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嘉陵:念處隨筆——正解「不凈觀」原始佛教佛說念處經的修行里,最為現代人所反感的部分,就是所謂的「不凈觀」了。但這個法門的翻譯,其實含有一個程度的誤解。
標籤: 思惟
梅塔:逃避正念?修行的開端
當我看到哈佛商學院布魯克斯教授在《大西洋》雜誌上的文章《正念讓人疼 – 這就是它起作用的原因》時,我深有體會,很多人也會如此吧。前一陣,短文《寬容與正念禪》中對俄烏戰爭和普金的態度,讓我受到一些朋友的責難。
山海會:如實面對自己是四諦的真義
今天的學佛人如果對佛法稍有涉獵,應是大都明白佛陀主要所教的,就是四聖諦(苦諦、苦集諦、苦滅諦、苦滅道諦)了。
但是直到今天,四諦對多數人而言,可以說仍是相當程度地被包裹在玄學與神秘的「觀念外衣」里,而未能直接地被應用於人生。這當然是一種可惜。但這個可惜是完全沒必要的。
苟嘉陵:禁槍能解決美國的問題嗎?
校園槍擊案又再度在美國發生了。5月24日,德克薩斯州尤瓦爾迪市的羅伯小學發生了槍擊案,造成包括19名兒童在內的21人喪生。兇手拉莫斯是附近一所高中的學生,已被警察擊斃,故殺人動機成謎。這件慘案再度激起了美國人對槍枝管制的辯論。
《自說經》KN.3【禪世界現代漢語版】第一品
南傳上座部經典《自說經》【禪世界版】參考Ven. Thanissaro Bhikkhu的最新英譯版和其他英譯版本由禪世界翻譯組用現代漢語譯出。歡迎批評和建議。
Arthur C. Brooks-正念讓人疼。這就是它起作用的原因。
直面生活中的種種痛苦部分是讓自己感到賓至如歸的唯一方法。
Arthur C. Brooks 是《大西洋月刊》的特約撰稿人、哈佛肯尼迪學院公共領導實踐的威廉亨利布隆伯格教授以及哈佛商學院的管理實踐教授。他是播客系列《如何建立幸福生活》的主持人,也是《從力量到力量:在人生的下半場尋找成功、幸福和深刻的目標》一書的作者。
梅塔-寬容與正念禪
《寬容》是荷蘭裔美國作家和歷史學家房龍的一部很出名的宗教歷史普及讀物,貫穿古希臘、古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和近代歷史,講述了寬容和不寬容的人類文明發展。這本書為中國大陸很多人打開了思考人類發展本質、向人類的無知和偏見挑戰而凝聚人類形成真理與知識共識的大門。不誇張地說,中國大陸思想界在經歷文革的摧殘和專制主義的禁錮之後,能夠打破枷鎖,放眼世界,在上世紀80年代創造一個思想自由的黃金時代,房龍的《寬容》起了領風氣之先的巨大作用。
梅塔-嗔恨與正念禪
在不同的時代,佛法的基本精神都會被人們拿出來重新檢視。比如中國禪宗六祖慧能就突然將印度佛教後期真常唯心學派的如來藏思想推到自性本自清凈的地步,一下子贏得了沉浸於中國傳統文化“不二而一”思維方式的許多佛教徒的心。
梅塔-戰爭與正念禪的應用實踐
2022年3月15日
普金的俄羅斯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嚴厲警告和準確預判中,於2022年2月24日當著世界人民的面悍然入侵烏克蘭。戰爭已經過去19天,普金的俄國軍隊狂轟濫炸,屠殺平民,摧毀了大量的烏克蘭機場、城鎮、學校、醫院和居民區,使數以百萬計的烏克蘭人背井離鄉成為難民。除了極少數專制獨裁政權,廣大文明社會對普金和俄羅斯施加了前所未有的譴責和制裁。
PDF / 幻燈片研討會:五戒的深入探討和現代闡釋
用手機微軟Skype的app,無需賬號直接參加禪世界佛法修學研討會: https://join.skype.com/Q7yubs14c6qc
第19回禪世界佛法修學研討會:五戒的深入探討和現代闡釋 2021-05-07
【PDF / 幻燈片】第15回禪世界佛法修學研討會:境界:涅槃和覺悟
第15回禪世界佛法修學研討會:境界:涅槃和覺悟
【轉載】王瑞芸:學會看真相
2021.01.12
這場美國大選,帶來了至上而下的衝突,我手機上的的很多朋友群也撕裂了。一直以來我是對政治關注不多的人,對川普談不上有惡感,對拜登也談不上有好感,政治家在我眼裡基本都是那麼一回事,他們愛怎麼鬧都是他們之間的事。但這次大選太不尋常,不關注也不可能了,我們每個人都成了看客,全程跟蹤,只要稍有感覺,都能看出其中有些做法超出我們的普通常識。這裡我要談的絕不是關於政治立場的,對此我依然中立,我只是從修行出發談一點感想罷了。
行者阿一:世俗諦與究竟諦-轉
在【“無我”與輪迴、業力】一文中初步解釋了什麼是輪迴和業力,由於需要這篇內容做鋪墊,並沒有完全說明白文章一開始提出的問題,要說清楚這些問題,從認知上解決“無我”與“輪迴”看似相悖的矛盾,我們先要認識世俗諦與究竟諦,才能明白問者與答者的立場,才能明白佛法
行者阿一:“無我”與輪迴、業力-轉
在【認識“我”與“無我”】一文中解釋了佛法的無我觀,知道五蘊“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可問題來了:
“既然五蘊無我,那是誰在輪迴?”
“如果是五蘊在輪迴,那跟我有什麼關係?”
“都說業力是推動輪迴,那業力是如何將每一期生命一一對應?”
“業力是自做自受,還是他做他受?抑或我做他受,他做我受?”
行者阿一:認識我與無我-轉
不管你有沒有認真思考過這些問題,古往今來,這些關於“我”的問題都是人們安放自我意識自然而然產生的問題,也是宗教和哲學無法迴避的問題。