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我自己在年轻的时候也曾用佛法里的缘起法义去批评别的宗教,以为自己很有理。年纪较长,就明白自己其实是不懂缘起。因为它不是让人用来批评别人,而是让人了解与明白自己的。真了解佛陀所说缘起法义的人,不会把缘起或无我当成一种“真理”,而用它来衡量别的宗教。因为那是在基本的修行心态上搞错了。
标签: 见闻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预告】2021年3月12日研讨会:切实的佛法修行实践
修学佛法的目的是什么?需要修行实践吗?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习佛法?什么是佛法修学的福德和利益?
禅世界修学组
美国东部时间 2021年03月12日 周五 晚8:00-10:00pm ET
(北京时间2021年03月13日 周六早晨 9:00-11:00am)
【关键词】:佛法、修学、修行、实践、福德、利益、日常生活
【研讨会流程】:宣布主题、投稿邀请、摘要评议、录用通知、会议举办和材料发表。我们在研讨会前将公布研讨主题(theme),邀请大家提出发言题目和摘要(title and abstract),发送电子邮件给研讨会编辑 (editor.chanworld@gmail.com),或点击禅世界联系页面提交。主办者将根据研讨会的目的、主题、摘要和研讨会的发言人情况,评议(review)提交的摘要,并用电子邮件通知评议结果。这样有利于发言者积极准备发言内容,与会者也能事先知道发言摘要而准备相应的问题,提高研讨会的效率而让法友们获益。
苟嘉陵-无我应是了解与同情
见到老友再次于讨论会上因佛教的“无我”而不同意于净土法门,以为那相当于有神教里的灵魂论,不禁令我哑然失笑。
因老友了解无我和无常是同义语,都是佛陀所说缘起法的一个面向。既是如此,我就感觉他了解的无我恐怕仍只是佛法的片面。因为佛法里的无我是指“一切法无我”
禅世界佛法修学研讨会将作相应的调整
禅世界佛法修学研讨会的目的是为了法友们交流对佛法的理解、修行的体验和在此时此地对诸现象的意见。研讨会已经举办了16回,特别是最近的研讨会出现了一些很有趣和有价值的争议。根据研讨会与会者的反馈(feedbacks),在与相关法友内部讨论的基础上,禅世界佛法修学研讨会将作相应的调整。
【PDF / 幻灯片】第16回研讨会:幸福与佛法2021-02-12
宗航兄的发言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和佛法的关系,是佛教现代化的很好实践。
有法友感触特别深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优秀思想,包括儒家早期提出的“仁义礼智信”,得到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支持。而近代中国社会将自己优秀传统思想教条化和僵化,使得很多现代中国人不了解和排斥它们,十分令人痛惜。
禅世界研讨会欢迎大家用新鲜的方法和材料切实推进佛教现代化。
割裂世俗谛和胜义谛的关系,或轻视切实的有步骤的佛法修行,是一种狂妄我慢。
佛教现代化不是为了哲学研究,不仅仅是佛法学理探究。佛法现代化的生命力在于回归佛陀核心教义,提供现代佛法修行人一个基于信念、理性、实证和可操作的切实的修行解决方案,以实现佛法修学的目标,即痛苦和烦恼的息灭,获得不同程度的觉悟,在此时此地幸福生活。
苟嘉陵-仁远乎哉?
和朋友讨论佛法,讲到人和机器人robot 是否有不同。朋友以为人的开悟,其实就像机器人了解到自己的存在其实只是一些原先被设定好的逻辑。我听了就觉得有些不妥。以为和我所了解的佛法修行好像有些不同。就向朋友表达了我的感觉。朋友说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free will) 的问题。他以佛法的“缘起法”为理由,指出人其实并没有自由意志。因为人只是“以为”自己在做自由选择。但其实是被各种外在的社会因素(文化与教育等)与自己的内在因素(基因、个性等)所决定。故人其实没有太多的自由。
山海会:人无需证果 即可有法喜
不少我所认识的中国法友都以为一个人必须“证果”了,才可体验到法喜。但这种看法依我看来,正是佛法的修行无法现代化与普及化的原因之一。而这个现象,我以为是因对佛陀所说四谛与缘起的误解造成的。
苟嘉陵-人生是苦吗?
有老友说人生是苦。并指出不只他如此说,而是从佛陀以来几乎所有教佛法的人,都如此说。
我听了就表示并不同意,并以为这种说法正是佛法未能为大多数人类亲近的原因。因为他们当然会因此而感觉佛法很灰色。我以为佛法宏教者如果不能对此论述深思而调整,再多的“解释”都会是事倍功半。
【预告】研讨会:幸福、佛法和宗教 2021-02-12
幸福和佛法、宗教的关系:人生可以获得幸福吗?人生是痛苦吗?诸受是痛苦吗?诸行是痛苦吗?其他宗教呢?
禅世界修学组
美国东部时间 2021年02月12日 周五 晚8:00-10:00pm ET
(北京时间2021年02月13日 周六早晨 9:00-11:00am)
【关键词】:幸福、佛法、宗教、人生、诸受、痛苦
【消息】《经集》【禅世界现代汉语完全版】完成
《经集》是最接近原始佛教的早期佛教的经文汇编,属于巴利语三藏《小部》,列在经藏《小尼柯耶》的第五部。它汇集了部分早期佛教经文,其中多数经文的产生年代相当古老,有的甚至是最古老的。
苟嘉陵-修行人应如何看待其它宗教?
有人觉得修行佛法或推行佛法的现代化,无需去讨论应如何看待其它宗教。
苟嘉陵-关于涅槃
涅槃是古印度文化里的宗教用语,并非佛教所独有,也非佛陀所首创。它基本上是一种古印度人的修行目标。但当时各家学说与宗派对它的含义为何,及如何才能到达到这个目标,可说是看法各异。但在佛教里涅槃的含义很明确,即佛陀所说四圣谛(苦、苦集、苦灭、苦灭道)里的苦灭———烦恼的止息。
梅塔-觉悟是现代人修行的如实目标
涅槃,这一佛教的重要概念,对现代世俗社会很多人来说颇有歧义。诗人郭沫若在1920年的一首现代诗《凤凰涅槃》,让东方神话里的百鸟之王凤凰,摇身一变化身西方或者古埃及传说里的不死鸟菲尼克斯 – “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浴火重生”带来充满凄烈色彩的美学意味,而向死而生的决绝感甚至为大多数人所津津乐道。一般人甚至把“涅槃”等同于死亡、去世,常把高僧大德的往生“尊称”为涅槃,而愈发增强人们所恐惧的负面意义。著名的美国摇滚巨星、涅槃乐队的歌手科特-科本(Kurt Cobain),以自杀结束痛苦的短暂生命,为涅槃(nirvana)一词投下深重的死亡阴影。原本充满解脱烦恼、超越生死轮回和安乐平静精神的涅槃之境,在此世间里与大多数人无可奈何的死亡和所欢喜的轮回重生相联系,世人对佛教涅槃误解之深或涅槃的含义不彰,令人扼腕。
【PDF / 幻灯片】第15回禅世界佛法修学研讨会:境界:涅槃和觉悟
第15回禅世界佛法修学研讨会:境界:涅槃和觉悟
【转载】王瑞芸:学会看真相
2021.01.12
这场美国大选,带来了至上而下的冲突,我手机上的的很多朋友群也撕裂了。一直以来我是对政治关注不多的人,对川普谈不上有恶感,对拜登也谈不上有好感,政治家在我眼里基本都是那么一回事,他们爱怎么闹都是他们之间的事。但这次大选太不寻常,不关注也不可能了,我们每个人都成了看客,全程跟踪,只要稍有感觉,都能看出其中有些做法超出我们的普通常识。这里我要谈的绝不是关于政治立场的,对此我依然中立,我只是从修行出发谈一点感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