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

禪世界WIKI辭典

佛陀 (Buddha)


佛陀 (梵語:बुद्ध;IAST:Buddha;巴利語:Buddho),簡稱佛,意譯為“覺悟者”或“悟道者”,是福德(merits)和智慧(wisdom)修行圓滿者。

佛陀,是遍正覺,即圓滿正覺 (Full Enlightenment) 的象徵。

狹義而言,佛教 ^ 的“佛陀”指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陀不是神,而是一個覺悟了的人和一個教育家。在上座部佛教 ^ 的經典中,提到釋迦牟尼佛之前的諸佛(古佛)、未來諸佛和他所作記的未來佛。大乘佛教 ^ 有十方諸佛的概念,有些教派認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而平等是成佛之因。基於釋迦牟尼佛的“一切現象本質空性”核心教義,佛陀是只是一種稱號(designated name)。

釋迦牟尼 (梵語:शाक्यमुनि,Śākyamuni,意為釋迦族之聖者,姓喬達摩,名悉達多 (公元前623/563/480年—公元前543/483/400年巴利語:Siddhāttha Gotama;梵語:सिद्धार्थ गौतम, Siddhārtha Gautama),是古印度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宗教改革者,是佛教的創始人。在佛教中,釋迦牟尼被認為是世間最尊貴者,因此弟子與信徒們常以世尊來稱他。釋迦牟尼是後人對佛陀的尊稱:“釋迦”是他所屬的部族釋迦族的名稱,有“能”、“勇”的意思;“牟尼”又音譯為“文”,意為“仁”、“聖賢”、“禁慾修道僧”、“寂默”,所以漢語翻譯又作“能仁寂默”、“釋迦文佛”、“能仁佛”等。按古印度傳統,“牟尼”是當時對出家乞食、離欲修道和修行成就者的稱謂。“釋迦牟尼”可意譯為“來自釋迦族的修行成就者”或“釋迦族的聖人”。大乘佛教 ^  對他又有不同的尊稱,如《華嚴經》中又稱他為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是光明遍照的意思,俗謂大日如來。依照大乘佛教不同派系的見解,或認為毘盧遮那佛是法身佛,釋迦牟尼佛為應化身,而報身稱為盧舍那佛

釋迦牟尼的一生

  • 釋迦牟尼出生於今尼泊爾南部的釋迦族統治的迦毗羅衛國。釋迦牟尼的父親是迦毗羅衛國凈飯王,他先後娶天示城 (天臂城) 善悟王女兒“大幻化”和“幻化”為妻,釋迦牟尼為“大幻化夫人” (摩耶夫人) 所生。釋迦牟尼降生七日後,摩耶夫人過世,由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 (Mahāprajāpati Gautamī),也譯為的“大愛道·瞿曇彌”撫養成人,大乘佛教佛陀傳記說大愛道·瞿曇彌是佛陀的姨母。他從八歲開始,向毘奢婆蜜多羅學習文化,向羼提提婆學習武藝,從小在宮中過着舒適的生活。成年後,王國為他建了春、夏、冬三幢宮殿。《佛本行集經》等記載他有三位夫人,第一夫人是釋種女耶輸陀羅瞿夷,並與她生有一子羅睺羅
  • 在釋迦牟尼29歲時,他的兒子羅睺羅出生。他在外出巡遊時,恰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人稱四門之游。他經常在閻浮樹下沉思,但是不能覺悟離苦之道,於是在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馬出家修道。為了尋求解脫,他遍訪名師,遇阿羅邏伽藍。阿羅邏為數論派上師,日後的佛陀要求按照阿羅邏伽藍的教義和教規過梵行生活。這種教義主張通過一系列禪定功夫,達到無所有處定禪定 ^ 狀態 (以色空識三者均無所有故名)。不久釋迦牟尼達到了阿羅邏所教導的一切,使後者大為嘆服,建議合作領導他的沙門團體。然而釋迦牟尼卻不滿足於這種學說而選擇退出。仍未成道的他接着又跟隨郁陀羅摩子 (Udraka Ramaputra) 修行,得到非想非非想處定 (又譯作非有想非無想定) 的禪定狀態。但是他認為這仍然不是解脫的境界,然而釋迦牟尼已經找不到老師。於是釋迦牟尼與五位比丘苦行林中修苦行6年,忍受飢餓痛苦。在一次苦行中昏倒了,巧遇一位牧羊女給了羊乳喝才得救,從此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修行是應採取中道。轉而前往菩提伽耶,坐於菩提樹下。上座部佛教南傳菩薩道》記載釋迦牟尼下定決心“且讓我剩下皮,且讓我剩下腱,且讓我剩下骨頭,且讓我的血肉乾枯。除非能證悟一切知智,否則我絕不從此座起身。” 依南傳大藏經記載,釋迦牟尼入四種禪,得三明,現觀四諦十二緣起而成無上正等正覺。而北傳佛教說,釋迦牟尼發願不成正覺,永不起身。直到了第七日中的第七夜,天正曉明,瞻望明星而悟道。悟得三明四諦,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而成為佛陀
  • 佛陀悟道之後,在鹿野苑開始傳道,為憍陳如五位比丘宣說“四聖諦 ^ ”,此為出家僧團的開端。後來波羅奈國長者之子耶舍,與其他四位友人,一同加入僧團,成為佛陀弟子,隨後城中其他豪族有五十人也加入,僧團在此擴張,也開始有了在家居士的護持,耶舍的父母,成為僧團第一位優婆塞優婆夷舍利弗目犍連在聽到馬勝比丘說法後,率二百弟子加入僧團;隨後迦葉三兄弟率領一千名弟子加入,佛陀的千二百五十弟子常隨遊行,是佛陀僧團的骨幹,又稱常隨眾佛陀教團以此為中心,逐漸擴大教化。凈飯王聽到佛陀的消息,派遣侍者前往,邀請佛陀回國說法。釋迦族的貴族子弟,如富樓那尊者、阿難陀、提婆達多、難陀等人,紛紛加入僧團。此後說法住世四十五年,度化了許多弟子,其中著名的有大迦葉等。他為了度化眾生,走遍印度各地,以摩揭陀、拘薩羅、拔沙三國為中心,曾在拘薩羅舍衛城的祇園精舍 (祇樹給孤獨園) 說法25年。
  • 在原始佛經北傳《阿含經^ 上座部佛教 ^ 尼柯耶中記載釋迦牟尼佛在波羅奈鹿野苑“轉法輪”說四聖諦,以示轉 (初轉),教轉 (二轉),證轉 (三轉),三次宣說四聖諦,稱為三轉法輪而大乘佛教認為釋迦牟尼佛在色究竟天先說《華嚴經》,但此了義之教甚難領會,所以佛陀漸次成熟不同根性的眾生的善根,使眾生入於佛乘。在《解深密經》中即說明佛在人間“初轉法輪”先從四聖諦 (即苦集滅道) 開始,說明眾生的流轉到煩惱的還滅;此系列最具代表性的經典為《阿含經》。“第二轉無相法輪”,藉由體解世間一切法皆空無自性,認知到煩惱生死和涅槃是不二的。因此在升起悲憫眾生的大慈悲心同時,有能力不住於涅槃,直至成佛以前不證入實際,能在無數阿僧祇的時間中利益眾生,使其入於無餘涅槃;此階段最具代表性的經典為《大品般若經》及《小品般若經》。有些眾生不了解甚深空性,佛陀便對無自性再分別解釋,“ 第三轉善分別法輪”的《解深密經》、唯識方廣諸經、《如來藏經》、《妙法蓮華經》,以更顯了的方式說明般若經等開示的“一切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對“未種善根,未清凈障,未成熟相續,未多修勝解,未能積集福德、智慧二種資糧”的眾生看來,這道理深而又密,所以必須以方便解釋一番,才能淺顯明了,能信能解,究竟了義。
  • 八十歲時,佛陀在毗舍離城雨安居,宣布將在三個月後般涅槃(即涅槃和逝去),偕弟子向西北行走,後食用鐵匠純陀 (又譯准陀、真達、周那) 奉獻的世間奇珍栴檀樹耳 (Sukara-maddava),重病發作 (南傳記載為痢疾,北傳記載為背痛)。釋迦牟尼口渴,讓阿難去給他打水喝。釋迦牟尼佛喝完,同弟子們繼續向前走。走到拘屍那揭羅酰連尼耶跋提河的岸邊,佛告知弟子們將入涅槃,命阿難在兩棵娑羅樹中間鋪下卧具 (《雜阿含經》記載為“繩床”) 頭部向北,佛陀躺下,向右側偃卧,左足置右足上,弟子們都守候在身邊,聆聽佛陀的最後教誨。夜裡須跋陀羅 (Subhadra) 去求佛開示,成為佛陀的最後弟子,並在佛陀圓寂之前先行早一步圓寂,佛陀最後於拘屍那揭羅城附近的娑羅雙樹下圓寂。火化後的舍利由摩揭陀國王阿闍世和釋迦族等八王帶回建塔 (即舍利塔) 供養,裝世尊遺骨的瓮(urn)也由兜那婆羅門建塔供養,第十座塔為灰燼塔(見《長部》之《大般涅槃經》(DN.16.6))。

佛陀的弟子

  • 上座部佛教《尼柯耶》經典提到佛陀兩位首席弟子舍利弗目犍連,還有弟子阿難陀富樓那迦旃延阿那律優波離羅睺羅摩訶迦葉大愛道比丘尼蓮花色比丘尼差摩比丘尼等,並說到他們各自在某方面的突出成就。
  • 大乘佛教 ^ 提到所謂十大弟子:摩訶迦葉 (頭陀第一)、目犍連 (神通第一)、富樓那 (說法第一)、須菩提 (解空第一)、舍利弗 (智慧第一)、羅睺羅 (密行第一)、阿難陀 (多聞第一)、優波離 (持律第一)、迦旃延 (議論第一)、阿那律 (天眼第一 )。比丘尼眾中的佼佼者,則有大愛道比丘尼蓮花色比丘尼差摩比丘尼等。

佛陀教導的流傳

  • 在佛涅槃後的坐雨安居,摩訶迦葉率五百大阿羅漢,在王舍城外集會合誦經典;由持戒第一的優波離誦出律藏,由多聞第一的阿難陀誦出經藏。經過大眾的認可,這是佛教的第一次結集。此後弟子們陸續彙集、整理佛陀一生的言傳身教,又通過多次結集,形成經、律、論“三藏”。佛教在印度孔雀帝國阿育王時代傳遍印度全境並對外傳播至斯里蘭卡金地等地。
  • 關於釋迦牟尼佛基本的教義,後世有許多不同的見解,但是無論是大乘佛教上座部和金剛乘佛教都同意保存在《阿含經^ 或《尼柯耶^ 中的四聖諦八聖道十二因緣三十七菩提分法等,是釋迦牟尼最初的教義。
  • 公元十二世紀後佛教在印度本土絕跡。隨着現代佛法傳播範圍的日益擴大,佛教逐漸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禪世界WIKI辭典


【Chanworld.org】2020.03.24-2020.04.02-CB-MG;參考維基百科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