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

禪世界WIKI辭典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梵語:महायानmahāyāna)亦稱“大乘教”,梵文音譯“摩訶衍那”、“摩訶衍”等,佛教 ^ 三大宗派傳統(在某些分類中,則列出三大傳統)之一。在某些傳統中,金剛乘佛教 ^ 被認為是大乘佛教之下的一個分支,但也有將金剛乘佛教與上座部佛教 ^ 、大乘佛教並列,成為第三大傳統的看法。

大乘佛教,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稱其中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日本、朝鮮半島、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地。晚期大乘佛教則傳入西藏、蒙古和俄羅斯部分地區,成為藏傳佛教中的主要元素。

大乘是梵文Mahāyāna的直譯。Mahā是大、偉大的意思,Yāna則是乘,可指車輛、船舶等一切交通運載工具,在這裡是對教法的習慣稱呼,大乘的意譯就是大教法。梵文音譯有“摩訶衍那”、“摩訶衍”等。大乘佛教亦稱“大乘教”,略稱“大乘”。大乘的“乘”字在現代中國大陸地區標準漢語中為多音字,一般音同“成”(chéng),舊時和目前台灣亦讀作“勝”(拼音:shèng,注音:ㄕㄥˋ)。

當代佛教界認為某些佛教^ 宗派歷史上所謂“小乘”一詞,是一種基於狹隘的宗派衝突的蔑稱,已經不適合繼續使用而應該廢除。其實這是一種基於佛教宗派思想的偏見和對於其他宗派的誤解,也是對佛陀核心教義的情緒化背離。

大乘佛教在大乘興起後所出現的《法華經》譬喻品中,將聲聞之道譬喻為“羊車”;將修菩薩道者,稱為“大乘”,因其度眾生多,以大“牛車”喻之。又如《大方等大集經》稱“其乘廣大故名大乘”,大乘佛教以“普渡眾生”成佛為目地。

學者那體慧(Jan Nattier)指出,術語“大乘”是菩薩道的同義詞,在某些最早的大乘佛經比如漢靈帝末年譯《法鏡經》中,其含義與部派佛教對菩薩道的解釋沒有本質區別。沒有佛教僧團自稱“小乘”,而大乘教團將“大乘”作為自身的專屬教派稱謂。以“大乘”來稱呼菩薩道,在漢譯的《阿含經》中就已經出現,如:

  • 《雜阿含經·769經》:“阿難,我正法律乘、天乘、婆羅門乘、大乘,能調伏煩惱軍者。”
  • 《長阿含經·第2經》:“佛為海船師,法橋渡河津,大乘道之輿,一切渡天人。”
  • 《增一阿含經》“序品”中有:“方等大乘義玄邃,及諸契經為雜藏。”“四意斷品”中有:“如來有四不可思議事,非小乘所能知。”

南傳上座部佛教《巴利三藏》中沒有“大乘”、“小乘”之詞。《阿含經》中採用“大乘”一詞來表達對佛法的尊崇,有學者認為,其含義與後世常見的解釋不盡相同。漢譯佛經的時期,在印度已經是大乘佛教和部派佛教並立,漢傳佛教初起時,大乘佛教在中國就已經取得有利地位。根據與南傳《巴利經藏》的比較結果,有學者如印順等人認為:漢譯《阿含經》中的“大乘”一詞,有可能是在翻譯時才加入。

學者辛島靜志提出:在早期的犍陀羅語版本的《法華經》中,這個術語最早出現形式是俗語詞mahājāna即雅語的mahājñāna(大智)。在後來轉寫為雅語時才變為mahāyāna(大乘)。

禪世界WIKI辭典


【Chanworld.org】2020.03.24-2020.11.12-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