菩薩則不然,但為眾生,欲令慈悲心凈,不舍眾生。菩薩禪,禪中皆發大悲心。禪有極妙內樂,而眾生舍之而求外樂。譬如大富盲人,多有伏藏,不知不見而行乞求。智者愍其自有妙物,不能知見而從他乞。眾生亦如是,心中自有種種禪定樂而不知發,反求外樂。

[0188a11] 複次,菩薩知諸法實相故,入禪中心安隱,不著味;諸與外道,雖入禪定,心不安隱,不知諸法實故,著禪味。

[0188a14] 問曰:

[0188a14] 阿羅漢、辟支佛俱不著味,何以不得禪波羅蜜?

[0188a15] 答曰:

[0188a15] 阿羅漢、辟支佛雖不著味,無大悲心故,不名禪波羅蜜,又復不能盡行諸禪。菩薩盡行諸禪,麁細、大小、深淺、內緣、外緣,一切盡行。以是故,菩薩心中名禪波羅蜜,與人但名禪。

[0188a19] 複次,外道、聲聞、菩薩皆得禪定。而外道禪中有三種患:或味著,或邪見,或憍慢;聲聞禪中慈悲薄,於諸法中,不以利智貫達諸法實相,獨善其身,斷諸佛種;菩薩禪中無此事,欲集一切諸佛法故,於諸禪中不忘眾生,乃至昆蟲常加慈念。如釋迦文尼佛,本為螺髻仙人,名尚闍利。常行第四禪,出入息斷,在一樹下坐,兀然不動。鳥見如此,謂之為木,即於髻中生卵。是菩薩從禪覺,知頭上有鳥卵,即自思惟:「若我起動,鳥母必不復來;鳥母不來,鳥卵必壞。」即還入禪,至鳥子飛去,爾乃起。

[0188b02] 複次,除菩薩,與人慾界心不得次第入禪。菩薩行禪波羅蜜,於欲界心次第入禪。何以故?菩薩世世修諸功德,結使心薄,心柔軟故。

[0188b05] 複次,與人得總相智慧能離欲,如無常觀、苦觀、不凈觀;菩薩於一切法中,能別相分別離欲。

[0188b07] 如五百仙人飛行時,聞甄陀羅女歌聲,心著狂醉,皆失神足,一時墮地。

[0188b09] 如聲聞聞緊陀羅王屯崙摩彈琴歌聲,以諸法實相贊佛。是時,須彌山及諸樹木皆動;大迦葉等諸大弟子,皆於座上不能自安。天須菩薩問大迦葉:「汝最耆年,行頭陀第一,今何故不能制心自安?」大迦葉答曰:「我於人天諸欲,心不傾動,是菩薩無量功德報聲,又復以智慧變化作聲,所不能忍。若八方風起,不能令須彌山動;劫盡時毘藍風至,吹須彌山令如腐草。」以是故,知菩薩於一切法中,別相觀得離諸欲。諸與人等但得禪之名字,不得波羅蜜。

[0188b19] 複次,與人知菩薩入出禪心,不能知住禪心所緣所到、知諸法深淺。阿羅漢、辟支佛尚不能知,何況與人?譬如象王渡水,入時出時,足跡可見;在水中時,不可得知。若得初禪,同得初禪人能知,而不能知菩薩入初禪。有人得二禪,觀知得初禪心,了了知,不能知菩薩入初禪心;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亦如是。

[0188b27] 複次,超越三昧中,從初禪起入第三禪,第三禪中起入虛空處,虛空處起入無所有處。二乘唯能超一,不能超二;菩薩自在超,從初禪起,或入三禪如常法,或時入第四禪,或入空處、識處、無所有處,或非有想非無想處,或入滅受想定;滅受想定起,或入無所有處,或識處、空處,四禪乃至初禪;或時超一,或時超二,乃至超九。聲聞不能超二,何以故?智慧、功德、禪定力薄故。譬如二種師子:一、黃師子,二、白髮師子。黃師子雖亦能超,不如白髮師子王。如是等種種因緣,分別禪波羅蜜。

[0188c09] 複次,爾時菩薩常入禪定,攝心不動,不生覺觀,亦能為十方一切眾生,以無量音聲說法而度脫之,是名禪波羅蜜。

[0188c12] 問曰:

[0188c12] 如《經》中說:「先有覺觀思惟,然後能說法。」入禪定中,無語、覺觀,不應得說法;汝今云何言「常在禪定中,不生覺觀而為眾生說法」?

[0188c15] 答曰:

[0188c15] 生死人法,入禪定,先以語、覺觀,然後說法。

[0188c16] 法身菩薩離生死身,知一切諸法常住,如禪定相,不見有亂;法身菩薩變化無量身為眾生說法,而菩薩心無所分別。如阿修羅琴,常自出聲,隨意而作,無人彈者;此亦無散心、亦無攝心,是福德報生故,隨人意出聲。法身菩薩亦如是,無所分別,亦無散心,亦無說法相。是無量福德、禪定、智慧因緣故,是法身菩薩,種種法音隨應而出。慳貪心多,聞說布施之聲;破戒、瞋恚、懈怠、亂心、愚痴之人,各各聞說持戒、忍辱、禪定、智慧之聲。聞是法已,各各思惟,漸以三乘而得度脫。

[0188c27] 複次,菩薩觀一切法,若亂、若定,皆是不二相。與人除亂求定。何以故?以亂法中起瞋想,於定法中生著想。

[0189a01] 如欝陀羅伽仙人得五通,日日飛到國王宮中食。王大夫人如其國法,捉足而禮。夫人手觸,即失神通。從王求車,乘駕而出,還其本處。入林樹間,更求五通,一心專至;垂當得時,有鳥在樹上急鳴,以亂其意。舍樹至水邊求定,復聞魚鬪動水之聲。此人求禪不得,即生瞋恚:「我當盡殺魚、鳥!」此人久後思惟得定,生非有想非無想處;於彼壽盡,下生作飛狸,殺諸魚、鳥,作無量罪,墮三惡道。是為禪定中著心因緣。

[0189a10] 外道如此,佛弟子中亦有。一比丘得四禪,生增上慢謂得四道。得初禪時,謂是須陀洹;第二禪時,謂是斯陀含;第三禪時,謂是阿那含;第四禪時,謂得阿羅漢。恃是而止,不復求進。命欲盡時,見有四禪中陰相來,便生邪見,謂:「無涅槃,佛為欺我。」惡邪生故,失四禪中陰,便見阿鼻泥犁中陰相,命終即生阿鼻地獄。諸比丘問佛:「某甲比丘阿蘭若,命終生何處?」佛言:「是人生阿鼻泥犁中!」諸比丘皆大驚怪:「此人坐禪、持戒,所由爾耶?」佛言:「此人增上慢,得四禪時,謂得四道故。臨命終時,見四禪中陰相,便生邪見,謂無涅槃;我是阿羅漢,今還復生,佛為虛誑。是時即見阿鼻泥犁中陰相,命終即生阿鼻地獄中。」是時,佛說偈言:

「多聞持戒禪,未得無漏法;
雖有此功德,此事不可信!」

[0189a28] 是比丘受是惡道苦。

[0189a28] 是故知取亂相,能生瞋等煩惱;取定相,能生著。菩薩不取亂相,亦不取禪定相,亂、定相一故,是名禪波羅蜜。如初禪相,離欲除蓋,攝心一處。是菩薩利根智慧觀故,於五蓋無所舍,於禪定相無所取,諸法相空故。云何於五蓋無所舍?

[0189b05] 貪慾蓋非內非外,亦不兩中間。何以故?若內法有,不應待外生。若外法有,於我亦無患。若兩中間有,兩間則無處。

[0189b07] 亦不從先世來,何以故?一切法無來故。如童子無有欲,若先世有者,小亦應有。以是故,知先世不來,亦不至後世;不從諸方來,亦不常自有;不一分中,非遍身中;亦不從五塵來,亦不從五情出。無所從生,無所從滅。

[0189b13] 是貪慾,若先生,若後生,若一時生,是事不然。何以故?若先有生,後有貪慾,是中不應貪慾生,未有貪慾故。若後有生,先有貪慾,則生無所生。若一時生,則無生者、無生處,生者、生處無分別故。

[0189b17] 複次,是貪慾、貪慾者,不一不異。何以故?離貪慾,貪慾者不可得;離貪慾者,貪慾不可得,是但從和合因緣生。和合因緣生法,即是自性空。如是貪慾、貪慾者異不可得。若一,貪慾、貪慾者,則無分別。

[0189b21] 如是等種種因緣,貪慾生不可得。若法無生,是法亦無滅;不生、不滅故,則無定、無亂。

[0189b23] 如是觀貪慾蓋,則與禪為一;與蓋亦如是。

[0189b24] 若得諸法實相,觀五蓋則無所有,是時便知五蓋實相即是禪實相,禪實相即是五蓋。菩薩如是能知五欲及五蓋,禪定及支一相,無所依入禪定,是為禪波羅蜜。

[0189b28] 複次,若菩薩行禪波羅蜜時,五波羅蜜和合助成,是名禪波羅蜜。

[0189c01] 複次,菩薩以禪波羅蜜力得神通,一念之頃,不起於定,能供養十方諸佛華香、珍寶種種供養。

[0189c03] 複次,菩薩以禪波羅蜜力,變身無數,遍入五道,以三乘法教化眾生。

[0189c04] 複次,菩薩入禪波羅蜜中,除諸惡不善法入初禪,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定。其心調柔,一一禪中行大慈大悲;以慈悲因緣,拔無量劫中罪;得諸法實相智故,為十方諸佛及大菩薩所念。

[0189c09] 複次,菩薩入禪波羅蜜中,以天眼觀十方五道中眾生:見生色界中者,受禪定樂味,還墮禽獸中受種種苦。復見欲界諸天,七寶池中華香自娛,後墮醎沸屎地獄中。見人中多聞、世智辯聰,不得道故,還墮豬羊畜獸中,無所別知。如是等種種失大樂、得大苦,失大利、得大衰,失尊貴、得卑賤。於此眾生生悲心,漸漸增廣,得成大悲;不惜身命,為眾生故,懃行精進,以求佛道。

[0189c18] 複次,不亂、不味故,名禪波羅蜜。如佛告舍利弗:「菩薩般若波羅蜜中住,具足禪波羅蜜,不亂、不味故。」

[0189c20] 問曰:

[0189c20] 云何名亂?

[0189c20] 答曰:

[0189c20] 亂有二種:一者、微,二者、麁。微者,有三種:一、愛多,二、慢多,三、見多。云何愛多?得禪定樂,其心樂著愛味。云何慢多?得禪定時,自謂難事已得,而以自高。云何見多?以我見等入禪定,分別取相,是實與妄語。是三,名為微細亂。從是因緣,於禪定退,起三毒,是為麁亂。味者,初得禪定,一心愛著,是為味。

[0189c27] 問曰:

[0189c27] 一切煩惱皆能染著,何以故但名愛為味?

[0189c28] 答曰:

[0189c29] 愛與禪相似。何以故?禪則攝心堅住,愛亦專著難捨。又初求禪時,心專欲得,愛之為性,欲樂專求,欲與禪定不相違故。既得禪定,深著不舍,則壞禪定。譬如施人物,必望現報,則無福德;於禪受味,愛著於禪,亦復如是。是故但以愛名味,不以與結為味。

大智度論卷第十七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般若波羅蜜第二十九(卷第十八)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奉 詔譯

[0190a15] 【經】

[0190a15] 「於一切法不著故,應具足般若波羅蜜。」

[0190a16] 【論】

[0190a16] 問曰:

[0190a16] 云何名般若波羅蜜?

[0190a16] 答曰:

[0190a16] 諸菩薩從初發心求一切種智,於其中間,知諸法實相慧,是般若波羅蜜。

[0190a18] 問曰:

[0190a18] 若爾者,不應名為波羅蜜。何以故?未到智慧邊故。

[0190a19] 答曰:

[0190a20] 佛所得智慧是實波羅蜜,因是波羅蜜故,菩薩所行亦名波羅蜜,因中說果故。是般若波羅蜜,在佛心中變名為一切種智。菩薩行智慧,求度彼岸,故名波羅蜜;佛已度彼岸,故名一切種智。

[0190a24] 問曰:

[0190a24] 佛一切諸煩惱及習已斷,智慧眼凈,應如實得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即是般若波羅蜜。菩薩未盡諸漏,慧眼未凈,云何能得諸法實相?

[0190a27] 答曰:

[0190a27] 此義後品中當廣說,今但略說。如人入海,有始入者,有盡其源底者,深淺雖異,俱名為入。佛、菩薩亦如是,佛則窮盡其底;菩薩未斷諸煩惱習,勢力少故,不能深入。如後品中說譬喻:如人於闇室然燈,照諸器物,皆悉分了;更有大燈,益復明審。則知後燈所破之闇,與前燈合住;前燈雖與闇共住,而亦能照物。若前燈無闇,則後燈無所增益。諸佛菩薩智慧亦如是;菩薩智慧雖與煩惱習合,而能得諸法實相,亦如前燈亦能照物;佛智慧盡諸煩惱習,亦得諸法實相,如後燈倍復明了。

[0190b10] 問曰:

[0190b10] 云何是諸法實相?

[0190b10] 答曰:

[0190b10] 眾人各各說諸法實相,自以為實。此中實相者,不可破壞,常住不異,無能作者。如後品中佛語須菩提:「若菩薩觀一切法,非常非無常,非苦非樂,非我非無我,非有非無等,亦不作是觀,是名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是義,舍一切觀,滅一切言語,離諸心行,從本已來不生不滅,如涅槃相;一切諸法相亦如是,是名諸法實相。如〈贊般若波羅蜜偈〉說:

「般若波羅蜜,實法不顛倒,
念想觀已除,言語法亦滅。
無量眾罪除,清凈心常一,
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
如虛空無染,無戲無文字;
若能如是觀,是即為見佛。
若如法觀佛,般若及涅槃,
是三則一相,其實無有異。
諸佛及菩薩,能利益一切;
般若為之母,能出生養育。
佛為眾生父,般若能生佛,
是則為一切,眾生之祖母。
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
隨諸眾生力,為之立異字。
若人得般若,議論心皆滅;
譬如日出時,朝露一時失。
般若之威德,能動二種人:
無智者恐怖,有智者歡喜。
若人得般若,則為般若主;
般若中不著,何況於與法!
般若無所來,亦復無所去,
智者一切處,求之不能得。
若不見般若,是則為被縛;
若人見般若,是亦名被縛。
若人見般若,是則得解脫;
若不見般若,是亦得解脫。
是事為希有,甚深有大名;
譬如幻化物,見而不可見。
諸佛及菩薩,聲聞辟支佛,
解脫涅槃道,皆從般若得。
言說為世俗,憐愍一切故,
假名說諸法,雖說而不說。
般若波羅蜜,譬如大火焰,
四邊不可取,無取亦不取。
一切取已舍,是名不可取;
不可取而取,是即名為取。
般若無壞相,過一切言語,
適無所依止,誰能贊其德?
般若雖叵贊,我今能得贊,
雖未脫死地,則為已得出!」

大智度論釋般若相義第三十

[0191a03] 問曰:

[0191a03] 何以獨稱般若波羅蜜為「摩訶」,而不稱五波羅蜜?

[0191a04] 答曰:

[0191a04] 「摩訶」,秦言大;「般若」言慧;「波羅蜜」言到彼岸;以其能到智慧大海彼岸,到諸一切智慧邊,窮盡其極故,名到彼岸。

[0191a07] 一切世間中十方、三世,諸佛第一大,次有菩薩、辟支佛、聲聞;是四大人皆從般若波羅蜜中生,是故名為大。

[0191a09] 複次,能與眾生大果報,無量無盡,常不變異,所謂涅槃;與五波羅蜜不能爾。布施等離般若波羅蜜,但能與世間果報,是故不得名大。

[0191a12] 問曰:

[0191a12] 何者是智慧?

[0191a13] 答曰:

[0191a13] 般若波羅蜜攝一切智慧。所以者何?菩薩求佛道,應當學一切法,得一切智慧,所謂聲聞、辟支佛、佛智慧。

[0191a15] 是智慧有三種:學、無學、非學非無學。

[0191a16] 非學非無學智者,如乾慧地、不凈、安那般那、欲界繫四念處,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等。

[0191a18] 學智者,苦法智忍慧,乃至向阿羅漢第九無礙道中金剛三昧慧。

[0191a20] 無學智者,阿羅漢第九解脫智;從是已後,一切無學智,如盡智、無生智等,是為無學智。

[0191a22] 求辟支佛道智慧亦如是。

[0191a22] 問曰:

[0191a22] 若辟支佛道亦如是者,云何分別聲聞、辟支佛?

[0191a24] 答曰:

[0191a24] 道雖一種,而用智有異。若諸佛不出、佛法已滅,是人先世因緣故,獨出智慧,不從他聞,自以智慧得道。

[0191a26] 如一國王,出在園中遊戲。清朝見林樹華菓蔚茂,甚可愛樂。王食已而卧,王諸夫人婇女皆共取華,毀折林樹。王覺已,見林毀壞,而自覺悟:一切世間無常變壞皆亦如是。思惟是已,無漏道心生,斷諸結使,得辟支佛道,具六神通,即飛到閑靜林間。如是等因緣,先世福德、願行、果報,今世見少因緣,成辟支佛道,如是為異。

[0191b05] 複次,辟支佛有二種:一名獨覺,二名因緣覺。

[0191b06] 因緣覺如上說。

[0191b06] 獨覺者,是人今世成道,自覺不從他聞,是名獨覺辟支迦佛。

[0191b07] 獨覺辟支迦佛有二種:一、本是學人,在人中生;是時無佛,佛法滅。是須陀洹已滿七生,不應第八生,自得成道。是人不名佛,不名阿羅漢,名為小辟支迦佛,與阿羅漢無異;或有不如舍利弗等大阿羅漢者。

[0191b12] 大辟支佛,亦於一百劫中作功德,增長智慧,得三十二相分:或有三十一相,或三十、二十九相,乃至一相。於九種阿羅漢中,智慧利勝,於諸深法中總相、別相能入;久修習定,常樂獨處。如是相,名為大辟支迦佛,以是為異。

[0191b18] 求佛道者,從初發心作願:「願我作佛度脫眾生,得一切佛法,行六波羅蜜,破魔軍眾及諸煩惱,得一切智,成佛道,乃至入無餘涅槃。」隨本願行,從是中間所有智慧,總相、別相一切盡知,是名佛道智慧。

[0191b23] 是三種智慧盡能知,盡到其邊,以是故言「到智慧邊」。

[0191b24] 問曰:

[0191b24] 若如所說一切智慧盡應入,若世間、若出世間,何以但言「三乘智慧盡到其邊」,不說與智?

[0191b26] 答曰:

[0191b26] 三乘是實智慧,與者皆是虛妄,菩薩雖知而不專行。如除摩梨山,一切無出栴檀木;若與處或有好語,皆從佛法中得。自非佛法,初聞似好,久則不妙。譬如牛乳、驢乳,其色雖同;牛乳攢則成酥,驢乳攢則成尿。

[0191c02] 佛法語及外道語,不殺、不盜、慈愍眾生、攝心、離欲、觀空雖同;然外道語初雖似妙,窮盡所歸,則為虛誑。

[0191c04] 一切外道皆著我見;若實有我,應墮二種:若壞相,若不壞相。若壞相,應如牛皮;若不壞相,應如虛空。此二處無殺罪,無不殺福。若如虛空,雨露不能潤,風熱不能乾,是則墮常相。若常者,苦不能惱,樂不能悅;若不受苦、樂,不應避禍就福。若如牛皮,則為風雨所壞,若壞則墮無常,若無常則無罪、福。外道語若實如是,何有不殺為福、殺生為罪?

[0191c13] 問曰:

[0191c13] 外道戒福,所失如是,其禪定、智慧復云何?

[0191c14] 答曰:

[0191c14] 外道以我心逐禪故,多愛、見、慢故,不舍一切法故,無有實智慧。

[0191c15] 問曰:

[0191c15] 汝言外道觀空,觀空則舍一切法,云何言「不舍一切法故,無有實智慧」?

[0191c17] 答曰:

[0191c17] 外道雖觀空而取空相,雖知諸法空而不自知我空,愛著觀空智慧故。

[0191c19] 問曰:

[0191c19] 外道有無想定,心心數法都滅;都滅故,無有取相愛著智慧咎!

[0191c21] 答曰:

[0191c21] 無想定力,強令心滅,非實智慧力。又於此中生涅槃想,不知是和合作法,以是故墮顛倒中!是中心雖暫滅,得因緣還生。譬如人無夢睡時,心想不行,悟則還有。

[0191c25] 問曰:

[0191c25] 無想定其失如是,更有非有想非無想定,是中無一切妄想,亦不如強作無想定滅想,是中以智慧力故無想!

[0191c27] 答曰:

[0191c27] 是中有想,細微故不覺。若無想,佛弟子復何緣更求實智慧?佛法中,是非有想非無想中識,依四眾住;是四眾屬因緣故無常,無常故苦,無常苦故空,空故無我,空無我故可舍。

[0192a02] 汝等愛著智慧故,不得涅槃。譬如尺蠖,屈安後足,然後進前足;所緣盡,無復進處而還。外道依止初禪,舍下地欲,乃至依非有想非無想處,舍無所有處;上無所復依,故不能舍非有想非無想處。以更無依處,恐懼失我,畏墮無所得中故。

[0192a08] 複次,外道經中有聽殺、盜、婬、妄語、飲酒。言為天祠,呪殺無罪;為行道故,若遭急難,欲自全身而殺小人無罪。

[0192a11] 又有急難,為行道故,除金,與者得盜取以自全濟,後當除此殃罪。

[0192a12] 除師婦、國王夫人、善知識妻、童女,與者逼迫急難,得邪婬。

[0192a14] 為師及父母,為身、為牛、為媒故,聽妄語。

[0192a15] 寒鄉,聽飲石蜜酒;天祠中,或聽嘗一渧、二渧酒。

[0192a16] 佛法中則不然。於一切眾生慈心等視,乃至蟻子亦不奪命,何況殺人!

[0192a18] 一針一縷不取,何況多物!

[0192a18] 無主婬女不以指觸,何況人之婦女!

[0192a19] 戲笑不得妄語,何況故作妄語!

[0192a20] 一切酒,一切時常不得飲,何況寒鄉、天祠!

[0192a21] 汝等外道與佛法懸殊,有若天地!

[0192a22] 汝等外道法,是生諸煩惱處;佛法則是滅諸煩惱處,是為大異。

[0192a23] 諸佛法無量,有若大海,隨眾生意故,種種說法:或說有,或說無;或說常,或說無常;或說苦,或說樂;或說我,或說無我;或說懃行三業、攝諸善法,或說一切諸法無作相。如是等種種異說,無智聞之,謂為乖錯;智者入三種法門,觀一切佛語皆是實法,不相違背。

[0192a29] 何等是三門?一者、蜫勒門,二者、阿毘曇門,三者、空門。

[0192b01] 問曰:

[0192b01] 云何名蜫勒?云何名阿毘曇?云何名空門?

[0192b02] 答曰:

[0192b03] 蜫勒有三百二十萬言,佛在世時,大迦栴延之所造;佛滅度後人壽轉減,憶識力少,不能廣誦,諸得道人撰為三十八萬四千言。

[0192b06] 若人入蜫勒門,論議則無窮;其中有隨相門、對治門等種種諸門。

[0192b07] 隨相門者,如佛說偈: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凈其意,
是諸佛教。」

[0192b11] 是中心數法盡應說,今但說「自凈其意」,則知諸心數法已說。何以故?同相、同緣故。

[0192b12] 如佛說四念處,是中不離四正懃、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何以故?四念處中:四種精進,則是四正懃;四種定,是為四如意足;五種善法,是為五根、五力。佛雖不說與門,但說四念處,當知已說與門。

[0192b17] 如佛於四諦中,或說一諦,或二、或三。如馬星比丘為舍利弗說偈:

「諸法從緣生,是法緣及盡;
我師大聖王,是義如是說。」

[0192b21] 此偈但說三諦,當知道諦已在中,不相離故;譬如一人犯事,舉家受罪。

[0192b22] 如是等,名為隨相門。

[0192b23] 對治門者,如佛但說四顛倒:常顛倒、樂顛倒、我顛倒、凈顛倒。是中雖不說四念處,當知已有四念處義。譬如說葯,已知其病,說病則知其葯。若說四念處,則知已說四倒;四倒則是邪相。若說四倒,則已說諸結。所以者何?說其根本,則知枝條皆得。如佛說一切世間有三毒;說三毒,當知已說三分、八正道。若說三毒,當知已說一切諸煩惱毒。十五種愛是貪慾毒,十五種瞋是瞋恚毒,十五種無明是愚痴毒,諸邪見、憍慢、疑屬無明。如是一切結使,皆入三毒。以何滅之?三分、八正道。若說三分、八正道,當知已說一切三十七品。如是等種種相,名為對治門。

[0192c07] 如是等諸法,名為蜫勒門。

[0192c08] 云何名阿毘曇門?或佛自說諸法義,或佛自說諸法名,諸弟子種種集述解其義。如佛說:「若有比丘於諸有為法,不能正憶念,欲得世間第一法,無有是處。若不得世間第一法,欲入正位中,無有是處。若不入正位,欲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無有是處。有比丘於諸有為法正憶念,得世間第一法,斯有是處。若得世間第一法,入正位;入正位,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必有是處。」如佛直說世間第一法,不說相義、何界繫、何因、何緣、何果報。從世間第一法,種種聲聞所行法,乃至無餘涅槃,一一分別相義,如是等是名阿毘曇門。

[0192c21] 空門者,生空、法空。

[0192c21] 如《頻婆娑羅王迎經》中,佛告大王:「色生時但空生,色滅時但空滅。諸行生時但空生,滅時但空滅。是中無吾我、無人、無神,無人從今世至後世,除因緣和合名字等眾生,凡夫愚人逐名求實。」如是等經中,佛說生空。

[0192c26] 法空者,如《佛說大空經》中,十二因緣,無明乃至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若言「誰老死」,皆是邪見。生、有、取、愛、受、觸、六入、名色、識、行、無明,亦如是。若有人言「身即是神」,若言「身異於神」,是二雖異,同為邪見。佛言:「身即是神,如是邪見,非我弟子;身異於神,亦是邪見,非我弟子。」

[0193a03] 是經中佛說法空。

[0193a04] 若說「誰老死」,當知是虛妄,是名生空;若說「是老死」,當知是虛妄,是名法空。乃至無明亦如是。

[0193a06] 複次,《佛說梵網經》中,六十二見:若有人言「神常,世間亦常」,是為邪見;若言「神無常,世間無常」,是亦邪見;「神及世間常亦無常」、「神及世間非常亦非非常」,皆是邪見。

[0193a09] 以是故,知諸法皆空,是為實。

[0193a10] 問曰:

[0193a10] 若言「神常」,應是邪見。何以故?神性無故。

[0193a11] 若言「世間常」,亦應是邪見。何以故?世間實皆無常,顛倒故言「有常」。

[0193a13] 若言「神無常」,亦應是邪見。何以故?神性無故,不應言「無常」。

[0193a14] 若言「世間無常」,不應是邪見。何以故?一切有為法性,實皆無常。

[0193a16] 答曰:

[0193a16] 若一切法實皆無常,佛云何說「世間無常是名邪見」?是故可知非實是無常。

[0193a17] 問曰:

[0193a18] 佛處處說觀有為法無常、苦、空、無我,令人得道,云何言「無常墮邪見」?

[0193a19] 答曰:

[0193a19] 佛處處說無常,處處說不滅。如摩訶男釋王來至佛所,白佛言:「是迦毘羅人眾殷多,我或值奔車、逸馬、狂象、鬪人時,便失念佛心;是時自念:『我今若死當生何處?』」佛告摩訶男:「汝勿怖勿畏!汝是時不生惡趣,必至善處。譬如樹常東向曲,若有斫者,必當東倒;善人亦如是,若身壞死時,善心意識長夜以信、戒、聞、施、慧熏心故,必得利益,上生天上。」

[0193a27] 若一切法念念生滅無常,佛云何言「諸功德熏心故必得上生」?以是故,知非無常性。

[0193a29] 問曰:

[0193b01] 若無常不實,佛何以說無常?

[0193b01] 答曰:

[0193b01] 佛隨眾生所應而說法,破常顛倒故,說無常;以人不知不信後世故,說「心去後世,上生天上,罪福業因緣,百千萬劫不失。」是對治悉檀,非第一義悉檀。諸法實相,非常非無常。佛亦處處說諸法空,諸法空中亦無無常。以是故說「世間無常是邪見」。是故名為法空。

[0193b08] 複次,毘耶離梵志,名論力,諸梨昌等大雇其寶物,令與佛論。取其雇已,即以其夜思撰五百難,明旦與諸梨昌至佛所,問佛言:「一究竟道?為眾多究竟道?」

[0193b11] 佛言:「一究竟道,無眾多也。」

[0193b12] 梵志言:「佛說一道,諸外道師各各有究竟道,是為眾多非一!」

[0193b13] 佛言:「是雖各有眾多,皆非實道。何以故?一切皆以邪見著故,不名究竟道。」佛問梵志:「鹿頭梵志得道不?」答言:「一切得道中,是為第一。」是時,長老鹿頭梵志比丘在佛後扇佛。佛問梵志:「汝識是比丘不?」梵志識之,慚愧低頭。是時,佛說〈義品〉偈:

「各各謂究竟,而各自愛著,
各自是非彼,是皆非究竟!
是人入論眾,辯明義理時,
各各相是非,勝負懷憂喜。
勝者墮憍坑,負者墮憂獄;
是故有智者,不隨此二法。
論力汝當知,我諸弟子法,
無虛亦無實,汝欲何所求?
汝欲壞我論,終已無此處,
一切智難勝,適足自毀壞!」

[0193c01] 如是等處處聲聞經中,說諸法空。

[0193c01] 摩訶衍空門者,一切諸法性常自空,不以智慧方便觀故空。如佛為須菩提說:「色,色自空,受、想、行、識,識自空;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三十七品、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薩婆若,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自空。」

[0193c06] 問曰:

[0193c07] 若一切諸法性常自空、真空、無所有者,云何不墮邪見?邪見名無罪無福,無今世後世,與此無異!

[0193c09] 答曰:

[0193c09] 無罪無福人,不言無今世,但言無後世;如草木之類,自生自滅。或人生、或人殺,止於現在,更無後世生;而不知觀身內外所有自相皆空,以是為異。

[0193c13] 複次,邪見人多行眾惡,斷諸善事;觀空人善法尚不欲作,何況作惡!

[0193c14] 問曰:

[0193c14] 邪見有二種:有破因破果,有破果不破因。如汝所說,破果不破因。破果破因者,言無因無緣,無罪無福,則是破因;無今世、後世、罪福報,是則破果。觀空人言皆空,則罪福、因果皆無,與此有何等異?

[0193c19] 答曰:

[0193c19] 邪見人於諸法斷滅令空;摩訶衍人知諸法真空,不破不壞。

[0193c21] 問曰:

[0193c21] 是邪見三種:

[0193c21] 一者、破罪福報,不破罪福;破因緣果報,不破因緣;破後世,不破今世。

[0193c23] 二者、破罪福報,亦破罪福;破因緣果報,亦破因緣;破後世,亦破今世,不破一切法。

[0193c25] 三者、破一切法,皆令無所有。

[0193c25] 觀空人亦言真空無所有,與第三邪見有何等異?

[0193c27] 答曰:

[0193c27] 邪見破諸法令空;觀空人知諸法真空,不破不壞。

[0193c28] 複次,邪見人言諸法皆空無所有,取諸法空相戲論;觀空人知諸法空,不取相、不戲論。

[0194a01] 複次,邪見人雖口說一切空,然於愛處生愛,瞋處生瞋,慢處生慢,痴處生痴,自誑其身;如佛弟子實知空,心不動,一切結使生處不復生。譬如虛空,煙火不能染,大雨不能濕;如是觀空,種種煩惱不復著其心。

[0194a06] 複次,邪見人言無所有,不從愛因緣出;真空名從愛因緣生,是為異。四無量心諸清凈法,以所緣不實故,猶尚不與真空智慧等,何況此邪見?

[0194a09] 複次,是見名為邪見,真空見名為正見。行邪見人,今世為弊惡人,後世當入地獄;行真空智慧人,今世致譽,後世得作佛。譬如水、火之異,亦如甘露、毒藥,天食須陀以比臭糞!

[0194a13] 複次,真空中有空空三昧;邪見空雖有空,而無空空三昧。

[0194a15] 複次,觀真空人,先有無量布施、持戒、禪定,其心柔軟,諸結使薄,然後得真空;邪見中無此事,但欲以憶想分別,邪心取空。譬如田舍人初不識鹽,見貴人以鹽著種種肉菜中而食,問言:「何以故爾?」語言:「此鹽能令諸物味美故。」此人便念此鹽能令諸物美,自味必多,便空抄鹽,滿口食之,醎苦傷口,而問言:「汝何以言鹽能作美?」貴人言:「痴人!此當籌量多少,和之令美,云何純食鹽?」無智人聞空解脫門,不行諸功德,但欲得空,是為邪見,斷諸善根。

[0194a25] 如是等義,名為空門。

[0194a26] 若人入此三門,則知佛法義不相違背。能知是事,即是般若波羅蜜力,於一切法無所罣礙。若不得般若波羅蜜法,入阿毘曇門則墮有中,若入空門則墮無中,若入蜫勒門則墮有無中。

[0194b01] 複次,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雖知諸法一相,亦能知一切法種種相;雖知諸法種種相,亦能知一切法一相。菩薩如是智慧,名為般若波羅蜜。

[0194b05] 問曰:

[0194b05] 菩薩摩訶薩云何知一切法種種相?云何知一切法一相?

[0194b06] 答曰:

[0194b06] 菩薩觀諸法相,所謂有相。因是有,諸法中有心生,如是等一切有。

[0194b08] 問曰:

[0194b08] 無法中云何有心生?

[0194b08] 答曰:

[0194b09] 若言無,是事即是有法。

[0194b09] 複次,菩薩觀一切法一相,所謂無相。如牛中無羊相,羊中無牛相;如是等諸法中,各各無他相。如先言因有故有心生,是法異於有,異故應無。若有法是牛,羊亦應是牛。何以故?有法不異故。若異則無,如是等一切皆無。

[0194b14] 複次,菩薩觀一切法一,因是一法,諸法中一心生。諸法各各有一相,合眾一故名為二、名為三;一為實,二、三為虛。

[0194b17] 複次,菩薩觀諸法有所因故有,如人身無常。何以故?生滅相故。一切法皆如是,有所因故有。

[0194b19] 複次,一切諸法無所因故有,如人身無常,生滅故;因生滅故知無常。此因復應有因,如是則無窮,若無窮則無因;若是因更無因,是無常因亦非因,如是等一切無因。

[0194b23] 複次,菩薩觀一切法有相,無有法無相者,如:地,堅、重相;水,冷、濕相;火,熱、照相;風,輕、動相;虛空,容受相;分別覺知,是為識相。有此有彼,是為方相;有久有近,是為時相。濁噁心惱眾生,是為罪相;凈善心愍眾生,是為福相。著諸法,是為縛相;不著諸法,是為解脫相。現前知一切法無礙,是為佛相。如是等一切各有相。

[0194c01] 複次,菩薩觀一切法皆無相,是諸相從因緣和合生,無自性故無。如地,色、香、味、觸四法和合故名地,不但色故名地,亦不但香、但味、但觸故名為地。何以故?若但色是地,與三則不應是地,地則無香、味、觸;香、味、觸亦如是。

[0194c06] 複次,是四法云何為一法?一法云何為四法?以是故,不得以四為地,亦不得離四為地。

[0194c08] 問曰:

[0194c08] 我不以四為地,但因四法故地法生,此地在四法中住!

[0194c10] 答曰:

[0194c10] 若從四法生地,地與四法異。如父母生子,子則異父母。若爾者,今眼見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地若異此四法者,應更有異根、異識知;若更無異根、異識知,則無有地。

[0194c14] 問曰:

[0194c14] 若上說地相有失,應如阿毘曇說地相。地名四大造色,但地種是堅相,地是可見色!

[0194c16] 答曰:

[0194c16] 若地但是色,先已說失。

[0194c17] 又地為堅相,但眼見色,如水中月,鏡中像,草木影,則無堅相,堅則身根觸知故。

[0194c19] 複次,若眼見色是地,堅相是地種;眼見色亦是水、火,濕、熱相是水、火種。若爾者,風、風種亦應分別,而不分別!如說:「何等是風?風種;何等風種?風。」若是一物,不應作二種答;若是不異者,地及地種不應異。

[0194c23] 問曰:

[0194c23] 是四大各各不相離,地中有四種,水、火、風各有四種。但地中地多故,以地為名;水、火、風亦爾。

[0194c26] 答曰:

[0194c26] 不然!何以故?若火中有四大,應都是熱,無不熱火故。若三大在火中,不熱,則不名為火;若熱,則舍自性,皆名為火。

[0194c28] 若謂細故不可知,則與無無異。若有麁可得,則知有細;若無麁,亦無細。

[0195a01] 如是種種因緣,地相不可得;若地相不可得,一切法相亦不可得。是故一切法皆一相。

[0195a03] 問曰:

[0195a03] 不應言無相。何以故?於諸法無相即是相。若無無相,則不可破一切法相。何以故?無無相故。若有是無相,則不應言「一切法無相」!

[0195a06] 答曰:

[0195a06] 以無相破諸法相。若有無相相,則墮諸法相中;若不入諸法相中,則不應難!無相皆破諸法相,亦自滅相;譬如前火木,然諸薪已,亦復自然。是故聖人行無相無相三昧,破無相故。

[0195a11] 複次,菩薩觀一切法不合、不散,無色、無形,無對、無示、無說,一相所謂無相。如是等諸法一相。

[0195a13] 云何觀種種相?

[0195a13] 一切法攝入二法中,所謂名、色,色、無色,可見、不可見,有對、無對,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等二。百二法門,如〈千難品〉中說。

[0195a16] 複次,有二法:忍辱、柔和。

[0195a16] 又二法:親敬、供養。

[0195a17] 二施:財施、法施。

[0195a17] 二力:慧分別力、修道力。

[0195a18] 二具足:戒具足、正見具足。

[0195a18] 二相:質直相、柔軟相。

[0195a19] 二法:定、智。

[0195a19] 二法:明、解脫。

[0195a19] 二法:世間法、第一義法。

[0195a20] 二法:念、巧慧。

[0195a20] 二諦:世諦、第一義諦。

[0195a21] 二解脫:待時解脫、不壞心解脫。

[0195a21] 二種涅槃:有餘涅槃、無餘涅槃。

[0195a22] 二究竟:事究竟、願究竟。

[0195a23] 二見:知見、斷見。

[0195a23] 二具足:義具足、語具足。

[0195a23] 二法:少欲、知足。

[0195a24] 二法:易養、易滿。

[0195a24] 二法:法、隨法行。

[0195a24] 二智:盡智、無生智。

[0195a25] 如是等分別無量二法門。

[0195a26] 複次,知三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0195a26] 三性:斷性、離性、滅性。

[0195a27] 三修:戒修、定修、慧修。

[0195a27] 三菩提:佛菩提、辟支迦佛菩提、聲聞菩提(更不復學,智滿足之名也)。

[0195a28] 三乘:佛乘、辟支迦佛乘、聲聞乘。

[0195a29] 三歸依:佛、法、僧。

[0195a29] 三住:梵住、天住、聖住。

[0195b01] 三增上:自增上、他增上、法增上。

[0195b02] 諸佛三不護:身業不護、口業不護、意業不護。

[0195b03] 三福處:布施、持戒、善心。

[0195b03] 三器杖:聞器杖、離欲器杖、慧器杖。

[0195b04] 三輪:變化輪、示他心輪、教化輪。

[0195b05] 三解脫門: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作解脫門。

[0195b06] 如是等無量三法門。

[0195b06] 復知四法:四念處、四正懃、四如意足、四聖諦、四聖種、四沙門果、四知、四信、四道、四攝法、四依、四通達善根、四道、四天人輪、四堅法、四無所畏、四無量心——如是等無量四法門。

[0195b10] 復知五無學眾、五齣性、五解脫處、五根、五力、五大施、五智、五阿那含、五凈居天處、五治道、五智三昧、五聖分支三昧、五如法語道——如是等無量五法門。

[0195b13] 復知六舍法、六愛敬法、六神通、六種阿羅漢、六地見諦道、六隨順念、六三昧、六定、六波羅蜜——如是等無量六法門。

[0195b16] 復知七覺意、七財、七依止、七想定、七妙法、七知、七善人去處、七凈、七財福、七非財福、七助定法——如是等無量七法門。

[0195b18] 復知八聖道分、八背舍、八勝處、八大人念、八種精進、八丈夫、八阿羅漢力——如是等無量八法門。

[0195b20] 復知九次第定,九名色等減(從名色至生死為九),九無漏智(得盡智故除等智也),九無漏地(六禪、三無色),九地思惟道——如是等無量九法門。

[0195b24] 復知十無學法、十想、十智、十一切入、十善大地、佛十力——如是等無量十法門。

[0195b26] 復知十一助聖道法,復知十二因緣法,復知十三出法、十四變化心、十五心見諦道、十六安那般那行、十七聖行、十八不共法、十九離地,思惟道中一百六十二道能破煩惱賊,一百七十八沙門果——八十九有為果、八十九無為果。如是等種種無量異相法,生、滅、增、減,得、失、垢、凈,悉能知之。

[0195c03] 菩薩摩訶薩知是諸法已,能令諸法入自性空,而於諸法無所著,過聲聞、辟支佛地,入菩薩位中;入菩薩位中已,以大悲憐愍故,以方便力分別諸法種種名字,度眾生令得三乘。譬如工巧之人,以藥力故,能令銀變為金,金變為銀。

[0195c09] 問曰:

[0195c09] 若諸法性真空,云何分別諸法種種名字?何以不但說真空性?

[0195c10] 答曰:

[0195c10] 菩薩摩訶薩不說空是可得可著;若可得可著,不應說諸法種種異相。不可得空者,無所罣礙;若有罣礙,是為可得,非不可得空。若菩薩摩訶薩知不可得空,還能分別諸法,憐愍度脫眾生,是為般若波羅蜜力。

[0195c16] 取要言之,諸法實相是般若波羅蜜。

[0195c16] 問曰:

[0195c17] 一切世俗經書,及九十六種出家經中,皆說有諸法實相;又聲聞法三藏中,亦有諸法實相,何以不名為般若波羅蜜?而此經中諸法實相,獨名般若波羅蜜?

[0195c20] 答曰:

[0195c20] 世俗經書中,為安國全家、身命壽樂故非實。

[0195c21] 外道出家墮邪見法中,心愛著故,是亦非實。

[0195c22] 聲聞法中雖有四諦,以無常、苦、空、無我觀諸法實相,以智慧不具足不利,不能為一切眾生、不為得佛法故,雖有實智慧,不名般若波羅蜜。如說:「佛入出諸三昧,舍利弗等乃至不聞其名,何況能知!」何以故?諸阿羅漢、辟支佛初發心時,無大願,無大慈大悲,不求一切諸功德,不供養一切三世十方佛,不審諦求知諸法實相;但欲求脫老、病、死苦故。

[0196a02] 諸菩薩從初發心,弘大誓願,有大慈悲,求一切諸功德,供養一切三世十方諸佛,有大利智,求諸法實相。除種種諸觀,所謂凈觀、不凈觀,常觀、無常觀,樂觀、苦觀,空觀、實觀,我觀、無我觀。舍如是等妄見心力諸觀,但觀外緣中實相,非凈、非不凈,非常、非非常,非樂、非苦,非空、非實,非我、非無我。如是等諸觀,不著不得;世俗法故,非第一義。周遍清凈,不破不壞,諸聖人行處,是名般若波羅蜜。

[0196a10] 問曰:

[0196a11] 已知般若體相是無相無得法,行者云何能得是法?

[0196a12] 答曰:

[0196a12] 佛以方便說法,行者如所說行則得。譬如絕崖嶮道,假梯能上;又如深水,因船得渡。初發心菩薩,若從佛聞、若從弟子聞、若於經中聞,一切法畢竟空,無有決定性可取可著,第一實法,滅諸戲論。涅槃相是最安隱,我欲度脫一切眾生,云何獨取涅槃?我今福德、智慧、神通力未具足故,不能引導眾生,當具足是諸因緣,行布施等五波羅蜜:財施因緣故得大富,法施因緣故得大智慧;能以此二施,引導貧窮眾生,令入三乘道。以持戒因緣故,生人天尊貴,自脫三惡道,亦令眾生免三惡道。以忍辱因緣故,障瞋恚毒,得身色端政,威德第一,見者歡喜,敬信心伏,況復說法!以精進因緣故,能破今世後世福德、道法懈怠,得金剛身、不動心;以是身、心,破凡夫憍慢,令得涅槃。以禪定因緣故,破散亂心,離五欲罪樂,能為眾生說離欲法。禪是般若波羅蜜依止處,依是禪,般若波羅蜜自然而生。如經中說:「比丘一心專定,能觀諸法實相。」

[0196b02] 複次,知欲界中多以慳、貪罪業,閉諸善門;行檀波羅蜜時,破是二事,開諸善門。欲令常開故,行十善道屍羅波羅蜜。未得禪定、智慧,未離欲故,破屍羅波羅蜜,以是故行忍辱。知上三事能開福門。

[0196b07] 又知是福德果報無常,天人中受樂,還復墮苦;厭是無常福德故,求實相般若波羅蜜。是云何當得?必以一心,乃當可得。如貫龍王寶珠,一心觀察,能不觸龍,則得價直閻浮提。一心禪定,除卻五欲、五蓋,欲得心樂,大用精進,是故次忍辱說精進波羅蜜。如經中說:「行者端身直坐,繫念在前,專精求定;正使肌骨枯朽,終不懈退。」是故精進修禪。若有財而施,不足為難;畏墮惡道,恐失好名,持戒、忍辱亦不為難。以是故,上三度中不說精進。今為般若波羅蜜實相,從心求定,是事難故,應須精進。如是行,能得般若波羅蜜。

[0196b20] 問曰:

[0196b20] 要行五波羅蜜,然後得般若波羅蜜?亦有行一、二波羅蜜,得般若波羅蜜耶?

[0196b22] 答曰:

[0196b22] 諸波羅蜜有二種:一者、一波羅蜜中相應隨行,具諸波羅蜜;二者、隨時別行波羅蜜。

[0196b24] 多者受名。譬如四大共合,雖不相離,以多者為名。

[0196b25] 相應隨行者,一波羅蜜中具五波羅蜜,是不離五波羅蜜,得般若波羅蜜。

[0196b27] 隨時得名者,或因一、因二得般若波羅蜜。

[0196b28] 若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布施,是時求布施相,不一不異,非常非無常,非有非無等,如破布施中說。因布施實相,解一切法亦如是——是名因布施得般若波羅蜜。

[0196c03] 或有持戒,不惱眾生,心無有悔;若取相生著,則起諍競。是人雖先不瞋眾生,於法有憎愛心故而瞋眾生。是故若欲不惱眾生,當行諸法平等;若分別是罪是無罪,則非行屍羅波羅蜜。何以故?憎罪、愛不罪,心則自高,還墮惱眾生道中。是故菩薩觀罪者、不罪者,心無憎愛。如是觀者,是為但行屍羅波羅蜜得般若波羅蜜。

[0196c10] 菩薩作是念:「若不得法忍,則不能常忍。一切眾生未有逼迫能忍,苦來切已則不能忍。譬如囚畏杖楚而就死苦。以是因緣故,當生法忍:無有打者、罵者,亦無受者,但從先世顛倒果報因緣故名為受。」是時不分別是忍事、忍法者,深入畢竟空故,是名法忍。得是法忍,常不復瞋惱眾生。法忍相應慧,是般若波羅蜜。

[0196c18] 精進常在一切善法中,能成就一切善法。若智慧籌量分別諸法,通達法性,是時精進助成智慧。又知精進實相,離身心,如實不動,如是精進能生般若波羅蜜。與精進如幻、如夢,虛誑非實,是故不說。

[0196c22] 若深心攝念,能如實見諸法實相。諸法實相者,不可以見聞念知能得。何以故?六情、六塵,皆是虛誑因緣果報;是中所知所見,皆亦虛誑。是虛誑知,都不可信;所可信者,唯有諸佛於阿僧祇劫所得實相智慧。以是智慧,依禪定一心觀諸法實相,是名禪定中生般若波羅蜜。

[0196c29] 或有離五波羅蜜,但聞、讀誦、思惟、籌量通達諸法實相,是方便智中生般若波羅蜜。

[0197a02] 或從二,或三、四波羅蜜生般若波羅蜜。如聞說一諦而成道果,或聞二、三、四諦而得道果。有人於苦諦多惑故,為說苦諦而得道;與三諦亦如是。或有都惑四諦故,為說四諦而得道。如佛語比丘:「汝若能斷貪慾,我保汝得阿那含道。」若斷貪慾,當知恚、痴亦斷。六波羅蜜中亦如是,為破多慳貪故,說布施法,當知與惡亦破。為破雜惡故,具為說六。是故或一一行、或合行,普為一切人故說六波羅蜜,非為一人。

[0197a12] 複次,若菩薩不行一切法、不得一切法故,得般若波羅蜜。所以者何?諸行皆虛妄不實,或近有過,或遠有過:如不善法近有過罪;善法久後變異時,著者能生憂苦,是遠有過罪。譬如美食、惡食,俱有雜毒。食惡食即時不悅,食美食即時甘悅,久後俱奪命故,二不應食!善、惡諸行亦復如是。

[0197a19] 問曰:

[0197a19] 若爾者,佛何以說三行:梵行、天行、聖行?

[0197a20] 答曰:

[0197a20] 行無行故,名為聖行。何以故?一切聖行中,不離三解脫門故。

[0197a21] 梵行、天行中,因取眾生相故生,雖行時無過,後皆有失。又即今求實,皆是虛妄;若賢聖以無著心行此二行,則無咎。若能如是行無行法皆無所得,顛倒虛妄煩惱畢竟不生。如虛空清凈故,得諸法實相。以無所得為得,如無所得般若中說:「色等法非以空故空,從本已來常自空。色等法不以智慧不及故無所得,從本已來常自無所得。」是故不應問「行幾波羅蜜得般若波羅蜜」!諸佛憐愍眾生,隨俗故說行,非第一義。

[0197b02] 問曰:

[0197b02] 若無所得、無所行,行者何以求之?

[0197b03] 答曰:

[0197b03] 無所得有二種:一者、世間欲有所求,不如意,是無所得。二者、諸法實相中,受決定相不可得故名無所得,非無有福德智慧增益善根。如凡夫人,分別世間法故有所得;諸善功德亦如是,隨世間心故說有所得,諸佛心中則無所得。

[0197b09] 是略說般若波羅蜜義,後當廣說。

大智度論卷第十八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三十七品義第三十一(卷第十九)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奉 詔譯

[0197b19] 【經】

[0197b19] 「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不生故,應具足四念處、四正懃、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

[0197b21] 【論】

[0197b21] 問曰:

[0197b21] 三十七品是聲聞、辟支佛道,六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道,何以故於菩薩道中說聲聞法?

[0197b23] 答曰:

[0197b23] 菩薩摩訶薩應學一切善法、一切道。如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悉學一切善法、一切道,所謂乾慧地乃至佛地。」是九地應學而不取證,佛地亦學亦證。

[0197b27] 複次,何處說三十七品但是聲聞、辟支佛法,非菩薩道?是《般若波羅蜜.摩訶衍品》中,佛說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是摩訶衍;三藏中亦不說三十七品獨是小乘法。

[0197c02] 佛以大慈故,說三十七品涅槃道,隨眾生願,隨眾生因緣,各得其道。欲求聲聞人,得聲聞道;種辟支佛善根人,得辟支佛道;求佛道者,得佛道。隨其本願、諸根利鈍,有大悲、無大悲。譬如龍王降雨,普雨天下,雨無差別。大樹、大草,根大故多受;小樹、小草,根小故少受。

[0197c08] 問曰:

[0197c08] 三十七品,雖無處說獨是聲聞辟支佛道、非菩薩道,以義推之可知:菩薩久住生死,往來五道,不疾取涅槃;是三十七品但說涅槃法,不說波羅蜜,亦不說大悲,以是故知非菩薩道。

[0197c13] 答曰:

[0197c13] 菩薩雖久住生死中,亦應知實道、非實道,是世間、是涅槃。知是已,立大願,眾生可愍,我當拔出著無為處;以是實法,行諸波羅蜜,能到佛道。菩薩雖學、雖知是法,未具足六波羅蜜故不取證。如佛說:「譬如仰射空中,箭箭相柱,不令落地;菩薩摩訶薩亦如是,以般若波羅蜜箭,射三解脫門空中,復以方便箭射般若箭,令不墮涅槃地。」

[0197c21] 複次,若如汝所說菩薩久住生死中,應受種種身心苦惱,若不得實智,云何能忍是事?以是故,菩薩摩訶薩求是道品實智時,以般若波羅蜜力故,能轉世間為道果涅槃。何以故?三界世間皆從和合生,和合生者無有自性,無自性故是則為空,空故不可取,不可取相是涅槃。以是故,說菩薩摩訶薩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不生故應具足四念處。

[0197c29] 複次,聲聞、辟支佛法中,不說世間即是涅槃。何以故?智慧不深入諸法故。菩薩法中,說世間即是涅槃,智慧深入諸法故。如佛告須菩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空即是涅槃,涅槃即是空。」

[0198a05] 《中論》中亦說:

「涅槃不異世間,世間不異涅槃。
涅槃際世間際,一際無有異故。」

[0198a08] 菩薩摩訶薩得是實相故,不厭世間,不樂涅槃;三十七品是實智之地。

[0198a09] 問曰:

[0198a09] 四念處則能具足得道,何以說三十七?若汝以略說故四念處,廣說故三十七,此則不然!何以故?若廣,應無量!

[0198a12] 答曰:

[0198a12] 四念處雖具足能得道,亦應說四正懃等諸法。何以故?眾生心種種不同,結使亦種種,所樂所解法亦種種。佛法雖一實一相,為眾生故,於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聚作是分別說;若不爾,初轉法輪說四諦則足,不須與法。

[0198a17] 以有眾生厭苦著樂,為是眾生故說四諦:身心等諸法皆是苦,無有樂;是苦因緣,由愛等諸煩惱;是苦所盡處,名涅槃;方便至涅槃,是為道。

[0198a21] 有眾生多念,亂心顛倒故,著此身、受、心、法中作邪行,為是人故說四念處。

[0198a22] 如是等諸道法,各各為眾生說。譬如藥師不得以一葯治眾病,眾病不同,葯亦不一;佛亦如是,隨眾生心病種種,以眾葯治之。

[0198a25] 或說一法度眾生。如佛告一比丘:「非汝物莫取!」比丘言:「知已!世尊!」佛言:「云何知?」比丘言:「諸法非我物,不應取。」

[0198a28] 或以二法度眾生:定及慧。或以三法:戒、定、慧。或以四法:四念處。

[0198b01] 是故四念處雖可得道,與法行異、分別多少異、觀亦異,以是故應說四正懃等諸與法。

[0198b03] 複次,諸菩薩摩訶薩信力大故,為度一切眾生故,是中佛為一時說三十七品;若說異法道門,十想等皆攝在三十七品中。是三十七品,眾葯和合,足療一切眾生病,是故不用多說。如佛雖有無量力,但說十力,於度眾生事足。

[0198b08] 是三十七品,十法為根本。何等十?信、戒、思惟、精進、念、定、慧、除、喜、舍。信者,信根、信力。戒者,正語、正業、正命。精進者,四正懃、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正精進。念者,念根、念力、念覺、正念。定者,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覺、正定。慧者,四念處、慧根、慧力、擇法覺、正見。

[0198b14] 是諸法,念隨順智慧緣中止住,是時名念處。破邪法,正道中行,故名正懃。攝心安隱於緣中,故名如意足。軟智心得,故名根。利智心得,故名力。修道用,故名覺。見道用,故名道。

[0198b18] 問曰:

[0198b18] 應先說道。何以故?行道然後得諸善法;譬如人先行道,然後得所至處。今何以顛倒,先說四念處,後說八正道?

[0198b20] 答曰:

[0198b20] 不顛倒也。三十七品,是初欲入道時名字。如行者到師所,聽道法時,先用念持是法,是時名念處。持已,從法中求果,故精進行,是時名正懃。多精進故心散亂,攝心調柔故,名如意足。

[0198b25] 心調柔已,生五根。諸法實相,甚深難解,信根故能信,是名信根;不惜身命,一心求道,是名精進根;常念佛道,不念與事,是名念根;常攝心在道,是名定根;觀四諦實相,是名慧根。

[0198b29] 是五根增長,能遮煩惱,如大樹力能遮水。是五根增長時,能轉入深法,是名為力。

[0198c02] 得力已,分別道法有三分:擇法覺、精進覺、喜覺,此三法,行道時若心沒,能令起。除覺、定覺、舍覺,此三法,若行道時心動散,能攝令定。念覺在二處,能集善法,能遮惡法;如守門人,有利者令入,無益者除卻。若心沒時,念三法起;若心散時,念三法攝。無覺實覺,此七事能到,故名為分。

[0198c08] 得是法安隱具足已,欲入涅槃無為城故行是諸法,是時名為道。

[0198c10] 問曰:

[0198c10] 何等是四念處?

[0198c10] 答曰:

[0198c11] 身念處,受、心、法念處,是為四念處。

[0198c11] 觀四法四種: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四法雖各有四種,身應多觀不凈,受多觀苦,心多觀無常,法多觀無我。何以故?凡夫人未入道時,是四法中,邪行起四顛倒:諸不凈法中凈顛倒,苦中樂顛倒,無常中常顛倒,無我中我顛倒。破是四顛倒故,說是四念處;破凈倒故說身念處,破樂倒故說受念處,破常倒故說心念處,破我倒故說法念處。以是故說四,不少不多。

[0198c20] 問曰:

[0198c21] 云何得是四念處?

[0198c21] 答曰:

[0198c21] 行者依凈戒住,一心行精進,觀身五種不凈相。何等五?一者、生處不凈,二者、種子不凈,三者、自性不凈,四者、自相不凈,五者、究竟不凈。

[0198c24] 云何名生處不凈?

[0198c25] 頭、足、腹、嵴、脇、肋諸不凈物和合,名為女身。內有生藏、熟藏、屎尿不凈,外有煩惱業因緣風,吹識種令入二藏中間。若八月、若九月,如在屎尿坑中。如說:

「是身為臭穢,不從花間生,
亦不從瞻卜,又不出寶山。」

[0199a02] 是名生處不凈。

[0199a02] 種子不凈者,父母以妄想邪憶念風吹婬慾火故,血髓膏流,熱變為精。宿業行因緣,識種子在赤白精中住,是名身種子。如說:

「是身種不凈,非與妙寶物,
不由凈白生,但從尿道出!」

[0199a08] 是名種子不凈。

[0199a08] 自性不凈者,從足至頂,四邊薄皮,其中所有不凈充滿;飾以衣服,澡浴花香,食以上饌,眾味餚膳,經宿之間,皆為不凈。假令衣以天衣,食以天食,以身性故亦為不凈,何況人衣食?如說:

「地水火風質,能變除不凈,
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潔!」

[0199a15] 是名自性不凈。

[0199a15] 自相不凈者,是身九孔常流不凈,眼流眵、淚,耳出結聹,鼻中涕流,口出涎吐,廁道、水道常出屎、尿,及諸毛孔汗流不凈。如說:

「種種不凈物,充滿於身內;
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

[0199a21] 是名自相不凈。

[0199a21] 究竟不凈者,是身若投火則為灰,若蟲食則為屎,在地則腐壞為土,在水則膖脹爛壞,或為水蟲所食。一切死屍中,人身最不凈。不凈法,九相中當廣說。如說:

「審諦觀此身,終必歸死處。
難御無反覆,背恩如小人。」

[0199a28] 是名究竟不凈。

[0199a28] 複次,是身生時、死時,所近身物、所安身處,皆為不凈。如香美凈水,隨百川流,既入大海,變成醎苦;身所食噉種種美味,好色、好香、細滑上饌,入腹海中,變成不凈。是身如是從生至終,常有不凈,甚可患厭!

[0199b04] 行者思惟:是身雖復不凈,若少有常者猶差,而復無常。

[0199b05] 雖復不凈、無常,有少樂者猶差,而復大苦。是身是眾苦生處。如水從地生,風從空出,火因木有;是身如是,內外諸苦皆從身出——內苦名老、病、死等,外苦名刀杖、寒熱、飢渴等——有此身故有是苦。

[0199b09] 問曰:

[0199b10] 身非但是苦性,亦從身有樂;若令無身,隨意五欲,誰當受者?

[0199b11] 答曰:

[0199b11] 四聖諦苦,聖人知實是苦,愚夫謂之為樂;聖實可依,愚惑宜棄。是身實苦,以止大苦故,以小苦為樂。譬如應死之人,得刑罰代命,甚大歡喜;罰實為苦,以代死故,謂之為樂。

[0199b15] 複次,新苦為樂,故苦為苦。如初坐時樂,久則生苦;初行、立、卧亦樂,久亦為苦。屈申、俯仰,視眴、喘息,苦常隨身;從初受胎,出生至死,無有樂時。

[0199b19] 若汝以受婬欲為樂,婬病重故,求外女色,得之愈多,患至愈重;如患疥病,向火揩炙,當時小樂,大痛轉深。如是小樂,亦是病因緣故有,非是實樂,無病觀之,為生慈愍;離欲之人觀婬欲者,亦復如是,愍此狂惑為慾火所燒,多受多苦。如是等種種因緣,知身苦相、苦因。行者知身但是不凈、無常、苦物,不得已而養育之;譬如父母生子,子復弊暴,以從己生故,要當養育成就。

[0199b27] 身實無我。何以故?不自在故。譬如病風之人,不能俯仰行來;病咽塞者,不能語言。以是故,知身不自在。如人有物,隨意取用;身不得爾,不自在故,審知無我。

[0199c02] 行者思惟是身,如是不凈、無常、苦、空、無我,有如是等無量過惡。如是等種種觀身,是名身念處。

[0199c04] 得是身念處觀已,復思惟眾生以何因緣故貪著此身?樂受故。所以者何?從內六情、外六塵和合故,生六種識。六種識中生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是樂受,一切眾生所欲;苦受,一切眾生所不欲;不苦不樂受,不取、不棄。如說:

「若作惡人及出家,諸天世人及蠕動,
一切十方五道中,無不好樂而惡苦。
狂惑顛倒無智故,不知涅槃常樂處!」

[0199c14] 行者觀是樂受,以實知之,無有樂也,但有眾苦。何以故?樂名實樂,無有顛倒。一切世間樂受,皆從顛倒生,無有實者。

[0199c16] 複次,是樂受雖欲求樂,能得大苦。

[0199c17] 如說:

「若人入海遭惡風,海浪崛起如黑山;
若入大陣鬪戰中,經大險道惡山間。
豪貴長者降屈身,親近小人為色慾。
如是種種大苦事,皆為著樂貪心故!」

[0199c22] 以是故,知樂受能生種種苦。

[0199c22] 複次,雖佛說三種受,有樂受,樂少故名為苦;如一斗蜜,投之大河,則失氣味。

[0199c24] 問曰:

[0199c24] 若世間樂,顛倒因緣故苦,諸聖人禪定生無漏樂,應是實樂。何以故?此樂不從愚痴顛倒有故,此云何是苦?

[0199c27] 答曰:

[0199c27] 非是苦也!雖佛說無常即是苦,為有漏法故說苦。何以故?凡夫人於有漏法中心著,以有漏法無常失壞故生苦。無漏法心不著故,雖無常,不能生憂悲苦惱等故,不名為苦,亦諸使不使故。

[0200a02] 複次,若無漏樂是苦者,佛不別說道諦,苦諦攝故。

[0200a04] 問曰:

[0200a04] 有二種樂:有漏樂,無漏樂。有漏樂下賤弊惡,無漏樂上妙。何以故於下賤樂中生著,上妙樂中而不生著?上妙樂中生著應多,如金銀寶物,貪著應重,豈同草木?

[0200a07] 答曰:

[0200a08] 無漏樂上妙而智慧多,智慧多故能離此著。有漏樂中愛等結使多,愛為著本;實智慧能離,以是故不著。

[0200a10] 複次,無漏智慧常觀一切無常;觀無常故,不生愛等諸結使。譬如羊近於虎,雖得好草美水而不能肥;如是諸聖人雖受無漏樂,無常、空觀故,不生染著脂。

[0200a14] 複次,無漏樂不離三三昧、十六聖行,常無眾生相;若有眾生相,則生著心。以是故,無漏樂雖復上妙而不生著。

[0200a16] 如是種種因緣,觀世間樂受是苦,觀苦受如箭,不苦不樂受觀無常壞敗相;如是則樂受中不生欲著,苦受中不生恚,不苦不樂受中不生愚痴。是名受念處。

[0200a20] 行者思惟:以樂故貪身,誰受是樂?思惟已,知從心受,眾生心狂顛倒故而受此樂。

[0200a22] 當觀是心無常生滅相,一念不住,無可受樂;人以顛倒故,謂得受樂。何以故?初欲受樂時心生異,樂生時心異,各各不相及,云何言心受樂?過去心已滅故不受樂,未來心不生故不受樂,現在心一念住,疾故不覺受樂。

[0200a27] 問曰:

[0200a27] 過去、未來不應受樂,現在心一念住時應受樂,云何言「不受」?

[0200a29] 答曰:

[0200a29] 我已說:去疾故,不覺受樂。

[0200b01] 複次,諸法無常相故無住時,若心一念住,第二念時亦應住,是為常住,無有滅相。如佛說:「一切有為法三相。」住中亦有滅相,若無滅者,不應是有為相。

[0200b04] 複次,若法後有滅,當知初已有滅。譬如人著新衣,初著日若不故,第二日亦不應故,如是乃至十歲應常新,不應故而實已故。當知與新俱有,微故不覺;故事已成,方乃覺知。以是故知諸法無有住時,云何心住時得受樂?若無住而受樂,是事不然!

[0200b10] 以是故,知無有實受樂者;但世俗法以諸心相續故,謂為一相受樂。

[0200b12] 問曰:

[0200b12] 云何當知一切有為法無常?

[0200b12] 答曰:

[0200b12] 我先已說,今當更答。是有為法一切屬因緣故無常,先無今有故、今有後無故無常。

[0200b14] 複次,無常相常隨逐有為法故,有為法無有增損故,一切有為法相侵剋故無常。

[0200b16] 複次,有為法有二種老常隨逐故:一者將老,二者壞老。有二種死常隨逐故:一者自死,二者他殺。以是故,知一切有為法皆無常。

[0200b19] 於有為法中,心無常最易得。如佛說:「凡夫人或時知身無常,而不能知心無常。若凡夫言身有常猶差,以心為常是大惑!何以故?身住或十歲、二十歲;是心日月時頃,須臾過去,生、滅各異,念念不停,欲生異生,欲滅異滅。」如幻事,實相不可得。

[0200b25] 如是無量因緣故,知心無常,是名心念處。

[0200b26] 行者思惟:「是心屬誰?誰使是心?」觀已,不見有主;一切法因緣和合故不自在,不自在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無我。若無我,誰當使是心?

[0200b29] 問曰:

[0200b29] 應有我。何以故?心能使身,亦應有我能使心。譬如國主使將,將使兵;如是應有我使心,有心使身,為受五欲樂故。

[0200c03] 複次,各各有我心故,知實有我。若但有身,心顛倒故計我者,何以故不他身中起我?以是相故,知各各有我。

[0200c05] 答曰:

[0200c06] 若心使身,有我使心,應更有使我者!若更有使我者,是則無窮;又更有使我者,則有兩神。若更無我,但我能使心,亦應但心能使身。

[0200c09] 若汝以心屬神,除心則神無所知。若無所知,云何能使心?若神有知相,復何用心為?

[0200c11] 以是故知但心是識相故,自能使身,不待神也;如火性能燒物,不假於人。

[0200c13] 問曰:

[0200c13] 火雖有燒力,非人不用;心雖有識相,非神不使。

[0200c14] 答曰:

[0200c14] 諸法有相故有,是神無相故無。汝雖欲以氣息出入、苦樂等為神相,是事不然!何以故?出入息等是身相,受苦樂等是心相,云何以身、心為神相?

[0200c17] 複次,或時火自能燒,不待於人。但以名故,名為人燒。汝論墮負處。何以故?神則是人,不應以人喻人。

[0200c20] 又復汝言:「各各有我心故,知實有我,若但有身,心顛倒故計我者,何以不他身中起我?」

[0200c22] 汝於有我、無我未了,而問何以不他身中起我?自身、他身皆從我有,我亦不可得。若色相、若無色相,若常、無常,有邊、無邊,有去者、不去者,有知者、不知者,有作者、無作者,有自在者、不自在者,如是等我相,皆不可得,如上〈我聞品〉中說。

[0200c27] 如是等種種因緣,觀諸法和合因緣生,無有實法有我,是名法念處。

[0200c29] 是四念處有三種:性念處、共念處、緣念處。

[0201a01] 云何為性念處?觀身智慧,是身念處;觀諸受智慧,是名受念處;觀諸心智慧,是名心念處;觀諸法智慧,是名法念處。是為性念處。

[0201a04] 云何名共念處?觀身為首因緣生道,若有漏,若無漏,是身念處;觀受、觀心、觀法為首因緣生道,若有漏,若無漏,是名受、心、法念處。是為共念處。

[0201a07] 云何為緣念處?一切色法,所謂十入及法入少分,是名身念處;六種受: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念處;六種識:眼識,耳、鼻、舌、身、意識,是名心念處;想眾、行眾及三無為,是名法念處。是名緣念處。

[0201a12] 是性念處,智慧性故無色;不可見;無對。或有漏,或無漏;有漏有報,無漏無報。皆有為,因緣生。三世攝。名攝;外入攝。以慧知。有漏是斷知,無漏非斷知。有漏是可斷,無漏非可斷。是修法;是無垢;是果亦有果;一切非受法;非四大造;有上法。有漏念處是有,無漏念處是非有。皆是相應因。

[0201a18] 四念處攝六種善中一種行眾善分,行眾善分攝四念處;不善、無記、漏中不相攝。

[0201a20] 或有四念處非有漏,或有漏非四念處;或有四念處亦有漏,或非四念處亦非有漏。有四念處非有漏者,是無漏性四念處。有漏非四念處者,除有漏性四念處,與殘有漏分。四念處亦有漏法者,有漏性四念處。非四念處非有漏法者,除無漏性四念處,與殘無漏法。

[0201a27] 無漏四句,亦如是。

[0201a27] 共念處,是共念處中身業、口業是為色,與殘非色。一切不可見;皆無對。或有漏,或無漏。皆有為。有漏念處有報,無漏念處無報。因緣生。三世攝。身、口業,色攝;與殘,名攝。心意識,內入攝;與殘,外入攝。以慧知。有漏是斷知,無漏非斷知;有漏可斷,無漏非可斷。皆修法;皆無垢。是果亦有果。一切非受法。身、口業是四大造,與殘非四大造。皆有上法。有漏念處是有,無漏念處是非有。身、口業及心不相應諸行是非相應因,與殘是相應因。

[0201b08] 五善分攝四念處,四念處亦攝五善分,與殘不相攝;不善、無記、漏法不攝。

[0201b09] 或有四念處非有漏,或有漏非四念處;或有四念處亦有漏,或非四念處亦非有漏。有四念處非有漏者,無漏四念處。有漏非四念處者,除有漏四念處,與殘有漏法。有四念處亦有漏者,有漏四念處。非四念處非有漏者,虛空、數緣盡、非數緣盡。

[0201b15] 或有四念處非無漏,或有無漏非四念處;或有四念處亦無漏,或非四念處非無漏。有四念處非無漏者,有漏四念處。有無漏非四念處者,三無為法。有四念處亦無漏者,無漏四念處。非四念處非無漏者,除有漏四念處,與殘有漏法。

[0201b21] 是緣念處,緣念處中,一念處是色,三念處非色。三不可見,一當分別——身念處:有可見、有不可見;可見者,一入;不可見者,九入及一入少分。三無對,一當分別——身念處:有對,十入;無對,一入少分。

[0201b25] 身念處:有漏,十入及一入少分;無漏,一入少分。

[0201b26] 受念處:有漏意相應,是有漏:無漏意相應,是無漏。

[0201b27] 心念處亦如是。

[0201b28] 法念處:有漏想眾、行眾,是有漏;無漏想眾、行眾及無為法,是無漏。

[0201b29] 三是有為,一當分別——法念處:想眾、行眾,是有為;三無為法是無為。

[0201c02] 不善身念處及善有漏身念處,是有報;無記身念處及無漏,是無報。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亦如是。

[0201c04] 三從因緣生,一當分別——法念處:有為,從因緣生;無為不從因緣生。

[0201c06] 三三世攝,一當分別——法念處:有為,是三世攝;無為非三世攝。

[0201c07] 一念處攝色,三攝名。

[0201c07] 一念處,內入攝;受念處、法念處,外入攝;一當分別——身念處:或內入攝,或外入攝;五內入是內入攝,五外入及一入少分是外入攝。

[0201c10] 以慧知。有漏者是斷見,無漏者非斷見。有漏者可斷,無漏者非可斷。

[0201c12] 修當分別——身念處:善,應修;不善及無記,不應修。受、心念處亦如是。法念處:有為善法,應修;不善及無記及數緣盡,不應修。

[0201c15] 垢當分別——身念處:隱沒,是垢;不隱沒,非垢。受、心、法念處亦如是。

[0201c16] 三念處是果亦有果,一當分別——法念處:或果非有果,或果亦有果,或非果非有果。數緣盡,是果非有果;有為法念處,是果亦有果;虛空、非數緣盡,是非果非有果。

[0201c20] 三不受,一當分別——身念處:墮身數是受,不墮身數非受。

[0201c21] 三非四大造,一當分別——身念處:九入及二入少分,四大造;一入少分,非四大造。

[0201c23] 三念處有上,一當分別——法念處:有為及虛空、非數緣盡,是有上,涅槃是無上。

[0201c25] 四念處若有漏是有,若無漏是非有。

[0201c26] 二念處相應因,一念處不相應因,一當分別。受念處、心念處,相應因;身念處,不相應因;法念處:想眾及相應行眾是相應因,與殘是不相應因。

[0201c29] 四念處分攝六善法,六善法亦攝四念處分。不善分、無記分,亦如是隨種相攝。

[0202a02] 三漏攝一念處分,一念處分亦攝三漏。有漏攝四念處分,四念處分亦攝有漏。無漏攝四念處分,四念處分亦攝無漏。

[0202a04] 如是等義,〈千難〉中廣說。

[0202a05] 問曰:

[0202a05] 何等為內身?何等為外身?如內身、外身皆已攝盡,何以復說內外身觀?

[0202a07] 答曰:

[0202a07] 內名自身,外名他身。

[0202a07] 自身有二種:一者、身內不凈,二者、身外皮、毛、爪、髮等。

[0202a09] 複次,行者觀死屍膖、脹、爛、壞,取是相,自觀身亦如是相,如是事,我未離此法。死屍是外身,行者身是內身。如行者或時見端政女人心著,即時觀其身不凈,是為外;自知我身亦爾,是為內。

[0202a13] 複次,眼等五情為內身,色等五塵為外身;四大為內身,四大造色為外身;覺苦樂處為內身,不覺苦樂處為外身;自身及眼等諸根,是為內身;妻子、財寶、田宅、所用之物,是為外身。所以者何?一切色法,儘是身念處故。

[0202a18] 行者求是內身,有凈、常、樂、我?審悉求之,都不可得,如先說觀法。內觀不得,外或當有耶?何以故?外物是一切眾生著處。外身觀時,亦不可得。

[0202a21] 復作是念:「我內觀不得,外或有耶?」外觀亦復不得!自念:「我或誤錯,今當總觀內外。」觀內、觀外,是為別相;一時俱觀,是為總相。

[0202a24] 總觀、別觀,了不可得,所觀已竟。

[0202a25] 問曰:

[0202a25] 身念處可得內外,諸受是外入攝,云何分別有內受、外受?

[0202a26] 答曰:

[0202a27] 佛說有二種受:身受、心受。身受是外,心受是內。復有五識相應受是外,意識相應受是內。十二入因緣故諸受生。內六入分生受是為內,外六入分生受是為外。麁受是為外,細受是為內。

[0202b02] 二種苦:內苦、外苦。內苦有二種:身苦、心苦。身苦者,身痛、頭痛等四百四種病,是為身苦。心苦者,憂、愁、瞋、怖、嫉妬、疑,如是等是為心苦。二苦和合,是為內苦。外苦有二種:一者、王者、勝己,惡賊、師子、虎狼、蚖蛇等逼害;二者、風雨、寒熱、雷電、礔礰等。是二種苦,名為外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亦如是。

[0202b09] 複次,緣內法,是為內受;緣外法,是為外受。

[0202b10] 複次,一百八受,是為內受;與殘是外受。

[0202b10] 問曰:

[0202b11] 心是內入攝,云何言觀外心?

[0202b11] 答曰:

[0202b11] 心雖內入攝,緣外法故名為外心,緣內法故是為內心。意識是內心,五識是外心。攝心入禪是內心,散亂心是外心。內五蓋、內七覺相應心,是為內心;外五蓋、外七覺相應心,是為外心。如是等種種分別內、外,是為內、外心。

[0202b17] 問曰:

[0202b17] 法念處是外入攝,云何言觀內法?

[0202b17] 答曰:

[0202b18] 除受,與心數法能緣內法心數法是內法;緣外法心數法及無為、心不相應行,是為外法。

[0202b20] 複次,意識所緣法,是名為法,如佛所說:「依緣生意識。」是中除受,與心數法是為內法;與心不相應行及無為法,是為外法。

[0202b22] 四正懃有二種:一者、性正懃,二者、共正懃。

[0202b23] 性正懃者,為道故四種精進,遮二種不善法,集二種善法。

[0202b25] 四念處觀時,若有懈怠心、五蓋等諸煩惱覆心,離五種信等善根時,不善法若已生為斷故、未生不令生故懃精進。信等善根未生為生故、已生為增長故懃精進。精進法於四念處多故,得名正懃。

[0202b29] 問曰:

[0202c01] 何以故於七種法中,此四名「正懃」,後八名「正道」,與者不名「正」?

[0202c02] 答曰:

[0202c02] 四種精進,心勇發動,畏錯誤故言「正懃」;行道趣法故,畏墮邪法故言「正道」。

[0202c04] 性者,四種精進性。共者,四種精進性為首因緣生道。

[0202c05] 若有漏、若無漏,若有色、若無色,如上說。

[0202c06] 行四正懃時心小散故,以定攝心,故名如意足。譬如美食,少鹽則無味,得鹽則味足如意。又如人有二足,復得好馬好車,如意所至。行者如是得四念處實智慧、四正懃中正精進,精進故智慧增多,定力小弱,得四種定攝心故,智、定力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

[0202c12] 問曰:

[0202c12] 四念處、四正懃中已有定,何以故不名如意足?

[0202c13] 答曰:

[0202c14] 彼雖有定,智慧、精進力多,定力弱故,行者不得如意願。

[0202c15] 四種定者,欲為主得定、精進為主得定,定因緣生道,若有漏、若無漏。心為主得定、思惟為主得定,定因緣生道,若有漏、若無漏。

[0202c18] 共善五眾,名為共如意。欲主等四種定,名為性如意。

[0202c19] 四正懃、四如意足,如性念處、共念處中,廣分別說。

[0202c20] 五根者,信道及助道善法,是名信根;行者行是道、助道法時,懃求不息,是名精進根;念道及助道法,更無他念,是名念根;一心念不散,是名定根;為道及助道法,觀無常等十六行,是名慧根。

[0202c25] 是五根增長,不為煩惱所壞,是名為力,如五根中說。

[0202c26] 是五根、五力,行眾中攝;常共相應,隨心行,心數法,共心生,共心住,共心滅。若有是法,心墮正定;若無是法,心墮邪定。

[0202c29] 七覺,如先說義。

[0202c29] 問曰:

[0202c29] 先雖說義,非以阿毘曇法說。

[0203a01] 答曰:

[0203a01] 今當更說,如四念處義。是七覺分,無色,不可見,無對,無漏,有為,因緣生,三世攝,名攝,外入攝。慧知,非斷見,不可斷,修法,無垢法,是果亦有果,非受法,非四大造,有上法,非有,相應因。二善分攝七覺分,七覺分攝二善分;不善、無記、漏、有漏法不相攝。無漏二分攝七覺分,七覺分攝無漏二分。如是等種種,如〈千難〉中廣說。

[0203a09] 八聖道分,如先說。

[0203a09] 正見是智慧,如四念處、慧根、慧力、擇法覺中說。

[0203a10] 正思惟,觀四諦時無漏心相應,思惟動發,覺知籌量。

[0203a11] 正方便,如四正懃、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中說。

[0203a12] 正念,如念根、念力、念覺中說。

[0203a13] 正定,如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覺中說。

[0203a14] 正語、正業、正命,今當說:

[0203a14] 除四種邪命攝口業,以無漏智慧除、舍、離與口邪業,是名正語。

[0203a16] 正業亦如是。

[0203a16] 五種邪命,以無漏智慧除、舍、離,是為正命。

[0203a17] 問曰:

[0203a17] 何等是五種邪命?

[0203a18] 答曰:

[0203a18] 一者、若行者為利養故,詐現異相奇特;二者、為利養故,自說功德;三者、為利養故,占相吉凶為人說;四者、為利養故,高聲現威令人畏敬;五者、為利養故,稱說所得供養以動人心。

[0203a22] 邪因緣活命故,是為邪命。

[0203a23] 是八正道有三分:三種為戒分,三種為定分,二種為慧分。

[0203a24] 慧分、定分分別,如先說。戒分,今當說:戒分是色性,不可見,無對,無漏,有為,無報,因緣生,三世攝,色攝非名攝,外入攝。慧知,非斷見,不可斷,修法,無垢法,是果亦有果,非受法,四大造,有上法,非有法,相應因。一善分攝三正,三正攝一善分;不善、無記、漏、有漏不相攝。無漏一法攝三正,三正亦攝無漏一法。如是等種種分別,如《阿毘曇》廣說。

[0203b03] 是三十七品,初禪地具有。未到地中三十六,除喜覺。第二禪中亦三十六,除正行。禪中間、第三、第四禪三十五,除喜覺,除正行。三無色定中三十二,除喜覺、正行、正語、正業、正命;有頂中二十二,除七覺分、八聖道分。欲界中二十二,亦如是。

[0203b08] 是為聲聞法中分別義。

[0203b09] 問曰:

[0203b09] 摩訶衍所說三十七品義云何?

[0203b10] 答曰:

[0203b10] 菩薩摩訶薩行四念處,觀是內身無常、苦、如病、如癰,焰聚敗壞。不凈充滿,九孔流出,是為行廁。如是觀身惡露,無一凈處。骨幹肉塗,筋纏皮裹。先世受有漏業因緣,今世沐浴、華香、衣服、飲食、卧具、醫藥等所成。如車有兩輪,牛力牽故,能有所至;二世因緣以成身車,識牛所牽,周旋往反。是身四大和合造,如水沫聚,虛無堅固。是身無常,久必破壞。是身相,身中不可得,亦不在外,亦不在中間。身不自覺,無知無作,如牆壁瓦石。是身中無定身相,無有作是身者,亦無使作者。是身先際、後際、中際皆不可得。八萬戶蟲、無量諸病及諸飢渴、寒熱、刑殘等,常惱此身。

[0203b23] 菩薩摩訶薩觀身如是,知非我身,亦非他有;不得自在有作及所不作。是身,身相空,從虛妄因緣生;是身假有,屬本業因緣。菩薩自念:我不應惜身命。何以故?是身相不合不散,不來不去,不生不滅,不依猗。循身觀是身無我、無我所故空,空故無男女等諸相,無相故不作願。如是觀者,得入無作智門。知身無作、無作者,但從諸法因緣和合生。是諸因緣作是身者,亦從虛妄顛倒故有,是因緣中亦無因緣相,是因緣生亦無生相。如是思惟,知是身從本以來無有生相,知是身無相無可取。無生故無相,無相故無生,但誑凡夫故名為身。菩薩如是觀身實相時,離諸染欲著,心常繫念在身。循身觀如是,名為菩薩身念處。

[0203c08] 觀外身、觀內外身亦如是。

[0203c09] 菩薩云何觀諸受?

[0203c09] 觀內受,是受有三種:若苦、若樂、若不苦不樂。是諸受無所從來,滅無所至,但從虛誑顛倒妄想生,是報果,屬先世業因緣。是菩薩如是求諸受,不在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知是諸受空、無我、無我所、無常、破壞法。觀是三世諸受空、無相、無作,入解脫門。亦觀諸受生滅,亦知諸受不合不散、不生不滅,如是入不生門。知諸受不生故無相,無相故不生。如是知已,繫心緣中。若有苦、樂、不苦不樂來,心不受不著,不作依止。如是等因緣觀諸受,是名受念處。

[0203c20] 觀外受、觀內外受亦如是。

[0203c21] 菩薩云何觀心念處?

[0203c21] 菩薩觀內心,是內心有三相:生、住、滅;作是念:是心無所從來,滅亦無所至,但從內外因緣和合生。是心無有定實相,亦無實生、住、滅,亦不在過去、未來、現在世中。是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是心亦無性無相;亦無生者,無使生者。外有種種雜六塵因緣,內有顛倒心相生滅相續故,強名為心。如是心中實心相不可得。是心性不生不滅,常是凈相,客煩惱相著故,名為不凈心。心不自知,何以故?是心,心相空故。是心本末無有實法,是心與諸法無合無散,亦無前際、後際、中際,無色、無形、無對,但顛倒虛誑生。是心空,無我、無我所,無常無實。是名隨順心觀。知心相無生,入無生法中。何以故?是心無生,無性無相,智者能知。智者雖觀是心生滅相,亦不得實生滅法,不分別垢凈而得心清凈。以是心清凈故,不為客煩惱所染。如是等觀內心。觀外心、觀內外心亦如是。

[0204a10] 菩薩云何觀法念處?

[0204a11] 觀一切法,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不過去、未來、現在世中,但從因緣和合妄見生,無有實定,無有是法、是誰法。諸法中法相不可得,亦無法若合若散。一切法無所有如虛空,一切法虛誑如幻。諸法性凈,不相污染。諸法無所受,諸受無所有故;諸法無所知,心心數法虛誑故。如是觀時,不見有法若一相、若異相,觀一切法空無我。

[0204a19] 是時作是念:一切諸法因緣生故,無有自性,是為實空,實空故無有相,無有相故無作。無作故不見法若生若滅,住是智慧中,入無生法忍門。爾時雖觀諸法生滅,亦入無相門。何以故?一切法離諸相,智者之所解。如是觀時,繫心緣中,隨順諸法相,不念身、受、心、法,知是四法無處所。是為內法念處。

[0204a26] 外法念處、內外法念處亦如是。

[0204a26] 四正懃,四如意足,亦如是應分別,觀空無處所。

[0204a27] 云何為菩薩所行五根?

[0204a28] 菩薩摩訶薩觀五根、修五根。

[0204a29] 信根者,信一切法從因緣生,顛倒妄見心生,如旋火輪,如夢、如幻。信諸法不凈,無常、苦、無我,如病、如癰、如刺,災變敗壞。信諸法無所有,如空拳誑小兒。信諸法不在過去,不在未來,不在現在,無所從來,滅無所至。信諸法空、無相、無作,不生不滅,無信相;無相而信持戒、禪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得是信根故,不復退轉。以信根為首,善住持戒;住持戒已,信心不動不轉。一心信依業果報,離諸邪見,更不信與語,但受佛法,信眾僧。住實道中,直心柔軟能忍,通達無礙,不動不壞,得力自在,是名信根。

[0204b11] 精進根者,晝夜常行精進,除卻五蓋,攝護五根。諸深經法,欲得、欲知、欲行、欲誦、欲讀,乃至欲聞。若諸不善惡法起令疾滅,未生者令不生;未生諸善法令生,已生令增廣。亦不惡不善法,亦不愛善法,得等精進,直進不轉。得正精進定心故,名為精進根。

[0204b17] 念根者,菩薩常一心念,欲具足布施、持戒、禪定、智慧、解脫;欲凈身口意業,諸法生滅住異智中,常一心念。一心念苦、集、盡、道;一心念分別根、力、覺、道、禪定、解脫,生滅入出;一心念諸法不生不滅,無作無說,為得無生智慧、具足諸佛法故;一心念不令聲聞、辟支佛心得入。常念不忘如是諸法甚深清凈,觀行得故,得如是自在念,是名念根。

[0204b25] 定根者,菩薩善取定相,能生種種禪定。了了知定門,善知入定,善知住定,善知出定。於定不著不味,不作依止。善知所緣,善知壞緣,自在遊戲諸禪定,亦知無緣定。不隨他語,不專隨禪定行,自在出入無礙,是名為定根。

[0204c01] 慧根者,菩薩為盡苦,聖智慧成就。是智慧為離諸法,為涅槃。以智慧觀一切三界無常,為三衰、三毒火所燒。觀已,於三界中,智慧亦不著一切三界,轉為空、無相、無作解脫門。一心為求佛法,如救頭然。是菩薩智慧無能壞者,於三界無所依,於隨意五欲中心常離之。慧根力故,積聚無量功德,於諸法實相利入無疑無難。於世間無憂,於涅槃無喜,得自在智慧故,名為慧根。

[0204c10] 菩薩得是五根,善知眾生諸根相:知染欲眾生根,知離欲眾生根;知瞋恚眾生根,亦知離瞋恚眾生根;知愚痴眾生根,亦知離愚痴眾生根;知欲墮惡道眾生根,知欲生人中眾生根,知欲生天上眾生根;知鈍眾生根,知利眾生根;知上、中、下眾生根;知罪眾生根,知無罪眾生根;知逆、順眾生根;知常生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根;知厚善根、薄善根眾生根;知正定、邪定、不定眾生根;知輕躁眾生根,知持重眾生根;知慳貪眾生根,知能舍眾生根;知恭敬眾生根,知不恭敬眾生根;知凈戒、不凈戒眾生根;知瞋恚、忍辱眾生根;知精進、懈怠眾生根;知亂心、攝心,愚痴、智慧眾生根;知無畏、有畏眾生根;知增上慢、不增上慢眾生根;知正道、邪道眾生根;知守根、不守根眾生根;知求聲聞眾生根,知求辟支佛眾生根,知求佛道眾生根。於知眾生根中得自在方便力故,名為知根。

[0204c29] 菩薩行是五根增長,能破煩惱,度眾生,得無生法忍,是名五力。

[0205a01] 複次,天魔、外道不能沮壞,是名為力。

[0205a02] 七覺分者,菩薩於一切法,不憶不念,是名念覺分。一切法中,求索善法、不善法、無記法不可得,是名擇法覺分。不入三界,破壞諸界相,是名精進覺分。於一切作法不生著樂,憂喜相壞故,是名喜覺分。於一切法中除心,緣不可得故,是名除覺分。知一切法常定相,不亂不定,是名定覺分。於一切法不著不依止,亦不見是舍心,是名舍覺分。菩薩觀七覺分空如是。

[0205a11] 問曰:

[0205a11] 此七覺分何以略說?

[0205a11] 答曰:

[0205a11] 七覺分中念、慧、精進、定,上已廣說。三覺今當說。菩薩行喜覺分,觀是喜非實。何以故?是喜從因緣生,作法、有法、無常法,可著法。若生著,是無常相,變壞則生憂,凡夫人以顛倒故心著。若知諸法實空,是時心悔,我則受虛誑。如人闇中飢渴所逼,食不凈物,晝日觀知,乃覺其非。若如是觀,於實智慧中生喜,是為真喜。

[0205a19] 得是真喜,先除身麁,次除心麁,然後除一切法相,得快樂遍身心中,是為除覺分。

[0205a21] 既得喜、除,舍諸觀行,所謂無常觀、苦觀、空無我觀、生滅觀、不生不滅觀,有觀無觀,非有非無觀;如是等戲論盡舍。何以故?無相、無緣、無作,無戲論;常寂滅是實法相。若不行舍,便有諸諍。若以「有」為實,則以「無」為虛;若以「無」為實,則以「有」為虛;若以「非有非無」為實,則以「有無」為虛。於實愛著,於虛恚憎,生憂喜處,云何不舍?得如是喜、除、舍,七覺分則具足滿。

[0205a29] 八聖道分者,正見、正方便、正念、正定,上已說;正思惟今當說。

[0205b01] 菩薩於諸法空無所得,住如是正見中,觀正思惟相。知一切思惟,皆是邪思惟,乃至思惟涅槃、思惟佛皆亦如是。何以故?斷一切思惟分別,是名正思惟。諸思惟分別皆從不實虛誑顛倒故有,分別思惟相皆無。菩薩住如是正思惟中,不見是正是邪,過諸思惟分別,是為正思惟。一切思惟分別皆悉平等,悉平等故心不著。如是等名為菩薩正思惟相。

[0205b09] 正語者,菩薩知一切語皆從虛妄不實顛倒取相分別生,是時菩薩作是念:語中無語相,一切口業滅,知諸語實相,是為正語。是諸語皆無所從來,滅亦無所去。是菩薩行正語法。諸有所語,皆住實相中說;以是故諸經說:「菩薩住正語中,能作清凈口業。」知一切語言真相,雖有所說,不墮邪語。

[0205b16] 正業者,菩薩知一切業邪相,虛妄無實,皆無作相。何以故?無有一業可得定相。

[0205b18] 問曰:

[0205b18] 若一切業皆空,云何佛說「布施等是善業,殺害等是不善業,與事動作是無記業」?

[0205b21] 答曰:

[0205b21] 諸業中尚無有一,何況有三!何以故?如行時已過則無去業,未至亦無去業,現在去時亦無去業;以是故無去業。

[0205b23] 問曰:

[0205b23] 已過處則應無,未至處亦應無,今去處應是有去!

[0205b25] 答曰:

[0205b25] 今去處亦無去。何以故?除去業,今去處不可得;若除去業,今去處可得者,是中應有去,而不然。除今去處則無去業,除去業則無今去處;是相與共緣故,不得但言今去處有去。

[0205b29] 複次,若今去處有去業,離去業應當有今去處,離今去處應當有去業。

[0205c02] 問曰:

[0205c02] 若爾者,有何咎?

[0205c02] 答曰:

[0205c02] 一時有二去業故。若有二去業,則有二去者。何以故?除去者則無去。若除去者,今去處不可得;無今去處故,亦無去者。

[0205c05] 複次,不去者亦不去,故無去業。若除去者、不去者,更無第三去者。

[0205c07] 問曰:

[0205c07] 不去者不去應爾,去者何以故言不去?

[0205c08] 答曰:

[0205c08] 除去業,去者不可得;除去者,去業不可得。

[0205c09] 如是等一切業空,是名正業。諸菩薩入一切諸業平等,不以邪業為惡,不以正業為善;無所作,不作正業,不作邪業,是名實智慧,即是正業。

[0205c12] 複次,諸法等中無正無邪,如實知諸業;如實知已,不造不休。如是智人常有正業,無邪業,是名為菩薩正業。

[0205c15] 正命者,一切資生活命之具,悉正不邪。住不戲論智中,不取正命,不舍邪命,亦不住正法中,亦不住邪法中。常住清凈智中,入平等正命,不見命,不見非命。行如是實智慧,以是故名正命。

[0205c19] 若菩薩摩訶薩能觀是三十七品,得過聲聞、辟支佛地,入菩薩位中,漸漸得成一切種智。

大智度論卷第十九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三三昧義第三十二(卷第二十)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奉 詔譯

[0206a08] 【經】

[0206a08] 「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八背舍、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切處。」

[0206a10] 【論】

[0206a10] 問曰:

[0206a10] 何以故次三十七品後,說八種法?

[0206a11] 答曰:

[0206a11] 三十七品是趣涅槃道,行是道已,得到涅槃城。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已說道,次應說到處門;四禪等是助開門法。

[0206a14] 複次,三十七品是上妙法,欲界心散亂,行者依何地、何方便得?當依色界、無色界諸禪定。於四無量心、八背舍、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切處中,試心知得柔軟自在隨意不?譬如御者試馬,曲折隨意,然後入陣。十一切處亦如是,觀取少許青色,視一切物皆能使青;一切黃、一切赤、一切白皆如是。複次,於八勝處緣中自在。初、二背舍,觀身不凈;第三背舍,觀身還使凈。四無量心:慈觀眾生皆樂,悲觀眾生皆苦,喜觀眾生皆喜;舍是三心,但觀眾生無有憎愛。

[0206a24] 複次,有二種觀:一者、得解觀,二者、實觀。實觀者,是三十七品。以實觀難得故,次第說得解觀。得解觀中心柔軟,易得實觀,用實觀得入三涅槃門。

[0206a28] 問曰:

[0206a28] 何等空涅槃門?

[0206a28] 答曰:

[0206a28] 觀諸法無我、我所空,諸法從因緣和合生,無有作者,無有受者,是名空門。

[0206b01] 複次,空門,如〈忍智品〉中說。

[0206b02] 知是無我、我所已,眾生云何於諸法中心著?行者思惟作是念:「諸法從因緣生,無有實法,但有相,而諸眾生取是相,著我、我所。我今當觀是相有實可得不?」審諦觀之,都不可得;若男相、女相、一異相等,是相實皆不可得。何以故?諸法無我、我所故空,空故無男、無女、一異等法,我、我所中名字,是一、是異;以是故,男、女、一、異法實不可得。

[0206b10] 複次,四大及造色圍虛空故名為身;是中內外入因緣和合生識種。身得是種和合,作種種事:言語、坐起、去來。於空六種和合中,強名為男,強名為女。若六種是男,應有六男,不可以一作六、六作一。亦於地種中無男女相,乃至識種亦無男女相。若各各中無,和合中亦無;如六狗各各不能生師子,和合亦不能生,無性故。

[0206b17] 問曰:

[0206b17] 何以故無男女?雖神無有別,即身分別有男女之異。是身不得離身分,身分亦不得離身;如見身分足,知有有分法,名為身。足等身分異身,身即是男女相。

[0206b21] 答曰:

[0206b21] 神已先破,身相亦壞,今當重說。

[0206b22] 若有是有分名身,為各各分中具足有?為身分分在諸分中?若諸分中具足有身者,頭中應有腳。何以故?頭中具足有身故。若身分分在諸分中,是身與分無有異,有分者隨諸分故。

[0206b26] 問曰:

[0206b26] 若足等身分與有分異,是有咎;今足等身分與有分身法不異,故無咎!

[0206b28] 答曰:

[0206b28] 若足等身分與有分不異,頭即是足。何以故?二事是身不異故。又身分多,有分一,不應多作一、一作多。

[0206c02] 複次,因無故果無,非果無故因無。身分與有分不異,應果無故因無。何以故?因果一故。

[0206c04] 若一、若異中,求身不可得;身無故,何處有男女?若有男女,為即是身?為異身?身則無可得。若在與法,與法非色故,無男女之別。但二世因緣和合,以顛倒心故,謂為男女。如說:

「俯仰屈申立去來,視瞻言語中無實,
風依識故有所作,是識滅相念念無。
彼此男女有我心,無智慧故妄見有,
骨鎖相連皮肉覆,機關動作如木人。
內雖無實外似人,譬如洋金投水中,
亦如野火焚竹林,因緣合故有聲出。」

[0206c15] 如是等諸相,如先所說,此中應廣說,是名無相門。

[0206c16] 無作者,既知無相,都無所作,是名無作門。

[0206c17] 問曰:

[0206c17] 是三種,以智慧觀空、觀無相、觀無作;是智慧,何以故名三昧?

[0206c18] 答曰:

[0206c18] 是三種智慧,若不住定中,則是狂慧,多墮邪疑,無所能作;若住定中,則能破諸煩惱,得諸法實相。

[0206c21] 複次,是道異一切世間,與世間相違。諸聖人在定中得實相說,非是狂心語。

[0206c23] 複次,諸禪定中無此三法,不名為三昧。何以故?還退失墮生死故。如佛說:

「能持凈戒名比丘,能觀空名行定人,
一心常懃精進者,是名真實行道人!
於諸樂中第一者,斷諸渴愛滅狂法,
舍五眾身及道法,是為常樂得涅槃。」

[0206c29] 以是故,三解脫門佛說名為三昧。

[0206c29] 問曰:

[0206c29] 今何以故名解脫門?

[0207a01] 答曰:

[0207a01] 行是法時得解脫,到無餘涅槃,以是故名解脫門。無餘涅槃是真解脫,於身、心苦得脫;有餘涅槃為作門。此三法雖非涅槃,涅槃因故,名為涅槃。世間有因中說果、果中說因。

[0207a05] 是空、無相、無作,是定性,是定相應心心數法,隨行身業、口業,此中起心不相應諸行和合,皆名為三昧。譬如王來,必有大臣、營從;三昧如王,智慧如大臣,與法如營從。與法名雖不說,必應有。何以故?定力不獨生,不能獨有所作故。是諸法共生、共住、共滅、共成事,互相利益。

[0207a12] 是空三昧二行:一者、觀五受眾一相、異相無故「空」,二者、觀我、我所法不可得故「無我」。

[0207a13] 無相三昧四行:觀涅槃種種苦盡故名為「盡」,三毒等諸煩惱火滅故名為「滅」,一切法中第一故名為「妙」,離世間故名為「出」。

[0207a16] 無作三昧二行:觀五受眾因緣生故「無常」,身心惱故「苦」。觀五受眾因四行:煩惱、有漏業和合能生苦果,故名為「集」;以六因生苦果,故名為「因」;四緣生苦果,故名為「緣」;不多不少等因緣生果,故名為「生」。觀五不受眾四行:是八聖道分,能到涅槃故「道」;不顛倒故「正」;一切聖人去處故「跡」;愛見煩惱不遮故必「到」。

[0207a23] 是三解脫門,在九地中:四禪、未到地、禪中間、三無色,無漏性故。

[0207a25] 或有說者:三解脫門一向無漏;三三昧或有漏或無漏。以是故,三昧、解脫有二名。

[0207a27] 如是說者:在十一地,六地、三無色、欲界及有頂地。若有漏者,繫在十一地;無漏者,不繫。

[0207a29] 喜根、樂根、舍根相應。初學在欲界中,成就在色、無色界中。如是等成就、不成就,修、不修,如《阿毘曇》中廣說。

[0207b02] 複次,有二種空義,觀一切法空,所謂眾生空、法空。

[0207b03] 眾生空,如上說。法空者,諸法自相空。如佛告須菩提:「色,色相空,受、想、行、識,識相空。」

[0207b05] 問曰:

[0207b05] 眾生空,法不空,是可信;法自相空,是不可信。何以故?若法自相空,則無生無滅;無生無滅故,無罪無福;無罪無福故,何用學道?

[0207b08] 答曰:

[0207b08] 有法空故有罪福,若無法空,不應有罪福。何以故?若諸法實有自性,則無可壞。性相不從因緣生,若從因緣生,便是作法;若法性是作法,則可破。若言法性可作可破,是事不然!性名不作法,不待因緣有。諸法自性有,自性有則無生者,性先有故。若無生則無滅,生滅無故無罪福;無罪福故,何用學道?若眾生有真性者,則無能害、無能利,自性定故。如是等人,則不知恩義,破業果報。法空中亦無法空相,汝得法空,心著故,而生是難。是法空,諸佛以憐愍心,為斷愛結、除邪見故說。

[0207b20] 複次,諸法實相能滅諸苦,是諸聖人真實行處。若是法空有性者,說一切法空時,云何亦自空?若無法空性,汝何所難?

[0207b23] 以是二空,能觀諸法空,心得離諸法,知世間虛誑如幻。

[0207b24] 如是觀空,若取是諸法空相,從是因緣生憍慢等諸結使,言「我能知諸法實相」,是時應學無相門,以滅取空相故。

[0207b27] 若於無相中生戲論,欲分別有所作,著是無相;是時復自思惟:「我為謬錯,諸法空無相中云何得相、取相作戲論?是時應隨空、無相行,身口意不應有所作,應觀無作相,滅三毒,不應起身口意業,不應求三界中生身。」如是思惟時,還入無作解脫門。

[0207c04] 是三解脫門,摩訶衍中是一法,以行因緣故,說有三種:觀諸法空是名「空」;於空中不可取相,是時空轉名「無相」;無相中不應有所作為三界生,是時無相轉名「無作」。

[0207c08] 譬如城有三門,一人身不得一時從三門入,若入則從一門。諸法實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門:空、無相、無作。若人入空門,不得是空,亦不取相,是人直入,事辦故,不須二門。若入是空門,取相得是空,於是人不名為門,通塗更塞。若除空相,是時從無相門入。若於無相相心著、生戲論,是時除取無相相,入無作門。

[0207c15] 阿毘曇義中:是空解脫門,緣苦諦攝五眾。無相解脫門,緣一法,所謂數緣盡。無作解脫門,緣三諦攝五眾。

[0207c17] 摩訶衍義中:是三解脫門,緣諸法實相。以是三解脫門,觀世間即是涅槃。何以故?涅槃空、無相、無作,世間亦如是。

[0207c20] 問曰:

[0207c20] 如經說涅槃一門,今何以說三?

[0207c21] 答曰:

[0207c21] 先已說,法雖一而義有三。

[0207c22] 複次,應度者有三種:愛多者,見多者,愛見等者。

[0207c23] 見多者,為說空解脫門。見一切諸法從因緣生,無有自性,無有自性故空,空故諸見滅。

[0207c25] 愛多者,為說無作解脫門。見一切法無常、苦,從因緣生;見已,心厭離愛,即得入道。

[0207c27] 愛、見等者,為說無相解脫門。聞是男女等相無故斷愛,一異等相無故斷見。

[0207c29] 佛或一時說二門,或一時說三門。菩薩應遍學,知一切道,故說三門。

[0208a01] 更欲說與事故,三解脫門義略說。

[0208a02] 四禪有二種:一者、凈禪,二者、無漏禪。云何名凈禪?有漏善五眾是。云何名無漏?無漏五眾。是四禪中所攝。

[0208a05] 身、口業是色法,與殘非色法。一切不可見,無對。

[0208a06] 或有漏,或無漏:有漏者,善有漏五眾;無漏者,無漏五眾。皆是有為。有漏者,色界繫;無漏者,不繫。

[0208a08] 禪攝身業、口業及心不相應諸行,是非心,非心數法,非心相應。禪攝受眾、想眾及相應行眾,是心數法,亦心相應。禪攝心、意、識,但心。

[0208a11] 四禪或有隨心行非受相應,或受相應非隨心行,或隨心行亦受相應,或非隨心行非受相應。隨心行非受相應者,四禪攝身業、口業,隨心行心不相應諸行,及受。受相應非隨心行者,四禪攝心意識。隨心行亦受相應者,四禪攝想眾及相應行眾。非隨心行亦非受相應者,除四禪中攝隨心行心不相應諸行,與殘心不相應諸行。

[0208a18] 想、行相應,亦如是。

[0208a19] 是四禪中,三禪非隨覺行亦非觀相應。

[0208a20] 初禪,或有隨覺行非觀相應,或觀相應非隨覺行,或有隨覺行亦觀相應,或有非隨覺行非觀相應。隨覺行非觀相應者,初禪攝身業、口業,及隨覺行心不相應諸行,及觀。觀相應非隨覺行者,謂覺。隨覺行亦觀相應者,覺觀相應諸心心數法。非隨覺行亦非觀相應者,除隨覺行心不相應諸行,與殘心不相應諸行。

[0208a27] 四禪皆有因緣,亦與因緣。

[0208a28] 四禪中:

[0208a28] 初禪,或次第、非與次第緣,或次第、亦與次第緣,或非次第、亦非與次第緣。次第、非與次第緣者,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法。次第、亦與次第緣者,過去、現在心心數法。非次第、亦不與次第緣者,除未來世欲生心心數法,與殘未來世中心心數法,身業、口業及心不相應諸行。

[0208b05] 第二、第三禪亦如是。

[0208b06] 第四禪,次第、不與次第緣者,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法,及無想定若生、若欲生。次第、亦與次第緣者,過去、現在心心數法。非次第、亦非與次第緣者,除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法,與殘未來世心心數法;除心次第心不相應諸行,與殘心不相應諸行,及身業、口業。

[0208b12] 四禪中攝身業、口業及心不相應諸行,與緣、非緣;與殘,亦緣、亦與緣。

[0208b13] 是四禪亦增上緣,亦與增上緣。

[0208b14] 如是等,《阿毘曇》分中廣分別。

[0208b15] 菩薩得禪方便,及禪相、禪支,禪波羅蜜中已廣說。

[0208b16] 問曰:

[0208b16] 是般若波羅蜜論議中但說諸法相空,菩薩云何於空法中能起禪定?

[0208b17] 答曰:

[0208b18] 菩薩知諸五欲及五蓋從因緣生,無自性,空無所有,舍之甚易。眾生顛倒因緣故,著此少弊樂,而離禪中深妙樂。菩薩為是眾生故,起大悲心,修行禪定。

[0208b21] 繫心緣中,離五欲,除五蓋,入大喜初禪;滅覺觀,攝心深入,內清凈,得微妙喜,入第二禪;以深喜散定故,離一切喜,得遍滿樂,入第三禪;離一切苦樂,除一切憂喜及出入息,以清凈微妙舍而自莊嚴,入第四禪。

[0208b26] 是菩薩雖知諸法空無相,以眾生不知故,以禪相教化眾生。若實有諸法空,是不名為空,亦不應舍五欲而得禪,無舍無得故。今諸法空相亦不可得,不應作是難言:若諸法空,云何能得禪?

[0208c02] 複次,是菩薩不以取相愛著故行禪;如人服藥,欲以除病,不以美也。為戒清凈、智慧成就故行禪。菩薩於一一禪中,行大慈觀空,於禪無所依止。以五欲麁誑顛倒故,以細微妙虛妄法治;譬如有毒,能治諸毒。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四無量義第三十三

[0208c09] 四無量心者,慈、悲、喜、舍。

[0208c09] 「慈」名愛念眾生,常求安隱樂事以饒益之;「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喜」名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舍」名舍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

[0208c13] 修慈心,為除眾生中瞋覺故;修悲心,為除眾生中惱覺故;修喜心,為除不悅樂故;修舍心,為除眾生中愛憎故。

[0208c15] 問曰:

[0208c16] 四禪中已有四無量心乃至十一切處,今何以故別說?

[0208c17] 答曰:

[0208c17] 雖四禪中皆有是法,若不別說名字則不知其功德;譬如囊中寶物,不開出則人不知。

[0208c19] 若欲得大福德者,為說「四無量心」;患厭色如在牢獄,為說「四無色定」;於緣中不能得自在、隨意觀所緣,為說「八勝處」;若有遮道,不得通達,為說「八背舍」;心不調柔,不能從禪起次第入禪,為說「九次第定」;不能得一切緣遍照、隨意得解,為說「十一切處」。

[0208c25] 若念十方眾生令得樂時,心數法中生法,名為慈;是慈相應受、想、行、識眾,是法起身業、口業及心不相應諸行,是法和合,皆名為慈。名為慈故,是法生,以慈為主,是故慈得名。譬如一切心心數法雖皆是後世業因緣,而但思得名,於作業中,思最有力故。

[0209a02] 悲、喜、舍亦如是。

[0209a02] 是慈在色界。或有漏,或無漏。或可斷,或不可斷。亦在根本禪中,亦禪中間。三根相應,除苦根、憂根。如是等,《阿毘曇》分別說。

[0209a05] 取眾生相故有漏;取相已,入諸法實相故無漏。

[0209a06] 以是故,《無盡意菩薩問》中說慈有三種:一者、眾生緣,二者、法緣,三者、無緣。

[0209a08] 問曰:

[0209a08] 是四無量心云何行?

[0209a09] 答曰:

[0209a09] 如佛處處經中說:「有比丘以慈相應心,無恚無恨,無怨無惱,廣大無量,善修慈心得解遍滿東方世界眾生、慈心得解遍滿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十方世界眾生。以悲、喜、舍相應心,亦如是。」

[0209a13] 慈相應心者,慈名心數法,能除心中憒濁,所謂瞋恨慳貪等煩惱。譬如凈水珠著濁水中,水即清。

[0209a15] 無恚恨者,於眾生中,若有因緣、若無因緣而瞋,若欲惡口罵詈、殺害、劫奪,是名瞋;待時節、得處所、有勢力當加害,是名恨。以慈除此二事故,名無瞋恨。

[0209a19] 無怨無惱,恨即是怨,初嫌為恨,恨久成怨;身口業加害,是名惱。

[0209a20] 複次,初生瞋結名為瞋;瞋增長籌量,持著心中未決了,是名恨,亦名怨;若心已定,無所畏忌,是名惱。

[0209a23] 以慈心力除、舍、離此三事,是名無瞋無恨、無怨無惱。此無瞋無恨、無怨無惱,佛以是讚歎慈心。一切眾生皆畏於苦,貪著於樂;瞋為苦因緣,慈是樂因緣。眾生聞是慈三昧能除苦、能與樂故,一心懃精進行是三昧。以是故,無瞋無恨、無怨無惱。

[0209a29] 「廣」、「大」、「無量」者,一大心分別有三名:

[0209a29] 「廣」名一方,「大」名高遠,「無量」名下方及九方。

[0209b01] 複次,下名「廣」,中名「大」,上名「無量」。

[0209b02] 複次,緣四方眾生心是名「廣」,緣四維眾生心是名「大」,緣上下方眾生心是名「無量」。

[0209b04] 複次,破瞋恨心是名「廣」,破怨心是名「大」,破惱心是名「無量」。

[0209b05] 複次,一切煩惱心,小人所行,生小事故名為小;復小於此,故名瞋恨、怨、惱。破是小中之小,是名「廣」、「大」、「無量」。所以者何?大因緣常能破小事故。

[0209b09] 「廣心」者,畏罪畏墮地獄故,除心中惡法;「大心」者,信樂福德果報故,除噁心;「無量心」者,為欲得涅槃故,除噁心。

[0209b11] 複次,行者持戒清凈故,是「心廣」;禪定具足故,是「心大」;智慧成就故,是「心無量」。

[0209b13] 以是慈心,念得道聖人,是名「無量心」,用無量法分別聖人故;念諸天及人尊貴處,故名為「大心」;念諸與下賤眾生及三惡道,是名「廣心」。

[0209b16] 於所愛眾生中,以慈念廣於念已故,名為「廣心」;以慈念中人,是名「大心」;以慈念怨憎,其功德多故,名「無量心」。

[0209b19] 複次,為狹緣心,故名為「廣」;為小緣心,故名為「大」;為有量心,故名為「無量」。

[0209b20] 如是等分別義。

[0209b21] 「善修」者,是慈心牢固。初得慈心,不名為修。非但愛念眾生中、非但好眾生中、非但益己眾生中、非但一方眾生中名為「善修」;久行得深愛樂,愛、憎及中三種眾生,正等無異。十方五道眾生中,以一慈心視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姪、知識,常求好事,欲令得利益安隱。如是心遍滿十方眾生中。

[0209b28] 如是慈心,名「眾生緣」。多在凡夫人行處,或有學人未漏盡者行。

[0209b29] 「法緣」者,諸漏盡阿羅漢、辟支佛、諸佛。是諸聖人破吾我相、滅一異相故,但觀從因緣相續生諸欲。以慈念眾生時,從和合因緣相續生,但空五眾即是眾生,念是五眾。以慈念眾生不知是法空,而常一心欲得樂;聖人愍之,令隨意得樂,為世俗法故,名為「法緣」。

[0209c06] 「無緣」者,是慈但諸佛有。何以故?諸佛心不住有為無為性中,不依止過去世、未來現在世;知諸緣不實、顛倒虛誑故,心無所緣。佛以眾生不知是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分別取捨;以是諸法實相智慧,令眾生得之,是名「無緣」。

[0209c12] 譬如給賜貧人,或與財物,或與金銀寶物,或與如意真珠;眾生緣、法緣、無緣,亦復如是。是為略說慈心義。

[0209c14] 悲心義亦如是:以憐愍心,遍觀十方眾生苦,作是念:「眾生可愍,莫令受是種種苦。」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心,乃至十方亦如是。

[0209c17] 問曰:

[0209c17] 有三種眾生:有受樂,如諸天及人少分;有受苦,如三惡道及人中少分;有受不苦不樂,五道中少分。云何行慈者觀一切眾生皆受樂?行悲者觀一切眾生皆受苦?

[0209c21] 答曰:

[0209c21] 行者欲學是慈無量心時,先作願:「願諸眾生受種種樂。」取受樂人相,攝心入禪,是相漸漸增廣,即見眾生皆受樂。譬如鑽火,先以軟草、乾牛屎,火勢轉大,能燒大濕木。慈三昧亦如是,初生慈願時,唯及諸親族、知識;慈心轉廣,怨親同等,皆見得樂,是慈禪定增長成就故。

[0209c28] 悲、喜、舍心亦如是。

[0209c28] 問曰:

[0209c28] 悲心中取受苦人相,喜心中取受喜人相,舍心中取何等相?

[0210a01] 答曰:

[0210a01] 取受不苦不樂人相,行者以是心漸漸增廣,盡見一切受不苦不樂。

[0210a02] 問曰:

[0210a02] 是三種心中應有福德,是舍心於眾生不苦不樂有何等饒益?

[0210a04] 答曰:

[0210a04] 行者作是念:「一切眾生離樂時得苦,苦時即是苦,得不苦不樂則安隱。」以是饒益。行者行慈、喜心,或時貪著心生;行悲心,或時憂愁心生——以是貪憂故心亂。入是舍心,除此貪憂,貪憂除故名為舍心。

[0210a09] 問曰:

[0210a09] 悲心、舍心,可知有別;慈心令眾生樂,喜心令眾生喜,樂與喜有何等異?

[0210a11] 答曰:

[0210a11] 身樂名樂,心樂名喜。五識相應樂名樂,意識相應樂名喜。五塵中生樂名樂,法塵中生樂名喜。先求樂,願令眾生得,從樂因令眾生得喜。如人憐愍貧人,先施寶物,是名樂;後教令賣買得受五欲樂,是名喜。

[0210a16] 複次,欲界樂願令眾生得,是名樂;色界樂願令眾生得,是名喜。

[0210a17] 複次,欲界中五識相應樂、初禪中三識相應樂、三禪中一切樂,是名樂;欲界及初禪意識相應樂、二禪中一切樂,是名喜。麁樂名樂,細樂名喜。因時名樂,果時名喜。初得樂時是名樂;歡心內發,樂相外現,歌舞踴躍,是名喜。譬如初服藥時,是名樂;葯發遍身時,是名喜。

[0210a23] 問曰:

[0210a23] 若爾者,何以不和合二心作一無量,而分別為二法?

[0210a25] 答曰:

[0210a25] 行者初心未攝,未能深愛眾生故,但與樂;攝心深愛眾生,故與喜。以是故,先樂而後喜。

[0210a27] 問曰:

[0210a27] 若爾者,何以不慈、喜次第?

[0210a28] 答曰:

[0210a28] 行慈心時,愛眾生如兒子,願與樂。出慈三昧故,見眾生受種種苦,發深愛心憐愍眾生,令得深樂。譬如父母雖常愛子,若得病急,是時愛心轉重;菩薩亦如是,入悲心觀眾生苦,憐愍心生,便與深樂,以是故悲心在中。

[0210b04] 問曰:

[0210b04] 若如是深愛眾生,復何以行舍心?

[0210b05] 答曰:

[0210b05] 行者如是觀,常不舍眾生,但念舍是三種心。何以故?妨廢與法故。亦以是慈心欲令眾生樂,而不能令得樂;悲心欲令眾生離苦,亦不能令得離苦;行喜心時,亦不能令眾生得大喜。此但憶想,未有實事;欲令眾生得實事,當發心作佛,行六波羅蜜,具足佛法,令眾生得是實樂。以是故,舍是三心,入是舍心。

[0210b12] 複次,如慈、悲、喜心愛深故舍眾生難,入是舍心故易得出離。

[0210b14] 問曰:

[0210b14] 菩薩行六波羅蜜,乃至成佛,亦不能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何以故但言「是三心憶想心生,無有實事」?

[0210b16] 答曰:

[0210b17] 是菩薩作佛時,雖不能令一切眾生得樂,但菩薩發大誓願;從是大願,得大福德果報;得大報故,能大饒益。凡夫、聲聞行是四無量,為自調自利故,亦但空念眾生。諸菩薩行是慈心,欲令眾生離苦得樂;從此慈心因緣,亦自作福德,亦教他作福德,受果報時,或作轉輪聖王,多所饒益;菩薩或時出家行禪,引導眾生,教令行禪,得生清凈界,受無量心樂。若作佛時,共無量阿僧祇眾生,入無餘涅槃;比於空心愿益,是為大利!乃至舍利與法,多所饒益。

[0210b27] 複次,若一佛盡度一切眾生,與佛則無所復度,是則無未來佛,為斷佛種,有如是等過。以是故,一佛不度一切眾生。

[0210c01] 複次,是眾生性,從痴而有,非實定法;三世十方諸佛求眾生實不可得,云何盡度一切?

[0210c03] 問曰:

[0210c03] 若空,不可得盡度者;少亦俱空,何以度少?

[0210c04] 答曰:

[0210c04] 我言「三世十方佛求一切眾生不可得故無所度」,汝難言「何以不盡度」,是為墮負處!汝於負處不能自拔,而難言「無眾生中,多少一種,何以度少」,是為重墮負處!

[0210c08] 複次,諸法實相第一義中,則無眾生,亦無度;但以世俗法故,說言有度。汝於世俗中求第一義,是事不可得;譬如瓦石中求珍寶不可得。

[0210c11] 複次,諸佛從初發心,乃至法盡,於其中間所有功德,皆是作法,有限有量,有初有後,故所度眾生亦應有量,不應以隨因緣果報有量法盡度無量眾生。如大力士,弓勢雖大,箭遠必墮。亦如劫盡大火燒三千世界,明照無量,雖久必滅。菩薩成佛亦如是,從初發意,執精進弓,用智慧箭,深入佛法,大作佛事,亦必當滅。菩薩得一切種智時,身出光明,照無量世界,一一光明變化作無量身,度十方無量眾生;涅槃後,八萬四千法聚舍利,化度眾生;如劫盡火照,久亦復滅。

[0210c22] 問曰:

[0210c22] 汝自言「光明變化作無量身,度十方無量眾生」,今何以言「有量因緣故,所度亦應有量」?

[0210c24] 答曰:

[0210c25] 「無量」有二種:

[0210c25] 一者、實無量,諸聖人所不能量;譬如虛空、涅槃、眾生性,是不可量。

[0210c26] 二者、有法可量,但力劣者不能量;譬如須彌山、大海水,斤兩、渧數多少,諸佛菩薩能知,諸天世人所不能知。佛度眾生亦如是,諸佛能知,但非汝等所及,故言「無量」。

[0211a01] 複次,諸法因緣和合生故,無有自性,自性無故常空,常空中眾生不可得。如佛說:

「我坐道場時,智慧不可得,
空拳誑小兒,以度於一切。
諸法之實相,則是眾生相;
若取眾生相,則遠離實道。
常念常空相,是人非行道,
不生滅法中,而作分別相。
若分別憶想,則是魔羅網;
不動不依止,是則為法印。」

[0211a12] 問曰:

[0211a12] 若樂有二分:慈心、喜心;悲心觀苦,何以不作二分?

[0211a13] 答曰:

[0211a13] 樂是一切眾生所愛重故作二分,是苦不愛不念故不作二分。又受樂時心軟,受苦時心堅。

[0211a15] 如阿育王弟違陀輸,七日作閻浮提王,得上妙自恣五欲。過七日已,阿育王問言:「閻浮提主,受樂歡暢不?」答言:「我不見、不聞、不覺。何以故?旃陀羅日日振鈴高聲唱:『七日中已爾許日過,過七日已,汝當死!』我聞是聲,雖作閻浮提王,上妙五欲,憂苦深故,不聞、不見。」

[0211a21] 以是故知苦力多、樂力弱。若人遍身受樂,得一處針刺,眾樂皆失,但覺刺苦。樂力弱故,二分乃強;苦力多故,一處足明。

[0211a24] 問曰:

[0211a24] 行是四無量心,得何等果報?

[0211a25] 答曰:

[0211a25] 佛說入是慈三昧,現在得五功德:入火不燒,中毒不死,兵刃不傷,終不橫死,善神擁護。以利益無量眾生故,得是無量福德。以是有漏無量心緣眾生故,生清凈處,所謂色界。

[0211a29] 問曰:

[0211a29] 何以故佛說慈報生梵天上?

[0211b01] 答曰:

[0211b01] 以梵天眾生所尊貴,皆聞皆識故。佛在天竺國,天竺國常多婆羅門,婆羅門法,所有福德盡願生梵天。若眾生聞行慈生梵天,皆多信向行慈法,以是故說行慈生梵天。

[0211b05] 複次,斷婬欲天皆名為梵,說梵皆攝色界。以是故,斷婬欲法名為梵行,離欲亦名梵。若說梵,則攝四禪、四無色定。

[0211b08] 複次,覺觀難滅故,不說上地名。譬如五戒中口律儀,但說一種不妄語,則攝三事。

[0211b10] 問曰:

[0211b10] 慈有五功德,悲、喜、舍何以不說有功德?

[0211b11] 答曰:

[0211b11] 如上譬喻,說一則攝三事;此亦如是,若說慈,則已說悲、喜、舍。

[0211b12] 複次,慈是真無量,慈為如王,與三隨從如人民。所以者何?先以慈心欲令眾生得樂;見有不得樂者,故生悲心;欲令眾生離苦、心得法樂,故生喜心;於三事中,無憎無愛,無貪無憂,故生舍心。

[0211b17] 複次,慈以樂與眾生故,《增一阿含》中說有五功德。悲心於摩訶衍經處處說其功德,如《明網菩薩經》中說:「菩薩處眾生中,行三十二種悲,漸漸增廣,轉成大悲。」大悲是一切諸佛、菩薩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羅蜜之母,諸佛之祖母。菩薩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羅蜜,得般若波羅蜜故得作佛。如是等種種贊大悲。喜、舍心,與處亦有贊。

[0211b25] 慈、悲二事遍大故,佛贊其功德;慈以功德難有故,悲以能成大業故。

[0211b26] 問曰:

[0211b26] 佛說:「四無量功德,慈心好修、善修,福極遍凈天;悲心好修、善修,福極虛空處;喜心好修、善修,福極識處;舍心好修、善修,福極無所有處。」云何言「慈果報應生梵天上」?

[0211c01] 答曰:

[0211c01] 諸佛法不可思議,隨眾生應度者如是說。

[0211c02] 複次,從慈定起,迴向第三禪易;從悲定起,向虛空處;從喜定起,入識處;從舍定起,入無所有處易故。

[0211c05] 複次,慈心愿令眾生得樂,此果報自應受樂,三界中遍凈最為樂故,言福極遍凈。

[0211c07] 悲心觀眾生老、病、殘害苦,行者憐愍心生,云何令得離苦?若為除內苦,外苦復來;若為除外苦,內苦復來。行者思惟:有身必有苦;唯有無身,乃得無苦。虛空能破色,是故福極虛空處。

[0211c11] 喜心欲與眾生心識樂,心識樂者,心得離身,如鳥出籠;虛空處心,雖得出身,猶繫心虛空;識處無量,於一切法中皆有心識,識得自在無邊,以是故喜福極在識處。

[0211c15] 舍心者,舍眾生中苦樂,苦樂舍故,得真舍法,所謂無所有處;以是故,舍心福極無所有處。

[0211c17] 如是四無量,但聖人所得,非凡夫。

[0211c18] 複次,佛知未來世諸弟子鈍根故,分別著諸法,錯說四無量相:「是四無量心,眾生緣故,但是有漏;但緣欲界故,無色界中無。何以故?無色界不緣欲界故。」為斷如是人妄見故,說四無量心無色界中。佛以四無量心,普緣十方眾生故,亦應緣無色界中。如《無盡意菩薩問》中說:「慈有三種:眾生緣、法緣、無緣。」論者言:「眾生緣是有漏,無緣是無漏,法緣或有漏、或無漏。」

[0211c26] 如是種種,略說四無量心。

[0211c27] 四無色定者,虛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

[0211c28] 是四無色有三種:一者有垢,二者生得,三者行得。

[0211c29] 有垢者,無色中攝三十一結及此結使中起心相應行。

[0212a02] 生得者,行是四無色定,業報因緣故,生無色界,得不隱沒無記四眾。

[0212a03] 行得者,觀是色麁惡、重苦、老病、殺害等,種種苦惱因緣;如重病、如癰瘡、如毒刺,皆是虛誑妄語,應當除卻。如是思惟已,過一切色相,滅一切有對相,不念一切異相,入無邊虛空處定。

[0212a07] 問曰:

[0212a08] 云何能滅是三種相?

[0212a08] 答曰:

[0212a08] 是三種相皆從因緣和合生故無自性;自性無故,是三種虛誑無實,易可得滅。

[0212a10] 複次,是色分別分分破散,後皆無,以是故,若後無、今亦無。眾生顛倒故,於和合色中取一相、異相,心著色相;我今不應隨愚人學,當求實事,實事中無是一相、異相。

[0212a14] 複次,行者作是念:「我若除卻離諸法,得利為深。我先舍財物、妻子出家,得清凈持戒,心安隱,不怖不畏。離諸欲、諸惡不善法,離生喜樂得初禪。離覺觀、內清凈故,得第二禪中大喜樂。離喜在第三禪地,於諸樂中最第一。舍是樂,得念舍清凈第四禪。今舍是四禪,應更得妙定。」以是故,過是色相,滅有對相,不念異相。

[0212a21] 佛說三種色:「有色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無對。」過色相者,是可見有對色;滅有對相者,是不可見有對色;不念異相者,是不可見無對色。

[0212a25] 複次,眼見色壞故,名過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壞故,過有對相;於二種與色及無教色種種分別故,名異相。

[0212a27] 如是觀離色界中染,得無邊虛空處。得三無色因緣方便,如〈禪波羅蜜品〉中說。

[0212a29] 是四無色,一常有漏,三當分別。虛空處,或有漏,或無漏。有漏者,虛空處攝有漏四眾;無漏者,虛空處攝無漏四眾。識處、無所有處亦如是。一切皆有為。

[0212b03] 善有漏虛空處是有報,無記及無漏虛空處是無報;識處、無所有處,亦如是。善非有想非無想處是有報,無記非有想非無想處是無報。

[0212b07] 善四無色定是可修,無記四無色定非可修。

[0212b08] 隱沒者是有垢,不隱沒者是無垢。

[0212b08] 一,有;三中,有漏者是有,無漏者是非有。

[0212b09] 四無色定攝心心數法,是相應因;心不相應諸行,是非相應因。

[0212b11] 有善法非四無色中,有四無色中非善法,有亦善法亦四無色中,有非善法亦非四無色中。有善法非四無色者,一切善色眾,及四無色不攝四眾,及智緣盡。有四無色中非善法者,無記四無色。有亦善法亦四無色者,善四無色。有非善法亦非四無色者,一切不善五眾,及無記色眾,及四無色不攝無記四眾、虛空及非智緣盡。

[0212b19] 不善法中不相攝。

[0212b19] 有無記法非四無色,有四無色非無記法,有亦無記法亦四無色,有非無記亦非四無色。有無記法非四無色者,無記色眾,及四無色不攝無記四眾、虛空及非智緣盡。有四無色中非無記法者,善四無色。亦無記法亦四無色者,無記四無色。亦非無記法亦非四無色者,不善五眾,善色眾,無色不攝善四眾及智緣盡。

[0212b26] 或漏非四無色,或四無色非漏,或漏亦四無色,或非漏亦非四無色。漏非四無色者,一漏及二漏少分。四無色非漏者,漏不攝四無色。亦漏亦四無色者,二漏少分。非漏非四無色者,色眾及漏無色不攝四眾及無為法。

[0212c02] 或有漏非四無色,或四無色非有漏,或有漏亦四無色,或非有漏非四無色。有漏非四無色者,有漏色眾,及無色不攝有漏四眾。四無色非有漏者,三無色少分。亦有漏亦四無色者,一無色及三無色少分。亦非有漏非四無色者,無漏色眾,無色不攝無漏四眾及三無為。

[0212c09] 或無漏非四無色,或四無色非無漏,或無漏亦四無色,或非無漏亦非四無色。無漏非四無色者,無漏色眾,及無色不攝無漏四眾及三無為。四無色非無漏者,一無色及三無色少分。亦無漏亦四無色者,三無色少分。非無漏非四無色者,有漏色眾,及無色不攝有漏四眾。

[0212c15] 虛空處,或見諦斷,或思惟斷,或不斷。見諦斷者,信行、法行人,用見諦忍斷。何者是?二十八使,及二十八使相應虛空處,及此起心不相應諸行。思惟斷者,學見道用思惟斷。何者是?思惟所斷三使,及此相應虛空處,及此起心不相應諸行,及無垢有漏虛空處。不斷者,無漏虛空處。

[0212c21] 識處、無所有處亦如是。

[0212c22] 非有想非無想處,或見諦斷、或思惟斷。見諦斷者,信行、法行人,用見諦忍斷。何者是?二十八使,及此相應非有想非無想處,及此起心不相應諸行。思惟斷者,學見道用思惟斷。何者是?思惟所斷三使,及此相應非有想非無想處,及此起心不相應諸行,及無垢非有想非無想處。

[0212c28] 四無色中攝心不相應諸行,是非心,非心數法,非心相應。受眾、想眾及此相應行眾,是心數法,亦心相應。心、意、識,獨心。

[0213a02] 四無色,或有隨心行非受相應,或受相應非隨心行,或隨心行亦受相應,或非隨心行非受相應。隨心行非受相應者,隨心行心不相應諸行及受。受相應不隨心行者,心是。隨心行亦受相應者,想眾及此相應行眾。非隨心行非受相應者,除隨心行心不相應諸行,與殘心不相應諸行。

[0213a08] 想相應、行相應,亦應如是說。

[0213a09] 虛空處,或從身見因,不還與身見作因;或從身見因,亦還與身見作因;或不從身見因,亦不還與身見作因。

[0213a12] 從身見因、不還與身見作因者,除過去、現在見苦斷諸使及此相應虛空處;亦除過去、現在見集斷諸邊結及此相應虛空處;亦除未來世中身見及相應虛空處,亦除身見生老住滅,與殘有垢虛空處。

[0213a16] 從身見因、亦還與身見作因者,上所除者是。

[0213a17] 亦不從身見因、亦不還與身見作因者,無垢虛空處。

[0213a19] 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亦如是。

[0213a19] 四無色定一切有因緣,亦與因緣。

[0213a20] 虛空處,或次第不與次第緣,或次第亦與次第緣,或非次第亦不與次第緣。

[0213a22] 次第、不與次第緣者,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法虛空處,及阿羅漢過去、現在最後滅時心心數虛空處。

[0213a24] 次第、亦與次第緣者,除過去、現在阿羅漢最後滅時心心數虛空處,與殘過去、現在心心數法虛空處。

[0213a27] 非次第、亦不與次第緣者,除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虛空處,與殘未來世中心心數虛空處,及心不相應諸行。

[0213a29] 識處、無所有處亦如是。

[0213b01] 非有想非無想處,或次第不與次第緣,或次第亦與次第緣,或非次第亦不與次第緣。

[0213b03] 次第不與次第緣者,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法非有想非無想處,及阿羅漢過去、現在最後滅時心心數法非有想非無想處,及滅受想若生若欲生。

[0213b06] 次第亦與次第緣者,除過去、現在阿羅漢最後滅時心心數非有想非無想處,與殘過去、現在心心數非有想非無想處。

[0213b09] 非次第亦非與次第緣者,除未來世中欲生心心數非有想非無想處,與殘未來世中心心數非有想非無想處,除心次第心不相應諸行,與殘心不相應諸行。

[0213b13] 四無色中攝諸心心數法,有緣、亦與緣緣;四無色攝心不相應諸行,非緣、與緣緣。

[0213b14] 四無色皆是增上,亦與增上緣。

[0213b15] 如是等種種分別四無色,如《阿毘曇》分中說,此中應廣說。

[0213b17] 問曰:

[0213b17] 摩訶衍中四無色云何?

[0213b17] 答曰:

[0213b17] 與諸法實相共智慧行,是摩訶衍中四無色。

[0213b18] 問曰:

[0213b19] 何等是諸法實相?

[0213b19] 答曰:

[0213b19] 諸法諸法自性空。

[0213b19] 問曰:

[0213b20] 色法和合分別因緣故空,此無色中云何空?

[0213b21] 答曰:

[0213b21] 色是眼見、耳聞麁事能令空,何況不可見、無有對、不覺苦樂而不空?

[0213b22] 複次,色法分別乃至微塵皆散滅歸空;是心心數法,在日月、時節、須臾頃,乃至一念中不可得。

[0213b25] 是名四無色定義。

[0213b25] 如是等種種,略說四無色。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


卷十一至卷二十(11-20)終。返回《大智度論


1-1011-2021-3031-4041-5051-6061-7071-8081-9091-100


【Chanworld.org】來自CBETA版。2018.10.06-2018.10.06-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